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研究

宇宙间形形色色变化万千要其指归无非有生命与无生命两种现象而已耳观夫山木之欣欣向荣江水之滔滔东下就其表面论之固似有长大变化之能力存乎其中然吾不以水木为有生命现象吾之所谓为有完全生命现象者厥为人类以其为万物之灵也夫人既为有生命现象之动物矣则其生命何自来不可不一研究之

有人谓「生命之来由系由于无生命之物质变化而成」其根据即以「化学上若干种元素可以构成人体」为言而反之者则又以为「生命系由有生命物体——父母体——而出决不能由无生命物质而成」其所持以辩论者即难「化学上若干元素既能构成人体何不以之造成一有生命之人今既不能造成一有生命之人则生命不出于无生命之物质可以断言」

虽然余亦有问焉夫既谓生命都由父母体而来则逆数而上必有一最初之男与一最初之女此男也女也不能复谓其有父母生之也既无父母生之则其生命又从何而来耶吾知主生命出自父母体之说者必结舌不能措一答也

在吾之意以为生命本系固有自古迄今生命自在特有适当机会时则發现其现象否则潜伏焉耳吾姑采日常事理以证吾说考物理有动静两种力动者有现象可见静则潜伏而不兴生命亦有动静力焉在白日则动故一切现象都见夜昏则静至声息全无然而睡熟时声息全无者乃在潜伏时内而不能谓生命即停止于夜中也昔人有诗曰「晨昏小死生」揆其意盖亦以为晨而起如死之复生昏而卧若生而入死然者此特就生命现象之一小部分言之也扩而充之谓生命之大死生如晨之生昏之死亦无不可也盖人死云者特在生命现象上告一段落而生命之潜伏力固犹存也遇有相当机会则复生焉惟复生之生命与前生之生命其现象亦不必尽同盖视时机之如何而定也譬如杭州乘车赴沪车中一觉而醒来已是北站矣夫北站之风景固异于杭州而觉后之所见当亦异于未睡时之所睹以此例复生与前生之现象之不同正相符合是故以「生命出于无生命物质」或「由于父母体」者其说多有时而穷诚不若以「生命本身为常存者」之说之为当也惟生命常存故无始无终无终无始而现象之有时發现有时潜伏则机会为之耳虽然生命固无始终而实有变化其变也有秩序焉人苟能明心见性顺其秩序以求生命之源则生命之创造亦有在乎人者要视各人之根底如何耳

(附注)太虚丛书「哲学」改题「生命」今依海刊原题

(附)答生命研究之疑问

(季炎君之疑问)读四月三十日杭州报星期副刊载有毛汶君记录太虚法师「生命之研究」一文不禁發生疑问兹特胪陈意见如左以供世之研究生命学者有以教之焉

原文主张『生命自在』之说谓『有适当机会则發现其现象』为生否则为死且以『物理有动静两种力』以证明生命之随动静而生死焉可见其所谓动静云者即此适当之机会也说理未尝不圆然生命既属自在但有动机即發何不自生自發而必待父母配偶以造端乎其动机既待父母之配偶以其造端乎动机是主持此动机者即原文所谓适当机会仍为父母也即不能谓之自在与『生命系由有生命物体而来』之说何异矧机会之权能操之于父母爱欲其生恶欲其死更影响于生命本身使其失却自在耶此疑问者一又原文『不若「以生命本身为常存者」之说为当也』句仅以悟寐梦觉等为喻亦不能确实证明生命本身之常在何以见之例如醒后之人对于梦中幻境类能记忆又如一人由杭州乘车至沪车中一觉醒来已是北站但此人既睹北站景物同时亦能记忆杭州景物不失故谓之生命本身常存于理尚说得过去而何以赋有真正本身常存之生命一隔阴迷即不能记忆前生之情事乎常存之理于何征实哉此疑问者二

总而言之不受动静机会之支配而失其本来面目而后谓之自在不受境遇变幻之搅乱而失其湛明知觉而后谓之常存研究生命学者其亦于此二点疑问加之意乎否则其所主张即不能成立一七季炎

佛明诸法皆仗因托缘以生起但云自在如不明托父母所缘乃起为现行则成实我之常执而不明生命不常不断之真相

醒能忆梦而梦不必能忆醒后一梦亦必不能忆前一梦佛菩萨常觉而通宿命如醒异生类如前梦后梦相续虽不相忆而不容为相续不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4)
关闭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