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卷三
古迹
法华塔
咸湻临安志旧志有法华塔端拱元年僧文定建咸平二年赐名舆地纪胜法华塔在杭州府城祥符寺建塔以七宝打碎为末和漆成之针血书法华经内外佛像万余皆七宝所成
天中塔
国一禅师传贞元九年德宗谥号曰贞元大觉禅师塔曰天中
祥符古志略大觉禅师塔唐贞元年建今民家叶姓屋下
玉几山房听雨录顺治初长白佟公国器重修
张尚美瞻礼尊胜幢探索径山国一禅师真身塔缘起唐国一禅师为径山开山元祖考径山志师末顺刺史之请居州之龙兴寺及将示灭于龙兴先期三日告众曰当葬吾于南庭隙地勿封勿树恐妨僧徒菜地等语德宗追谥贞元大觉禅师赐其塔曰天中至天复中钱氏裂土许再思兵乱發塔见二缸合藏肉身如生发长覆面士卒悚拜而去吴越王以厚礼重葬于旧塔因是人始知师全身不散之塔的在于龙兴矣
今塔覆于佛殿西首累石为台塑像于上
铁塔
武林梵志戒坛院在祥符桥内有铁塔基
咸湻临安志大铁塔一在军器所作院
大青石塔
咸湻临安志大青石塔二在军器所作院
祥符古志略青石塔在军器所今废
小石塔
咸湻临安志小石塔二在寺门及黄六家
祥符古志略一见在寺前民家
尊胜陀罗尼经石幢
祥符古志略幢二座一在柴房下一在俞屋下崇祯丙子放光震地涌出众善赎出
按今仅存一座详下金石
慈云普会宝塔石基
旧在慈云禅院乱后院毁此石与甲乙流传据帖碑俱弃瓦砾中因移此石基供寺中方拟更移据帖碑而已为收废石者取去毁之莫可复究详下金石
观音三昧井
祥符古志略观音三昧井在猫儿庵基
砚林诗集石幢诗注观音三昧井去经幢不数武塼甃參差石阑已失又云三昧井只存洼水
今在佛殿前重加浚治构石阑高二尺许足供寺中汲爨
钱王井
梦粱录祥符寺中向吴越王于寺内开井九百九十九眼后改创军器所陻塞仅存数井耳
黄溍龙兴祥符戒坛寺记有司验得铁塔一石塔二古井九
成化杭州府志吴越王开凡九十九眼今湮塞仅存数井
康熙仁和县志吴越王开有九十九眼今湮塞仅存三
祥符古志略吴越王所凿散在寺内及民家
有正味斋词注钱武肃王于寺凿九十九眼今百井坊巷疑即其地
北隅掌录咸湻志山川十六祥符寺井吴越王开凡九百九十眼后为军器所陻塞今仅存数井寺观二钱王井九百九十眼今存者无几并云九百九十梦粱录同而湻祐志则云有井九十九眼洪武杭州府志(书今不传见永乐大典)有钱王所凿九十九眼井成化志同按此系咸湻志误而梦粱录承之湻祐洪武成化三志是也楼宣献武林山诗吴越大筑缁黄庐为穿百井以压之尤为显证今寺后有百井坊巷当从此得名十国春秋宝正六年浚中兴寺戒坛院井井九十九眼则九十九是眼数非井数明矣
按黄氏此说以九百九十之数为误文良塙楼攻媿诗梦粱录引之则吴自牧自为矛盾也谓是眼数非井数此说殊失之一井谓之一眼自是常语或于井上石甃分数眼者亦有之如所谓双眼井四眼井是也其实石甃下只一眼耳若于一井甃上凿眼九十九既乏此巨石而其井亦几成莲荡若是分数井共凿眼九十九则井亦自有定数矣安得谓非井数哉今乱后重浚在龙兴菜地旁者二在祥符者一康熙县志云仅存三井今与相合
放生池
北隅掌录沈氏放生池沈氏东铨第前之二大池也池之左右复有五池蔡木龛丈云其西北百步即予之是一蘧庐每雨池水泛溢遂合众池之水归入一涧穿蘧庐入斜桥
毛奇龄记崇祯七年沈泽民先生舍其池为放生池沈八公者(名荀龙)先生之季子也以十五缗钱质贵门其友各赍一缗赎之康熙三十七年重标曰放生池
严元照记南庵之旁有池广百有三十步亦舍以放生今又湮废吾友何君元锡家与南庵邻及与同人醵金先复其三之一以渐复其余
按今池在戒坛寺后劫后未废两记石皆使全文录存金石见后严记在嘉庆十七年
宝极观十景
孤云访道
凤阳苗衷诗
钱塘秦邦福诗
仁和林则茂诗
赤脚谈玄
邱南贾愚诗
秦邦福诗
林则茂诗
苍松雪鹤
苗衷诗
秦邦福诗
林则茂诗
玉沼金鳞
贾愚诗
秦
邦福诗林则茂诗
祖庭秋月
苗衷诗
秦邦福诗
林则茂诗
仙阁朝霞
苗衷诗
秦邦福诗
林则茂诗
观桥春水
贾愚诗
秦
邦福诗林则茂诗
环林夕照
会稽陈贽诗
秦邦福诗
林则茂诗
石坛丹桂
慈湖江山诗
秦邦福诗
林则茂诗
玄圃绯桃
苗衷诗
秦邦福诗
林则茂诗
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卷三
【经文资讯】《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 A029 册 No. GA029n0028 龙兴祥符戒坛寺志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中国佛寺史志汇刊》所编辑
【原始资料】法鼓文理学院、中华佛学研究所之「中国佛教寺庙志数位典藏」专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