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三十五(计二十八帋) 素
论卷第八十四 论摄异门分之下
论复次嗢柁至聚沫等为后。
论诸欲无常虚偽不实者。
演曰后长行解释文中分九一释欲二释延请三释法四释僧五释惠施六释猒七释梵志八释无常九释聚沫等初中分二初标牒经文后依标解释此初也。
论谓于诸欲至颠倒事故。
演曰后依标解释文中分二初揔释后別释此初也四种颠倒事者谓无常计常无我计我无净计净无乐计乐此依标文次第释也然下別释中逐文便故与前标文次第不同理亦无违。
论当知此中至颠倒事故。
演曰后別释文中分二初略释后广释此初也故者因由所以之义此诸欲中计为我者虚也何以故本是无我妄计为我故成虚也计为净者偽也何以故本是不净妄计为净故成偽也计为乐者不实也何以故本是其苦妄计为乐故成不实然彼诸欲似常等现便计为常说名妄法颠倒事故以无常等计为常等故成虚妄及颠倒故。
论云何诸欲名为妄法。
演曰后广释文中分四一依无常诃计欲为常二依苦诃计欲为乐三依无我诃计欲为我四依不净诃计欲为净初中分二初征后释此初也。
论为显此义至故同彼法。
演曰后释为显此欲是无常义说幻事喻问既说欲是非常等何故言诸欲似常等现荅虽非常等然欲似彼常等显现故同彼法言似常等理实欲是无常故计欲常名为妄法。
论诳惑愚夫至之所逼触。
演曰二依苦诃计欲为乐文中分二初明愚夫被诳后辩智者了知此初也。
论诸聦慧者至如实知故。
演曰后辩智者了知。
论又彼诸欲至危亡地故。
演曰三依无我诃计欲为我喻枯骨者如犬啮骨但血污口终无饱时计欲为我理亦如是。
论又不净者是其揔句。
演曰四依不净诃计欲为净文中分二初揔后別此初也。
论言臭秽者至可恶逆故。
演曰后別如文易知。
论复次应招至果无量故。
演曰二释延请延谓招延即舍世财兴供养求果报也请谓奉请即请佛说法断除贪爱求解脱也余文可解。
论复次善说至而空过者。
演曰三释法于中通教理行果四种之法如言文义巧妙是教法现见等是理法无热等是果法无时等亦是理法诸有智者等是行法已下配嘱四法准上可知由身体故者由身触证故非宜华词等者非冝绮语华词说未曾有深妙之义也谓观待道理者谓若因若缘能生诸行及起随说如是名为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者谓若因若缘能得诸法或能成办或复生已作诸业用如是名为作用道理法尒道理者谓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尒道理证成道理者谓若因若缘能令所立所说所标义得成立令正觉悟如是名为证成道理。
论复次言正行者谓是揔句。
演曰四释僧文中分五一释正行二释大师子三摩序等四释善见五释圣等初中分二初番释后番释初中分二初揔后別此初也。
论应理行者至而思惟故。
演曰后別。
论又应理行至乃至广说。
论如是一切至我当广说。
演曰后指处。
论又大师子者是其揔句。
演曰二释大师子文中分二初正释后料简初中分三一揔二別三结此初也。
论腹所生者至相似法故。
演曰二別。
论如是诸句至法生圆满。
演曰三结。
论谓初句至法生圆满。
演曰后料简遮器过失者即遮凡器过失也。
论又序者至名彼所生。
演曰三释序等文中分三一正释二通妨三料简此初也。
论虽因所生至为彼依故。
演曰二通妨。
论又于此中后句释前。
演曰三料简此中文意以后句种类果释前序缘以后句所生果释前集因。
论又善见者是其揔句。
演曰四释善见文中分三一揔释二別释三料简此初也。
论言善知者至如实知故。
演曰二別释。
论由后二句至显彼加行。
演曰三料简。
论又言圣者至无𮞡转故。
演曰五释圣等。
论复次诸法至兴盛事故。
演曰五释惠施。
论复次猒者至一切依灭。
演曰六释猒文中分二初番释后番释初中分二初正释后料简此初也。
论前之二种至行于灭行。
演曰后料简前之二种于有学位名为加行后之一种在无学位尽无生行名为灭行。
论又言猒者至普得解脱。
演曰后番释于余烦𢚰心得解脱者谓证无学智心慧无碍名心得解脱也。
论复次至是为其相。
演曰七释梵志文中分二初番释后番释初中分二初正释后料简初中分三一标二释三结此初也。
论无犹豫等至名为非有。
论由此诸句至婆罗门相。
演曰三结。
论由前三句至观察其相。
演曰后料简文中分二初明前三句后明第四句此初也。
论或谓不正至观察其相。
演曰后明第四句文中分二初揔标其相后別释著字此初也。
论此中著者至作极甘味。
演曰后別释著字文中分二初揔摽列后別牒释此初也揔于三处者即前三世也谓于三世作极厚重作极甘味。
论作愁忧者至是可食用。
演曰后別牒释。
论复有差別至有随眠者。
演曰后番释文中分二初正释后料简初中分二初揔标列后別牒释此初也。
论如是诸句至四种杂染。
演曰后別牒释于记所解疑惑断故者释无犹豫等于所行中一切忘失法行断故者释断诸恶作于未来世苦因断故现在苦因麤重断故者释离诸贪爱所言有者下释有言非有者下释非有所言著者下释著谓此义中是贪嗔痴者出著体也问所言有者于其三界所摄诸相作意起贪等著理即可然言非有者于无相界作意思惟即是无漏心如何无漏心中起贪等著耶荅如入无相定诸有学者虽断现行贪等犹有随眠非阿罗汉得有寻思等四种杂染故非有中亦说著也所以名为有非有著言四种杂染者即是论中寻思为一戏论为二著为二想为四名四种杂染也。
论前二是出家至取诸相故。
演曰后料简文中分二初番释后番释此初也诸出家者由追忆念曾所更境等者由追忆曾所更竟家贪爱等事故有寻思等。
论复有二种至为彼因缘。
演曰后番释。
论复次所有至无四颠倒。
演曰八释无常如声闻地者二十七云于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于无常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于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于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于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出息又无常力之所损害者前声闻地三十四卷观内事有十五观外事有十六观内事十五中第七他所损审论言云何寻思内事他所损害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他所损害其身变异或由刀杖鞭革皮绳矛楯等坏或由种种蚊蝱蛇蝎诸恶毒触之所损害复于余时见不变异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乃至广说者广说内外三十一事无常之性当知此中增一略文者即此中说无常皆是苦等对前广说名为略文显无常等差別者如此中言若有无常众同分者有生老等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从少年位乃至老位诸行相续前后差別㸦不相似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此内分位前后变异现可得故障碍差別为后者如彼论云虽于一切苦集二谛数数深心猒离惊怖及于涅槃数数發起深心愿乐然犹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以彼犹有能障现观麤品我𢢔随入作意闲无闲转乃至彼既如是断能障碍麤品我𢢔及于涅槃摄受增上意乐适恱便能舍离后后观心所有加行住无加行无分別心此障差別最居于后名障碍差別为后最初得者最初得圣果故以初对后名为下劣于上差別至而作证者由先伏惑有差別故今断惑得圣果时超证次第亦差別也此说二法者即前慧定二法也。
论复次色如聚沫至犹如幻像。
演曰九释聚沫等住四识住一色趣识住二受趣识住三想趣识住四行趣识住。
演曰后释揔中黑品文中分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嗢柁南曰至少等差別等。
演曰后依生正释文中分二初以颂揔列后长行別释此初也。
论所言生者至新众同分。
演曰后长行別释文分十一一释生二释老三释死四释藏等五释可欣等六释烦𢚰七释贪八释嗔九释痴十释少等十一释异门等此初也等生者则是胎藏身分圆满仍未出胎与出生等名曰等生蕴得者唯是现行界得者体即种子因缘性故处得者谓根境二除前因缘取余增上及所缘境二和生识名处所言得者成就名也。
论复次言蹎至性衰变故。
演曰二释老伛(于禹反)者说文云偻也偻(力主反)者广雅云曲也黡(于琰反)者说文云肉黑也腐(父音)者说文云烂也。
论复次殒者至二三七日。
演曰三释死余心处在者谓寿熳二种上下俱舍余有心处在。
论复次一切至不能舍离。
演曰四释藏等。
论复次可欣至诸句差別。
演曰五释可欣等文中分二初释可欣等后释可欲等初中分二初番释后番释此初也。
论又可欣者至皆可爱故。
演曰后番释。
论又可欲者至贪处所欲。
演曰后释可欲等。
论复次于五至五趣向事。
演曰六释烦𢚰文中分三一唯明烦𢚰差別功能二通惑及业皆名烦𢚰三指其广说如摄事分就初文中分三十六一释五结二释自损三释损他四释俱损五释能生现法罪六释能生后法罪七释能生现法后法罪八释三缚九释烦𢚰随眠十释随烦𢚰十一释缠十二释株杌十三释垢十四释你伽十五释箭十六释所有十七释恶行十八释根十九释漏二十释匮二十一释烧二十二释𢚰二十三释暴流二十四释轭二十五释取二十六释系二十七释盖二十八释五下分结二十九释五上分结三十释稠林三十一释诤三十二释黑三十三释无义三十四释弊三十五释有罪三十六释远离初中分二初揔摽列数后依标別释此初也。
论诸结所缘至而和合故。
演曰后依标別释文中分五一释所结事二释能结事三释罪过事四释等流事五释趣向事此初也。
论即彼诸结至名能结事。
演曰二释能结事。
论诸结因缘至名罪过事。
演曰三释罪过事。
论为当来世至名等流事。
演曰四释等流事。
论能生五趣至名趣向事。
演曰五释趣向事。
论由此因缘至略有九结。
演曰二释自损三释损他四释俱损五释能生现法罪六释能生后法罪七释能生现法后法罪六叚文合也九结者如前第八论及三十四䟽说。
论又约不随至谓贪嗔痴。
演曰八释三缚文中分二初明三缚后释缚义此初明三缚者一贪缚二嗔缚三痴缚。
论依三受故至故名为缚。
演曰后释缚义依三受故者谓依乐受故贪缚随增依苦受故嗔缚随增依舍受故痴缚随增所缘相应俱随增故虽依舍受亦有贪嗔非如痴故由彼因缘虽欲脱彼而不能脱故名为缚。
论又烦𢚰品至但有七种。
演曰九释烦𢚰随眠取其根本但有七种者一欲贪随眠二嗔恚随眠三有贪随眠四𢢔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如前第八论说。
论又从烦𢚰至皆随烦𢙉。
演曰十释随烦𢙉。
论又现起相至谓无惭等。
演曰十一释缠缠有八种者一无慙二无愧三惽沉四睡眠五掉举六恶作七嫉姤八悭恡如第八论及八十九说。
论又彼能令至说为株杌。
演曰十二释株杌文中分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对法第七云株杌有三谓贪嗔痴由依止贪嗔痴先所串习为方便故成贪等行心不调顺无所堪能难可解脱令诸众生难断此行故名株杌。
论如舃卤田至说五心株。
演曰二喻舃卤者咸卤土也五心株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惽沉五疑。
论贪等別故说有三种。
演曰三合。
论又彼能令至名应远离。
演曰十三释垢十四释你伽十五释箭十六释所有十七释恶行十八释根十九释漏二十释匮二十一释烧二十二释𢚰二十三释暴流二十四释轭二十五释取二十六释系二十七释盖二十八释五下分结二十九释五上分结三十释稠林三十一释诤三十二释黑三十三释无义三十四释𡚁三十五释有罪三十六释远离如第八论及八十九对法第七具明梵语你伽此云常流注亦名常害第八论云常能为害故名为常害。
论毁犯所受至名突尸罗。
演曰二释通惑及业皆名烦𢚰文中分二初番释后番释初中分七一释突尸罗二释恶法三释内朽败四释下产生五释水生蜗螺六释螺音狗行七释妄称沙门此初也见云突者是恶慈恩云尸罗梵语此曰清凉行恶之人恶于清凉名恶尸罗非尸罗恶名恶尸罗古人解云尸罗戒义恶尸罗者即是恶戒由此难言防非以解戒有戒不防非造作以解思有思非造作今释不然不善解名故有此难应如前释难今解云恶体非尸罗恶于尸罗名恶尸罗亦应恶体非是见恶于见故名恶见此难不齐推求以解见善恶并推求清凉是尸罗尸罗非恶体。
论又恶法者至乃至广说。
演曰二释恶法。
论当知此中至虚无有实。
演曰三释内朽败。
论下产生者至法门中说。
演曰四释下产生谓无七圣上妙法财但有三毒下资产业名下产生。
论水生蜗螺至应远离故。
演曰五释水生蜗螺。
论螺音狗行至最第一故。
演曰六释螺音狗行譬如其狗吠声清直似于螺音而行狗行苾𫇴亦尒發言清直似于螺音而行机行如于狗行年雨者腊优也。
论实非沙门至真沙门故。
演曰七释妄称沙门文中分二初番释后番释初中分二初释妄称沙门后释妄称梵行此初也。
论非梵行者至妄称梵行。
演曰后释妄称梵行。
论实非沙门至妄称沙门。
演曰后番释。
论又舍所受至沙门梵行。
演曰后番释文中分七一释突尸罗二释恶法三释内朽败四释下产五释水生蜗螺六释螺音狗行七释妄称沙门梵行七叚文合也此中说突是舍义。
论又有贪嗔至我当广说。
演曰三指其广说如摄事分。
演曰七正释贪异名兼释嗔痴。
论复次言内垢至其义应知。
演曰八正释嗔异名兼释贪痴。
论复次在前至如声闻地。
演曰九正释痴异名兼释贪嗔及有对分者谓即黑白相对名有对分。
论复次少者至言说量故。
演曰十释少等。
论复次或异门至相差別故。
演曰十一释异门等。
论如是名为至显示安立。
演曰三结归本名。
演曰四释欲等九门文中分二初举颂标列后长行解释此初也欲三种者一无常二虚偽三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