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之上)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

次色界文四初初禅文二初述文三初梵众天

笺云则所依器世能依修心之者

不假禅那无有智慧

笺云梵云禅那唐言静虑即静而虑即当定义即虑而静即当慧义定慧等学明见佛性今也既无定慧故曰无有智慧

但能执身不行婬欲

笺云则离于欲染

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

笺云想者取象念者冥记而令取象冥记一切俱亡

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笺云是人应前无想无念之念梵者净也侣则明侣梵众天者俱舍颂云色天瑜善那十六里也初四增半半梵众八里梵辅十六里梵王二十四里少光天三十六里此上倍倍增唯无云减三梵众寿量半劫身长半由旬八里修下品三禅得生其中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

次梵辅天

笺云言有一分离欲之心现前

于诸律仪

笺云乃修六事法厌上界为苦为麤为障欣上界为净为妙为利

爱乐随顺

笺云得此六事法现前生其爱乐心下随顺爱乐则能爱乐之心

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笺云德乃道德辅则佐辅此天寿量一劫身长一由旬修中品禅得生其中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

后大梵天

笺云则不行染也

清净禁戒加以明悟

笺云作六事观行功加前梵辅天明悟则是增胜不是□理之悟

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笺云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二九十八则色界一十八天皆归往此天也此大梵天寿量一劫半身长一由旬半修上品中品禅得生其中

阿难此三胜流

后结

笺云指此三禅乃殊胜之流类

一切苦恼所不能逼

笺云为作六事观行离下界苦故初禅离苦也

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笺云诸漏不动则无欲爱之心也

阿难其次梵天

次二禅文二初述文三初少光天

笺云则向下诸天也

统摄梵人

笺云向下梵人皆梵王之统摄也

圆满梵行

笺云圆净行也

澄心不动寂湛生光

笺云则修六事法久而光明也

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笺云旧云光音天言此天新生天子见下界火灾光明生怖發其音色㸦相告报故曰光音若言少光光明少欲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

次无量光天

笺云或自身佗身光或能依光与所依宫殿光也

映十方界徧成琉璃

笺云映彼色界十方

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笺云言光明渐胜无有量故

吸持圆光

三光音天

笺云吸为吸覧持为住持圆光则彼天之观行

成就教体

笺云亦以光明为教体作此观生吐天如前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教体则生解善

發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笺云發化清净者發起教化清净也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

后结

笺云谓此二禅天离忧纯喜更无下界忧愁悬念也

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麤漏已伏名为二禅

笺云麤漏已伏者下界欲已是伏也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

三三禅文二初述文三初少净天

笺云言圆满光明成就教中昔声之体

披音露妙

笺云披见教音便露此天妙行

發成精行

笺云言教成精纯之行

通寂灭乐

笺云约自佗定或通彻意地得乐其定故

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笺云谓意识离忧而纯乐受彻意地乐名之为净于自佗中此净最少故名少净

净空现前

次无量净天

笺云即定也

引發无际身心轻安

笺云离下界忧苦故

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笺云成寂灭乐彻意地乐也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

三徧净天

笺云世界所依天界身心能依有情

胜托现前归寂灭乐

笺云则此天观行修六事法殊胜托皈寂灭乐也

如是一类名徧净天

笺云周徧适悦故也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

后结

笺云无苦忧二境

身心安隐得无量乐

笺云言此天人纯乐无喜

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笺云佛乃断道虽非正得真三摩地云云为有忧可舍则有喜生毕犹穷具犹尽也

阿难次复天人不逼身心

四四禅文二初述四流又二初述又四初福生天

笺云无苦乐逼迫也

苦因已尽

笺云出欲界苦

乐非常住

笺云无三禅乐

久必坏生苦乐二心

笺云坏犹灭也言灭生苦乐二心

俱时顿舍

笺云顿舍苦乐

麤重相灭

笺云欲界烦恼灭

净福性生

笺云谓修六事法厌下界为苦为麤等

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笺云福生天者此结约净福生故苦诸教则无云天言有极殊胜之云无下界麤云但有定果云无业界云也

舍心圆融

二福受天

笺云舍苦乐二道之心圆德融明

胜解清净

笺云威被天定也

福无遮中

笺云无遮徧益义言得福无边也

得妙随顺

笺云得福随顺

穷未来际

笺云言受其福乐长故

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笺云此经说有净福可受故名福受若诸教则福生天言有胜福力故生彼天

阿难从是天中

三广果天

笺云则福生天中也

有二歧路

笺云路分曰歧

若于先心

笺云则前舍道之心

无量净光

笺云言修彼天行转深无其边量

福德圆明

笺云转益圆满光明

修证而住

笺云修彼天定

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笺云言此天于色界中果报最广大故

若于先心

四无想天

笺云则舍道之心

双厌苦乐精研舍心

笺云亦舍道之心

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

笺云得彼天定

心虑经五百劫

笺云舍道之心念虑也

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發明不生灭性

笺云佛乃断道此人用生灭心灭前苦乐有所得心得生彼天不得不生灭性

初半劫灭后半劫生

若准余文则第二念一向无相临终想起今言半生半灭若取理言之则寿虽五百总一生灭处中而论则属生唯属灭只见无心五百宁知五百元生生必灭随故知分半更有多释理不如初恐繁不述

笺云疏中有三解若准余文则第二念下者为无想在因中修无想定死后无想中有迎之生彼天时见彼天人或坐或立皆无言语寻作是念此是何处便忆曾修无想定今证此涅槃处作此第二念便无想者若报尽则有想便坠若据经须言初半劫生则第二念无想也便将灭字向下云劫灭是五百大劫灭念想之时也后半劫生者欲尽时也却生是欲坠时心念生也今言下者第二解约首楞理上此徒亦是半生半灭不了生灭也只见下第三解也为伏现行不生而种子有生也

如是一类名无想天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

后结

笺云苦约下地此四禅离乐故

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笺云虽非无为是真真不动地约此四禅天人离下界苦乐二心名真不动也或二句皆言真也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

后明五净文三初标

笺云复重也言是此四禅天中重有五不还天言不还欲界也

下无卜居

笺云言向下欲界等天更无卜居

故于舍心

笺云舍道之心

众同分中

笺云同分有三然有天同分人同分地狱同分此则天同分也

安立居处

笺云得阿那含人在彼中安立居止处所

阿难苦乐两灭鬪心不交

次述文五初无烦天

笺云则无苦乐二心相形

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笺云无烦天已离四谛下烦恼两灭

机括独行

次无热天

笺云心机该括一时清净故云独行

研交无地

笺云无有研磨交互对治事故

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笺云无热已离四谛下烦恼热故或无苦乐二法研究相交之所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

三善见天

笺云妙见圆澄者则善见天之定也

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笺云善见者色身殊胜众所乐见也

精见现前

四善现天

笺云天之观行

陶铸无碍

笺云谓陶择镕铸苦乐二法更无相碍

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笺云善现者色身殊胜善能现故诸教先说善现天后说善见天此经先说善见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

五色究竟天

笺云几者动之始又几微也谓此究竟天是色穷微之处穷尽色法上性即彼天之性下性是入无边之性此是那含之人悟生空涅槃之性言此性无有边际

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笺云色究竟者彼天是有色位最极究竟之处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

后结文三初明同居不

笺云佛乃断道此五不还天人彼诸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王独独钦闻此那含居此天虽闻则不见

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麤人所不能见

次比不能观

笺云说喻云旷野深山圣道场地如汉土南岳天台等山

阿难是十八天

后结色界

笺云十八天和前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二九一十八

独行无交

笺云更无苦乐二境相交也

未尽形累

笺云故有身在累亦形也

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笺云界中有色名曰色界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

后无色界文二初述文四初空处天文二初标异路

笺云色界顶也

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

笺云下是色边际□是空边际

若于舍心

后释升沈文二初明發慧起尘

笺云即舍道之心

發明智慧

笺云發起明白生空智慧

慧光圆通便出尘界

笺云出三界也

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笺云明阿罗汉人不居此天已出离也此则一歧路

若在舍心

后沈空迂昧

笺云则舍道之心

舍厌成就

笺云舍厌之心成就

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笺云乃觉此身质碍销灭质碍入空此方名无色界也

诸碍既销

二识处天

笺云牒前销碍

无碍无灭

笺云无碍是识识则不灭

其中唯留阿赖耶识

笺云即八识也

全于末那半分微细

笺云乃留第八净分染分已无

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笺云但有我无身也

空色既亡

三无所有处天

笺云牒前文

识心都灭

笺云则灭前半分微细是灭第八识染分净分即不灭

十方寂然逈无攸往

笺云成彼天观行

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笺云则无色界与识也

识性不动

四非非想处天

笺云七八二识不动

以灭穷研

笺云灭第六识言推穷研究皆六识也或是双舍喜乐

于无尽中

笺云细识无尽

發宣尽性

笺云灭八识染分净分不灭

如存不存

笺云如存则存七八不存则不存第六

若尽非尽

笺云若尽尽第六非尽不尽七八

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笺云非想无下界麤想非非想不无上界细想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

后结文六初述四空超钝

笺云便断云此等但穷尽质碍归于顽空不尽真空之理指四空处人

从不还天圣道穷者

笺云又断云是前色界四禅五不还天圣人道路将穷或圣道将穷者言究圣人道路之者一向穷生空涅槃不回心入大此则精简故无□劣

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笺云定此是不回心入大阿罗汉则未出三界唯在不还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

次明无想归轮

笺云言色界四禅无想天则外道所居

穷空不归

笺云言穷顽空不归真空

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笺云乃断道此是迷有漏天作无为解如无闻比丘便入轮回始终生灭

阿难是诸天上

三明天众尽凡

笺云广果已下天

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醻答答尽入轮

笺云料简前诸天人皆是凡夫因中所修果中招感醻答于佗报答将尽宛入轮回

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四述天王处圣

笺云指此四禅已下诸天王向彼天中是游履进趣修行之路故于彼天为王然十信菩萨作金轮王至十地菩萨作四天王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

五彰无业色

笺云定性现前现定果色身无业果色身

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六结界通收

笺云界中无色名无色界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

笺云此中又结答阿难前来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修罗等事

积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沈溺

笺云言积其虗妄發生此七趣也

补特伽罗

笺云唐言数取趣为数取人天等趣业故

各从其类

笺云言随其善恶业所招或生天上或在诸趣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三返释修罗文二初标

笺云返释修罗者理贯三涂后释此修罗有四种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四趣所摄故于此释不顺故言返也梵语阿修罗亦云阿素洛唐言非天言虽有天报而心多谄曲故云非天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

后释文四初鬼

笺云虽为鬼趣又有慈心护佛教法成其神通之道出入在于空中

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笺云卵生则九分想一分情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

次人

笺云言降下其德贬诤坠落此修罗中

其所卜居隣于日月

笺云言其所居止与天王相近

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笺云则五分情一分想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

笺云此则毗摩质多阿修罗王

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此变化生化应离有情想离也

阿难別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沈水冗口旦游虗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四畜前明鬼类势合连谕何以天返谈修类然余形一趣决而言此约四生理宜居后上承天道下接二途中贯人伦散明収□统三界之沈举论七趣之迷源因果义终宜垂结劝

笺云冗散也水半散之㒵水散于口也湿生情想合也诸教言六趣此经约生起义故添仙为七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

四劝除迷习文八初统収群妄

及神仙

笺云人者□思觉义阴阳不测谓之神仙迁也迁向山中故

洎修罗

笺云以光洁为义

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花元无所有但一虗妄更无根绪

笺云于妙圆明等者言向真体上看如空中花无实果无根元头绪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婬故

次指业迷迷真

返此三种

三断起轮回

笺云为闻说杀盗婬是业故便拟舍此三业

又则出生无杀盗婬

笺云不了首楞严性上无一法可舍无一法可取

有名鬼伦无名天趣

笺云若有此身三则为鬼若无此身三则为天以神用自在为义也

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笺云若有身三则倾天趣向鬼趣若无身三则倾鬼向天如重倾轻此等相倾皆是轮回科云断起轮回则断三业生天起三业堕狱皆轮回也

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

四劝随源寂

笺云有此身三生鬼无此身三生天此二于本觉理上皆无

无二亦灭

笺云能遣之心是无二亦灭

尚无不杀不偷不婬云何更随杀盗婬事

笺云意谓不作无杀偷染之执云何更随杀盗婬事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

五除迷勗断

笺云是有私招地狱

因各各私众私同分

笺云言私招中亦有同分

非无定处

笺云言有定处也

自妄發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

笺云前问云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等此中又结答云自妄發生

不尽三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虗偽如来说为可哀怜者

六愍学存虗

笺云虽欲除妄倍加虗偽者以生灭心除生灭法虗偽可知

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七指法自招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佗说者即魔王说

八显标双路回谈玄旨理事搜源修学灵标卓然高刊虽修门逈阐三路遐开而止观融真二魔难辨心灵万变定境二差识暗随邪一飘难止法王圆照了义悬开胃三摩应褰昧网

笺云作是说者言作如是无杀盗婬等说是正说若作有杀盗染佗说即邪说也疏云向谈玄旨则玄妙理旨也理事搜源理搜源则五密因事搜源则三修证修学灵标则修学者灵智之标表也卓然高刊卓然分明之㒵高然刊定也三路三修证也二魔则内魔攻起是心魔外魔附著则天魔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机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

三除魔保定文二初略除心境文二初许宣𠡠听文二初略陈标𠡠文四初述已彰修范

笺云第三除魔保定流通然谓魔不显除学流虗倦是故世尊无问自说此一分经文何故世尊而自说显下位诸菩萨皆不能知有五十种魔事况乎二乘及凡夫辈唯佛一人能知能说一阴之中各有十种魔事五阴共成五十初从贪巧恠鬼魔终至变易遮文魔已来是除魔保定流通之旨将当也罢散也

汝等有学缘觉声闻

笺云言有学简去无学

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

笺云首楞严会上会三归一诱二归真

吾今已说真修行法

笺云前五密因三修证佛说已了真修行简外道假修行

汝犹未识修奢摩佗毗婆舍那

次陈未识诸魔

笺云言五十重魔佛未说之修谓能修奢摩佗等是所修也

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

笺云此五十重魔事最微细故

洗心非正落于邪见

笺云言洗其身心归于魔道非正道也

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

笺云未出色阴有十般阴魔未出受阴有十般天魔未出想阴有十般天魔未出行阴有六十二异计

心中不明认贼为子

笺云认妄作真也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三说谬证招𠎝

笺云据无闻比丘在生曾修得有漏四禅定现前妄言自证第四果寻后死相来迎便言我阿罗汉不受后有今既有中有则谤阿罗汉受后有又谤佛说阿罗汉不受后有亦虗由此發得地狱业此比丘承第四禅天果已熟且生广果天天报尽寻入地狱若言天界生谤招下界业且上界不發下界业此是中有發业也

汝今谛听吾今为汝子细分別

四𠡠听明旨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后顶伫微诠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

后辨定惊魔文九初显标圆体

笺云世界是所依

十二类生

笺云是能依有情

本觉妙明

笺云本来真觉微妙圆明此是标

觉圆心体

笺云释上句也

与十方佛无二无別

笺云自智与佛智无殊自心与佛心无別前文云我与如来宝觉真心无二圆满既也如是何故又有众生故下文云

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發生

次指相迷生

笺云痴则根本无明了情爱

生發徧迷故有空性

笺云既有根本无明有情爱發生周徧迷妄便有第七识起来执八见分为我带得一分顽空当情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笺云既有顽空乃依空立世界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

笺云简去无漏

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笺云皆是迷妄顽虗妄想相目根本无明

当知虗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虗空耶

三举喻双彰

笺云片云喻顽空太清喻觉性如圆通颂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發此生起义

汝等一人發真归元

四显归销妄

笺云起始觉智合本觉理

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笺云前文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此治断义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㳷

五述证人同湛

笺云饰修饰也意谓既能饰三摩地即与十方菩萨等身心精明通达泯灭妄心一般

当处湛然

笺云在定中也

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

六彰魔鬼惊摇

笺云欲界诸天

见其宫殿无故崩裂

笺云谓行人在定有功故

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慴

笺云飞即腾也

凡夫昏暗不觉迁讹

七凡昏不觉

笺云凡夫还知否凡夫昏暗不觉迁改更讹

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

笺云诸魔等以何知见宫殿振裂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是未得漏尽通若得漏尽即名为佛

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

八明恋处尘居

笺云因尘生劳故曰尘劳言诸凡夫恋此不能摧裂魔王宫殿

是故神鬼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

九佥仪恼定文三初喻风刀断

笺云佥咸也魔王以怒为力还能恼得行人否彼魔在尘劳内汝等行人在妙觉中来恼于行人似风吹日月之光风喻魔力光喻行人心刀喻魔力水喻行人心

汝如沸汤彼如坚冰煖气渐隣不日销殒

次喻氷□潜销

笺云言不日之间销殒

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

后相成坏由心又二初总标成坏

笺云若成菩提亦汝心破乱菩提亦汝心或此诸魔□于行人但成就得破乱也

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后別陈迷悟文二初迷文二初显迷输便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

后表悟无留

笺云入真明

则彼群邪咸受幽气

笺云指魔鬼等是幽暗之气分

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笺云言魔王近其人自然销亡殒灭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

后悟文二初显阿难遭溺

笺云则被魔所扰

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呪汝破佛律仪

笺云则摩登伽坏汝律仪

八万行中秪毁一戒

笺云魔触戒

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笺云不犯根本罪

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后喻显飘零

笺云籍没灭没也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

后广辨群魔文五则色受想行识大意有二初明外魔惑堕彰异计归邪前文二意初表心攻致现后明妄爱招魔就理分条义门随异且依阴相初决长科色阴文三初总标文三初指趣定门文三初劝拂迷心

笺云道则无上道场则寂灭之场念者冥记为性言在定更无诸妄念疏云初明外魔惑堕是料简前三十重魔事皆是魔鬼故后彰异计归邪是后二十重唯是异计因非因声闻缘觉等前文二初表心攻致现者为内心攻起为心魔后明妄爱招魔者既有内心攻起必有外魔附著诸教中说四魔天魔阴魔烦恼魔死魔何以此经说有五十重魔事就理分条义门随异言就其道理八其条件也既理义异今五十重为当以五位配之则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为当以五尘配之且依阴相诸教说五种不出此经二种魔一时摄尽

其念若尽

次指真明现

笺云则诸念尽也

则诸离念一切精明

笺云一念离之时也

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笺云动则诸念静则离念忆则思忆忘则识泯

当住此处入三摩提

后引人定门结文可解

笺云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便起得下五十重魔经贯下去至五十彻

如明目人

次明阴相现存

笺云是悟法界理或正在定中内心清净如明目也

处大幽暗

笺云未出色阴也

精性妙净

笺云已悟法界理

心未發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笺云犹在色阴未發智光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

后尽超迷本文三初显性光舒

笺云明出色阴无有幽暗黯

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次暗销起浊

笺云若有色阴便有质碍时分迁流今色阴销则超劫浊

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后指阴迷源然玄网妙指义可探而密境參邪非佛日无由显照若不慧灯高炳觉路难寻十力洪悲应悬广指

笺云观其所由是出色阴后返观在色阴中也疏云十力者一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阿难当在此中

次別释文十初身能出碍境文四初研心离织

笺云在定中也

精研妙明

笺云则加行智

四大不织

笺云不交织

少选之间

次□碍时销

笺云少许选退之间

身能出碍

笺云透墙越壁也

此名精明流溢前境

三目暂相应

笺云是观心也或精绝明白用加行智流溢前境者将此观心洞著所缘境法也溢者内心润泽如水流溢

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显分邪正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

次拾出蛲𧏺境文四初研心内彻

笺云前向境上流溢此向身上内彻乃内心明彻也

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

二拾出身虫

笺云[*]𧏺身中小虫也

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三目暂相应

笺云精纯凝明溢注形体向身上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

三闻空说法境文四初研心互涉

笺云前向境上向身上此中亦境亦身内则身外则境也

其时魂魄意志精神

笺云天气曰魂地气曰魄乃第六识心念曰意是第七识在心为志明正曰精阴阳不测曰神

除执受身

笺云即第八识

余皆涉入㸦为宾主

笺云其余魂魄笺云相涉用一为主其余为宾

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

二显听空声

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三目暂相应

笺云递相离合㸦为宾主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

四心魂现刹境文五初澄心内皎

笺云澄湛披露皎皓明彻

内光發明

笺云智光也

十方徧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

次色变绝真

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十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

三佛控莲台

笺云毗卢遮那唐言徧寂未入定前或闻梵网经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百亿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纳得此种子在心到入定时乃發起现行台上有光曰天光台

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四目暂相应

笺云此名心中魂魄灵明悟解染此种子在心入定發起现行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五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住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五空呈宝色境文四初研心抑按

笺云抑勒按磨降伏制止其心超过越分

于时忽然十方虗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徧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

次宝色交呈

笺云青中现黄黄中现青不相妨碍也各各精纯显现或纯现是不相妨碍诸色各別也

此名抑按功力踰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三目暂相应

笺云踰越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

六暗中瞻象境文四初究心澄注

笺云研穷寻究澄湛映彻精光智光也

忽于夜合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

次见物如晨

笺云夜合则夜半物不除灭并然在前分明

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三日暂相应

笺云内心微细秘密澄湛其见也洞幽者洞达其幽暗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圆入虗融

七并尘无患境文四初心融纯□

笺云圆徧悟入虗通融明理也

四肢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𦶟纵割其肉犹如削木

次明刀火无伤

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三目暂相应

笺云并除排遣四大姓入纯顽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

八清净□呈境文五初净心功极

笺云现也

净心功极

笺云则加行智

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徧满

次变土庄严

笺云未入定前闻说诸佛国土七宝庄严生其净想纳种在心入定發起现行

又见恒沙诸佛如来徧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

三垢净遐观

笺云又闻所说天宫快乐地狱最苦又生厌离纳种在心入定已来發起现行

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

四目暂相应

笺云欣天宫决乐厌地狱最苦凝结想心有此之故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五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

九见闻通障境文四初研心究远

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

次隔外见闻

笺云中夜三更也九夫曰市因市说井直曰街曲曰巷尔雅说文云大曰街小曰巷

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

三目暂相应

笺云言行人在定逼迫其心逼迫穷极心乃飞出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显分邪正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

十无端说法境文五初研心用极

笺云无端说法境是内心攻起双途内心攻起外魔附著

见善知识

次望见师迁

笺云知因识果识法知非曰善知识

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

笺云或为童男或为童女多般形状

此名邪心含受魑魅

三目受群邪

笺云心触客邪也

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

四大魔借辨

笺云天魔则欲界顶上诸天魔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五显教邪正向谈玄境密用穷微既总叙双途应垂结劝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后结劝文三初总明交现

笺云言现境者在定中现如斯之境也色者质碍义阴者阴覆真体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次错认沈伤

笺云谓言登圣者未得谓得未证言证

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后劝流真勗向陈□境且约趣申明处定生狂由须广示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九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之下)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

二受阴文三初总标文三初明色阴尽相

笺云奢摩他唐言止言心注一境似水止而不流者则五蕴假者

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次明受阴存相文三初明用未自在

笺云言行人心如镜诸佛心如像镜明则像像炳然智显则心心交映此约出色阴悟理也

若有所得

笺云出色阴也

而未能用

笺云犹在受阴

犹如魇人

次喻魇客邪

笺云未出受阴

手足宛然见闻不惑

笺云在受阴中一分真性分明

心触客邪而不能动

笺云未出受阴不能作用

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后目成受相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

后明阴尽超源文四初心游离系

笺云既无领纳心即离身此约真

无复留碍名受阴尽

次指阴消除

是人则能超越见浊

三显彰超越

笺云为领纳在心则有见浊既无领纳便超见浊者见质碍根尘失一真清净

观其所由虗明妄想以为其本

四指阴迷源

笺云出阴来返观受阴以虗疑明了领纳故虗以纳境明以显知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

次別释文十初悲魔文四初定光全耀

笺云在定也

其心發明

次越用兴悲

笺云内心發起光明

内抑过分忽于其处發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䗈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

笺云内心抑勒太过分忽于其处者在定中也發无穷悲也

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三显错令销

笺云抑勒摧折太过越分也

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四认招魔坠

笺云诸佛有同体大悲则悲智双行智能任持如今但悲无智故天魔所附则邪也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

二狂魔文三初越分狂

笺云梵语僧祇唐言无数资粮加行一僧祇从渐入类此三僧祇是大乘渐教此便言向一念而能超越也

此名功用凌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次令销用卛

笺云功用加行智也

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

后认招魔坠

笺云我者主宰义慢乃恃于他高举为性

其心乃至上不见佛

笺云谤无佛想

下不见人

笺云谤无众生想

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笺云既言无佛与众生是不明果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

三忆魔文三初忧无尅证

笺云受阴分明絜白也

前无新证

笺云未出受阴

归失故居

笺云已出色阴

智力衰微

笺云为在定智力微劣衰薄

入中隳地迥无所见

笺云隳坏也未出受阴已出色阴入此二中无依止处故云隳地

心中忽然生大枯渴

笺云生大枯稿渴仰也

于一切时沈忆不散

笺云深沈追忆也

将此以为勤精进相

笺云将此一日十二时深沈追忆之心以为勤精进相

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次指错令悛

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后认招魔坠

笺云忆魔则追忆之魔也如人将心撮聚悬挂在一处所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

四劣魔文三初心疑已证

笺云慧力太多则过定

失于猛利

笺云因猛利故失猛利则智也

以诸胜性怀于心中

笺云用诸殊胜之性是慧

自心已疑是卢舍那

笺云卢舍那唐言光明徧照己智慧是真佛

得少为足

笺云得少许智慧言满足也

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次指错令悛

笺云言亡失因其恒审溺于知见之中是慧则没溺在于慧也

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后认招魔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

五忧魔文三初迷忧害质

笺云未出受阴

故心已亡

笺云已出受阴

历覧二际自生艰险

笺云涉历取覧色相二际历览不及故自生艰难险阻

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鉄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

笺云心便生忧如坐火床如饮恶毒之药

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次指错令悛

笺云在定之中无慧力任持失于方法巧便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后认招魔坠

笺云耐忍又训欲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

六喜魔文三初迷轻妄悦

笺云处清净中乃是中也定中调畅适悦安隐可知

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次指错令悛

笺云定中轻清安乐无慧力禁约定过多故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后认招魔坠

笺云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自歌自舞魔所附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發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

七慢魔文三初迷生大慢

笺云一时俱發摄取邪慢

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次指错令悛

笺云谓见一分殊胜无慧力任持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

后认遭魔坠

笺云外人问诸教说七慢九慢何以此唯说六慢少于邪慢慢少于邪义有通摄初慢于中下二处起谓于己劣计己胜己等计己等对劣言胜于齐言等是其称理而谈然由称量起故故是慢次于中品上品起于过慢己等计己胜己胜己等此慢过前慢故云过慢次上品起慢过慢于己胜己胜此慢过前慢名慢过慢又于上品起第四果慢谓于上品人多分胜少分不及己少胜起慢为卑慢第五于我蕴上起我慢但计身为我高举六于德上起增上慢德谓何德乃增胜殊常之德通有为无为于此起慢名增上慢又于德上起第七邪慢谓于德上计起邪见云我已得而生胜邪慢之于德上起与增上慢何別若增上少得谓多得若邪慢全未得已得又增上慢通凡圣若邪慢唯凡夫外道今经大我慢乃至或卑劣慢唯少邪慢缘经言一时俱起通收在中若显圣教论说皆色处能生于七九种慢若九慢者则我胜我等我劣有胜有等有劣无胜无等无劣

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花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笺云经是树叶贝多叶也或是叠花白叠布也其深信者乃无知之者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

八轻清魔文三初迷悟轻安

笺云于精明中则定中也

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

笺云轻安则远离麤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

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二悬标示错

笺云若前未有慧今此有慧慧以拣择为性则轻清安乐也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谤后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后认遭魔坠

笺云无闻比丘因中不闻大乘教法未得谓得者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

九空魔文三初乘虗悟灭

笺云于定中也

得虗明性

笺云得虗通凝明理性

其中忽然归向永灭

笺云于其中间忽然归向断灭堕恶趣空

拨无因果

笺云言今生既无异熟因来生何处有异熟果

一向入空

笺云不知此是顽空执为真空

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笺云言无佛无祖无因无果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次指错令蠲

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

后认招双坠

笺云言何有止持作犯

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婬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人入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笺云前人则是柦越或食屎尿是秽手酒肉等是净忽有人问因何食此不净等乃云一切皆空有何净秽赚误信心之人入罪令其招愆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虗明

十欲魔文三初乘虗發爱

笺云则味其虗明理也

深入心骨

笺云言深味其理太过分也

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發狂便为贪欲

笺云既有爱心便为贪欲

此名定境安顺入心

次显错令悛

笺云安乐随顺入其心也

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笺云无慧任持误赚入诸欲境

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持法子

后认招双坠文五初化人行欲

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

次魔助摄入

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

三身陷王刑

笺云魔既生厌其人乃无威德则罹其王法

疑误众生入无间狱

四误生沦狱

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五长漂失定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后结劝文三初结前交惑

笺云用心交互者为能缘心于所缘境互相执著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次显坠彰迷

笺云众生顽迷不了理事大妄语成未得谓得未证言证

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徧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后劝流标指然色受圆销已超形系三摩泯浪想念仍摇忽隙妄生求暗遭邪转如来圆慧逆照迷情恐覆禅舟必垂飞棹

笺云疏言已超形系形则色阴系则受阴三摩泯浪者无色受二阴也忽隙妄生求者内心才有孔隙便被魔影射入如屋壁之隙日影射入逆照迷情须知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

三想阴文三初总标文三初明前受灭文三初标漏在

笺云若初地转六七二识其五八二识犹是有漏故有想行识三阴未出

心离其形如鸟出笼

次述超形

笺云既出受阴无领纳则心离其形质如鸟出笼言其自在

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

后证意生

笺云即凡入圣也六十圣位三渐次乾慧心四加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金乾等觉

得意生身随往无碍

笺云有三种意生身如楞伽第三初云佛告大慧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进相得三种身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

次彰想阴仍存文三初立喻显理

笺云其言已成音韵伦次者诗声赋声乃音乃韵法上譬如有人熟寐寱言在想阴中是人虽则无別所知已出受阴更无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正在想阴取象

令不寐者咸悟其语

笺云喻诸佛知其在想阴中取象

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后目阴区宇

若动念尽

后想灭超源文三初目尽

笺云无想阴取象

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

笺云真觉疑明之心已出想阴

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

笺云为伦次也蕴起名生蕴灭名死首乃生尾乃死将生摄死以无生相将死□生以无死相既无生死当体则圆照之慧也

是人则能超烦恼浊

次彰超

笺云为想以取象为行相有象可取则有烦恼浊今既无象可取即超烦恼浊

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后标呈阴本

笺云融则万象含心通乃傍随众境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虗妙不遭邪虑圆定發明

次別释文十初贪巧恠鬼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心贪善巧

笺云出色受二阴也

三摩地中

笺云在想阴定门之中

心爱圆明

笺云心爱圆徧凝明之理

锐其精思

笺云锐利其精纯之思则加行智也

贪求善巧

笺云谓行人未入定前心中爱诸佛如来四七智辨才纳得种子在心定中乃發起现行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笺云天中之魔曰天魔飞精附人乃借通逸智换行人心在定则真魔附成妄

其人不觉是其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五初妄认成功

笺云未得言得未证言证

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为他宣化

笺云是此定门行人于求巧弟子处

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

三形迁众相

笺云其本师身变作比丘等相或为欲界主或为妇女等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四愚惑随摇

笺云摇动荡逸其心破佛法律威仪暗行染之一法

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

五好说祥灾

笺云口中好说灾怪祥瑞之事家资则家舍资财也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后结堕文三初显彰魔力

笺云前来遇物成形怪异之鬼世久成魔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次身陷王诛

笺云所化弟子与能化之师也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惑沈纯苦

笺云叮嘱阿难也无间狱者言苦苦相连无有间歇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虗妙不遭邪虑

二经历[(魅-ㄙ)-未+(人/大)]鬼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心贪涉历

笺云虗通微妙

圆定發明

笺云圆则圆满乃所入之定

三摩地中

笺云在想阴之中

心爱游荡

笺云则经游荡逸其心也

飞其精思

笺云起其精纯之思

贪求经历

笺云或爱游历诸佛国土此人未入定前纳种在心定中乃發起现行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六初妄认成功

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为他自宣

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

三听徒欣相

笺云师不变弟子形乃变也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婬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四惑破净仪

笺云味前境婬荡流逸能缘之心

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

五好说过人

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

六销他正见

笺云入定是真魔著成邪种智者一切智一切种智道种智三一时销灭

此名[(魅-ㄙ)-未+(人/大)]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后结坠文三初彰魔惑乱

笺云[(魅-ㄙ)-未+(人/大)]魅之鬼也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次显陷王刑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惑沈纯苦

又善男子受阴虗妙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緜㳷澄其精思贪求契合

三契合魅鬼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心贪泯契

笺云心爱緜密㳷灭之境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六初妄认成功

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为宣说

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

三听徒悬悟

笺云说偈诵经皆彼邪教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緜受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四惑破尸罗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

五好述非言

笺云言菩萨亦有先后真假

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

六引他邪见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后结坠文三初彰魔乱学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次赚溺王刑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惑沈纯苦

又善男子受阴虗妙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

四辨扸鬼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心贪智辨

笺云心爱根本则爱诸法根本也

穷览物化性之终始

笺云为此行人欲得穷尽历览万物变化性之初终

精爽其心

笺云既贪前境便精明爽利其心

贪求辨扸

笺云贪求辨说剖扸等事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其人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六初妄认成功

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为他宣说

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

三听徒悬伏

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別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

四非真说妄

笺云言即此父父子子相生之身便是法身却非其真说妄为真

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五惑破尸罗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智者信是秽言

六演秽化人

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后结坠文三初彰魔惑赚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次赚遭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惑沈纯苦

又善男子受阴虗妙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五冥感疠鬼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心贪密应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五初妄认成功

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四为他宣化

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別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

三听徒遭摄

笺云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四惑毁尸罗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虗诳遗失本心

五诱化无知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后结坠文三初显彰魔惑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死溺纯殃

又善男子受阴虗妙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

六静谧大力鬼魔文二初标求文二初心贪静谧

笺云要起始觉智入本觉理

己辛勤

笺云决尅自辛苦勤劳

乐处阴寂

笺云乐处阴隐寂静之理

贪求静谧

笺云贪求寂静宁谧之处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八初妄认成功

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为他宣说

令其听人各知本业

三今他悟业

笺云令其弟子各各知其前世或有善业恶业

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

四逆记傍生

𠡠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

五蹋尾摧人

笺云为邪法令人蹋其衫后弟子见之是尾

于是一众倾心钦伏

笺云一众之人倾下其心钦敬归伏

有人起心已知其兆

笺云若有人疑悮不信蹋尾之事此行人已知其脱兆

佛律仪外重加精苦

六精勤越分

笺云诸佛法律威仪之外无利勤苦伺诸外道

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七谈人覆过

笺云谓發人之私过也

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

八遥述灾祥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后结坠文二初彰鬼陷人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惑沈纯苦

又善男子受阴虗玅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

七宿命川无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心贪宿命

笺云爱诸佛本后二知见也是后得则根本惑知见则智也

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笺云要诸宿命宿乃宿住智乃微细则要知宿昔微细之事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六初妄认成功

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为他宣说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衘其珠

三藏珠献宝

笺云其魔则天魔畜生则麒麟师子等

及杂珠宝简䇿符牍诸奇异物

笺云及杂殊异之宝竹曰简书方曰筞书契曰符书版曰牍书

先授彼人

笺云是彼听法之人

后著其体

笺云后著自己之体

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

笺云有明月珠即地下灯也

多食药草不餐嘉膳或时日餐一麻一麦

四越分精勤

笺云欲如佛修行得道也

其形肥充魔力持故

笺云其形体肥满充盛何故如此魔力任持故

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

五暴语伤人

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

六好谈灵隐

笺云则潜隐藏匿之处

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

笺云所有人不信往往有见奇异人物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婬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后结坠文二初显魔四陷

笺云五欲包声香等或有精进者有一种魔纯食草木也无定行事者或食不食也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或堕泥犁

又善男子受阴虗玅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

八神通山□□文二初标求文二初心募神通

笺云阴阳不测曰神往来无碍曰神通谓爱诸佛如来神通作用也研究化元是智智是变化之元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精附便

其人诚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十一初迷功妄认

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转化群生

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

三撮火分光

笺云皆长数尺或三或五有热性否曾无热性皆魔力所化也

或上水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

四游空履水

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牗透垣曾无障碍

五藏瓶透壁

唯于刀兵不得自在

六怯悍刀锋

笺云或刀或兵国之令也法乎天行邪不丁止怯悍可知

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

七白屋摧缁

笺云西土僧衣黑俗衣白

诽谤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八暴音谈过

笺云诽谤坐禅持律之人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

九常谈神变

或复令人旁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

十傍指净土

赞叹行婬不毁麤行将诸猥以为传法

十一赞欲传真

笺云鄙猥[*]媒慢是行染法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后结文三初显标精号

笺云或仙寿命将终再活为魅也或仙期到百年千载计其年月合死其形不坏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次赚遭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惑堕泥犁

又善男子受阴虗玅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

九求空麟凤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乐灭归空

笺云心爱入其寂灭则求其真空之理化性则智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精伺附

其人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六初迷功妄认

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转化迷徒

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虗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

三存没虗空

笺云其形忽空类须菩提

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

四现身奇相

笺云厚石言其石坚厚或云黑石其石色黑蜂在其中成蜜

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

五拨无因果

笺云无因无果者言今生无异熟因来生无异熟果

虽得空寂

笺云是恶趣空

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

笺云所受欲人亦得此空殊不知此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此名日月愽蚀精气

六潜法伤人

笺云日月之蚀如虫之食言精气者日太阳精月太阴精又日月博蚀之精气也

金玉芝草麟凤龟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笺云金玉乃金玉之精芝草草之精麟凤等四瑞皆为精

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后结坠文二初显赚遭刑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后惑沈无间

又善男子受阴虗妙不遭邪虑圆定發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

一变易遮文魔文三初标求文二初心贪变易

笺云行人见诸佛向色究竟天自受用身常受广大法乐身得长寿便乃爱辛苦研究其心几也

弃分段生

笺云爱舍一分一段生死之身

顿希变易细相常住

笺云斗顿望其变麤身为细质易短命作长年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后魔伺飞精

其人竟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次受惑文六初妄认成功

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次为他扬化

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

三俄游万里

笺云眼瞬鼻息之间言来往急速也

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

四促步经年

因此心信疑佛现前

五众發疑心

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六指称元佛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

后结坠文三初目遮文吸食

笺云即他化自在天天魔也

使其眷属

笺云言此天魔自在不来使其眷属附著其人故

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虗明食彼精气

笺云喻如遮文茶此方怒神是罗刹女也毗舍童子是啖人精气鬼已卜皆佛边护法之人此等未發大乘心之时被其魔鬼發利其虗明之心然后食彼精气便同于魔如今發心则不如此也或可只是遮文茶等起其锐利虗明之智欲發菩提心内心攻起外魔附著便乃食其精气

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

次亲招欲害

笺云或不因魔师说法其弟子自见其魔师称道我是执金刚神与汝长命

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

笺云为行染法肝脑自然枯竭

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以乾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

笺云魔师寻常口独言说其弟子闻之疑似妖魅虽如是疑独未审详弟子与师俱陷王法未遇诛戮乾枯先死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墯无间狱

后惑堕泥犁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

后结劝文二初述魔叨像未劝𠡠流经文二初述魔叨化文六初魔叨法服

笺云初贪巧怪鬼魔终至变易遮文魔出末世时世尊在世诸魔隐伏及像法中四依治世亦不能动

或附人体或自现形

次潜附伤人

皆言已成正徧知觉

三自号天师

笺云正知根本徧知得后得智更有等觉方成三知觉也

赞叹婬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婬婬相传

四赞婬传化

笺云魔师魔祖师也

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

五多生摄化

笺云生亦世也近传得九人在世多传百人在世

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徧知堕无间狱

六尽堕泥犁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

后劝敕流延文三初劝常居世

笺云留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如阿难前云如一界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世尊今蹑他前请付嘱

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

次劝起沐悲

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后令遵佛𠡠

笺云阿难□来悟法身真理故出生死犹敩也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后结□境交呈劝□真教文三初彰前互

笺云心与境相交互用或本是真心□相交□之成妄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次错认沈殃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徧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后劝示真樽然法王以心融妙镜三际悬鉴遥记诸魔潜移正法或昆叨释服迹混□□密诱群生令抱幻纲近则九生在世多乃百代居人该化愚童尽沈生叱所以殷勤告示令庆喜不入泥洹恒居像末之比传兹正教恨生逢像末不觌金颜睹此灵又想同瞻佛是以竭诚庸志誓阐深深经学者亲披同欣捧惟愿牟尼大觉圣力冥加使我速达真诠水扬微旨向陈三阴魔惑搜穷异计邪途次宜遐辨

笺云疏言心融妙镜则妙观察智大圆镜智也色受二阴但一结文此中何故□结耶为此想阴诸魔其力大故所以大觉重结嘱也冥加者世尊在世则显加被令入灭后乃冥加被也梵语牟尼唐言寂灭谓证寂灭之理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九下


校注

亲疑观 □疑上 出恐生 络疑终 决疑次 □疑有若多 胃疑宣 了疑即 魔当作摩 网疑纲 许疑讨 法疑流 𧏺疑蛔次同 笺云疑互入 禾疑未 百亿疑周帀 □疑先 □疑十或魔 疑恐凝 超疑起 须字原本不明 □疑摄 □□疑赚遭 媒当作媟次同 令疑今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惑【CB】业【卍续】(cf. T19n0945_p0147a17)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嚚【CB】嚣【卍续】
[A20] 但【CB】伹【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未【CB】禾【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己【CB】巳【卍续】
[A25] 已【CB】巳【卍续】
[A26] 已【CB】巳【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已【CB】巳【卍续】
[A29] 己【CB】巳【卍续】
[A30] 已【CB】巳【卍续】
[A31] 已【CB】巳【卍续】
[A32] 已【CB】巳【卍续】
[A33] 已【CB】巳【卍续】
[A34] 己【CB】巳【卍续】
[A35] 己【CB】巳【卍续】
[A36] 己【CB】巳【卍续】
[A37] 己【CB】巳【卍续】
[A38] 己【CB】巳【卍续】
[A39] 己【CB】巳【卍续】
[A40] 己【CB】巳【卍续】
[A41] 己【CB】巳【卍续】
[A42] 己【CB】巳【卍续】
[A43] 己【CB】巳【卍续】
[A44] 己【CB】巳【卍续】
[A45] 己【CB】巳【卍续】
[A46] 己【CB】巳【卍续】
[A47] 但【CB】伹【卍续】
[A48] 已【CB】巳【卍续】
[A49] 已【CB】巳【卍续】
[A50] 已【CB】巳【卍续】
[A51] 已【CB】巳【卍续】
[A52] 已【CB】巳【卍续】
[A53] 已【CB】巳【卍续】
[A54] 已【CB】巳【卍续】
[A55] 已【CB】巳【卍续】
[A56] 已【CB】巳【卍续】
[A57] 已【CB】巳【卍续】
[A58] 已【CB】巳【卍续】
[A59] 己【CB】巳【卍续】
[A60] 己【CB】巳【卍续】
[A61] 已【CB】巳【卍续】
[A62] 已【CB】巳【卍续】
[A63] 已【CB】巳【卍续】
[A64] 己【CB】巳【卍续】
[A65] 已【CB】巳【卍续】
[A66] 已【CB】巳【卍续】
[A67]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楞严经笺(卷9)
关闭
楞严经笺(卷9)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