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七 驾
(情想既息触目皆真觉性现前运用寂灭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
(心通法界色泯声消一震慈音响彻遐迩华严经云如来一妙音周闻十方界)。
(于法无碍平等一如不供弥陁自圆了义大方广经云无遮大慈开秘密藏了义法门)。
(妙旨亲传如如法印非千眼而示现乃万法以圆成楞严经云乃至一千母陁罗臂法华经云慈眼视众生)。
(大悲圣智朗鉴娑诃以妙应机无畏接物法华经云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梵王帝释值佛亲传忉利净宫共明无相净名经云若在梵释梵释中尊)。
(旷大刧来不昧宗旨一证妙觉永无失期华严经云于无量劫而修成)。
(玄默之门非取非舍一心起念异见差殊净名经云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泯诸异见能伏群魔唯我法王咸令得悟楞严经云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相寂无为法超彼岸魔境下现觉道光明圆觉经云便登解脱清净法殿)。
(贪即躭染为性心乃缘虑得名不悟真机如何寂照法华经云贪著世乐无有慧心)。
(法界玄远幽邃冲深一念无心真源坦荡实无远近至道本然华严经云非近非远是解脱道)。
(禅郍𢍆理静虑忘缘三昧归真任运常寂华严经云信心生一念六度尽相过)。
(四大体空五荫相假喻之幻梦了无所有佛顶经云悟即想心寐为诸梦)。
(十善之因有为之业若无真智何了幻缘圆觉经云猒爱业道舍恶乐善)。
(华严经云护明菩萨居兜率陁天即欲界第四天也欲化阎浮示居睹史)。
(无缘慈悲何所系缚不住三界不著真如维摩经云以大慈悲不住无为)。
(善恶相济俱属妄缘不作不求与道玄契楞严经云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
(无信不立有信亦空信无不通心自清净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教立语言盖为妄执若无情执云何设言宝藏论云圣人应机设教对执不同究极理中都无名字)。
(不修不证不证不修若真修行则无所愿圆觉经云本无修习亦无证者)。
(平等实际本无施慧之言才起妄心不达二轮空相大般若经云五度如盲智慧如目)。
(冥心契理非智观空达事忘缘自休名利法华经云是人不复贪著世乐)。
(出离虚妄莫越无心善恶都莫思量法界自然显现不求福报与实性等宝藏论云无心无意不可以一切度量)。
(妄缘若泯实际朗然六尘忽生为魔得使佛顶经云无非前尘分別留碍)。
(非真非妄自悟圆通执真亦魔尘劳不息华严经云彼由颠倒慧云何知正道)。
(于彼五蕴执为自在而起割断诸性乃五趣性类皆属轮回圆觉经云發挥无明显出五性)。
(妄生三界想起万端虚假不真心识撩乱楞严经云八万四千虚妄乱想)。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定当作佛性即种也)。
(于法无障触事皆真悟在刹郍惟心是佛非心非佛非佛非心不隔丝毫豁然明矣华严经云初發心时便得菩提)。
(疑虑者迷昧谛理顿忘乃豁了自心真妄俱泯即是时也楞严经云疑惑销除心悟实相)。
(圣理谓诸圣所证悟之理六情昏闭霍尓攀缘一念袪除俄然通达佛顶经云我顿發心得大通达)。
(有为虚妄喻波底月也但看波底月妄自知蕴界非真净名经云如智者见水中月)。
(贪爱烦恼能浑浊于心妙理真源喻澄清之水清浊虽异真妄宁殊宝藏论云沙水浑流上清下稠)。
(冥通三际洞彻十方唯有自性圆常本无徧计幻妄楞严经云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一念迷真觉劳相现心缘尘妄背正归邪内染执情自生烦扰非由他起即是自魔宝藏论云内起风尘故为魔境)。
(一真现前更无所见无心求法始合觉源楞严经云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發明性)。
(起信论云摩诃衍有二一者法二者义法即法界义乃义境傥若契入即是大乘)。
(慧合真源法无所畏随机应用靡所不圆金刚颂云资生无畏法)。
(若起三檀之行湏知三轮体空不著之理难以过越圆觉经云三事圆证故)。
(不起自他之相便成超渡之缘无得之心人天信重法华经云天人所供养)。
(六道凡夫三乘圣众愚智虽分高下佛性岂有偏颇圆觉经云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
(上透有顶下彻无垠中非所止旁绝边涯匪𢩁圣凡不拘情界说尽斯理名曰圣人楞严经云慈音无遮善开微细)。
(法华经云南无释迦牟尼佛盖归命之词也见佛可礼亦是邪见安心实相方名真礼文殊云顶礼无所观)。
(佛法真旨贵于无得纤尘见起障碍是生圆觉经云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梵语僧伽华言众也若归心僧宝凡圣等观是获大利华严经云当知如是人始获广大利)。
(理即真理事乃妄相融通无二今古常然智度论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总指五蕴假者六道情识曰众生不知妄法本空真性本净圆觉经云若诸众生未得悟者)。
(六识即苐六意识迷实性而起依他执有为而生徧计亦犹绳依麻有迷绳谓蛇楞伽经云如愚不了绳妄执以为蛇)。
(不能以圣教为眀鉴照烛自心不能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佛顶经云汝虽强记但益多闻)。
(悟惟一念犹乎电转佛非外得故曰心中华严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知妄本真荆𣗥作旃檀之树迷理逐相芝兰發蒺䔧之花涅槃经云犹如伊兰花出于旃檀香)。
(善谓顺益恶乃违损于此二境心起驰求瑜伽论云于未得善求现在前于未生恶求不复生)。
(无心绝相方是真求希善断恶如何自骋楞严经云见人即夸我𢢔无比)。
(圆觉经云心存少悟皆名人相存有所了名众生相心迹若在故云定矣)。
(妄缠真性如池水不产施莲华烦恼即真犹陆地能生于萏蓞维摩经云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一切佛法善巧修植即解种也百福咸备妙称法界乃无边也楞严经云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六度之因根既發萌万善之芽果得增长华严经云增长一切善根芽)。
(智谓三根本八后得证法性体住常乐乡永𢍆无生故皆不灭金刚颂云智入圆成理身同法性常)。
(法华经云尒时诸梵天王各以衣裓盛众天华供养佛菩提树世尊以青莲华眼而瞻看之宝积经云谛视菩提树瞻观供养毕)。
(心志攀缘境界取著色声既有情生未成圆相圆觉经云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理本绵邈道实迢遥认巳为物即成于斜楞严经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若明妄本自真生无是佛无取无舍何自何他天真朗然触途皆妙圆觉经云不与法缚不求法脱)。
(离识通真高步永抛于毁宅无心体极一念定入于佛家华严经云生如来家随诸佛住)。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如斯觉悟是亦非难华严论云顿见佛性便成正觉)。
(遵依理性曩劫皆同十方如来一门超证楞严经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顺心成圣背性成凡迷悟体空皆归真理圆觉经云菩萨外道所成就法皆是菩提)。
(善恶业因既造好丑果报须还似影随形如谷荅响维摩经云善恶之业亦不忘)。
(谛了一心种现之业永息未离三界善恶之理不差华严经云无有杂乱亦无差別)。
(乖疑实性忻名相以还迷坚认真空失圆成而何是楞严经云迷不自识谓言登圣)。
(宝积经云时有外道问佛不问有不问无佛即默然外道赞言世尊慈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因诘难佛诸魔自伏)。
(圆觉经云当知实相圆无际故斯盖唯有周徧真空不容纤毫邪妄无偏平正即定不邪)。
(无圣言定量乏知识發明不以古教印可见知乃是众生能自作悟圆觉经云若复有人于自本心作种种有)。
(宝所之道路无別三乘之驰趣有差楞严经云从是天中有二歧路)。
(法者𫐄抙祖即宗本佛说诸法名为法祖初兴日者初出世时法华经云诸佛兴出世)。
(本是祇陁大子园给孤买之建寺佛于此园频会人天说般若经等今指彼时般若经云在祇树给孤独园)。
(义谓所诠经中道理唯识论云获智说法具四七辩一音演法理无障碍)。
(经中所说甚深之事依教悟解更无所疑法华经云我今无损疑悔亲于佛前闻授记等)。
(见道菩萨缘二空理体偏一坦露而不形难可名状唯识论云理绝言虑故)。
(经者唯识论说声名句文四法为体妙观察智后智中说理定不差法华经云如斯之事如来眀见无有错谬)。
(瑜伽论云闻谓比量于此心中依佛言教比度人之善恶业力定矣)。
(众生业缘自作自受色空明暗犹障妄途佛之妙慧亦不能远庇业力故法华经云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旨实即理也教名方便法华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如来以六通道满万德圆成号三界师为四生父牢笼苦趣接引群迷令彼有情咸跻觉路仁王经云唯佛一人能尽源)。
(唯佛圣智洞达无边等妙二觉非可度量摄心于三昧之中行道放过现未来之际法华经云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唯识论说第六识缘声教时悟解性相熏成种子在第八自证分中)。
(玄理也大圣即佛圣者证也心与境冥名圣体同法界名大法华经云诸佛大圣主)。
(般若即四智也心即如来第八大圆照智相应净识名无漏心唯识论云持四智种常起现行恒照法身尽未来际)。
(断除也息止也二障既除无明自止惟识论云申断续生烦恼障故证大涅槃无明止息)。
(亏鲜缺义理谓真如三乘证有浅深故云理理亏唯识论云佛证满清净菩萨证分清净故云亏也)。
(法身无相报身有形妙理圆通诸天共证法华经说佛是天中天证此理故)。
(唯识论说证解真性凝然常住谁人证得暂时即休不同有为四相迁动)。
(佛三大刼运二利心每發大愿度诸有情法华经云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非心不行利益获圣果者)。
(參差者妄念心生即无量寿经云汝等勿作是念诫此心也)。
(译传也五印度境名为五天彼土言音同梵天语佛生彼中经名梵语楞严经云梵声歌咏自然敷奏)。
(经文即所译教也自受用身起千个百亿化佛同时说法声势相接法华经云雷声远处今说五天梵语传徧东土时)。
(众生或云有情承奉也闻法得果名利益法华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欲色无色佛緫为师慈悲心中说诸教法法华经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圣人知法兴物和而不同体自明白而常守则唯识论云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名暗中明故)。
(由此诸佛悲生导物方便常行法华经云方便说诸法皆令入佛道)。
(大乘经说烦恼有一百二十八展转即有无穷唯识论说烦杂净性恼乱有情不出三界烦恼即障)。
(善者三世益物之行也法华经说烦恼即四魔之一数冤家与鬼并喻𢙣见俱能损坏善法者也)。
(信即心净极者无过起上品信经恒沙刧能入大果菩提境界法华䟽云信为入法之初基)。
(金刚般若经云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灯相续而破暗佛继迹而导眀是故然灯如来授记释迦化主)。
(假使七宝布施直须三事体空不希福于人天圣说方成度福般若经云无住相布施)。
(菩提非色岂视听而可求至理亡言在无心而必会维摩经云离是菩提离妄想故)。
(檀郍此云能施谓以财法无畏三种施诸有情唯识论云无贪心俱能施一切等)。
(若在因中受他施时起大悲心愿彼得福当获圣果生知足意华手经云受者能缩手严胜复过彼)。
(非理作意心生邪偽既不依法妄想随生唯识论云不正心生虚妄徧计)。
(圣道谓正智此智能与善信同起唯识论云正智信俱必无疑也)。
(瑜伽颂云八万四千为㝡上乃后百年减一岁至十岁时减劫终从此子年倍父增还登八万四千岁一增一减为一劫)。
(唯佛慈悲普徧法界拔苦与乐对法云异悲由八因)。
(论即是教解释一切增减皆如是同对法䟽云言虽有殊理无异喈)。
(诸佛三刧历无穷增减修行成佛非人能知法华经云我于无量阿僧祇劫修集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身如真金色为表世出世间真堪重故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法华经云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净信相续乃至成佛于法自在训匠群生名曰法王法华经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亦云天人师)。
(理非心色无碍义成仁王经云无为空也)。
(真理不可以名言强说可及唯根本智内自𡨋合唯识䟽云湛名相于常寂之津)。
(智慧大人即菩萨也二乘不能宁堪相比维摩经云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別等)。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非假言说而违法则维摩经云依于法不依人)。
(因满三祇果圆万德证真实理无相无为唯识论云具无边际真常功德)。
(证见即本后二智天即欲色诸天人即赡部等四洲佛常教之令發道意法华经云天人之大师度脱无量众)。
(法华经云如来随冝所说甚深微妙难解难入)。
(世出世法皆依持故更无有上涅槃经云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即说为如幻如化)。
(心迷此理佛性覆藏若自通明真如即显法华䟽云水清即月影便显水浊即月影便沉随器不同由来有別)。
(善若生而恶息因若起时果从如影随形不相离也唯识论云如秤两头仾昂时等)。
(妙理佛性也唯识论云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昔在因中若莲花之在水今居果位比朗月以维云名迷中出)。
(达智无壅也知法同源本来自净不滞文理无执二边名达人也四十二章经云如木在水随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吾保此木决定入海矣)。
(纵横任运合规矩义圣人所作必合利生益物之道法华经云利益一切而生三界火宅)。
(人之见善如作不及法华经说恒求善事何猒多为)。
(圣人知教乃穷其意维摩经云毗城居士荅义无言文殊叹奇真入不二本同斯理何所措文)。
(真净法界相性平等唯识论云若执依圆是有还同徧计是无既离有无是非俱遣)。
(见道真理名分眀法般若未生名隐慧灯初照名显金刚颂云日谢树无影灯来室乃明)。
(智照理时心境冥会唯识论云体会真如无分別相证入玄微)。
(外计五尘内无清净不依正法名非是法沉沦五趣对法论云非理作意始起无眀由此为因五趣长往)。
(心境相对名相似法欲了法性但了自心悟得自心即名解法唯识论云相随见起心法相似)。
(悟则非缘执则缘合唯识论云见道本智具四缘生色法唯具二缘起)。
(理中绝相不可断常心外无踪又成虚妄唯自本性自会真宗维摩经云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虽求二谛须归一真仁王经颂云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
(妄心观月执有二轮实见既生方知一体真妄杳隔故甚玄微唯识䟽云如第二月妄心见有对目难知)。
(实即真理相即报身离因妄情悟此知见唯识论说当来解脱道后实相现行获得常色等)。
(果中第八名无漏心般若即大圆照智依彼而住唯识论云四智种子依于净识从彼生起恒照法身)。
(解脱弃舍义妄拘尘境扰恼弥深净息攀缘烦冤自止维摩经云解脱是道塲能离舍故)。
(一境净虑众圣共称对法论云真实心生对境不妄)。
(摄受也言如是者指前法也对法论云如龙镇池水恒不竭真心在怀证智必起故云如是法也)。
(本智证真如函与盖后智利乐別有玄机法华䟽云随机济物之要冝逐便匠生之巧用)。
(本智证真后智达事体融妙本万法都寂至理冲虚故无障碍维摩经说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出离三界入大火宅慈悲道心三秽并救法华经云我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未免火宅)。
(深理谓见道理物即情物菩萨以本智缘如名行深理对法云智行深理无所分別)。
(迷情若起佛性玄殊妄志既生真如杳隔四十二章经云会者近耳迷者远乎差之毫厘倐忽须㬰)。
(私發真诚内冥佛意行而不说名两自知金刚经云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涅槃经说二乘于佛法身中作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起颠倒故)。
(除佛一人余名因地未穷法界因欲何为维摩经云阿难我说汝于声闻中为㝡多闻非为菩萨)。
(思求菩提愿成正果一真法界不可思议法华经云佛道叵思议)。
(佛事严持常行精进未尝失理恒𢍆真心未曾有经云未尝暂舍求于佛道)。
(我本无心缘从何有既无所碍岂著于缘维摩经云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著相求真故分凡圣忘情悟道何问果因金刚颂云法性非因果如理不从因)。
(过现诸佛为我导师法法皆真心心不异舍其坚执归向真如华严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议)。
(法本非法心亦非心达本还源知心了妄金刚颂云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迷心颠倒如其眼病妄见空花正智内明能了本性不生疑执金刚经云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道理归真谛信证达理事须启真诚必开唯识论云信者净心为性是入法之基)。
(法若分別义出多途了彼一源即无差谬言语道断故曰无知天亲论云悟者不知义)。
(净名经云譬如幻师幻作人物等妄见观之有多相状楞严经云诸幻缘生故)。
(愚情执有贤者达无若离妄从真贤愚俱泯金刚经颂云若了依他起无別有圆成)。
(法者指因中之径路有利物之深功能诠觉行法即佛也金刚经云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功谓功力克成佛之妙用果谓果德显至觉之圆明诠喻莫穷故云不思议)。
(始从成道乃至圆寂阐十二分真诠润尘沙数含识悲心住世四十九年化利事多流通斯盛法华经云坐于道塲始过四十余年)。
(果满因圆上求下度同生信受决定无疑法华经云随冝方便事无复诸疑惑)。
(百法严持一真独耀如来摄受四智圆明瑜伽论云无漏种子依本识中此一切佛法种子居四十心前名种性地)。
(诸佛为良缘善友闻教熏习资粮位内十信初心华严经云十信行人化利众生超过二乘作业功行)。
(贤劫济会获清净乐冤魔障蔽为烦恼源法华经云清净安隐无诸魔事)。
(十地修行因缘缠绕三乘得法速证菩提华严经云直發大心便登佛道)。
(旨趣渊玄真如湛默指见边之晓谕假言教以诠真大品经云无名相法以名相说)。
(法性本静绝虑忘言达无归趣无所思故圆觉经云本无菩提)。
(若起分別缘虑之情烦恼执见成杂染性若悟真空实不可得维摩经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般若以神鉴为体无知乃无所不知神无虑故智无知故般若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
(玄乃至理徧法界中不以有心而为悟解不以妄识而能度量华严经云如如不动故众生不可度)。
(法虽无言理须证悟自得玄中之路便达幽微之源佛顶经云圣凡无二路)。
(知乃根本智见即后得智以本望后俱为对待之心将见就知未出彼此之智圆觉经云无知见故)。
(知见俱泯方绝是非彼此若存如何证道唯识论云若执依圆是有还同徧计是无)。
(至理幽深真如湛隐邃超言象之外非由分別能知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
(真理体深言论不及既绝诠辩何有是非华严经云诸法真实相不可以言说)。
(圣旨虚玄为无有上妄情既遣真见乃生金刚颂云自他分別遣高下执情除)。
(真空平坦绝彼顺违岂可论量人心巧拙净名经云本自无疮勿伤之也)。
(智虑尚忘心犹止息言诠不及昧亦何疑维摩经云尘劳之俦为如来种)。
(理事俱迷名为有相攀缘尘境诸念是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多闻博识滞相违真得旨忘言心通至理楞严经云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信根啔發万行能成为三劫因满人天界菩提之本四智之源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信心本净六尘坌而不知垢染境空八识缘而谓有法华经云诸子乐著嬉戏不觉不知)。
(瑜伽论云果即三身因则十地分证真如果成满觉)。
(圣则地上果中凡即地前劫外利生进善乃示果因泯相归真不论凡圣法华经云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七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𠡠雕造
校注
【经文资讯】《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6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高丽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高丽大藏经研究所提供,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理事双泯真妄㸦融咸绝自他俱非思议金刚三昧经云诸法皆如幻如幻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