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佛法卷第四

第二段明一切第二阶佛法内一切利根众生位判常有一切两种众生

一者明莫问一切凡圣一切大乘小乘一种相似皆悉普是一切一种戒见俱不破正见成就众生何以故明如增壹阿含经第廿六卷说文当明一切释种为护戒故宁受流离王杀不杀他等者皆悉普是又亦名已下此段(后)破戒不破见经文验之所以得知

二者莫问一切大乘小乘一种相似皆悉普是一切一种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凡夫众生何以故(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广说第五卷减半已前略说文当作五逆罪作四重罪诽谤正法呰贤圣十一种最大根本重罪在一身两身忏悔即得罪灭即得三乘果文当戒不破见又如大般涅槃经第九卷廿种喻所喻法内明唯除一阐提已外余一切作一切五逆罪作四重罪等但使得间得见大般涅槃经即得罪灭即能得發菩提心又五百婆(罗)由不信由被杀堕地狱暂入即得生善处又利根空见一阐提暂入地狱即能得还生善根(处)又如一切大乘小乘经律论等说文当一切利根空见有见六师外道等初时不信佛谤佛谤法后时𢌞心即得出世间圣道果又如佛名经等说文显易识闻一一佛名即得减(灭)无量无边罪卌九日或廿五日忏悔即得罪灭又如大方等陀罗尼经说文显易识或七日或四十九日或百日忏悔即得罪灭即得多见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又如宝云经说文显易识或一日或二日或三日或四日或五日或六日或七日心心相续念佛观佛九种无穷无尽福德智惠善根威力即得见佛即得生净土又如观佛三昧经等说文显易识未得自读经见传闻他说或食用三宝饮食财物或暂时观佛或暂时忏悔即得罪灭又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减)半已前说文当义当或一身或两身或三身忏悔不断相续即得(罪)即得三乘道果又如大般涅槃经说文显易识摩诃衍经迳耳品等说但使得闻大乘经一迳耳者即得常一向毕竟永不生一切四恶趣等者一切皆悉普是一切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凡夫众生何以故一者明文当以上大方广十轮经内少时忏悔断恶即得罪灭即得出世间圣道果文当破戒不破见验之所以得知余一切少时忏悔断恶即得(罪)少时在地狱即得出等者皆悉普是一切利根空见有见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众生二者明以轻验重说文当利根一种相似空见一种相似初入地狱即能得还生善根余一切恶等以轻验重说亦如是三者明由利根从无始世界已来未得闻佛法已前已有少分及得闻佛法已来若得遇一切正见成就彻到缘即能得学一切正善不惜身命财等尽乃至打被杀不退彻到成就若得遇一切邪善彻到成就缘即能得作一切邪善不惜身命财等尽乃至被打被杀不退彻到成就常一切邪正两种根机并有何以故莫问一切世间法及一切佛法皆悉普一种根以(相似)但使有所作业唯有能得舍一切身命财等尽乃至被打被杀不退者始是得兴(与)作一切善恶等业彻到成就分齐相当一者明發愿受他打受他杀始是得兴(与)不退菩提心法相当如大般涅槃经灭两纸發愿不退菩提心法内说文显易识二者明若能得七七日日食一胡麻一米一豆等不退如此无益之者苦尚能受之何况为求佛法文当具足烦恼未有断者义当即是凡夫菩萨以能得为求佛法等故布施愿头自体(目髓)𮪱始是能得不退菩提心略引一两余者如经说如大般涅槃经第卅三卷灭(减)半已前说三者明唯有能得舍一切身命财等尽始得与后际等如胜鬘经灭(减)半卷已前说四者明先遣舍命讫不死然后为说法即后(得)道如经律异相所引经说以此文验所以得知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莫问善恶多少由常有邪正两种彻到成就根机并有故所以亦得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众生摄所以亦得是一切利根邪见成就众生摄如大般涅槃经文显易识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减半已前等说

又明于上一切少时忏悔少时断恶即得罪灭等内位判常有一切两阶一者明少时忏悔少时断恶即得罪灭即得圣道果二者明唯得灭障一切人天果报罪灭故依经得证验犹未是得灭一切谤佛谤法通凡及圣罪灭故依经得证验此段以果验因以因验果说何以故明得灭一切谤佛谤法通凡及圣罪时节分齐一者明若准依佛藏经第三卷灭(减)半已后说唯有过十万亿岁在于佛所忏悔已后复得值九十九亿佛已去方始得灭罪证验二者明若准依大方广十轮经第六卷过半已前唯有得得法忍已去方始依经得灭罪证验若准依大般涅槃经文显易识唯有于凞连恒河沙佛所修道始得免谤佛谤法等亦如是类以可知

又明已上少时忏悔少时断恶修善即得罪灭或即得常生一切善处一切正见成就佛弟子家或即得圣道果等一切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凡夫夫众生多少分齐准依大般涅槃经说文显易识唯与扴上土一种相似

又明已上以一切轻罪验一切重罪以得知一切轻罪者即是一切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凡夫众生一切重罪者即是一切戒见俱破邪见成就凡夫众生何以故明一切利根一种明一切空见有见一种明作一切五逆罪作一切四重罪诽谤一切正法毁呰一切贤圣一种明堕一切阿鼻地狱等一种明得见一切三宝度一切众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解行等多少分齐一种而得罪有易灭难灭不同所以得知一切罪易灭者即是一切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凡夫众生喻如夏天然大(火)莫问多少俱得热彻倒(到)一切罪难灭者即是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行坏体坏戒见俱破颠倒九种人一切十七种等一切最大恶众生喻如冬天盛寒一切六种冷具足众生莫问然大(火)多少未可即得大热彻倒(到)又已下以一切重罪验一切轻罪返上即是类以可知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分別一切佛法是非好恶长短等者得罪过于杀三千大千世界满内众生如佛藏经第三卷减半已前说唯除一切圣人一切利根正见成就凡夫不在其限如摩诃萨摩耶经最妙胜定经与多部经义同文当佛灭度后一千年已前佛藏经第四卷第(等)唯除最大钝根众生两种痖羊僧不在其限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二卷过半已后第五卷减半已前等说

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与一切俗人共作齐讲者唯有在一切俗人家作齐唯得善无罪若在寺上作齐莫问倍僧多少络(终)久会是不免损僧何以故(已上人语引经说已下唯纯是经文说)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于所住处自共昌(唱)防禁四方僧令作食限或一日十日或五四三日乃至一食是诸比丘命终堕地狱饿鬼畜生受苦无穷(人语准经义推说明受苦无穷者如下此段内说)复有比丘若沙弥以众僧物如似己有随意取用非时食敢(啖)或与亲友是诸比丘沙弥乃至千佛出世永不闻法常在三涂无忏悔处若共此人同住居止羯磨布萨所作法事悉不得成皆当得罪善男子若有具犯四重五逆易救可忏(悔)若 使(侵)损众僧一豪(毫)一粟非时食敢(啖)自在取与永沈苦海终无出时(人语唯(准)经义推说明永沈苦海终无出时者由受罪时节多故噵终无出时亦有得出时与大涅槃经第十卷文当明有余义无余义文当一切不定一切种相似)现世得诸衰恼若共此人同住居止日夜得罪(已下人语引经说)如像法决疑经典(与)多部经义同过半已后说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打一切破戒比丘得罪过于出一万亿佛身血何况打一切持戒比丘如余卷第二大段三阶治罚一切道俗法内广说如大集月藏分经与杂阿含经同第八卷过半已后说

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以前法说验后喻说唯为证知一切道俗并有就押由(油)杀虫作喻(日)別杀虫五万𭽎至满千岁文当唯兴(与)沽酒家一日一夜罪等乃至一切道俗余酒罪亦如是类以可一切出家人唯除常断酒一切在家人唯除或能得常断酒或能得月別有六介齐(个斋)日六日受八戒作齐不饮酒者于一切未来世亦常得一向毕竟永免一切饮酒罪

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以前法说验后喻唯为说知一切道俗并有亦就押油杀虫作喻日別杀虫五十万𭽎至满十岁文当唯与婬女舍一日一夜罪等乃至一切道俗婬欲罪亦如是类以可知一切出家人唯除常断婬欲一切在家人唯除或能得常断婬欲或能得月別有六个齐日六日受八戒作齐不行婬欲者于一切未来世亦常得一向毕竟永免一切婬欲罪

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以前法说验后喻唯为证知一切道俗并有亦就押油杀虫作喻日別杀虫五百万㪶至满千岁文当唯与居(屠)儿舍一日一夜罪等乃至一切道俗杀生罪亦如是类以可知一切出家人唯除当断杀生一切在家人唯除或能得常断杀生或能得月別有六今(个)齐日六日受八戒作齐不杀生者于一切未来世亦常得一向毕竟永免一切杀生罪如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前说兼少分依余一切经律论等说

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一切出家人唯除呵贵(啧)徒第(弟)一切在家人唯除呵贵(啧)眷属宫(官)呵贵(啧)百民已外一切道俗唯除于和僧众内治罚一切破戒比丘已外莫问马(为)住持佛法不为住持佛法有经文无经文但使说一切三宝说一切大乘小乘佛法是非好恶长短以前法说验后喻说亦就押油杀虫作喻日別杀虫五千万㪶至满千岁唯与一切道俗说一切三宝说一切大乘小乘佛法是非好恶长短一日一夜罪等如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前说

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以前法说验后喻说亦就押油杀虫作喻日別杀虫五千万㪶至满千唯与一切道俗打一切出家人食用一切三宝饮食财物一日一夜罪等如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前说

又明已上明一切道俗得罪多者唯就一切第三阶佛法内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行坏体坏戒见但(俱)颠倒九种人一切十七种等一切最夫(大)恶道俗说亦名唯就佛灭度一千年已后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行坏体坏戒见俱破颠倒九种人一切十七种等一切最大恶道俗说何以故(明)由恶多复更作恶故喻如冬一(天)盛寒六种(冷)具足众生复更受用一切冷物一种相似如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大集月藏分经与杂阿含经同等两部文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大方广十轮经文当佛灭度后文当一切佛不能得度得一切众生时义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等说

又明一切行法行亦名一切国王亦名一切灌顶刹利王亦名一切人王如余卷第一大段内广说于一切国土所有一切征战定(之)常先遣官府典当一切寺舍莫听一切军众损一切三宝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准依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后第六卷末大集月藏分经第八卷一卷通上及下说第十卷两段偈颂等说

三者明一切第二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戒见俱不破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众生莫问一切大乘小乘厌一切恶求一切好一种相似何以故一者明厌恶宁自杀身如律文等说文等说文显易识二者明如增壹阿含经第廿六卷说文当明五百释种女宁受流离王割截身体义当则是宁受流离王杀毕竟永不肯共贱生流离王活

又明一切第二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小乘根机众生唯学一切自利行何以故一者明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众生唯求一切出世间好不求一切世间好所以唯须常学一切利他行莫问一切自他唯纯益无损二者明得一切出世间因正解正行少分成就如胜鬘经过半已后说喻如七日婴儿虽不能得见日轮已得见日光少分一种相似如维摩经第二卷减半已前说判属净行摄以此文验所以得知三者明一切其(甚)深大乘经内皆悉普呵啧一切小乘唯学一切自利行过四者明(于)一切第三阶佛法内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行坏体坏戒见俱破颠倒九种一切十七种等一切最大恶众生内唯见说一切自利行验之所以得知何以故一者明文当佛灭度后(文)正法灭后文当于像法内文当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时如法华经不轻菩萨品说文当佛度灭(灭度)五百年已后文当千佛不能得度得一切众生时文当恶贼狗菩萨时如迦叶经第一卷减半已前说文当佛灭度六百年已后九十六种道竞兴灭佛法时如摩诃摩耶经说文显易识文当佛灭度七百年已后恶魔作种种身坏乱佛法时如大般涅槃经邪正品说于如上时如上众生内一切出家人唯说喻如一切虚空一切无名相法坐禅不供养一切佛舍利礼拜一切佛塔乃至一拜唯除一切在家人不在其限唯说喻如一切大地有一切菩萨行想一切当来佛想皆悉普礼敬一切道俗增上慢最大恶四众乃至不读诵经典一字归一切三宝度一切众生断一切恶修一切菩萨(善解)行等一名恶欲二名邪教三名恶知识四名谤佛五名助六师外道法六名亦为他人说邪道法七名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八名增上慢教九名顺行魔教十名乃至少言语亦名邪见十一名乃至读经诵经亦名不净说法十二名乃至说一切佛法是非好恶长短亦名不净说法罪过于杀三千大千世界满内众生即如上此段内法华经迦叶经等说及佛藏经一部通上及下第一卷念佛念法念僧三品第三卷减半已前等说何以故一者由不能得与一切无名相法相应故如佛藏经第一卷第四卷内说二者明由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行坏体坏戒见俱破颠倒九种人一切(十)七种等一切最大恶众生乃至未得法忍已唯偏将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一切邪善佛法作是一切利根真圣一切正见成就凡夫九种人一切正善佛法僧作非唯嗔唯骂唯打唯杀等者皆悉普是二者明乃至亲友知识不得与共一念时须同聚如正法念经说大(文)显易识三者明乃至不得在众一宿唯得常在山林闲静如野兽死如佛藏经说文显易识四者明發愿乃至未得法忍已来一者明愿不受身二者明愿不作种种人主三者明愿不作下贱人四者明愿不作断事人若作是等女(必)当不免堕阿鼻大地狱等唯除一切行法行王亦名一切国王亦名一切灌顶刹利王之(亦)名一切人王如余卷第一大段内广说不定若能得依一切第三阶佛法住持一切三宝住持一切国土利益一切众生不在其限如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大方广十轮经第六卷末等

第三段明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利根众生位判常有一切两种众生

一者明莫问一切凡圣俱一种相似皆悉普是一切一种戒见俱不破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根机诸佛菩萨如上第二段一切第二阶佛法内明一切释种少分护戒浅深分齐大般涅槃经行圣(圣行)明护戒浅深分齐五行等具足胜鬘经十受章内明护戒时节长短分齐十受等具足摩诃衍经初品戒度明空有具足戒六波罗蜜等具足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二地明十善戒三聚戒等具足乃至余一切甚深大乘经内明一切戒见俱不坏亦如是类以可知又亦名已下此段后破戒不破见经文验之所以得知

二者明一切破戒者俱一种相似皆悉普是一切一种破戒不破见一切利根正见成就凡夫一切一乘根机菩萨又一切破戒不破见一切利根正见成就凡夫一切一乘根机菩萨位判常不作莫问一切自他皆悉普知普识一切最大违反违情一切五逆(罪)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一阐提增上慢众生(贼)狗菩萨六师外道恶(魔)㫋陀罗无惭愧僧以驴唯狗驴菩萨等于一切十恶四重罪等戒犯多少定不如定如菩萨地持诵(论)等说文显易识大乘方便经说文显易识长者女与菩萨二俱有染心女死得生天菩萨不死唯导有利益文当亦不导作利根空见有见众生恶贱(贼)狗菩萨等以此文验所以得知

又明验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两种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根机诸佛菩萨有无分齐有无处分所分齐文当义当一切娑婆世界亦名一切五浊诸恶世界亦名一切五(滓)世界位判非是一切一乘世界位判唯是一切三乘世何以故一者明如大集经一部通上及下大方广十轮经一部通上及下等说不见导说一乘唯见导说三乘以此文验所以得知二者明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根机诸佛菩萨位判常不属一切第二第三两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正见邪见成就一切三乘根机众生何以故明一切第二第三两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正见邪见成就一切三乘根机众生与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根机诸佛菩萨常无一切同行随喜彻倒(到)成就善根所由义由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根机诸佛菩萨从无始世界未得闻佛法已前已有少分以果验因说及得闻佛法已来学一切世间法学一切佛法莫问一切善恶等但使佛导莫问一切凡圣俱得学者一切皆悉普学尽何以故一者显(明)如大般涅槃经等(第)十二卷灭(减)半已前以前验后说前明文当义当菩萨摩诃萨已能得作不净观骨观等成就即于不净观骨观内求不见我不得犹是始能得作不净观骨观成就文当则得住于堪忍地后明文当菩萨未得住不动地即是未能得作不作不净观骨观等成就即是凡夫菩萨未能得识一切众生过去未来得善得恶得道不得道根机为护大乘佛法故已得破戒无罪即佛与国王杀五百婆罗门等是又下经文说文当已得住于极爱一子地者亦是第廿七卷末以上验下以下验上说文文当义当菩萨摩诃萨烦恼未断为利益一切众生欲(故)已得于国王等前自称得圣处处多求名利等犹得名为少欲知足第卅一卷过半已后说文当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作一切三恶道身作屠儿作獦师作㫋陀罗作贼生边地不信三宝不信后世不孝父母作女人身恶身贪身嗔身痴身(妬)身悭身幻身诳身缠盖文身之(之身)作黄门身无根二根及不定根作六师外道尼乾子无善恶业无善恶报无现在世及未来世无有圣人无道无涅槃作海导师生婆罗门家等第卅三卷减半已前道(通)上及下说文当菩萨摩诃萨具足烦恼未有断者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受三恶道身如摩诃衍经诵(论)说文显易识文当菩萨未得住阿毗跋致地已得解与阿毗跋致菩萨同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唯经义推说决定知非是一切利根邪见成就行坏体坏颠倒一切三乘根机菩萨摩诃萨亦名一切空见有见菩萨摩诃萨何以故如摩诃衍经泥黎品说文显易识文当义当是有见菩萨文当从初發心文当菩萨摩诃萨多见诸佛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即于尔许诸佛所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惠犹常不信佛犹常唯信邪魔犹当(常)不免谤佛谤法堕阿鼻地狱等障道受苦无量无边如大方广十轮经通上及下第六卷内说文当菩萨摩诃萨由嗔骂出家人故堕阿鼻大地狱等障道受苦无量无边如大集经第卅一卷内通上及下说文当义当于无量无边亿诸佛所發菩提心已曾供养无量无边亿诸佛即于无量无边亿诸佛所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惠犹常不免谤人(佛)谤法受邪魔身五万七千亿岁以此文验所以得知或是一乘根机菩萨或是三乘根机菩萨学一乘根机菩萨行不敢定知又如一切甚深诸大乘经等经初列众一切大乘小乘并列从首至末一切大乘小乘并得闻并得见或是一乘根机菩萨或是三乘根机菩萨学一乘根机菩萨行不敢定知二者明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说文当义当唯纯是一切一乘根机诸佛菩萨何以故一明经初列众唯纯列一切菩萨众不列一切小乘众二明七处八会说法唯纯有一切诸佛菩萨得闻得见一切小乘众生皆悉普不得闻不得见唯除出会已后小乘众生得见菩萨不在其限三明莫问一切善恶苦乐见(俱)一种相似一切皆悉普为一切众生作尽受尽如经说如下此段内说三者明第七卷十住品第六住(已上人语引经说已下唯是经文说)诸佛子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正心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得决定心何等为十所谓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毁菩萨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众生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众生有垢无垢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法界若成若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中心定不动是为十(已下人语引经说)第七住(已上人语引经说已下唯是经文说)诸佛子何等是为菩萨摩诃萨不退转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其心坚固而不动转何等为十所谓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不退转有法无法于佛法中不退转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不退转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不退转菩萨行出生死不出生死于佛法中不退转有过去佛无过去佛于佛法中不退转有未来佛无未来佛于佛法中不退转有现在佛无现在佛于佛法中不退转佛智有尽无尽于佛法中不退转三世法一相非一相于佛法中不退转是为十(已下人语引经说)發菩提心品文显易识第十二卷十𢌞向品内说第一𢌞向(已上人语引经说已下唯是经文说)复作是念我以此善根𢌞向为一切众生作舍令灭苦阴故为一切众生作护令解脱烦恼故为一切众生作归离恐怖故为一切众生作趣令至一切智地故为一切众生作安隐令得究竟安隐处故为一切众生作大明令灭痴真(冥)得惠光故为一切众生作炬令灭无明暗故为一切众生作灯令得安住究竟明净故为一切众生作导令入方便法故为一切众生作主宝臣令得无碍净智身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无量善根回向令一切众生究竟一切智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为怨亲故以诸善根𢌞向等无差別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入平等观无死(怨)亲故常以受(爱)眼视诸众生若众生怀恶于菩萨所起怨逆心菩萨摩诃萨为一切众生作善知识广为分別诸深妙法(已下(上)人语引经说已上文当义当愿为一切众生受一切好尽受一切乐尽亦名不舍一切好众生尽已下文当义当愿为一切众生受一切恶尽受一切苦尽亦名不舍一切恶众生尽)(次)下经文(已上人语引经说已下唯是经文说)我当为一切众生于一切刹一切地狱中受一切苦终不舍我当于一一恶道尽未来刧代诸众生受无量苦何以故我宁独受诸苦不令众生受诸楚毒当以我身免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已下人语引经说)何以故因果上下行位浅深凡圣善恶虽复不同以因验果以果验因会有或多分或少分相似义同以上验下所以得知即如上此段内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等说四者明如摩诃衍经论第三卷减半已前弥勒佛下生经文显易识等说三会说法第一会九十九亿人得阿罗汉道第二会九十六亿人得罗汉道第三会九十三亿人得阿罗汉道自是已后度无数人又此段以一切小乘佛法验一切第一阶一切甚深大乘佛法知有无所由义又明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性起品内说此经唯在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手不在余人手者不在一切小乘众生手义当就佛自对根机说法时语即是七处八会唯为一切诸佛菩萨说法一切小乘众生不得闻不得见者是又噵此经唯在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手者唯有一切诸佛菩萨能得如说修行所以唯噵在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手不在一切小乘众生手者一切小乘众生皆悉普不能得如说修行所以导(噵)不在一切小乘众生手又一切小乘根机众生唯除为求名求利求胜化(他)等学者不在其限如大方广十轮经第六卷过半已后说以驴唯狗驴菩萨常唯纯学大乘不学小乘等是如大般涅槃经第九卷末说明于佛经内秒(抄)前著后抄后著前前后著中中著前后当知如是诸恶比丘是魔伴侣等是如最妙胜定经与多部经义同卷末说文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一切比丘取我十二部经竞共读诵以上著中以中著下以下著上中著前后非义言义义言非义义亦如六师外道各言我是当尔之时十二部经虽行于世无有威德等是又明切第二第三两阶根机众生唯除得闻得见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甚深大乘经等不在其限何以故明准依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明得见诸佛菩萨光明所由义内说亦名以因验果以果验因说明一切第二第三两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正见邪见成就一切三乘根机众生从无始世界已来与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诸佛菩萨唯有一切常闻暂见善根故所以得闻见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甚深大乘经还于经内得闻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想(根)机诸佛菩萨名字

又明乃至一切畜生等内亦有慈心得一切水草及一切种种饮食等或有与一切眷属畜生等和合共食或有先令他余畜生食讫然后始自食如此众生等若得值佛法若学一切第一阶佛法即是一切一乘根机菩萨摄何以故一者明因果相似故二者明如大般涅槃经说文显易识文当明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亦得远化(作)得道因缘以此文验所以得知

又明如法华经大(火)宅品等说明长者以三车于火宅内诱出诸子虽以三车诱出诸子心常为与大车喻诸佛菩萨虽以三乘诱出一切三界众生心常为教学大乘佛法此是三乘内大乘未是一乘内大火宅品前乃至经末明破三乘归一乘以去如是一乘内大乘文显易识

又明一切道俗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于一切十二部经等内所有一切好人莫间(问)一切大乘小乘俱一种相一切皆悉普判属一切三宝(贤)菩萨一切圣人不属一切凡夫众生即是于一切凡夫众生内常无一切利根戒见俱不破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凡夫一切一乘根机菩萨一切三乘根机菩萨一切三乘根机声闻一切三乘根机缘觉可敬可求又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多少分齐与十方世界所有地土一种相似而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一切皆悉普不自认是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即是常无一切空有见(见有)见可断可舍又明如余卷第一大段从此已下有文说

一者内空见众生如大般涅槃经一部上下说有见众生如佛藏经明增上慢人等一部上下说又摩诃衍经泥利(梨)品等说者亦是大般涅槃经大方等陀罗尼经等说文显易识恶贼如迦叶经第一卷减半已前佛藏经第二卷等说狗菩萨迦叶经第一卷减半已前说六师外道佛藏经第三卷减半已前说恶魔大般涅槃经邪正品佛藏经第二卷第三卷减半已前第四卷过半已后摩诃衍经泥梨品第(等)㫋陀罗如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减半已前说无惭愧僧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减半已前说以驴唯狗驴菩萨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末说文当如驴披师子皮者是

二者内明一切真宝尽唯有一切偽宝第(等)如大集月藏分经然(与)杂阿含经同第九卷减半已前说摩诃摩耶经第二卷取(说)文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说文当唯有两人学真正禅定余者一切皆悉普不学真正禅定最妙胜定经与多部经义同一卷文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说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一部唯有一卷经文自判皆悉普为一千年已后讫杂阿含经第廿五卷明难当王卷内说文当四方恶王一时俱起破坏塔寺杀害比丘大集同(月)藏分经第十卷内文当法减(灭)尽品明难(当)王文当四方恶王一时俱起破坏塔寺杀害比丘佛藏经文当佛灭度后文当有百千万亿佛第二卷内说于余卷内亦有文说第二卷灭(减)半已前文当唯有两人三人读诵佛经余者一切皆悉普唯读诵一切六师外道经书第四卷末后偈颂内文当明一切皆悉普邪见尽正见成就者唯有一人在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大方广十轮经文当佛灭度后第二卷减半已前说文当一切诸佛皆悉普不能得度得一切众生第四卷过半已前说摩诃摩耶经唯有两人在即如此段上说者是佛藏经唯有两人三人一人在即如此段上说者是者一(一者)文当一切诸佛不能救得即如此段上说者是二者明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前说三者明四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九卷减半已前说五者明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大方广十轮经第二卷过半已前第五卷减半已前说大集月藏分经第九卷减半已前说

又明唯除一切行法行王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末第六卷过半已后说大般涅槃经文显易识大萨遮尼乾子经即如此段上说者是佛藏经第二卷过半已后大集月藏分经第八卷内等说大萨遮尼乾子经即如此段上说者是大方广十轮经第六卷过半已后说

余卷内第二大段一者明迦叶经第一卷减半已前说二者明佛藏经第二卷内说及余卷内亦有文说三者明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前说一者明二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一卷过半已后说三部经俱明最大富贵等十四种俱明萨大(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第四卷过半已前说余卷内或有或无任更推求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讫尽第六卷末说大集月藏分经第八第十两卷内说余卷或有或无任更推求又明从此已下余卷内无文说

第三大段明教一切第三阶佛法内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邪见成就颠倒九种人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九十六种道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世间根机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邪见成就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颠倒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行坏体坏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阿鼻地狱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诽谤一切正法毁此(呰)一切贤圣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烦恼牢固犹如金刚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行坏体坏戒见俱破邪见成就颠倒一切三乘根机众生亦名非是一切三乘器及涅槃善根众生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一切三世诸佛怨家速灭一切佛法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一切世间天人中大灭(贼)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一切世间怨家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一切诸佛大贼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一切佛一切经皆悉普不能救得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扰乱一切诸佛众生如余卷初广说自验自知知是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等非是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等所由义一者明自身及一切眷属知识等有一切恶事皆悉普不用化(他)一切道俗见而复返欲得见化(他)一切道俗一切恶事二者明自身及一切眷属知识等有一切恶事皆悉普不用他一切道俗闻而复返欲得闻他一切道俗一切恶事三者明自身及一切眷属知识等有一切恶事皆悉普不用他一切道俗知而复返欲得知化(他)一切道俗一切恶事四者明自身及一切眷属知识等有一切恶事皆悉普不用他一切道俗说而复返欲得说他一切道俗一切恶事五者明自身及一切眷属知识等有一切恶事皆悉普不用他一切道俗治罚而复返欲得治罚他一切道俗一切恶事又上来五对一切十种阿鼻地狱恶等如佛藏经通上及下第二卷内第四卷过半已后说亦名以后验前说六者明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情者皆悉普信违己情者皆悉普不信七者明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情者皆悉普导(道)违己情者皆悉普导(道)八者明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情者皆悉普承事违己情者皆悉普不承事九者明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情者皆悉普恭敬违己情者皆悉普不恭敬十者明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情者皆悉普供养违己情者皆悉普不供养十一者明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顺己情者皆悉普守护违己情者皆悉普不守护十二者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情者皆悉普听受其所说一切佛法违己情者皆悉普不听受其所说一切佛法十三者明于他一切三宝一切众生一切断恶修善解行等顺己情者皆悉普欲得一向毕竟永常存不灭违己情者皆悉普欲得一向毕竟永常上来八对一切十六种阿鼻地狱恶等如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灭(减)半已前说何以故明以上一切廿六种等一切阿鼻地狱恶自验莫问一切凡圣一切道俗一切利根钝根一切有知解无知解众生皆悉普得自或有不別自识尽若更以一切余法自验或有识者或有不识者所以唯略说上一切廿六种等一切阿鼻地狱恶自余一切恶等如一切三阶佛法等内广说

第四大段明教一切第三阶佛法内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归一切三宝度一切众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解行等浅深分齐义如余卷第二大段内广说又明从此已下余卷内有文说

又明如大般涅槃经说文显易识十一部经则有坏灭方等经典无有坏灭一者明如四阿含经律文等文显易识二者明大般若涅槃经通上及下说明一切三阶佛法文义最大具足第卅三卷过半已后就六种喻广说(已上人语引经说已下唯是经文说)如十二部经修多罗中微细之义我先已为诸菩萨说浅近之义为声闻说世间之义为一阐提五逆罪说现在世中虽无利益以怜愍故为生后世诸善种子(已下人语引经说)乃至余部经等亦如是者如一切甚深大乘经等经初列众一切大乘小乘俱说一切凡圣俱说等者皆悉普是又何以故明唯有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根机诸佛菩萨能得住持一切三阶佛法所由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说从首至末皆悉普是十𢌞向第一回向内明菩萨摩诃萨發愿作一切好受一切三涂等恶皆悉普书(尽)文最广说又如大般涅槃经文显易识以前验后说初菩萨未能得作不净观骨观等成就为益众生故已得破戒杀五百婆罗门下经文复导(道)已得住于极受(爱)一子之地次明菩萨烦恼诸结未有断者为利益众生故已得于国王等前自称得圣处处多求一切名利等犹得名为知足(次)菩萨具足烦恼未有断者为利益众生故已得受乐(六)道身又如摩诃衍经说文显易识明菩萨未得住阿毗跋致地已得解与阿毗跋致菩萨同以此文验所以得知

又明由学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甚深大乘佛法故一者明二者明如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甚深大乘经等说昔(者)等取一切第二阶佛法余者易解不须说又一切第一第二两阶佛法内戒见俱不破破戒不破见正见成就如录(余)卷第一大段内明一切第一第二两阶根机法内广说三者明戒见俱破取(邪)见成就如余卷第一大段内明一切第三阶根根机法内广说四者明五者明义当以上强三卷经文次第验之者以上第三卷过半已后第四第五第六三卷半经是不听一切说法菩萨等者第七卷经内说如大方广十轮经乃至为一切邪见成就九种人所说经等说文显易识

又明从此已下余卷内无文说

又明菩萨地持讲(论)文显易识广明舍上学下错义当即一切第一第二两阶佛法是何以故明以一切第三阶佛法内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舍下学上错验之所以得知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末第六卷初文当广明一切利根空见有见行坏体坏戒见俱破颠倒一切三乘根机众生舍下学上错亦如此段前段内说

又明一切三阶佛法一者明一切第一阶佛法唯见有大乘名字不见有小乘名字二者明一切第二阶佛法经文说三乘名字者多如大般涅槃经第卅三卷过半已后大集月藏分经与杂阿含经同第十卷末(等)亦有三乘名字如阿含经迦叶比丘不肯受佛劝舍一切十二头陀法卷内说三者明一切第三阶佛法经文说世间名字者如大如大般涅槃经第卅三卷过半已后世间之义为一阐提说者是又如胜鬘经减半卷已前说文当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授与之者亦是亦有三乘名字如大方广十轮经通上及下第六卷近初说

又明一切三阶根机众生若学一切三阶佛法一一阶根机众生各各皆悉普须学一切三阶佛法尽若一切第一阶根机众生学一切三阶佛法一切三阶佛法皆悉普得最大深行之若一切第二阶根机众生学一切三阶佛法一切三阶佛法皆悉普得次深行之若一切第三阶根机众生学一切三阶佛法一切三阶佛法悉皆普唯得最大浅行之明一切上根普学如一切甚深大乘经等说文显易识文当明一切真应俱行等者皆悉普是明一切下根普学如大方广十轮经通上及下第二卷初减半已前说

又明从此已下余卷内有文说

又明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众生常有一切六阶一者明二者明一切第一阶佛法内一切圣人菩萨能作种种身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大方广十轮经第一卷内地藏菩萨大般涅槃经第卅一卷过半已后等说文当明菩萨能得作种种身利益一切众生等者皆悉普是三者明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初地文当刧尽火中菩萨地持论文当明种姓菩萨未免入地狱文显易识未曾有经文当明畜生说法文显易识于一切地狱内等得闻诸佛菩萨说法者如一切甚深大乘经等说文显易识四者明如四阿含经戒律等说文显易识如一切三阶佛法内文显易识五者明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广说具足列出五逆四重诽谤正法毁呰贤圣十十(一)种根本重罪第五卷减半已前略说文当唯导(道)犯根本重罪六者明如摩诃衍经泥梨品佛藏经第三卷徃古品大集月藏分经大乘小乘各各已诵得八万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减半已前大般涅槃经善星比丘如上第一大段第十五子段内五部经第(等)如一切三阶佛法所说经等说者如弥勒佛初成佛三会说法所度众生等者皆悉普是如余卷第一大段明一切利根正见成就一切一乘根机菩萨法内法(说)大般涅槃经等说者等取大方等陀罗尼经(文)显易识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一切恶一切邪善佛法多少分齐亦与大般涅槃经多少分齐一种相似又大般涅槃经总说大方等陀罗尼经別说又明从此已下余卷内无文说

又明上一切利根三乘根机众生皆悉普道少分正见成就者喻如一切兔马入水浅深分齐一种相喻如一切七日婴儿不见日轮一种相似如大般涅槃经说文显易说(识)如胜鬘经过半卷已后等说

又明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由从无始世界得闻佛法已来乃至得值无量无边三宝等已来常唯认上一切利根六阶正见成就众生一切利根正见成就果由利根故莫问邪正但使得见佛闻法𢌞心即得道常一向不认一切第六阶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一切邪见成就因由利根故一切恶断不可得一切阿鼻地狱等苦受不可尽一切当已根机药病一切正解一切正行学不可得成就如余卷第一大段第十五子段内五部经等说

又明从此已下余卷内有文说

又明有三部经等广明一切颠倒众生一切颠倒法一者明如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二者明如大般涅槃经第十八卷过半已后说三者明如胜鬘经过半卷已后说

又明十二部经内余卷内自有文具足说之不须更说

又明文当义当佛灭度后文当义当一切正法不行时如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第一段第二段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大集月藏分经第八卷过半已后说第三段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又明已下兼依余经说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过半已后说如余卷上第一段内所说八部经前五部经后三部经如余卷上第一段广出说一者明二者明三者明四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八卷减半已前说法花经不轻菩萨品说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过半已后第六卷末说第四段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末第五段大萨遮尼乾子经第四卷减半已前说

又明义当乃至一切出家人若遣一切出家人还俗引十四种俱明如余卷第二大段初已广出说大集月藏分经第八卷过半已后说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文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过半卷已后说又于同是可损持戒破戒两种福田内亦就一切福田厚薄说如上说文当何况打一切持戒比丘是者(者是)如此段上大集月藏分经说又明若说(就)一切根机说一者明大般涅槃经假使三子病杖而死唯有一子犹须苦治杀五百婆罗门净度三昧经出家人得打破戒比丘文显易识二者明大般涅槃经觉德比丘有德国王十号内及大般涅槃四种近因律文等说(文)显易识三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八卷过半已后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第四卷减半已前说大方广十轮经第二卷减半已后说又明若就佛在世及佛灭度后一切时节分齐说一者明大般涅槃经净度三昧经如上就根机法内说二者明大集月藏分经大萨遮尼乾子经大方广十轮经如上就根机法内说最妙胜定经与多部经义同摩诃摩耶经取(说)文当佛灭度后一千年已前犹有得道人一千年已后无有得道人作证迦叶经第一卷减半已前文当佛灭度五百年已后第二卷四天下一切人皆悉普出家尽皆悉普学一切无名相法坐禅尽八部经等如余卷内说第六段大萨遮尼乾子经第四卷减半已后说

又明已下犹是上第四段义未尽由文广故所以𢌞之在后说如上第二大段内说者如余卷第二大段初说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末说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前说如上第二大段内说者如余卷第二大段初说又兼依余经说者兼依余卷第一大段内八部经等说一者明二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一卷过半已后第十卷内等说如上第二大段内说者如余卷第二大段初说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第四卷过半已后说与上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末后说同

又明一切道俗莫问贵贱一种相似从子注已下是真沙门一段经如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子注已下皆悉普共濡语乃至礼足第(等)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第四卷过半已后第五卷初偈颂内等说不作一切十恶如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末等说一切廿六种一切阿鼻地狱恶等如上第三大段说者是从莫问一切善恶乃至何以故已来如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乃至卷末及第四卷等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第四卷过半已后等说从何以故已下一者明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二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一卷过半已后说三者明四者明大方广十轮经第二卷灭(减)半已后第五卷减半已前说

又明一切道俗莫问贵贱一种相似此段返前段即是所以更不须引前段经文作证一者明二者明三者四者明五者明六者明七者明大方广十轮经第四卷过半已前文义具足说过半已后说尽第六卷已来说者皆悉普是

又明上两段一切道俗莫问贵贱一种相似大方广十轮经七卷虽复明种种佛法非一唯是为明上两种义故说之如余卷上第一大段内八部经等说文当义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或尽一部说或不尽一部说或尽一卷等说或不尽一卷等说亦如是类以可知

又明于佛在世及佛灭度后一千年已前或就根机说或就时说亦有或尽一部说或不尽一部说或尽一卷等说或不尽一卷等说多在一切甚深大乘经部内说文隐难解所以不说之文当义当佛灭度一千年已后多者与一切甚深大乘经別部说文显易识所以偏说之

又明何以故明一切第三阶佛法内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如上第四段由文广故𢌞之在后法内说者如上两段

又明一切道俗莫问贵贱一种相似初段内说如下廿四段法内说者如下一切廿四段等一切普真普正佛法内说一者明二者余卷内说三者明大集月藏分经广明离十恶文显易识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卷末广明离十恶大方广十轮经离一切四重一切五逆第五卷减半已前经文略说唯道犯根本重罪(由)忏悔得灭者是离一切十恶第七卷内广说一切廿六种一切阿鼻地狱恶等及佛藏经如上第三大段一段说者是者明如余卷内说五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七第八第九卷通上及下多卷灌顶经杂类神呪经文显易识等说举非明是就返恶成善说六者明如迦叶经第二卷内明无名相法文义最广佛藏经一部通上及下俱广明一切无名相法第一卷内文义最广说第四卷内略说不净观大方广佛华严经于上不净观五种恶境界内一切四念处略说一切苦集二谛略说一切一(十)二因缘广说如十地品内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第(等)大般涅槃经于上不净观五种恶境界内一切苦集二谛一切七漏一切十想等俱广说文显易识七者明八者明如余卷内说又于子注内明七识不受苦乐非涅槃自(因)唯有如来藏受苦乐是涅槃因喻如伎儿作种种伎量如杨(楞)伽经说文显易识胜鬘经过半卷已后说文当于此六识及心法智等是九者明十者明如余卷内说十一者明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法品初过一段长行及偈颂已后长行内说十二者明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宝云经文显易识十三者明大方广十轮经第三卷过半已后说十四者明如余卷内说十五者明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过半已后说十六者明十七者明十八者明十九者明廿者明已上五段大般涅槃通上及下第卅一卷过半已后第卅三卷减半已前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减半已前等说俱导(噵)一切种种恶众生内(切)种种好众生内多有一切菩萨摩诃萨作之多有一切三乘根机众生或一身两身得出世道果以此文验所以得知又如此段上说学一切无名相法观一切众生作一切佛性作学一切菩萨行一切当来佛作一切真佛想等经文内皆悉普不见导(道)一切种种恶众生内一切种种好众生内一切利根真圣及一切利根正见成就凡夫九种人一切正善佛法僧众生断恶修善解行等故以此文验所以得知廿一者明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过半卷已后说说观佛三昧经文显易识廿二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八第九卷通上及下有多卷说一切三宝一切国土等皆悉普付嘱一切天龙八部等遣守护之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减半卷已前说文当布施畜生一口余食胜过供养养十方诸佛等无量无边何以故内一者明不识一切恶众生一切善众生不识一切邪善众生内一切正善众生一切善众生内一切恶众生一切正善众生内一切邪善众生如大方广十轮经第五卷减半已前说莫问一切善恶持戒破戒皆悉普名一切破戒众生亦名一切利根空见有见众生如上第一大段内释二者明如余卷内说三者明四者明大集月藏分经第八卷过半已后第九卷减半已前说五者明如余卷内说六者明如余卷内说廿三者明大集月藏分经及于大集月藏分经第十卷末一切偈颂已后长行内说大集月藏分经文当佛灭度后第二五百年禅定牢固迦叶经文当佛灭度后第二五百年四天下人一切皆悉普出家尽一切皆悉普学一切无相三昧坐禅尽大集月藏分经文当佛灭度后第三五百年多闻牢固何以故内一者明如余卷第一大段内八部经此卷上第一大段第九子段内十三部经等说二者明如律文等说文显易识三者明如增壹阿含经木串子经等说文显易识廿四者明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大集月藏分经如余卷内说何以故已下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过半卷已后说大般涅槃经第廿六卷第八功德内说像法决疑经与多部经义同近卷初说大般涅槃经如余卷内说文显易识

又明人集录亦名验一切第三阶佛法得通所由法一卷一者明由两卷共作一卷故所以得少分称一切道俗情尽得少分说一切第三阶佛法文义具足尽所由义二者明由与一切道俗少分通难故所以得不灭所由义三者明由与一切道俗少分验文验义故所以得如说修行所由义四者明由出一切第三阶佛法文义广略不即不离同而不同所由义五者明由令一切道俗少分得识一切第三阶佛法多少浅深宽狭长短分齐所由义又此上五义就一卷从首至末坚(竖)说段段内莫问有文说无文说俱有五义具足又此上五义就一卷从首至末横说义別不同分齐任自依文验取

又明求一切善知识度一切众生唯有常与一切众生同行第一常随喜第二常见第三常闻第四常求第五一者明与一切众生八戒行等同行一日一夜身口意等一切不相舍离二者明与一切众生五戒二百五十戒行等同行尽形身口意等一切不相舍离三者明与一切众生菩萨戒行等同行乃至成佛三大阿僧祇却(劫)身口意等一切不相舍离如学持戒同行既尔乃至学余一切行同行亦如是类以可知唯除同行众法治罚使[吃-乙+(?/又)]处別不同者不在其限

又明常与一切众生同行一切五戒因浅深分齐阶別不同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明得见一切诸佛菩萨光明所由义内说

又明常与一切众生同行乃至成佛三大阿僧祇却(劫)身口意等一切不相舍离多少浅深宽狭长短分齐文义具足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初地十大愿第八愿内说

又明此一卷人集录经文内唯除减五十字是人语已外余者皆悉普是经文或有人语引经说者或有唯是经文说者

三阶佛法卷第

一交了


校注

四【补编】〔-〕【兴】 【要】引(第二段成就众生)七百五十六字 二【补编】三【兴】 俱【补编】〔-〕【要】 释种【补编】种类【要】 从【补编】后【兴】【要】 明【补编】〔-〕【要】 一【补编】是一【兴】【要】 知【补编】如【兴】【要】 已【补编】〔-〕【要】 呰【补编】此【兴】 唯【补编】虽【要】 在【补编】作【兴】 忏【补编】忏槐【兴】 即【补编】〔-〕【要】 戒【补编】戒更【要】 喻【补编】〔-〕【要】 一切【补编】〔-〕【要】 作四重罪【补编】〔-〕【要】 但【补编】俱【兴】 间【补编】问【兴】闻【要】 提【补编】提之【要】 罪【补编】罗【兴】【要】 能【补编】〔-〕【要】 文显易识【补编】〔-〕【要】 佛【补编】佛名【要】 得【补编】〔-〕【要】 卌【补编】卅【兴】 文显易识【补编】〔-〕【要】 或【补编】〔-〕【兴】 或四十九日【补编】〔-〕【要】 等【补编】〔-〕【要】 文显易识【补编】〔-〕【要】 即【补编】〔-〕【要】 得【补编】〔-〕【要】 文显易识【补编】〔-〕【要】 读经【补编】哓读【要】 传闻他【补编】佛闻佛【兴】 饮【补编】余【兴】饮食财=余人轻贱【要】 灭【补编】减【要】 断【补编】不断【要】 罗【补编】罪【兴】【要】 说【补编】〔-〕【要】 等【补编】第【兴】 毕【补编】果【要】 (生一一)十五字【补编】〔-〕【兴】 一切【补编】〔-〕【要】 罗【补编】罪【兴】【要】 普【补编】得【要】 (以)+以 亦=之 【要】引(由利根并有)百十三字 得【补编】〔-〕【要】 正【补编】正善【兴】【要】 被打【补编】〔-〕【兴】 打被杀【补编】教【要】 得【补编】〔-〕【要】 〔惜〕- 并=普 〔莫〕- 能得=余能 般+(若) 纸+(经) 〔愿〕- 〔以〕- 善=者 亦+(亦) 生+(众生) 障=郭 切+(佛) 凡+(夫) 后+(依佛藏经第三卷减半已后)十一字 忏悔=悔忏 〔说〕- 〔佛〕- 〔等〕- 扴=断 以+(以) 凡+(凡) 夏=是 盛=咸 类=断 久=文 纯=能 〔千〕- 时+(时) 噵=道 无+(入涅槃) 知=以 〔常得〕六字- 说=证 十=千 〔说〕- 㪶=𭽎 一+(切) 徒=从 〔岁用一〕十六字- 饮=余 年=岁 盛=咸 险=伶 更+(前) 同=月 〔经〕- 年=岁 王=五 寺=等 上+(卷) 二=三 〔破〕- 〔厌者明〕十八字- 二=三 〔利〕- 得=后 (凡)+人 礼=乱 读=续 典=曲 断=类 罪=罗 〔明〕- 来=未 〔空见利根〕十八字- 〔同〕- 〔内〕- 分卷有末题三阶佛法卷第四下中(九字) 分卷有首题三阶佛法卷第五下下(九字)【兴】【要】引(第三段愧僧)二百九十五字 (如上分齐)廿六字【补编】〔-〕【要】 行圣【补编】圣行【要】 等【补编】品【要】 经【补编】经内【兴】【要】 (又一菩萨)廿六字【补编】〔-〕【要】 (莫问一切违反)十八字【补编】〔-〕【要】 普【补编】善【兴】 违反【补编】〔-〕【兴】 众【补编】罪【兴】【要】 贱【补编】贼【兴】【要】 摩【补编】魔【兴】【要】 唯=准 多+(戒犯) 〔定〕- 便=等 〔佛〕- 【要】引(一切得知)九十四字 泽【补编】滓【兴】 界【补编】〔-〕【兴】 大【补编】文【要】 及【补编】又【要】 〔一切〕- 常=当 〔以前〕- 〔求〕- 〔不作〕- 名=多 姤=始 减=灭 堕=随 (大)+地 堕=随 〔根〕- 普=悉 于+(于) 菩萨=善 下=上 已下=上 〔生〕- 离=虽 〔净〕- 臣=巨 〔等〕- 善知识=知识善 舍=摄 离=虽 赎=贮 语=说 〔得〕- 〔经〕- 又=久 〔唯〕- 可+(得) 议=义 〔对〕- 〔佛〕- 〔不得闻〕- 噵=导 不+(不) 切+(众生) 切+(一) 三=二 贤+(者) 成=或 (得)+见 〔种〕- 即+(得) 等=第 乘+(经) 火=大 如=以 〔见〕- 似+(一种相似) 利=种 下=不 〔已〕- 宝=实 耶=取 〔卷〕- 者+(唯有一人在大萨遮尼乾子经第二卷成就者)十八字 减=灭 〔子〕- 第二=卷三 第=卷 两=四 〔见〕- 〔有见〕- 见+(世间根机众生亦名教一切利根空见有见)十七字 〔众〕- 〔坏〕- 颠=愿 〔名〕- 自+(余) 〔等〕- 三=二 俗+(一切道俗) 等有=有等 〔生〕- 普+(等) 〔明〕- 普=悉 灭+(却) 〔明〕- 验+(验) 中+(中) 下=上 〔为〕- 〔说〕- 〔俱〕- 【要】引(又明亦是)百八十七字 三【补编】二【要】 第【补编】等【兴】【要】 多如大【补编】〔-〕【要】 卅【补编】〔-〕【要】 当【补编】〔-〕【要】 法+(一切三阶佛法) 〔阶佛法内一切〕- 姓=性 明=眼 法+(法) 唯=准 〔就〕- 似=以 药=乐 轮=𨌎 说+(说) 半卷=卷半 犹+(子) 等=第 〔说大已后〕十五字- 减=灭 减=灭 段+(一段) 等=第 三=二 〔明〕- 说=讫 〔非〕- 明=名 内八=八内 明+(如) 离=虽 离=虽 者明=明者 注=法 〔十〕- 一切=切一 〔土〕- 付嘱=苻属 余=饮 〔后〕- 〔通〕- 〔由〕- 〔由出不即〕十五字- 离=虽 法=浩 〔又明第八愿内说〕六十五字- 文+(文) 〔三阶佛法卷第四〕奥题- 四+(大隋开皇十二年在京师真寂寺撰)十四字 〔一交了〕-
[A1] 已【CB】巳【补编】
[A2] 已【CB】巳【补编】
[A3] 已【CB】巳【补编】
[A4] 已【CB】巳【补编】
[A5] 已【CB】巳【补编】
[A6] 已【CB】巳【补编】
[A7] 已【CB】巳【补编】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三阶教残卷(卷17)
关闭
三阶教残卷(卷1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