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生死

今在思想较聪慧之佛徒以本于锡兰岛南方巴利语所谓原始佛教及西洋人用其比较的科学的进化史眼光谓大乘佛教及佛的宇宙哲理(阿毘达磨)为后起纯由佛教流行中与他土宗教哲学交涉后种种时代演进之所成且三界有情及三十七觉分等皆为释迦时代印度人一般的流行思想佛之特点(一)为否定有「我即梵梵即我」的我体(二)为由不贪欲乐不著苦行之非乐天非厌世的中道解脱故唯「解决生死问题」的小乘解脱为佛陀的根本精神其论据则(一)征释迦出家修道的动机在感老病死(二)征释迦修道成佛的心境在观十二缘起故其后转法轮说为四谛涅槃时演为三十七觉分结为戒定慧及解脱又结为当以「法及律」为师于是原始佛教乃结法为「经藏」结律为「律藏」(见吕澂印度佛教史略)故原始佛教的真相惟在「解脱生死的小乘」而一切有情皆可成佛的大乘与小乘大乘同源佛说的源泉遂为窒塞而无踪迹之可寻一般洋学者遂否认佛学为非人生的为惟是出世的反身退归于消灭的佛徒之影响于其说者乃不得不別求「解决生活问题」于他处而惟以佛道为「解决生死问题」之一法违害佛徒正法莫此为甚吾既直印正等觉于佛心出为人天眼目于此盖不能不为前佛后佛三世诸佛一雪其诬也

言有层次今请先以「释尊出家动机」及「成正等觉时心境」征之释尊出家动机有二一如前说其二则佛本行经云『太子出游观诸耕人赤体辛勤被日炙背尘土坌身喘呷汗流牛縻犁端时时捶掣犁槅研领鞅绳勒咽血出下流伤破皮肉犁场土墢之下皆有虫出犁过后诸鸟雀竞飞吞啄取食太子见已生大忧愁思念诸生活等有如是事语诸左右「悉各远难我欲私行」即行到一阎浮树下于青草上跏趺而坐谛心思惟便入禅定』应知释迦出家修道此为第一动机夫宇宙生生不已而不与圣人同忧患者为其盲目的生生而不顾生生相残且各以残他生而生自亦以残他生而苟全自之生活也如何可以「不相残杀死害而咸得各全其生活」此非生活之大问题耶为解决此生活问题而修道即为大乘以大悲心为动机而修道后此以更见「老病死」而决心舍家修道者夫亦曰不残他生而生自以自生活使其生活若能借残害他生而永久健康繁荣犹有可言也今诸有生者借残他生而苟延旦夕旋不免于老病而死则其为可悲痛更何如耶于是乃毅然决然而暂舍家国等以残他为生活的生活期求得一可以不残害他生而生活之道再来为之救济故释迦出家修道之二种动机乃纯为解决生生相残以生的生活如何可转为不相残以生的生活之大乘大悲心所激發而求无上遍正觉以为之解决也换言之即但有无际无尽的浩浩生活问题之须解决而別无生死问题之须解决然生死问题亦随之而解决不过为解决生活问题上之历程而已

再征之释尊成正等觉时之心境试为观十二缘起所观因缘及果则为苦集然所观不离能观若一究其能观方面则其历程及所终极则为依修道动机的大悲心(同情心)为出發经历心受身法的观察止恶行善的正勤定慧及信等之努力经历长时间精进转变增盛(因位)达其终极乃在所观边一切扰害黑业的苦灭而为本来寂静究竟安稳之涅槃在能观边即为一切光明美善之菩提及充遍一切有情的大悲愿与无量数的巧妙功用(果位)涅槃曰断德菩提曰智德悲用曰恩德总曰法身亦曰法界如来藏等智短者闻其语所观之苦集自求解脱智深者亦闻其语能观智所由致及其终极之成就随智深浅各录其所闻于是有阿含等所记及华严等所记夫同一太阳也或观为如方尺盂之一光轮绕地而行或观为地球等八大行星所环绕之恒星同一十二缘起论亦然或录为所谓原始佛教之小乘经或录为重重因行果证之华严等大乘经以世尊正等觉时观十二缘起故谓大乘经非原始佛教然则其亦以为太阳故非地球等所环绕之恒星耶

由此可知释尊成等正觉之所解决者为生活问题而非生死问题盖生老病死等本不成问题生活问题解决则死等问题自解决也何者老病死等之成问题由于未悟宇宙人生之真相残害他生而得生活极大艰苦而终莫保凭此私意乃成为问题而须解决今见宇宙人生真相本来寂静究竟安稳遂灭除此「杀他生自」的私意而成无始无终无边无中的光明美善的生活相利益而不相损害浩浩无际悠悠无尽故生活问题之解决即更无老病死之问题也换言之即俗间之所谓解决生活问题不过借残害他生而苟求自身或同族同类之暂时生活而在佛法则本末兼尽既有全宇宙生类不相残害而当相益资益之圆满解决复为在未达圆满解决之境地者各于同情心所能及之不残害他生范围内开出种种正命生活之方法俾可渐由进化而至圆满故但应以俗法为生活问题不澈底之解决佛法为生活问题澈底之解决不应以俗法为解决生活问题佛法为解决生死问题也

佛法为解决生活问题之法且为全宇宙生活问题澈底之解决法故释尊于成等正觉之后还到以争杀各求其生的人间生活中教以随宜改良革新进化以趋圆满的种种生活方法汲汲为利众的生活勤勇精进终不休息集其一生的行事与言训曰法与律暂于能及范围内之种种正命生活方式即道德之律也渐由进化而达圆满之生活方法即经论之法也由此可知佛陀及佛陀之真正修学者皆为人生的进化的体现人生真相的而其解决宇宙人生大生活问题之公式则为既无自而非他即生他而活自除损他之两害行益他之两利于是有人生之安乐于是成宇宙之美善使佛陀不为人生宇宙之生活安善问题而但为个人生死之解脱则其成等正觉而得涅槃应同死灭而无生活何以乃在生活界中有和合众的美善生活彰彰在人世耶由此应知佛法以大乘为主小乘为从属佛法之解决问题亦以生活为主生死为从属大乘佛法无他要言之则「大悲大智以护群生」而已宇宙之生生不已而相残以为生者以蔽于各私其生之私意而不见缘起无自性的生活真相也若能以照见缘起无自性的生生真相之慧剑挥去各私其生以相残之私意乃达护生之目的而获安全之生活故曰『护生须是杀杀尽乃安生』生安则常活无死故老病死亦解决矣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15)
关闭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1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