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六

宗说等锡上

示金庭蔡坦如居士

居士欲成办个事于祖师门下当發深信速了生死再有一法过于此法者无有是处此一句话头是换骨灵丹是返魂妙药是伐生死稠林底利斧也所谓无量法门百千见一切计执五阴魔怨才沾著此一句子则瓦解氷消更不起第二念何以故谓离诸念故如看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即此去处不明如坐在烈火𦦨中祇欲奔出以此则知妄不用止心不用观定不用习慧不用生见不用断魔不用伏则自然帖帖地谓心猛利如烈火故能燎一切如迅流故能漂一切如猛风故能埽一切如神箭故能穿一切如射石虎才生拟议岂但没羽则箭头断矣故云道人行处如火消氷箭既离弦无返回势玄沙可谓得法门之径路入法门之标的也若如此參去忽朝打翻筋斗绝后再苏便乃斩新条發新令高低一顾万象齐彰截断众流不通凡圣如佛印大师云一到多门又到门分明普眼照乾坤以须弥聚笔沧海为墨不能书其少分故云大藏小藏从者里流出非强言也若未到此田地下语如云兴偈颂如瓶泻尽成颠倒知见如近时假称知识者将古人公案逐句下语悉以义路符之识者一见则知宗风扫地谓痛哭流涕者不亦宜乎予到敝乡见吴太史颂古其辞章藻丽近时作颂者罕能伦匹一日太史问曰大师曾见弟子颂古否予曰太史曰何如予曰居士是解非悟门也太史曰何以见之予曰居士颂婆子烧庵谓寒岩枯木太僧生岂不是不肯者僧么太史曰予曰岂不是解𫆏太史言下如脱桶篐相似渠是个久用心底人于一言之下便尔知非近时假知识论此公案万一未曾梦见在呜呼祖庭秋晚魔风炽盛纷纷曰參禅尽入在魔邪网中曾有一人能跳得出否若有缁素得分明不沾著此等魔气予则以衲衣覆之可谓报佛之深恩也

祖庭秋晚  赖有智人  遍界魔风  孰喜孰嗔
纷驰棒喝  加诸盲者  断手折足  谓应机也
遍体流血  不知痛痒  大笑猖狂  是何模样
谓不领会  目尔裁抑  苦哉痛哉  神号鬼泣
三千七百  大有样子  夺食驱耕  决无此理
下语偈颂  学语之流  是生死本  肯自干休
我书此语  居士勉之  置心一处  今正是时

示壁如禅人

夫为学者父母生成一具灵骨如黄金铸就只须深生正信浚發大机知佛所说一代时教不求妙悟尽逐虗声虽是多闻与不闻等如象陷于泥虽有全力不能跳出良可愍也如仁者生于大族幼为贵介公子复从科第中来及出仕做官时供养法师殷勤请益于教乘中无不通达及问著己分上事则无可奈何故知名言数句非究竟法惟吾祖师门下不起知解直探本源故云心如墻壁乃可入道良以众生皆以识心分別计度瑜伽论云阿赖耶识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𦦨生时内执膏炷外發光明缘内执受而生坚七转识为最有力缘外器相而生取五尘境助發不停逐境生心从缘成熟与现行互为因果与明了为所依展转生烧起灭无间穷之而无始成种子之名言望之而无涯生现行之果法俱时现有岂待新熏如唯识论云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楞伽经云大慧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识因以此则知本有新熏合生现行增长本识此以无明熏真如故净法亦尔准此例知若取其正义真如亦不受熏真如无为非心之因亦非种子能有果法如虗空等故非有漏心性是无漏名本性净何以故若常住法不成种子一切时无差別故就净边说亦具种子之名涅槃四德是四大种子从本觉起而熏无明论四德本来是有不从种子生从因作名故称种子能侵损本识故繇是行人信乐大乘以大智慧人虗空器三昧运大悲行以毗卢果德用成因位熏无明故又当知本识极劣无记非能熏也唯七转识及相应一分能缘虑心力最强胜故有力自熏此无明无体本觉斯起纯成四德烁尽无明故云四德圆时本识睹尽况无明耶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则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即十界缘起悉成净用故云大小鳞毛普现色身三昧也果入得此一步则尘尘刹刹悉皆普入便好蹈祖师门求向上事只待脚跟线断捩转鼻头別为通气始是到家时节不然只饶及尽玄微总是他门活计非当家种草也

一具黄金骨  深生于正信  浚發大机用
通佛所说教  当求妙悟门  若滞名数句
闻与不闻等  惟吾祖师禅  端不存知解
直探于本源  心如墻壁入  阿赖耶执受
而坚于现行  展转生烧相  数数无间然
净法亦如是  以佛果德相  成行人因位
本觉熏无明  如沸汤浇雪  四德纯圆时
识想从何起  清净不容他  十界用无辍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示证之禅人

夫为学者熟烂圣经凡一言一字须消归自所谓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谓开众生佛之知见耳如贫家伏藏若获其藏更不复贫圆觉云如来大光明藏是众生清净觉地既称清净何有众生下文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复云此无明者非实有体果知无体大光明藏觌体全彰故云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断云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至普贤章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中峰大师云此二章宛有衲僧气象至于以幻修幻皆吾佛不得已而言之非佛之本意也若云理彻圆融何妨行布殊不知一念具三千一心融万行绝去来之迹延促同时泯远近之殊遐迩一致当下无我法界理成八相成道于殊方理无分剂万行圆修于当念事不他求观彼久远犹若今日获大宝车行步平正其疾如风所谓圆融而不碍行布事事斯成行布而不碍圆融心心靡间以此则知才闻名字观行斯起无明斯断六根斯净究竟斯成说个佛字犹为賸语也若乃求三乘之行迹楷六即之是非便乃断三惑成三智证三德乃至庄严国土教化众生则吾不得预其数亦当缄口以待三僧祇劫再与诸昆仲別峰相见也

佛以佛知见  化一切众生  众生受佛化
佛生不可得  知无明无体  犹如空中花
如来因地中  即了于生死  知幻即云离
离幻即云觉  觉了斯实际  知亦不可立
于不可立中  而兴大悲心  一念具万行
一时圆多劫  恒沙界微尘  理无分剂故
即此称圆证  证此曰真知  果证便知非
证对因人说  了因证不立  斯称大圆觉
最胜修多罗  悉宗乘注脚  欲觅祖师禅
而生大勇猛  譬如狮子儿  悬空翻筋斗
哮吼不思议  群兽皆脑裂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示象先禅人

夫为学者闻慧弥彰生诸实智故云不离文字不执文字而为道用华严谓成就无边之慧先赖多闻佛藏说速入涅槃之门皆因听法果究心之者鸟鸣花笑尚乃發机况佛金口亲宣而不润心田灵苗智种耶当知众生心内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内佛说法又当知佛心中众生无听者众生心中佛无说者两俱双辩二相顿空经云如来不说法亦不度众生楞伽经中表离言说名不思议良以学人不达自心执诸名相觅果佛妙严之位昧因心实智之缘故达磨大师遣其执滞直指人心摄三祇之修行圆于当念开生盲之慧眼妙在刹那揭露衣珠顿呈家宝息竛竮之苦不假营求入利济之门广延行度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作众生之真依为菩萨之智母意消能所情断是非如大集云不待庄严了知诸法以得一总得余故所以云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乘此宝乘游于四方嬉戏快乐不亦宜乎或云行布位次教有明文何乃执心顿废斯旨曰是何言欤当知位次无尽心无尽故若能了此真如一心无尽之理则一切六度四摄万行皆无有尽转示他心亦同无尽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悉无尽故初祖达磨以无尽之旨传无尽之灯烁万劫昏暗之迷途成一时光明之佛事须从悟入不假言诠果發明大理如烈火沸汤不容片雪无明不待断而自断果位不待成而自成如祖师门下单提一句话头看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如在万丈坑中祇欲跳出纵八境交加于前亦不暇顾若一刻中不寻出路则丧身失命了也故云如一人与万人敌觌面那容眨眼看如此用心真切则㘞地一声桶子底脱矣依然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佛法尚不留些子朕迹况人我世缘曰修与不修者乎

总持无文字  文字显总持  不离文字缘
而为道者用  成就无边慧  速入涅槃门
水鸟与树林  尚乃谈实相  何况佛所说
而不滋智种  心佛及众生  互说无间歇
亦无能说者  亦无所听众  远离于言说
是名不思议  若不识自心  云何觅佛果
国土妙庄严  岂离自心有  长远三大劫
一念悉圆成  珠宝本具足  更不向他求
广开利济门  绵绵用无竭  了此一心法
游行于四方  慧灯破幽暗  冥者悉皆明
如香象渡河  截流直到底  倐然登彼岸
更不论先后  一断一切断  一成一切成
教理通无碍  当乐祖师禅  一口气不来
毕竟甚处去  如在万丈坑  祇要亲跳出
八境交于前  亦不生暇顾  如人破大敌
那容眨眼看  如此切用心  倐然桶子脱
不是旧时人  世缘何处有  不于世生心
便是好时节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示超乘禅人

夫为学者最先要具择法眼将如来一大藏教疏通理本彻究行缘心绝狐疑成办个事永明大师云备一乘之基地坚万行之垣墻始能架高造实不妨向吾祖师门下求个彻头不然尽掠虗声非关究竟须知宗之一字是教网纲维如起信论云止者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而观因缘生灭为观永明云或以理观对于事止谓契理妄息也或以事观对于理寂谓无念知境也当知參禅之者才提起一句话头妄想心不待息而自息岂非止耶何止之可言大理不待明而自明岂非观耶何观之可说才方念起便落意思分別始萌即犯药忌二祖搜心不可得当下心安故知无心之旨众妙之门若了无心触途无滞绝一尘而作对何劳遣荡之功无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缘之力以此则知无心于事则万机顿赴而不挠其神无事于心则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岂待永明叮咛告诫学者就路还家则得便宜多矣若乃穷宗乘之极致究祖道之玄微只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故云命根断后方得言诠不然尽落今时永沉苦海无量亿之邪见根于断常百千种之傍门生乎情想惟吾祖道最极深玄契一道以圆收会千途而共辙不涉三乘之渐次因果同时岂干五教之參差佛生顿泯刹那彻于多劫法界入于毫端犹是第二之筹未遂拈花之旨临济大师云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理彻寰中见超物表了吹毛之利慎勿迟疑廓照用之机毋容住足岂浅根劣解者之所能知非守株抱愚者之所能到果深信于教外別传之者触目逢缘当以斯意自勉也

若了生死源  先具择法眼  行理俱通彻
亦不涉狐疑  具此净白心  始求无上道
譬如架楼阁  先当筑基址  又如琉璃瓶
能盛狮子乳  教理通无碍  作宗乘助缘
欲究向上事  单提一句话  不起分別想
是名真止观  五百安心门  无心顿超越
不涉于三乘  何关于五教  果绝后再苏
当体离心念  心念远离故  邪见无繇生
刹那入多劫  法界敛毫端  犹是第二筹
未遂拈花旨  吹毛用了时  慎勿怀迟疑
顿入不思议  始名甘露灭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示寓中禅人

夫为学者彻究根原无烦枝叶何谓根者三界惟心何谓原者万法惟识故云未达境惟心起种种分別达境惟心已分別即不生祖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良以听学之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习禅之者惟尚理观触处心融暗于名相二俱互阙或忘缘趣解脱之门或执妄取究竟之果拨波求水即泥是瓶不了唯心妄生执著不了唯识妄意有无永明大师云阿赖耶识广容周遍为万法之根原此体不可说微细最难思周遍法界而无住心任持一切而不现相入唯识之正受破计执之邪心楞严圆通章弥勒云我从灯王如来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结云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顿入圆明之际恒沙如来从我流出无自无他恒沙染净之缘从此發生绝思绝虑如磁石无觉而转移周回六趣似摩尼无思而雨宝广济群生号众生之源即如来之藏从凡而入圣位位殊分以圣而照凡重重洞彻圣凡双泯一道齐彰心识互融千途共济是以文殊以理印行差別之道无亏普贤以行会理根本之门不废果因互用非计因中有果也因果同时非计果中有因也无容计度不属思惟体用相含心境交彻空具德而彻万有之表事无碍而全一理之中方可入祖师之门求向上之路藏身处没踪迹抖碎虗空没踪迹莫藏身掀翻大地果然生铁流金汁便好将身带活埋

究竟根原人  无烦于枝叶  唯识与唯心
不生分別想  诵文尚理观  习禅了名相
二者交互通  是名佛出世  解脱非忘缘
究竟无妄取  识体最微细  深密不思议
遍界无住心  任持不现像  成无上妙圆
净秽唯心变  了此唯识性  流出诸如来
入圆成实故  离依他遍计  似磁石引针
如摩尼雨宝  理与行交彻  行与理俱济
心境双融处  入此无碍门  藏身没踪迹
抖出虗空髓  没迹莫藏身  掀翻大地薮
借寓法界垣  中道不须论  生铁流金汁
禅道从斯瞥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示道揆禅人

夫为学者圆顿之教了义之诠广博精研穷源极数一一得其实用慎勿执名相阶级并遮表文字障诸佛之光明翳众生之慧目执持行位违远圆通不识方便之诠尽落止啼之说当知吾佛的指生心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立位是心标名于无名位中而安名位不离跬步法尔如然于无因果中而建果因岂待报缘而随念具足华严经颂云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根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良以众生自生劣想昧本胜缘不识果显之法身是因隐之本觉非他佛智遍自是自佛智遍他非自因趣他果本是他果极承我因以此则知因果同时圣凡一道了无二相即过群魔直剖纯圆岂存渐次不得一法安住佛乘果然一道齐平则万差俱泯古颂云千寻沧海底万仞碧峰头日出当中夜花开值九秋若不如是尽是背觉合尘己循物华严论云滞名即名立废说即言生指鹿作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错解佛意谬滞生缘如来说名可怜悯者不亦宜乎惟吾祖师门中一句话头挫锋破敌譬如穷海到底方休看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非思议之可知岂情识之能解四相离而命根顿断四病了而慧性纯清如日照秋霜似箭穿石鼓其话头功力百千万种修证之门不能较其少分也故三千七百祖师非此门无繇出路如六祖问南岳大师汝在甚么处来嵩山来祖曰甚么物与么来岳无对遂经八载忽尔开悟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修证否修证即不无汙染即不得汝看他悟底人开言吐语不犯纤毫忌讳可谓透网金鳞也如看一口气不来当与斯案为表里果知去处则知来处如去处不明当疑情顿發针劄不入水洒不湿尽大地黑漆漆地撞不入头要得个入头既得个入头要得个出头须信有千圣不传底道理如德山吹灭油灯条孚座主闻鼓角声便省得从前过咎岂但将娘生底鼻孔扭揑便云穷诸玄辩如毫末撮于太虗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乃至上堂云圣名凡号尽是虗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猒之返成大患以此则知功门行位上著脚大似隔靴抓痒也

圆顿了义教  广博穷其源  一一得实用
慎勿执名相  虽说功行位  心具悉无遗
胜劣若生心  病眼颠倒见  果显之法身
是因隐本觉  因果同时故  不生远近想
了无二相者  即过魔境界  不知此一法
未乃称佛乘  滞名即名生  废说更言说
期悟复遭迷  不解于佛意  惟吾祖师禅
单提一句话  譬如穷海者  到底始方休
工夫非作意  止灭任俱离  我人众生相
命根断何起  百千修证门  不能喻少分
果知甚处去  即会与么来  道心绝遮拦
圣揆无羁滞  动念属染污  生情即药忌
一口气不来  疑情须顿發  大地黑漆漆
信有向上路  是诸祖行径  不得此路时
情想终不瞥  有志丈夫儿  岂肯暂休歇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示同水禅人

夫为学者凡经律论三藏文字大小偏圆靡不遍涉清凉大师云以圣教为明镜照明自心以自心为智灯烛经幽旨如鵞王择乳如日照高山大心圆信繇此深入切不可高推圣境自生下劣经云若闻是经不惊不怖者当知此人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百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矣华严经云如来初成正觉叹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此即凡圣同源正类法华开示众生佛之知见耳闻斯而發圆信者称诸佛之本怀了群经之妙义下文云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谓凡夫妄想二乘执著不达斯源如妄想本空则圆融无碍执著何有当知一心之旨随机设教殊途同归海慧禅师云森罗万象至空而极百川众派至海而极一切圣贤至佛而极一切教法至圆而极如大华严事事无碍顿绝凡情法法全收无存圣解清凉亦云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经云若人欲得如来智应离一切妄分別有无通达皆平等疾作天人大导师如来智慧含灵本具无明本净妄想本空净则智故空则如故无有智外之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之智能证于如约偏计而妄空即凡心而圆圣智如偏计而真有即圣智以化凡心触物皆中无他无自举体觌具非圣非凡理无修证行绝參差若云无作无修定受落空之祸若云有求有证终遭蹈有之讥约理故说无漏智性不假他营约事则无所求中吾故求之耳万行并起一性圆明一多互融小大遍入一刹入一切刹一佛入一切佛一切身入一身一切劫入一劫是以初心便成正觉不坏本相因果同时如十信摄于诸位诸位十信历然如十住摄于诸位诸位十住不乱不乱即行布互具即圆融故有相即相入非自非他如乳投水己同水彼成己成故得一多无碍大小相融恒沙敛于微尘多劫彰于顷刻假使有人纵经多劫修六波罗蜜菩提分法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复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闻即便信受随顺悟入当知此人即如来真子矣清凉大师云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如于一尘中修一切行一切尘亦然一刹那际度一切生一切劫亦然以此无行之行无生之生终日无化其行度大焉若不了此圆妙之旨未免有亡羊丧真之叹经之过欤人之过欤

佛以一音声  对机种种说  众生妄分別
不能测佛智  闻经不惊怖  斯人多善本
凡圣本同源  莫生优劣想  闻斯發圆信
了诸经妙义  亦不执圣解  亦不生凡情
凡圣了然故  是名大导师  一身入多身
多劫入一际  因该于果海  果彻于因源
因果同时故  勿生分別想  万法归自
己亦不可得  万法本如如  如亦不可立
譬如乳投水  废己即同水  彼成己亦成
大小互无碍  最妙最深玄  是禅门注脚
若觅祖师禅  心如墻壁入  更问西来意
庭前栢树子  才生分別想  灼然没交涉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示雪憨禅人

夫为学者以一大藏教开自己清净眼目自眼本净何用更开为不了者说圆觉经云皆以圆照清净永断无明方成佛道知无明本无识性虗妄犹若交芦则山河不碍于眼光根尘何伤于觉体照破恒沙四天下似不难矣今时学人孰不知妄心无体及乎征妄妄念纷然则以妄印心纵修阿僧祗终无了底日子何以故以沙作饭故错乱修习知妄空而认有断妄何期知即佛而背真求心安在以直道而迂之以无体而断之以即真而弃之以现因而远之所谓泉眼不通则被沙碍道眼不通则被眼碍也楞严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当知此路即众生本源流出如来故云超出既云路者的指因心因彻行缘始称具足若于此题中了办全身担荷不待別求矣劳如来重重逐破乃至七处征心俱不可得始知真心无住净体无依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尘非亭主客义斯成妄意修求悉名颠倒认沤为海迷中倍人真性无还便能了月得指见性周徧何妨即物明心物体本虗心非我见故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空中花复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是中有是非是则因缘和合及非和合等皆成戏论阴根尘识缘生无性则镜中之影像俄消七大十虗无性缘生则水面之沤花倐起究竟无体妄彻真源如来之宝藏全开饥虗普济穷子之衣珠顿获永绝攀求宝王刹现于毫端大法轮转于尘界便好安水月之道场修空花之万行报无报之慈恩岂待历僧祗之劫也不然至等觉犹乃被呵南泉之恶口可据成佛果尚云担粪德山之痛棒堪加汝既發心当生深信只此一门决了生死看一口气不来毕竟向甚么处去忽朝疑团迸破眉毛祇在眼上一口气演出一大藏教一一毛孔中悉得究竟坚固无位真人在汝面门出入六根门头则放光动地也如疑情不破誓不休心直须切上加切疑上加疑慎勿向人涎唾下別求开示也若知到不到者大慧黄杨木高峰不梦不惺时识得自己主人翁便好长伸两脚卧

性本自清净  非佛亦非生  十方诸如来
一门顿超出  的指因地心  具足果中行
知具得圆修  了修即圆证  不起修证想
是名真解脱  如幻三摩地  弹指超无学
亭主无来去  旅客义斯成  计果求菩提
是名颠倒见  见性元周遍  物体本虗无
斯见与见缘  悉妙净明体  云何于是中
有是及非是  因缘和合非  皆成戏论想
识藏如来藏  真性了然故  毫端宝王刹
微尘转法轮  是名报佛恩  岂待僧祇劫
欲究祖师禅  当提一句话  一口气不来
毕竟甚处去  切上更加切  疑上更加疑
如坐铁壁间  祇欲亲迸出  一朝疑团破
捉贼验真赃  雨打石人头  剥剥论实事
世间出世间  如红炉片雪  便好放痴憨
更不多饶舌  待了本因缘  再为仁者说

宗说等锡上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六


校注

[A1] 刺【CB】剌【卍续】
[A2] 己【CB】巳【卍续】
[A3] 己【CB】已【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敛【CB】歛【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己【CB】已【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己【CB】已【卍续】
[A11] 己【CB】已【卍续】
[A12] 敛【CB】歛【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己【CB】已【卍续】
[A15] 己【CB】已【卍续】
[A16] 己【CB】已【卍续】
[A17] 己【CB】已【卍续】
[A18] 己【CB】已【卍续】
[A19] 己【CB】已【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26)
关闭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2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