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先从做人起

在佛典里有这样的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在座的诸君已是一个人世间的人又能来到这儿听讲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学佛先从做人起」来讲我们还保存著这人的身体但在世间的难疗的生死中我们说不定会堕诸恶道到那时有谁来听你的一腔哀声所以做了人倘若不学佛法岂不是在人生道上空跑一趟吗因此不由的想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意义引起我讲此题的动机

先从做人讲起如我们现在所得的人身有什么善因有什么胜缘而得来的呢既得了人身生活在这无边的人海里要怎样的资养它维持它才能够很安善的过这一生呢更进一步讲要怎样使其了知人生的真意义而且得到人生最高的真价值才不辜负这人身呢——这问题一到深处便必须学佛才有解决的希望否则生死难关冲不破弄到「船沉人尽」沉到生死海里毕竟失了人身难得的真意义和价值了

我们毕竟是人世间的人我们不是披毛戴角的动物因为我们有人的身体然而我们的人身究竟从何而来呢我们的回答是(1)从自身过去世造作了能得人身果报的福业——因再凭借了现在世(2)父(3)母的遗体——缘由此可知道我们此身的来之不易倘若没有过去世福业的因和现在世父母的缘我们做人基础的身体即无由成立了知构成此身体的因和缘所以我们要继续培修福业而同时对于父母要孝顺恭敬奉养这是人生应作的第一要事——培本报恩也即是开辟未来世的升进之路

我们从生身起以至老死每天所需要的衣食住行之具从何而来你如果肚皮饿了有食物来充饥冷了有衣服来遮体风雨袭来有房屋给你住你如果往何处去有道路给你走这些资生的赠与都是仗人类互助的能力——大众的力量而得到的人世间林农工商的共同的能力维持了你的生命资养了你的生命换句话说你的生命完全倚靠社会大众的能力来维持资养所以你要去服务社会替社会谋利益凡是社会各种辛苦事业你要耐劳的去做——这是第二报酬于社会的

人生在世要怎样才能安居乐业固然我们的生命由社会群众的力量来资养但社会如何能使它安宁我们常能得到丰乐的生活呢这即是要有国家有国家则有政治法律对外有保护疆土之责的军队使强暴之外患不能侵入奸逆之内乱可以弭除即天灾疫难亦可设法防止若无国家不但外患无法抵御国内人民的生命也没有保障生活也没有安宁要报父母社会恩亦无从报起所以我们更要报答国家恩大家要以爱国心为前提在今日众敌围攻的中国我们中国的国民英勇的将士慷慨的豪杰应在众敌环攻之时一致奋起建设光荣的国家吧

不瞒你们说如果前三种能够『实践躬行』的做得到也只是一个平庸的人还没有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意义也没有得到不虚生而为人的最高价值所以这里要说明进德修道的第四点德者德行也即以做人而言因为过去世造作了德行的福业才有现在世的人身所以我们在享受人世间福乐的时候我们要能在人生道上更进一步好像每次出门做生意必须多赚得几分利息回去决不要亏了本我们做人亦然要一生一生的上升不要糊里糊涂的醉生梦死要企图向上进步因为要进德所以我们要修道要依据真正贯通万事万法的道理——佛法去修习我们才能进德倘若此生所修的福德比较前世更进了一步也就不『枉在人间走一遭』谈到进德修道则对于现前的师长以及古昔的圣贤都有恭敬亲近的需要由是而观察到圣中之圣的佛觉得唯有他能以究竟圆满的教法教授我们我们不但要去礼拜同时要依佛的教法去信不然难于超越生死苦海的厄难人面兽心的样子也不易变化了

所以要进德修道便须依佛而学走上学佛的道路因为佛是圣中之圣啊怎么知道佛是圣中之圣呢我们要知道佛原是人类中的一人不是另外的什么怪异不过是我们最完全的模范——人天师而已「佛」是梵语此云觉者为什么称他为觉者难道我们没有觉吗不错我们也有觉但不是常觉不是普遍觉例如我们生死在人间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向何处去对于世事也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有许多错误颠倒邪见丛生佛呢他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究竟觉悟的大觉者假若你要了解人生真义免除人生道上的危险应找这条道儿走这就是要依佛的教法请明师指教去修行——归依三宝依佛的法而行住坐卧不离才有出离生死苦海之一日

人生究竟是捉不住的随著一叠叠的波浪而来去不能自主犹如航海无一时不是过著波浪漂泊的生涯在渺茫的生命道上除非依佛的道理——经典去研究进而实行将自己的身心以佛理来范围它才能稳登彼岸要使我们的思想与佛的思想合一要以五戒十善为根本五戒是戒杀十善是不杀不盗不淫(这是身三种)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这是口四种)不贪不嗔不痴(这是意三种)若能如此再进而修习禅定自然能对诸经典不要他人讲解而能自己發明而有真的智慧生起渐渐证入佛的真理的境界

以上关于学佛的大意已讲完了你要是能行前三种只能说勉强算个人不过空空泛泛地做人没有了知人生真意义没有得到人生真价值若要了知人生真意义和得到人生真价值要看你能行第四种到如何程度为标准若能行此第四种则人生永远是上进的此第四种是修学戒定慧的途径是佛法的精髓——如今再回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意义在佛法上这是启示人生的理智的方法——就是说人为万物之灵佛法唯人类才可以修学由此可以见到人生真价值之所在如今我们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这种机缘颇不易得既来到这人世间既入宝山切莫空手而归我们要誓愿成佛才能获得做人的真价值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12)
关闭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1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