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今天且提出「人生」两个字的名义来谈谈

「人」是什么怎样叫「生」这是两个问题世俗对于人生的解说往往以为人生几十年光阴就是人生的安立把人生概指为「人之一生」「人的生命」或「人的生活」而已今谓人生应该要分析来讲

第一「人」是什么即是人的一名所名的那个人究竟是怎样依照中国的人字是象形的所以首先可云人是个有形体的但有形体仅足区別无形体的虚空而已其余如动植矿物等都是有形体的又如何从有形体的物中显出这所名的人呢于是从形体上显然不同的一点则可曰人是「自然主义的宇宙下那个渺小的两手动物」——胡适之语——然此不过在动物中加有两手的符号罢了其余就作用而言亦可曰人是能用火或用铁器的动物或曰人是能有言语文字的动物此亦皆就其一种作用为符号便于指別曰人而已其实有此诸作用未必为人——若鸟亦能言语等——离此等作用亦未尝不为人也然大致先认人为动物的一类以为人类所表显出来的常性就在作用活动那末诸动物若象马等皆有活动作用难道象马等也可以叫他做人么想大家要齐声说是不对罢于是有谓人是有形物故非虚空人又是有形体有生机物故非土石人又是有形体有生机有活动作用的动物故非草木人又是有能群的政治及理性的道德者故非禽兽讲到能群的政治与理性的道德可谓能在动物中崭然显出人的不共性了故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又曰『人为万物灵长』古来讲做一个人要有理性的道德即现在所讲做人要有人格就是从理性中發挥道德以完成人格的人这种人格是尊重的是异于禽兽的此内具的理性道德發现于人伦的群众即为礼法政治等然后以儒家所说的「仁」最足表明人之性德故孟子说『仁者人也』子思说『人者仁也』孔子也说『克己复礼为仁』此仁乃指人之性德亦指为君子或成人的意思如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样观察古来贤哲很注重有性德人格的人所以人是应保持仁之理性道德乃能永久不失去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不然不但不能养成为有德性的仁人而人与人就不免發生种种冲突种种残害不仁的事来放眼一观现世界人类的悲惨现象即由未有完成人格的仁人没有成人所以不能尽行人道

以上所讲虽可略明人名所名的人之大较但佛法中则又言人者忍也言人世上如此的苦乃这些人偏能忍受得住此之忍字有讥其不知厌离苦求出苦的意思这是三乘共教的意思若大乘胜义则亦可云是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能基为坚忍精进之德

但是佛法对于人的看法人祇是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六大等缘法的和合相若是离去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六大等缘的和合其实无人可得从这种五蕴等和合相而假说为一个人而五蕴等又是刹那生灭的故人又是相续——生灭——的假相人名所名的人祗是和合及相续的假相故金刚经说『无人相』是表明人本无实不过为诸法和合及相续的假相而已既然为和合及相续的假相则本无固定的实人可知故「人假无人」

第二怎样叫「生」生的定义本以对灭灭是灭去生是生起从无而有是谓之生从有至无是谓之灭这一点是通常人所共知的但普通还有一种解说生与死对以死对生分明是一种生活生长的意思生活的生是能相续增长有变化的凡生之后不即死灭有住及异谓之四相言生至灭的中间必经过存在的住至少也要经过变化的异而后方灭生死的生合生异曰生异灭曰死故与生灭的生不同讲从无至有的生必有能生所生乃成立生义若无能生即无所谓所生即不能说有「从无至有」的生但说何为所生者的能生呢若说从自生既未生云何有自若说从他生但此间所说的他须与自相对当未有自的时候云何有他他既不有云何能生若说自他共生但当在未生的时候无自故无他云何有自他共可言共生若说无能生而有生则虚空何不忽然生人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皆不得说有生故祗得说「缘生」从众缘和合而生然缘生之生本空以实无能生所生之可分㓰假说此法为所生而观此法实唯众缘假说众缘为能生而观众缘全即此法且众缘与此法同为众缘所生法而此法与众缘亦同为能生的众缘摄入重重交遍无尽故「生空无生」

照以上看起来「人生」的意义大概可以明白了略举于左以当结论

  • 「人」是什么是五蕴和合及相续的假相——故人假无人

  • 怎样叫「生」是众缘交遍且互融的空性——故生空无生

  • 怎样做「人」尊重仁及坚忍精进的人格启發此人人本具的性德做成一个能仁能坚忍精进的「仁人」

  • 「人生」为什么造成人人能仁能坚忍精进的人格去实证「人假无人」「生空无生」的人生真相同登正觉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16)
关闭
第二编 五乘共学(卷1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