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灯正统卷二十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世
灵隐岳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灭翁天目文礼禅师
杭临安阮氏子。家天目之麓。故号天目。六岁携篮随母采桑。俄念携之者谁。遂有出家志。年十六。依真相寺智月剃落。往净慈。參混源。源举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话。不契。乃谒育王佛照。照问。恁么来者。那个是汝主人公。师豁然领旨。一日照问。是风动是幡动。者僧如何。师曰。物见主眼卓竖。照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甚处见祖师。师曰。揭却脑葢。照喜其俊迈。命典书记。回杭。听一心三观于上竺。时松源岳唱道荐福。室中问僧。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拟议即棒出。师闻顿忘知解。遂往见之。获印可。辞去巡礼江淮间祖塔。时浙翁琰主蒋山。举师立僧。嘉定壬申。张约斋请师开法慧云。次迁温之能仁。未几退归钱塘之西丘。赵节斋微服过访师。与语终日而去。翌日奏请师住持净慈。室中每举南山筀笋东海乌鱡话。学者拟议。师便打。莫有凑泊之者。后迁福泉。晚居天童。
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境既不生。法从何立。龙湫泻千尺瀑布。且不是境。鴈峰耸万丈高寒。且不是法。明眼衲僧。到者裡。合作么生。直饶倜傥分明。山僧棒折也未放在。何故。杀人刀活人剑。
上堂。事事无碍。青山掩映斜阳外。法法无差。槛前古木闹群鸦。君不见太原孚上座。走天涯扬州。五更闻畵角。吹断落梅花。直至如今未到家。
冬至上堂。黄钟才起时。九数从头数。相将幽谷莺啼。次第雕梁燕语。田父祭勾芒。丛祠敲社鼓。农父狎牛郎。村姑教蚕妇。光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
宏智忌日。上堂。夜明帘外。宝鉴堂前。元无兼带。岂有偏圆。正恁么时。毕竟谁居正位。古渡无人霜月冷。芦花风静鹭鸶眠。
上堂。长颈鸟乔林不栖。横飞天外。穴鼻牛山田耕了。直上峰头。天下衲僧仰望不及。何故。嘉州打大象。
上堂。投子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罔眺其后。大似徐六担版。天童则不然。仰之弥高。俯察非遥。横塘宿鹭斜飞起。几只银瓶挂树梢。
上堂。众生本不曾迷。夜阑鷄向五更啼。诸佛本不曾悟。秋清鴈度长空去。拍膝一下曰。西窓昨夜月华明。凉飚已到梧桐树。
元宵上堂。昨夜摩腾法师。徧点莲灯。助佛光明。直得善信真人。失却光彩。太白龙王出来道。我从龙种上尊王佛时住此山。未闻有者个消息。于是空中打个闪电。变作满天黑风暴雨。还委悉么。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牛头。曰见后如何。师曰。牛头牛头。
僧问。和尚见佛照时如何。师曰。石中有玉。曰见松源后如何。师曰。沙裡无油。
来上座问。某甲有状。告投和尚。师曰。对头在那裡来。曰和尚便是。师曰。老僧与汝有甚么冤讐。来无语。师捉住曰。冤家冤家。
问新到。汝名甚么。僧曰智虎。师退身作怕势。僧拟议。师便归方丈。
僧问。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意旨如何。师曰。前不搆村。后不迭店。
举楞严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颂曰。不汝还兮复是谁。残红流在钓鱼矶。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师尤𨗉于易。乾淳诸儒大阐道学。师与之游。直示心法。朱晦庵问毋不敬。师叉手示之。杨慈湖问不欺之力。师答以偈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几人知。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其晓人类如此。
师主五刹。通不过八九年。而投闲于良渚之西丘。岁月尤多。然群衲參叩。无异领众时也。将入寂。谓侍者曰。谁与我造个无缝塔。者曰。请师塔样。师良久曰。尽力画不出。遂怡然脱去。阇维。弟子收舍利并遗骨。附葬于应庵塔左。寿八十四。腊六十八。
湖州府道场运庵普岩禅师
题赵州像赞曰。无端提起七斤衫。多少禅人著意參。尽向青州做窠窟。不知春色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