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八 驾
(无漏之智与法为师𢍆真实源出世间道法华经云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
(无师则不能自悟䡄范有亏无法则全失依凭真常宁显华严经云汝等勿复弃舍于此法门)。
(法智名号对未悟以㩲施晓达真空彼此相而何有护法论云谁为谁说何法何求)。
(我相立境悟达本空五蕴清净都无所有圆觉经云无彼我人相常依止智慧)。
(情通实际万劫刹那智了唯心犹如宝月智度论云处梦谓多年觉乃湏㬰湏虽经无量刧摄在一𠛴那)。
(本来觉性无碍难思量等虚空体无一物华严经云普贤之身如虚空界)。
(不有烦恼即无众生不有妄缘即无三界佛顶经云汝𫏐举心尘劳先起)。
(唯佛与佛逍遥法中賔主都捐通达自在法华经云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
(慈悲利物拔苦与乐仁王经云三贤十圣及诸如来皆修五忍法门以忍辱为师也)。
(华严经云有妙净土宝花王座真成正觉纯净无漏出过三界)。
(湏弥无相芥子本空大智了知方能广纳净名经云以湏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是如来不思议力)。
(六度如筏到彼岸而方舍分明说喻得旨趣而忘言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法门宽廓似海弥深益润众生与水无二悟者归趣迷则生疑华严经云佛智法海难测量众生疑惑不可入)。
(平等心生见怨亲而不异若行此道与诸佛之不殊㝡胜王经云于彼怨亲具平等慈)。
(寂灭无为贪嗔烦恼未泯执见染惑心起都捐真妄入不二门金刚经颂云境无心亦灭无复起贪嗔)。
(大乘妙慧证有浅深随利钝之根机设顿渐之教旨法华经云为声闻说四谛缘觉说十二缘生菩萨说六波罗蜜)。
(十二时中进修妙行三祇劫内誓趣菩提忘寐忘彼思求思证法华经云又见佛子未尝睡眠勤求佛道)。
(坚修众行佛与了知勤苦无劳道心通鉴法华经云我知诸众生行道不行道)。
(智度论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此之智处通彼三根本智俱时第六第七第八三种识故)。
(唯识论云贪者于有资具染著为性痴者于诸理事迷暗为性由此烦恼所有财法俱不能惠施向彼胜道亦不起进修)。
(日用不知触途成滞随流爱种失大施门宝积经云业惑资生相续不断)。
(三乘道理合一同途事既无差昭然不异法华经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迷悟有殊盖人心之不等法源泯妄逐情相而多端法华经云若干诸欲性)。
(一体真如都无二见湛然凝洁了本自空瑜伽论云谓此真如离能所取二见)。
(涅槃经云凡夫观真理如盲人摸象二乘观真理如婴儿观月菩萨观真理如隔罗谷理元无二见有差殊)。
(真法离言尚非思议既出文诠之表逈超名相之端方便不开岂满本愿净名经云观诸法虚妄本愿未满)。
(起心用意疑虑自多真法本静不假推度法华经云不求而自得)。
(空有之法仗因托缘乐欲隐心障碍前境心无体寂妙理显然净名经云法不属因不在缘故)。
(一真心境万法惣源五浊幽沉十善显焕摄大乘论云發心毕极二不別)。
(乘时利见证大菩提度一切生说无量法法华经云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愿既无尽心亦无等量廓太虚行同法界华严经云虚空界尽我愿乃尽众生界尽我愿行乃终满)。
(回于福智向彼菩提了达真空于法自在既得菩提号无上导师法华经云我所有福业尽回向佛道)。
(悟解真理义通甚深益自济他成无上觉净名经云深达实相又瑜伽论云以彼天人解甚深义)。
(善因广种长智慧深根尘虑皆空悟真心澹薄法华经云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
(全祛障染真理有明未洁尘蒙圆成即暗密严经云譬如晴空月体净本无异随印净浊池明暗故有別)。
(真心焕爀晃晃色尘众生迷倒不悟即自生疑法华经云无智疑惑即为永失)。
(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证悟也烦恼盖覆犹如睡眠圣慧一超朗然觉悟乘机诞迹随类化身体道冥心非求是理)。
(法华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神机妙用应化无穷非一切智人则不能窥测)。
(智度论云菩萨观内身于身不生觉观无自他相不见五蕴十八界)。
(舍妄归真圆融性相为忻始觉各说相知楞严经云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意愿深广为志菩提涅槃称大法华经云通达大智到于彼岸二障永离二果现前心同大虚量周法界不动等觉建立诸法思虑不生𦊱㝵非有)。
(圆觉经云譬如大海不让小流海以深大为体涯有含摄之功此喻菩萨显大志而摄小乘百川会流无不含纳)。
(中论云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此深妙理演出无穷)。
(法华经云随冝说法意趣难解唯佛能知故名为深二乘不达乃曰浅解)。
(经者如来法藏也有持诵力用证得净心魔境伏制净名经云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降谓摄持归者宗义一切即一事以理融一即一切理随事显净名经云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勿者无也菩萨则无众生即有颠倒矣谓于无计有妄生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圆觉经云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识性不明是为黑暗狐疑少信多起妄尘净名经云众生烦恼暗耳)。
(因谓因缘果谓果报有善𢙣二业循环三世举前足以明后流形异类绵历无时净名经云因缘果报无违无诤)。
(形以智劳心以形倦菩萨运化疲极猒境入微微心时熏成彼种至灭尽定法华经云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
(华严经云一尘入正受尘三昧起如是之境非漏识比量之能及)。
(悟达上士尽妄穷源事无不涉理无不备定慧双明不生疑虑圆觉经云一念疑悔即不成就也)。
(因初机器也举譬谕以契根机明真性而接疑滞圆觉经云如器中𨱑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㝵)。
(日行天道照物无亏谕不生不灭也智悟人心理应如是谕理双显一证圆明金刚经颂云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见与见缘二俱无体清净觉性本绝是非妙色真空光影分照净名经云如梦如熖如水中月)。
(虚妄相想本自攀缘内外融通始明真义心开意解无妄可言法华经云诸佛如来言无虚妄)。
(是非一体能辩正邪真心无得何累彼我净名经云菩萨如是生不净佛土不与愚暗而共合)。
(怛河西域无热恼池出四大河此即一也金刚经云七宝持用布施满恒河沙数比量功德不如读诵一句一偈有漏福不及无为法)。
(如来所说甚深妙法不说常说法非所说人犹法显法借人传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
(未究法语可曰迷途四众亲闻作如是解智度论云三世诸佛法皆有四部来)。
(普会人天信奉玄要流通是法便悟深心法华经云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也)。
(烦恼盖覆善种未萌悲智将圆慈云普润法华经云叆叇垂布如可承揽)。
(昏衢者谕无眀也三界茫茫无非苦海四生扰扰莫若昬衢净名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
(妄情流转迷背觉心梦境昬沉不闻正法净名经云是身如梦为妄所见)。
(根尘迷执识浪漂流增上𢢔人闲法不信敷扬妙道岂可失时法华经云止止不湏说我法妙难思也)。
(玄谓真理要谓实智穷源尽妄小智难知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
(圣义幽深含容法藏欲人开悟流布真诠法华经云种种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业性浮沉断续差別转识成智无漏现行净名经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得一切智宝)。
(心心冥𢍆智果圆通妙体常明外无余事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有情烦恼障碍净心迷闷所为如搅浊水唯识论云不信如泥鳅能浊清水故)。
(障染缠绵流浪深广诸业炽盛善恶何分净名经云是身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
(眼耳鼻舌身谓五情也内外妄尘执为见触一心眀了万法无依净名经云远尘离垢)。
(性本灵眀眀然超悟如云开障红日發辉净名经云日光出时则无众冥)。
(大约者揔相而言所有言音理体玄妙方便演说皆依佛智法华经云于一佛乘分別说三)。
(迷途未悟性习难无染净生时起善思惟熏修正慧圆觉经云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
(妄想不实如阳熖空等尘劳暂息真性了然分也楞严经云生灭二尘毕究无体)。
(菩萨起悲愿力以无漏慧变地为金令诸有情而得受用佛地论云为化大地为七宝等)。
(十地上圣于饥馑世为众生故起广大心以定通力变酥酪以济群生十地论云十地法以佛神力故)。
(无分別智内冥真境证无能所而无一物唯自证知余人难解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信使缘起流转断常随顺六尘还往三界妄入勤苦不能自知楞严经云汝当先觉不入轮回)。
(有缘是假无情即真妄想浮云不能障蔽楞严经云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
(佛为能知徧知一切𠛴那生灭亦可照明五趣非实悉见虚幻法华经云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
(了別义理悟解经文依圣法之闻思修菩提之行业法华经云有智若闻则能信解)。
(智能断惑留惑润生济拔为缘谓办事故浮尘溺浪生住劳烦如人生涯未免苦乐法华经云佛说智慧故诸佛出于世)。
(净名经云法离见闻觉知见闻者谓色声也若将色声求菩提无有是处)。
(有情颠倒为执所迷不问眀师犹难决择法华经云不从佛闻法常行不善事)。
(外缘诸境忘失本心意猒劳勤纷纭自悔法华经云但自思惟心怀悔恨)。
(我者亲义亲从佛闻必无他论大智度论云湏弥高八万四千由旬海即无量义谕法高而莫测大亦难量)。
(心所知觉心也智证真理心所俱停离四句绝百非泯三际归一体空性凝净寂听无言是闻正法道行经云心亦不有亦不无)。
(一切种性妄现差殊真相圆明不随流转法华经云种种性相义)。
(妄心不起本性湛然如海无波澄鉴万象净名经云眀无眀为二无眀实性即是眀)。
(祖者先也佛即师也一谕言者简无二语一印传授更非別法金刚经云如来是不异语者)。
(法谓正法缘谓缘起较量胜劣乃有浅深应用权真无非实相圆觉经云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佛说般若向此园中乃祇陁施树给孤舍园从树得名故号祇园金刚经云佛在祇树给孤独园)。
(根随烦恼缘相分之麤尘慧解任持入清净之法性华严经云永灭众生痴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
(洞达空理不碍有边了色香味触之因知音声语言之相定功资助慧力精眀净名经云以空聚想入于聚落)。
(真心无体妄念难求离见取之差殊则如理之周徧楞严经云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言诠非旨为入圣之法门悟即无心游解脱之正道净名经云解脱者无所言说)。
(一音演说万法该通性海圆澄非常见解净名经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
(妙悟之说唯圣乃知顿入玄门神通罕测法华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道果未熟妄念不停若了玄机犹豫自息证道謌云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外相夸精进)。
(二果证智依觉树以成熟万行寄花动真风而消散智度论云觉观风散心禅定能除之)。
(理者性也事谓一切法也事因理显妙在一真不著有空亦非中道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
(缘虑含摄观智都亡冥默真心了无所得净名经云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四大空相五蕴妄尘法性本空故名自在花严经云若得十地十自在修行诸度胜解脱)。
(真即万法之依处实谓一理如如性相冥合浑成无际入诸佛玄寂门矣法华经云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
(诠评大旨唯是佛心达诸法因缘证常乐果报法华经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圆觉经云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一切众生结使缠缚不作佛见功德是即为难)。
(佛觉义性法也佛法二理号別体同诸佛自性唯佛共知楞严经云發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也)。
(真如妙道体离言诠接物利生权乘方便楞严经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身者五蕴和合义心者缘虑义能發信心上求佛果一证不疑住于实际金刚经云应如是住降伏其心)。
(善根清净无染汙相如水润下似法无穷智度论云如大清凉池无量众生饮)。
(修行门闭根性通利道芽增长于法善用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佛佛因地皆此發心历刧修行后证道果妙同此用于理无差仁王经云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心外求法即成虚妄了心即佛何假外求华严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妄情既遣心则轻安与乐受俱烦恼袪矣唯识论云由世道伏故烦恼不起)。
(外论者后得智说法也缘谓机缘其智随顺五性缘机而说法要智度论云随顺因缘一切善法)。
(根者根本深即甚深一切诸法皆指实相唯道秘密非根本故法华经云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敷扬善巧解说无为教谓能诠教也有为无为一百法中名相虽分有无不別大品经云不可离有为而说无为)。
(心狂驰逐妄指色尘隙影如流不自知觉如来接引令出迷津金刚经云现在心不可得)。
(真常不住法性无边实相湛然妙理常寂华严经云无去无来亦无住)。
(三界者菩提证道之方涤虚妄念超色界尘我佛当机开大知见父母恩重经云三界大师四生慈父)。
(证谓证入二即二乘非二非三终成一义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诠者诠显源乃法源从彼一真之源演出无穷之义楞严经云一为无量)。
(能即能解明谓显明清净即指法身自性能显真理般若经云自性清净故)。
(法身清净皓月当空真性虚无廓然朗照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心生志妄迷类宿冤迷妄都捐一真显机楞严经云眀妄非他觉眀为咎)。
(此缘生法不离真源春谕法宗开坼花木冬谕性识含蓄寒相华严经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当现前)。
(妄生攀缘俱成障碍执著尘境蒙蔽真宗维摩经云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平地喻心波澜比妄万法本来一如俗谛外无真谛强起千差分別宛同平地波澜深密经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
(善恶之业造作为心先假因缘以为引领后于果报成熟易焉百喻经云假使经百刧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缘生之法微细难知无漏智人方能观察金光眀经云观法性空是无上智)。
(地前菩萨曰贤十地等妙菩萨及佛果曰圣理即所证真理此之贤圣徧满十方华严经云十方贤圣尽徧虚空)。
(凡夫妄想见解回邪于彼圣贤理无干涉楞严经云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三乘圣人证果虽別皆于有余依身证无余依涅槃金刚论云现在果者得一切信及现法涅槃)。
(真诚者审实也既证圣果具无漏智凡所观察皆不虚妄无量寿经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积功累德有大势力一切外道不能屈伏尘沙万德不可思议宝积经云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开示)。
(既而天魔异执悉皆降伏心遂安然懽喜快乐法华经云心生大懽喜自知当作佛)。
(名实妙高何止万仞喻法之㝡为众山王学道之人不知疲倦湏弥纳芥子间者皆然芥子纳湏弥信不能及法华经云湏弥山为第一)。
(真即真谛缘者因义俗因真谛得名真因俗谛而显真俗双泯理事自融护国经云通达此一二真入第一义)。
(妙明真觉性本圆通迷则𢩁然悟知宽广圆觉经云觉性徧满清净不动)。
(法者法尘起谓生起意识所缘俱名为法如心缘虑他方境界是为独影不假五根大智度论云随心所念悉皆得见)。
(识心徧计不𢩁贤愚达此妄情自𢍆真理圆觉经云智慧愚痴俱为般若)。
(分別若息人我自空如是解知了无所得楞严经云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
(内空五蕴外达五尘世俗时情不能牵系法华经云如是之人不复贪著世乐)。
(品谓品类物者物情凡曰有情咸具灵知之性净名经云一切法皆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草木丛林森罗万象荣华为表衰落为里缘生真性本无有异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
(澄碧昼空倐然尘翳亦如佛性烦恼覆藏楞严经云亦如瞖人见空中花)。
(就迷妄尘生悟解慧如其水性虽无情而本自湛然佛顶经云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旨即佛旨幽隐冲邃不可智知随大小根说顿渐教法华经云随冝说法意趣难解)。
(登金刚座成佛因缘也先谈四谛说法因缘也度五俱轮僧宝因缘也法华经云便有涅槃音法僧差別名)。
(实际无穷唯佛能到若人解了法身现前法华经云此法华经藏幽固深远无人能到)。
(八识心王因中名也果中则转第八识为大圆照智等楞严经云宝觉真心各各圆满)。
(玄空者一真法界也冲深绝妙运用周旋上则佛佛皆如下则尘尘同体大宝积经云功用任运常流转布徧满十方)。
(法性圆通本无动静既绝三际乃口无边楞严经云性圆周徧本不动摇)。
(差別之智不生不正之见闲默自然心净彻妙圆眀大佛顶经云妙圆真净眀心具足)。
(心既精纯理自融会起神通于正定能游戏于大千楞严经云得大神通游十方界)。
(空源幽默通括万灵凡有议情尽兹流出圆觉经云安于静虑而起变化)。
(日月圆眀本无偏照至理周济适足比方法华经云如日月光眀能除诸幽𡨋)。
(十号之尊圆证之后起化身于三种运受用于二般资益群生妙无以喻华严经云以一如来一众会徧一切佛𠛴示现众生无碍用)。
(一切境中寔为圣境凡夫习学足好攀缘练行修心靡不造斯境矣楞严经云畴昔攀缘入佛知见)。
(佛意难思徧一切处欲度群品悉证真源唯识论云乐观一切欲无减故)。
(运用此心缘虑法界密怀引导莫测幽深大智度论云欲以智慧因缘引导众生故)。
(本超言象故绝形仪从任谛观终不可见华严经云亦无有方处求之不可见)。
(去无所去住无所住湛然绵密不可穷源华严经云充满十方无来去故)。
(净信如眀珠昧心同浊水谛信若起其心自清如彼眀珠能清浊水但發诚信必悟真源楞严经云真信明了一切圆通)。
(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既是缘生还随迁谢大佛顶经云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
(墻壁瓦砾虽是无情悉蕴真如圆明法性涅槃经云无情之物故眀佛性)。
(于彼色声而起爱欲即是魔境湏坚本心楞严经云坚凝正心魔不得便)。
(三根本智起则证真八后得智生能说法二利善性悉皆平等华严经云㝡胜智如是能起一切智)。
(悟则𠛴那迷乃尘劫大千为隔其迷寔深楞严经云迷时即无眀發眀便解脱)。
(圆觉经云动转归风䟽云迷性起心心运风力转余三大而有动作所谓迷性本是无眀无眀譬如恶风故能鼓动真海声生鼓动乃不定于轮回矣)。
(真性既迷心识皆昧诸尘境界拘牵可量楞伽经云识为境界缚)。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久迷真理随趣受生既不自知遂乃發问圆觉经云云何众生五种种性)。
(文殊表智证境皆真普贤表行体同佛德行愿经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既能摄物拔苦是故常惠世间大智度论云出世间惠为大)。
(佛无缘慈种种利乐欲有情类咸出苦源华严经云不求自利乐但愿益众生)。
(真实圣道虽本无名由假言诠常得闻见法华经云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修心练行虽曰有为福德因缘更无过者金刚论云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
(于彼名利不竞趍驰自然身心常得法乐大智度论云是人说法不为名声势力)。
(澄神敛念闲默谛观入无相宗游实性海无众法无一法可得何性相之有名乎圆觉妙眀其在兹矣圆觉经云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昏浊喻烦恼也煎迫身心覆藏佛性无由安乐盖未發眀瑜伽论云断除昬沉烦恼)。
(法持戒律道禀纪纲未悟之人翻成自缚达法之心于此无情楞严经云我是如来众中纲纪)。
(凡目所见青黄赤白慧眼观察色空眀暗五色转成质碍妙眀不障菩提圆觉经云无眀真如无异境界)。
(法法皆如尘尘不別了心即佛见境明心心境不生本性清净华严经云见一切众生本性清净)。
(以其乾慧解悟教乘取舍有空区分性相无相三昧真未得之涅槃经云有心分別一切皆邪)。
(正见诚实内心纯和缘虑既而不生妄想何由牵引楞严经云识迷无因妄无所依)。
(一念觉眀见性成佛虽则不妨修证此心何异法王净名经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法佛本性禀自天然一切有情悉皆具足在緾为如来藏出缠号大法身楞严经云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八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𠡠雕造
校注
【经文资讯】《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6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高丽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高丽大藏经研究所提供,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智性难名众生罕悟仗其法喻然可了知华严经云智身无相犹如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