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二 𦘺
(王言雷动圣化风行道𢍆寰中理穷系表故大易有言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而况于人乎而况于鬼神乎斯言不诬矣)。
(彼怀生之大情也但见其四时行焉万物生焉殊不能尽知天地生成之德乃因言立象庶得象忘言然后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遂其性咸本乎真序天地之高卑法阴阳之倚伏多识乎前言往行辉光日新者也于是忘侥竞之贪心荷成平之正化纭纭之际自有成功碌碌之闲咸知妙本)。
(天以无私而覆也地以无私而覆也日月以无私而照也盖理本如斯乃出之于自然矣而人由是而生焉其为善者降之百祥为不善者降之百殃亦无私之义明矣此则正陈述作立言之理所谓言忘而理畅也不亦冝哉)。
(邪以不正为名妄以非真为义若乃僭不道之名窃非常之利名而无实利而无猒则伇伇劳神区区殒性如伊逐马似彼腾猿斯本邪思终成妄动心神驰于内形㒵奔于外内外俱弊心形两疲名愈高而愈矜利弥奢而弥侈故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背理而作即颠倒狂乱之可知既迷其真终昧其性性之昧也真则远焉亦由百镒之金不足以供其失路之费也虽欲信之其可得乎故经所谓如来为真可怜愍者)。
(自非圣人克勤克俭惟静惟清则道远乎哉虽近而不见也)。
(师者䡄范为名也触类长之何往不适择善而从其道一也故书云学无常师主善为师斯乃为心之师非师于心也)。
(尊高尚齿著在格言况乎知非之年岂无便乎僻静清虚守道理𢍆无为冥合真心逍遥玄域矣)。
(夫圣人之心若日月之丽于天孰不知乎照临之道焉类溟渤之纪于地孰不知乎朝宗之望矣然则廓静妭氛澄清沃日者亦民人之心也是知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者岂不然哉)。
(三界之名乃九地之通称也得无色定者离色界染观欲界欲以修所成慧登解脱门脱屣迷津濯缨定沼也今思极于彼而义张于此大乎哉万趣同源五乘一致则何物而不可化矣)。
(道极四维无幽不照今且指百亿日月中一日月运转之处𢩁一四天下一金轮王所王之地即五趣杂居之一也含灵者所谓尽含一真万化之灵也又庄子云灵府者但畜善以为名也)。
(妙闲至理𡨋𢍆真机自在从容通融万物故复言之道也)。
(游焉息焉造次于是动静相生其仪不忒)。
(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比户之可封谅惟天而是则惟圣克念而民用康又诗云将安将乐)。
(善圣之人静唯乐道动必得时消息盈虚进退雍雅悔吝不作快乐乃常是知天道无亲唯与善人)。
(清净之化既敷淳素之风乃复虽焉知于帝力且不违于义方人神阜安禽鱼咸遂熙熙然何欢娱之可及矣)。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是以圣人行湛露之泽布如春之人故不求其报而或自起分別欲谢生成盖不达至人之情强作感激之意也)。
(道德之域以优以游事绝殊途情超流俗使夫浇漓之世迈于义轩之代)。
(炎炎欝蒸为热方炽复以燧火然而継之亦犹损不足而奉有余且万物负阴而抱阳乃遂生發其或刚壮之气太盛则顺益之道何有若能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则与天同休称物平施不亦善乎)。
(世代之间盛衰恒理柰俗之情见荣而进受辱而退殊不知倚伏交相吉凶一致当得路之时户可炙手及失宠之际门堪张罗是知冷然之情冰壶可谕矣)。
(上文所言至极之意谁能体解唯有道之士方可明而行之)。
(玄妙之门渊深晏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岂同物变宁逐时迁傥或修之于身则后天之寿不为远矣)。
(天真之性理本恬然因外事之忽生方感动于内意所谓情發于中而形于言者也)。
(情触于事事起于情情逐事流展转伇虑以日系月虽休勿休)。
(圣人之有天下也安者谨而守之俾万世不拔危者扶而持之使四海一统陈乎计筞化被蒸黎伇思劳神日慎一日)。
(教立雍熙人皆康济从微至著日居月诸翼翼孜孜圣化流于时矣)。
(夫香草美人比于君子者诗之雅道也今若贞松劲栢经霜不凋细叶凡材先秋易落亦犹德行之者堪久奸回之者易摧岁寒然后妍𧈪自见矣)。
(时之安也民被穆若之化时之泰也风不鸣条矧以葵能向阳人能守道金风倐起咸悟清凉)。
(万事交煎四时代谢苟不能洞达至道自省心机忽焉光阴不觉老之将至)。
(夫情感于内而形言于外今言往事兴人感者所谓三皇之后王帝巳还纯风荡荡修之者昌素德眀眀背之者失矣)。
(至德本寂至理本幽奉之者景慕先哲咏之者化彼诸蒙今言寂寥者凝神理道之谓也)。
(夫道者通性达情亡言𢍆理古道者即上古中古可久可大之道也湛然思慕不亦乐乎)。
(体道化物体物成咏致同声者相应同气者相求云从龙风从虎斯之谓也)。
(太皡垂功万汇成务美松栢茂坚贞之橾嗟挑李扬芳菲之荣彼此一时动息无二)。
(春生万物物不知其化秋肃万物物不知其功则知荣枯代谢同归于道也)。
(日居月诸皆言𢙣景今则不然暄凉虽迁至理宁变也)。
(潘岳云冬索而春敷夏茂而秋落彼不达之者为时之忧此则不尓花暖春阳不足以娱也叶凋秋暮不足以悲也)。
(人之处世也若白驹之过隙所虑者名不书于史䇿功不布于蒸民是以大禹惜于寸阴陶公宝于分景今若居然而坐空度时光良可惜也)。
(易曰圣人以智周万物而道济天下故曰周才也爰自开辟迨乎圣朝古今虽殊靡不钦重于斯才也)。
(其或事有未萌理有未达忽發先见之智诚谓天生之才尽在彀中了然任意仲𡰱所谓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或利及于万世或专美于一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舍二道尽由于心矣然则圣人利物唯择其善者而从之)。
(前观千古旁敻八纮纵至道寂寂以何求任尘寰渺渺而无极我若体理如观掌中道虽无方情亦自远)。
(恬淡之道清净为心达性之理自觉情欢守道了性所得之乐不同虽任其智非运力乎)。
(凉我怀者清风入吾牖者明月内乐逍遥之性外持造化之权美景良辰以道而乐)。
(先王治世之机本性任缘之理幽微玄妙造次何知唯大圣智明而行矣自余莫测何啻海深)。
(倦朝市好云水者见喧静有殊取舍不等而大隐之士闹中自静浊处能清)。
(君子乐于道小人笑于道不能勤而行之岂同居要若闲临事而缓)。
(苑圆当春鸾凰毕集乐迟迟之淑景戏灼灼之韶光俾一物无失其所也)。
(青帝垂同百花𥪰秀吐芬芳之艶發散漫之香众目咸窥群心共羡)。
(见于未萌察于未兆而乐在其中熙怡自若而汪洋之量每陶陶然)。
(言年长而知损益之道识可否之机纵逸自止声色不惑)。
(无声曰寂可证称灭唯猒苦断集之土处閴寂无尘之地安闲自乐任淳和之性)。
(天无私覆而长地无私载而久唯圣人之道与二仪同休三才一贯)。
(发迈桑榆年侵蒲柳非羹粥而不食非汤药而不饮)。
(良夜慵眠白昼废寝每孜孜于问道常矻矻于观书非茶无以涤其昏昧)。
(其或神思澹泞情兴阑珊触目倦为庶事停罢但乐熙怡之性)。
(桃李芬芳馨香散澷时容赏叹无阻矜夸咏發生之力)。
(务烦则惮事并则慵旨趣寂寥况味萧索)。
(正属冥搜又思致理虽劳神用无废彛伦)。
(嘉景良辰清风朗月足可怡情适思涤虑开襟疑望烟霄以资吟笑)。
(岁华相迁渐增慵堕屈伸时减取舍䪺踈遂性任真唯慕幽静道德经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斯之谓欤)。
(是处林泉非能游玩是处台榭岂欲登跻妙净精通真境湛寂道德经云湛然常存)。
(不恣骄矜自登仁寿品汇服淳和之性生灵去逸乐之心)。
(方舆之内民庶之闲劳苦之所未均贫富之所未化忧民之思其惟此乎)。
(闲隙之地不耕则繁草寔多𦘺浓之田弃舍则谷麦不足)。
(烟鏁长空霞明远道盖非烟非雾嘉瑞之应也)。
(万机之外无事之时或快思以幽吟或怊怀而及物清风朗月转适道情)。
(泛若波流润成天泽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况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流注无穷而润下矣)。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不言而信焉不化而行焉自然泽及无疆化之广矣)。
(居经济之位执王佐之权若不输莭奉忠助帝王行无为之化者岂不胡颜哉)。
(云静则虚豁性静则清闲闭其铳纷开其阎闺守真抱一得无眀乎道经云善闭无関键而不可闻)。
(世人不了大道冲静其体渊深而被情欲所拘得无忙忙矣是以圣人知其雄守其雌谦其德乐其道得不自闲而无事乎)。
(钟鼓才动轮蹄交踪碌碌世情忩忩市井贪名𥪰利得不畏繁也)。
(喧杂之境既猒念山之思盈怀就静怡神自出尘寰之土居山𢍆道端然物表之人可不逸乐也)。
(道以虚无为本释以寂静为宗然而辤亲慕道虽同长生悟证全別)。
(淑景融和百花鬪艶引心神之㸦乱生情欲于流年知而诫之是以湏畏道经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是圣人清目而不视静耳而不听弃心而不虑弃智而全真遣情而接物自然境绝攀缘游心䪺息)。
(喻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消道长则无为而民自化道消则无事而民自富察物缘情睹时征事落晖斜照散作余霞杲日初升聚为叚锦光舒景象极目心怜)。
(送子南浦执別东门春草碧色春水渌波会散之情既切別离之恨空深世务之心感情如此然而以道为念何伤情之有哉)。
(幼而多才少而多学自禀生知之性早有老成之风起翦之徒韩彭之士方坚志气自矜自夸之谓也)。
(披褐怀玉任真养神寒利短褐饥利粝食晏如忻乐而忘忧也)。
(道既清神茶仍爽思恬然淡薄其德可大其或内定则神府不乱外密则形情不扰以此清神自洽澹然之性者)。
(谓人心不能变通自凝滞于物理嗜欲纷㧝未闻省已喜怒交并但见尤人苟能以心释疑以意遣惑随冝致用不滞物情则百虑不能侵万化不相悖周易所谓消息盈虚盖言天地阴阳运乎四时春生夏长秋狝冬狩各随其冝然后告成故知圣人智周造化德合照临辩文物之冝观适用之理天下不得不乐推矣)。
(夫人有七情自相攻伐喜则彼我皆是怒则文物成非盖不知其宴安稽乎用舍苟能以心意内遣性识外眀随物我之冝顺语默之致自然各住其性是非不兴)。
(论语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盖亦垂诫于人使动履正道言秉忠诚不欺诈于天地不矫诬于鬼神内祛邪妄之心外黜贪残之行百栖是荷五福咸臻所谓吉凶无门唯人所召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大道幽赜包乎天地抱乎阴阳隐有无之玄微韬𠷠闭之机要广矣远矣时有变通载育载生物无凝滞若人遣意释性随时所冝可探大道之机微岂巨祉不可求也)。
(老子谓多藏必厚亡盖伤时人侚财黩货无恤贫拯乏之心割少益多绝施物惠人之义所以圣人知用舍有凖于济惠必均渥泽下及于蜫虫教令广敷于华夏遵大道之平等欲群氓之缉熙无间亲踈俾同广大如斯周给达识可知)。
(道之玄远应无不周中则隐乎细微外则昭乎广大亦犹山岳崇峻必纳于尘埃江海深阔能汲乎潢潦故知广大之内有细微之依愽施广济于大知微眀达心诚超悟性识天地休祉亦可见矣)。
(心智内眀性识外达眀了则群邪莫侵洞达则众疑可释所以达人用舍君子施为制犹豫于临机决群疑于有事)。
(善居恶之长恶处善之微善积则恶不能侵恶积则善必可服倚伏之道语默之源动而即随如影逐响苟或内修其心外秉其行善恶之理岂不禀依从乎正道也)。
(且世人少壮之日或恃富以轻时或因荣而傲物素风莫识逸乐是滋与夫仲𡰱云后生可畏一何相违矣)。
(妍𧈪虽异盛衰且同纵传粉何晏连璧潘岳矝仪容于绝代骋才智于一时殊不知大幻者身败德者色心不眀道㒵徒比花)。
(二曜梭掷四时骏奔虽云日用不知岂觉老之将至)。
(日月交驰犹如磨蚁刧石不得云其久湏弥岂足论其高况绿𩯭黝髭又可得不随日而变哉)。
(头凝霜雪心尚驰求既世虑之未忘谓天涯之可涉因言兴感良可悲哉)。
(昔在上古淳风未漓虽有贤愚各当其分使民不𥪰其谁欲夸是知帝王之心慕复羲轩之道)。
(烦恼所知二障谓之昬衢遮蔽有情不达真道良由心存爱恶目染玄黄背笁乹之谈心将安寄昧洙泗之教学欲何从履践昬衢故其冝也)。
(天地之内人唯㝡灵所务且异朝游暮息冬温夏清或法古入官或放情傲世然五行未出四相犹拘致真偽交兴斜正相半各私其业以度浮生)。
(倚伏之理眹兆之事世亦常矣其或得宠若辱以荣为惧又何朝欢暮悲可形于颜色哉)。
(易云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其有道同千里义𢍆断金情洽心适瞑目笑迎盖欣知己之相过矣)。
(且世代之恒情誉之则喜毁之则怒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不恒于喜怒又岂常于善𢙣与夫老子云不善者吾亦善之又何远矣)。
(昔者王孙贾谓仲𡰱曰与其媚于与宁媚于灶仲𡰱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知正直之气不回斜曲之言自负且忠谠耿介之土立于朝则侫者黜当其政则诈者退奸回既除贤善知进矣)。
(狼子野心色厉内荏硁硁然小人之㒵也)。
(暗室不欺临难无苟而况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故得在家则孝事君则忠出处惟时欺诈非念𡰱父岂不云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也)。
(大道有三一儒宗仲𡰱之道以恭俭五常立身二道宗伯阳之道以谨静守一立德三释宗觉皇之道证无上菩提获常乐我净运化安神)。
(覆载合三皇之玄德通幽而洞灵亭育同五帝之神谋不威而自化)。
(讷言敏行君子恒䂓人伦仰以敩之兵食可捐信不可弃神明卫以赞之)。
(寡欲安闲清适而自然少过多务駈迫焦劳而岂得无非)。
(体虚无而合大道寿等乹坤悟自性而证真常年逾松栢)。
(顶星冠以熙怡上合玄造垂衣裳而揣拱下化苍生)。
(躬亲庶政日临万机故云忙也乐者虽处万机不能挠于至道)。
(聿兴三教理𢍆一源殊途会归其唯圣智乎)。
(欣生猒灭举世而孰不知然哲士通人守道而自怡天命)。
(就理度量蠢蠢而性皆一等于事穷究人人而智有差殊良以君子固躬敩先贤也小人轻命喻蛄蚁也能明生灭又何等差)。
(修梵天之福囙建塔造寺崇轮王之德业十善五常随所修福三轮体空故云寂也)。
(慈念天下悲恤生灵根善誉于八纮响令名于万代)。
(奉亲以孝养可使家睦而邕邕育下以爱矜自𢍆人心而肃肃)。
(文眀之代贤哲尤多奉主以忠赤之心牧民以贞廉之行)。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谓以应天而治故无移易)。
(布善政于域内民意乐胥行恩惠于寰中人心咸恱圣化如斯佛意何別)。
(人之心神以耳目为䆫牖必湏立正意防邪音而资乎道庄子曰人能清目静耳不劳心神自至于道故耳无惑声)。
(悄然忘虑外境不能挠其身道德内固邪气不能入其心颜渊曰澹然自守唯道是务故冝安静)。
(放恣六情多饶过失修身慎行保无尤悔夷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则恭为德本慎为行基)。
(淮南子曰贤人君子知荣位之难则贵矣守仁义之道则富矣眀穷通之命则寿矣故必攀明贤而敩之)。
(易曰善不积不足成名故终日行善善之不足由冝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太公曰恶必湏远善必湏亲)。
(贤人君子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服必依制孝经云非法不言非道不行非制不服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
(孔子曰善者德之本慈者福之基礼义以仁谦谨立身故仁周圣智守之以愚功备天下守之以让勇略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三身极果众圣所尊一性灵源诸佛攸仰理高特秀号七宝山迷之则髣髴遥观悟之则本来真体)。
(迷时而望绝天涯情谓未到悟之乃不离方寸举体全真仍湏假位修行逢缘利物凭之有作方𢍆无为)。
(菩萨因地从初發心历刧三祇登阶十圣二严双备六度俱圆解脱道时纤瑕永亡众善斯足则极果矣)。
(法界理地是真福田无相体坚有为用利超世妙宝圣号金刚大士颂云金刚喻真智能破恶坚贞)。
(杲日才升重昬自谢圣惠一起烦恼全祛由是世间冲虚法界廓寂从甘露门演清凉泽)。
(依法性海起自他身应物随冝光涵器异故被三乘性立三车名法人天机演人天教利资不息大化恒敷)。
(妙观察智净秽土中说法断疑雨大法雨故二乘莫究十地难穷等觉上人犹迷佛智凡夫下位岂测津涯)。
(澹虑真境忆念俱忘意马不驰心猿本伏安闲内适即是禅那)。
(人之苦学癖于执迷达士忘情自成麟角为贤为哲达是达非见解过人言行俱远矣)。
(外遗世务内守淳元大智若愚合乎自然之道是非不染应乎灰心之机荡荡高怀情田不动)。
(百王之典霸国安人寻之则礼乐在躬读之乃长无猒倦)。
(君子之人笔砚为首苦学之士诗道为先才思增高功夫甚敏)。
(外即虚室明䆫内乃涤心静虑举诸尘务以况无为动静两途不离于道矣)。
(雅道要精琢磨为上穷究深妙道理何踈永彰富学之名又▆达人之美)。
(大贤之人其心宽广才气纵逸情量甚高小莭不拘翻成散诞)。
(识见高奇为学广博道艺精礭指于迷途)。
(知福善者修利乐因果报不虚生处定异恒居快乐远离恶缘不离自身永招利乐)。
(人天福善各随本心出自机关克臻福善广修妙利获大胜缘受报殊常能招乐果)。
(喜怒一源發眀各异不生异见心口何殊闻善皆修闻恶即舍达悟之士见处逈深喜怒在身由人巧拙)。
(世人愚昧不了善囙未达本心谓如闲事下智浅识见不过人轻此自身不修胜利)。
(明知有罪无追悔心昼夜常思造种种恶迷情不了缠缚自身睹此之人如何出离)。
(有大智惠去不善因了生死以暂时睹出离之不远由人悟解起自𠛴那方寸之闲必招利乐)。
(未悟之人六贼为烦恼若心悟解六贼为菩提由此智自得出离果心常清净果报甚高)。
(烦恼未尽轮回不息烦恼若灭更何往还顿悟之人便超胜地)。
(圣政惟新天地肃静讴謌允集华夏同欢咏尧舜之风乐禹汤之化)。
(愚人之心哲士之志是非各异取舍不同故云人藏其心不可测度)。
(道之至也可以正其性性之隐也可以御其情情不荡而理自眀性不昧而道自逸)。
(夫以道自怡者则外物不能为累矣能达至理何惧面欺君子见机不俟终日)。
(必有柱者但举其直则奸回谗邪之类不得不灭矣)。
(能修道德必离狂迷)。
(高眀在上指掌可知惟德动天无远佛屇则鉴照之极复何虑哉)。
(奉顺天常存乎方寸迷悟之本行之在人)。
(独步凝神怡然寓目覆载之内岂不関情偶兴怀感之心宁泯圣贤之念)。
(礼乐征伐圣人之制古今事迹先王所修未有不动怀者哉)。
(行无为之化安大平之民虽日月以雅移且道德而不泯)。
(未明求衣俟旰方食孜孜治道岂眠遑宁犹未洽于民心常责躬而罪己尚或祁寒暑雨而發怨嗟故顺天从人日慎一日使民富庶而无议也)。
(止水鉴物能照幽沉碧落拟空纤尘不碍大眀委照万象皆呈如君御天普利天下)。
(万象森罗真空朗照素风煦妪展翠开红既悟阴功自彡火苐發生之惠莫越于斯)。
(舜造五弦琴以歌南风今天成地平时康俗阜静惟论道动必从人故乐府传于舜琴也)。
(法古道以御今理无不显具三五巳还典谟诰命焕然可知也)。
(必穷微尽性随方任圆虽动有多歧而咸归一致)。
(真偽相纷是非袒乱倐忽千变肸蚃万端故书云作德则心逸日休作偽则心劳日拙也)。
(富者不能知足即贪也贵者不能自守即骄也此二者之为失断可知也)。
(荣之与枯二皆相待必不能以道而处之以德而守之则情有所拘性有所滞也不曰难乎)。
(且精纯其志王直其行者立功立事犹恐失之岂奸邪者而能久哉)。
(夫君子在家即以纯俭事亲必尽其孝也在国即以直道事君必尽其忠也芳乃承其颜色保乎公忠受其荣禄取其富贵君子尚难任况小人乎)。
(虽长短之相形而动静之交养必以静而求静別感之甚矣必以动而忘动则智莫大焉)。
(春以之生则万物熙熙焉秋以之肃则万物凄凄焉此天地之为信也大矣又何不定之有)。
(虽暑往寒来岁时必定而年移事改去道弥长顾功业以虽优念分阴之可惜)。
(奇材异器为时而生而况道可佐君功堪卫社者哉)。
(道之贵也为处尊高性之愚也必同贱品守其质直补过犹悬况踵颠狂之迹乎)。
(或迷云障蔽真性不通唯在精修乃达至理)。
(明来暗谢智起惑亡虽见谛以不同且缘生而类此)。
(智周万物物无不遍通幽洞微穷理尽性莫尚乎灵智也)。
(女微幽隐性本纵横非大智无以明乎心非妙性无以彰乎本心本既眀得非染也)。
(经则诠真即妄论万破执遣邪智者明诸何往弗济也)。
(万法千差本从心起离心无法离法无心心法融通不踰方寸)。
(依经得旨寻论悟心怀往哲之法门遵思齐之阃奥)。
(今古道合事理源通符往刧之进修冥此时之证悟)。
(理既穷真达妄信湏合道奉常华严经云信是道源功德母)。
(性含法界理贯河沙自非专一之心曷𢍆未萌之眹)。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二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𠡠雕造
(诗者志之所之也子夏序云在心为志發言为诗故上以风化下也夫圣人之为心也举一事措一辞则虽云乎有作穷其深极其远则寔在乎无为纵周穆有黄竹之篇魏文有乌鹊之句以此望彼良不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