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庆律寺志卷之三

旧迹上

阅人成世荣悴易观凡高台曲池之华饰英材硕德之欣赏已化为沙雨烟云然地以人著人以地传两者相须而成千古迹虽漫灭记志尚可探也安知今者所游涉不又为后之迹哉纂缉于篇令人望古遥集资捉策挥犀之清话云尔谨案寺记牒云寺址东界武陵郡城南界钱塘湖岸西界石函桥放生碑石北界庆忌山塔由是核之诸名胜旧迹在界内者胥当附昭庆而见也昭庆寺相并有菩提院本吴越钱惟演別墅太平兴国二年舍为伽蓝名惠严七年赐名菩提

《武林旧事》云大昭庆寺与前菩提寺相连(宋时昭庆山门与菩提附近)《咸淳志》云菩提院太平兴国二年建名惠严七年改赐今额

沈朝宣《仁和县志》云「菩提寺钱惟演舍第宅为寺延高僧真悟为开山祖传南山宗教」此言非也真悟允堪师至宋庆历时筑戒坛非钱氏所延也允堪时已名昭庆非菩提也

寺有千手观音像

《武林旧事》云菩提寺有灵应大悲像《咸淳志》云先是寺僧募良工孔仁谦作大悲像千手错出不能尽布夕梦沙门语曰「何不分形于宝燄之上」如其言像成迨乾道间(此下序南宋重建后事)僧彬再以命工工难之有媪在旁导之至净池像忽现水中一晤而媪已失矣乃创阁妥焉

有南漪堂迎熏堂澄心轩涵碧轩𣰽毺轩玉壶轩披颢轩建炎间毁(与昭庆同为兵所毁)

《咸淳志》云菩提院有堂二有轩五今皆不存

苏轼〈菩提南漪堂看杜鹃诗〉

南漪杜鹃天下无 披香殿上红𣰽毺 鹤林兵火真一梦 不归阆苑归西湖

《咸淳志》云钱唐门外菩提寺杜鹃花甚盛今堂基尚存此花

沈与求〈南漪堂诗〉

山绕湖塘寺绕山 平生愿向此中闲 青云白水相浮荡 野客高僧独往还 少壮无嫌轩冕累 因循将恐鬓须斑 南漪最是逍遥地 且挹清波濯愧颜

南漪堂后为玉壶园从玉壶轩之旧名也

《西湖百咏引》云南漪堂在菩提寺西东坡咏南漪堂看杜鹃花即此后为玉壶园案《西湖赋》云北有玉壶红鹃尚存创于鄜王隶于慈元去还碧兮百棹隔水月兮一垣可知玉壶红鹃即东坡所咏之花也

园为刘光世別业宋理宗时充御园

《咸淳志》云玉壶园在钱唐门外本鄜王刘光世园后属临安府守赵与𥲅筑堂四面景定间更隶修内司又为堂曰明秀

杜范〈赵山甫居玉壶尽得湖山之胜醉和其韵诗〉

占尽春光好 湖山一览余 著身蓬㠀里 纵目画屏如 我计还知错 君谋定不疎 他年同到此 卜筑更踌躇

杨万里〈泛舟赏荷诗〉

游尽西湖赏尽莲 玉壶落日泊楼船 莫嫌当处荷花少 剩展湖光几镜天

玉壶在上下湖之交湖曲十三区方知「几镜天」之语妙杨公〈西湖雨中泛舟〉有「正月一度游玉壶二月一度游真珠」之句

黄文雷〈玉壶即事〉

雨过条风著桺芽 淡黄浅绿嫩如花 陂湖漾漾初侵路 蜂燕纷纷各理家 带郭园林仙苑近 送春船舫绣帘遮 芸窻倦倚西山翠 暖霭轻笼日脚斜

董嗣杲〈玉壶园〉

莫问南漪与玉壶 杜鹃还更试花无 坡仙一顾吟空老 地主频更景不殊 船出断桥春溆远 钟传萧寺晚楼孤 山明水秀轩扉敞 落日渔歌过里湖

张舆〈访王药圃于玉壶园〉

林亭绝幽迥 长夏绿云香 明月出山小 白莲承露凉 谯鼓楼头急 吴歈风外长 翛然玉壶内 浑与世相忘

又〈可闲老人约访王药圃书此诗先之〉

明朝寒食风日晴 可闲欲同湖上行 先拾玉壶园上翠 却听宝石山前莺 茶铛烦为试新火 杏酪不须和冷饧 君若肎将花径扫 日高相与到柴扃

周紫芝〈菩提轩骤雨初晴〉

杭颍雌雄本自殊 淡妆浓抹是吴姝 满倾涨玉千钟酒 来看镕银百顷湖 白鸟去边山泼黛 绿萍疎处雨跳珠 不知能事王摩诘 貌得西湖落照无

周弼〈菩提废寺〉

野寺孤僧住 当春亦掩扉 晓钟三版去 昏棹一盂归 古屋垂山榧 幽窗养石韦 未容行客憩 荒树雨鸠飞

罗公升〈菩提寺〉

一亩方塘几劫灰 哭声未已笑声催 六桥烟柳相逢处 半是菩提拭泪来(自注菩提寺为临安人火葬之地)

建炎间寺虽毁其南漪诸胜已割为玉壶园殿阁则略为修整二周所咏可案也据《咸淳志水口》核之园在菩提寺后上下湖之交今称玉壶园者在钱唐门外之南乃是改筑城垣而移额于此者非旧地矣

宝庆三年菩提重建佛殿淳祐六年重建千佛阁

《咸淳志》云宝庆三年宁宗杨皇后赐钱重建殿淳祐六年重建千佛阁志称「乾道间僧彬造千手像建阁妥之」则前此六十年已增修建阁志略耳

元末移寺于太学街东余址属昭庆寺

沈朝宣《仁和县志》云菩提律寺元末毁后以筑城寺基入焉明洪武初建城内宋太学街学士倪谦撰记《游览志》云其址并入昭庆寺

《咸淳志》载小方井俗呼六眼井者在钱唐门内裴府前水口在钱唐门外菩提寺前(导湖水入城作池井者名水口)真珠河在钱唐门内水口在钱唐门外菩提寺后一通九曲下湖由是度之菩提寺逼近城垣故元末移筑寺在必毁又知菩提寺前后水口通上湖水九曲下湖尚在其北盖菩提在湖支之东傍城而建也沈志云以筑城并入则寺基为城基为濠池田志云址并昭庆则是开濠之后余址在濠西者归于昭庆也

昭庆之东有望湖楼一名看经楼乾德五年钱忠懿王建(五年恐二年之讹见首卷〈兴建〉注中)

语见《咸淳志》楼与菩提院同年建因院而及之也故名看经楼前俯湖故名望湖姚靖《西湖志》云望湖楼坊志或讹为「水明」谓东坡建或譌为「镜湖」谓乐天建皆妄也意今为秦楼址良是「水明」「镜湖」系是旁近酒楼別题其额非即望湖言苏白二公建者固非云即秦楼址亦非盖望湖在寺东秦楼在寺西也

潘阆〈望湖楼诗〉

望湖楼上立 竟日嬾思还 听水分他界 看云过別山 孤舟依岸静 独鸟向人间 回首重门闭 蛙声夕照间

苏颂次韵奉酬通判姚郎中宴望湖楼过昭庆院暮归偶作

山半楼台绕曲隄 水风当夏却炎威 尝思徧览前朝迹 自恨劳生暇日稀 偶到上方凭槛久 恍如员峤蹑云飞 白莲旧社空遗址 有几人从此路归

赵抃〈望湖楼〉

僧棹渔舠恣往还 澄波如鉴俯群山 绕湖三百浮图舍 祇是凭楼一瞬间

王安石〈杭州望湖楼回马上作呈玉汝乐道〉

水光山色碧浮浮 落日将㱕又少留 从此祇应长入梦 梦中还与故人游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鼈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词招
未成小隐成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此好江山

又〈宿望湖楼察推〉

新月如佳人 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 㶑㶑摇空碧 夜凉人未寝 山静闻响屐 骚人故多感 悲秋更憀栗 君胡不相就 朱墨分黝赤 我行得所嗜 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 诗病莫相诘 君来试吟咏 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 满纸蛟蛇黑

苏辙〈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句〉

欲看西湖两岸山 卧乘水上木兰船 湖山已自随船改 更值阴晴欲雨天
眼看西湖不暂来 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挥将尽 记取从今得几回
湖山欲买恨无钱 且尽芳樽对玉槃 菱角鷄头应已厌 蟹螯马颊更加餐
终日清漪弄短桡 顿忘车乘走翘翘 秋风且食鲈鱼美 洛下书生未可招
滞留朝市常嫌闹 放弃江湖也未闲 孤艇粗穷千顷浪 肩舆未尽百重山

郭祥正〈看经楼〉

楼下水连天 楼居即水仙 何须把黄卷 极目尽红莲

杨时〈望湖楼〉

斜日侵帘上玉钩 檐花飞动锦纹浮 湖光泻出千峰秀 天影融成十里秋 翠鹬翻风窥浅水 白云随意入沧洲 留连更待东窗月 注目睛空独倚楼

朱继芳〈昭庆寺前望湖楼〉

幽寻得胜趣 城市几人能 古柳深中磬 长廊尽处灯 画龙听说法 塑佛看斋僧 別寺经行遍 兹游昔未曾

黄裳〈泛舟钱唐西湖〉

望湖楼上与云齐 下视银河一道低 好是水边歌舞后 绮罗人在画楼西

楼钥〈水月园〉

具美杯残意未休 相将重上望湖楼 楼台忽已居平地 风月何曾识旧游 更挈酒樽过水月 坐增诗兴满沧洲 春风共约新桥畔 遥拜双龙万斛舟

杨维祯〈嬉春体〉

西子湖头春色浓 望湖楼下水连空 柳条千树僧眼碧 桃花一枝人面红 天气浑如曲江节 野客都似杜陵翁 得钱沽酒拍浮去 如此好怀与谁同

邵长蘅〈西湖杂兴〉

望湖楼下螭头舫 有美堂中鹊尾炉 幽寻三百六十寺 毕竟风流让大苏

《挥麈录》云东坡先生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适晡后鸣锣以集之复会望湖楼下或竹阁之类极欢而罢至一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城中士女云集夹道以观千骑之还实一时之胜事也此亦坡翁偶然豪举若云遇休暇必约客为之集妓鸣锣宵分列烛扰动士女岂贤守之可常哉

楼北为桃园宋南渡后有钱唐尉司署今废

华庚〈钱唐尉司记〉云钱唐尉承平时号「八仙」裕陵览西湖图(神宗陵号)尝有「真仙尉」之语时则有真仙亭东坡帅杭率宾僚来游时则有英游阁林和靖访谢尉赋〈秋水芙蕖诗〉时则有咏物楼陈后山兴寄高远形于篇咏「愿得终身为御寇」亦可想其盛也南渡后公宇勿存侨寓昭庆寺隆兴癸未施君温舒徙居望湖楼之桃园规制草创逾四十年因陋就简漫不加葺嘉泰辛酉永嘉高君不倚寔来环视官舍若将压焉乃捐己俸并郡邑所助撤而新之厅堂庐舍二十有一间堂曰「擢桂」曰「平湖」亭曰「真仙」轩曰「清风」今大參许公为之隶古以匾其楣既成欲以先后𦲷职姓氏刊诸石求余为记

宝庆元年余天任重建增建英游楼下为咏物堂又建水云亭袁肃撰记

《武林旧事》云钱唐县尉司相传为王子高旧居旧有平湖轩英游阁又有片石周益公谥之曰「奇俊」

《游览志》云钱唐尉司宋隆兴间建其地相传为王子高故居子高名迥钱唐人尝逢仙女周瑶英携之同游芙蓉城并作歌以纪其事钱唐门外尉司上扇尉司旧官舍也王子高之故宅东坡之所游集和靖后山之所吟咏皆在此处自施尉徙筑桃园则已易地所谓真仙英游咏物袭旧名耳

林逋〈钱唐仙尉谢君咏物楼成寄题二韵〉

仙人多在丽谯居 况对西山爽气余 若向湖滨属佳句 莫忘秋水落芙蕖

又〈孤山雪中写望寄呈景山谢尉〉

璚树瑶岑掠眼新 鲜𩙪时复飏珠尘 此中自是蓬莱阙 何处更寻姑射人

又〈和谢尉病起〉

展转匡床乍起来 缥缸缃帙亦慵开 三年一尉湖山主 谁识神仙本姓梅

又〈答谢尉得替〉

牢愁漫散空阶雨 羁宦闲看落日春 未似青青河畔艸 客亭长短送离人

陈师道〈宿钱唐尉廨〉

平湖绕舍山无盗 官事长闲俸有金 安得终身为御寇 不辞儿女作吴音

楼又名「先得」后为钱唐正库库侧有新园宋秀王园也其北为云洞园杨和王园也今皆废

《咸淳志》称行在赡军激赏酒库数处一名碧香酒库碧香酒库数处一曰钱唐正库在钱唐门外楼名「先得」考董嗣杲《百咏诗》引酒库应在昭庆之东而《武林旧事》云先得楼即古望湖楼则是南宋时即望湖楼地为酒库也名「先得」者意本「近水楼台先得月」句

《咸淳志》云新园在钱唐门外酒库侧秀王府园《都城纪胜》云钱唐门外有西园似即此

《咸淳志》云云洞在钱唐门外古柳林杨和王园直抵北关(今称武林门为北关门)最为广袤洞筑土为之中通往来其上为楼又有堂曰「万景天全」群山环列洞之旁为崇山峻岭有亭曰「紫翠间」尤可远眺桂亭曰「芳所荷亭」曰「天机云锦」皆号胜处《游览志》则云培土为洞屈曲通行图画云气旁有丽春堂青石为坡不斲磩齿春时令人歌舞为戏得上坡者受赏《武林旧事》云园内有万景天全方壶云洞潇碧天机云锦紫翠间濯缨五色云玉龙㻏珑金粟洞天砌台等处花木皆蟠结香片极其华洁盛时凡用园丁四十余人园使臣二人园废之后云洞之积土犹存昭庆寺北七星墩似即遗址其后锄平耕植数十年前尚仍其一今则为墓陇矣

陈允平〈湖上诗〉

流水断桥边 笙歌拥画船 日酣花半醉 春困柳三眠 策杖登云洞 观鱼上玉泉 凤城归去晚 山锁万重烟

近楼有九曲昭庆寺桥今为圣堂桥亦名澑水桥明正德间置闸称小闸水泄新河

《咸淳志》云九曲昭庆寺桥原系小渡咸淳六年创建咸淳时但建桥而无闸其前则小渡桥以代渡也然则上湖(即西湖)直贯桥而北达至玉壶水口始泄于九曲下湖与今闸水入新河之形势大异《万历府志》云嘉靖三十五年武林钱唐二门外各浚濠甃闸上构吊桥环城皆有深池是年四月霖雨湖水泛溢钱唐门新城圮三十余丈乃塞濠并毁桥闸夫环城有深沟钱唐门外有吊桥与今形势又异故今城道桥闸嘉靖后之形势也大抵宋之小渡及九曲昭庆寺桥似即今圣堂桥之处改筑而易名耳又府志云昭庆寺桥有闸俗呼溜水桥在昭庆寺东视西湖水之盈缩启闭之旧通九曲下湖湖曲俱废今入新河明代呼此为溜水桥故以中闸桥为小溜水桥(《钱唐县志》云中闸桥一名溜水)与松木场之大小溜水桥各地寺旧志云广济桥在寺前又名九曲桥旧通九曲城寺东(二字衍文)系小渡有五圣庙有苏汉臣画壁今俱废此钞刻之误也

《咸淳志》云昭庆广济桥大昭庆寺前此即是寺前之万善桥在宋则称广济广宾《昭庆志辑略》云广济桥在寺东一名九曲昭庆桥旧通九曲城上有五圣庙今庙奉圣帝像易名圣堂桥亦误以圣堂为广济然不指桥上圣堂即是九曲五圣此则分明桥下之闸明正德间筑水注新河新河者元末改移杭城形势直列而去其曲故于城下別开新河为濠隍也

戚令畹〈募修西湖圣堂桥小引〉云虎林扼江以为险阻湖以为饶濒湖之门三而钱唐尤要轮蹄冠盖于是乎出薪蒸鲜薧于是乎八潴湖而牐通牐而桥上自省风下及负担林林总总日入而未息为之桥者不綦重矣哉苟桥坏则牐亦随之旱无所蓄浸无所防杭失其利海昌石门以下诸邑且咸被其害然则斯桥也非特湖上万家之咽实西湖三郡之钥也天造之初兵戍无定六桥花柳久供薪采游人绝迹今春制府中丞二公首倡而规复其旧募民种桃柳修石隄曳柴于西山饮马于湖浒将军之令不得戕一卉一枝桃李芰荷𫄙缦如绮绣游人士女车阗肩摩于道顿还太平旧观顾兹桥圮而未修居者游者病涉灵隐后石笋峰僧某甲因众请而慨然任之乞余一言为助余惟津梁缮治邦君大夫事也暵潦相仍民力绌而未遑诚能减游屐之一脔分画船之半席足以佐徒杠资利涉亦人所乐闻也岂多助之无人哉或谓时绌难于举赢姑少待余曰不然东坡知杭州岁饥日晏湖上修整无虚日僚佐谏之东坡曰损有余之财而令饥者食其力非但兴利可以弭乱是亦救荒之奇策也当兹水旱蜚蝗之余民多艰食萃四方之物力以膳给一方之人捐赀者树食力者报功两利之道也以是为乐劝其可乎(康熙十一年)

顾豹文〈募修圣堂牐小引〉云歫钱唐门百步许有圣堂牐岁久而圮父老习于水利者奔迸叹息而告曰「是会城大利大害所系也」余曰「愿悉闻之」曰「湖水自涌金门入城折而北已复南行萦回阛阓中出凤山水门分二支一抵龙山入大江一左折过三板关南新分司榷竹木处也其委输北流为沙河踰堰直趋临平长安用达于三吴而仁海二邑灌田可数千顷利未易更仆数也当唐宋时春夏水大至湖溢市井泛滥为患故邺侯凿石函分湖水使北流宋又于石函东置牐今中龙闸是也元末俯湖为濠于湖首置牐而湖水往往冲激城垣明正德中移牐于中龙之东洩水独多患乃已是牐之在昔利以洩也数百年来湖半淤为桑田今葑茭又弥望矣城中粪积日厚与湖争高而河多湮塞水入城如綫故其势全趋于西北赖圣堂一牐力扼其流利以不匮是牐之今又利以蓄也苟听其坏焉而勿之治则湖可一日涸涸则涓滴不入城而河流绝河流绝则龙山转运不通三板之榷税不继三吴尠竹木之材二邑无溉灌之泽民将大困若会城之水泉卤恶特其细者也」余乃瞿然而起闻诸制府尚书大中丞大司寇大将军主榷使君与藩臬郡邑侯业各捐俸入商复曩制乃语我乡人曰「卿大夫之莅治兹土也痌瘝乃身澹灾以绥兆人曾不后时若著斯土者其能修举之惟台之利否则亦惟台之害将趣事庀材以永斯利耶抑固其材与力以贻无穷之戚耶知不俟再计矣(康熙二十年)

桥南为昭庆湾有谢府园今废

寺旧志云昭庆湾在钱唐门外尉司上扇

《武林旧事》叙钱唐门外有谢府园有一碧万顷堂《游览志》云谢后新园故甘氏园也为太后別墅在惠照斋宫西有道院村庄水阁一碧万顷眉寿等堂湖山清观歇凉等亭每元夕亭台皆垂水晶帘放灯上下辉映金碧夺目士女纵观往往得遗簪坠珥

《霏雪录》云元帅夏谨斋若水居钱唐西湖之昭庆湾第宅百余间乃故宋谢太后歇凉亭如眉寿堂百花堂一碧万顷堂湖山清观亭皆宏丽特甚又架船亭水中每元夕诸堂皆施五色帘放华灯上下相映惠照斋宫与南昭庆斋宫并在南山非大昭庆也盖谢后有园在南昭庆前即甘氏园又有园在大昭庆前所云新园《游览志》误牵为一

旧有昭庆山门今废未建

《咸淳志》云景灵宫园水池之水口(导水而入)在钱唐门外昭庆山门左此昭庆山门之可据者也山门近城故通水口以达城内菩提寺亦近城故相连接

相近有玉莲堂来鹊楼今废

《咸淳志》云玉莲堂在钱唐门外菩提寺南景定三年马安抚光祖建明年魏安抚克愚既徙郡治之竹山阁并奉玉莲堂奎匾揭于此《游览志》云旧府治中有玉莲堂宋安抚使魏克愚徙建于此都人竞渡湖中以此为夺标之所久废明嘉靖二十一年按察佥事刘望之建宾馆田汝成请复旧名居民但称月牙公馆万历二十九年二司重葺今废

《武林旧事》云玉莲堂原名一清堂竞渡争标于此故《都城纪胜》云西湖春仲浙江秋仲皆有龙舟争标有金明遗风

董嗣杲《西湖百咏引》云玉莲堂旧在郡治教场南景定三年移此匾曰「一清」后以堂外多白莲复揭「白莲」旧赐匾

仙根曾就华峰移 净引湘波出浴妃 龙护前皇三字在 燕居旧尹一清非 风檐摇影凉姿媚 月槛迷香冷艳肥 平展水天菱唱远 四山苍翠自成围

黄公绍〈竞渡櫂歌〉云

櫂如飞 櫂如飞 水中万鼓起潜螭 最是玉莲堂上好 跃来夺锦看吴儿

马臻〈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万柳摇金接画桥 一清堂外景偏饶 文章太守开华宴 预报龙舟夺锦标

《游览志》云邑人晋江令张文宿营別墅有鹊来巢名其楼曰「来鹊」今废

李元昭〈西湖社成集来鹊楼诗〉

西湖清且浅 中有兰与蕙 烟雾变晦明 鳞虫潜水裔 飞构冒层阜 仙筵敞平澨 野馔何芳鲜 烹调列甘脆 翩跹麟凤集 适遇风云际 簪佩耀林臯 觞酌宣文艺 社以白莲申 盟用青松誓 莫谓倾盖新 山林结遗契

寺东之城名九曲城

《武林旧事》纪钱唐门外有九曲城下其路名九曲路陈善《府志》纪钱氏筑罗城西薄钱唐湖霍山宋仍旧则九曲之旧直西曲至霍山旁然后东折至北关也

《武林旧事》云杭人上冢于南北南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尤多如昭庆九曲等处男妇携儿女酒肴祭毕于村店山家分馂游息

城下有五圣庙杨和王水阁上船亭皆无考

《咸淳志》云九曲城五圣庙有苏汉臣画壁

《朝野遗记》云岳侯卒于大理寺狱狱卒隗顺负其尸出踰城至九曲丛祠中故至今九曲五显庙尚灵《万历杭州府志》岳侯潜瘗于九曲丛祠孝宗时改葬今处《南宋相眼》云孝宗诏临安府访求岳将军尸其坟在钱唐门外当时私号贾宜人坟

《武林旧事》叙钱唐门外有杨和王水阁贾府上船亭

又有择胜园隐秀园

《咸淳志》云择胜园在钱唐门外九曲墙下绍定三年秀王府创有理宗皇帝御书「择胜」「爱闲」二匾今徙至他所又云隐秀园在钱唐门外城北刘鄜王园城有九曲园居其曲故曰城北

《咸淳志》云宝严院俗呼九曲院

傍九曲城为九曲下湖今废区为九连荡

《咸淳志》云下湖在钱唐门外其源出于上湖(即西湖)一自玉壶水口流出九曲沿城一带至余杭门外一自水磨头石函桥东八策选锋教场杨府云洞北郭税务侧合为一流如环带然有二斗门潴泄之

自白公筑捍湖隄截为上下两湖其上湖水入下湖处近玉壶水口本是上湖之支经菩提寺后宋志所云「一通九曲下湖」是也水磨头水口者即中闸口经今万善桥下东注北行而合为一流也昭庆已废为教场故曰「入策选锋教场」云洞横亘昭庆之东北故经杨府云洞二斗门者玉壶水口闸中龙闸也今城既移別开新河玉壶之水口移在于南为圣堂桥小闸湖曲废为九连荡隄道亦灭当湖曲在时水面广阔处波光滉漾左城右山玉壶云洞诸园借以据胜概可想见湖曲废则不可问矣九连荡本十三区至崇祯年间冯洪业陆澄源暨寺僧大观妙灯佃十区为放生池结放生会初从慈忍房东京房创为之陆亦就二房为依归故与后来主方丈者无与也十三区后并为九区以其连接名九连荡又以合九品莲呼九莲荡

林逋〈上湖闲泛檥舟石函因过下湖小墅诗〉

平臯望不极 云树远依依 及向扁舟泊 还寻下濑归 青山沿石埭 春水入柴扉 多谢提壶鸟 留人到落晖

參寥子〈下湖晚归〉

屈曲莎隄引兴长 𡧓辞芒履踏秋霜 归来已奏孤城角 撩乱梅花落女墙

诗语「屈曲莎隄」沿九曲之白公隄也「下濑」者上湖洩下湖之流也

大昭庆律寺志卷之三


校注

据《东坡全集》〈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宿望湖楼再和〉二诗校(四库全书,集部,別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全集,卷三,页十八) 「地」有作「异」者(《杭州佛教文献丛刊大昭庆律寺志》曹中孚标点徐吉军审订杭州出版社2007p.41) 据《杭州佛教文献丛刊大昭庆律寺志》p.42补(曹中孚标点徐吉军审订杭州出版社2007)
[A1] 间【CB】闲【志汇】
[A2] 吕【CB】李【志汇】
[A3] 圮【CB】𡉏【志汇】
[A4] 德【CB】▆【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昭庆律寺志(卷3)
关闭
大昭庆律寺志(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