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庆律寺志卷之九

僧伽下

住持师

有明至今昭庆五经兵火当其毁时有能肩任兴复树绩伽蓝其嗣衍而为诸房于中德行著闻众推登坛说戒者即是宗师能宏经阐法者即是法师若时逢废寝禅堂定有主者名曰住持住则僧系犹存持则法门未绝然必选择诸房中英俊任之任或二人轮年补授田少使有云昭庆寺戒坛盖自国初大慧慧皎两律师奉上命而为之登坛授戒后嗣其传者非出部劄故有真戒坛假宗师之说假宗师者指住持也然此寺之废而兴衰而盛所以阅数百年而终得建立非诸房之住持不为功是以详为记之

昭庆诸房悉祖大千师师名普周慧皎嗣也慧皎为宗师周为住持

周性行刚果三业纯贞四仪整肃日诵《法华》为课募建堂宇立功常住永乐十八年趺坐唱佛而逝葬六通寺㫄

周嗣二曰汉章云天泽霖二支衍为三十三房云嗣善宁宁嗣法讯

宁字静中成化六年住持重葺坛殿有绩讯字实庵成化二十二年住持志誓恢覆呈禀二司达于朝廷遂得吴汝辉重建

宁再嗣恩嵩嵩再嗣福兰嵩之比肩恩葵皆勒勋伽蓝嵩字大年(亦称大𪨷)号松石住持戮力佐广霌兴复功居多性好学通内外典能诗擅书法初为天竺书记后主席法相及普福寺兰字谷香号小山隆庆三年住持为十愿首之一兴复有绩其裔为见心房葵字正阳住持本寺曾开法菩提寺后为雨花房

別有天目普慎其嗣衍为三房

慎字独庵从天目来协力兴复本刹而病卒嗣者依栖禅堂后衍为法云胜莲西隐三房

菩提寺约宗记其嗣后为二房

约宗记师智淳宗师之再嗣也永乐间曾以高行被召后自杭臬司命住昭庆住持闭禅堂门不纳官为別立西方丈后为冠西三宿二房

华光庵若瞿购东震房居之后为二房

乃庆云福成二房也连前共四十一房

皆能辅翼本寺助令法兴者也

吉祥房以张瑞图书「最吉祥」额得名在慈受房前

祖为瑞云祥受法于楚石琦嘉靖末年换易殿宇梁柱有绩其后归并慈受房

鹿苑山房即旧旃檀林千佛阁之遗址也在大殿左

祖为东升晓裔圆龙字悟庵万历四十年住持辛勤二十余年修复殿宇甚力庚寅年趺坐而逝裔理顺字行中号怡山通内外学能诗文兼综岐黄术校辑《昭庆寺志略》有〈昭庆十咏诗〉彭羡门跋其后戊辰住持禅堂

理顺〈偕文则师访闲云上人借昭庆纪事稿不遇留赠诗〉

欲问当年迹 殷勤访旧知 山深人去早 湖近客来迟 春暖花明院 风清竹绕墀 徘徊归路寂 回首听黄鹂

功德林以孙隆书额得名在戒坛东

祖为晓堂钟裔成圆字鉴堂万历十七年住持募建有绩裔真乘字惟一崇祯十六年住持预净行社并归西来房

长今房以金阶书额得名在功德房侧

祖为柏堂寿顺治十二年并归功德房

见心楼张定徴书额有堂曰「普东林」又称东林房在柳林巷西

祖为东林溥裔寂宗字印月擅书法裔宏开字绍莲博通宗教康熙壬寅住持并归西来房

程嘉燧〈五月一日雨中过东林轩惜別诗〉

寺门桥下独徘徊 谿树笼烟黯不开 月出可忘携策到 泥深曾几泛舟回 冬青香满花堆雪 苦楝风多径糁苔 从此经时踪迹断 更谁冲雨亦能来

宗律房涌胜房皆附近慈受

宗律之祖西泉净嘉靖四十二年住持崇祯中废归慈受涌胜之祖友松庆崇祯十三年归慈受

枝翠林即绿野堂在戒坛东

祖为恒渏霖号新桥嘉靖四十五年住持系绝今为众房公所称东方丈

鹿野禅林申时行书额在胜莲房旁

祖恒润𩆁号虚桥隆庆五年住持裔照蕴更名海𡶨字观空嗣法灵源法师裔湛森字雪涧更名灵湛字辩轮嗣法平观法师废归胜莲房

申时行〈游西湖憩昭庆寺泛舟遇雨诗〉

钱唐启名都 西湖汇灵壤 𪨷崖云水间 楼阁菰蒲上 袨服鬬繁华 良时恣欢赏 朝逐紫驑韁 暮归青雀舫 伊余昔行迈 目境已惝恍 兹辰眷旧游 夙驾成孤往 投迹混樵渔 改容避官长 禅径窈且深 香台郁何敞 招隐此岩阿 逢僧得元奘 相携话竹林 共载呼兰桨 长隄夹花木 孤屿出榛莽 群峰黛作眉 一镜平于掌 浮鹢澹忘归 盟鸥惬幽想 风雨翛然来 中流任飘荡 山色既空蒙 湖光亦滉瀁 波回新涨绿 谷应飞泉响 宁愁衣袂濡 但觉神情爽 法界何沈冥 慈云忽开朗 景物自悠悠 畏涂空攘攘 不见孤山士 千秋仍肸蚃 鹤去不复还 望风寄遐仰

朱隗〈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 酒薄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 清霜禁杀络丝虫

德胜禅林在戒坛西北

祖为禹川海嗣智岳字中山隆庆四年住持归并庆云房

释方泽〈赠岳中山住持昭庆序〉 往余过昭庆馆于彻悟堂寮中悟堂余邑人先以腊行住兹山授四众毘尼为宗师因识其徒岳中山者別去数载兹忽造余室将行补方丈住持时梅谿偕来丐言为入院贺余谓诸郡戒坛五代间多废独昭庆至今益盛暮春之初缁流殊方异语云流水赴三衣瓶钵蹡蹡济济至于坛下以数十计此诸衲子皆有志愿学佛仪轨一窥坛门欢喜踊跃投堂展礼如觐生佛其在坛也宗师之所要约止持作犯五篇条例如承佛语方铭心焉而宗师之贤否不计也于是皆受《四分僧祇律》并《梵网十诵》以次散去当是时乡诸缙绅大夫士有道望者俨然临之有成劳焉彼亦有见赞于国家之治化云尔宋何尚之对文帝曰「百家之乡十人奉戒则百家慎矣千室之邑百人奉戒则千室善矣故行一善则止一恶而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千刑息于国」佛理之赞化也不其然乎先帝末年有以马鞍山戒坛潜匿无赖告者有旨禁罢兹坛因亦停止今上图惟至治万几之暇当有不负灵山之嘱而以兹坛为言者然则中山将又有宗师之任矣他日拥猊床面诸瓶锡奇伟之士比邱二百五十种破烦恼之慧剑其果利乎否耶梅谿起而言曰「中山在悟堂罏锤间久矣师无虑

慈受董其昌书额在吉祥房后

祖东明㫤嗣智瓒为宗师嗣广雷亦为宗师(见《宗师记》)裔文桂字秋林持律精严裔明睿字自度中兴本房住持禅堂好学能文名传缙绅诸老裔真玙字振宗日修净土了悟心旨预知时至坐脱裔海慧字觉成号云巢參方通宗教受法于江右博山和尚逝后茶毘得舍利千百裔寂用字以诚住持禅堂诸方敬其行业修《房𧭘》撰〈序〉裔普淳字心涵住持禅堂能诗有《竹阁社集》裔然裔字莲城结莲社以修净土预知时至坐脱裔满德字慧生善书法裔了言字文空更名道虚能诗善画有《诗艸》《画谱》裔惟馨字德香弈称国手慈受辈出高僧诸山莫及其盛当时有一门龙象之誉今并其居废矣基址归并禅堂

程嘉燧〈久留湖上昭庆慈受僧舍得牧翁岁暮见怀诗次韵〉

自古蛾眉叹入宫 也多失马塞垣翁 人间岁月私蟠木 天上雷霆宥爨桐 抱叶蝉吟圜室内 倚空鸾啸半𪨷风 屋梁月落疑颜色 时见残灯几穗红

黄与坚〈雨夜宿西湖慈受院〉

一別西泠十五年 趣装重过意茫然 鹫峰刹竖飇轮外 鹿苑人归劫火前 孤簟冷云消客梦 半楼荒雨乱高眠 朝来霁色还留在 博取三秋蜡屐缘

张丹〈昭庆寺访心涵上人〉

禅房何寂历 幽径得栖迟 座有翻经处 人当挥麈时 竹花凝薄雪 苔雨飏轻丝 此际应乘兴 悠然忘所期

莫若愚〈竹阁雅集图石刻〉 乙酉孟夏十二日榷使陈梅臣先生修竹阁社四方云集者十有余人先生执爵而前诸子以次登受酒半步六一泉观焉泉为坡公与勤上人怀欧阳公处梅翁辟莱引泉再筑勤公讲堂前建阁以祀邺侯香山永叔子瞻君复及勤上人命嘉会颜其阁曰「数峰」而莫慧公图之其仰而听松者梅臣也其俯而观泉者韩性存也饮泉而诵勤诗者心涵上人也隅坐而执卷者余也咸有赋诗属嘉会纪事而系以诗

寂寂澄潭晚愈妍 松风水月静依禅 闲来重上溪亭坐 仿佛勤公坐石边
静测澄泓性 因空著染心 琤𪻐风落韵 活泼藻流音 晤语传勤意 凄其發我吟 千秋追逸响 相与一敲金
涤影消衣湿 移光动藻新 壁虚吟若答 泉冷濑微粼 清沁松当润 香霏梅已频 所怀在高韵 鸿羽拂烟垠

右石刻心涵诗独阙失不存慈受堂毁后怀德宗师于土中掘得今置之受堂后墙

慈荫房在戒坛东匾额有「慈云」字亦称慈云房

祖苍云盈裔圆益字自明更名圆彻住持禅堂

释宏道〈送彻自明上人住持昭庆诗序〉 自明彻上人早从日章法师游历清职于上天竺寺众多才之又尝司忏悔事于雨华尊者之室声誉日著杭郡之秉教者选补昭庆之虚席而为法师出世之高弟人益嘉其谊焉彼或以势驱利诱虽从游日久一旦幡然叛去略无愧色其视自明为何如哉余固知自明可谓不失所守者矣兹将往莅寺事京都之交游咸赋诗以饯遂特举其大义而为之序

慈济房在慈荫旁后废別建护生庵称护生房

祖独峰昻裔如醴字瑞鸣更名智音号忍山嗣法于吉祥慧法师传贤首宗顺治十五年于本寺放生池侧(即九莲荡)建护生法寿阁居之宏扬《法华》《弥陀》《金光明》《金刚》《盂兰盆》等经

古朴山房王穉登书额有莲山艸堂董其昌书额密训堂王时敏书额沤居祁豸佳书额净持阁范允临书额在卧牛石南

祖石庵顼嗣恩荫字松几通禅讲能诗文宏治元年住持立勋昭庆裔文柯字古林万历六年住持嗣成觉字见南万历十六年住持能诗文裔真谁字履素崇祯十五年住持为十愿首之一预净行社裔性存字沤住崇祯十七年住持为诸名士赏识裔宏愿字岭雪受法于古南和尚裔觉斯维宣修伦为徐宗伯方虎所赏

成觉〈寺楼晚坐诗〉

萧飒西风枕簟秋 湖天残雨坐来收 牕摇水竹凉初逗 帘卷山云湿不流 薄暮蝉依深树咽 长空鴈与落霞浮 月明江上闻吹笛 穆穆清光独倚楼

〈山房病起〉

一病支离厌有生 地罏分火煮黄精 身闲自等浮云嬾 骨瘦翻同野鹤轻 几向窗间窥树影 每凭枕上听钟声 茗瓯吸尽罏烟散 破衲蒙头坐月明

钱谦益〈西湖杂感诗〉

佛灯官烛古珠宫 二十年前两寓公 画壁空蒙山过雨 诗情澹荡水微风 断桥春早波吹绿 灵隐秋深叶染红 白鹤即看城郭是 归来华表莫悤匆

陈继儒〈雨后寓昭庆寺怀陆伯承倚醉楼写画见意〉

雨后溪声吼似雷 高楼倚醉想衔杯 段桥秋色无多远 只隔蘼芜绿几堆

徐倬〈题湖寓〉

户对遥峰石作邻 绕床绿水碧如筠 湖山尚喜能容我 贫病原来不负人 花试浓香宜静夜 鹤啼清露在萧晨 书签药裹经营外 生计还添一钓𦈏

又〈示元正寓湖〉

秋月为谁好 秋风又飒然 自难邀火伴 何害学神仙 对座余空壁 看囊少一钱 中郎称父执 时过话诗篇

徐元正〈题寓壁〉

半年漂泊经年病 十日题诗九日眠 逆旅人情随冷暖 穷途药饵费周全 霜帘欲脱风还扰 江阁慵登月自圆 抱影凄然无一事 冰霜历尽未教旋

钱千秋〈募净持阁塑佛像疏〉 履素上人夙秉慧珠早栖净域轶六尘而不染烛三乘以孤明洗钵西湖之滨參来定水喝棒中峰之偈悟续祖灯坐破蒲团几飘意叶㓰开兰若粗结台莲顾阁起凌云可纳大千世界而相非满月曷瞻丈六金身凡在归依愿言顶礼宏启法𩍁共澈檀波出红𬬻而忽睹庄严投白社而佥生欢喜𣄢飜日景晓山送螺髻之青铎振风竽好鸟供迦陵之响快登道岸无负慈航(修止居士)

方孝标〈为幼律沙弥募衣缽引〉 戒佛之不得已也行有不合乎佛者乃云戒皆合乎佛何戒焉然行军不能无纪律治国不能无刑书则佛法安可无戒孔子于复礼而宣四勿以心性言戒者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尔反尔以果报言戒者也故先儒与古德胥不可舍于戒余与昭庆老僧沤住懋持交甚久二公虽居廛市持戒甚严今懋持之高足幼律志在受具足戒而苦无衣缽之资欲募檀护助之夫使无受戒志众安能鼓幼律之奋發若但无具资也此檀护之乐与有成者也请自余始(龙眠山人)

望立道人成木〈赠沤住上人诗并小引〉 余家寄苕上梦及西溪梅香山色未尝不反复感叹今丁亥秋寻素心友𨓆公槃桓两月始适志焉去友居不数步有庵名「我」朴雅古澹其主沤翁奇伟人也日与过谈烹蔬煮茗快乎晨夕久忘其归乱离中能雅会笑傲放浪大块之外而绝闻于世此固未始有之遇也作里句纪之

余家四蔽菰蒲深 长忆西溪梅花林 秋筇忽拄东山坞 喜得沤公谐素心 沤公之庐朴且雅 萝门竹楥长阴阴 黄叶平桥稀过客 天香满庭多幽禽 闲身情与孤云澹 高枕梦入寒泉吟 烹藜啜茗几晨夕 此乐未始有古今(我庵在西溪马家坞宋时名永福亦名崇祯院沤住之师履素重葺居之)

释泐潭旋湛〈题沤住存师书画帙后〉 古今来豪迈奇伟之人每为名害然又云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故善藏其名者未若未名之妙我庵沤住师徒居西湖皆有名而未沽名者真居于名实之间而不与世推移中古之禅宿皆然耳偶出近代书画册叶题曰「未名」索余跋于后余方临行役殊埽笔墨兴漫书数言于帙尾

李丹衷〈题沤住画册〉 龙眠子作〈山庄图〉泉石艸木不问而知其名也渔樵隐逸不问而识其人也龙眠画妙绝今古然则至妙者果安俟名与观沤师所藏册叶虽无款题山水人物禽鱼竹石见者莫不言其工顾不能別其谁作者遇鉴家自当定之惜余非赏识人徒使迹湮玉素光秘丝豪不同华严相宣示斯增负耳

沤住存公谱牒虽不纪其行迹但观其题赠数种自足著其清品吴骏公曹哦雪谭埽庵薛岁星钱仲毅沈作玉德乾如晓二上人咸有笔迹投畀其人可知也

徐倬〈劝修古朴山房记〉 凡客入虎林者必一至西湖湖之上名寺最多几与洛阳伽蓝等而求其面阳雄峙揽全湖之胜可以骋目而纵观者则昭庆寺为最寺有地涌戒坛古德往往说戒其地住持僧约数千指各构精舍于寺侧约数千楹咸可寓客而求其幽邃雅洁花木之最深而埃𡑷之不到者则古朴山房为最向有苾𫇴博物善赏鉴所蓄法书名画越甆宋雕为极富游其处者如登海岳之楼而窥清閟之阁也故前辈如董文敏陈征君钱宗伯诸公皆曾假馆于此有所留题犹可见也客堂三楹不戒于火所存唯沤居连山艸堂士夫至者可以布几榻而不便于会宾客未免以此为憾上人颖先幼律思重兴之然苦贫落向之所蓄又荡尽无余所喜者颖先与其高弟彝初俱精于戒律深通禅理与之相对愔愔如见古德虽折足铛边白木榻下其为欢喜较与曩之法书名画越甆宋雕更胜数倍也所望士大夫之游处其地者各布金佽助之落成之后一为停骖而登斯堂焉烹紫笋烧玉版闻妙香而谈禅悦此亦至西湖者不可少此一段清况也然则余之饶舌岂仅为上人谋哉

天香精舍在连山艸堂右

祖玉堂璠裔德行字修安崇祯四年住持预净行社裔广学字默成更名成岳嗣圣先法师法住香光庵

符之恒〈秋日昭庆僧房访宣城沈丈廷瑞〉

清晨入萧寺 语铎风泠然 石桥直当门 断续幽涧泉 言寻名公孙 息影栖僧椽 斋厨薜荔影 木鱼香火缘 既见钦余心 白发古臞仙 元谈自蕴借 妙画纷㛹娟 颇谙胜国事 东林数群贤 耕𪨷艸堂图 异代人空传 老矣阅世幻 供养唯云烟 乞将诸葛笔 游戏徧大千 于荷及艾竹 市上徒争妍 何如学清净 对照青螺前 能事在天趣 日泛湖中船 闲看醉乡记 高吟秋水篇 恨不写梅香 精庐住一年 宣城佳风物 归有负郭田 屈指授衣后 到家孤月圆 好携黄藤杖 撰栗山中眠

永福院永庆院皆在殿西北

永福祖实中莲裔广霌为宗师永庆祖秋霞锦

东竹院以顾应祥书「竹院」额得名旁有西竹院皆在戒坛后

东竹祖晓堂暹裔成玉为宗师西竹祖成梁字世才万历二年住持募建后殿有勋再嗣莲池亮为西竹房祖裔镇元字嵩云亦称松筠万历三十七年住持辛勤二十余载与悟庵同志勠力完整伽蓝又作阅藏饭僧诸胜功晚年日课《法华》不辍裔通𪽈字闻入预放生社今归禅堂

金学曾〈阅藏安期疏〉 虹流电绕九重欣凤诏衔来玉转珠回三藏恍龙宫涌出海众于焉捧贝天人宛尔散华幸际休光同生法喜惟兹古杭昭庆戒坛门临官道而红尘不飞树接女墙而青山不断花名空色鸟说天机僧久传灯客来联驷顷至万历三十三年岁次丙午颁勅而锡琅函赐金而建丹阁遂有介山如公葺茅斋为栖禅之地继有嵩云悟庵饭缁侣开阅藏之期三缘虽合四事须丰唯乐输者捐一于百捐十于千祇损乎毛发而受施者合千为万合万为亿等积于邱山敢云破其悭贪所望發于欢喜看人饱饭味外之味可尝聆彼翻经言外之言无尽庶使时扬法宝不枉圣天子郑重颁来日继香厨最快众阇黎殷勤讽去总归无漏不堕有为万历己未

释德清〈寄嵩云藏主诗〉

门对西湖一镜开 水光山色满经台 时翻贝叶伽陀颂 却似初从白马来

鲸音房以孙隆题「觉海鲸音」额得名在天王殿左旧钟楼旁

祖景堂晁顺治十三年归并三生房

慈照山房在益善房左

祖瑞庵茀曾居法相寺归并益善房

三生房以杨日森题「三生来」额得名张萱书也前临青莲池

祖映空蘤曾居菩提寺裔成本字月岩好学通内外典有戒行为苕溪朱翰林所赏万历三年住持裔净筠字宇庵万历十七年住持裔圆荫字湛如万历四十三年住持裔正容字神宇万历四十八年住持裔宗镜字公朗崇祯十四年住持预净行社裔范行字文则亦名范围能诗文预净行社裔普洽字水一号默庵能诗住持禅堂自预法华社后日课经一部

范行〈秋日登宝石山诗〉

揽胜选岧嶤 追攀兴转豪 山当城补阙 峰并塔争高 暮色云连海 秋声树涌涛 浅深红叶里 清磬發松寮

普洽〈题庆忌塔〉

塔势半倾颓 远撼疎林出 下有庆忌藏 纵横狐兔穴 事遥二千载 魂魄如一日 死成要离名 巧堕𨵵闾术 艸枯石角张 风怒树头叱 古潭有涸时 英灵长赫奕

李仲华〈三生来书壁〉

偶入招提问老禅 蜂台寂寂涌青莲 窗前秋色千峰出 云外钟声万壑悬 把酒漫酬孤客况 留题还结再来缘 无端一枕家山梦 又逐征帆落照边

戴灏〈宿僧院〉

共宿高僧院 深杯赋茗柯 钟声沈远寺 鴈影度秋河 近海金风早 安禅白足多 上方今夜月 犹向断桥过

李肇亨〈西泠寓室〉

雾气横秋柳 香风送晚荷 不知湖面濶 止觉四山多

朱国祯〈请宇庵筠长老住持家山疏并序〉 昭庆上人曰宇庵月岩本宗师高弟也世为姑苏大族李氏性敏好学博通内外典籍戒行纯笃处事精详士大夫咸器重之方丈虚席寺众恳请再三选吉于是月二十九日进院古林土人持轴来徴余疏因呵笔书之

伏以骥产渥洼异质顿超于凡马兰生湘楚清标逈出于群芳品贵如斯人雄亦尔恭惟新命绿野堂上宇庵筠长老禅林模范后学准绳早投于硕德高贤威仪有则克究夫毘尼布萨戒律尤精其晦迹也韫椟美玉待价而沽其行道也出鑛良金随时以用说法则辩若悬河护戒则贞如介石遇公卿若大颠见重于昌黎交贤士犹慧远契投于靖节石室焚香翻贝叶竹炉煮茗听松风利名上半点无干富贵中一毫不著自分林栖涧饮向火以煨灰忽然电掣雷轰推门而落臼望持玉尺以显金科坛开西子湖头两岸好山排佛闼锡绕石函桥畔一湾飞瀑挂秋河十方龙象共来宾四海菁莪齐化育

黄承乾〈赠湛如荫上人补昭庆住持序〉 禅家自百丈海以前惟以流通佛法为事丛林多者千人少者亦不下数十百人住则參究宗乘行则杖头风月足底云山未尝有所统摄故其时不事王侯不隶官府僧之名甚尊而其道亦大振然凡圣同居不无龙蛇之混司教者有忧之于是略倣世法分典厥司因能而授度德而任诸所胪次总总秩秩而纲纪之任则畀之一人住持之名实昉于此夫住者住佛地持者持佛戒盖以大法王子出为人天导师即达官长者不难分庭抗礼其任之重如此嗣后佛教陵替任以人轻有司竟案籍而奔走之法门之龙象有同赋役之里胥甚矣今丛林住持比比而是独昭庆之任最苦且剧盖其地当水陆要冲舟车所凑绂冕所临酬酢宴会肩摩踵接巨钟横梃住持者率缁流万指出迎矣虽名梵宇不异邮置借令一有阙失当事皆从而𬺈龁之祸且不测肩斯任者不亦难乎余居停僧湛如适当承乏其人弱不胜衣呐呐不能出诸口向所称住佛地而持佛戒者庶几近是往司厥职当以赵州三等法应接来机不离世间相而默參实相或于回避不得处更进竿头一步乎(万历乙卯)

骆骎曾〈赠仁宇上人住持本山序〉 四方缙绅先生凡有事于武林西湖者咸税驾于昭庆当路贵人干旄相望旦晚晋接无虚晷每岁推贤而才者二人主之其任最剧且艰今年仁宇上人适当厥任同衣敏如辈丐言为贺余尝考古住持之义而慨今之不古若也古者住持专于流通佛法住佛地持佛戒阐扬宗旨为人天导师一时王公大人无不分庭抗席讲宾主之好昔苏子瞻守杭日从部内耆宿共參密契屈二千石之尊下交野衲于破铛败壁前恐不得当如參寥辨才其人者风轨可挹近世士大夫我慢相高傲然芥视诸衲子每前旌及门主者披缁道左率众趋跄仆仆送迎惟恐获罪欲复抗颜持佛威仪同世法讲均敌礼不可得何况扬拳竖佛高坐说法大扬宗风此于住持名义几如鲁季之告朔矣然一二贤者处此能向纠纷中得大解脱不离世相亦不著世相从境现心从心摄境打成一片高高下下随机应接譬如浮云卷舒变态千万空际无一物将迎送趋跄尽成妙用此非世间大智慧人未解办此仁宇慷慨历落直心白意向人辄倾肝胆与近来禅和口说三昧胸藏万斛尘垢者迥別且才具明敏遇事立解若利刃之截物以此处盘根错节间当有踌躇满志者余不贺仁宇之得住持贺住持之得仁宇也遂走笔书赠

《静志居诗话》云辛丑夏留湖上昭庆僧舍时钱受之曹洁躳周元亮施尚白诸先生后先来杭有持元〈西湖竹枝词〉请受之甲乙先生曰「和者虽多要不若老铁」次日群公泛舟于湖曹洁躳引杯曰「老铁之外谁为擅场请各举一诗不当者罚」周元亮举陆仁作施尚白举张简作南昌王于一举严恭作吴袁令昭举强珇作武进邹𬣙士举申屠衡作钱唐胡彦远举徐梦吉作萧山张南士举缪侃作山阴祁奕喜举释文信作钱唐诸骏男举马琬作余曰「诸公所举皆当然未若吴兴沈性之作不独寄托悠远且合竹枝缥渺之音」曹先生曰「然」诸公与余各浮一大白

本瑞山房在胜莲房西

祖若溪通万历二十九年住持今废归禅堂改筑水陆堂

雨华阁在一观堂西

祖南江佑裔清臻字苇舟号近洲万历十九年住持冯祭酒有赠序今归禅堂

益善斋亦名柳林房在东京房后

祖思敬礼住持禅堂

东震房从慈受房分出在西来房东北

祖国祥瑞裔深裕字德含崇祯十四年住持预净行社后转购与华光庵若瞿

西来房从永福房分出柳林巷东

祖大潮海裔宏通字若谷康熙三十七年住持

东京房从雨花阁分出在青莲池东有贝叶斋董其昌书额

祖清江证嗣大楠字楚林万历十九年住持裔妙灯字慧空崇祯二年住持于贝叶斋前开放生池预放生社裔觉行字如初崇祯十年住持预净行社嗣善恒字常惺崇祯十五年住持助修戒坛亦预净社

冯梦祯〈送昭庆寺楚林苇舟二上人住持入院序〉 古之住持有司以礼迎致十方明眼尊宿參堂入室俱一时龙象王公折节士庶归依何其盛也而当其时尚有如户籍之民直遣伍伯追呼之叹况浸淫至于今乎武林五山俱设住持而昭庆处城湖之交最繁最冲以故住持岁易且并用二人非练达世故才行俱优者不能举其职今年辛卯楚林苇舟二士实任之将入院谒真实居士请曰「公金汤大法敢乞言以为宠」居士笑曰「二公新充住持吾且愿作入室弟子录葛藤话柄而反从俗士乞言耶」为大笑不止虽然今之时非古之时而敢望今之人为古之人乎楚林通儒书言温气和律身以法苇舟笃实无华为同祖兄弟德腊相若一寺所推重其能举住持之职无疑如其因羊溯礼望二公为古之住持则吾又不能不为今之时三太息也二公其勉诸

《快雪堂漫录》云李于鳞为吾浙按察副使徐子与(名中行七才子之一)以𡵚茶最精者饷之比看子与昭庆寺问及则已赏皂役矣盖𡵚茶叶大多梗于鳞北士不遇宜矣季象说

最胜林张定征书额从雨华阁分出在西后门

祖友松信裔然正字敬一顺治十二年住持十五年进禅堂助缘归并禅堂

觉胜林从雨华阁分出有皆喜楼观音阁在戒坛东北今东塔院即其处也

祖晓堂昱住持禅堂裔文槐字西洲万历元年住持助缘修建

永胜林从觉胜林分出

祖嵩师今址归禅堂

慈忍堂从永庆房分出在正殿右有一观堂冯梦祯书额

祖大慈明裔传如字介山为法师传印字平山万历三十四年住持持律精严临期坐脱裔大观字照圆助建后殿预净行社承见字圣裔更名承超佐介山建法乳堂后殿预净行社

何璧〈西湖寻曹能始诗〉

垂杨漠漠荇田田 何处春风十四弦 放鹤僧归三竺雨 听莺人过六桥烟 诗寻萝薜谁边寺 酒载桃花第几船 游子天涯魂易断 非关春树有啼鹃

紫竹林从鹿野房分出在西后门

祖月湖慧今废归并禅堂

祇树林从功德房分出在东方丈左

祖无为学裔如传字明初居法华山静室修行践实预知时至坐脱裔普荫字雨涛有净行临期坐脱今废归慈荫

法云楼顾应祥书额在戒坛西

祖普慎字独庵自天目来成化丙戌后効力劝缘病逝其嗣依栖禅堂后分三房法云房以碧天湛为祖住持禅堂裔本然字两溪隆庆元年住持劝缘有勋今归并庆云房

胜莲堂在雨花阁右从法云房分出亦名匡庵

祖即两溪然裔通琳字慈印住持禅堂裔界乘字存素顺治四年住持裔恒满字三平顺治十七年住持三人皆预净行社

西隐房附近胜莲房

祖一清涧与法云之碧天湛比肩今归庆云房

冠西房在天王殿西南名西方丈有止观堂韩敬书额有阿兰若张汧书额

祖为菩提寺约宗记乃智淳宗师再嗣也裔吉庵迪精戒律擅医术嗣福恩字天泽号云谷见器于海盐萝石翁裔法经字南渠助缘修建立绩丁未受宜兴请建承云塔裔如湘字楚溟万历四十七年住持见重于温乌程裔平川和尚开法于山东海会寺

臬司荆茂字昭武号畏庵正德四年己巳以病憩寺就医手题「橘香」二字额

又〈赠吉庵迪上人诗〉

皇命主大臬 清勤两三岁 秋月当胸襟 香风动冠盖 偶巡西湖漘 解后𬮱阇外 闾阎多疲癃 艸莽见羸惫 叩之悉勿药 厥角告且拜 三叹怜向隅 燮理愧吾辈 谕之谒毉王 吉庵能起废 停车我径造 相晤一龛内 烧丹火养炉 制药香霏碓 膝下旧坛穿 肘后青囊碎 佛形儒气象 道骨仙体态 尔毋官长看 我以师尊待 诚愿术苏民 如旱时雨沛 欲报无琼瑶 中心唯感佩

钱卓庵〈赠南渠上人〉

我检高僧传 如公印上真 悬离昭觉路 越坎导迷津 四袠心何壮 九年功已纯 不须嫌幻质 久视过庄椿

温体仁〈赠楚溟上人〉

偶此寄浮踪 幽寻得远公 心超浊世外 身稳白云中 离垢原无净 随缘即是空 知非吾已晚 斯意傥君同

董斯张〈养疴昭庆寺答忞公见怀〉

舍家游南山 将以写烦忧 古寺面湖水 凡夫聊暂投 繙经疑顿解 佞佛礼还周 此外了无著 有时探胜游 问花趋隔岸 醉月棹中流 石径独归晚 禅关孤梦幽 乃深静者趣 尚冀微疾瘳 惜汝不偕往 投赠非所求

沈自然〈寄居湖上僧楼〉

藕叶将凋桂叶浓 隔湖隐隐见雷峰 独松关口秋声急 并入南屏寺里钟

陆奎勋〈寓昭庆止观堂〉

秋湖涵镜水 翠竹閟僧窗 旅梦须臾破 钟声百八撞 心君观自了 魔阵战能降 不见參寥子 空谈折慢幢

查慎行〈昭庆寺僧楼同年佟渊若学士见访〉

满川烟火气熏蒸 谁解敲门问老僧 多谢同年能见访 上楼初点佛前灯

厉鹗〈赠茅湘客七十时寓湖上昭庆寺〉

秋赋同时几辈存 茅君元是列仙昆 百年遗事钟山献 一卷新诗白下门 寿骨自临湖水照 闲愁不𠊓佛灯昏 相逢初地无尘事 应觉清言胜酒尊

又〈同纡斋龙威登宝石山麓望湖复集昭庆寺僧房分赋〉

轻阴无雨亦冥蒙 出郭招寻一望中 桥外人归山罨画 柳梢船度水连空 年光会计春将半 笑语流连迹偶同 莫忘僧坊幽事在 酌泉烧笋落梅风

王时鸿〈宿冠西房〉断句云喜他槛外无楼阁露出湖西一角山

董谷〈赠福恩別号云谷序〉 武林昭庆上人恩天泽者余乡人也秋日游杭过省其宫假榻逾半月见其气和而情真乡曲之雅蔼如也暇日以別号为请余谥之曰「云谷」盖天之降泽必以云而云之生也每于谷是号所以昭其字也昭庆寺当西湖上游而上人精舍适当其前于湖为尤近武林山水甲天下所谓西南林壑尤美者不必远有所往登楼凭槛举在目中磅礴郁积之气生于寒𪨷古洞之中以上腾于天者自非清秋皎洁未尝不冥蒙掩霭朝变暮化千态万状而不竆此天下之奇观也上人目骋神游于其间岂不深可会于云谷之趣哉然余又闻之西方之教兴大法云雨大法雨使夙有根性者如根荄在地普在萌动洪纤各遂其生上人寓目于楼睹云于以见天地之大用岂非油然于怀思所以沛然于斯世以无负大圣人金口之训孰与敛其利济独善于幽谷而已哉

三宿堂沈启南书额亦称三秀房在天王殿西

祖春谷融住持禅堂与冠西房共祖也

庆云房即法云楼西隐房之居而新之在钟板堂西

祖若瞿自华光庵来购此以居

吴颖芳〈西湖庆云僧舍访胡太史石田诗〉

早岁朝书识姓名 讲堂犹拥鲁诸生 子穷篆籀分三体 韵谱齐梁贯四声 画鼓遥闻歌舫度 绀烟闲傍佛罏横 相逢不惜频商略 刮眼山湖槛外明

福成房从庆云房分出附近庆云

祖绍元今归并禅堂

寺旧志载香雨轩黄承昊书额翠云轩周天球书额狮子林金嘉会书额净名院陆光祖书额离垢轩楚王来湘书额六湛堂张定征书额祝融之后未审系是禅堂系是何房旧额

陈熙昌〈场事竣同汤齐贤吴全甫蒋韶宾樊亢宗集香雨轩诗〉

共有依禅约 重临选佛场 入林忘世事 卷幔纳湖光 风叶吟成韵 天花散作香 宰官心不住 长愿礼空王

右诸房共一宗谱颇详明借是得考其时事

许闻造书石云不佞父子以昭庆法相为居停主昭庆便于应酬法相宜于习静均胜地也今年昭庆忽以祖坟中阙为告始实怪之细询则虽屡经兵燹蠧简犹存自日庵慧皎以下凿凿可数人人公道之心庸能左甲而右乙哉持书数字并原揭存之不佞行矣以备夜壑其在兹乎万历十三年

许星石道人书《喜日宗谱》说 一花五叶流传东震支分派分无不本此独是昭庆会宗德律坛甲天下为毘尼主自石晋天福历宋几近千年其间秉铎扬椎代有其人而世远人湮并忘其源从何来派从何別昭庆住持之祖但知法相是祖茔不知法相乃昭庆之第二嗣也拈花正眼舍庆山之大衣钵端无耦耳余研耕此山十五载庚子夏与共觉师谈及宗派师随以祖谱及汉章师遗嘱许星石书见示见其源委井井此谱也洵律宗人物世鉴宜寿诸梓俾寻源探本者敬而志诸顺治庚子钱唐耕香道人沈暹

当知成化以前宗师与住持合成化而后住持与宗师分而本朝康熙庚辰以来寺任悉归方丈主人诸房但有值年无任住持者矣

大昭庆律寺志卷之九终


校注

[A1] 堂【CB】尝【志汇】
[A2] 茶【CB】荼【志汇】
[A3] 敛【CB】歛【志汇】
[A4] 第【CB】弟【志汇】
[A5] 舍【CB】舍【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昭庆律寺志(卷9)
关闭
大昭庆律寺志(卷9)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