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秘藏诠卷第三 车
(仰惟物物无碍法法皆通自舍如来孰能洞晓法华经云唯佛究尽诸法实相)。
(光玄集云用而常寂假曰真心寂而常用强名出没二相双泯方契如如)。
(唯识论云化身有三丈六金容即其一也俨花座而不动应沙界以无遗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
(楞严经云舍生趣生名为去者五蕴成身言依诸法唯识论云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了悟菩提非来去相时莭不异应用皆同楞严经云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人天种性因果虚踈诚勿将心恋之适意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五蕴妄想其性本空证空即实实在安中般若经云五蕴即空空即五蕴)。
(慈恩䟽云智证安处目之为住慈心念物名如来意涅槃经云如来欲令一切众生与我皆同安住秘密藏中)。
(是知心𢍆真源情忘机巧宗风不立言象无依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玄赞䟽云障尽智圆证穷法界谓之涅槃唯识论云有余无余自性无住通真离垢名本寂静)。
(楞严䟽云寂照无涯虚含罔极在因不灭至果无增既亡少剩之踪何有洪纤之纳)。
(舍三界业离诸苦缘依妙行门趣安乐果法华经云我令脱苦缚建得涅槃者)。
(染法之本无明为先作用资多犹如指掌唯识论云无明力增通相应不共为诸惑所依)。
(杲日初升重昏自谢圣道才起真见斯通慈恩䟽云心澄妙理故曰寂然)。
(神化运生感应如响故慈恩䟽云亦犹声传万谷月应千池等也)。
(慈心接物托事标真警骇群情假之竖拂欲明心境俱真同归实际楞严经云比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众善饰身谓之贤者内心照解自可明宗阿难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至理论云迷之则事事乖真俱成非法悟之则物物妙用悉是禅那)。
(理本显然解非𢍆道性廓彻实事无不通法华经云通达无量义)。
(慜物情厚名悲俯视劳生曰观性识清净法演恒沙法华经云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慈恩䟽云至极之果妙德无边苟非调御垂功众生谁能明见)。
(一念妄心昬迷法界刹那真境随处无为楞严经云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碍)。
(唯识论云一懽喜地二离垢地乃至十法云地等皆对望极果通彰因号)。
(法华经说七种譬喻为治七类众生烦恼之病随应得益法喻皆真)。
(群生之类沉溺爱河知法真源离诸欲染法华经云若灭贪欲无所依上)。
(从因至果积德无边虽举八万威仪曷若四事供养法华经云如是等施求无上道)。
(法华会说权实真宗对三根心名为境物尒时悟者记当成佛故知不是因循之事)。
(唯识论云一自性善二相应善三等起善四胜义善随应贯通欲等三界)。
(遗教经云依因此戒故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成定之旨教证分眀)。
(意显清净真如名法㝡胜妙慧为智无漏五蕴曰身既善了知要在修证)。
(湛湛真性本无生灭能施妙用于法何穷法华经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
(龙华胜会说法度人理如一雨能滋性喻三草蒙润法华会说一雨普润三草別故)。
(般若经云如来无所说维摩经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得无闻)。
(迦叶波则大富长者之子舍大财位性好出家悟一切法皆悉空寂)。
(万德咸备众垢都寂如月朗照不非净秽法华经云众星之中月为第一)。
(如来大悲慜物之心调伏众生现身说法文传五印理徧十方法华经云我等于如来灭后无非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
(楞伽经说五乘之人性法非异修發殊途唯佛所知余不自测)。
(法华经云于一乘道分別说三名妙中分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即同归一理也)。
(法华经云即往往率天上弥勒菩萨所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而于中生即满愿也)。
(安布灵文区分真趣甚深旨奥秘藏为名法华经云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俯观垂救故曰大悲仁惠宽恕名为慈忍法华经无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
(法华经云金色三十二八十种妙好玄赞䟽云形骸相好端严其身等也)。
(慈恩䟽云略言观音正云观自在诸三业归依必六通垂化摄利难思行妙旨也)。
(梵语优昙华言瑞应深远难涯浩渺之事唯佛徧知矣法华经云譬如优昙花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
(迁流造作名为生灭凝流不变即是真理真理为依起生灭也)。
(如来功行徧满大千不知能知不识能识般若论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心明妙法于道不贫如来法身报化无碍证道謌云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佛言我于无量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岂容易得)。
(九十五种异见之徒教立邪宗心行理外如来导利方便妄亲)。
(唯识论云谓断德智德恩德道因也由万行因成三德果)。
(无明昬暗迷失正因不了真谛谓假为实法华经云非我僧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等也)。
(百川归海万法会宗独耀灵源廓然不动楞严经云妙湛緫持不动尊也)。
(悟则通真迷则虚妄本来如是不假寻求法华经云安住实智中)。
(妙用灵眀能通权实性有利钝法无去来真境现前故悉明了法华经云若有利根智慧明了等也)。
(一心常寂二法本空日用全真岂能穷计法华经云我无贪著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
(慈恩䟽云是非风起业道随生既而久处沉沦向去终祈解脱)。
(能了万法归趣一源达虽在心心能妙用上中下法皆悉区分佛言自性清净心亦名无师智)。
(法华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故无彼此)。
(仁王经说信为善心之始终成妙觉唯识论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应当审谛观察信心是众德之本故慈恩䟽云信能何至德之嘉依等)。
(聊举阿含以明四谛将此法用利益众生法华经云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
(徧计妄情封著我法犹如病眼自见空花掌珍论云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
(法华经说羊鹿非真化城不实故言此事不为真也)。
(洞明幽旨心与性通心性还源了无所得贤护经云诸法不真思想缘起所思既灭能想亦空)。
(维摩诘云假智言说名为二法法性真如名曰不二言智俱遣方能𢍆真颂云人空法亦空)。
(金刚坚固不生不灭一悟永悟无复流转始得成金终不作鑛经云如铸金像不动不摇)。
(大般若经云如来化身尘垢水等皆所不染法华经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等也)。
(华严经等为第三时显了说有有依他圆成亦显了说有有依他圆成亦显了说空空所执性)。
(人迷至理徒历嵗华动合真宗流传妙道法华经云一月四月乃至一嵗诸所说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者)。
(劫空刧坏真法显然菩提妙明无有变异法华经云众生见刧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
(淳源一味真䡄还同理尽玄猷人归至道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无漏识智上达真空玄妙之原莫过此理法华经云深达实相即其意也)。
(无为真心运用恒寂智证𡨋合妙绝思议法华经云观一切法空无所有性等)。
(依教解理智证法身二悟昭然堪闻斯理法华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缘生幻法本体皆真智鉴虚眀成难摄性楞严经云当处出生随处而灭)。
(菩提净智内觉自安游履怡神故云道矣唯识论云安乐解脱身)。
(真源湛寂智证恒如量廓太虚体含真际维摩经云法常寂然故)。
(受想五蕴中二蕴受想以领纳想像为义未登正觉沉于无眀迷暗性中如沉幽谷般若经云无色无受想)。
(春者生秋者谢未成佛前轮流三界任往还也证真理后无来去相维摩经云法无去来常不住故)。
(细推谓子细推度唯佛世尊方具五眼能知一切生善趣𢙣趣金刚经颂云佛眼如千日照耀体还同)。
(本无今有名化喻者譬喻也岂盘桓者不著空教不著有教不住中道金刚经颂云中流仍被溺谁论在二边)。
(还凭者仗托之意智者观即佛世尊具一切智观其根性而度脱之或为说法或现神通也)。
(不住前境名为一心非妄说者谓佛世尊于无量劫未曾妄语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
(觉海者菩提智海也而能出生诸佛无漏善法浪澷澷者本性空寂金光明经云智慧大海㳽满三界)。
(对自名他缘者攀缘外则五尘境界为表内则眼等五根为里若能了悟色声等五尘不生悟真空也)。
(谓诸众生于此幻身常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如寒暄盛衰维摩经云此可患猒当乐佛身)。
(苦谓三苦八苦如海无穷漂没也仁王经云长別三界苦轮海)。
(法本寂然非求取舍性元不异岂拣缁俗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妄心求法迷背圆常何殊渴鹿奔阳虚受疲困楞严经云念念生灭遗失真性即去不还也)。
(一念妄兴如风鼓击不能晓悟当体寂然万行经云一念违如觉劳相现)。
(法华经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悟即心心是佛迷时物物皆差不唯弃失鹫峰抑乃违背性海)。
(报有惣报別报果者因中以胜善心修有相因感有相果修无相因招无相果法华经云善恶业缘受报好丑)。
(天象地形皆属世间虚幻之相然知悬远难碍行因定感于果楞严经云万物象前剖出精见)。
(岂假心所测度何烦智解寻求法华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应机现身也应现多种且约丈六化身为二乘凡夫说法非今日者世尊于三无数刧修六度万行)。
(精穷者证悟也至佛果位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断惑证智如闲也维摩经云法过眼耳等)。
(此明因果不相违或种善因即招善果种麻不生麦之谕也瑜伽论云因果相当名之为处)。
(欲达者将究也本宗枝者即真如至理万法皆依真如建立法华经云纯有贞实)。
(无情者即清净真如若真如有情属三界拘系法甚明者即自身中真性朗然晃耀楞严经云本觉妙眀)。
(颠倒者业惑萦缠烦恼所覆何为是者一切有情莫能觉悟楞严经云遗失真性颠倒行来)。
(成就者谓世俗谛中所有生成万法也皆通识者惣属第八识所变唯识论云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迷途者违八正道离苦艰者顺三恶道不修胜善求离苦果实艰辛也法华经云勤力求索甚大艰难)。
(论情者思忖之义多障碍者住诸境界名障迷彼法尘名碍楞严经云觉身为碍销碍入空)。
(性者真如妙性相乃妄幻缘生迷之动念艰难悟即息心寂静维摩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利有二种自利二乘利他菩萨因眀果者自利因感声闻果利他因感佛果金刚经颂云因深果亦深)。
(相随者因即种子在第八识含藏如影随形自往还者三界转转因缘和合生起现行楞严经云因缘相续无有休息)。
(沉吟者静思此种子眠伏藏识绝有体相实无问处也法华经云今当问谁)。
(宴坐即收心𣫍念若住不空即有住空属无不拘有无中间维摩经云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观处者谓五蕴十二处心无著者无妄想也楞严经云一切无著名之为心)。
(缘情者凝虑也不可攀者察所观境杳无自性维摩经云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明文者世尊所说修多罗藏等圣中境者广说诸佛无漏妙境华严经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清净者无染污也不相关者于三界中了无拘系楞严经云如耳与眀了不相触)。
(求法者求出世妙法有无形者世尊初说有教次说空教俱𢍆根理了无形相金刚经颂云勿著有无声)。
(贪嗔者根本烦恼二法也五恶起者贪嗔才起便招五趣苦果法华经云五众之生灭)。
(玄微者谓佛所说无漏胜法本妙因者远登佛果近感人天可爱异熟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
(妄即虚妄相者幻相宗何旨者徧计性上假有施设无实旨趣圆觉经云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悟则证理法自同途妙道湛然心符冥𢍆楞严经云由心灭故种种法灭由心生故种种法生)。
(菩提真性喻海无边法心合同混然一味华严经云能入如是智慧大海)。
(众缘和合难契玄机去妄明真自通了义维摩经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既除分別永息妄源证本圆成顿超圣果宝积经云若有乘此乘彼皆当出离)。
(有妙者众生本有圆成妙用也清诸界者悟真理后能清十八界或三界烦恼楞严经云十方国土皎然清净)。
(无缘者因中未种善根也颠倒疑者向有教著空于空教执有妄生分別瑜伽论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
(真如无相似法雨徧满四维佛种萌芽顿渐一真显现法华经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
(普润者尽虚空界更无私者都不分別九有四生并令悟解法华经云乾地普洽药木并茂)。
(情既无著顿悟真乘非聦利达证非是非觉知法华经云聦慧明达善知崄道通塞之相故离聡利真情自爽)。
(自性本空谁人共觉心心眀了法法皆真法华经云当以问谁谁能荅者)。
(唯佛真性善诱众生悟其幽深微妙玄理摄大乘论云㝡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
(传衣付法圣谛流行鷄足山中迦叶亲授洎震旦国达磨西来方信大乘宗旨矣法华经云著如来衣)。
(经文者谓世尊所说十二分教随妙旨者或权或实等教皆是佛密意妙旨法华经云随顺众生说)。
(唯闻者二慧中一法不动尊者谓自身中妙觉真性本无变异维摩经云法常住不动)。
(湛净者澄湛清净达真理者都无见闻觉知方达如如真理华严经云自在通达一切法轮)。
(喜闻者忻然听受也开正法者悟中道妙理有入圣超凡之用维摩经云执持正法)。
(对境者初证真理之时无有少法慧光施者起无分別智照彼前境一无所有金刚经颂云良为慧光舒)。
(信受者志意领纳也如常法者谓行住坐卧常能利益一切有情法华经云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当逢者自悟也一圣知者一𠛴那无漏智若起能灭无边烦恼法华经云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有性者于真理中若觉真性有所得时遮藏胜定令不显现诸法无行经云三昧不现前)。
(若不识知一真圆满纵汝历生尽其眀辩终不能得无上菩提法华经云去佛道甚远)。
(迷人者背正见路入邪恶途不自信知圆明法性法华经云迷惑不信受)。
(业种者十不善业谓身三口四意三也种子生起现行此荫才灭便䧟阿鼻法华经云入阿鼻狱)。
(取即忘生趣向舍即断绝寻求真理本自凝然情念一何极至净名经云法无取舍离觉观故)。
(不曾者本来圆静绝有瑕玼岂立是非宁拘取舍楞严经云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人心者惣标凡位不定者未证圣流逐观情生随缘念变即不定也维摩经云幻无定相)。
(正法直指一性无二无差圆满湛然勿劳疑念法华经云勿于此生疑)。
(唯佛位中得名安乐静皆空者至金刚无间解脱道中了无边法寂无所有般若经云胜义有为空)。
(斯言者指前安乐之理理体幽深绝异色尘故彰微妙法华经云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
(诸非者一切不善恶缘者烦恼迷情潜伏藏识之中没溺三涂之内法华经云恶业因缘故)。
(去者灭也住者生也若不舍恶缘不修善品往还无有涯际唯识论云此异熟既尽复坐余异熟)。
(维摩经云烦恼是道塲知如实故烦恼扰乱覆真净心观彼性空如实平等种现俱亡名舍离也)。
(真智不现迷惑相仍达妄朋真自然玄𢍆楞严经云皆由不了常住真心)。
(传贝多文届震旦国达无漏智了大空心非东非西法原密会楞严经云空性圆满宁有方所)。
(不思议经云心性自常净彼中无垢结既真悟达不正犹豫一切障染更何所有)。
(获证法界真如实理具行六度成就圆满大品经云为得诸法实相修行六度)。
(本智证眀随缘任运灵机万用舒卷皆真维摩经云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
(于法无情谁能徧计心无所住纵逸何居维摩经云而化众生观于寂灭)。
(二智俱起观空著有达真偽性空有何依华严经法界观云理事无碍法界)。
(道晦人天真风不𥪰悟有顿渐始证无为维摩经云天人得道此为证)。
(大乘经义于法何诠悟理忘言自眀师范涅槃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五阴本空自无质碍无眀覆蔽不显法身真理现前永得清净维摩经云性即是空)。
(五眼所观非无妙慧证大圆智更著何疑维摩经云众圣贤亦如也)。
(乐道恬然诸圣不別殊途共辙本无生灭唯识论云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懽喜)。
(凡情计执诸缘交㕘忧喜都捐是非何碍圆觉经云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体解真空心行处灭非动非静情与无情自𢍆玄机谁能运用起信论云若离于念是名得入)。
(于萨诃世植无碍福达理殊胜周徧此界法华经云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
(情计妄心转生分別岂可能知无相真理维摩经云法不可见闻觉知)。
(真空妙有本自如然不著有空是为解了唯识论云不妄不愚一切境相于真不愚于俗不迷)。
(圣人达理远离执迷上士亡情与物无𥪰行愿经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妄心俱起境象𪭢然于法无心山河自泯维摩经云善𢙣之业亦不亡)。
(真界寂寂非世所为玄境𡨋𡨋非心所逐楞严经云见缘元是妙净明体)。
(如来不以福因而成正觉不以修证而达妙眀荷护佛法亦非深厚十轮经云珍宝施佛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善恶同源起念息念不起不息诸圣本然维摩经云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
(行解相违顿失本智不起妄念自𢍆玄机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迷真逐妄自处轮回著相追求何能达悟维摩经云若随相识是则求相)。
(若欲证悟不假希求愿亦非心自能圆满维摩经云大愿成就)。
(行愿相符方圆正觉于心自在玄契法王法华经云我为法王故现世间)。
(如来垂戒普利大千一法融通诸因泯寂非因缘故而能善谕众生法句经云戒性如虚空可谓真持戒)。
(缘随心故不著于心不起妄情非缘所住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为空)。
(非色非空非空非色有空起妄有色迷真真妄不兴空色寂灭大品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往来驰逐无有了期不起妄情法本如是维摩经云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法无高下真实不虚所行顺理无诸謟偽法华经云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无心即道非相本真若起妄情如游邪径法华经云入生死崄道相续苦不断)。
(诸佛以一妙音顿开方便非因缘故皆达无生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
(无上菩提非能趣向大圆智鉴无所不知维摩经云菩提心是道塲无错谬故)。
(唯有正信无心思念能成佛道不起异见行愿经云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大愿如经具列)。
(真空湛寂妙理圆满诸佛出世法轮常转行愿经云恒转理趣妙法轮)。
(深达实相幽鉴万物玄机寂然戏论永绝唯识论云唯真圣者自内所证)。
御制秘藏诠卷第三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𠡠彫造
校注
【经文资讯】《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6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高丽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高丽大藏经研究所提供,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瑜伽论云究畅真宗曰论五乘三藏谓教会权入实名还归一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