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有何过失。
演▆▆▆▆相所言过失其相云何。
论荅至𠛴那相。
论若言不生便应无动。
论若言不灭便越行相。
论又▆▆处至分明可得。
演曰后指事破。
论是故当▆▆▆得。
演曰后惣结非。
论如是等类▆▆蕴作业。
演曰三惣结之。
论复次一切至𠛴那灭▆。
演曰七𠛴那生灭门文分为二一广依理教成𠛴那灭二以果比因令同念灭初文有三一树自正义二破外邪宗二惣结邪正初中有四一摽二征三释四结此对他宗摽诸色法皆𠛴那灭对他宗中复有三別正量部计色▆▆▆初生名生生已未死惣名为住死名为灭▆器亦尒刧初名生刧坏名灭中间名住此等并无𠛴▆灭义二上座计心等迅速于现𠛴那分生灭时色▆性钝现在分三谓生住灭三有宗等计现法灭时有灭因方灭显异此等云𠛴那灭。
论何以故。
演曰二征何意不同诸宗言𠛴那灭。
论诸行才生至现可得故▆。
演曰▆▆▆二一举事释成二破邪显正此初也如外▆铃光声诸行才生即灭不待于因明余亦尒有为▆▆义无异故应立量云除灯光等诸余色蕴才生即灭是有为故如灯光等。
论又不应谓至其相异故。
演曰二破邪显正文有二破一相异非因破二住无因理破此破有宗相非因也有宗计云如箭射空去因人發还坠于▆▆▆▆人人若不射坠何得有一人得为去坠▆因能生之因能为灭因其理亦尒又立量云灭定▆▆有为摄故犹如生相又以其量责大乘云汝宗灭相▆非有为许无因故犹若虚空与初量中作有法自相相违过云汝所立灭应非是灭有为摄故如生等相与次量中作不定过云为如虚空许无因故灭相应非有为为▆▆▆▆无因故灭相非定是无为耶又生灭▆▆何故云一如彼水火苦乐等异因不一故应立量云生▆二相因不应一二相异故如水火等若尒此因有不定▆且如眼识缘色之时同时受等而与同时心等为因亦与自变相分为因岂非二法共一因耶古有释云可应更以比量破之汝有因灭应非是灭不异生因之所生故犹▆▆▆若尒论云其相异故此言何属故今应云生灭二相因不应一体性相违相复异故如水火等受所变相与彼心王非相违故故非不定。
论是故当知至𠛴那义成。
演曰四结成正义。
论若谓火等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外邪宗文有三段一破计火为薪灭因二破灭相为法灭因三正破彼二灭功能破火中文分为二一正破他非二释外伏难初文有三一𤗊计惣非二外征所以三显非理意此初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外征所以。
论由破火等至现可得故。
演曰三显非理意火若不灭唯▆▆▆灭容火与薪而为灭因薪火当时既俱生灭何得以火为薪灭因。
论唯能为彼至说有作用。
演曰二释外伏难外伏难云世间现见火于所烧而有作用既非灭因云何得言烧作用耶故今释云但是薪变灰炭生因名为作用非火灭薪为作用因问若火而非灭因者火所依薪为亦名薪为从本名名为薪耶▆▆▆薪者薪既已为火之所变而乃异本何▆名薪既不是薪何得说言火与诸行俱生俱灭若从▆名则此所烧实非是薪如何而言唯能为彼变异生缘若言初火但与后念为变异缘若尒初火应不烧薪荅此中外人约世共知火能烧薪为灭之因论主还以共所知火而以能释世人皆知別于余处将火烧薪今者论主▆▆▆薪但与彼薪为变异因世人共知薪有火有则是火与薪俱生也薪无火无得知火与薪俱灭也又世共知薪由火故有炭变异若约大乘火等诸法才生即灭无将此火能烧彼物但由外火为缘引起自心所烧变异之相不得言初念火为缘故与彼变异为生缘也。
论又谓坏灭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灭相为法灭因文▆▆▆一牒计惣非二外征所以三论主正破此▆也小宗计云我有灭性为法灭因斯有何各故𤗊𢝰▆不应理也。
论何以故。
演曰二外返征非理所以。
论与彼俱生不应理故。
演曰三论主正破文复分三一俱生非理破二自性无能破三非为助缘破初中有二一二灭俱生破二生灭同时破此初也若说灭相是色灭因不▆▆理何以故以彼灭相与色坏灭俱时生故此如火灭与薪俱灭彼说同时不为因故。
论若彼生▆至断坏过失。
演曰二生灭同时破若色生时即有灭相故说灭相为彼色法坏灭因者若尒便成相续生死断坏过失。
论又唯自性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自性无能▆▆▆为二初𤗊𢝰非后显无体此惣非云又若汝云如火灭时灭之自性能作灭因非是助缘说为▆者不应道理。
论若言別有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显无体文分为二初𤗊后破若汝执言別有灭相为法灭因不应道理何以故离所相外不可得故。
论若谓火等至方▆▆▆▆演曰三非为助缘破文分为二先𤗊后破此𤗊彼云火望薪灭虽非自性能为助伴薪方灭▆论于灯电等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分二一举事非二破例救此初也若言火助薪方灭者即应心等永皆不灭无火助故犹若虚空于心等中火助之缘既不可得故执火助理不应也。
论若谓生彼至不应道理。
演曰二破例▆▆▆救云如生诸法功能各別明灭诸法因亦一同▆▆▆征心等诸法灭无火助例彼色灭亦无助▆今破▆▆▆生诸法法外差別功能叵得灭差別能例亦应尒故执別有理不应也。
论若谓二种至有灭功能。
演曰三正破彼二灭功能文分为二先𤗊后破此先𤗊也言二种者助灭正灭一处所者一薪处也助正二灭皆于薪处▆▆功能。
论即应二种至不应道理。
演曰后破文二初例俱有后例俱无以火例灭应正灭因同▆▆如灭以灭例火应成助因同一处故如火后例俱无返前应悉既于二分俱有俱无故所执因各为一者理不应也。
论如是等类至尽当了知。
演曰三惣结正邪文中有四初一结正后三结邪。
论又一切行至皆𠛴那灭。
演曰二以果比因令同念灭心果有二一心二色心从▆念念皆灭色从心起亦谓𠛴那量云所生色法定𠛴▆灭从心生故如心心所。
论复次所造至无异相耶。
演曰八独非独相门文分三叚一问二荅三惣结之此对小乘起斯问也小乘经部觉天计云离心之外无別心所体即是▆▆四大外无別所造体即四大四大外无名为▆相四大外有名非独相故今问云色与大种为有异▆为同经部无异相耶。
论谓有异相至可得故。
演曰二荅之中文分为四一标二征三略释四广成此初三也。
论此中异相至所造色故。
演曰四广成文分为二一者顺成二者返释初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三一色根取异二运转不同三变异不异此根取异大种而为身根所取造色为彼眼等根得既为根等所行有別明大造▆而相有异。
论又可运转至而可运转。
演曰二运转不同思可知矣。
论又变异至其相有异。
演曰三变异不异文可知矣。
论若于异相至定有异相。
演曰二返释中具释及结释中质意大造异相而执为一四大异相应亦执一若执为一应名一大不名为四四既有殊不▆执一大造异相亦应不一。
论如是等类至独非独相。
演曰三惣结之。
论复次诸色至是所行性。
演曰九根性所行门文分为二初问后荅此初也。
论谓五是根性六是所行性。
演曰后荅之中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文二先略标举后广分別此初也。
论问至是根所行耶。
演曰后广分別文又分二先征后辩此征起也。
论荅至一分事故。
演曰后释文二初标指列后依次释此初也不坏等者等境现前作意正起言依处等摽列六种所行之性如下具释。
论问至不坏耶。
演曰后依次释文分三叚一辩根坏不▆辩境现前三明起作意初中有二一辩五根二辩意扌初文有二先征后释此初也。
论荅至当知不坏。
演曰后释中文分为二先辩二缘后辩四缘初中有二谓坏不坏。
论又略由四缘至所损益故。
演曰后辩四缘文中复二先标后释释中有四一辩外缘文中有二初由受等谓遇非情摄坏眼等如瞩荷花睹以炎光如次于眼而为益损后或他等谓遇有情于根损益如遇医者不善及善于所治根故有损益。
论二由内缘至钵底等故。
演曰二辩内缘亦具损益如因贪等耽著酒色令根有损得诸等至轻安滋润根有其益。
论三由业缘至丑陋等故。
演曰三辩业缘文亦有二谓益及损思之可知。
论四由自体至差別故。
演曰四明自体亦具益损自体谓异熟长养二种五根二种五根㸦有优劣自相差別益损可知。
论问由几因缘意根坏耶。
演曰二辩意根文分为二初问后荅此初也。
论荅至强施方便。
演曰后荅文二初摽后释释中有四文显可知。
论云何色等至名为现前。
演曰二辩境现前文分为二先辩后结辩中有二一境界现前二六所行性初文有二先问后荅此初也。
论谓色于眼至乃名现前。
演曰后荅之中文分三叚一明肉眼二明天眼三明慧眼肉眼文二一辩离知二辩合知初文又二一眼二耳眼中复二一辩非是二重分別初中有二一辩四非二明四是。
论又于一眼至亦名现前。
演曰后重分別如鸺鹠等虽于暗处亦能见也。
论声于耳根至皆名现前。
演曰二耳离二非外亦必现前。
论香味触三至所行境界。
演曰二辩合知义推可悉▆。
论若诸天眼至不可行处。
演曰二明天眼如文可知。
论若圣慧眼至皆是所行。
演曰三明慧眼义思可悉。
论问至差別耶。
演曰二六所行性文分为二先问后荅此初也。
论荅至所摄色。
演曰后荅之中文分为六一依处行性二相所行性三方所行性四时所行性五明了行性六全分行性初世间中有二一有情是罪福依二器世间是处所依诸有情等所依处故谓此二色是眼境界名曰所行。
论第二所行性至多种应知。
演曰二相所行性文分三叚初摽次列后随摽释释中有三于五尘中色声二种各具三相香味触三皆无作用作用而据业性以立三非业性故阙作用余思可知。
论第三所行性至差別应知。
演曰三方所行性前云方故即十方也。
论第四所行至差別应知。
演曰四时所行性前云时故三世时也。
论第五所行至差別应知。
演曰五明了行性前云明了不明了故谓取实境名为明了取非实境名不明了。
论第六所行住至差別应知。
演曰六全分行性前云全事一分事故随缘何境惣取名全少取名分。
论如是等类至差別应知。
演曰后结之也。
论云何名为至引發心法。
演曰三明起作意文中有二初问后荅。
论如是等类至色蕴所行相。
演曰后结也。
论复次至非异处耶。
演曰十㸦相杂住门文分为二初问后荅此初也。
论当言如水至㸦相杂住。
演曰后荅文二释及结也色界大种细而如水欲界大种麤而类沙水沙二种非异处也若尒应得名为相杂不离色荅相杂不离而依同地始终为论上色依下而是𫏐时非相杂等。
论卷第五十五
论如本地分至今先显示。
演曰后依摽正释文分为二一別明四蕴二通彰三性初文有二一偏彰识蕴二通明余蕴初中有五一会释一心二辩缘现境三辩心染因四彰𢙉心所五心法俱起初文有二先标后会此标举也。
论如世尊言至当往善趣。
演曰后会之中文分为二先引说经后正会释此引会经有二文也。
论如是等类至及發身业。
演曰后正会释转犹起也依彼现起所摄相续多𠛴那心据一期事惣名一心此即通会前之二经言又依下但会初一言说言也。
论问有分別心至不同耶。
演曰二辩缘现境文分为二初问后荅此初也分別意识无分別心谓眼等识。
论荅至依资养故。
演曰后荅之中具标征释释由三因同缘现境一明了者由与五同缘现境以五为门意得明了二作意者作意本欲取彼五尘境界故与五识同时取之三二依者眼根末那名二依也由眼为门意得明了故眼望意亦名资养资养义有故须同缘同缘之心虽是现量望五任运说名分別非比解心名分別也。
论问染心生时至随眠故。
演曰三辩染心因文分为二先问后荅此初也。
论荅至非自性故。
演曰后荅文二初荅所征后重分別初文有二先标后释此先标举略荅所征。
论若彼自性至自性清净。
演曰后释非以自性为染之所因也先理次证经既说心自性清净明非性染若自性染何名性净性净之言显非性染不约无漏名自性净。
论问诸烦𢙉缠至当言相应。
演曰二重分別有二问荅此初也。
论问至说名随眠。
演曰第二问荅先问后荅此初也。
论荅至应如是观。
演曰后荅文三一略示随眠二显由成苦三指所说处。
论复有三种至烦𢙉染𢙉。
演曰四彰𢙉心所文分为二初明三𢙉后彰二缚初中有二先惣标列后约界辩此标列中有三𢙉。
论初二染𢙉至通三界系。
演曰后约界辩释业中不善受中忧苦唯欲所系烦𢙉染宽故通三界。
论问何等名为心烦𢙉缚。
演曰后彰二缚文分为二初明心缚后明业缚初中有二先问后荅此先问也。
论荅一切随眠。
演曰后荅可知。
论问何等名业缚。
演曰后明业缚文亦为二先问后荅此先问也。
论荅至名为业缚。
演曰后荅之中文分为二先示业缚后明开合初中有四一乐著业如乐营从退现法等。
论又于三处至于得圣道。
演曰二障碍业文中有二初摽后列列中有三三乘發起名出离心资粮加行名得喜乐脱分容有而得定故能得圣道三乘圣道欲界恶业皆能障之名为业缚。
论又顺异熟至名业缚。
演曰三异熟业谓招难处异熟果业亦名业缚。
论又邪至亦名业缚。
演曰四邪愿业谓诸外道祈生天乐集染行因名为邪业。
论如是四种至惣合为四。
演曰二明开合开之为六合之为四第二业中开为三故。
论问诸识生时至心法俱起。
演曰五心法俱起文分为二初辩其名后彰性业初中有二一列遍行二非遍行初中复二先问后列此初也。
论荅五至五思。
演曰后列名也。
论问至心法俱起。
演曰后列非遍行先问后列此先问也。
论荅不遍行至慧。
演曰后列名中有多种心者心所法中除五遍行余非遍行故云多种。
论作意云何至和合乖离。
演曰后彰性业文分为二初明体性后明业用初中复二先释遍行后明別境释遍行中文分为五一明作意先征后释能引發者心未起时警之令起起已引發令趣于境名引心等二触体者谓根境识三和合生时复能摄受余心所等令同一境为触性也三受体者谓由触故能领顺违俱非境相名受体性四想体性言施设者谓要安立境分齐也假合取者取境像也随觉想者谓人天善能言说分別想也随眠想者如婴孩等不能善解语言分別犹若随眠想不显了名曰随眠五思可悉受等皆依触法而起故此后三皆谓三和三和之言目于触也。
论欲云何至不如理观察。
演曰后明別境文易可悉。
论复次作意至语业为业。
演曰后明业用文分为二一辩遍行二明別境辩遍行中爱生待者受生起时必借于爱名所待业。
论欲为何业至考察为业。
演曰二明別境文曲分二先明业用后彰境別此初也。
论问至境事生耶。
演曰后彰境別文分为二先问后荅此初也。
论荅至于前三境。
演曰后荅境別四境五心属当可悉后二虽同多分別故。
论问诸名所摄至决定耶。
演曰第二通明余蕴文分为四一辩三心二彰和合三释別名四明相对初中有二先问后荅此初问云诸名所摄心相所余蕴法应法有五心中前三心耶。
论荅至当言即彼类。
演曰后荅之中心所随心具三心矣问名摄相应四蕴已尽更何有蕴言所余耶荅与心相应所余法者谓受想行是识蕴余名所余也问五心不同何但三也荅本地分说率尒等三定唯无记诸识自性亦唯无记无记之心不同善染假相应成故疑心所得同心王有三心不若染净等心王必由心所而成心所定有无疑不问故亦不释。
论问如经言至无差別耶。
演曰二彰和合相文分为二先问后荅此先依经而起问云心王心所体相实异云何经说和合似一无差別耶。
论荅至应不圆满。
演曰后荅所征王所虽异要多和合于境受用方圆满故若不尒者随缘一事皆不圆满。
论问至差別名耶。
演曰三释別名文分为二先问后荅此初也。
论荅至无量差別。
演曰后荅文二初𢝰摽列后依摽释此初也。
论问至则不如是。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为四一辩所缘二辩相应三明有行四释有依此辩所缘如文可悉。
论问何故名相应。
演曰二辩相应文分为二先征后释此征起也。
论荅至所作等故。
演曰后释有四一明事等事谓体事等谓齐等王所各一非二受等二明处等处谓处所王所同依一根处也三明时等时谓𠛴那同一念起四明作等作谓作业善恶等业而悉等同以具四义名曰相应事非等等不名俱有一一拣略如唯识䟽。
论问何故名有行。
演曰三明有行文亦为二先问后荅此先问也。
论荅至行相转故。
演曰后荅有行心王心所同于一境了別领纳取像等行种种异故名无量种。
论问何故名有所依。
演曰四释有依文二准前此先问也。
论荅至差別转故。
演曰后荅文二先辩所依后释伏难此初也同时王所缘虑义等名为种类依多根起名托众依如五识身依五色根六七八识名曰众依。
论虽有为法至为此量故。
演曰后释伏难外伏难云心心所法依托他故名有所依色法亦尒应名有依故今荅云虽诸色心无无依者然非此中所说依义此中依者谓心心法有彼色根为所依故。
校注
【经文资讯】《金藏》第 120 册 No. 1561 瑜伽师地论义演(第1卷-第32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10-2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金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二征三示过失此标动异有四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