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道场禅观法事礼忏文卷第五
第六上
(普贤章。九唱二十二偈。忏身三三四)。
叹佛
(华严经第五十。赞述如来出见法门)。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量法而得出现。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而得成就(总相标也)。所谓与大法云。雨大法雨。能灭一切众生烦恼(一也)。能起一切众生善根(二也)。能止一切众生见惑。能成一切智慧法宝(四也)。分別一切众生心乐(五也)。雨大悲一味法水。随其说法无量差別(六也)。先起菩萨诸行智慧次起缘觉诸行智慧。次起声闻诸行智慧。次起其余众生有为善根诸行智慧。一味法雨。随器差別(七也)。
普贤章
九唱二十二偈。征释用心(菩萨疑顿悟渐修。相一违故。佛为通之也)。
于是普贤菩萨白佛言。大悲世宝末世众生修大乘者(有正因性。能發心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过正缘闻了义)。云何修行。(指上正因正缘具者。用心之门。若未知觉性本圆。妄本如幻。即无此疑。只缘已知法空。却疑修行之义)世尊若彼众生(指闻前段经之人也。为作四重门)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一幻幻何修问也)。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二断灭谁修问)。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三遮不修之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四请修之方便)。
此一段经有两偈赞。
第一 三 正述经文
第二 三 別释幻义
(幻者。谓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来动作之相。须臾法谢。还成草木。然诸经教。幻喻偏多。良以五天此术颇众。见闻既审。法理易明。及博此方翻成难晓。今依古师。解华严如幻之文。法喻各开五法。喻中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所依巾。二幻师术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无。五痴执为马。法中五者。一真性。二心识。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法。下诸幻喻。皆倣此知)。
次下如来赞问许说。及正说四段之中。初二段也。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赞问)。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许说也。此后正说有四段之文。今此中有两段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一标。幻从觉生。以为义本)。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尽不动(二幻尽觉满已释前疑)。
此段经有四唱礼赞。
第三 二 且略销文
此后征释。初幻从觉生之疑难。
第四 二 疑幻化杂秽
无明从净觉中起(二句)。故总相略通(六句)。
第五 三 別相依流具通
上二唱皆释幻化生觉心了。
第六 三 別释依幻智灭幻心
此下第三展转离幻。正示用心。于中二。一法二喻。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虗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此下密显真觉)。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第七 二 法说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第八 二 喻说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第九 二 当第四幻觉不俱也
南无大慈大悲(云云)(十二礼) 普为四恩三有及法界众生。
此下忏十恶罪 至心忏悔
夫论忏悔者。本是改往修来。灭恶兴善。人生居世。谁人无过。学人失念尚起烦恼。罗汉结习动身口意。岂况凡夫而当无过。但智者先觉。觉即申忏悔。愚者覆藏。遂滋蔓。所以积习长夜。晓悟无期。若能惭悔發露。忏悔者岂唯灭罪而已。亦复增长无量功德。竖立如来炎妙果。若欲行此法者。先当外肃形仪。瞻奉尊像。内起情意。敬重法门。慊切至到。生二种心。何等为二。一者自念我此形命难可当保。一朝散坏。不知此身何时可复。若复不值诸佛贤圣。忽遭逢恶友。造诸罪业。应当堕落深坑险起。二者自念我此生中。虽得值遇如来正法。为佛弟子。弟子之法绍迷圣种。净身口意善法。自居而念。我等公然作恶。而后复藏。言他不知。谓彼不见隐匿。在心倣然无愧此宝。天下愚惑之甚。今现有十方诸佛。诸大菩萨。诸天神仙。何曾不以清净天眼。见于我等所作罪恶。又复幽显灵。祇善恶童子。注记罪福。纤毫无差。夫论作恶之人。命终之后。牛头狱卒录其精神。在阎罗王所。办核是非。当尔之时。一切怨对。皆未证据。各言汝先屠戮我身。炮煑蒸炙。或言剥夺我财物。离我眷属。我于今者始得。汝便于是现前证据。何得敢𧨴。唯应甘心分受宿殃。如经所明。地狱之中。不枉治人。若其平生所作众罪。心自忘失者。是其生时。造恶之处。一切诸相。皆现在前。各言汝昔在于我边。作如是罪人。今何得𧨴。故知作罪无逃避处。于是阎王切齿呵责。将付地狱。历劫穷年。无由求出。此事不远。不开他人。正是我身。当受此苦。虽父子至视。一旦到至。无代受者。众等相与及其形健体无众疾。各自努力。与性命竞。大怖时至。悔无所止。是故弟子等。稽首十方尽虗空界一切诸佛(尊法圣僧)。唯愿十方三宝。本尊卢舍那佛。忏悔主普贤菩萨。由证明我忏悔。忏悔烦恼鄣竟。今当次忏业彰鄣。夫业能庄饰世趣。所以六道果报不同。形类各別。须知皆业力所作。而凡夫之人。多于此中。好起疑惑。何以故。由见现在之人惑。有行善之者。触向𫐘轲。为恶之者。是事谐偶。是故愚者谓言善恶无分。不知业报有其三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现报者。今生造罪修福。现身即受苦乐之报。生报者。今身造业。来生受报。后报者。过去多生已造之业。乃至今身犹来受报直至来生。或第二生第三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中。方受其报。又或一此生造业。来生未受。至第二第三生乃至百千万生方受。皆名后报。今生修善。及有灾患者。此是前生。或多劫多生所造恶业之种。时至發现。今生善力。善力微弱。不能排遣。故有𫐘轲。非开今善。而西招今苦。凌有命生造罪。反受福庆者。亦是前生。多生决定善业發现。今生虽恶不能鄣碍。非开今罪。而招今福。明明佛𠡠须自审详。无以鄙情自生疑惑。已说业力因缘。次应正忏。然造业人有僧有俗。今且通明道俗。后即別忏。出家先通忏者。然业有善恶。不动三种。今唯忏恶业恶业自有七支。身三口四。今当次第一一忏悔。然身业三种。一事显相麤。制则易防。犯则过重。事既从麤至细。忏示自重之轻。今于此时。先忏身业三过。三过之中。先忏杀罪。
弟子比丘(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至于今日。杀害之罪。无量无边。遇境即为何论罪福。贪嗔猛盛。不避恩冤痴毒漫心。宁知进退倚官狭势。枉杀无辜。恃己威雄。滥害贤善。贪婪受嘱。酷虗内徒。气壮心凶。槌埋钝弱。四时八节。亲族团圆。祭礼鬼神。婚男嫁女。飞鹰走狗。布网张罗。枯竭陂池。焚烧山野。煎煑蚕茧。打扑蚊蝱。厌祷符书。堕落胎孕。恣情相杀。无惭无愧。自作教他。见作随喜。破性命缘。断大慈种。所杀之者。皆结大冤。世生世生更相杀害。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以此因缘。当堕地狱。百劫千劫难计出期。受苦万端。卒陈宁尽。畜生饿鬼。长劫长时。后得人身。受二种余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此下每述二报。亦皆是华严之文)。无明所覆。不识业因。今遇道场。方始觉悟。归向释迦世尊一切贤圣。烧香散华。说杀生罪。發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杀生重罪。毕竟清净。
忏悔已。至心归命礼本尊释迦牟尼佛(业归鄣报鄣形于身口其相麤显。但归命化身佛。依教悔。责其鄣。即除發愿翻此。故例此文)。
次忏偷盗之罪。
又弟子等。与法界众。生从无量劫来。至于今日。偷盗之罪。无量无边。贪意不除。䂓谋千种。凡心难满。欺诈百端。剥夺僧尼。侵凌常住。夜行昼伏。凿壁穿墙。却富攻贫。詃良为贱。轻秤小斗。常带偷心。举动绝为。恒怀贼意。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以此因缘。当堕地狱。百劫千劫难计出期。受苦万端卒难陈说畜生饿鬼。长劫长时。后得人身。受二种余报。一者贫穷。二者失财。不得自在。无明所覆。不识业因。今遇道场。方始觉悟。归向释迦世尊一切贤圣。烧香散华。祝偷盗罪。發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偷盗重罪毕竟清净。
次忏婬欲之罪。
又弟子等。从无量劫来。至于今日。耽荒女色。不拣亲疎。婬盛转迷。宁论好丑。爱著色境。被缚如绳。贪嗜声尘。被惛如醉。僧伽蓝处纵意行非。清净招提公然结业。不羞不耻。何异畜生。无惭无愧。状如禽兽。戏场宴会。纵盗贪心。齐廗法莚。瞻视面目。耳随。声碍说法不闻。眼逐色迷尊容不睹。偷佛华果寄作人情。俗既如然。僧亦或尔。[寝-爿+(攸-ㄆ)]食俱辍。骨瘦形销。形虽是人。行如狂犳。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以是因缘。当堕地狱。男抱铜柱。女卧䥫床。忧苦万端。卒陈难尽。畜生饿鬼。长劫长时。后得人身。犹有二种余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无明所覆。不识业因。今遇道场。方始觉悟。归向释迦世尊一切贤圣。烧香散华。说婬欲罪。發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今我与法界众生。婬欲重罪。毕竟清净。
上来已忏身业之中。杀盗婬等三种罪竟。今当次忏口业四过。就四过中。妄语之罪。苗轻根重。为害偏多。是业道罪。及违制罪。破菩萨戒。犯波罗夷。若性若遮。悉皆结重(然谦己赞扬。随于世俗之言。设便事不称实。但不损前人。亦不结罪也)。是故须發猛利之心。先忏诳妄之语。
弟子等。从无量劫来。至于今日。妄语之罪。无量无边。口为祸媒。舌称鬪本。善恶出于三生。褒贬由其一言。大害则灭族倾都。小𠎝则危身致命。性不真实。言發多虗。欺诳亲明。罔冐父母。或为医道。事事欺谩。药内加诸方中延缩。或开尽卜决。浪说吉凶。巧诈万端。曾无一实。符箓章醮。虗道招魂。酒脯呼神。假言赎魄。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以是因缘。当堕地狱。百劫千劫。难计出期。受苦万端。卒难陈尽。畜生饿鬼。长劫长时。后得人身。复有二种余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无明所覆。不识业因。今遇道场。方始觉悟。归向释迦世尊一切贤圣。烧香散华。说妄语罪。發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妄语重罪毕竟清净。
次忏绮语之罪。
又弟子等。从无量劫来。至于今日。行非贞谨。性好浮疎。恒以诡词惑于实事。言多绮艳。真偽难明。语则嚣虗。是非莫辨。风前起咏。志在矜夸。月下题篇。唯论声色。盗情调诡。岂觉非仪。纵意諠争。宁知夫德䂓图财食。故转他心希冀恩情。回换人志。致令质直之士意逐语迷。敦厚之夫耳随言惑。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以是因缘。当堕地狱。百劫千劫。难计出期。受苦万端。卒陈难尽。畜生饿鬼。长劫长时。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无明所覆。不识业因。今遇道场。方始觉悟。归向释迦牟尼佛一切贤圣。烧香散华。说绮语罪。發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绮语重罪。毕竟清净。
次忏两舌之罪。
又弟子等。从无量劫来。至于今日。心多计校。语不可凭。性好交𧦲。无所准的。传他言语。破坏两头。鬪合词章。乖离彼此。彼有善言。不向此说。此有好语。飜作恶陈。伯叔姑姨因兹结恨。兄弟姊妹从此成疎。骨内分离。亲朋间坼。相憎如水火。相见似冤家。皆因两舌人鬪揲。得如此一头两舌。难与往还。人面兽心。岂堪交密。将三寸舌。恼一切人。过等虗空。罪盈天地。以是因缘。当堕地狱。百劫千劫。难计出期。受苦万端。卒陈难尽。畜生饿鬼。长劫长时。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杂族弊恶。无明所覆。不识业因。今遇道场。方始觉悟。归向释迦世尊一切贤圣。烧香散华。说两舌罪。發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两舌重罪毕竟。清净。
次忏恶口之罪。
又弟子等。无量劫来。至于今日。为人急躁。性不调和。口吐百非。心怀三毒。發言常臭。出语不香。岂碍尊卑。何物礼节。轻骂三宝。诳谤六亲。父母教招。膖声努气。兄弟劝诲。邪眼捩睛。呪赖姑章。觝触夫壻。嫌呵姉妹。打骂妇儿。毁骇交游。牵翁引母。滥喝奴婢。打皆鞭胸。出语麤疎。令人懊恼。發言碜毒。闻者怨增。积恶性成。何时可上。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以是因缘。当堕地狱。百劫千劫。难计出期。受苦万端。卒陈难尽。畜生饿鬼。长劫长时。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诏。无明所覆。不识业因。今遇道场。方始觉悔。归向释迦世尊一切贤圣。烧香散华。说恶口罪。發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恶口重罪毕竟。清净。
至心發愿
愿我等承此忏悔杀盗婬罪。断生功德。生生世世不妄菩提之心。常修菩萨行。速入菩萨离垢之地住。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怒是足。于一切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而行杀害。性不偷盗。若在家时。于自资财。常知上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总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性不邪婬。若在家时。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妄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乃至三业。随智慧行。救摄众生。随类普应。
弟子等。从此忏悔口业四过之后。生生世世不妄菩提之心。常修菩萨之行。速入菩萨离垢之地。常不妄语。常作实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诳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又愿常不两舌。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 又愿常不喜离间。不作离间语。若实若不实 又愿常不恶口。所谓毒害语。麤獚语苦化语。令他嗔恨语。见前语。鄙恶肤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大烧心语。怨结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耎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踴悦语 又愿常不绮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乃至语业。随智慧行。一音说法。随类各解 又愿从此忏悔。违犯戒律。罪障之后。尽此形寿。直至临终。不遇破戒因缘。不逢麤恶徒党。外无六群麤惑。内无三毒现行。戒品净如琉璃。从此發于定慧。
又弟子等。已愿永离业道过患 次愿勤修圣道因缘。是故虔心而说偈言。
第七上
(普眼章。一九唱七十二句。忏三恶道)。
叹佛功德
大哉法界。是佛真身。虗矌寂寥。光明徧照。毗卢藏体。凡圣同源。故诸佛光严住持。是众生清净觉地。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至于利济群迷。则分身普现千万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场。一时成佛道。论其设教。虽八万门。统而別之。其唯顿渐。于觉树便论为顿教之初。往仙苑方谭。是渐门之始。渐㵎先后。终于法华涅槃。顿不分时。经经决了。今大方广圆觉经者。是顿中之教焉。故从大光明藏现受用身。与十方大士。同平等会。问答了义。是顿中以摄顿机。妙矣哉。实教中佛法僧之至德也。
南无大慈大悲(云云)(礼十二)。
至心归命礼大方广圆觉经中入大光明藏所现本尊毗卢遮那佛。
问修证渐次
第一 二 科前后经意
于是普眼菩萨白佛言。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前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者称住行本也。今请修渐次者。对治行相也)。云何思惟(思慧)。云何住持(修慧)。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前二句大智自利。后三句大悲利他)。
第二 三 释问目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时。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听谛。当为汝说。
第三 二 赞问许说
正说中四
- 一起行方便
- 二观行成就
- 三顿同佛境
- 四结牒问词
今初云。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二观行成就中二。一戒定)。先依如来奢摩他行(此云止就是定也)。坚持禁戒(戒也)。安处徒众(护威仪处)。宴坐静室(修禅之处)。
第四 二 释起行方便。乃起行中之戒定
二观慧。又二。一二空观。二法界观。
初者(众生旷却漂沉。或堕邪小。不成种智者。良山二鄣。二障不断。由于二执。欲破二执。必假二空故。于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观。执亡鄣尽即圣性现前。应用尘沙。名之为佛)文中二。先破执。后显理。破中二。一我空。二法空。初我中二。先观身无我。后观心无我(夫计我者。皆同五蕴。五蕴自相唯心与身。今且大段开之。然后別別分拆。如此驰遂。妄计何逃)观身者。复二(身为诸爱根本。了之虗妄。则一切烦恼自除。如其耽着。则起无量过患故净名因疾。广说无常苦空。劝令患厌涅槃喻以四蛇。金光明经及智度论皆云背恩也)一旦寻(寻求)伺(伺察)观中总观四大云。
第五 三十七 观察此身究竟所归如何也
(言四大幻合者)。
第六 六 观身至空
前但明此身非我。兼是过患之物。今细推非唯过患。兼旦无身。以一一各有所属故也。
所谓(诸经论推断。多云从顶至足。涅槃经云。初从外观皮肉筋骨等。后除皮肉。一向从是至顶。此经即外至肉。取其目睹易见。渐至难见之隐处也)发毛(最外)爪(四支之外)齿(与爪同类次之缘是可见之外骨也)皮(次发毛爪)肉(皮下)筋骨(筋缠骨)髓(骨中髓)脑(头肉)垢色(都指)皆归于地(略举十一。二物为例今依此二分折)。
第七 八 且唯推地火
(续略举例。偈须释之。诸多说内外中间。三十六物亦未周尽涅槃经第十二广列两纸)。
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
第八 三 唯推水也
南无大慈大悲(云云)(十二礼)。
至心忏悔
然所忏罪鄣。展转生起。从本至末。总有四重。即是根本无明。及烦恼鄣业鄣。报鄣无明惑业。前已忏除。次当忏悔。当未业鄣报鄣者。多劫中造业。积在赖耶识中。痴爱熏习。业种成就。今生成求生。应受业报者。今日忏悔。令不受报。经中说言。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何以知然。忉利天宫善住天子五衰相现。恐惧切心。归诫三宝。五相即灭。得延天年。如是等比。经教所明。其事非一。故知忏悔实能灭祸。但凡夫之人。若不遇善友将导。即无恶不造。致使大命将尽临穷之际。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殃祸异处。宿预严待。当独趣入。远到地狱。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如此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后可得。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懒惰懈怠。放逸自恣。怨若一至。无问老少贫富贵贱。皆悉磨灭。奄忽而至。不令人知。夫人命无常喻朝露。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云何□此而不忏悔。一旦五天使者忽来。无常杀思卒至。盛年壮色无得免者。当尔之时华堂䆳宇何关我事。高车大马岂得自随。妻子眷属非复我亲。七珍宝饰乃为他现。以此而言。世间果报皆为幻化。天上虽乐会归败坏。寿尽魂逝堕落三涂。是故佛语须䟦陀言。汝师郁头蓝弗利根聪明。能伏烦恼至非想非非想处。命终还作畜生道中飞貍之。身况复余者。故知未登圣果已还。皆应流转。偷经恶趣。如不谨慎。忽尔一朝亲婴斯事。悔将不及。旦如今人。忽有被罪。行诣公门。或被枷禁。此是小苦。犹使惰地慞惶眷眷。恐惧求救百端。地狱众苦。比于此者。百千万倍。不得为喻。众等相与历劫已来。罪苦须弥。云何闻此。安然不惊不恐。令此精神复婴斯苦。实为可痛。是故弟子某甲等。今日觉悟。恳倒忏悔无始已来至于今日所有报鄣。然所造业。僧俗二众既有异有同。受报之时亦复如是。有僧俗地狱同者。亦有僧俗异。受苦之相异于俗者。今且先忏同相。然所受之报。若僧若俗其最重者。第一唯阿鼻地狱。如经所明。今当略说其相。此狱周帀有七重铁城。复有七重铁网罗。覆其上下。有七重刀坏。无量猛火。纵广八万四千由旬。罪人之身徧满其中。罪业因缘不相妨碍上火彻下。下火彻上。东西南北遍彻交过。如鱼在熬。脂膏皆尽。此中罪苦亦复如是。其城四门。有四大铜狗。其狗纵广四千由旬。牙爪锋𨦵。眼如掣电。复有无量铁觜。诸鸟奋翼。飞腾啖罪人肉。牛头狱卒形如罗刹。而有九尾。尾如铁。又复有八头。头上有八角。有六十四眼。一一眼中皆悉逆出诸热铁。各烧罪人肉。然其一嗔一怒。哮吼之时。声如霹雳。复有无量自然力轮。空中而下。从罪人顶入。从足而出。于是罪人痛彻骨髓。苦切肝心。如是经无量岁。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如是业报。皆悉忏悔。
次当忏悔其余地狱刀山剑树身首脱落罪报 忏悔铁汤炉炭地狱烧煑罪报 忏悔。铁床铜柱地狱焦然罪报 忏悔刀轮火地狱擗[身*乐]罪报 忏悔拔舌犁耕地狱楚痛罪报 忏悔吞铁九烊铜灌口地狱五肉消烂罪报 忏悔铁碓铁磨地狱骨肉灰粉罪报 忏悔黑绳铁网地狱支节分离罪报 忏悔灰河沸屎地狱总闷罪报 忏悔寒水地狱肤皮坼裂裸形罪报忏悔 虎狼鹰犬地狱更相残害罪报 忏悔刀兵距抢地狱更相抟撮斫刺罪报 忏悔火坑地狱炮炙罪报 忏悔两石相磕地狱形骸破碎罪报 忏悔众合黑耳地狱解则罪报 忏悔暗冥肉山地狱斩剉罪报 忏悔锯解钉身地狱断截罪报 忏悔铁棒倒悬地狱屠割罪报 忏悔焦热叫唤地狱烦冤罪报 忏悔大小铁围山问长夜冥冥不识三光罪报 忏悔阿波波地狱阿婆 地狱阿咤咤地狱阿罗罗地狱罪报。如是八寒八热一切诸地狱一一狱中。复有八万四千隔子地狱。以为眷属。此中罪苦炮煑焚痛。剥皮折肉。削骨打髓。抽肠拔肺。无量诸苦。不可闻不可说南无佛。今日在此中者。成是我等无始已来。经生父母一切眷属。我等相与命终之后。或当后堕。如此狱中中。今日洗心至到。叩头稽颡。向十方佛大地菩萨。求哀忏悔。令此一切报鄣毕竟消灭。已忏悔地狱罪报竟。
今当复次忏悔畜生饿鬼阿修罗等三种恶报。经中佛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知足之人离卧地上。犹以为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犹不称意。且世人忽有苦难。便能舍财。不计多小。而不知此身。临于三涂深境坑之上。一息不还。便应堕落。忽有知识营功德福。令修未来善法资粮。执此悭心。无肯作理。夫如是者。极为愚惑。何以故。尔时经中佛说。生时不斋一文而来。死亦不将一文而去。若身积聚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恃。无德可怙。致便命终。堕诸恶道。是故弟子今日稽颡。恳倒归依。佛弟子。今日次复忏悔畜生道中无所识知罪报 忏悔畜生道中负重牵偿他宿债罪报 忏悔畜生道中不得自在为他斫刺屠割罪报 忏悔畜生道中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罪报 忏悔畜生道中身诸毛羽鳞甲之内为诸小虫之所唼食罪报。如是畜生道中有无量罪报。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次复忏悔饿鬼道中长饥罪报 忏悔饿鬼百千万岁物不曾闻浆水之名罪报 忏悔饿鬼食啖脓血粪秽罪报 忏悔饿鬼动身之时一切支节火燃罪报 忏悔饿鬼头大啁小罪报。如是饿鬼道中无量苦报。今日弟子稽首十方佛。皆悉忏悔。
次后忏悔一切鬼神修罗道中谀谄诈讲罪报 忏悔鬼神道中担沙人负石填阿塞海罪报 忏悔鬼神罗刹鸠槃茶鬼诸恶神王啖血肉受此丑陋罪报。如是鬼神道中无量无边一切罪报。今日稽首。向十方佛大地菩萨。求哀忏悔。愿皆消灭。
至心發愿
愿弟子。承是忏悔地狱等报。所生功德。即时破怀阿鼻铁城。悉为净土。无恶道相。其余地狱一切苦具。转为乐缘。力山剑树变成宝林。镬汤炉炭莲华化生。牛头狱卒除舍暴虐。皆起慈悲无有恶念。地狱众生得离苦果。更不造因。等受安乐。如第三禅。一时俱發无上道心。永离邪见 又愿令道场人。不忘菩萨之智。闻此地狱苦相。即观法性随缘。明镜虗堂。形声既无。错谬真心本觉。罪福岂得參差。即知藏识之中。从来未忏之者。刹那命谢。强者现前。非十方求。但堕业报。既有此了达之正智。自然生恻怆之怖心。怖心生时悔心即起。悔心起时报鄣即除。报障即除业道即绝。业道开闭圣道方开。圣道开通圣果可证。染净缘起翻覆照然。岂但令不变之真如。而不觉随缘之报应。随缘不变。既双照而互相融。初發心之时。即依门而全果海。
愿弟子等。承此忏悔畜生等报。所有功德。生生世世。灭愚痴垢。自识业缘。智慧明照。断恶道报。愿以忏悔饿鬼等报。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永离悭贪。饥渴之苦。常䬸甘露解脱之味。愿以忏悔鬼神修罗等报。所生功德。生生世世。质直无谄。离耶命因。除丑随果。福利人天。从今已去。乃至道场。次定不受四恶道报。唯除大悲。为众生故。以担愿力。处处无厌。举要而言。所生之处。皆随意之所乐。
○白众等听说此时无常偈
圆觉道场禅观法事礼赞忏文卷第五
校注
藏下入藏即二字见 迷疑述 开疑关 视无亲 到疑对 诸疑毒 补入所字 补入业字 开闭疑闭即 全字原本未详 除字更勘【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4 册 No. 1475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1-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