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义演卷第八(计四十二帋)
论已说四种至次说五▆▆▆▆▆▆▆九法分別▆分为二初结前生后▆▆▆▆▆▆▆▆▆。
论谓有五种至自性行聚▆▆▆▆▆▆▆▆▆▆▆▆▆▆▆漏五蕴门文分为二▆▆▆▆▆▆▆▆▆▆▆▆▆逐染汙名有漏蕴。
论此五▆▆▆▆▆▆▆▆▆▆二无漏五蕴门蕴名虽同染净全別三界蕴者染汙名漏诸佛蕴者清净无漏漏无漏异故分二门。
论又有五种至香味触。
论当知此中至所爱乐受。
演曰二辩起爱因五欲贪爱缘于三世四事而生文可知也。
论又有五种至鬼趣。
演曰四五趣自躰门善𢙣二趣名爱非爱。
论又有五种至心生𠫤惜。
演曰五五种失利门文分为二初摽失利后辩五悭文言五若为五悭也一住处悭谓若于是处独受利养不今余住二家悭若从彼得利养之家我独交游不令余人輙有过往三施悭若所得物我独取之余勿沾也四称赞悭若所为得众妙美事独自称我莫赞余人五者法悭若如是得教等法中独有所证余莫知之五悭在身人皆汙贱既亏利养又失涅槃生𢙣趣中永无出曰诸有智者当湏诫之。
论又有五法至善轭。
演曰六五盖过失门文分为二初彰过失后明五盖此初也。
论谓于诸欲至嗔恚。
演曰后明五盖文分为二初明前二后辩后三初中复二一明盖躰二彰过失此初也于欲生爱是贪欲盖于能觉等是嗔恚盖。
论未受尸罗至或使穿穴。
演曰二彰过失净戒既亏必无止行尸罗不净定即不生。
论耽著惛睡至常怀疑惑。
演曰后辩后三文亦为二一辩三盖二明过失此初也耽著睡眠惛沉睡眠盖不寂静等掉举𢙣作盖常怀疑惑第五疑盖。
论于所闻法至不证决定。
演曰一明过失谓由盖故闻法不领初领忘失不证决定如次三盖所生过失由毁多闻便亏观故。
论又有二种至界下分。
演曰七下分五结门文分为二初辩下名后明五结此初也。
论约此二说至嗔恚。
演曰后明五结如文可知问边见见取邪见等三何非初之下分所摄荅身见戒疑三为根本边等如次依三而生举本彰末不言六也问贪通上下如何对界而得下名荅贪在欲增故亦名下痴增普遍无胜不言小宗有异如俱舍二十七显宗二十七等亦具明也。
论又有二种至及无色界。
演曰八上分五结门文分为二初辩上名后明五结此初也色及无色在欲之上名二上分。
论依此二种至无明。
演曰后明五结一色贪二无色贪三掉四𢢔▆痴无色同贪为性故云无別后云三结各別有性故云差別然五上分皆修所断故无见取及疑等也。
论又为五种至无有信敬。
演曰九五种非信门文中有二初摽过失后列五名一于大师二所说法三于三学四正授戒五同梵行无有信敬通上四也。
论又有五种至或增上𢢔。
演曰十精进五障门第一耽定及希彼生第五下劣躰即懈怠余可知也。
论复有不能至多行𢙣行。
演曰十一五种邪行门文分为二初明五行后彰五果此五行也一于怨起嗔谓于𭜨敌至嫌意乐二于亲破坏谓于亲友乐欲破坏三作不饶益谓常欲令至不饶益事四坏自净戒谓坏尸罗五造三𢙣行谓由身语至行𢙣行。
论由此五种至颠坠𢙣趣。
演曰后彰五果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摽中五者三种等流为三一种现法为四一种后法为五释中五者谓次生中至现在前明前三果一谓怨敌二亲乖离三他起等恒现在前如次是前三因等流过患果也言临命等是前第四坏尸罗因现等流果此生将死所生忧悔名为现果言命终等是前第五三行𢙣因所致果也。
论与此相违至如应当知。
演曰十二五种正行门文中有二初举正因后摽胜果有五差別反前应知。
论又有五法至后法忧苦。
演曰十三五种忧苦门于中分二初标后释如文自悉。
论与此相违至所有喜乐。
演曰十四五法喜乐门反前可知。
论又阿罗汉至邪受用。
演曰十五圣起五乘门文中有二初摽后释如文可知。
论又修断者至时分智慧。
演曰十六五种修断门文中有二初举功能后摽五法。
论又有五种至对治法。
演曰十七五种猒离门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初也。
论谓于诸法至计我颠倒。
演曰后释分二初辩所治后辩能治所治有二先辩前三后明后二初中复二先辩起因后明颠倒起因有三初时节者不了诸行刹那生灭妄计为常名时节愚二分位者三受位中计苦为乐名分位愚依乐立坏皆为苦故三自性者不观有情蕴为自性妄执为我名自性愚故随次第起三倒也。
论及䂓求利至望寿命。
演曰次明后二䂓财求命如其次第明四五也。
论为治如是至取中夭相。
演曰后辩能治于中复二初摽后释对所治法次第配属如文可知。
论又有五种至无倒思惟。
演曰十八五种胜行门文中有二初摽正行后因闻下辩五种名一者听闻因解法义谓因闻等二者读诵因广大等以广大音自读于教能解法义拣別思惟故言大音三为他说谓开阐等四谛思惟谓空处等显因后三皆解法义故指同初名当亦尒五能治漏依定得慧能了法义谓胜行者于上品等。
论又有五种至方便具足。
演曰十九五修具足门文分为二初摽具足后列五修五修之躰即信等五一于涅槃等惣显信根二无间慤重明其精进三正智而行彰乎念相止观如次定慧二根。
论又有五法至忧喜舍。
演曰二十五受果相门于中分二初摽后列文易可知。
论又由成就至诸胜善品。
演曰二十一五力堪能门文分为二初指前文后彰自德躰[娄*殳]同前五根法也。
论又有五种至得般涅槃。
演曰二十二辩五那含门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五种如次中生无行有行上流般也上流之中乐慧定別故分色界无色二般问初之中般通余无余后四有余不通无余何意尒耶荅为生结尽但起结在故归中有中有时分极长七曰故般涅槃得有二种余四生结而未云亡得生彼天时容经久所以般言显有余依非得无学即入灭故。
论又有五种至果生地。
演曰二十三生五净居门文分为二初摽后列广释如前此但增门彰所知法所有法躰更不重云。
论又有五种至当知亦尒。
演曰二十四五种出离门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五者一欲二恚三𡧱四色无色定五及般涅槃此五如次出离欲恚𡧱色萨迦耶见如前应知。
演曰第六增六分別门大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依六相至入无我故。
演曰后依生正释分类不同为十六分一六相差別分文分为二先明立意后随別释此初也明八种事皆有六相六相是同故约六相说八种事六相躰者初所依事眼等六根乃至第八名为六爱。
论谓我所依至事差別。
演曰后随別释文分为二初列后释此初列也言八事者一根二境三识四触五受六想七思八爱自性事者执识为我自性事也触为受因名受因事。
论于如是等至不住损减。
演曰后释分二初明计我后明无我此初也依于六相宣说八事一一次第如文可知。
论若于如是至皆不得生。
演曰后明无我义思可悉。
论又于宝学至亦皆退失。
论谓于佛法至增上慧学。
演曰次辩所轻所轻有六名六轻𮆘。
论由𢙣友故至全无所得。
演曰后彰退善文分为二一辩退因二彰退失此初也由于宝学起轻𮆘故便亲𢙣友亲𢙣友故得邪僻教由斯便失心慧二学复起𢙣语说邪法故心慧全无心慧无故戒学亦无。
论彼由邪僻至所有善法。
演曰二彰退失如文可知。
论与此相违至白品六法。
演曰三白品六法分翻六轻𮆘名白六法一一次第思之可知。
论又有情心至平等分位。
演曰四六贪所依分文分为二初明贪六次例余根此初也而于色等六境起贪名所依处境顺于情名为平等。
论如贪所依至当知亦尒。
演曰后例余根嗔境违情名不平等痴云所取非有顺违故成非二此二同贪亦有六种名当亦尒虽例嗔痴六法是同故合为一况初摽举但明贪也。
论又有六种至恒平等住。
演曰五明六恒住分文分为二初摽住用后辩六恒谓诸无学于六境中不生忧喜安住正舍名六恒住。
论又有六法至自在而转。
演曰六六界差別分文分三段初摽德用次列六名后随別释此初也所依处者扶根尘色色依四大动依于空心所依心三依各异故云随应之所依上文略不言动心所法无障碍等通显四大空识能也。
论谓四大种至识界。
演曰次列六名。
论如是识界至令不烂坏。
演曰后随別释唯明识界余略不论识界有二一引导安养二自在无碍此初也谓现六识积集善𢙣能引当来爱非爱果藏识任持根身不坏名引安养。
论又由现法至差別而转。
演曰后自在无碍由识自在令业有別名无障碍。
论复有三处至超越有顶。
演曰七六种无上分望所对治明六无上文中有二一辩所治二辩能治此初也。
论超越此三至第三对治。
演曰二辩能治文分为二先明六法后辩功能此初也无量为四无相第五𢢔尽第六慈悲喜舍如次能治恚𡧱不乐及贪嗔也。
论永𡧱如是至无疑惑。
演曰后辩功能如文可悉。
论又有六种至颠倒执著。
演曰八六诤根本分一者忩恨二谓覆𢙉三谓嫉悭四谓謟诳五邪倒见六边邪等见集异门论具广明之义可知也。
论又有六法至能断第六。
演曰九能治六诤分慈善三业为三同利为四尸罗为五正见为六行相可知。
论又有六法至能摄究竟。
演曰十六法威神分文分为二初五威德第六究竟如下具明。
论又于圣谛至现观法。
演曰十一六障现观分文分为二初摽后释此初也。
论谓如前说至𢙣分別事。
演曰后释分二初明障躰次辩起人此初也三倒为三[失*见]利为四希寿为五顺𢙣见等以为第六前五如前增五门说故但分別第六事也。
论如是喜乐至成熟分中。
演曰次辩起人唯凡非圣燸等位前求明分时此为障胜非是圣者成熟分中起此障也。
论对治如是至可乐取相。
论又有二种至令生欢喜。
演曰十三明六随念分文分为二初辩德能后明六念此初也要二具足方成六故。
论谓归依至名证随念。
演曰后明六念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有六初三可知后三如次戒施修三名证行足。
论又有六法至承事供养。
演曰十四六法无上分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六者一见大师二闻正法三得净信四随学处五于大师起随念行六于大师承事供养此六如次名为见闻正信学念供养拣异邪宗名无上故。
论又有六法至系摄其心。
演曰十五六法尽贪分不观六境为患对治贪因何尽故说六尘名为尽贪。
论又六因缘至三种亦尒。
演曰十六六业为依分文中有二初摽后释谓破外道妄执种姓以为决定故摽胜劣二类人中各分三业以为六也劣中三者一𢙣业𢙣趣二善业善趣三现般涅槃胜类亦三准此应悉。
演曰七增七分別门文分为二一结前生后二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有七法至念通二品。
演曰后依生正释支分义殊有十五支一七种觉分支文中有二先摽后释释中止观义摄七支念能忆持故通二处如下具明。
论又由根故至俱分解脱。
演曰二七[娄*殳]取趣支文分为二先摽后释释中七者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至五那含解脱六慧解脱七俱解脱二十七种虽皆贤圣此七是惣故偏举之余之別法皆依此七而建立故问定障躰何荅有二种一通二別若通行者染汙之心能障定者皆名为障若別障者护法释云异熟生受及俱无明以为自性领受下劣障胜定故硬澁等性皆別障也。
论又三因缘至摄受因缘。
演曰三三因七行支文分为二初摽后释释中有二初辩三缘后明七行言三缘者一趣入二安住三摄受言七行者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于斯七行分作三缘初二为趣入缘由此二种能趣定故次三名安住缘由三而能安住心故后二名摄受缘摄受胜行故由斯三七心住内缘更不异思名为正定。
论又诸世间至所生之乐。
演曰四七种圣财支文分三段一明凡未得二辩圣证之三结世妄想此初也。
论谓与信俱至所生之乐。
演曰二辩圣证之言七财者一与净信清净妙乐财二生善趣戒严俱足财三[(厂@((既-旡)-日+口))*页]自妙好惭无𢙣行财四[(厂@((既-旡)-日+口))*页]他诽毁愧无悔𢙉财五善解法义多闻引乐财六后世无乏舍施感生财七谛实觉悟圣慧了知财。
论诸如是等至妄想之乐。
演曰三结世妄想文可知之。
论又有七种至愚痴增广。
演曰五七法魔惑支此七如次翻前圣财义即明矣。
论若能降伏至信等七力。
演曰六七力降伏支体即是前七圣财也能生乐故名财降伏𢙣故为力义既不同故分二分犹如信等名根力故。
论又有七种至衰退隐没。
演曰七七法衰损支文分三段初惣摽过次三所摄后明三体此初也。
论如是七法至方便衰损。
演曰次三所摄文分为二初列后摄三损可知言七法者一邪欲二不信三不解不解体即邪胜解也四懈怠五失念六心乱七𢙣慧七中第一初损所摄次之二法第二损摄后之四法第三所摄义思可悉。
论受用衰损至善根品类。
演曰后明三体既言礼衰是贪品类明七初体未必即贪但以邪欲为贪类故邪解以为痴之品类行亦相扶故取随惑为三体也。
论与此相违至七法。
演曰八七法兴盛支如次翻前三衰七法即名此中三兴七盛白法支也。
论又有七种至不可供养。
演曰九七法无退支文分为二初惣标列后随別释此初也谓此七法能为出世无漏正因名涅盘品法。
论此中由闻至少欲者等。
演曰后随別释如文可知。
论又有七种至相续而住。
演曰十明七识住支文分三叚初惣标举次拣余非后彰识住此初也。
论于三界中至不立识住。
演曰次拣余非所言住者识于取蕴乐住著故故名识住𢙣趣不乐无想识无有顶之心而入灭尽皆非识住第四静虑有无想天及五净居故全非住。
论身异类故至异类想。
演曰后彰识住文中有四一身异想异谓从身异至种种想即欲界人天二身一想一谓从当知至一种想即第三禅也三身异想一谓从梵世至非有异类即初禅也四身一想异谓从第二至异类想即第二静虑第二静虑身量虽异光照是等故名一种问光音天生先后有异见火怖殊净天亦有生先后异见水应成怖非怖別答火灾上熖故有怖生水起下流故无斯想。
论又诸有情至疑品麁重。
演曰十一明七随眠支文中有二初标后列如文可知。
论又于外道至慧过失。
演曰十二七种过失支文分为二初惣标列次随別释此初也。
论彼诸外道至亦有过失。
演曰次随別释文易可知。
论与此相违至无过失事。
演曰十三七无过失支如次翻前过失应悉。
论又有十法至当说当知。
演曰十四七法灭诤支一现前毗尼二忆念三不痴四自言治五觅罪相六多觅罪相七如草覆地。
论此中有七至举罪诤事。
演曰十五七种诤事支如应是前七灭诤法所灭之事名七诤也。
演曰八增八分別门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有八支至名为修慧。
演曰后依生正释章句类异而有十章一八支圣道章文分为二一惣举八能二別明三摄念为定摄勤为慧摄者约随增说理实皆通。
论又由至住四果者。
演曰二向果八人章方便名向果谓四果。
论又有二种至无过失。
演曰三八施差別章文分为二初惣标举后随別释此初也。
论谓有布施至而行布施。
演曰后随別释別释为八初懈怠失凡有所施皆起懒心名懈怠失不随欲者自求富故而行于施非欲益物而行施之名有过失[(厂@((既-旡)-日+口))*页]恋施者酬答先思而行所施非为求福而行惠施故名过失余思可知。
论又依四处至非精进类。
演曰四八种懈怠章文分三叚一𢝰标举二辩处时三结前义此初也。
论谓依乞食至不平等处。
演曰二辩处时文分为二初明四处后辩八时此初也界不平等谓四大乖角。
论依此四处至恐更發时。
演曰后辩八时于前四处有此八时阙有修行名为懈怠八时次第如文可知。
论此懈怠类至懈怠种类。
演曰三结前义懒为修断名为懈怠此八起缘是彼之类名懈怠种类。
论与此相违至勤精进类。
演曰五辩八精进章四处八时反前应悉。
论又有八种至福业事。
演曰六八愿福生章文中有二先标后释福生是果愿施戒等名之为因由愿因先方修施戒故标愿也言八福者谓欲人中卑尊二类及欲六天名为八也。
论又四因缘至建立四众。
演曰七八众胜劣章文中有二初𢝰标举后随別释別释有二初释人四后明天四人中复二初释后结释中所言㝡增上者刹利王众世共许者婆罗门众受用等者谓长者众自财自在用不由他弃舍等者谓沙门众天中四者初释后结依下二天地边际中立为二众依欲边际第六天中立为魔众依于梵世语边际处立为梵众此中八众皆佛所化名如来众。
论又于世间至触于苦乐。
演曰八八法顺违章文分为二初标后释释中有二初辩三处后明八法一于乐欲处生其二法一利二衰二于功用处触生四法一毁二誉三称四讥谓有称他意及不称他意故于背面现前两位如次触义毁誉称讥四不同也三于众缘处發生二法一苦二乐苦乐二法依此顺违众缘生故。
论又八胜解至最胜住。
演曰九辩八解脱章文分为二一标胜德二別解释释中有二初辩前三后彰后五二中皆有释结二也然第三中云净不净非二色者谓此解脱而有三相一展转相待二展转相入此二通观净不净色名净不净三一味想唯观光明非净不净名非二色此㝡为胜平等观故故名第一舍胜解也结云唯圣不共凡者约胜而说理容凡有但谓胜劣而不同也。
论又若观诸色至而修习者。
演曰十明八胜处章文分为二一惣显胜处是解脱因二明胜处名胜所以初复有二一牒经言二明论说此初也定心观色如前散心所观之色故言若观如所观也。
论谓三解脱至三胜处也。
演曰二明论说𢝰明胜处为解脱因理实八胜皆方便摄从果为名名三胜处即三解脱之胜处也故八𢝰名三胜处也问前第十二胜处为果此何云因答夫修解脱有初久別初为胜因久为胜果前后㸦举亦无违也。
论此中至若胜者。
演曰二明胜处名胜所以文分为二先彰散境后明定境初中复二先牒经明后随经释此初也。
论谓观至所得色。
演曰后随经释而经所言观小色等是定方便散心之境名非定色。
论由缘三摩至故名为胜。
演曰后明定境文分为二初释胜名后彰知见此初也由观定境不同散位小大等相种种现前名为胜处但观一类定所现色心无异相名为胜也。
论于三摩地至名见。
演曰后彰知见文分为二先彰定位后明散境此初也定位止观名胜知见。
论如于三摩地至诸色亦尒。
演曰后明散境出观散心所观境色同定所观等无分別名为亦尒。
演曰九增九分別门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有九结至当广建立。
演曰后依生正释惣有二类一九结相应类列名辩相如下具明。
演曰二九有情居类九地有情名九居止除三𢙣者非所乐故。
演曰十十法分別门文分为二初结前生后后依生正释此初也。
论谓十遍处至当广分別。
演曰后依生正释惣有二门此所辩者十遍处门前虽略辩后当广明此所知中未具陈也。
论又有十至知见蕴。
演曰二无学十支门支谓分也无学皆具此十支故五蕴之中前之三蕴分为八支并后二蕴故名为十离为八者戒蕴有三谓语业命定蕴有二谓念及定慧蕴有三谓正思惟见及勤也解脱即彼无漏胜解正见而与解脱知见有差別者缘事缘理二有別故此后二门小宗亦辩广如正理第二十二集异门论十七婆沙九十四俱舍二十五说。
演曰第四佛教所应知处第三惣结。
论云何医方至如经应知。
演曰第二医方明处文分三叚初标次释后指如经。
演曰第三明因明处文分为二一结前问后二依问正释此初也。
论谓于观察至所有事。
演曰二依问正释文分为二一略答所问二別征广释此初也所建立法名观察义能随顺法名诸所有事诸所有事即是因明为因照明观察义故。
论此复云何。
演曰二別征广释文分为二初征后释此初也。
演曰后释分二初颂标举后随別释此颂标举惣有七门。
论当知此中至所作法。
演曰后随別释文分为二初列七名后依次释此初列也。
论云何论体性。
演曰后依次释文分为七一明论体二明论处三辩论依四明庄严五明论负六明出离七明所作明初体中分之为四一𢝰征起二随略答三广分別四拣是非此初也。
论谓有六种至教导论。
演曰二随略答略有六种名论体也。
论言论者至是名言论。
演曰三广分別文中有六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谤论五正论六教论此初言论言论体者一切言说言音词句以为体也。
论尚论者至所有言论。
演曰二明尚论随所对根申宗立理言词无过名高尚论。
论诤论者至诸欲所起。
演曰三明诤论文中有三一依欲起二依𢙣行三依诸见初复有三先标次辩后结此初标也。
论若自所摄至或为受用。
演曰次辩分三一明诤境二辩诤心三明诤体此初境中而有四別一自摄他夺二他摄自夺三俱摄俱夺四非摄非夺谓歌儛等。
论于如是等至因贪爱故。
演曰二辩诤心于前四境一一皆生坚执等心故为诤也。
论發愤乖违至兴怨𡧱论。
演曰三明诤体如文可知。
论故名诤论。
演曰三结名也。
论或依𢙣行所起。
演曰二依𢙣行文分为二先标后释此初标也。
论若自所作至㸦相讥毁。
演曰后释分三初明诤境次辩诤心后彰诤体此初也。
论于如是等至因贪爱故。
演曰次辩诤心贪嗔痴等皆诤心也。
论更相愤發至故名诤论。
演曰后彰诤体及结如文。
论或依诸见至是名诤论。
演曰三依诸见分之为三初标诤本次于如下辩其诤因后由此下辩其诤相如文可知。
论毁谤论者至名毁谤论。
演曰四明谤论文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毁谤论者染心为本發以麤言毁席于人名为谤论𢷤者(▆▆反)庄子云弃也▆者(苏因反)字林云顺也。
论顺正论者至名顺正论。
演曰五明正论文分三叚初𢝰标牒次明正相后释顺名为诸有情宣扬正法顺行及果名顺正论。
论教导论者至教导论。
演曰六明教论教修止观引导解脱名教导论。
论问此六论中至所应远离。
演曰四拣是非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最后二论至应当分別。
演曰后答有三一答真实二答非实三答初二应分別者佛教外教如其次第为其真实及非真实就佛教中了义不了义如次真实及非真实于俗典中对不违理及有违理亦得名为真非真实言音诠义有差別故。
论云何论处所至法义者前。
演曰二明论处文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有六一于王家者有德国王平均识达于彼可论翻此不能二执理家者平均识达善断事家三于大众中者众有平均识达者故余三可解。
论云何论所依。
演曰三明论依文分三叚初征次释后结此初征也。
论当知有十至有八种。
演曰次释分三一𢝰标举二随別释三再料拣此初标也。
论所成立义至二差別。
演曰二随別释文分为二一辩所成二辩能成初中有二先牒列名后辩体相此初也。
论所成立至无立为无。
演曰后辩体相文分为二一明自性二明差別此初也如立依圆色心等法名有立有成立遍计空花等法名无立无。
论所成立差別至成立差別。
演曰二明差別即于依圆有体法中小为有上大为无上色心无常无为为常称法所立名成差別问此所说者自性差別而为所立宗因喻等以为能立陈那理门宗为所立因等能立理既差㸦何以会同答夫言宗者有言有义其所诠义自性差別不相离性名为所立能诠之言名为能立假能诠言立所诠故即此言义因喻成故皆名所立因及喻等说名能立此论据前理门约后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论能成立法至正教量。
演曰二辩能成文分为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別释此初标列惣有八支杂集数同名乃有异喻但为一加合结二此论惣別喻分三种彼约类同故合为一合结二分令义周圆彼別开显体即因喻此不立之理门但依亲成宗义能立但三余及亲踈故开八种。
论立宗者至所成立义。
演曰二随标別释文分为八一辩立宗二明因支三明引喻四明同类五明异类六明摄量七明比量八明教量辩立宗中文分三叚一明宗所成二显宗差別三明立宗意此初也惣说自性差別为二所成随自及他皆依此二为所立故。
论各別摄受至摄受论宗。
演曰二显宗差別文分为二初标后释标中复二一标自宗二标他宗标自宗者立者敌者各立自宗自性差別自所许义以为宗法名自所许品谓宗也如大乘师立自末那依于藏识是识性故犹如意识即自比量也二标他宗立他宗者为欲摄受于他摧邪异执使归正故如破胜论有性应非有性有一实故如同异性立他破他名他比量善自他宗随意所立亦目此为不[(厂@((既-旡)-日+口))*页]论宗也若立色声皆是无常所作性故犹如瓶等自他皆许名共比量文易不言影略知故。
论若自辩才至若觉真实。
演曰后释前标宗別所以若自辩才明自宗义若轻[怡-台+篾]他立他宗义若从他闻重明他量若觉真实再明自量性相为文故非次也。
论或为成立至建立宗义。
演曰三明立宗意夫立宗者不出此之五句意也思之可知。
论辩因者至道理言论。
演曰二明因支因有二种一通二別別谓成就所立宗义名为因也依引喻等是通因也通能成立向前宗义故举喻等六种道理顺益于因成立前宗亦名因也。
论引喻者至比沉言论。
演曰三明引喻引谓援引援引喻沉助因成宗名为引喻即因后二相名因所依世皆悉此所立外法有无因宗犹如瓶盆及虚空等名易了知。
论同类者至少分相似。
演曰四明同类文分三叚初惣标举次随別释后结前文此初也随所有法同喻法也所余法者即宗法也喻与宗法少分相似即名同喻非要一切皆须同也。
论此复五种至因果相似。
演曰次释分二初惣摽举后依标释此初也。
论相状相似至若因若果。
演曰后依标释文分为五一相状相似鸠鸽类同鹰鹘相似二自体相似人等相望自类无別名自体相似三业用相似作者士夫工巧等用有相似者名业相似四法门相似如文可知五因果相似如㲉豆等因所生果皆相似也。
论能成所成至是名同类。
演曰后结前文能成喻体所成宗法展转相似是名同类。
论异类者至应知其相。
演曰五明异类如声无常瓶为同品虚空异品虚空无常全不相似名为异也。
论现量者至乱境界。
演曰六明现量文分三叚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別释三问答分別此初也。
论非不现见至非极远故。
演曰二随标別释如列分三一非不现见二非思应思三非错乱境初复分三一𢝰标列二依別释三揔结前此初标列𢝰有四种诸根不坏作意现前通下四也。
论相似生者至名相似生。
演曰二依別释如标分四一明相似二明超越三无障碍四非极远此初分二先明根境次明现体言已生者谓眼等识依根作意未生令生名为已生生已相续名为等生生谓依根起谓作意作意警心未起令起起令趣境名作意也谓诸现识依于根境及作意力若生若起能取现境名为现量根境相似名相似生。
论超越生者至名超越生。
演曰二明超越当地根境名为相似上根下境名为超越类同不同有差別故问上识缘下识境异故名为超越借下识者境识亦殊应非相似答借识缘上而根境同不名超越上缘下者根境地殊不名相似相似但约根境同故。
论无障碍者至惑障所碍。
演曰三明无障碍文分三段一标数列名二随标返释三揔结前义此初也。
论覆障所碍至暗所覆障。
演曰二随标返释文分为四一明覆障二明隐障三明映障四明惑障此初覆障文中有三一明黑暗谓幽暗之处二无明暗谓夜暗中无灯等处三不澄清谓麤障等若水澄清及瑠璃等虽隔可见即非障碍。
论隐障所碍至之所隐障。
演曰二明隐障如文可知。
论映障所碍至一切众相。
演曰三明映障文中有二初标后释释中有四一如药余食映二毛端麤所映三小光大光映四所治能治映。
论惑障所碍至或复颠狂。
演曰四明惑障惑谓惑乱文中有五一谓幻化二色殊胜映余劣者而不观故三明相似相似多法同在一处由似惑故有不见者四明内惑五辩颠狂如文可悉。
论如是等类至名无障碍。
演曰三揔结前义举斯障碍返显无碍方名现量。
论非极远至损减极远。
论如是一切至名为现量。
演曰三揔结前。
论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
演曰二随标別释文分为二一辩才取二明建立初中有三先牒次释后结此先牒也。
论谓若境至取所依止。
论犹如良医至取所依止。
演曰后举喻明文分为二初明现量后明非量此初也药为病者之所依止病者创初才服药时便得所依药之体性未作分別名为现量若经时久行解思惟病息药亡不得药体名非现量。
论如是等类至取所依境。
演曰后结法喻才取之心便能得彼所依境体名为现量。
论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
演曰二明建立文分二段先标后释此即初也。
论谓若境至取所依止。
演曰次释分二初揔举略释后指事別明此初也谓苦境者本质境也本质境体能作二缘一建立影像二与取为依谓有能缘缘所依境得体相者方名现量。
论如瑜伽师至作火风想。
演曰后指事別明文分为二初示其法后明量別初中复二一揔建立二別分別初中复二先标后示缘地地想名为现量转作水想即非现量。
论此中地想至取所依境。
演曰二別分別文中有二初彰后结彰中复二先明地想后例余三初中地想二言別者想谓心想能取地心地谓境界是心依处心缘地时得自性故名为现量分別思惟转作水心不得体故名非现量地想既尒余三亦然。
论此中建立至非应思惟。
演曰后明比量于地等四本质境上变为水等四种影像四种影像有成未成皆生分別不得本性名非现量但唯比量等摄问定心观境皆成现量云何思惟乃成比量答此依散位学观者说若于定位成与未成亦皆现量。
论如是名为至思现量。
论非错乱境界至见错乱。
演曰三非错乱现量以非错乱即名现量文分三段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合释三结归现量标中有二初标列五后标列七言遍行乱者谓六七二遍于前五得遍行名如释知也。
论想错乱者至坚执不舍。
演曰二随标合释六七二处言于五者于前五中而错乱也余文可知。
论若非如是至名为现量。
演曰三结归现量非五七心方名现量。
论问至谁所有耶。
演曰三问答分別文分为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清净现量。
演曰后答分二一揔标略答二随标別释此初也。
论色根现量至现量体相。
演曰二随标別释文分为四一明色根二明意受三明世间四明清净此初也谓五色根發生现识取五境界名为现量。
论意受现量至现量体相。
演曰二明意受谓诸意根所生意识取现境界亦名现量。
论世间现量至世间现量。
演曰三明世间有漏根识名世间现量。
论清净现量至清净现量。
演曰四明清净文中有二初释后结释中有二初世现量亦名清净谓善无记心无染汙名为清净二清净非世谓后得智了达三性称境而知皆名现量于中更有能量所量量果等异如余处说。
论比量者至比量。
演曰七明比量文分三段一标举列名二依标別释三结归比量此初标也思择即是分別义也。
论相比量者至名相比量。
演曰后依标別释文分为五一明相比量二明体比量三明业比量四明法比量五明因果比量此初分三初揔标举次随別释后结比量释中类別有十六门义思可悉执持自相比道俗者谓持衣钵冠冕等如次比知道俗异也角犎者(封音)山海经云牛名今有小牛髆上高者名为犎牛。
论体比量者至名体比量。
演曰二明体比量以体类体名体比量文中有三标释结別如文可知。
论业比量者至如前应知。
演曰三业比量以业作用比知体事名业比量文中有三标释及结广迹住者象迹广大见迹知为。
论法比量者至名法比量。
演曰四法比量以法比法名法比量文亦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九如文可知。
论因果比量至是名比量。
演曰五因果比量以彼因果更㸦相比名因果比文中亦三标释及结释中类別有十九门。
论是名比量。
演曰三结归比量。
论正教量者至不违法相。
论不违圣言至不违正义。
演曰二随別释文中有三此初也不违圣言弟子及佛所说经教如次不违正教及理故名正法。
论能治杂染至及随烦恼。
演曰二明能治杂染能治染故名为正教。
论不违法相至不违法相。
演曰三明不违法相文分为四初揔略释二別征起三广分別四揔结之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违法相耶。
演曰二別征起。
论谓于无相至减为无相。
演曰三广分別文分为二初辩后结辩中有六一增益损减门无我相中计有我相无常法中妄计为常流转法中执为断灭执我有色或无色等皆名增益诸邪见者于有相中拨无依圆因果等相名为损减。
论或于决定至安立记。
演曰二决定非定门文分为二此初决定立为不定生者皆灭一向无常妄计于中通常无常名违法相余准此知佛说十四𢙣问之中不应记別而于其中妄生安立或说有无违于定无名违法相。
论或于不定至如是等类。
演曰次于不定立为决定若据相增乐苦舍三如次贪嗔痴三决定随逐若细论之贪遇违缘忧苦俱故嗔遇顺境喜乐便生今执定然故违不定有漏造业受果准知乐受得通无漏摄故故思造业经悔心后许不受故。
论或于有相至皆当了知。
演曰三差別无別门文中有三初揔标举次示其法后指例余如于有为无差別者谓诸有为皆有无常名无差別于无常中亦复建立者于无常中亦复建立无差別相于无为法无差別相者无为无相体无差別于有常法亦复建立者于有常法亦复建立无差別相。
论又于有相至感可爱果。
演曰四因果相违门如文可悉。
论计𢙣说法至谓为杂染。
演曰五染净相违门。
论于不实相至说第一义。
演曰六假实相违门。
论如是等类名违法相。
演曰后结也。
论与此相违至不违法相。
演曰四揔结之也。
论是名正教。
演曰明正教中三结前也。
论问至所成义耶。
演曰三再料拣有五问答初问所成后四能成初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云如声无常本来自有云何而说因喻立故名为所成岂由因等方成声体无常义耶。
论答为欲至诸法性相。
演曰后答意云为欲令他敌证信解说声无常非是本无成立今有名成所立。
论问至先立宗耶。
演曰后四能成文分为四此初辩宗分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乐宗义故。
演曰后答可知。
论问何故至立宗义故。
演曰二明因也因遍前陈名依现事立敌同许名决定理令敌摄取所立义宗故须次立。
论问至现见事故。
演曰三引喻因依有法名所依事能成后法名成道理为欲显此因二之能故次举喻彰能立也。
论问至正教等耶。
演曰四明余五文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先问也。
论答至相违智故。
演曰后答分二先标略答后別分別此初也因第三相及异品喻返成宗故名曰相违第二因相及正同喻顺成宗故名不相违。
论又相违者至同所成故。
演曰后別分別文中有二初明二別后明量异初中又二先明相违后不相违此初也不决定者即六不定因于同异喻中相违不能决定成其宗义同所成者即四不成四相违也本立共因拟成宗果因既带似理须更成若更成之与宗无別名同所成似同异喻亦在此摄。
论不相违者至异所成故。
演曰后不相违因无有过名为决定非要重立名异所成。
论其相违者至故名为量。
演曰后明量异如文可知。
论是名论所依。
演曰论所依中后揔结也。
论论庄严者至五应供。
演曰四明论庄严文分为五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別释三显其德用四举喻以明五揔结前义此初也。
论善自他宗至善自他宗。
论言具圆满至不以非声。
演曰二言具圆满文中有四一标二征三释四结此标举也。
论何等为声。
演曰二征。
论谓具五德至无有颠倒。
演曰三释分二初明五德后明九相初中有三先标次列后释释中有五初非鄙中言鄙者左传云边邑也俚(里音)者切韵云南人也五义善中引胜等者由义善故能引世间增上生道及引出世决定胜道。
论又此声论至九相续。
演曰后明九相如文可知。
论如是一切至言具圆满。
演曰四结也。
论无畏者至名为无畏。
演曰三明无畏文中有三标释及结释中有六一多众谓多人之众二杂众四众八部杂居一处名为杂众三大众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大比丘等大人之众名为大众四执众执理人也五谛众谛实语人名谛众六善众善解法义希闻正法名为善众。
论敦肃者至是名敦肃。
演曰四明敦肃文亦有三他言未息而便發端名为嚵也速意可知。
论应供者至是名应供。
演曰五明应供文中有三谓标释及结具斯德者应堪受供名为应供。
论若有依此至称赞功德。
演曰三显其德用文中有三初标德用次征德数后依标释此标也。
论何等名为二十七种。
演曰次征德数。
论一众所敬重至处大师数。
演曰复依标释如文可知。
论如受欲者至光明普照。
演曰四举喻以明庄严论也。
论是故名此至论庄严。
演曰五揔结前义。
论论堕负者至言过。
演曰五明论堕负文中有二一标类举数二随标別释此标举也。
论舍言者至舍所言论。
演曰二随标別释文分三段初明舍言二明言屈三明言过初中有四一标舍言二征舍数三辩舍词四结堕负此初也。
论何等名为十三种词。
演曰二征舍数。
论谓立论者至我不复言。
演曰三辩舍词十三不同为六对半一不善与善对二不观善观对三无理有理对四无能有能对五我屈汝成对六唯此过此对且置是下第十三也。
论以如是等至名堕负处。
演曰四结堕负。
论言屈者至沉思词穷。
演曰二明言屈分为三段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別释三结略前义此揔标列有十三种。
论假托余事至才辩俱竭。
演曰二随标別释如标所举亦有十三如文可悉。
论由如是等至堕在负处。
演曰三结略前义略摄为三揔名堕负。
论言过者至故名言过。
演曰三明言过文分三段一揔标略释二別征广辩三结前堕负此略释也。
论何等为九。
演曰二別征广辩文分为二初征后辩此初征也。
论一杂乱至言词断绝。
演曰后辩分二初列九名后依列释释中有九前四可知五非义中而有十种一无义者无义理也二违义者违正义理三损理者损真俗理四与所成等者能立带似如所诤宗名所成等等谓相似九立能成者因等有过更以因喻而成立之名立能成余文可悉典语者典谓经也尒雅云语涉于经名为典语俗语者说文云习也土地相习所起之语名俗语也。
论凡所言论至堕在负处。
演曰三结前堕负。
论论出离者至及不善巧。
演曰六明论出离文分为二一标举列名二随标別释此标列也。
论观察德失至论出离相。
演曰二随标別释文分三段一明德失二明时众三明善巧此观德失观察德能及有过失堪作不作名观德失。
论观察时众至出离相。
演曰二明观时众如文可知。
论观察善巧至出离相。
演曰三明观善巧善达论宗了知成败名论出离。
论论多所作法至辩才无竭。
演曰七明论所作文分三段一揔标略释二別征重辩三揔结所作此初也。
论问如是三法至皆善酬答。
演曰二別征重辩文中有二初问后答如文可知。
论是故此三至多有所作。
演曰三揔结所作。
演曰第四辩声明论文分为二初结前征后后依征正释此初也。
论当知此处至建立相。
演曰后依征正释文分为二初揔列名后随別释初中复二先列六名后为颂结此初也。
论嗢拕南曰至声明相。
演曰后为颂结。
论云何法施设至五义善。
演曰后随別释文分为六一法施设二义施设三补特施设四时施设五数施设六处施设法施设中文分为二初征后释法谓名等即是声明之体离声外无以此等法显声明体名法建立然具五德成胜能诠声明者云名等即声声性是常而非能诠音响无常无常音响显于常声常声能诠名曰声明。
论云何义施设至守护建立。
演曰二义施设文分为二一明十义二明六义初文有二先征后释释中有二初揔列名后随別释初中又二一列十名二举颂结此初也。
演曰二举颂结。
论根建立者至盛满等义。
演曰后随別释文中有十一根建立者眼等六根二大种建立者谓依持等如其次第地水火风三业建立者谓徃来等如其次第身语意业余文可知。
论又复略说至六转义。
演曰二明六义文分为二初各別释后为颂结此初也诸法自体名为自性招感为因酬报名果有所施设名为作用心心所法名別相应转变成熟名为转义具如杂集第十五辩。
演曰后为颂结。
论云何补特至声相差別。
演曰三补特伽罗施设文分为二初辩男女非三后明下中上相依此二三建立声异西域俗传苏漫多声有三类別一如补卢沙是男声体二悉底履是女声体三纳蓬(去声呼)索迦是非男非女声体复有一揔声如涅履题势此之四种各有八啭一一啭中皆有一名二名多名如是合有九十六声后三声者小儿之声名下士声未有识知自他善𢙣凡庸等声名中士声见他善𢙣不自知故愽达士声名上士声能外鉴物而内自省作不应作善𢙣等故此三士声各有一体二体多体等別故成九种。
论云何时施设至现在殊胜。
演曰四时施设文中有二先征后释释中有三三世別故故名三时三时之中皆有因果因名三世果名殊胜果胜因故。
论云何数施设至多数。
论云何处所至根栽建立。
演曰六处所建立文分为三征释及结释中有二一明处所二辩根栽传西域云谓劫初起梵王创造一百万颂声明论也后命慧减帝释复略为十万颂次有迦单设罗仙略为一万二千颂次有波腻尼仙略为八千颂此上四论揔名处所今现行者唯有后二前之二论并已灭没字体根栽声明论者有三百颂波腻尼仙所造略成声明颂有一千颂名为声明略本颂后有八界论有八百颂名为因缘又有闻释迦论一千五百颂又有温那地论二千五百颂此五声明并名根栽能与声明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护法菩萨造二万五千颂名杂宝声明论西方以为声明究竟极论盛行于世言相续者是声明合声揔合诸字以为一品是第一分言名号者劫初梵王于一一法上皆立千名帝释后时减为百名后又减为十名后又减为三名揔为一品是第二品名号分也言揔略者是声明中根本略要言彼益者是次中略令物生解名为彼益言宣说者是广宣说其略中广是后三品即后三分上来五分即是五品是本声明之分品故合名处所言界颂等者谓即字体有三百颂此名为界波腻尼仙所造声明一千颂名略本颂即此颂也等者等彼八界论闻释迦论温那地论故名为等根栽者根谓本也见老子云栽(音菚植也)。
演曰第五辩工巧明文分为二一结前征后二依征正释此初也。
论谓于十二至工业明处。
演曰二依征正释文分为二初辩智明后彰工业此初也。
论何等十二至音乐工业。
演曰后彰工业文分为二先征后释释有十二前七可知八生成者羊马等类广聚资生买卖求利名生成业九防那者织绣等业也多是男子所作故名防那那谓男声也十和合者上和军国下和商市十一成熟者食手等也余可知之。
演曰三五尘乐欲门文分为二一明五爱欲二辩起爱因初中有二初明爱欲二明离欲诸爱欲者缘五境贪名五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