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此河图之数也,解现〈系辞上传〉中)
大禹因《洛书》而作九畴,今以一、三、五、七、九居四方及中央正位;以二、四、六、八居四维偏位。又隐其十,正表阳德为政,而阴德辅之。在人则为知及仁守之学,智巧圣力之象也。
左右前后、纵横斜直,视之皆得十五之数,以表位位法法之中,皆具天地之全体满数,非分天地以为诸数也,物物一太极于此可见。
约出世法,则九界皆即佛界,故不別立佛界之十;又九波罗蜜皆即种智,故不別立种智之十。盖凡数法若至于十,便是大一数故,数于此终,即于此始故。
〈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非动非静,双照动静,故必具乎阴阳。阳亦太极,阴亦太极,故皆非动非静。双照动静,还具阴阳而成四象,四象亦皆即是太极,所以皆亦非动非静。双照动静,还具阴阳而成八卦。然则八卦只是四象;四象只是阴阳;阴阳只是太极;太极本无实法,故能立一切法耳!)
若从一生二,从二生四,从四生八,从八生六十四等,是为顺数。若从六十四溯至八,八溯至四,四溯至二,二溯至一,一亦本无实法,是为逆数。顺数则是「流转门」;逆数则是「还灭门」。流转从阴阳二画出;还灭从阴阳二画入,故曰:「乾坤其易之门。」圣人作《易》,要人「即流转」而「悟还灭」,超脱生死轮回,故曰「易,逆数也。」
先天八卦,约体言之,「乾」南表天,「坤」北表地,「离」东表日,「坎」西表月。「震」居东北,动之初也;「兑」居东南,海之象也;「巽」居西南,入之初也;「艮」居西北,山之象也。须弥在此方视之,则居西北;日月星辰至西北,皆为须弥腰所掩,故妄计天缺西北也。
随拈一阴一阳,必还具一阴一阳,故六重之而成六十四卦。其实卦卦无非太极全体,故得为四千九十六卦也。
约一天下,亦以此卦图而分布之;约一省一府一县,亦各以此卦图而分布之;近约一宅,亦以此卦图而分布之;即单约一房一坐具地,亦以此卦图而分布之。大不碍小,小不碍大,大亦只是六十四卦,小亦全具六十四卦。一时一刻亦有此六十四卦;亘古亘今亦只此六十四卦。若向此处悟得,便入《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故李长者借此以明华藏世界,不然,岂令福建在南,则有「乾」无「坤」;燕都在北,则有「坤」无「乾」;天竺在西,但为「坎」地;支那在东,惟是「离」方也耶?
男即父,女即母,又父只是男,母只是女。「坤」体得乾为三男,有慧之定,即止而观也。「震」为观穿义,「艮」为观达义,「坎」为不观观义。「乾」体得坤为三女,有定之慧,即观而止也。「巽」为止息义,「兑」为停止义,「离」为不止止义。「震」动「艮」静,「坎」能动能静。「乾」非偏于动也;「巽」动「兑」静,「离」能动能静,「坤」非偏于静也。又「震」动而出,「巽」动而入,「艮」静而高,「兑」静而深。「坎」兼动静,而从上之下,上终不穷;「离」兼动静,而从下之上,下终不尽,信知一一皆法界也。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又曰:「震,东方也。乃至艮东北之卦也」。
此须约观心工夫解释,具在〈说卦传〉解中。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20 册 No. B096 周易禅解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12-23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黄金爱大德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此先天之数,除中五天地生数以为太极本位,用余五十为揲蓍之策也。五位相得者,一得五而为六,二得五而为七,三得五而为八,四得五而为九,中得一、二、三、四而为十也。各有合者,一合六,二合七,三合八,四合九,五合十也。一与九为十,二与八为十,三与七为十,四与六为十,一、二、三、四为十,共成五十。而中之五点,每点含十,故以中五为本数也。然虽先天之数,亦含后天八卦之用。且如一六生水,故「坎」居正北;二七生火,故「离」居正南;三八生木,故「震」居正东;四九生金,故「兑」居正西;五十生土,故土仍居中。「乾」寄位于西北者,阳位阳数之间也;「坤」寄位于西南者,阴数阴位之尽也。阴阳互结而为山,故「艮」居东北;阴阳互鼓而为风,故「巽」居东南。○约出世法者:一是地狱之恶,六是天道之善,为善恶一对。二是畜生之惑,七是声闻之解,为解惑一对。三是饿鬼之罪苦,八是支佛之福田,为罪福一对。四是修罗之嗔恚,九是菩萨之慈悲,为嗔慈一对。五是人道之杂,十是佛界之纯,为纯杂一对。又约十度修德者:一是布施,六是般若,此二为福慧之主,如地生成万物,故居下。二是持戒,七是方便,此二为教化之首,如天普覆万物,故居上。三是忍辱,八是大愿,此能出生一切善法,故居左。四是精进,九是十力,此能成就一切善法,故居右。五是禅定,十是种智,此能统御一切诸法,故居中。实则界界互具,度度互摄。盖世间之数,以一为始,以十为终。《华严》以十表无尽,当知始终不出一心一尘一刹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