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禅师语录卷第十
法语三
示秋水西堂
老僧过忠南相值之后,经今数年又来高梁,双桂相从,共守寂寥。一日呈卷,欲老僧法语,老僧只得向义虎弄爪牙,话墻壁边影响耳。试问:「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且道何为墻壁?何为影响?若向者里道得,早在堂奥中打坐打眠,横行直撞了。呵呵。
示惺月禅者
出家行脚遍參知识听人处分,要先定自己脚跟,后得一言半句,蕴在八识田中永为道种,看是甚么道理。若一句透,千句万句一时透,亦不在语句中以心意识卜度,恐落偏计,妄想魔摄,不自主张,误用此心。毕竟要透生死不疑之地,方到老僧处吃痛棒也。
示电影禅者
參禅打坐是我衲僧本分,殊不知翻为分外也。何故?不是先圣不了,以及后人不问如何若何以资谈柄。且道毕竟如何?即汝便是。
示昙华禅人
老僧暂止太白岩,适逢诸开士相席打令,欲老僧鼓两片皮、弄三寸舌,说禅说道。此是尔辈习气不忘,致令吾侪亦习气也,却对诸开士道两句语,一任作禅会也可、作道会也可。且道是那两句𫆏?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华落碧岩前。
示心玄禅者
初办行脚,先要立志不群。若与人行,必有为我师者,可同志同行,终有出格气岸。
示伴石禅者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若人识得心,未为究竟处。此二者孰是?孰非?试定当看。
示同初禅人
老僧静坐室中,忽有个汉白老僧曰:「昨夜听得巡照者谓鸡对阿谁语,似有入处。」老僧曰:「如何是汝入处?」伊作鸡叫一声,老僧谓:「人道不做,又入扁毛之类也。」即书以示之。
示祥微茶头
双桂茶、赵州茶,相去几许?虽然久近不同,要且茶味不別,恶瞒老僧不得。
示源远行者
六度万行,苦行第一,不惮勤劳、不思荣辱,一直向前,莫推乾滑,一动一静处审是阿谁?行亦如是、住亦如是、坐亦如是、卧亦如是,忽地觑破,始知八万行门一时满足也。勉之。
示明重程居士
老僧隐太白岩将半载,忽居士稽首于前乞法语,老僧信笔书两句塞责。何也?亦是担枷过状,把髻投衙。
示静修禅人
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试问如何是住处?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主公。
示光慧行者
六度万行,苦行一也。然而出家固是天子不臣、诸侯不友,是贵重之人行贵重之法,则形同法同也。试问尔:日逐上山,见华开华落,生灭宛然,洞知我有限身心同于生灭,急早知我生灭中有个不生灭者,且道是谁?忽地里觑破,始知冒雨冲风去,披星戴月归,不知身有苦,惟虑行门亏。
示南之行者
任一节事,行一种行,要实心实意,从头至尾始终如一,方不负出家一番。虽然,也要肩头脚底知个落处。
示牟广文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远离妄缘,即如如佛。如是,则知居士久在法门,只是未得,暴地一下、大笑一声。彻头彻尾处著只眼好。
示虞卿谭总戎
酷暑临行,毒热之甚,一言一句尽出枯肠,露布如许葛藤,只要人人彻头彻尾,个个撑天拄地,做个忠臣义士,不负世上走来一回。虞卿谭公具如是气岸、行如是威猛,非将士之能,安可育吾蜀东风化?古德道:「见义不为非勇士,临危不变始惊群」,此之谓也。
示若愚禅人
壁山巅上独步大方,如是雄猛,巍峨低昂,是我若愚禅人得大自在处也。然虽如是,要且不是祖师西来大意。正恁么时,且道如何即是万仞峰头独足立?
示耶湘禅人
衲僧家具一段气岸,莫贪温饱,将就人处分便吐出许多习气来。说禅说道,鼓掌轰拳,滥膺人恭敬,此是最恶俗、最不济头底汉,纵有行过佛祖、学冠天人,疑而不信。若是真正道流,逢人遇物,如愚、如讷,只要胸中平帖,莫管人信我、疑我有时,不负我苦志,老僧自合与你打算火帐也。勉之。
示古城禅人
古城山中偷嬾三十年,忽到老僧双桂堂相席打令,一日动机欲归里,呈卷乞老僧法语,老僧谓行脚一番须具參方眼,始得不被石头路滑、荆棘刺碍,一任横行直撞,到处开大口、说大话,吞佛祖气宇,亦不辜负与老僧相晤。然虽如是,要且不是祖师西来意。试问:古城子脚跟下稳当否?日用处严密否?若果到恁么时,再来老僧处吃痛棒也。
示大用禅者
出家近贤良,如倚松之葛势耸千寻。若只是自住个所在,即同俗人,痴痴终日有甚么用处?不若二六时中莫打在无事甲里,把将话头蕴在胸中,行住坐卧处看是阿谁。若识得,不枉行脚一番苦志也。
示大彻禅者
玄沙不过岭,保福不渡江,知是者般事便休。今大彻归来稳坐,真是彻也。此是老僧未面过誉如是,未知果向此承当否?异日再勘验过始得。
示心见禅者
心与见二物也,心是见乎?见是心乎?心不可为见,见不可为心,况三际求心尚不可得,何处更容见耶?若达心见不二,则头头上现、物物上彰,此即心见也。试问:如何是不二?參。
示贯生禅者
贯生者,吾道一以贯之之义也。若达一,无所不一;若达道,精粗无不道,亦是贯之之义也。尔可达否?尔可贯否?试为老僧分析看。
示云影禅人
老僧鼓笛久未动著,终日颠三倒四,不知有禅參、有道学,忽地撞著个汉,来老僧者里觅禅、觅道,老僧当面一咄,云:「此禅耶?道耶?试为老僧分析看。若分析得出,始信鸡寒上树、鸭寒下水。」勉之。
示參微禅人
学道參禅务要心直口快,以一事实,处处皆实;以一事明,处处皆明。安得以「生死」二字不明于其间耶?试问贤徒:还明生死事否?且生死事作么生明?咄!
示明哲禅者
出家人志要坚、心要猛,将平素所疑所碍之语顿在面前看是甚么道理,忽地里得个休歇处,正好向人天众中埋著头行一行,俟功圆行满时,自是出人一头地也。
示拙之禅者
曾有张拙秀才參真歇了禅师,真问:「姓甚名谁?」才曰:「姓张名拙。」歇云:「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才便悟旨。试将此语看看是何道理可称拙之之谓也?
示彻也行者
既到出家田地,千自由、百自由,一心辨道千古声名。处于众中,先要去高、去慢低心,于一切学得个好人,把此事做到彻头处,亦不辜负出家受师教育也。
示明晖禅人
数千里来,未审沿途石头瓦块向汝说法否?若说,且道说个甚么?若未曾说,即同石头瓦块。试定当看。
示九彦禅人
人之利钝,教之半满,总之机教不相扣也。若真有不群之志,勿论岁月,以彻为期,已上九仞之山,只欠一篑土耳。
示惺幻禅宿
临江山水秀丽,产人多奇,有志攻章句,大觉一笑亭,尚遗一笑艸也。牛首惺幻公志在行脚,曾參博山、云门、南海诸处,叩及人人生死际头一段极要紧,不从人得一著子,只在日用茶里饭里忽地觑破,㘞地一声,原来吃璎珞粥的不是你,呵呵。
示凌虚禅人
古之学者行解相应,行事实,出言吐语无不实也;今之学者行说不一,行在一边,说在一边。故于此道隔绝,如山与水不相交涉,水胜山崩、山胜水洩。人用工夫亦犹是耳,但看何者功胜,余尽随之胜也。勉之。
示印玺戒子
持戒但束身,非身无所束正是戒体,然而六度万行无不从此而修、从此而证,故曰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也。试问不染污者复是何物?參看。
示顷仁禅人
印良吾徒,其志如龙,其势如虎,人莫知其为何如哉。且老僧不敢张其势、动其威,只得向他道:「佛也如何?魔也如何?」
示若镜禅人
山之高者,无出我蜀峨峰,天下第一也。且山中居者,不析言之。若镜禅人来參,老僧得一休歇,不独若镜为喻,且光照无私,但不知果。若是乎,老僧书以佳志俟,异日来痛吃吾棒也。
示尔狞禅人
云游万里,影落长空,飘飘落落,若蓬莱之僊、似灵峰之佛,与世味全淡、与人情甚疏,正是道人行履处。老僧漫书如此,吾徒宝之。
示慈云禅人
住世操家虽是小还俗,况学道人无分彼此,即世法、即出世法。所以道: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试问尔等:且道世法与出世法作么生是不相违底道理?參取看。
示先开上人
人人欲老僧法语,殊不知法语非浪言,实实落落,要当件事做,但看言中有响、意里无隙处參取是个甚么道理,亦不枉老僧举笔露布如许葛藤。咦!看脚下。
示省一禅者
上古行一麤行即有契悟,近日每每万行中种种之苦一无契会者,谁之过欤?总为不在道心上著脚。若肯在此中著脚,何愁碓嘴不生华也?
示一默禅者
參禅学道固是一番事业,务要立定脚跟,然后日有所进,则不枉办行脚。见人印可是与非,自是不著著问人也。勉之。
示知圆禅人
打坐參禅贵要脚跟立定,莫被境风所鼓,东去西去,溷过光阴;左之右之,徒劳气力。只在动静忙闲处著得只眼,始知和尚元是人做。
示世美冉居士
世美冉居士两度来參老僧,意欲老僧法语。欲浅说,恐落世谛;欲深说,恐汝不信。试问居士何如?士只研墨不语,老僧只得露布葛藤一上。吾道虽不文字亦文字。如人迷路,东西莫辨、南北不分处,脚下迟疑,不敢举步,忽得个滑石子吃一交,呵呵一笑而已。
示印广张居士
印广印达夫妇呈诸色珍物,请老僧露布葛藤。想先代垂示不可枚举,曾有一外道见须菩提,问曰:「尊者解空第一是否?」者曰:「是。」外道云:「既如是,将尔眼睛珠布施与我。」尊者曰:「来取去。」外道云:「你底物只可你与我取来。」时尊者自取一珠送与外道,外道遂接之,远远一掷。尊者见其外道将眼珠掷于无用之地,大声叹曰:「我难舍中能舍与你,你如何将我不值灰土?」外道怡然曰:「我将谓你得大解脱,你舍心犹未忘在。」据老僧看来,我张居士想觑破此关则不来也,不独舍心顿忘,且忘往来之形迹也。
示印常郭居士
大道体宽忙甚么?大道体宽闲甚么?如是,则知忙闲皆道务,要二六时中理会以何为道。然而此道非名言可到,一直信到底、悟到底,忽得彻法源底,不倒断处自是倒断也。勉之。
示印乐善人
既是坤道,当要尽礼,事夫君之礼、教儿女之礼、敬宾客之礼,法法头头无不是道。如此固然,但未识日用寻常作主是何物?试參看。
示印我徐居士
元亨利贞,乾之德也;常乐我净,佛之德也。专一气而致柔,悟一心而成道,老僧起名「印常」、「印乐」、「印我」、「印净」者此也。欲老僧名,先要名称其实,二六时中看是何道理。若一觑觑破,始信世、出世法不是两个道理。
示印净善人
道不属知、又不属不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若达此不二,即成佛作祖亦不贵。何也?智眼中容不得一物。勉之。
示印直王居士
吾祖出世,以直心直道为人,老僧故以「印直」名之者,意在是也。然虽如是,要且莫将冬瓜印子印却。且道如何是印底道理?直底道理?试辨別看。辨別得,掷个消息来。
示印香王善人
大道不分男女,秖缘不別乎道,然而「道」之一字乃强名耳,只在动静中识者个是谁,在动静不著动静、在喜怒不著喜怒,此真解脱香,则不负老僧命名也。
示印通张居士
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也,故名之曰「印通」。此通非只图妙义种种法门,即自身五眼六通毫无留碍,如耳根圆通亦如是也。
示印仙魏善人
三教圣贤勿分彼此,佛何如、儒何如、仙何如,但以仙名之,即儒、佛亦在其中矣。虽然如是,要且不是各人了生死极则处。且如何是汝了处?汝若了得,不须著著问人也。
示印志居士
为人向性命中从事者,一切世务千了百当,心不与境对,此是没巴鼻,但到者个境界,连佛也不要做。
示印桂刘居士
学道勿论在家、出家,贵要信得及、把得住,看我从无始已来者个本来面目是何形段,忽地里觑破,㘞地一声,只落得呵呵一笑。
示印善涂居士
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只是迷背日深,无明烦恼作障,不能复其本明,不得真实受用。如磨镜法相似,去了一层又有一层,麤中有细、细中有微、微中有密,直待垢尽明现,到那无下手处,一段光明埋没不得,此是真受用、真快活。试问居士:曾恁么一回也未?如果恁么,亦不枉在双桂门下吃几日淡饭也。勉之。
示印春牛居士
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当知家在何处,即一动一静是家,而何非家?而何若谛当?得出脚下的是何物也?
示印见陈梅庵居士
人生天地间,富与贵人之所欲、贫与贱人之所恶,然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始是出格大丈夫。如我释迦老子富有四海、荣启万乘,一旦弃之,入雪山六年苦行,睹明星悟道,为人天师,岂非从富贵中出世度人耶?今我陈居士夫妇發大乘心,请礼老僧指点出世之路,只得向伊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道是个甚么?于二六时中參取看。若会得时,掷个消息老僧拄杖头也。
示寂高沙弥
小小沙弥当立志,朝參暮请求深慧,休将顽戏溷时光,漫把工夫稍小易。动静忙闲莫放过,焚香扫地休拟议,如常学到我之年,毕竟佛门成大器。
示發力刘居士
既能吃斋,已行佛事。欲老僧法名,立大丈夫志。老僧虑其力所未堪,漫莫与人同鼻孔出气。
示發机陈道者
老僧预世安贫自守,今日不作来日计,以本分事为人,痛与棒、热与喝,直下顿了生死,勿论贵贱贤愚,但有是心者亦复如是。欲老僧起名断除烦恼,只得向笔尖头上说法也。
示凤台毛居士
学道參禅不在別处,只在吾人方寸中默默理会,看见闻觉知者是阿谁主张,忽地里觑破,㘞地一声,原来伸手就在缩手里。勉之。
示去慵上人
平山胜概,巴水丰隆,其实地灵人杰也。虽生乱世,始终无患,复启此山,如龙得水。试问营营终日还识得此忙闲否?
示禅源戒子
老僧取号「禅源」者,深有意焉。此禅出自何来?为我鼻祖西来示一大意,外息诸缘,内心无喘,身如墻壁,可以入道。今得吾戒、习吾训,若依此參,终成大器。
示心空禅人
既为佛子,当报佛恩,所行佛行。然而佛行者何?只在闲忙动静处著只眼,看是甚么。
示真空戒子
受戒之后务要坚远大志,以生死为极,则二六时中看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若会得生之来处,死处亦明,忽然情忘见绝,即是真持戒、真了生死人也。勉之。
示明睿禅人
竹阳叶氏之子,与吾同乡,从乱而治,出家固善,务要学出世法,死心蹋地看个话头,始不负出家之志也。且道阿谁拖你者死尸来?
示明宗沙弥
小沙弥须勤学,莫图受用生嬾惰,早晚佛前植正因,师承唤处要斟酌,忽然知得此中意,便是一生真快活。
示恒圆禅人
只因一句随他语,万里千山走衲僧。且道者一句作么生会?若是会得者一语,便歇下脚头,归家稳坐;若会不得,且向二六时中猛著精彩,看是阿谁主张?忽地里会得,㘞地一声,其来成佛旧矣。勉之。
示天峰禅者
既为佛子,当报佛恩,然而报恩之事卒难言之。若体取得如何是佛,报恩在其中矣。
示石林沙弥
既是当家种艸,二六时中切莫偷安学嬾,打起精神,看我早晚事奉师承,但凭谁力?參之。
示六也沙弥
妙年英姿,切不可学嬾贪睡,溷过日子,只须向忙里偷闲,以日继夜、以月继年,或学、或參,执此两事,学不圆參,參不透不可以志退屈,毕竟此事为贤?为圣?非虚语也。教中所说句句实语,亦非狂诳虚谬之谈,来哄世间众生者,但二六时中四威仪里看是阿谁主张,忽地里觑破,一生參学事毕。
示海玉李居士
为人在世,贤愚虽是一定之理,然贤者未必全贤,愚者未必全愚,在一念回光返省,顿然成佛无疑矣。
示太宇萧居士
学道如登万仞山,一步是一步工夫,及至登极顶而小天下,始信不离脚跟下。若向此理会得,一念不生全体现,十方无处不毘卢。
示亨我王居士
老僧不善书,忽得山人王居士苦索其书,只得书一络索,曰:「猴愁搂搜头,狗走抖擞口。」试參之。
示东也侍者
禅和子漫沉吟,行脚终须到碧岑,行到碧岑转身处,左之右之无回互,远望天涯星月孤,蒲团坐上嘴卢都,我此携瓢化饭吃,人人道我不争气,吃饱齁鼾一觉眠,何愁佛祖开因缘?只此了然无一物,千圣出头只咄咄,老僧不问若如何,与子一篇长露布。
破山禅师语录卷第十
(襄州洞山三世孙發海 辰州黔阳广福山三世孙發传同刻破山和尚语录第十卷 堆蓝弘礼禅人对 秀水谢文英书 嘉兴倪天章刊)
(康熙庚申年孟春月吉旦,禾郡楞严寺般若坊藏板)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26 册 No. B177 破山禅师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经文,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