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之上)(陈富刊)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

二叙道场仪轨文二初略明持证文六初标前奉戒文二初明奉戒

笺云此是蹑请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

修学妙门

笺云微妙之门庭也

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笺云律是法律仪是仪则四种乃杀盗染大妄语也

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笺云皎如冰霜清洁玉润无瑕四根本戒为本其余戒是枝叶也心三则贪嗔痴口四妄言绮语等和前身三是十要除大妄语也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后显无魔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

次劝诵真言文二初彰宿习

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

后劝诵持

笺云摩诃大也萨怛多白也般怛啰盖也表此法法性含融非对于小体唯洁白能覆一切有情故

无上神呪

笺云言此佛顶真言无有过上

斯是如来无见顶相

笺云自不见表离自相佗不见表离佗相

无为心佛从顶發辉

笺云从此顶上化佛是无为佛对著木树下草座是有为佛无为当体是佛

坐宝莲华所说心呪

笺云如人一身心为主为要喻此呪为众呪之主为众陀罗尼之要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

三举冥资速证

笺云摩登伽应云阿死多摩登祗摩登祇女之总名阿死多女之別名此女由卑贱故常以扫市为业用供衣食恩爱习气者乃染之一法惯习气分也

彼尚婬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

四例决销𠎝文二初引无心克果

笺云彼尚无心下是冥然承真力资益于佗得无上觉

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

次彰决慕上乘

笺云此有心求决定成佛也

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后立喻销迷

笺云承此呪力一切烦恼爱习犹如顺风扬尘无有不尽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

五劝择戒师文三初劝奉戒

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

次简净师

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

后明师秽不成

笺云持戒谨洁无犯者

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呪一百八徧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六依持佛现文二初略明持现

笺云或得戒成就后须著新净未触之衣诵呪一百八徧表断一百八烦恼也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及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婬持佛净戒于道场中發菩萨愿

后重叙加持

笺云梵语檀越华言布施檀则檀波罗蜜是布施运载布施须以三轮体空七般殊胜又以法布施运载令佗越生死此岸到菩提彼岸言檀越则唐梵双举也

出入澡浴六时行道

笺云出时洗净入时洗秽六时则寅辰午申戌子六时也

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笺云释迦佛自现身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已开悟

次广演坛仪文三初承宣再请

笺云前文云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氷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皆是慈悲诲喻也

自知修证无学道成

笺云则自知无上菩提决定成就也

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笺云阿难便请云何结界云云有自然界方隅界日出为界手指为界前文佛说其中文含阿难恐末代众生不知欲得世尊细说轨仪法则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

二广叙坛仪文二初布施坛仪文四初涂坛净法文四初唯取雪山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

决非牛不可

笺云问不是雪山其牛还得不经答云云

別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旃檀沈水苏合熏陆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三和香饰地

笺云或若边方无此雪山之牛若何为坛经答云云广平□原言穿去地皮五尺是不净土取下净者香于水波曰□水香白胶则乳香鸡舌则母丁香也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四定坛方相

笺云一角阔二尺二八一十六也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

二安布香花文七初坛心莲华

笺云或金作莲华或银铜并木等

华中安钵

失华中安钵

钵中先盛八月露水

三先盛露水

笺云天地气清白露之节方有露水

水中随安所有华叶

四随安化叶

笺云所有花叶如西方适意花东方牡丹花等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

五围镜绕花

笺云取八镜绕钵如坛八角镜向外也

镜外建立十六莲华

六莲花镜外

笺云十六莲花每一镜前安其二

十六香𬬻间花铺设

七香𬬻间设

笺云十六香𬬻与花相间置十六器食间于香𬬻一莲花二钵三露水四花叶五镜六镜外莲花七香𬬻

庄严香𬬻纯烧沈水无令见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苏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三献佛珍羞文二初周施总献

笺云乳糜者将乳煑粥也苏合蜜姜者用苏和合蜜之与姜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苏三合坛前別安一小火𬬻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苏蜜于炎𬬻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后列供标时

笺云每以食时中夜三更也取蜜半用苏三合者意谓令安器中向𬬻上煎令烟气尽后将器盛供养佛或可温向火中令烟尽献佛兜楼婆香即白苑也

令其四外徧悬幡花

四周悬供像文三初幡

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

次像

应于当阳

笺云室中心也

张卢舍那

笺云华言光明徧照报佛也

释迦

笺云华言能仁化佛也

弥勒

笺云华言慈氏补处佛

阿閦

笺云华言东方佛

弥陀

笺云应云阿弥陀华言无量寿西方佛

诸大变化观音形像

笺云言观音或作白衣或作自在天或千手千眼等

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笺云则二金刚

帝释

笺云欲天王

梵王

笺云色天王

乌𫇴瑟摩

笺云华言火头

并蓝地迦

笺云是青面神

诸军茶利

笺云五目八臂金刚

与毗俱胝

笺云五目四臂金刚

四天王等

笺云东方治国南方增长西方丑目北方多闻等取下记落鬼

频那

笺云是猪头夜叉

夜迦

笺云是象鼻夜叉

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笺云何不安法身佛但举报化二身法身当体佛也此中具多像承法门无尽重重互相涉入

又取八镜覆悬虗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后镜

笺云为坛上八镜则仰此八则覆贵得影现重之表一多无碍彼此不妨如因陀罗网一室千灯等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呪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徧

后专持尅证文四初三七专持文三初六时持礼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發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次愿力冥资

笺云我毗柰耶先有愿教则律藏曾说四弘誓愿烦恼断法门学佛道成众生度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呪

后运心无间

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瑠璃

二佛摩加证

笺云至第七日是三七日第七日也镜交光处则镜相对光乃相交也承佛摩顶此行人但于道场之中便修三摩地即首楞严大定是大乘心也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三由师不克

笺云十比丘则三师七证也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

四自力随升文二初利根成果

笺云前修三摩地是大乘心此中因何言得须陀洹此约初地菩萨初地亦为须陀洹华言预流为初地菩萨顶入圣流也

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后定信菩提

笺云为真言力冥资故也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后通前总结

笺云便都答云汝问道场其事如是为前请云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此中结答也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

三演真言密句文三初谦迷再请文三初叙前冥救未领真言

笺云恃赖于佛憍怜爱念于我

求多闻故

笺云虽有多闻任持三世诸佛言教

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

笺云叙未悟已前遭佗幻术所摄时之事也

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呪冥获其力尚未亲闻

笺云言文殊当时去摩登伽乃是默念暗得其呪力也

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次请佛垂悲重宣秘旨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后同伸请礼伫听真音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

次顶示威灵文八初肉髻腾辉

笺云肉中自然涌起如髻曰肉髻

光中涌出千叶宝莲

二华敷百宝

笺云千叶宝莲表当来千佛下生

有化如来坐宝花中

三花承化佛

顶放十道百宝光明

四顶放千光

笺云为十道光每光有百宝色十百为千光明是化佛光也

一一光明皆徧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

五燄起金刚

笺云金刚王菩萨示现金刚之身也密则秘密迹乃示现其身迹也

擎山持杵徧虗空界

六擎山降杵

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

七听徒求怙畏则怖其威力爱则遭此嘉筵

笺云畏与爱二心相兼在怀抱之中哀祐者乃哀念恃祐或恃附祐赖也无父则无可倚附无母则无可倚赖今佛为父母故求佛恃祐也

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呪

八敛听真言

笺云放光如来者是光中化佛所说神呪呪具四义

南无萨怛佗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

后化宣真句

笺云五不翻中此秘密不翻也若造五逆十重之愆诵此呪悉皆销灭纵其自身不作福业诸佛功德悉与此人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然而顶上小化佛说此呪下面坐草座真佛便赞此呪功德

萨怛佗佛陀俱知瑟尼钐(二)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三)(毗迦反)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啰婆迦僧伽喃(五)南无卢鸡阿啰汉跢喃(六)南无苏卢多波那喃(七)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八)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无提婆离瑟𧹞(十一)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𧹞(十二)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佗喃(十三)南无跋啰诃摩泥(十四)南无因陀啰耶(十五)南无婆伽婆帝(十六)𠰷陀啰耶(十七)乌摩般帝(十八)夜耶(十九)南无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南无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无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诃迦罗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拏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无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佗伽跢俱啰耶(三十三)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南无跋阇啰俱啰耶(三十五)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无伽阇俱啰耶(三十七)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输啰西那(三十九)波啰诃啰拏啰阇耶(四十)跢佗伽多耶(四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二)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跢佗伽多耶(四十四)阿啰诃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七)阿𫇴(四十八)跢佗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诃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五十二)沙阇耶俱𠰷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佗伽多耶(五十五)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补师毖多(五十七)萨怜捺啰剌阇耶(五十八)跢佗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诃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鸡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佗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诃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鸡都啰阇耶(六十八)跢佗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诃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无萨羯唎多(七十二)翳昙婆伽多(七十三)萨怛佗伽都瑟尼钐(七十四)萨怛多般怛㘕(七十五)南无阿婆啰视耽(七十六)般啰帝扬岐啰(七十七)萨啰婆部多揭啰诃(七十八)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跋啰毖地耶叱佗你(八十)阿迦啰密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啰耶儜揭唎(八十二)萨啰婆盘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萨啰婆突毖咤(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六)羯啰诃婆诃萨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婆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咤冰舍帝南(八十九)那久刹怛啰若阇(九十)波啰萨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咤南(九十二)摩诃揭啰诃若阇(九十三)毗多崩萨那羯唎(九十四)萨婆舍都𠰷你婆啰若阇(九十五)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九十六)瑟沙舍悉怛啰(九十七)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视多具啰(九十九)摩诃般啰战持(一百)摩诃叠多(一百一)摩诃帝阇(二)摩诃税多阇婆啰(三)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四)阿唎耶多啰(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䟦阇啰摩礼底(八)毗舍卢多(九)勃腾冈迦(十)䟦阇啰制喝那阿遮(一百一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质多(十一)䟦阇啰擅持(十二)毗舍(十三)啰遮(十四)扇多舍提婆补视多(十五)苏摩𠰷波(十六)摩诃税多(十七)阿唎耶多啰(十八)摩诃婆啰阿般啰(十九)䟦阇啰商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唎(一百二十一)俱蓝陀唎(二十二)䟦阇啰喝萨多遮(二十三)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苏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𠰷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啰菟瑟尼钐(二十七)毗折㘕婆摩尼遮(二十八)䟦阇啰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𠰷阇那䟦阇啰顿稚遮(三十)税多遮迦摩啰(一百三十一)刹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啰羯拏(三十四)啰忏(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免那么么写(三十七)(诵呪者至此句称弟子某甲受持)[(舍-干+土)*牛](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剌舍悉多(四十)萨怛佗伽都瑟尼钐(一百四十一)虎𤙖(四十二)都𠰷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𤙖(四十五)都𠰷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𤙖(四十八)都𠰷雍(四十九)波罗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五十)虎𤙖(一百五十一)都𠰷雍(五十二)萨婆药叉喝啰刹娑(五十三)揭罗诃若阇(五十四)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虎𤙖(五十六)都𠰷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诃娑诃萨啰南(五十九)毗腾崩萨那啰(六十)虎𤙖(一百六十一)都𠰷雍(六十二)啰又(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萨怛佗伽都瑟尼钐(六十五)波啰点阇吉唎(六十六)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诃萨泥帝𭋤(六十九)阿弊提视婆唎多(七十)咤咤甖迦(一百七十一)摩诃䟦阇𠰷陀啰(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𭦟茶啰(七十四)乌𤙖(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免那么么写(七十八)(至此句准前称名若俗人称弟子某甲)啰阇婆夜(七十九)王啰䟦夜(八十)阿祇尼婆夜(一百八十一)乌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毖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夜(八十七)阿迦啰密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坛茶婆夜(一百九十一)那迦婆夜(九十二)毗条怛婆夜(九十三)苏波啰拏婆夜(九十四)药叉揭啰诃(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诃(九十六)毕唎多揭啰诃(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部多揭啰诃(九十九)鸠槃茶揭啰诃(二百)补丹那揭啰诃(二百一)迦咤补丹那揭啰诃(二)悉乾度揭啰诃(三)阿播悉摩啰揭啰诃(四)乌檀摩陀揭啰诃(五)车夜揭啰诃(六)唎婆帝揭啰诃(七)社多诃唎南(八)揭婆诃唎南(九)𠰷地啰诃唎南(十)忙娑诃唎南(二百一十一)谜陀诃唎南(十二)摩阇诃唎南(十三)阇多诃唎女(十四)视比多诃唎南(十五)毗多诃唎南(十六)婆多诃唎南(十七)阿输遮诃唎女(十八)质多诃利女(十九)帝钐萨(二十)萨婆揭啰诃南(二百二十一)毗陀耶阇嗔陀夜弥(二十二)鸡啰夜弥(二十三)波唎䟦啰者迦讫唎檐(二十四)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十五)鸡啰夜弥(二十六)茶演尼讫唎檐(二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十八)鸡啰夜弥(二十九)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𠰷陀啰讫唎檐(二百三十一)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二)鸡啰夜弥(三十三)那啰夜拏讫檐唎(三十四)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五)鸡啰夜弥(三十六)怛埵伽𠰷茶西讫唎檐(三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八)鸡啰夜弥(三十九)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讫唎檐(四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百四十一)鸡啰夜弥(四十二)迦波唎迦讫唎檐(四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四)鸡啰夜弥(四十五)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萨婆啰佗娑达那讫唎担(四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八)鸡啰夜弥(四十九)赭咄啰娑耆你讫唎檐(五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百五十一)鸡啰夜弥(五十二)毗唎羊讫唎知(五十三)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五十四)夜讫唎檐(五十五)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六)鸡啰夜弥(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檐(五十八)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九)鸡啰夜弥(六十)陀啰汉讫唎檐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百六十一)鸡啰夜弥(六十二)毗多啰伽讫唎檐(六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四)鸡啰夜弥䟦阇啰波你(六十五)夜具(六十六)迦地般帝讫唎檐(六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八)鸡啰夜弥(六十九)啰叉(七十)婆伽梵(二百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写(七十二至此依前称弟子名)婆伽梵(七十三)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无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咤(七十七)毗迦萨怛多钵帝唎(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频陀啰频陀啰嗔陀嗔陀(二百八十一)虎𤙖(八十二)虎𤙖(八十三)泮咤(八十四)泮咤泮咤泮咤泮咤(八十五)婆诃(八十六)(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诃多泮(八十九)婆啰波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二百九十一)萨婆提弊泮(九十二)萨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萨婆药叉弊泮(九十四)萨婆乾闼婆弊泮(九十五)萨婆补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咤补丹那弊泮(九十七)萨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萨婆突涩比唎讫瑟帝弊泮(九十九)萨婆什婆唎弊泮(三百)萨婆阿播悉摩唎弊泮(三百一)萨婆舍啰婆拏弊泮(二)萨婆地帝鸡弊泮(三)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萨婆毗陀耶啰誓遮唎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萨婆罗佗娑陀鸡弊泮(七)毗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啰缚耆你弊泮(九)䟦阇啰俱摩唎(十)毗陀夜罗誓弊泮(三百一十一)摩诃波啰丁羊叉耆唎弊泮(十二)䟦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诃迦啰夜(十五)摩诃末怛唎迦拏(十六)南无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啰诃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诃羯唎曳泮(三百二十一)羯啰檀迟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唠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逻啰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质(三十)萨埵婆写(三百三十一)么么印免那么么写(三十二)(至此句依前称弟子某)突瑟咤质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质多(三十四)乌阇诃啰(三十五)伽婆诃啰(三十六)𠰷地啰诃啰(三十七)婆娑诃啰(三十八)摩阇诃啰(三十九)阇多诃啰(四十)视毖多诃罗(三百四十一)跋略夜诃啰(四十二)乾陀诃啰(四十三)布史波诃啰(四十四)颇啰诃啰(四十五)婆写诃啰(四十六)般波质多(四十七)突瑟咤质多(四十八)唠陀啰质多(四十九)药叉揭啰诃(五十)啰刹娑揭啰诃(三百五十一)𭋤多揭啰诃(五十二)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部多揭啰诃(五十四)鸠槃茶揭啰诃(五十五)悉乾度揭啰诃(五十六)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七)车夜揭啰诃(五十八)阿播萨摩啰揭啰诃(五十九)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六十)唎佛帝掘啰诃(三百六十一)阇弥迦揭啰诃(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诃(六十三)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六十四)阿蓝婆揭啰诃(六十五)乾度波尼揭啰诃(六十六)什伐啰堙迦(六十七)坠帝药迦(六十八)怛𥛬帝药迦(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胒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三百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𥛬瑟密迦(七十四)娑你般帝迦(七十五)萨婆什伐啰(七十六)室𠰷吉帝(七十七)末陀达𠰷制剑(七十八)阿绮𠰷钳(七十九)目佉𠰷钳(八十)羯唎突𠰷钳(三百八十一)揭啰诃揭蓝(八十二)羯拏输蓝(八十三)惮多输蓝(八十四)迄唎夜输蓝(八十五)末么输蓝(八十六)跋唎室婆输蓝(八十七)毖栗瑟咤输蓝(八十八)乌陀啰输蓝(八十九)羯知输蓝(九十)跋悉帝输蓝(三百九十一)邬𠰷输(九十二)常伽输蓝(九十三)喝悉多输蓝(九十四)䟦陀输蓝(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啰(九十八)陀突𠰷迦建咄𠰷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萨般𠰷诃凌伽(四百)输沙怛啰婆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乌陀迦(三)末啰啰建跢啰(四)阿迦啰密唎咄怛敛部迦(五)地栗剌咤(六)毖唎瑟质迦(七)萨婆那俱罗(八)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𫇴(九)末啰视吠帝钐娑(十)悉怛多钵怛啰(四百一十一)摩诃跋阇𠰷瑟尼钐(十二)摩诃般赖丈耆蓝(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辫怛𥛬拏(十五)毗陀那槃昙迦𠰷弥(十六)帝殊槃昙迦𠰷弥(十七)般啰毗陀槃昙迦𠰷弥(十八)跢姪佗(十九)(二十)阿那(四百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啰跋阇啰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跋阇啰谤尼泮(二十五)虎𤙖都𠰷瓮泮(二十六)莎婆诃(二十七)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七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之下)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

四叹呪神功文四初克证连悲文三初明克证文六初总叹能生

笺云悉怛多是□也白为众色之本表此呪是陀罗尼之尊也般阻罗是盖盖有阴覆之义表此呪□□覆一切有情故

秘密伽陀微妙章句

笺云伽陀华言重颂

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笺云言此呪诠法身之理法身能生报化二身又此呪目智经云智为诸佛母亦为菩萨母如金刚经亦诠于智乃云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十方如来因此呪心得成无上正徧知觉

二乘因克果

笺云正知是根本徧知是后得具正徧二知名无上觉

十方如来执此呪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三摧魔制异

笺云执是定力确观也梵语魔罗华言杀者言杀一切修行行人慧命故外道者向三乘教外修行五热炙身无利懃苦

十方如来乘此呪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

四□应尘方

笺云乘运也呪是法心是喻坐宝莲华者梵网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此是自受用报身佛应微尘国是化身佛

十方如来含此呪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正转大法轮

十方如来持此呪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

六自佗蒙记

笺云摩顶授记者是授佗所化弟子记也或自未证乃承別佛授记自也

十方如来依此呪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

次述运悲文□初悲除苦难

所谓地狱

笺云地下有狱名曰地狱

饿鬼畜生

笺云腹大咽小者人家畜美而生名畜生

盲聋瘖痖

笺云无根之者

怨憎会苦

笺云为杀我父母或兄弟朋友既今相会其苦可知

爱別离苦

笺云正好相欢又且別离

求不得苦

笺云或求财或求色不得皆苦

五阴炽盛

笺云色受想行识此五阴炽盛更苦是名八苦

大小诸横同时解脱

笺云大横乃至死亡小横落于公途

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笺云应念则当念也

十方如来随此呪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

二历事随心

笺云四威仪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也供乃四事养乃侍养为佛侍者故曰如意

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三助化恒沙

笺云推此持呪行人也

十方如来行此呪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

四摄持观眷

笺云摄受则度脱义如佛度阿难如阿难度脱登伽同时见佛

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五□小容大

笺云秘密是大乘教法谓小乘人闻大乘警怕令持此呪于大乘法亦不警怕

十方如来诵此呪心成无上觉

六诵证菩提

坐菩提树入大涅槃

七证寂俱能

笺云自受用身佛向菩提树作佛去化缘将毕归圆寂体皆因诵此呪心也

十方如来传此呪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八付持遗化

笺云传受也于灭度后付佛弟子传此呪心究竟到头义住为行住持为住持严絜清净是法戒者防非止恶又云严净曰戒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呪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后结劝持文三初叹宣无尽

笺云佛又赞此呪功能意表法身之理谈而不尽

亦说此呪名如来顶

次目呪真名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發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呪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后劝持令证

笺云未尽轮回者俱生烦恼未除轮回三界也返关云汝等有学未尽轮回發心至诚取阿罗汉若持此呪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斯有是处言阿罗汉者约大乘目八地菩萨若论小乘则不称也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书写此呪贮于香囊

三灭𠎝除毒文四初善除诸毒文六初带除诸毒

笺云桦皮则桦树皮也贝叶西土贝多叶向上横书者蔡伦所造素绢也则白叠布也

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笺云心昏者昏昧无记忆性也背文曰诵尽其生年则或八十九十年也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呪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二诵况诸灾

笺云出世间智菩提涅槃等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佗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笺云火则色火水则爱水大者蛊毒小者草木之毒

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呪皆不能著

三耶法不如

笺云魔魄所归曰鬼阴阳不测曰神天神曰祇人神曰鬼精祇魔魅者乃精灵神祗邪魔魑魅也恶呪者天□黑□等呪

心得正受

四心游正定

笺云梵语三昧华言正受定之异名

一切呪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五化成甘露

笺云呪诅则厌□也金银亦皆有毒也或毒作金银之色谓金银毒

一切恶星并诸鬼神𥕺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

六潜伏恶心

笺云恶星者□勃妖等尔雅云中砂谓之𥕺言人心有毒中有𥕺也

毗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后密迹潜加文四初都陈眷族

笺云皆领佛之深恩或领真言深恩常加守护于行人也

阿难当知是呪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佗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

笺云那由佗是经之数俱胝是亿之数十万为亿

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

二散意蒙加

笺云无定力故心散乱非三摩地者未得定力也

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發彼神识

三决志心通

笺云言阴隐疾速發彼行人神识也

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徧了知得无疑惑

笺云得宿住智通也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

四常离恶报

笺云则过去劫中第一劫也言后身者则最后边身成佛则文殊普贤观音是也

生生不生

笺云从生至生也

药叉

笺云华言勇建

罗刹

笺云华言可长

及富单那

笺云华言臭

迦咤富单那

笺云华言奇臭则奇异之臭也

鸠槃茶

笺云华言卵形

毗舍遮等

笺云是啖人精气

并诸饿鬼

笺云无饮食者

有形无形有想无想

笺云有形是有形鬼无形是无形鬼有想有想天也无想无想天也

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三福善随成文三初永超贫贱

笺云如是恶处皆不受生因持此呪故也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薰修永无分散

二借福同生

笺云如恶叉聚同蒂而生不相离将喻持呪之人第一经云业种自然如恶叉聚疏云此但指妾不指真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后善业随成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呪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呪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

四尽除𠎝业文五初圆销众罪

笺云于未受时未受真言时也众破戒罪则多种罪也轻则遮罪重则四根本罪也

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

二恕过冥随

笺云种种不净则种种不净之行也

设著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

三净秽同功

笺云前云著新净衣如今持呪设使著不净之衣还同清净也

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呪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

笺云前云作八角坛等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呪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四能除重罪

笺云五逆杀母破和合僧等八弃者四分律云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若犯此罪摈出众外譬如大海不宿死臰僧四杀盗染妄尼八一不与染心男子身相摩触二比丘尼知染汙心男子不得共行共坐语等三知比丘尼犯波罗夷不白大众与覆藏重罪四知比丘僧为作举出三谏不舍犯随故举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呪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五遐销远业

笺云忏悔者华梵双举也忏是梵语应云忏摩则洗净义□是华言则退悔段悔也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志心忆念斯呪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三护世随求文三初随求获报文一初随求现报

笺云生男有智慧生女有福德也

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

笺云或求现生报或求当来报土自然成就世间果报则国王宰官等出世间乃佛也色为颜色力为气力

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后妙土随生

笺云杂形则黄门二根或异类也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鬬争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呪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呪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次置供除灾文四初三灾永殊

笺云广雅云人所居曰聚众所居曰落疫疠则灾疠也支提者塔也脱阇(音都)尔雅谓之台今即塔也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呪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

二五谷丰殷

笺云风雨顺时则十风五雨也五谷则果麦稻黍菽也谷者续也称子相续不断故□敦庶众也

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鎻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

三灾横不生

笺云恶星则彗妖惑等横则抂落公途夭则少年死丧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项曰枷在身曰鎻常无恶梦法华云常有是好梦等

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

四恶星离界

笺云八大恶星者日月及荧惑辰岁并太白镇及罗[目*(危-(夗-夕)+夫)]此皆名执曜合日月为一也

作种种形出现世时

笺云或作沙门或作童子妇女等形

能生众生种种灾异

笺云种种灾祥怪异

有此呪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笺云一由旬十六里有一百九十二里为一界分

是故如来宣示此呪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稳

后结劝修持文二初保安修定

笺云身不被灾疫所侵心不被邪魔所挠故泰然也

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

笺云冤家灾横宿昔之殃

旧业陈债来相恼害

笺云前世之业冤家陈觅其债今更不来

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呪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后志劝依持

说是语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诫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四众灵潜卫文六初力士陈随

笺云金刚因何先起白佛然金刚护法常在佛边乃先起也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次天王保愿

笺云审诚也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三叉刹竟卫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四曜宿潜依

笺云年岁则兰岁巡官乃岁镇曰巡也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五神精捧持

笺云并风神王前有风师此言风神应是空神前文云既为风质其体元无无色界天四蕴成身言无色阴唯现定果色身无业果色身也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佗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呪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六大威□护文四初因陈□愿

笺云不取涅槃者从涅槃乡起救护众生也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

二散定恒随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

三远辟魔神

笺云魔王□在欲界顶上佗化自在天求其行人方法巧便终不能得也

除彼發心乐修禅者

笺云外人问有乐修禅者还许佗否除非乐修禅者方得近此行人

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四除怨赐愿

笺云菩萨具大悲心言以宝杵殒碎其首如何破魔显正是大悲也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后万行圆资修证分文三初标□列请文三初谦愚荷法

笺云世尊说法不逾二门一顿门二渐门此顿中明渐谓世尊向一念□排布六十圣位六十圣位不离一念要悟顿者不昧于渐门履渐者便明于顿理此是三周之中顿渐和融一体周若是六十圣位是行布法门一念顿证是圆融法门世尊要此圆融不离于行布乃融通隐隐行布不离于圆融故涉入重重上来是万行圆资上来有三初慧观圆通修证分次一力加持修证分三万行圆资修证分三段不同总是修证显果体周圆上来有二初释密因后明修证二段不同总是叙正宗分已竟

世尊如是修证

次列品咨阶

笺云修为能修证为果证

佛三摩提

笺云则法界大定

未到涅槃

笺云乃佛果位中有为无为二转依果

云何名为乾慧之地

笺云此乾慧是三渐次前一乾慧言起智来乾枯烦恼也

四十四心

笺云则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

至何渐次得修行目

笺云渐为由渐次为次第目则名目

诣何方所名入地中

笺云诣犹到也言到何方道处所名入地中则初地至法云地也

云何名为等觉菩萨

笺云等谓齐等言理事齐等也

作是语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矒瞻仰

佛仪待旨

笺云瞪矒则目睛不瞬瞻佛盖请此万行圆资修证一分经也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

次许演酬咨文三初叹能悬门

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

笺云从凡夫地面上起始觉智终大涅槃合本觉理悬远而示□为今时一切众生正修行路是此万行一分乃顿中渐识一念二安排六十圣位六十圣位不离一念如画空为像举一门而众门俱谈一品而众品齐耀如因陀罗网交相涉入若是诸小乘□论其□□次第乃未为正修此中一位具足一切位乃正也又正修简去耶修外道五燕炙身等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次勅听詶咨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皮仪伫旨

笺云刳开也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

后广宣修次文二初□搜妄本一二初总明修证文二初了妄证真文三初性源无相

笺云妙者体离能所性是体性圆性徧凝明则圆成实性也

离诸名相

笺云乃徧计是第六识徧生计度是依佗则地水火风四大相

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笺云世界是所依国土众生是能依有情

因妄有生

次述妄生因

笺云外人问本来既无众生世界如今因何却有因妄有生妄是性明相乃根本无明因有无明便有世界众生生起

因生有灭

笺云才有生便有灭则妄识生灭也

生灭名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后了因圆证

笺云菩提转染涅槃转迷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

后劝除双倒

笺云诣犹到也业转二识是十二类生颠倒因现识则器世界颠倒因颠倒因则无明也

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笺云妄心无处即菩提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

后释双因文二初述众生妄本文二初征

阿难由性明心

后释文二初述妄生源文三初指妄无因

笺云心生曰性明乃带相明背体外求是智家功用

性明圆故

笺云牒前性明圆则未分能所带相圆也

因明發性

笺云因性明便發业识性动作故名业

性妄见生

笺云是转识转背故名转

从毕竟无

笺云此无明毕竟无体也

成毕竟有

笺云迷生实业便有无明生故

此有所有

次了迷无体

笺云此有是无明所有是业果烦恼

非因所因

笺云因者依也无明无依即无因无明无体即无所因

住所住相

笺云无明无依则无住无明无体即无所住

了无根本

笺云言无明无其根本也

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后依述建法

笺云无明为无住本建立一切法所谓建立及受用皆从八识生

迷本圆明

后迷一切發文六初述妄无依

笺云迷一真圆明也

是生虗妄

笺云则无明也

妄性无体

笺云言此无明无自性当体即空

非有所依

笺云无体则何依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

次迷生弃向

笺云起能复之心复被真体欲真已非何也盖有真可取有妄可舍乃非真心

真真如性非真求复

三真无复理

笺云上真则真智下真则真理乃一真如性故非真求复也

宛成非相非生非住

四因后生非

笺云若起能复之心欲复所复之真见妄有相乃执真非相见妄有生乃执真非生见妄有住乃执真非住

非心非法

笺云见妄有八识妄心执真无心见妄有轨生物解执真非轨生物解

展转發生

五展转熏生

笺云展来转去發生也

生力發明

笺云妄识缘尘

熏以成业

笺云见相二分相熏便成三界九地总別报业

同业相感因有感业

笺云此是情影取想乃情想二法则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相灭相生

笺云因有婬则有爱便有相生因有杀便有恶则相灭盗居二境之中

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六结成生

笺云虽举四生影取十二类生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

后明世界生因文二初总明三变文二初征

笺云第一无明为能变世界为所变第二世界为能变根尘为所变第三根尘为能变十二类生为所变世界颠倒则现识也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

后释文二初从迷假立

笺云言有一分一段四大之相生起

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

笺云世者迁流义过去迁至现在现在迁至未来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

后变次相乘文二初举方明类

笺云则第一变能变是无明所变是世界如第四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乃至一十百千今此将方涉世亦成十二将世涉方亦成十二其中含摄第二变世界为能变根尘为所变六根六尘成十二今除意根隐而不知法尘细而难睹唯取五根五尘为过去东方亦有五根五尘南西北方亦如是未来现在亦尔三四十二成一千二百

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笺云则第三变根尘为能变十二类生为所变胎卵湿化等十二中除无色则空散销沈无想则土木金石唯取其十过去世界方五根五尘十类生每一根尘上成十类都成一百未来东方亦一百现在东方亦一百南西北方亦如是三四十二都成一千二百也三世四方和合相涉是第一变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第三变举第一与第三摄取中间第二变也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

后別释根尘

笺云内心摇动便有风大光起故有声乃至因味知法是六根尘也

六乱妄想成业性故

笺云则六识也业者招感为义既有六识取尘便乃成三界九地总別报业

十二区分由此轮转

笺云由因也六根六识为十二区分识尘各別因此六识随尘轮转也

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笺云世间是所依则都举六根六尘言此六根六尘皆是一度变起此是世界为能变六根六尘为所变约第二变引第三变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后重明生类

疏曰澄神静志气寂心凝一念违如诚为妄动

笺云则气分鼓發之用也本来寂静心凝是真心也

疏曰动劳神昧色相乘

笺云言动转背体劳生觉照神识昏昧便有色相当情周覆圆明乘此而生便有卵生卵唯想生也

疏曰及对诸尘次兴情欲

笺云为有尘可对当情便有情欲兴起胎因情有也

疏曰情生爱盛遇合便俱

笺云若此情之一法生起爱心烦盛遇合便俱者盖湿以情想合如湿地治尘便著也

疏曰欣必厌随方开化类

笺云为有情想可欣欣久生厌厌便随欣情想离者化以离应也

疏曰对尘鉴了显發心灵

笺云有色尘可对生鉴了引起爱便成有色也

疏曰色谢迷空转兴阴隐

笺云谓虽有能爱之心而无当情色境唯是暗生乱想便有无色类也

疏曰意缘虗影思可潜怀

笺云谓虽色相当情而有想心缘于虗影潜怀在心故有有想类也

疏曰所对将无理成枯槁

笺云无想如荒夫栾木等也

疏曰境虽期会表籍因依

笺云为前尘境像有则有也为难期须仗因依缘境方乃称情便乃染成非有色是不有色类如水母等也

疏曰事有不随故生呼召

笺云为前境可意不可得遂心乃假呪诅呼召为缘故有非无色类非者不也不无色尘也

疏曰正因难偶互托相资

笺云为当因依则难相对偶须假展转回互相成遂偶其心便有非有想类生非有想者不有想也

疏曰欺罔少生致招冤害

笺云为前色境求之不遂飜成怨害便有非无相类是不无其想也

疏曰因虽十二

笺云则十二类也

疏曰究本唯双

笺云则是想为生使情为润因也

疏曰就二研之起由于想

笺云言就此情想二因而言起皆有想此想徧于可意不可意境也

疏曰想为生本三四通标

笺云然想为种后时趣生亦假其想是生本也然十二类生通有想也

疏曰情为润因局该欣理

笺云爱唯从可意境也

疏曰若双分并摄折中而言

笺云情多想少摄想从情若情少想多摄情从想是双分并摄折中则情多想少想多情少也

疏曰合体互成实难搜析

笺云则情想合为湿生离为化生故云互成为此情想十二类生虽熏如是而该罗一切诚难搜析也

疏曰初二标种

笺云卵唯想生胎因情有也

疏曰次二合明

笺云湿以合感化以离应也

疏曰余或间起岐枝

笺云为后八类是前四三余间杂而起如路之岐如树之枝则是有色有想非有色非有想无色无想非无色非无想也

疏曰或重分叠卵

笺云则是有色无色非有色非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也

疏曰后通举违文且五位虽胎何因徧列

笺云问意言此五位初七羯逻蓝等此是宝积胎藏会说唯是在胎何故此下经十二类生徧有也

疏曰局言归一徧约种论

笺云答谓宝积唯局在胎位今此经十二类生皆徧列者为约熏种而论唯约一念违如而变大都此经意谓阿难遭摩登伽染法所逼因示溺婬舍说此一经所说熏种多因染法熏成也

疏曰类数虽加何以收不尽

笺云又问如金刚经言十类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何以此经便加二也

疏曰彼论修级此约迷尘详意不同岂劳和会

笺云是答指金刚及別教言修趣安布而说此经依约迷尘生起义说故不同故云岂劳和会此答当了下又进退答

疏曰或有色精曜上可通收

笺云如下经八万四千精曜乱想休咎精明为星辰等亦通收欲界也

疏曰无色销沉通该四定

笺云如下经八万四千阴隐乱想流转国土空散销沉亦可通收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

疏曰然此经初译文实未全待后广文自有分判

笺云又答如藏内有重译单译今此是单译来文未足后文必有然此因六根六尘便有十二类生生起也

阿难由因世界虗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

后释类生文二初卵文二初因

笺云应云由因世界无明能变世界所变六根能变六尘所变六根六尘而为能变十二类生而为所变今经但举第二变摄取第一第三也动则风生当体是颠倒也气则气分也

疏曰且器界初立风大为先缘相系心感成于气

笺云缘彼性明相系于心想彼明相故有想生也

疏曰想为生使运气含心

笺云想乃先引趣生也运气含心即想也

疏曰想立因成创形于卵

笺云想著彼明相便周覆圆明之或于卵也

疏曰八万之言约三毒增数

笺云经中云八万四千飞沈乱想苦八万四千烦恼门者依华严经五蕴五尘成十每一蕴尘皆有十使钝使五贪嗔痴慢疑利使五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此十法每一为头十十相广成千更向七识每一识上具千过去有千现在有千未来有千七识每一识有三千三七二十一成二万一千句贪上二万一千及嗔痴等分皆有二万一千四个二万一千成八万四千也

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如是乃举因故有感果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

二胎文二初因

笺云欲情也则情想二法和合能缘心所缘境也

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

笺云滋益而成如水能滋润于萌芽前能滋润能缘心竖直也人仙乃直想其身则直龙等横想其身乃横

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遏部昙此云凝结是二七日也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

三湿类文二初因

笺云执著谓执前境不舍也湿生如湿地沾尘便著故云趣颠倒

和合煖成八万四千飜覆乱想

笺云爱感水生燥感火生水火相和故云煖也飜则弃好取丑则舍丑求妍

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蔽尸此云凝厚三七日也含蠢动也蠕虫名动者大都而言总有足无足蜈蚣蚰蜒等则情想合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

四化类文二初因

笺云变则前心异后易则舍故从新也假则假想缘心也

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

笺云或舍故从新或舍新从故

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

后果

笺云羯南此云胞四七日也

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笺云转则舍故成新蜕则虫蜕旧殻飞则蝉行则蛴螬疏云螬蝉复蛴者螬蛴虫也此虫化为蝉复蛴者论衡云蝉未化者为因中熏种弃旧取新果亦招舍旧蜕而受新质则情想离也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

五有色文二初因

笺云谓性不通有所障乘此障颠倒故

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曜乱想

笺云为于前境生爱著故因能缘心向前境上精明炷耀耽著故

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

后果

笺云谓有前尘色相可当情故

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笺云言因中既有境生其精明炫耀果招休咎休者美也如老人星景星德星咎则恶星如飞流彗孛等星也疏言准此余类生通上界者为前问类数虽加何以收生不尽此答云准此有色星辰亦可通上色界此只通收未为正理缘星辰只收欲界故但言生起熏种即得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

六无色文二初因

笺云为于前境称心而前境灭无心便追想故曰销散

惑颠倒故

笺云内心惑乱一向颠倒

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

笺云内心和合暗生追想无前境空追想故阴隐乃识也

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沈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由因生销散果招空散销沈无有色相如舜若多神则情销识散然此空散通收无色界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

七有想文二初因

笺云罔者无也象则想象也

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

笺云为罔象无形似有似无但起有想之心缘彼影象便生思忆故云和合忆成也潜结乱想为前境或有或无虽缘影象便潜隐结构成于乱想当体轮回

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为因中缘于罔象果招神鬼精灵或有或无罔象之间也在天曰神在地曰祇在人曰鬼土木山石曰精灵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

八无想文二初因

笺云为于前境不了无黠慧之能不了色无常但加执著追想故云痴颠倒

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

笺云为前境谢但怀喧嚣追想便成枯槁即情枯念槁也

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为追想前境想久精神变为土木金石也昔黄帝之女化为荒夫之草人行触之则夫贞志山海经云昔有妇望夫不见化为栾木树也亦如武昌山北有望夫石云昔有妇其夫从役赴国难妇𢹂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死化为立石也疏主云外典虽明内教未见无由引证或通收相分言虽说化为土木金石但通收相分或许类□生言或许有情化无情如外道成石□那立义期吼也疏主又云待后有全本不可言定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偽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

九非有色文二初因

笺云谓前境难会因依互相仔待皆成虗偽不正或得相偶便生爱染故云和合染成也

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谓无端的色相是无色假仗因依然后便有色境当情既有色当情乃生染著或有色难为期会乃是无色果□水母亦名蛇(勅嫁反)似盘以虾为目海水咸因雨滴水风击结成也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呪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

十非无色文二初因

笺云为前境相牵引也性颠倒故者引起能缘心性也呪成呼召者呪呾呼召也

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呪咀厌生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非无色者不无色也厌生则是厌祷生人也或书他人名字向山林石壁之上星辰日月之下呪咀厌祷也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

十一非有想文二初因

笺云言彼此皆妄相合也罔无也言彼前物无心被他颠倒呪成却成他子也

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非有想者不有想也为前境不有想也蒲卢者尔雅释虫云果臝蒲卢注云即细腰蜂俗呼之为蠮螉或采菜虫蜘蛛为子疏云彼冀回他者为能缘心欲回他故果招呪青虫为儿也此怀私托者为因中无心合会伏私托界亦招私托为儿也子无想成想乃母有想将舌关扇道似我似我则別异之质成形如青虫之质却成细腰蜂也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

十二非无想文二初因

笺云或财或色互相杀害结成怨对有此杀颠倒故

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

笺云因有怨害便成怪异为亲以子杀父是怪故非无想者谓父母不无想也

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后果

笺云无想羯南谓土块树子则无想疏云销害严贤王绝类者出山海经云轩辕帝时□破镜兽出林帝见之问是何物臣谓是破镜兽缘眼似破镜害父方出林帝便害之兽□鸟二名疏主言未审也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笺云阿难前来既请六十圣位何故言十二类生意谓因有十二类生起虗妄□举生起合位□妄然后□□修行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七下


校注

决疑次 □疑曰 □疑沈 失疑先 化疑花 斤经作升 苑或花欤 动上疑脱不字 五疑三次同 记疑部 宝疑室 □疑白 □疑八 随疑堕 □疑悔 称疑种 诫疑诚 □疑上 佛字更勘 □疑显 燕疑热 皮字更勘 一疑又 例疑倒 光疑先 主疑生 休或疑体成更勘 苦疑者更勘 句字更勘 仔字更勘 伏疑仗 销疑镜 □疑结
[A1] 剌【CB】刺【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剌【CB】刺【卍续】
[A8] 剌【CB】刺【卍续】
[A9] 剌【CB】刺【卍续】
[A10] 剌【CB】刺【卍续】
[A11] 罔【CB】冈【卍续】(cf. T19n0945_p0135c10)
[A12] 剌【CB】刺【卍续】
[A13] 坛【CB】坥【卍续】(cf. X11n0271_p1040c18)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妄【CB】槃【卍续】(cf. T19n0945_p0138b08)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但【CB】伹【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楞严经笺(卷7)
关闭
楞严经笺(卷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