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之上)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二穷根显体文二初总标真性

笺云是破六入法门谓穷尽六根显现真体六入者通生识道受入爱憎为此六根是识之道路为识之所依然受著顺境生爱违境生嗔如来藏则四智菩提种子四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藏者包含义妙即微妙真乃真实如则一如性是体性性

阿难即彼目睛瞪發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

后別破浮根文六初眼入文三初立文二初会妄通真

笺云目喻真知照用瞪發劳者妄觉也内有根本无明为能变变起六根六尘为所变兼目此目是眼根不同目睛喻智与劳是根本无明是能变同是菩提者同収一果也

瞪發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發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

后因尘显妄

笺云既是菩提何故便有六根六尘瞪發劳相因根本无明为能变然后便有根尘为所变劳相是能变无明明暗是眼家所缘境二种即明暗等發得眼识居在根尘之中吸览也覧此尘象即是明暗等境一切众生执此妄识为自性

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次破文二初总破文二初影无实体

笺云识如羸人非杖不起曾无无境心须假前尘明暗等相若无明暗等相牵动能缘之心此心即无其体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后了相无因

笺云指此眼识不从明境暗境上来不依眼根上出不于空中而生是破自然

何以故

后別破文三初幽明㸦破文三初征

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

次明

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后暗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次离相鉴六

笺云既从根生是根自有生又何假明暗二境牵心然后方有识即无有自性曾无无境心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

后空不生观文二初邀归见根

笺云若言从空中生眼识然后便依著眼根此识向前对观前尘之时然后却归眼根应须见眼为识从空来

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后纵许成佗

笺云设尔是空见何过破若言从空生识空须有见既有见是空自观无情成有情又何关汝阿难之事

是故当知眼入虗妄

后结文二初结破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

二耳入文二初立文三初举彰劳喻

笺云用两手母指急塞却两耳孔既久耳根劳倦头中□□作声法上□来耳根發识喻真智用两手指喻背体外求便有根本无明然后有强觉起来向真体上执我执法

兼耳与劳同是菩提

次会妄同真

笺云兼耳是所变根与劳是能变无明

瞪發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發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

后因尘显

笺云依前举色阴中喻如人瞪目观空既久然后發生劳倦见种种相此喻内有根本无明为能便有五根五尘为所生动静则耳家所缘境有声是动无声是静闻则耳识居在根尘之中

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次破文二初总破文二初彰无实体

笺云向下四境上征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后了相无因

何以故

后別破文三初尘文三初征无因

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

次静

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后动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次根

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虗空

后空文二初纵

笺云纵空为能生生得耳识为所生空若生识空乃有闻须成人故云成性既也成性乃夺空名为空出识故

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后空

是故当知耳入虗妄

后结文二初结破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別通塞虗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

三鼻入文三初立文三初举彰劳喻

笺云既畜既久觉有冷气从外而来触其鼻端因触分別通即是虗塞即是实通即闻香臭等塞乃不闻

兼鼻与劳同是菩提

次会妄同真

瞪發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發闻居中吸此尘象名齅闻性

后因处显妄

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次破文二初总破文二初彰无实体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后了相无因

何以故

后別破文三初尘文三初征

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

次通

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發明香臭等触

后塞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文根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齅汝鼻

后空文二初纵

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后正

是故当知鼻入虗妄

后结文二初结破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䑛吻熟䑛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征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澹性常在

四舌入文三初立文三初举彰劳喻

笺云上曰唇下曰吻熟䑛则频䑛使令劳倦因由甜之与苦是味乃舌家所缘境便显得舌根不䑛吻之时唯是一味澹性常存在

兼舌与劳同是菩提

次会妄同真

瞪發劳相因甜苦澹二种妄尘發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

后因尘显妄

笺云甜苦是味为一尘澹是无味为一尘發知是舌识居在根尘之中

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澹二尘毕竟无体

次破文二初总破文二初彰无实体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甞苦澹知非甜苦来非因澹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后了相无因

何以故

后別破文三初尘文三初征

若甜苦来澹即知灭云何知澹

次甜苦

笺云知是识也云何知澹此是知有澹与上知別

若从澹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后因澹

笺云甜即知亡知亦是识复云何知甜苦二相此知甜苦亦与前知別

若从舌生必无甜澹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次根

若于空出虗空自味非汝口知

后空文二初纵

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后正

是故当知舌入虗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

五身入文三初立文三初举彰劳喻

笺云摄少热从多冷

若热功胜冷者成热

笺云摄少冷从多热

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

笺云有冷有热前尘触身便有觉也非觉触之时无冷热二相触体故离知也或可合时则有觉触冷热显得离时之心知于离时不知也

涉势若成

笺云将热涉冷冷者从热将冷涉热热者从冷

因于劳触

笺云因无明为能变方有根尘为所变

兼身与劳同是菩提

次会妄同真

瞪發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發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

后因尘显妄

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次破文二初总破文二初彰无实体

笺云离合为一违顺为一成二皆是身家所缘境或离是违须是合也如夏天向火是违临风乃顺如寒自临风是违向火乃顺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后了相无因

何以故

后別破文三初尘文三初征

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

二合离

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后违顺

笺云若违时来顺则随灭云何知顺

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

次根

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后空

是故当知身入虗妄

后结文二初结破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悟

六意入文三初立文三初举喻彰劳

笺云睡熟是八识归种便悟谓有等无间缘乃能醒悟苟无此缘则不悟也

览尘斯忆

笺云斯犹此也言从此向识中思量记忆前事

失忆为忘是其颠倒

笺云既失记忆便作于忘佛说此人实是神昏识昧有此颠倒若是诸佛如来转识成智无此颠倒也

生住异灭

笺云生表此法先非有住表此法暂有用异表此法非凝然灭表此法可破坏

吸习中归

笺云吸则吸覧习乃串习中归者一切习气虗妄皆归识中也

不相逾越称意知根

笺云念念生灭无有间断是意知根

兼意与劳同是菩提

二会妄同真

笺云兼意是所变与劳是能变无明

瞪發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

后因尘显妄

笺云集知居中是第六与五同缘览外尘相则覧摄前境则忆而不忘内尘则一向内缘也

见闻逆流流不及地

笺云见闻是前五识逆流者为顺前境缘五尘则得若逆前境返缘第六则不得则指第六意识返缘不得之地地者依止为义

名觉知性

笺云是第六识也

此觉知性离彼悟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次破文二初总破文二初彰无实体

笺云悟配生寐配灭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悟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后了相无因

何以故

后別破文三初尘文四初征

若从悟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

二悟

笺云若悟时生识悟为能生识为所生则寐时所依之悟既亡所托将无则识为能托悟为所托所托之悟既无更谁取其寐时之境寐中飜悟更有一节文应云若从寐来悟即随灭将何为悟恐文含不述或飜译与梵本失落

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

三生

笺云令谁受灭密举意根已破生灭意谓令谁受灭秪如生灭者谁此意举第七是第六意根第六随前生灭已破生灭二尘

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四灭

笺云俱无则永灭所变同能变能变既亡所变永灭灭则无识随生已灭灭则识无一谢无生识随生谢

若从根出悟寐二相随身开合

次根

笺云悟则第六识不内缘是开寐则第六内缘为合或开或合皆是意家所缘

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笺云二体即悟寐二境也间若从根生便不假悟寐二境牵心既无二境此识乃同空华五无之中是毕竟无识如羸人非杖不能起

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后空

是故当知意入虗妄

后结文二初结破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三交融处执文分二初总征源体

笺云交融处执者则隐识句但将根破境将境破根交互和融十二处然谓世尊将六根六尘㸦相交破要融十二处之情执六根是识所依六尘是所缘处者依缘义生长义此六根六尘是识之生长处所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

后別破浮迷文六初眼等二处文分四初𠡠观空象

笺云祇陀树林等是境今且立境破根泉池是彼林中泉水池水也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次审已征生

笺云此等指根境也为复色为能生生得眼根为所生为当眼为能生生得色尘为所生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

三广破相生文二初根生相文二初色

笺云此是牒

见空非色色性应销

笺云汝既言根为能生色为所生当见空时故非是色所生色既无能生根随谢色性应销者摄能变同所变

销则显發一切都无

笺云色性既无将何显發根为能显發能生根又无所生色又无

色相既无谁明空质

笺云阿谁又辨明空之质曾知根亦不随色落谢也

空亦如是

后空

笺云故经指云空亦如是后色尘为能生眼为所生谁明空色将空色合言应更云若复空尘生眼见者观色非空见则销亡亡则都无谁明色相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

后色生根

笺云是牒此乃色尘为能生生得眼根为所生

观空非色

笺云见空之时又非色

见即销亡

笺云色既为能生见为所生能生既灭所生亦亡摄所变同能变

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笺云既亡则都无见又谁辨明空之与色也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但无处所

四结袪双执文二初总除二处

即色与见二处虗妄

后结妄双非文二初总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二耳等二处文分四初𠡠观尘象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二审已征生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

三广破相生文三初破声来文三初许交声来

笺云阿难道声来耳边又如何若复此声来汝耳边是牒

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

次比身游往

笺云喻鼓秪有一声来阿难耳其声既往则別人耳不合更闻如世尊秪有一身入城乞食祇陀林中则无世尊

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

后责众俱闻文二初举少

笺云秪有一声来阿难耳佗处別人不合总闻

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后明多

笺云如今一千二百余众又且俱时闻钟同来食处曾知声亦不来阿难耳边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

次破耳往文三初许

笺云但言耳往声边又如何阿难秪有一耳往彼鼓声之边

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

次喻

笺云阿难秪有一耳往鼓声边似佛秪有一身归祇陀林別处则无身

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

后破文二初少

笺云阿难秪有一耳在鼓声处第二钟声应合不闻如今又闻曾知耳亦不往鼓边

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后多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后双破

笺云无来无去密指真体无闻或可耳也不往声边声亦不来耳处须见不闻秪破双执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

四结祛双执文二初总除二处

即听与声二处虗妄

后结妄双非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汝又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二鼻等二处文分四初𠡠观尘象

笺云梵云旃檀唐云药白者治风瘇赤者治热病六十四黍为一圭四圭为一撮十二撮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出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二审已征生

笺云三处征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

三广破相生文三初根文三初纵鼻生香

笺云但言生鼻又如何若四此香生于汝鼻是牒鼻为能生香为所生须有香气从鼻根出

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

次难非香质

笺云若鼻是旃檀便有香气从鼻中出汝鼻又非旃檀因何有此香气也

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后责闻非出

笺云汝既称闻香既从鼻出不合闻香若也返闻说闻乖理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借炉中𦶟此枯木

次空

笺云变所变香同能变空香既常在又何假炉中烧此枯木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𦶟成烟

后木文三初叙木借烧因

笺云阿难云香生于木头又如何难云若生于木须不假烧便有香从木而出则此香质又因𦶟后成烟方闻

若鼻得闻合蒙烟气

次立蒙烟接齅

笺云又转云我言香生于烟气便难云若生于烟便令把汝鼻根烟气始可闻香

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后责未及俱闻

笺云若言生烟祇如烧香之时烟腾空中方一二里又无烟到四十里外因何四十里内一时闻香室罗筏城周围阔四十里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

四结袪双执文二初总除二处

即齅与香二处虗妄

后结妄双非又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四舌等二处文分四初𠡠观尘象

笺云西天辰时出求粥日午求是二时也乳煎为生稣生稣煑为熟稣熟稣煑成酪酪煑成醍醐西土以为上味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二审已征生

笺云三处征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稣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三广破相生文二初根文二初难一舌多知

笺云蜂窠黑石中取之名黑石蜜若复此味生于汝舌者牒舌为能生味为所生在汝阿难口中秪有一个舌其舌尔时已成稣味摄能变舌同所变味既成稣味第二更过黑石蜜不合知其蜜味为舌已成稣去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

次责不移知味

笺云夫知味者众味皆知独知一味不名知也

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后纵移乖一

笺云今但推移总知又如何若变移者是牒秪有一舌故非多体不可一舌齐知众味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

次尘文二初无识能知

笺云食为能生知为所生言知生于食然后知味食无情识云何自知其味也

又食自知即同佗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后有心非

笺云预者关涉为义纵食有知即同佗食食有一知人有一知须成佗人又何关涉于汝阿难名味之知

若生于空汝啖虗空当作何味

后空文三初邀啖虗空

必其虗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

次纵同鱼类

既常受咸了不知澹若不识澹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后双味不知

笺云必无所知是咸澹之味云何知味有咸澹方知味既无将何知之

是故当知味舌与甞俱无处所

四结祛双执文二初总除二处

即甞与味二俱虗妄

后结妄双非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五身等二处文分四初立

笺云晨朝□□用手摩触己头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二审

笺云能触是识间将何为识能为在手表境在头表根言此识为当在根为当在尘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

三破文三初显一非成破文二初手

笺云若言识实在尘根须不知既也文不知云何名触夫三和成触则根和境和识和也

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后头

笺云若在于头是根手则无用不假于境无境云何名触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次各有双身破

笺云若根亦有知境亦有知须成二身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

后一触单双破文三初纵双立一理

笺云头与手根境秪是一知乃根境能所不分合成一体

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次一体不成破

笺云三和成触纵为一体触则无成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虗空与汝成触

后能所分居破

笺云但言二体又如何即根境二体也触谁为在者言此知当在何处也在能是根非所乃境在所又非能[*]间在能之时所须不知在所之时能又不知能所㸦亡既无能所将何成触不可虗空便与汝阿难成触也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

四结袪双执文二初总除二处

即身与触二俱虗妄

后结妄双非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

六意等二处文分四初标缘立法

笺云善者于善境上顺善为性恶者于恶境上返逆为性无记琴碁等非善恶数皆是意识所缘之境有此善恶等生成意识所缘法则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

二征法生因文二初即

笺云善恶三性等是所缘境言此境为复心为能生生得所缘法尘为所生

为当离心別有方所

后离

笺云言此三性法为复离却第六识心之外別有方道处所

阿难若即心者

三广破生迷文二初即

笺云言若此三性所缘之法即是第六识心者

法即非尘非心所缘

笺云此法便是第六识心则不是法尘亦不是心之所缘

云何成处

笺云若是尘即心所缘既不是即不是心所缘云何又成处处者须是心缘其法方得为处也

若离于心別有方所

后离文三初牒离双征文二初上牒

笺云牒计云若离心外別有所缘法尘

即法自性为知非知

后下征

笺云便征云此离却第六识心三性之法別有方所此三性法各有自性善恶无记定是有知定是无知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佗心量

次破知文二初许知佗量破

笺云言此三性既有知不成法尘便是心法既是心则异于阿难为有知故便成佗人之心量不成汝之心量或异者离也既有知便离却汝阿难非为第六法尘即成別人非汝阿难心量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后许二双心破

笺云即汝是阿难也有一心即心是法尘境亦有一心云何汝阿难心法便有两个心根上一心所缘境一心也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煖及虗空相当于何在

后破非知文二初离五影无

笺云色是眼声是耳香是鼻味是舌离合冷煖是身已上是前五识及虗空相是所依意谓既离却前五当于何在为第六须假前五同缘方能覧五尘境色影象相分变一重相分亲缘令既离前五相当于何在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后责无表示

笺云色是五识空是所依若第六须假五同缘今既离五则无所缘今色空都无个标表显示不合人间有其空外此空是顽空空无尽不可有外若是真识则是空外即空外便是真如则□心缘不得故云心非所缘亦不立处所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

四结袪双计文二初总除二处

则意与法二俱虗妄

后结妄双非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四殄界通真文分二初总标真体

笺云殄者灭也界者因义分义因者根能照境识生其中名之曰因依也分者类义若族类也依根發识覧境滋根故有眼根界眼识界色境界也下五如上若分类则六尘为一类六根为一类六识为一类然如来藏凡圣通名密严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別又胜鬘云在缠名如来藏出躔号大法身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三六一十八界也然谓世尊广向此□殄灭十八界之执心要通归真如之体也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后別破群疑又分六初眼等三界文三初征因

笺云眼是所依缘色是牵心缘识是了別缘此识指第六意识为复因眼所生眼为能生识为所生以眼为界取能生处为界分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別纵有汝识欲将何用

次破界文三初根文二初离尘无用破

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后体无形表破

笺云既无法可标表显示从何立界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虗空性

次尘文四初责识知空破

笺云色为能生生得汝识为所生无色时是见空之时无色当情汝妄识须从色境落谢摄所变识同能变色

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二达依不变破

笺云道我识因色为能生识为所生若色谢时我识不迁便难云若色变了汝识须随变可名眼识今既不迁因从何立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

三顺赞全无破

笺云能变之色既谢所变之识随亡则无因也或可从变是识则变是色既无色与识亦无界

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虗空所在

四常不知空破

笺云不变则恒常一向见色不合更见空若见空须长时见空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后□

笺云二种则眼根与色尘若根境合则此识一半离向根一半离向尘若根境离时一半随根一半随境根是无情识是有情尘是无情此识体性有情无情相乱云何成界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

后结非文二初总除三界

则眼与色及色界三

后结文二初结妄

笺云眼是眼根界与色尘界及色界三再牒色界含取眼识界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二耳等三界文三初征因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次破界文二初根文二初离尘无知破

笺云耳为能生识为所生动静二相是耳家所缘境境既不在前此耳根则不成知必定无知知尚不成此所生识又作何形状相貌此破胜义根或可耳既生识须不假所缘境有动静境之时根便有知既无动静二尘则不成知必无所知是境所知境尚无何处有识此破浮尘根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后根尘杂一破

笺云若取浮尘耳根为能生生得所生识又无动静之境此便杂乱色尘是眼家所缘触尘是身家所缘则非耳家所缘也或可若取耳闻是胜义根若言根为能生识为所生耳既生识须不假动静二尘有境方说闻无境说闻非义既无动静二境闻无所成根既不闻便须唤作耳形耳成形不成闻既成形便杂色境同眼根又触尘同身根耳识界又不成故云复从谁立此破根也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

后尘文四初转声成识破文四初立声除耳

笺云若能生是声尘所生是识此识便因声尘而有是声有闻便□破云则不关涉于闻根

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二离目声亡

笺云若也无闻相则无声相所在为根能照境今既无根则声亦无根尘俱无也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

二立境因根

笺云前不许识从声生又不关闻今纵许汝识从声生又许声因闻根闻得所缘声相

闻应闻识

四结声成识

笺云此闻根须返闻佗识为识从声上生故或可既许根闻能生之声未著于声且先闻识何故为声为能生识为所生识在声前根既去闻须先闻识后方到声

不闻非界

二不闻无界破

笺云若也识从声生不能返闻于识又不得成界或可不闻于声又非界也为声为能生以声为界

闻则同声

三转识成声破文三初立识成声

笺云若此识从声生又能闻识能闻之识已同所闻之声

已被闻

次定彰成境

笺云将根去闻也

谁知闻识

后责识成尘谁能闻识

笺云言识已被声闻谁知其能闻之识或可谁知闻识则无能知之识为能知之识已同声也此破闻

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四无知草木破文三初类无情

笺云根亦不知声亦不知又如何破云终如草木既根境二俱无知便同无情之物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

次责杂成

笺云既成无情去不合说声是境闻是根根与境相杂便成汝中闻识性此则乖理既同草木根境各无知将何物合为中间

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后举中双破

笺云又云我不杂成中界又如何便难云界无中位是无识既无识则内根外尘二相复从谁立若无识根境亦不立也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

后结非文二初总除三界

则耳与声及声界三

后结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三鼻等三界文三初征因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

次破界文二初根文二初征文二初总

笺云教佗思量定二种鼻也

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齅知动摇之性

后別

笺云肉形双爪之相是浮尘根齅知动摇之性者是胜义根也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后破文二初破质文□以总摄別

笺云若是肉形此质是身身即触境名之曰身不是于鼻若也名触触便是身家所缘之尘即不闻此鼻尚无名目因何立得界或鼻眼等根是別身是总摄別归总既归总则成身唯触尘既是触尘是身所缘境鼻尚无名□何立界

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

后知文三初肉知触同身破文二初征

笺云若取齅知是胜义根便征以何为知此肉团不合有觉或可是审佗

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后破

笺云若言是肉团之心为知则是肉团心不离身是摄別从总

以空为知空则自知内应非觉

次空文三初难肉非知

笺云既胜义根与浮尘根俱破却莫是空为能生生得识为所生空既能生识空须自知便成人去空既自知又何假汝肉团心觉察

如是则应虗空是汝

次虗空成质

笺云如是空合是汝阿难此破空

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后指身无在

笺云既是虗空能知则阿难不能有知今日阿难对我则无所在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

后香文二初摄识从尘破

笺云若以香为识有所知知便由香则不关涉汝阿难也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

后摄尘从根破文三初香臭不并破文三初难非双木

笺云若香臭气定生于汝鼻中则香气之材名栴檀臭气之木名伊兰此二种流布气息不生此二种由汝鼻生

二物不来汝自齅鼻为香为臭

次抑齅自根

笺云若二种不来汝鼻时汝试自齅鼻作何气息为是香为是臭何以如此为汝言香臭生鼻故或可二物不来是伊兰等鼻既自生香臭此二物则不来

臭则非香香应非臭

后香臭互破

笺云若臭则不成香香则不成臭二物相形互破或可臭则非香无香香应非臭无臭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

次二气双闻破文三初许立俱闻

笺云若香臭二俱时得闻者牒也或双许若香气臭一时闻又如何

则汝一人应有两鼻

次难成双鼻

笺云不可一鼻生二种气如旃檀不生伊兰伊兰不生旃檀气也

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后难分双质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

后二气同根一体破文二初立根成一难气同根

笺云若鼻是一香气与臭气无体

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后难气互成双亡失界

笺云臭则成香香则成臭乃香臭不分各无性界从何立缘谓鼻为能生香为所生如今既无所生香臭何处有能生界分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

后尘文二初破识文二初总文三初立因

笺云且牒许香为能生识为所生既因香生则不合闻香香不可自闻

如眼有见不能观眼

次比量

笺云喻如眼不自见其眼也

因香有故应不知香

后结不知香

笺云言识因香有不合更知香

知则非生

后別文二初责违因

笺云若也知其香尘则不是香尘能生知香说生义不成

不知非识

次责违体

笺云若不了知香尘又非识夫识者了知为性既不了知云何名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后破界文三初破香界

笺云若不知香此香未有所因香界不成能变之香不知所变之识

识不如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次破识界

笺云夫建立义者须鼻根照香识生其中今识不知香此因不从香建立是能所互破香不知识识不知香也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虗妄

后举双破

笺云既无中间是识亦无内外根境则香臭等闻性毕竟虗妄无可安立或可前香非知有是破香识不知香是破识故云既无中间是识何成内外内是根外是尘识既将亡根尘何有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

后结非文三初总除三界

则鼻与香及香界三

后结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四舌等三界文三初征因

笺云舌为能生识为所生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甞舌为甜为苦

次破界文二初总別文二初根文二初根尘立夺抑自甞根

笺云则诸世间甘蔗是甜乌梅是酸黄连是苦石盐是咸细辛姜桂是辣都无有味为根为自生必合自甞

若舌性苦谁来甞舌舌不自甞孰为知觉

次责根不自甞谁知舌苦

笺云举一例诸举若余五味同舌有味舌不自甞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后纵根非味尘谢界亡

笺云若识从舌生其舌又无苦味味既不生因义不成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

后尘文三初比识同尘照知破文三初许立成因

笺云若此识因味为能生识自己便成味味不可更能识味摄所变识同能变味

同于舌根应不自甞

次比量同根

笺云若味为能生识为所生已成味味不可更了味味同舌不自甞

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后责知诸味

笺云前既不自甞又云何知得是味非味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

次抑识例尘多体文二初举味多体

笺云若识从味生夫味须假咸澹等不一之

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后类识同多

笺云引所变识同能变味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

后味同识一体破文三初立识一理

笺云言识体若是一又从多种味生下便难

咸澹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

次抑味同心

笺云举四味合有六味和合已上诸味从苗至实皆苦及甘为俱生诸恋异相或苗甘实成苦或苗苦实成甘

同为一味应无分別

笺云味为能变识为所变识体又是一必从味生如上诸味既有多般同识为一若也为一诸般之味合无分別

分別既无则不名识

后结破

笺云识者了別义今多味为一则无分別识义不成

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后总破文三初总责无三

笺云结不成根境识三

不应虗空生汝心识

次责无因生识

笺云既不从根境生虗空则不合生心识此心则缘虑解心八识皆名心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后牒破根尘

笺云舌根与味尘和合于其中亦无识体为根与境既不生纵和合亦不能生根与尘元来无自性既无有体界义不成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

后结非文二初总除三界

则舌与味及舌界三

后结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五身等三界文分三初征因

笺云身生是根触生是尘触为能生识为所生或身为能生识为所生

阿难若因身生

次破界文二初单文二初根文二初立

笺云若因身生许身为能生识为所生

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后破

笺云若身为能生便须不假合离合则冷热等境离亦是冷热等境分离无此二觉观瞩身则无识

若因触生

后尘文二初立

笺云许触为能生识为所生

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后破

笺云前从根生已破今言从尘生识既从尘生即不假根谁有无身能知合离

阿难物不触知

后双文六初显物无知彰身交触

笺云显境不能生触

身知有触

笺云显知触是身三和生触

知身即触

二根尘互立

笺云摄身根从于触尘

知触即身

笺云摄触成身身是无记物亦无记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

三身境互亡

笺云若是尘即不是根若是根即不是尘或可即触非身无身即身非触无触

身触二相元无处所

四双非二所

笺云根尘互破也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虗空等相

五合体离空

笺云若将尘合身即是根离根即是空等相或合身即为身自体性谓若将物合成身则为身自体性为物是无记身亦无记此是合破也离身即是虗空等相物既离身身亦离尘根尘即是虗空等相根尘二法俱无也等取佗人既无自根尘便成佗人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即汝识生从谁立界

六边中总破

笺云内外不成无根尘也中云何立无中间识也内是根本是尘其性又空是汝所生之识从谁立界分也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

后结非文二初总除三界

则身与触及身界三

后结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后双非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六意等三界文三初征因

笺云意法是法尘生于意识是第六识此识为复此牒第六因意所生以意为界此指第六因法所生以法为界指法尘或可意法为缘意是第七识是所依缘是第六识所依法是法尘影象是牵心缘生于意识是第六是了別缘此识指此第六为复向二处征

阿难若因意生

次破界文二初根文二初离尘无用破文三初许立根因

笺云意生第二识也

于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

次叙生依法

笺云于汝第七意中定有所思量之法發起明白第六识

若无前法意无所生

后离尘无用

笺云此第七所依根若无前尘所缘之法此第七识则无所生或可若无前五尘法第六识须无所生为无五尘则无六识曾无无境心也

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笺云若离却七识所缘之法此识则无形状为无所了別或可是无尘之形六识则无用为六识从七识生既从七生七自生识须不假前五尘牵心既无五尘亦无六识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別性为同为异

后就根同异破文三初征

笺云又汝第八与诸思量第七兼了別性第六为同为异定其同异虽此牒七八六下破唯七

同意即意云何意生

次破文二初同

笺云牒则第八破则第七此第七与第六同如水与水故无分別云何第七能生第六

异意不同应无所识

后异文二初正

笺云若第七与第六异如水与火合无所识

若无所识云何意生

后转文二初无

笺云第六既无所识云何知从第七生识以了別为性既言生于第七又无了別云何知生处尚不知云何名识

若有所识云何识意

后有

笺云汝若生于第七又异于第七又有所识便破云何识意上识字是第六识下意字是第七识既生第七便无前尘可缘既无前五同缘又有所识须返缘第七何故如此若有五尘便有可缘今既生于第七不假五尘五尘既无汝第六既有所识须见缘于根本若缘根本则犯以心缘心过下双破云

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后结

笺云同第七不成异第七不得界亦不能立或可若言同又难云同意即意云何意生同破若言异又难云异意不同应无所识异破第七与第六一无所成故云二性无成将何立界界义不成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

后尘文五初总分成別

笺云又执法尘为能生识为所生便云世间所有诸法不出此五尘一时收尽

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二勅观別总

笺云意破云汝既执法尘生第六则不干前五尘汝观色法等是五尘以对五根言不是第六意根摄既单执从法尘上生须不干着五尘此五尘以对五根第六唯纵法尘生故云非意所摄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

笺云便定云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是法尘便破云汝今谛实而观上法是五尘法下法是第六变起一重影象法意谓汝言第六决定生法尘不假五尘便乃无五尘既无五尘何处得法尘影象来有前五尘为本质然后方有法尘影象仗五尘为缘今既单执从法尘生便不干著五尘五尘既无法尘何有法尘既无将何为识能生既无所生何得法法俱无形状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三明离五无六文二初別牒五名

笺云色空眼家所缘境动静耳家所缘境通塞鼻家所缘境离合身家所缘境生灭是识家所缘境乃法尘其中影取甜变是舌家所缘境离此六尘外第六识终无所得此斥文从前文云法法何状既无五尘与法尘汝识当于何生

则色空诸法等生则色空诸法等灭

后总叙生灭

笺云色空是眼境等取下四境生自是色空等灭自是色空等意识则不知色空生灭何故如此为执道唯从法尘生灭既如此须不干佗五尘或可生则色空等生有五尘生亦有法尘生灭则色空等灭有五尘灭法尘亦须灭为佗前来执道六识决定生法尘既决定生佛破时将根对尘云非意所摄既非意所摄便不缘五尘既无五法尘亦无故破云法法何便结云生则色空等生间云既有五尘生便□法尘影象生法尘与五尘齐时有生灭之时六尘俱灭今既执六唯生法尘不干前五尘五尘既无法尘目何而有既也齐时灭又齐时生

所因既无

四责无因有识

笺云法尘也

因生有识

笺云六识也

作何形相

笺云既无所因何处有识

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五结破界执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

后结破文二相总除三界

则意与法及意界三

后结文二初结妄

本非因缘非自然生

后双非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之下)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

五包研识□□□□请示文三初叙昔谭四大

笺云包研识相者包谓包括研谓研究识则五与第六相则五大相或识则第六八识相则五大是第八识亲相分为前所执四尘三科法已被如来破尽显如来藏性我执已除皆是如来大慈门开自说了为前破中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所以引得阿难疑便引昔设覆相教云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今尽破所以招得世尊包括研究妄性破除其执显如来藏或可是破七大之相然谓世尊向此中包括研穷地水火风空觉识七大之相阿难等已无法执常说和合因缘等者和合是假合之义因缘乃仗因托缘而有种种变化是根尘识三等一切诸法如幻如化无有定性圆觉云一切根尘皆由幻化皆由四大地水火风而生此是佛四十五年前说此因缘和合等法阿难如今非是不会意间又七大性未破所以举四十五年前权教未了之义欲得佛向此中一时破却显七大性本如来藏故有此文

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

二引现破二边

笺云排遣摈舍属归也破三科皆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言前既说因缘和合而有此中何故又破之

唯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三请开中道了义

笺云中道了义即非和合因缘也辟二边而显中道无戏论法为因缘自然皆是戏论之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發心勤求无上菩提

吹许演文五初牒已示圆宗

笺云无上菩提简非四初信心十信二伏心资加三明心登地四出倒修道五无上佛位此片文来为阿难前初从摩登伽室归便请云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佗三摩禅那此文便是厌小求大

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笺云是向第三因中为佗破因缘不有自然皆虗要显如来藏性非因缘等故第二经云当知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便是第一义谛也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相因缘而自缠绕

二责叨缠了义

笺云复尔地责佗前请云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牵缠绕缚也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別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三伤患不鉴

笺云说药人喻阿难多闻真药现前不能分別喻不了如来藏非因缘非自然北一因中破三科无自性显如来藏是真药现前汝却不识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別开示

四𠡠听许宣文二初现

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后未

笺云为令向下通达法身之理或可实相之理是向下破七大性通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徧法界皆是如来藏是实相也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五圣徒受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间种种变化

后酬宣文二初总明文二初总牒前疑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

后都明能离文二初纯文二初明真

笺云若是体性是真其体且不和合又不能与诸大杂和或可若彼大性体非和合此目四大性杂和目四大相相和合性即无和合举四大性不和意间要佗趣向真性祇是如来藏言和意要弃因缘和合虗妄之相

犹如虗空不和诸色

后此喻

笺云虗空喻性不和诸色不与妄相和也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

后杂文二初明和生灭

笺云此是四大杂和便同变化是妄初从觉劳相现终至六道轮回之相成便有生来死去相续不断今生生死此界死生佗界生死佗界死生生生死死即是未来无量世生来死去也化者尘界迁而复生尘界坏而复灭

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后喻显恒流

笺云生死便如夜旋火轮不住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后別释文分七段初地大文分四初立文三初显彰成坏

笺云极微成地如水成氷地还归隣如氷成水或真如水相如水

汝观地性麤为大地

次𠡠观色性文二初麤

细为微尘

后细文三初诸微

至隣虗尘扸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

次极微

笺云尘即是极微也扸此极微分为七片取其一片为隣虗尘隣者近也虗者虗空近于虗空也又瑜伽师说此极微色以假想慧刀扸至不可扸方隣虗空

更扸隣虗即实空性

后空性

阿难若此隣虗扸成虗空

后立空生色文二初述扸色成空

当知虗空出生色相

后立空生色

笺云色既成空空复成色互破也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

二破文二初牒前和问

笺云牒阿难问云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

汝且观此一隣虗尘用几虗空和合而有

次𠡠观和理文二初空和色文二初正问空和

笺云为前云当知虗空出生色相此中便微云用几虗空合成隣虗意既将隣虗扸成虗空亦须将空合成隣虗互破

不应隣虗合成隣虗

后遮尘合色

笺云破自然执恐佗执道隣虗尘自然成隣虗尘故此遮破

又隣虗尘扸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虗空

后色和空

笺云汝言隣虗扸成虗空又用几个色相合扸便成空色相乃隣虗尘也此文因执隣虗成空故有此破之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

后色空双破文二初正破文二初破空

笺云若是色合时唯是色摄空从色又不是空空破也

若空合时合空非色

后破色

笺云若是空合将唯是空合摄色从空又不是色色破也

色犹可扸

后许遮文二初许

笺云若是诸教说扸色明空犹尚可扸

空云何合

后遮

笺云若是空虗通故云何能合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

三指文四初总责迷源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二指色空同体

笺云性色是妙有真空性空是真空妙有互举

清净本然周徧法界

三显周圆净

笺云离幻色故名清离顽空故名净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發现

四随妄發挥

笺云循顺也心是第八识心能知量是第八识所知量是地大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別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四结

笺云识心是第六识计度者则三分別中计度分別也经文似倒三分別者一自性指心二随念过去三计度三世知犹识也惑犹计也世间无识之流计为因缘及自然也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

二火大文分六初立文三初标妄假缘

笺云寄伏也火性无我随缘即發净名云是身无我犹如火

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次𠡠观求用

笺云阳燧则火镜也崔豹古今主云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倒影面日则火生以艾炷之

阿难名和合者

后举和合喻文二初牒计

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

后立喻文二初明和合

笺云此中举一千二百五十众意明和合之义

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后明別理

笺云诘其氏族各各不同当知又非和合舍利弗正云奢利弗呾罗此云鹙鹭子婆罗门此云梵志志事梵天西土四姓中一也优卢频螺此云木爪言其𮌎前有癃也迦叶此言饮光阿难此云庆喜瞿昙此云日炙亦云甘蔗

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

二征文三初牒和合因

彼手执镜于日求大

次举缘求火

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后征火所因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三破文三初日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次镜

笺云萦缠在手也又纡回也

若生于艾何借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后艾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四审文二初再劝观因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后述因遥火现

笺云日在天上镜在手中相远可知或日相镜相相去远矣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

五指文四初总责迷源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

二指火同空体

清净本然周徧法界

三显周圆净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四随妄發挥文二初略明

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徧法界执满世间起起徧世间宁有方所循业發现

后随广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別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六结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三水大文分六初立文三初显性非常

笺云壅之则止决之则流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

二明幻师求药

笺云室罗城迦毗罗俱见前注研迦罗此云轮因手中轮得名钵头摩是花诃萨多是手或莲华在手或手执莲华经中上花下手乃花手仙也或西土先所后能故先举花后举手求太阴精用和幻药者用此月精和合幻药

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三执珠承水

笺云方诸水镜也淮南子云方诸见月而津为水高诱注云方诸阴燧海之大蛤也白月月半前黑月月半后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二征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三破文三初月

笺云既言从月来月所经之处皆应有水吐流既林木不吐流当知水亦不从月中出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次珠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后空

笺云空性无边水当无际摄所变水同能变空从人欲界人也及天欲界天也

汝更谛观

四审文二初再劝观因

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后述因

笺云涉行也月在天上珠在手中相去极远不应水精无从自有者破外道执自然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

五指文四初总责迷源

性水真空性空真水

二指水空同体

清净本然周徧法界

三显周圆净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四随妄發挥文二初略明

笺云心是能知量水是所知量

一处执珠一处水出徧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發现

后随广

笺云明性水周徧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別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六结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

四风大文分六初立文二初标体不恒

笺云风无形无体或动或静不得恒常

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棃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后寄缘彰现

笺云僧伽棃此云和合衣惠上菩萨经云大衣名集众时衣亦云杂碎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名入王宫聚落衣南山钞云作袈裟色又云破坏色乃不正色也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發于虗空生彼人面

二征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

三破文三初破衣文三初责披风不离

笺云衣为能变风为所变摄所变同能变其衣合为如风远飞

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

次对衣邀审

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后结衣无□

若生虗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次破空文六初衣静无摇破

空性常住风应常生

二引空例常破

笺云摄所变同能变

若无风时虗空当灭

三抑空同灭破

笺云若生于空风既有灭空须成灭亦摄能变空同所变风如树生叶叶枯树死下又转破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四二灭不齐破

笺云风不吹物不摇是风之灭灭空有何相状空将何灭向下因何云十方虗空皆悉销殒彼是妄空此约真空

若有生灭不名虗空

五责灭违空破

名为虗空云何风出

六出有非空破

笺云若有风出不名虗空何处有物从□而出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

后破面文三初立计

从彼面生当应拂汝

次叙顺

笺云风从他生合拂汝不应自生自拂

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后责倒

笺云既生彼人面汝自整衣之时此衣何不倒转来汝自家面何故又拂佗人面也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虗空寂然不參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四审文二初再劝观因

笺云虗空不參杂风性流转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后述因风

笺云风之与空体性相隔不应风性者前水云精此风云性秪是体性也无从自有破自然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

五指文四初总责迷源

性风真空性空真风

三指风空同体

清净本然周徧法界

三显周圆净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

四随妄發挥文二初略明

徧法界拂满国土生周徧世间宁有方所循业發现

后随广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別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六结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發

五空大文分六初立文二初空因色显

笺云此是顽空从第七变起当体无形既无形须因色显發色是质碍空乃虗通因质碍方能显虗通之性

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虗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虗空

后寄凿彰形

笺云去河是去恒河遥即远也剌利具足云刹帝利唐言田主即王种上姓婆罗门第二姓毗舍亦云吠舍达罗则工商等首陀则是士农此第三姓颇罗堕旃陀亦云旃茶罗唐言屠者是不律仪也又云严炽恶业自严行特标炽摇铃持示为因屠羊养鸡等

虗空浅深随出多少

笺云或出土一尺得一尺空出土二尺得二尺空乃至一丈得一丈空一尺是浅一丈是深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二微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三破文三初破无因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

次破土文三初责空不入

笺云此破从土出若因土自然便有空出则土出之时合见空从外而入

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虗空因土而出

次有出无入

笺云又转破云我但凿土出无空入难云云何虗空因凿土而出

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后邀同空出

笺云若无出入双计云土又不出空又不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空又不入土又不出须见空土一般既一般出土之时空也须随土而出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

后破凿文二初出空非土破

笺云若因凿出合见空出云何土出

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后土出观空破

笺云若也言不因凿出凿自合出土云何又见有空不因与无因是执自然即同凿与未凿即异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虗空因何所出

四审文二初观审观因

笺云教他向无因自生上审谛若因土出上谛审若因凿出上谛观配此三执或不配之

凿空虗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虗空无从自出

后责非和相现

笺云凿乃实空乃虗不相为用二相各別无从自出破自然

若此虗空性圆周徧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五指文五初通收五大本藏无因

笺云均匀也则交互一大中合诸大五现量云何亦名大既能造四大为大今所造四尘识生其中亦名为大为是第八亲相分也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虗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二总责迷源妄观生计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三再彰迷本不了真空

清净本然周徧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四显净周圆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虗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發现

五随彰發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別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六结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六五识文分六初立文二初性因尘显

笺云此举见是眼识觉是身识举前括后摄取中间耳鼻舌无知者谓此五现量心如镜现像不分能所是第八识亲变相八色空是眼家所缘境但举眼摄取余四眼若破余四但破此中破五现量识兼第六识何不破第七举第八谓五识是第八亲变相今但破五识八识自亡文第六依第七六破七亦亡也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扸

后对相明鉴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虗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二征

笺云此见与明暗虗空等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是不同一体恐佗阿难执道或同或非同或异或非异或者不定义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虗空元一体者

三破文六初破一文二初明暗相形破文三初立计

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

次述二相相形

笺云暗时明谢明时暗谢云何得为一体

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后责互亡俱□

笺云又单计若暗时见与暗为一体破云既与暗为一体当明境现前此见复随暗境落谢必一于明境又恐佗执与明境为一体暗特当灭义如前释又转破既见随明暗落谢云何又见明见暗

若暗明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后见一相殊破

笺云执云明暗与见殊明暗生灭见无生灭破云一云何成汝既见与明暗殊云何又说云是一体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

二破非一文二初立计

笺云既非一体离明暗外又无见曾无无境心有境方说见无境见亦无

汝离明暗及与虗空分扸见元作何形相

后离相无形破文二初总述无形

离明离暗及离虗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

后引无形喻

笺云经云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即同龟毛兔角

明暗虗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三破或同文二初一见随三异破

笺云执云明暗虗空三种俱各別破云三种既各別汝定从谁立见为当从暗立见从空立见从明立见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

后幽明相背破

笺云明来暗谢暗来明谢云何计为或同此是不同

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四破或异

笺云离却三法外又无见云何说或异又乃不异是同也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

五破非同

笺云有边畔便待汝说非同既见在一边明暗等在一边见与暗等不分边畔云何说非同此正是同也

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六破非异

笺云此正是异云何道非异见明见暗之时此见不随明暗选改云何说非异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虗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四审文二初再劝观因

笺云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将一体非一体同异非同异四种配之或教他向暗明通塞上审或配四见觉空顽

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后审无因生

笺云见是觉知空顽无觉知无从自出破自然法

若见闻知性圆周徧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虗空名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五指文六初通收藏本

笺云见眼闻耳觉身知舌与鼻

阿难汝性沈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

二总责迷源

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三责生诸计

笺云是指五现量心为生为灭下明此现量心非生灭等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

四再责迷源

清净本然周徧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五显净周随

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齅甞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徧周法界圆满十虗宁有方所循业發现

六叹随根徧

笺云意谓但眼根周徧法界余四根亦尔觉触觉知是第六识或重牒五现量识妙德莹净恒然也十虗者上皆云十方此中避下方字故云虗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別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六结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

七六意识文六初立识因尘显文三初略标

笺云谓此第六识无其头绪根源六根眼耳等六尘色声等谓曾无无境心有境方能率动能缘心

汝今徧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別分扸

二述五现量

笺云先说五现量识然后方说第六但举眼识其余四种亦尔谓此五现量心对境不分能所是第八识亲相分怛如镜中现像无有分別

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揵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三指相分別

笺云第六识与五同缘于中了別文殊等见前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虗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二征

笺云指此第六识能了知为生于见是根相是境虗空是所依为复自然而有突然忽然也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

三破文四初见文三初立计

笺云若汝第六识性生于眼识牒计

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

二离尘无见

笺云既生于见不假境牵四种即明暗色空既无境何有根也

见性尚无从何發识

三约无眼识破

笺云能生根尚无所生识何得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

二相文三初立计

笺云若此第六生于境境为能生识为所生执决定从相生不从见生

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

二离见无相

笺云既言不从见生便须不见明暗等相既无色空等曾知相亦无

彼相尚无识从何發

三约无前相破

笺云能生既无所生从何起發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

三空文三初立计

笺云若空为能生识为所生则无有见相二分

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

二双离见

笺云既言无见须无辨別色空等境

非相灭缘

笺云既无相即灭却所缘境

见闻觉知无处安立

笺云既无相何处有根见闻觉知等

处此二非

三责无表缘破

笺云则无见与无相

空非同无

笺云既无见与相乃是真空非同顽空之无

有非同物

笺云妙有非同质碍色相等物

纵發汝识欲何分別

笺云既空非同无有又非同物乃是真空妙有纵發汝妄识又何能分別为有漏不能缘无漏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识明月

四无因

笺云破一类外道执自然汝执云此识无因突然而出汝须日中別见明月现在空中我便许汝识突然而出既日中不见明月此正是因缘之法何处是自然乃执义不成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

四审文二初再劝观因

笺云是见分也

相推前境

笺云是相分也

可状成有

笺云是色法或可若有相分可状方有汝见

不相成无

笺云是空或既无相分亦无见分

如是识缘因何所出

笺云既无见相汝识性从何处而生或可教佗向见上相上色空等境上穷此识性自何而出

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

后审非和

笺云第六识念念生灭如猨猴得树起惑造业是动见澄是五现量心对境不分能所澄即澄湛如水澄清非和非合等但举一根其余四根亦尔

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笺云破自然执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別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五指文五初通收七藏

笺云若此识性不从见生亦不从明暗色空等境生当知了別是识见闻觉知乃真现量心既是真现量性湛寂凝然不从所缘境上生兼彼虗空地水火风下一大具足一切大

阿难汝心麤浮不悟见闻發明了知本如来藏

二总责迷源

笺云麤谓麤浅浮谓浮虗

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三妄观生计

笺云意谓不是同异非同异等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

四重责迷源

笺云性识是真识明知是分別了知本觉凝明真现量识

妙觉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虗宁有方所循业發现

五叹性含生

笺云含十方则无外吐十方则无内收归一尘是含周流法界是吐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別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六结

笺云但有言说执为因缘自然以理推征俱无实义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𦊱

后圣徒伸悟文二初广陈悟指文二初总陈诠悟

笺云阿难与诸大众伸述悟解也前来道如一见根徧周法界等又云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文云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徧用法界含吐十虗宁有方所等此皆是微妙开示若是四十五年前覆相等不得为微妙开示如合四十五年后说此经是微妙开示或第三一因经是顿中顿说是微妙开示也身荡然不执五蕴妄身心荡然不执八识妄心或身荡然无我执心荡然无法执我执是三科法执是七大性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徧十方

次广喻融真文二初会观心广文四初知心广大

笺云未悟之前妄执此心或在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今既悟见相二分无自性乃心徧十方也

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

二掌叶观空

笺云未悟之时见此颂空广远既悟真空周徧法界睹此顽空大似手掌之中执持树叶一见见尽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三会相同真

笺云迷时菩提为烦恼悟了烦恼为菩提又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黄华无非般若

心精徧圆含裹十方

四性含周界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虗空之中吹一微尘存若亡

后返视身微文二初尘摇空界

笺云既悟然后却观世间已前未悟时事反观父精母血假合成身大似十方虗空之中吹一微尘十方虗空喻法身吹一微尘喻五蕴身若存者非无不舍一法若亡者非有不取一法又不离妄身有法身曰若存不即妄身是法身曰若亡又似有则不有当体是空似无则不无当体是有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后湛海䙴沤

笺云悟了是法身净土有何涯岸观此妄身大似海中流一浮沤或起或灭无有踪迹意谓不离波外別有水不离妄身外有法身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后伸仪欲赞文二初了心常住

笺云知则觉知又悟也得其本来微妙真净心乃坚实心此之真心本自不生今亦无灭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后作礼伸仪

笺云得未曾有乃不并余筵也偈者不正梵梵语偈陀又云伽陀唐言重颂或云偈者竭也竭理而谈非也

妙湛总持不动尊

后赞请酬思文三初赞文二初一行赞佛德

笺云离言绝相故称为妙湛者湛寂是体大目法身总者总相持者任持总相任持九十种不共法是相大目报身不动尊体相一如体即相相即体也

首楞严王世希有

笺云首楞严唐言一切事毕竟或言健行定约化身赞之则是用大有自在之义名王希有二字是叹也又此化身从定而起非但世希有亦乃出世希有总叹三身

销我亿劫颠倒想

二一行灭惑证真

笺云十万为一亿秖是尘沙大劫且略而言之但说亿劫颠倒者顶堕义想即虗妄相想根尘识三等法

不历僧祇获法身

笺云历为经历向一念之中顿悟法身之理不历三僧祇劫五位修行见道已去修道已还是一僧祇初地已往八地已还是二僧祇八地已往到佛果位是三僧祇梵云僧祇唐言无数得法身之理也

愿今得果成宝王

次愿文二初愿速成广度将报佛恩

笺云愿使令我得果成自受用身佛根根尘尘周徧法界此是自利目根本智

还度如是恒沙众

笺云还学诸佛救度恒沙众生此目后得智

将此深心奉尘刹

笺云阿难發愿我将度恒沙众之心奉报尘刹如来之恩又将此悟理之后之心供养勤奉尘刹如来

是则名为报佛恩

笺云既能自利利佗此乃方名报佛恩又若不传教度迷情是则无由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后五浊披莲生穷取寂

笺云唯佛与佛乃知之

五浊恶土誓先入

笺云五浊者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誓愿入彼教化众生此是悲

如一众生未成佛

笺云如法界之内有一众生来成无上菩提

终不于此取泥洹

笺云亦云泥圆梵语讹略不同是喻也此自圆寂之理终不取涅槃愿入微尘刹土教化然后便请下三修证

大雄大力大慈悲

后请文三初再请宣微悬乘后演

笺云雄老雄猛之义法华云大雄猛世尊力者难屈伏义慈能与乐悲能拔苦

希更审除微细惑

笺云阿难理虽顿悟事未顿除要假进修用除微惑此下修证文也又希愿世尊为我审实除却此第八识中细微烦恼或可俱生烦恼未断此中悟如升堂向下证如入室下文云我今虽蒙天王赐与华屋至要因门入等

今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二速成圆果周运群方

笺云坐者安住之义道者无上觉道场者寂灭之场又向十方世界坐得道之场此目大乘渐教中妙觉如来三身四智悉皆圆满五眼六通无不圆备

舜若多性可销亡

三妄性长销真心永寂

笺云舜若多是空神祇是顽□之性已销亡如前长行云十方虗空如观堂中所持叶物故可销亡

烁迦啰心无动转

笺云束心准义则摄八归一则收束八识妄心俱为一真心未见唐言今释迦因陀罗音讹也唐言主或天主轮幢则是真心能为三界之主轮则摧坏烦恼幢则不可摧坏义表此真心能摧烦恼不被烦恼所摧或云舜若多性□销亡否意谓不销亡宁可道销亡我此心亦无□□则□□□尽我愿无尽此义未可取之谓此空是第七识变底顽空须是销亡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下


校注

□疑妄 □疑生或变 去字更勘 文疑次 征当作征 间疑谓 又疑亦 但疑俱 间疑谓下同 文字疑剩 令疑今 目疑耳 □疑是 □疑因 内疑肉 无下疑脱二字 未疑味 本疑外 变疑醎 □疑状 间疑谓下同 □疑有 相疑初 名一作并 怛疑但 □疑空 堂疑掌 □疑可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己【CB】巳【卍续】
[A15] 己【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闻【CB】间【卍续】(cf. T19n0945_p0116c02)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己【CB】巳【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已【CB】巳【卍续】
[A25] 已【CB】巳【卍续】
[A26] 已【CB】巳【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已【CB】巳【卍续】
[A29] 已【CB】巳【卍续】
[A30] 终【CB】络【卍续】(cf. T19n0945_p0117b27)
[A31] 于【CB】干【卍续】(cf. T19n0945_p0117c21)
[A32] 但【CB】伹【卍续】
[A33] 存【CB】有【卍续】(cf. T19n0945_p0119b08)
[A34] 已【CB】巳【卍续】
[A35] 已【CB】巳【卍续】
[A36] 已【CB】巳【卍续】
[A37] 已【CB】巳【卍续】
[A38] 已【CB】巳【卍续】
[A39] 已【CB】巳【卍续】
[A40]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楞严经笺(卷3)
关闭
楞严经笺(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