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中观释论卷第十四

观因果品第二十之余

复次颂言

因生果已灭  而复何有灭
又若因住果  离果何有住

释曰此义云何若果灭已不与因合若法生已而不重生如是果法若已生者不与因合未生亦不合亦无生已重生道理而此果体无所依故何能生果若法未生即因果二体俱无相续若同时因果此已遮遣何能生果又未生之法此即是无今此所说亦复遮遣眼识等缘此中亦无已见之法因能生果且如眼根与眼识为因若见色已即眼识不生谓已见色故眼识若生相违无用若未见色眼识不生即堕过失耳等诸识亦复如是如应所说作是观察前所说果此止余义

后复遮遣故下颂言

无彼过去因  与过去果合
亦无未生果  与已生因合

释曰所言合者此说有生谓以过去因果二法俱无体故无未生因与过去果和合有生因果二法性差別故若过去若未生二俱无体时分差別无有和合

复次颂言

亦无未生因  与已生果合
已生即不见  有和合可得

释曰此亦遮遣因果二法同时而有时分差別故若有体无体此中如是审伺察时因果二法而悉无有和合可得

复次颂言

若法无和合  因何能生果
若法有和合  因何能生果

释曰此无有生亦无和合能生法徧若不生时如是和合皆为徧计若以二法和合同生此即相违

复次颂言

因果若是空  云何能生果
因果若不空  云何能生果

释曰体性空故如余物体又复因离果故

复次颂言

不空即不生  不空即不灭
以得不空故  不生亦不灭

释曰若自体空自果亦然若谓自体有所生者或无自性又复云何果法不生若果有自体因亦不生若法自体定有性者是即不从因缘所生若法不生即云何灭谓以自性离所作故非此所说欲令因果有生有灭前说亦然生法自体若有所得此即不生增上所作

如后颂言

空即云何生  空亦云何灭
以空故不生  以空故不灭

释曰若先自体所得皆空体即不有如石女之子无所生故若无自体法即不生法既不生云何有灭

此中有问如先所说因果二法为一性邪为异性邪或共有邪

故颂荅言

因果若一性  即无法可生
因果若异性  亦无法可生

释曰何所以邪若因果二法一处有者即能生所生同见生灭如父子有异非一体可见是故遮遣一性异性若因若果能生所生等此中如是如有因言因果若异性因即同非因若果异体即比量无因此即止其非因因有异故果亦遮遣

复次颂言

果自体若有  因即何能生
果自体若无  因亦何能生

释曰若有若无非果体可有若无所有亦非有因能生于果此即亦无见因可有又若因为能生者即因自体亦复不能生于果法此即因无和合因若不能生云何当得果若彼如是因不能生此中果法亦无所得以果无体故

复有人言亦非因果一向有成但以因缘和合所成

故颂遣言

亦非因缘成  亦非自体有
又非和合生  此何能生果

释曰若此因果和合假立法体如是决定亦无力用能生此说云何自体生果是中亦非和合所作故无和合所成有果是故都无果生道理应知诸法不从因缘和合生果此亦不离因缘所成

复次数论师言当知诸法若有物体即有和合谓以自类无別异故譬如自体

故颂遣言

若因缘和合  所作得成者
果若无集因  即因缘不合

释曰果体不有即无所生是故应知诸法不有云何是中有所成邪

观成坏品第二十一

复次数论师言胜义谛中应知有时为成坏因此非不有如兔角等若有成坏证成我义

论者言汝说不成法中亦无成坏可得所言成坏二法者为互相有体共成坏邪为各离邪若离若共俱无成坏若离若共无成坏者非汝语中而可信解此如前说

故颂遣言

离成无有坏  离坏亦无成
共成无有坏  共坏亦无成

释曰亦无有成此说毕竟如离于生亦无死法因有生故而即有死成坏亦然若不因坏而即无成若不因成亦即无坏此中如是汝言成坏皆是虚说成坏二法互相违故亦非一处藂杂有生若法未生而有死者此堕过失

复次颂言

坏法亦如成  无共离道理
成法亦如坏  无共离道理

释曰今此所说是义应知

复次颂言

离坏若有成  云何当可得
法体无常徧  无处而不有

释曰此说义者无所有故何所以邪谓自体无常故譬如无常自体

复次颂言

若离成有坏  云何当可得
亦如生与死  非同时而有

释曰若法未生即无坏体可得和合以生死等互相违故是故应知审观察时如下颂言

若二互共成  彼二互无有
成坏二无故  云何有成就

释曰彼无所有二种別异无所成故即汝此中因义不成谓以诸法自性坏故亦无成坏二法同生以其坏法自所得因先无有体为所依故成法无体其义亦然

复有人言若如此说无成法者岂非自体无间相续有所得邪

论者言此何说邪若彼坏法决定破散先无自体即无相续成即不有故知不尽亦无有坏尽与不尽亦复无坏此义如是应知诸法无成亦然尽无坏故先无体成法即不有亦非先无法体后有成坏谓此二法俱无物体是故无尽亦无有坏无法成坏故无有一体互相违故如別义者

复次颂言

尽即无有成  不尽亦无成
尽即无有坏  不尽亦无坏

释曰非语表中能成是义谓二法中若无有成成即无体是故坏法亦无所有

复次数论师言若法先无其体或破散无体者然诸物相因有体故因若有体果即亦有若先无体及破散无体者是即都无此中如是极难成立云何可说能法所法若因若果而有所得岂无过邪

论者言如是应知一切法中先无有成因即无体亦无有果若破散无体或于果时有因性者先亦无体故诸法同时破散无体又或果体若未成熟或因无先体又复诸法分位坏时此即皆是破散无体设使同时又先分位已离后分位不成如是应知因离自体毕竟无成无別分位故如分位自体此中因坏此即不有若先法破散无体或复离已有其物体如是分位而可合者此所不见非道理故

复有人言如是诸法皆有成坏有法体故此若无者即彼诸法应悉无体如兔角钩

论者言成坏法中离成无坏离坏无成

今此应问所言成坏者为体空故有为体不空故有或共有邪

故颂荅言

彼成坏二法  非空故可有
又成坏二法  非不空可有

释曰此即不有自性空故如空花等若不见成成即无体云何有坏无自体时成即不生是故亦无坏法可有自性本无別异法体

此中复问成坏二法为一性有为异性有或共有邪

故颂荅言

此成坏二法  非一性可有
此成坏二法  亦非异性有

释曰譬如贪与离贪成坏亦然二非和合若一物体同所依止即无別异若或自体有决定性即一切法乃说为常诸法亦非自体有法与异法合若成坏二法或有所见彼非可见分量而有云何此中有可见道理若见诸法有成坏者当知皆是愚痴所见若于胜义谛中见成坏者决定非彼胜义谛有以彼胜义谛中无所有故有见皆是愚者妄见如是所说此云何知谓有体无体非和合故此若有彼体无体者即彼体及无体二皆有性

故颂遣言

有体不生体  无体不生体
体不生无体  有无体不生

释曰因果二法不同生故若同生者即能生所生彼不成故又法无分位故即无有体可说生灭以无物故体无体二有与不有此复云何若法有生者为自体生邪为佗体生邪或共生邪

故颂遣言

法不从自生  云何从佗生
自佗既不生  如所生亦然

释曰如前广说此义应知今此观察云何有生亦无所生此说毕竟次复云何若法有生堕断常见此中云何诸法自体若常无常有即是常非坏灭性此著常见无即无常是坏灭性此著断见

复有人言我说诸法悉有所得然亦不著彼断常见此说究竟云何我此所说究竟云何不著断常二见如有颂言

已不复生  因即堕于断
若生灭相续  故因果有体

释曰如汝所说中有分位还成断过次复云何

故下颂言

若法住自体  无法有分位
至涅盘时断  即诸法断灭

释曰谓法自性离所作故亦无因果生灭可有不堕于常此复云何如阿罗汉入涅槃时化火焚身汝谓烧已相续断灭此即不遮若谓无体无断常见比亦不然

复次颂言

死有若已灭  取初有不然
死有若未灭  取初有不然

释曰言死有者谓生有谢灭故名生死此中亦无死有灭已初有即如何以故堕无因故或言有者此非道理是中云何灭时能有

复次颂言

若初有灭时  而死有生者
灭时是一有  生时是异有

释曰此即灭时少分已灭少分未灭生时亦然少分已生少分未生若灭法如是即生法亦然由如是故乃堕二有

复次颂言

亦无法灭时  与生时和合
是即同所依  此灭彼蕴生

释曰若死有灭时不与生有和合所言灭者无故名灭谓死有初有二不和合故若此有者如是即应蕴有所依由如是故此即有生若或別异生时中无有生是故当知此中悉无二有可得

复次颂言

如是此三时  有相续不然
若无彼三时  云何有相续
有相续若无  云何有成坏
若无彼成坏  法云何可成

大乘中观释论卷第十四

甲辰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𠡠彫造


校注

[A1] 已【CB】巳【丽】
[A2] 已【CB】巳【丽】
[A3] 已【CB】巳【丽】
[A4] 已【CB】巳【丽】
[A5] 已【CB】巳【丽】
[A6] 已【CB】巳【丽】
[A7] 已【CB】巳【丽】
[A8] 已【CB】己【丽】
[A9] 已【CB】巳【丽】
[A10] 已【CB】巳【丽】
[A11] 已【CB】巳【丽】
[A12] 已【CB】巳【丽】
[A13] 已【CB】巳【丽】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乘中观释论(卷14)
关闭
大乘中观释论(卷14)
关闭
大乘中观释论(卷14)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