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禅师语录卷第八
法语一
示象崖西堂
金风遍野之时,万木凋零之际,破道人闲坐林中,正起归乡之念,忽值象崖长老稽首于前,曰:「归闽掩关索法语。」时破道人曰:「以虚空为关,行住坐卧也在里许、著衣吃饭也在里许、屙屎放尿也在里许、迎宾待客也在里许。只到千日事毕,猢狲伎俩、鬼家活计都卢抛向威音那边,又那边方买艸鞋,寻山问水觅著破道人,了汝后头一段公案。」
示萍止禅人
歇狂子參方行脚,眼高四海气压诸方,与祖佛结死生冤家,与人天分邪正眼目,惟萍止禅人在破山拄杖头边荐取「谁缚汝」三字,则一生參学事毕矣。
示空外禅人
天地间为人,到出家地步极是快活,无荣可与、无辱可与,天子不臣、诸侯不友,虎鹿为邻、松竹为伴,眼界自清,不同俗尘,通身彻底,惟一天真。天真之趣,华笑鸟鸣,不须別觅,动静中存。虽然如是,只有崖前石虎未肯点头在。
示淑云禅人
淑云子曾向三峰触背关头横行直撞,挨拶些子气息吐向福城棒头喝下,自谓千了百当,一日告辞病叟,合掌受渠三拜,待渠遍參诸方,再来痛与瞎秃光儿一顿好骂也。
示息知禅人
知之一字,众祸之门;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此「知」字是一粒巴豆丸,是佛也▆他一下、是魔也○他一下。若于此处见得彻,则良知自现前矣,乌用推之使息?故所以《法华》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者是也。」盖上人犹未知之,安以息而息之者耶?若以息知为无,知是一死知,则同声闻辈,不复更有众妙之门,而入众祸之门也,莫把者一「知」字只眼定夺。越生死、超凡圣,只在一「知」字上千了百当。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试问上人:且道他知个甚么?參。
示方知禅人
迩来參学之士自不辨个端正鼻孔,直管向那香臭边啖些气味便休,殊不知香臭边最是利害,所谓己眼本正,因师故邪是也。即云住山者,其益有二:一者、为大事不明,以山中静僻宜可易办;二者、为大事已明,自揣力薄,不能接物利生,只好诛茅盖头,独善其身耳。若是破山门下恁么说话,好与三十拄杖,还须领到三门外自打始得。
示清白禅人
參学汉,须了办,不可沉吟将日算。剔起眉毛著力看看,渠定不随方便。渠是谁兮?真恁么,有时位坐空王殿,勉旃。
示破浪禅人
学道人心须专,志须固,不被境风所动,以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消之也。任是魔来、佛来,逆来、顺来,亦直就中分晓,当下便是平沉。自此舍一具骨,负舂汲水三十年、二十年,肩头脚底苦胼重生,方到破山门下吃棒也。勉旃,勉旃。
示翠融禅人
脚跟下七纵八横,顶门上两头三处,无非只要个中分析得来,头头皆我舍身命处也。且道融禅人曾恁么一回也未?若恁么,艸鞋蹋破,稳坐长安;苟未如是,含元殿里切莫迷头认影。
示琢璞禅人
者个事须真參实悟,法法头头无一丝毫不从本地风光上廓彻,方作人中之龙象也。然以琢璞号之,以石中有玉,玉必琢而成器焉。成器,则知人中龙象、石中之玉不相异耳。
示云影禅人
云影禅人欲索法语,随身举动顶戴,予曰:「既谓举动,又如何顶戴?」云影云:「顶戴不碍举动,举动不碍顶戴。」予曰:「如何是汝不碍处?」云伫思,予曰:「试将此处从日用寻常中讨得个分晓,到山野处吃痛棒也。」
示知止禅人
參、学二门志在恒远,将敌生死话头贴在额上,行也如是參、坐也如是參,茶里饭里,一动一静,參不透便学,学不圆便參,毕竟有个倒断也。
示遍拙禅人
树下坟间,一食一宿,味尽甜辛酸苦,到处播弄唇皮,与佛祖捃拾余机,是我法门中龙象事也。
示慈援禅人
慈援上人请法于予,予不禁口业,与上人恶言恶语说一络索,惟要上人会取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直下提撕,壁立千仞,烈烈轰轰,单刀直入,不见有死、有生,有凡、有圣,有俗、有僧,一道常光现前,古今三世不別。真到恁么田地、真获如是威光,快买艸鞋遍參知识,向他门头户底保养圣胎,听缘行道,方不辜负生平志也。勉之。
示恒范禅人
禅和子树精进幢、披忍辱铠,无论凡之与圣、智之与愚、劳之与逸、生之与死,单单贵禀此心此志,将者些子恍惚处要明白、要究竟,决了终身之志,岂可浩浩来天地间,辜人负己,作一场虚生浪死人哉?若如此,则铜枷铁锁、锋刀剑戟,无时不在、无时不临,欲逃无地、欲窜无门,正所谓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果是个汉,向未举念之先一觑破去,再来东塔门下索取艸鞋钱亦未迟在。
示參白禅人
禅和子志于行脚,涉水登山,瞻风拨艸,饮馊茶、吃臭饭,栖云堂、卧霜榻,受种种苦辛,只为各人衣线下一点恍惚处。然而者点恍惚,欲从自决,则头上安头;欲从人决,则斩头觅活。如是二边互起互倒,浑无决者,故曰恍惚。所以溈山问仰山云:「子之所得,还是自性得?从人得?」仰云:「虽是自性宗通,亦假禀受师承。」吾观二老酬酢良有深意,定不是从自己乾爆爆地不假他人,亦不是向他人水漉漉地不假自己,针芥相投,水乳相合,啐啄同时,师资缘合、的非一日而契之者也。偶一僧问:「和尚眉毛还在么?」予便打一掌,云:「山僧因病笔,许多葛藤、尔更踌蹰,漆桶子依然不快。」
示隐辉侍者
佛祖以心印心之法,无论智之与愚、凡之与圣、僧之与俗、男之与女,贵在知有个事,毕竟不从人得。须是猛著精彩,壁立万仞,契取不疑之处,方买艸鞋遍參知识,遭人唾骂也。
示默融禅人
禅和子为生死行脚,切忌石头路滑,转盻则蹉过脚跟,直前则撞断眉目,毕竟作么生?看脚下。咄!
示应如禅人
參禅打坐透露鼻祖家风,勿论根器利钝,都卢将「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行也如是參、坐也如是參,參来參去,參到心识不行、言思路绝处,把「生死」二字向早晨净面时一摸摸掉,永不疑生、疑死、疑圣、疑凡,横身天外,举步大方,奋狮子威,潜行密用,鼓老婆舌,开道群迷,庶不枉他方行脚,蹋遍云山,处处欠艸鞋帐也。
示妙旨禅人
近日一伙秃居士走入空门,东去听两句、西去听两句陈烂葛藤,便去张家村、李家巷卖口头饶婆舌,魔魅人家男女。逢一智人面前,口如扁担、眼似流星,者等种艸不但将金博宝,连自本恐难便宜。岂如我妙旨禅人,初游讲肆便知者鼓笛总不恁么打?披枷带锁走到万峰门下,才开臭口问及常住真心,万峰信口道个:「今夜有客,不能为汝说。」临行辞去住山,聊书影响以嘉其志,待伊异日漆桶子破,蹋著秤锤,不可谓是鹅卵石也。勉旃,勉旃。
示圆融禅人
蹋荆棘,破风尘,毕竟以生死为急务。若或不尔,纵是一副铁心肝,只恐三日风、四日雨,终不免要生銹也。
示闻修禅人
割爱辞亲,负冲天意气,把将「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行也如是參、坐也如是參,參来參去,參到心识不行处、如槁木寒灰之际,只有一念,怖生死之心灵灵蠢蠢、欲了未了、恍恍惚惚、当断不断,凝然似有物碍,此是圣解凡情缚脱两橛之所使然也,就中急讨巴鼻,始有少分相应;卜度长短,则云月是同谿山各异耳。
示巅石禅人
孤峰绝顶,结个团标,坐视云汉。虽然其力未充气吞海宇,有时拈华弄月,笑傲山林,何拘金刚圈跳不得、栗棘蓬吞不得,复来中庆门下讨甚么碗?咄!
示字水禅人
字水拙公同吾川北人也,正所谓同条生不同条死。渠往南游历诸讲肆,而滑口头露布有年,闻吾侪竖刹竿江南福城,而又归蜀万峰,则两慕之心始适于是,跃然顶笠而来,泛识门墻,无非聚一伙秃居士相习打闹其志,疑信半著,又经一载,自去黑山鬼窟搬弄几番,稍通口气,聆予迁中庆而特特破家散宅来入者个保社,著予脚手大放憨睡。饥餐渴饮尽是本地风光,咳唾掉臂全彰杀活机柄。回视,十年前残羹馊饭、粪袋糟囊,悔何可及?予以悯念未息,走北奔南,缽袋子无著落处,拙公亦可代担。第虑力犹未充,且付法语佳志,异日撞头磕额,两手分付,一任东卖西弄,出吾侪丑也。勉旃,勉旃。
示百拙禅人
禅和子担囊负缽,入一丛林、进一保社,只以此事为怀,更无別般伎俩,方是人中之龙、兽中之狮也,故以龙象狮子称之。然而龙象、狮子形威不同,爪牙皆一也。只此一处同,则知佛祖大机大用通身是、遍身是,岂虚语哉?
示重雅禅人
重雅禅人入室请益,余微笑不语,伊伫立,疑情不释,予遂造口业,大诃曰:「你是那处欠少?还嫌些甚么?试说看。」伊仍不释,予曰:「穿衣吃饭处、迎宾待客处、屙屎放尿处,一切时、一切处,看是阿谁分上欠少?恶秃不荐,待到何时?余在他方老宿处,如蚊子上铁牛也。」
示掌如禅人
为僧一番,毕竟坐一所在,听讲几句经文,坐几日枯禅,若行、若坐,自是有一段光景、一分下落。买艸鞋行脚,穷山涉水,登人门户,吃人茶饭,辩是论非,从前知非,是我错过好光景、好时节,始信东瓜直儱侗,瓠子曲弯弯。
示华仲李孝廉父太初老居士
人子之心谁个不有?惟华仲公向我天童老和尚拳头巴掌边深知痛痒,欲作大法船,载三宗九族高登彼岸,先为七十老父太初老大人请法语。山僧遥空合掌,试问大人:耄耋时所见与孩孺时所见为同?为异?如不异,即知变灭中原不变灭,即知大人悟取金刚不坏身也。
示月江藏主
昔有一婆子请古德转藏经,德绕禅床一匝,云:「与汝转经竟。」婆云:「比来请转全藏,如何只转半藏?」试将此则公案參取看,如何是一藏?如何是半藏?
示丈雪禅人
辞亲割爱,浪迹江湖,披一丝、挂一绺,赤条条地,眼空诸方,将谓有几个面目露辽天鼻孔?及至行脚遍来亲见佛恩,仍是痛骂痛打,连者一点气息尚容不得,云瓢雪笠、霜饭冰茶,复吞复吐,只令冷心肠一副卖弄与人,猪嫌狗不欲,始到佛恩门下抱赃叫屈。
示梵埜行者
横写顺写,无一个元字脚写得著;长篇短篇,无一言尽者张纸。只有者写说不到处是个甚么?咄!也是乌龟向火。
示素微禅人
担囊负缽入一丛林、进一保社,必以生死为急务,看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勿论岁月,以彻为期,忽地里撞著个汉,问渠行脚事如何,面面相看口如木。
示法空戒子
乘急戒缓、戒急乘缓,无出一信得及、把得住,以岁月期,料不得尽形命而已。非但以戒执身、以乘运心,务要在缓急处著力,忽地里觑破,始知广额屠儿放下屠刀顿然成佛,犹是不唧溜汉。勉之。
示含光禅人
悬崖撒手,未敢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此乃启迪后昆不可得少为足之谓。毕竟要透顶透底、大休大歇一番,永无退转,非是以口耳之学百机百巧攒华簇锦便谓是向上关捩也。
示大石徐居士
但凡有事直头虚应,空闲时,或坐、或行,痛念此身终归败坏,惟有怖生死心昭然如此,只是不知下落何处,即将此心默默提持。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毕竟是个什么?參来參去,自合有个倒断处也。
示景山赵居士
參禅、念佛二门,究竟生死为极。了知生死,別无禅參、別无佛念。有佛念,则是生死中佛;有禅參,则是生死中禅。于是二中间未梦见生死在。还知么?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參。
示唯心禅人
法法头头,不离当处,举念即觉便是放身舍命之时节也。而人不悟,强去节外生枝,数番颠倒,及至临头一场无益,盖是自生分別,非怨圣贤有所未说也。
示绍仪何居士
做工夫如急水滩头撑篙相似,撑得一篙,退却十篙,拌命舍死撑去,撑得无可用力处,拨转船头,处处皆岸也。勉之。
示献南张居士
终日向文不加点处卒难下手一画未有时,真宗默契始于无说无形之际,则河马负图、洛龟呈书,稍露一著子,是我献南张公一刀两段也。呵呵!
示渭阳金居士
六道中已知是人,堂堂相貌、堂堂体裁、堂堂作事,无一法不周、无一法不具,如是具足而不会是法者,乃人中之土木也。汝所云:「即此不会他,离此不会他。」之二语,贫道诘之曰:「离即且置,试道他是何物?」不觉汝真狮子儿,便解哮吼了也。咄咄!勉之。
示佛掌侯居士
人迷生死中,不识生死之苦,若鸟不识空、鱼不识水。然猛出是者,即在当念触一事、遇一境、生一计,便是好消息、好时节、好意思。人多于此忽略、于此蹉过、于此自弃,如鸟、空,鱼、水不相別也。是以病僧见是辈痛与棒、热与喝、佛与掌,令人顿出生死窠臼,不留一元字脚,教人如何若何招万劫系驴橛之祸。故号佛掌。
示耀泉丁居士
者个事,如云长刀、方天戟,非大力量者安能荷之?我耀泉居士身虽在家而秉是刀,不怕不胜生死魔军、勦灭圣凡窠臼也。
示念中程居士
在家学出世法,若火中生莲、驴中生骥,最难行而行之、最难断而断之、最难忍而忍之、最难弃而弃之,非纯钢肩头、生铁肝胆必不能担荷。既荷是法,做买、做卖,识贵、识贱,遇喜、遇怒,动声、动色,岂是法外別有主宰乎?主宰是法外物乎?但不曾二六时中融会得来,竟认为两橛耳。若是皮下有血汉子一闻千悟,直下顿了,在买卖而买卖、在贵贱而贵贱、在喜怒而喜怒、在声色而声色,乌用欣厌而二其心哉?所以即生死而般涅槃、即尘劳而作佛事,良有以也。既无如是气岸、无如是威光、无如是受用,且将本參话头密密举起,谛审谛思:如何是我本来面目?背脊直竖,两眼微开,频频參究,痛锥痛劄,岁久岁深自合有个倒断处也。勉之。
示荆献罗居士
居士參禅贵图契悟佛祖机关、彻透今时露布,与衲僧家同,长连床上行住坐卧了此余生。毕竟巴鼻处,请著眼看,是个甚么?參。
示起予曹居士
尽生平伎俩,搬弄种种法门,无逾參究一门,甚是捷当。以念佛底是谁毕竟荐取「谁」字下落,则种种门、种种法皆我一道也。勉旃,勉旃。
示楫吾杨居士
学道人须具顶天立地底风骨,则现形应物自合与理符契,然后静虑身心,日益日损毕竟,逐一事、执一法,參透生死关头,同千圣一个鼻孔出气,始不负共山野聚头打口鼓子也。勉之。
示近宸张居士
第一、才上蒲团,眼当平视,休去、歇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则身安道隆也,即佛曰初善。第二、行住坐卧惟一话头,顿在面前,如澄潭秋月触波澜而不散,然后發大疑情也,即佛曰中善。第三、从举起处承当,言句下顿了,如掷剑挥空,勿论及之不及,贵承当,不贵推托也,即佛曰后善。
示仁伯马居士
參禅、学道贵在生死心切,二六时中不可间断,行时且道行的是谁?住时且道住的是谁?坐时且道坐的是谁?卧时且道卧的是谁?毕竟谁作主宰?忽地里觑破者著,八字打开,纵横无碍,始知张拙秀才道: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示从之马居士
人生天地间,赤条条无可把,尚不沾滞,竟无一法当情,只体取正睡著时主人公在甚么处?但凡有事直头虚应,正应物时亦不是別物。如此參去,勿论岁月,以彻为期,终不得瓮中走出鳖也。
示道标吕居士
学道人志须远大,一切时中只将怖生死底心刻刻在念,看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甚么?不拘岁月,以彻为度。然所彻者,不是別有个物,只在不疑生、不疑死,则法法头头无不是子放身舍命处也。
示文靖马居士
学道贵乎明心见性,则为究竟处也。然而做工夫必须先發三种心:一者、信心,信自心是佛故;二者、精进心,遇境不退故;三者、發远大坚固心,毕竟克果故。如是具此三心,期生死不相干之地、了鬼神觑不破之机,必此而得也。就中素所信、所疑,或念佛、或诵经,日有定课,此是渐入之门,及以念佛至一心不乱,净念相继为则也。參诵,有经义不明、语关未透处,是话头、是巴鼻,不可终日因循,即在行住坐卧、茶里饭里无容间断,把作一件最要紧事做,以恒心为主,不出一动一静,忽地里触發,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始信佛祖不欺人也。
示恒初禅人
修行戒为本,參禅悟为极,惟此二门,余则方便多门也。毕竟如何得入?驴拣乾处尿,羊择湿处屙。
示莲月禅人
雪笠云瓢,登山涉水,凝然一片行脚苦志,始可得到故乡田地。然而故乡田地,古德曾疑,忽一日触發乃云:「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主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老僧无別指示,即此书为尔等荐取闲田地一著。勉之。
示灵隐禅人
參话头、做工夫,只要信得及、把得住,莫被境风所鼓、脚跟不定,自此从迷入迷,甘赴死门者何限?况尔等英资出类,如何因循终日?难道禅有拣择、道有嫌疑?可惜不在日用里体取。试问:如何是日用事无別,惟吾自偶谐?此处著只眼好。
示云幻禅人
老僧年来不打者鼓笛久矣,终日对几个俗汉子,和其光,同其尘,以了此事,岂知尔等顶笠腰包,始事象崖?吾徒因弃世得得到老僧处,究竟此段因缘,老僧只得向一毫头上与子彻去。试问者一毫头上如何彻耶?咄!子的自家宝藏不守,沿门乞食作么?
示绣石禅人
打口鼓子,说禅、说道都是我衲僧家习气,未是本分作家。若是本分作家,如愚、如讷,隐隐地自是与人不同。又不可不识一丁,装作如是,愈加不本分,所谓本色住山人,亦无刀斧痕。
破山禅师语录卷第八
(嗣法门人 蜀龙安府狮子院性道 古果州盛山▆佛岩印显甲▆同刻破山和尚语录第八卷 堆蓝弘礼禅人对 秀水谢文英书 倪君亮子天章刊)
(康熙庚申年孟春月,禾郡楞严寺般若坊附疏)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26 册 No. B177 破山禅师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经文,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