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痛与知识

厌苦求乐是生物的特征是文明进展的动力人类不断地發出解除苦痛的要求就不断推动知识的前进不过世间的现象太矛盾了推进知识来解除痛苦结果因知识的發达而加深了苦痛拿战事来说半开化的时代不过是「血流漂杵」「灭此朝食」现在的战事却走上了全体性的战争动员一切的人力物力用之于苦痛的战争知识愈發达苦痛愈增加文明的世界与苦痛的人间携手合作

有人主张發展知识组织群众来解除苦痛物质的苦痛或许获得部分的解除内心的隐痛试问如何解放有人走上了极端主张绝圣弃智不但违反了现实即使做到块然无知的状态也不过麻醉自己的心灵好让他忍受苦痛的袭击

佛教的见解苦痛的根源在无知(无明)在对宇宙人生缺少根本的认识在不理解相依共存的缘起法则而固执个体独立的存在虽然世间的知识也有部分类似的思想但既不懂得彻底的无性(没有真实不变的自体)自然在缘起变化的背后潜藏著自我的活动在个体独立的倒见控制之下产生了仇恨敌对的思想利用一切的知识文化成为制造苦痛的工具知识的發达苦痛的增加形成了正比例

佛法的特色从悟解缘起无性(人我法我)下手获得体悟真理的知识就是般若假如通达缘起就知道假我以一切的存在为根据就能解除因自我妄执而生起不必要的苦痛实现苦乐不入于胸次的自在同时在真空智的领导下發动一切的知识和文化促成慈悲共利大乐的实现

佛是一切智者也就是常乐的具体表现者(灵芳演培记)


校注

[A1] 民国二八年撰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雨集(四)(卷8)
关闭
华雨集(四)(卷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