佛祖统纪卷第十八
诸师列传第六之八(广智神照南屏下共六十二人)
休庵舟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七世)
- 豁庵净悟法师
法明节法师法嗣
- 闲林子真法师
月堂询法师法嗣
- 逸堂法登法师
- 柏庭善月法师
- 悦庵净惠法师
- 隐堂正荣法师
- 石芝宗晓法师
- 南湖善荣行人
一庵躬法师法嗣
- 正庵端信法师
- 叔宝良琰法师
- 痴庵垂拱法师
止庵莲法师法嗣
- 镜庵景迁法师
- 契庵如晦法师
- 环庵戒枢法师
慧光讷法师法嗣(神照下第七世)
- 等庵士衡法师
- 虚庵有宏法师
- 复庵妙珪法师
- 中庵师安法师
- 上竺师觉法师
- 石㵎从戒法师
- 晦庵慧明法师
- 桂堂如坦法师
佛光照法师法嗣(南屏下第七世)
- 子庭师训法师
- 东陵智逈法师
- 碧溪德闻法师
- 菊庭信硁法师
- 海翁时学法师
- 梅㵎太度法师
- 少愚育才法师
- 行古忘新法师
- 鼎山时举法师
- 若州景荃法师
- 古岩正因法师
- 毒鼓妙声法师
- 应庵法言法师
- 梓山思恭法师
- 西山文拱法师
- 雪岑行海法师
- 无极可度法师
- 东屏正吾法师
- 石林文人法师
- 东山慧日法师
- 自闻如愿法师
- 北山志在书记
- 方溪文珍知客
桐洲坦法师法嗣
- 古源永清法师
- 潜山文珦法师
剡元先法师法嗣(南屏下第七世)
- 云梦允泽法师
蒙泉源法师法嗣
- 灵源允宪法师
- 桐溪若济法师
- 螺溪元悟法师
梅峰奎法师法嗣
- 具城妙铦法师
- 孤岩如月法师
鉴堂义法师法嗣
- 百川如海法师
- 石庭道生法师
- 石帆宗晔法师
- 性庵净岳法师
- 柏岩文杲法师
- 圣水从觉法师
总庵心法师法嗣
- 古镜文杲法师
毕庵希法师法嗣
- 海空法英法师
南岩雄法师法嗣
- 虚静祖意法师
休庵舟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七世)
法师净悟字机先。温之乐清李氏。幼知厌俗。往依雁山飞泉圆觉。十九具戒。初谒定庵统学教观。时休庵居寿昌。笃于讲说。往求受业。庵问定庵何以示人。师曰。演索车义。庵曰。寂光土索车否。师不领。畜疑在膺几废寝食。庵感其用心抚其背曰。疑端發露宝所非遥。居无何忽有契会。自是宗门疑难迎刃而解。吴越讲席。无不纵观。志气高卓。少有许与。每自诲曰。折铛煮饭。偃息中林。借虚空口。对万象说。余亦何媿。至若所学不充。因人成事。执数行纸上语。聚百十雏道人。大厦广居食前方丈吾弗为也。师始于飞泉作兴栋宇。既而勉徇众请。出主天台净土。日勤讲说百废具举。晚归飞泉故居。课佛为业。及属疾大书以示众曰。求医问药挠吾化也。吾将默观其变。明旦危坐而蜕。时开禧丁卯九月二十六日也。阇维之日。耳与齿俨然。门人文虎。塔于寺之西麓。北㵎居简为之铭曰。是为豁庵。听说总持。两种不坏之藏。道德所重。虽隐而彰。吾知夫异代而同心者。堕泪于雁山之阳。
法明节法师法嗣
法师子真。永嘉人。号闲林。幼从节公学。用心勤至悉通其道。遇教义未安处。与诸友终日议论。既得意已。乃坐帐中。纵辞演说。或自问自答。以自研核。后继主法明。大弘乃父之业。辩才异等老学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