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卷二
寺宇
大雄宝殿
祥符古志略梁大同二年僧祐律师鼎建
释道宣续高僧传隋开皇间皋亭神陈降祝舍其庙堂五间为众善佛殿
祥符古志略明天启丁卯僧海音重建
按梁惠皎高僧传僧祐律师卒于天监十七年大同二年僧祐律师久告寂惟字之从亻从示古书相通通考又作右僧祐本梁杨都人或建殿在鲍老舍宅之前志略因鲍而误天监为大同未可知也
众善讲堂
隋释真观筑于众善寺后以付门人玄镜见续高僧传
东堂
沈氏三先生集沈辽云巢编如来八相二十四依图赞昭庆法师导集众缘图画如来及二十四祖于祥符寺之东堂唐杜中令先为图赞辞多不详俾余为叙其事庶使观者既睹其相又考其行以崇多福焉八相一曰如来入胎二曰如来出胎三曰如来纳妃四曰如来出家五曰如来降魔六曰如来成道七曰如来转法轮八曰如来涅槃二十四祖一曰摩诃迦叶波二曰释迦阿难三曰摩提田四曰商那和修五曰优波毱多六曰提多迦七曰弥遮迦八曰佛陀难提九曰佛陀蜜多十曰脇尊者十一曰富那奢十二曰马鸣十三曰毗罗十四曰龙树十五曰提婆尊者十六曰罗睺罗尊者十七曰伽难提十八曰伽邪舍十九曰鸠摩罗驮二十曰阇夜多尊者二十一曰婆修槃陀尊者即天亲菩萨二十二曰摩奴罗二十三曰鹤勒那夜奢二十四曰师子尊者
按云巢编如来八相二十四依图赞凡三十二章章十二句四言辞多不载
观音殿
祥符古志略天顺八年僧三藏宝庵慧真重建于正殿后今废
按天顺二字误当作绍兴八年湻祐志三藏法师高宗时随驾南渡慧真即三藏孙并建千佛阁祥符古志略亦曾载其人天顺乃明英宗之年号
九曲观音院
两浙名贤外录僧庆祥传祥住祥符九曲观音院号九曲禅师
苏文忠公有祥符九曲观灯诗
宋高僧传可周以天成元年终于本房观音院
武林旧事九曲城下法济院旧名观音院有明爽二轩
按成化府志法济院在钱塘门外然南宋九曲城址距今城址之外也自改筑后九曲之迹已莫可征实
伽蓝殿
祥符古志略原祀径山龙王菩萨天启丁卯僧海音重建
千佛伽蓝
宋高僧希觉传钱王文穆建千佛伽蓝于龙兴寺延觉主之
千佛阁(亦名千佛寺疑即千佛伽蓝之旧址)
舆地纪胜千佛阁在军器所东
湻祐临安志千佛阁院在钱塘县军器所东绍兴五年六月以祥符寺旧基分建湻祐七年重建
咸湻临安志绍定己丑重建
祥符古志略绍兴间三藏法师建随奉敕立为千佛寺三藏之孙慧真复来重建
安福院(亦名安福寺)
湻祐临安志千佛寺系三藏法师随驾南渡建立景定四年移请安福废院为额
成化杭州府志千佛阁安福寺在羲同安国坊元末毁
西湖游览志今废为同仁祠
纯一院
嘉靖仁和县志千佛阁安福寺在武林坊绍兴五年以祥符寺旧基分建湻祐七年建阁景定四年移请旧额安福元末兵毁嘉靖初重建并纯一院
同仁祠
嘉靖仁和县志嘉靖十六年巡抚浙江监察御史周公汝员改安福寺为同仁祠祀余姚孙忠烈公胡端敏公王文成公给帖住旧僧圃裕等侍香火
阮元石刻记仁和县武林坊有同仁祠祀端敏及孙尚书燧王新建守仁以宸濠之变孙遇害王定乱而公实首發其奸故合祠之予近编两浙祠墓防护录咨部饬官护之同仁祠其一也嘉庆七年秋八月巡抚阮元识祠后人生员胡梦阳上石
两浙防护录宸濠之乱世宁發其奸燧遇害守仁定乱祠名同仁在羲同二图武林坊
北隅掌录同仁祠在阔板桥西祥符寺千佛阁故基也
绅士朱智王同孙炳奎胡祖荫呈请仁和县伍公复祠畧同仁祠咸丰辛酉被毁地为菜畦势渐湮没爰稽旧乘按三公位次为前明提学副使陈公儒所定奉孙于中胡王左右之每岁六月十四日致祭盖宸濠以是日举兵孙公是日死节也并查公別有专祠在涌金门外河滨刼后已改八旗驻防忠义坟无可兴复转不若胡公之祠在横塘王公之祠在慈云岭东春秋尚有祀典可修似同仁祠本为孙公首祀之处今且权作专祠之所清查祠基计九亩四分二厘二毫九丝先建飨堂三楹祠门一座缭以周垣自后请六月十四日致祭光绪十八年五月详准立案
按梦粱录怀远桥之西曰贡院桥赵氏仁和县志今呼阔板桥以桥心但用丈许大紫石一块两头跨街处亦然俗故有此称姚靖曰余幼时及见桥柱贡院二字镌款
又按康熙二十三年僧慧乘宗翰法也通页因修志争为祠为寺名目涉讼刷黄致遭责逐祠产断归三姓子孙文成公后裔志普祠碑跋云武穆之祠亦智果之遗址表忠之观即妙因之旧院岂得复为寺哉斯言是也然四僧者各衞其教虽甚嗔痴亦堪悲悯耳
净土院
神州古史考僧守直住龙兴净土院
诸天阁
祥符古志略诸天阁至元中僧镜堂(即敬堂)重建今废为宝极观
宝极观
嘉靖仁和县志宝极观旧名玄元庵在观桥西北茶场巷元延祐五年道士张无为创建既又有汪月海蔡原真重开拓之殿宇一新以接往来云水逮至我朝有真人周思得者归老羽化赐观额
西湖游览志宝极观在报恩坊内旧玄元庵元延祐五年张无为建明永乐间道士周思得者仁和人操行雅洁精五雷法成祖闻其名召试称旨建天将庙居扈从北征累著功绩仁宗建玉虚延恩殿宣宗建弥罗宝阁崇玄演法殿改庙额为大德观英宗建紫极殿宠遇优渥景泰初归老故庵甘茹澹泊其门人以法显者殆百余人其时异人号赤脚张亦寓观中与思得友善成化间其徒吕道亨得宠宪宗诏徙玄元庵于思得墓左而改其故居曰宝极
康熙杭州府志张三丰修炼武当三教避谷卧雪能前知后居宝极观闻胡濙至遁去
仁和县志观中祀真武帝左为崇恩殿右为隆恩殿后太清殿前为四将殿缭以门垣翼以廊庑时则请奏恩许优免一应差徭
咸丰三年重修三清殿乱后右侧隆恩殿毁余俱存其左为关帝庙同治间权为宝浙局后亦停𬬻
慈顺庵
嘉靖仁和县志慈顺庵在羲同坊明万厤间僧如光建庵奉母焚修因名慈顺庵即祥符寺诸天阁旧趾
康熙仁和县志慈顺庵在羲同二图即祥符寺诸天阁旧址明万厤甲寅僧如光重建因奉母焚修易名慈顺至今古树阴森相传为梁宋时物
咸丰十一年乱毁光绪七年古云庵尼僧重建佛殿三楹以慈顺为额
按此与宝极观均称旧为诸天阁殆分析其地为二
观音阁
黄溍龙兴祥符戒坛寺记元至元二十八年僧敬堂建
贤首教院
晋水禅师碑翰林学士沈公守杭于祥符寺置贤首教院
东藏
大智禅师传少依祥符寺东藏慧鉴禅师
咸湻临安志元照少居祥符东藏
方丈
黄溍龙兴祥符戒坛寺记元至元二十八年僧敬堂建
演法堂
仝上
钟楼
仝上
函轻轮藏
黄溍龙兴祥符戒坛寺记秀公至元之四年作轮藏覆以大厦而函经以实之
静室南庵(今之戒坛寺即其址)
祥符古志略戒坛院遗址今在金鸡兜静室南庵
严元照南庵放生池记会城武林门内有僧庐曰南庵南庵者故明季沈泽民所舍宅也
康熙仁和县志戒坛院俗名南庵即祥符下院
敬堂恭禅师祠(在南庵内)
黄溍龙兴祥符戒坛寺记秀公于至元四年作別院于城西以祠恭公
恭敬堂
成化杭州府志纪遗三恭敬堂在祥符桥大中祥符寺
案此恭敬堂疑即恭公敬堂祠文有敚误因作恭敬堂
东鲍府
旧祀舍宅之梁鲍公侃以为社神今改为忠烈王庙在宝极观之西市侩祀吴专诸于中以为庖脍之祖师葢误鲍音为庖庖丁皆往祈祷五髭须杜十姨俗习沿讹莫能与辨
猫儿庵(即西鲍府亦曰鲍公古社又称鲍公舍宅)
祥符古志略在祥符桥北尊胜幢之东南
北隅掌录石幢之南有猫儿庵乃鲍老舍宅后所栖之故地
黄模诗择里鲍公社
今庵毁于乱存墙界石二方左刻鲍公古社右刻西鲍府
戒善庙
戒善即戒坛音转而误里人建为社祠祀宋殿司校施公全杭俗尊之曰兴福明王乱后毁同治十年清厘龙兴寺基地归寺中別㓰地为庙址以为建社祠之用
龙兴寺佛殿
同治十二年僧交熙建殿五间复隋时僧真观所建众善寺佛殿五间之旧
杨文杰题殿柱联云宅舍大同塔栖大觉额改大中遥遥千三百年清净法场白社华严延象教
经传元照镫放元宵基兴元代湛湛五十四颗光明舍利宝幢尊胜振龙天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亭
僧交熙募建经幢亭复古舍利会疏惟虎林祖山有龙兴佛寺鲍公舍宅唐代建幢数千百言镌陀罗尼于上五十四颗藏舍利子其中扬佛法僧之真诠厤宋元明而不坠崇祯丙子大复古缘咸丰庚申遽罹浩劫埽狼烟而重清佛地崇象教而再睹人天惟尊胜之灵光尚净庭而屹立因思王朝阿育尚远涉夫四明珠现牟尼可首湮乎十宝用勼众志得集胜因翼八面之高亭僃万缘之朝礼香花供养璎珞庄严所募净财咸归妙用永结龙华之会如题雁塔之名
亭八角中竖经幢环幢为圆几绕之以阑刻木为联髹漆之字饰以金凡四皆集陀罗尼经中语
仁和陈霖书云尔时善住依法受持满六日六夜 惟愿如来随其福利厤三十三天(正书)
会稽陶濬宣书云逌置窣堵波随其福利 犹如摩尼宝瀞等虚空(篆书)
钱塘王同书云名为如来能净一切恶道 受持此法护世四大天王(篆书)
平湖徐惟琨书云一切恶道一切业鄣一切诸病悉皆消除 希有如来希有妙法希有明验咸共赞言(正书)
石经堂
高行笃篆额跋云西京石刻十三经及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为开成二年郑覃勘定此陀罗尼经幢亦开成二年郑彻建造厯梁宋元明凡五修 国初云栖耆㝛广彰摹刻幢经后里中丁敬身隐君张为诗歌名流继咏古缘大显隐君邻居郑昼人处士授经之暇尝导其学徒竹舟松生两丁君瞻礼幢下咸丰辛酉之劫处士殉义两丁君追念师门以幢肇郑氏题咏实启于丁云栖沙门瑞公为之主持披荆拓地缔搆庄严龛郑先生主于其中以緜香火功德因缘种种巧合有不可思议者两丁君固读儒书爰本开成石经之名颜其堂而属余篆额盖始终不忘郑氏云同治十三年甲戌长至节高行笃记
无锡秦缃业题石经堂联南操禅师大会亿万人于此启华严四季社 东坡学士正月十五夜曾来观祥符九曲灯(隶书)
钱塘高学治题石经堂联五十四颗尊藏舍利子 万二千人谛听陀罗尼(正书)
祥符寺佛殿
光绪五年僧真如重建报恩寺僧德敬重修于光绪七年
戒坛寺佛殿
同治七年僧守白重修光绪间屡葺顿复旧观
龙兴寺天王殿
光绪十六年僧宏憙募建
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卷二
校注
「八年」二字底本阙漏,此依此依杭州出版社《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卷二.寺宇.页十六》一文补入。后文之补刊參考来源同。【经文资讯】《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 A029 册 No. GA029n0028 龙兴祥符戒坛寺志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中国佛寺史志汇刊》所编辑
【原始资料】法鼓文理学院、中华佛学研究所之「中国佛教寺庙志数位典藏」专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