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5]第六品 缘行相分別
一 经分別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则愁悲苦忧恼而發生。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乃于苦之无知,于苦集之无知,于苦灭之无知,于至苦灭道之无知。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乃福现行、非福现行、不动现行、身行、语行、心行。
此中,如何为福现行耶?乃以善思为欲缠色缠之施所成、戒所成、修所成者。是言福现行。
此中,如何为非福现行耶?乃以不善思为欲缠者。是言非福现行。
此中,如何为不动现行耶?乃以善思为无色缠者。是言不动现行。
此中,如何为身行耶?是身思、身行……乃至……语思、语行……乃至……意思、心行。
是等言「缘无明而有行」。
[P.136]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是名与色。此中,如何为名耶?乃受蕴、想蕴与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四大种所造之色。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耶?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耶?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言「缘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耶?是色渴爱、声渴受、香渴爱、味渴爱、触渴爱、法渴爱。是言「缘受而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耶?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言「缘渴爱而有取」。
此中,如何为「缘取而有有」耶?是二种之有。业有、生有。
[P.137]此中,如何为业有耶?是福现行、非福现行、不动现行。是言业有。一切之有趣业亦为业有。
此中,如何为生有耶?是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是言生有。如斯是业有、是生有。是言「缘取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聚之生、等生、趣入、现起、蕴现、处得。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是老、死。
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聚之老、老衰、颓齿、斑白、皱缓、寿命之枯败、诸根之徧熟。是言为老。
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聚之消灭、移转、破坏、消失、葬死、时作、诸蕴之破坏、由死骸之脱出、命根之断绝。是言为死。
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此中,如何为愁耶?是或依血缘之不幸而感触,依财富之不幸而感触,依病之不幸而感触,依戒之不幸而感触,依见之不幸而感触,依他人等之不幸而具足,依他种种苦法而感触之愁、愁叹、愁性、内愁、内徧愁、心徧愁、忧、愁箭。是言为愁。
[P.138]此中,如何为悲耶?是或依血缘之不幸而感触,依财富之不幸而感触,依病之不幸而感触,依戒之不幸而感触,依见之不幸而感触,依他人等之不幸而具足,依他种种苦法而感触之叹、悲叹、悲、悲哀、悲性、悲哀性、语、空语、异空语、冗语、多语、多语性。是言为悲。
此中,如何为苦耶?是所有身之不快、身之苦,身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身触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为苦。
此中,如何为忧耶?是所有心之不快、心之苦,心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心触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为忧。
此中,如何为恼耶?是或依血缘之不幸而感触,依财富之不幸而感触,依病之不幸而感触,依戒之不幸而感触,依见之不幸而感触,依他人等之不幸而具足,依他种种苦法而感触之失望、恼、失望性、恼性。是言为恼。
「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乃如是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对法分別
论母
一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P.139]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三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四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缘四
五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六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七
[P.140]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八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因四 第二
九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〇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识相应。缘名而有触,是名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一
[P.141]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二
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相应。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相应四 第三
一三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四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触,缘触亦有名。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五
[P.142]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色。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六
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亦有名色。缘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以上互缘四
一七
[P.143]缘行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一八
缘识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一九
缘名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乃至……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〇
缘第六处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乃至……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一
缘触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二二
缘受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乃至……有……之集。
二三
缘渴爱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乃至……有……之集。
二四
缘取而有无明,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乃至……如是便有……之集。
[P.144]缘四
一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乃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成见相应,或以色为所缘,以声、香、味、触、法为所缘,或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纥利陀心、青白、意、意处、意根、识、识蕴,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P.145]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耶?是所有之贪、有贪、随贪、随满足、喜、喜贪、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耶?是所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执、別执、现贫、异取、恶道、邪道、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
此中,如何为「缘取而有有」耶?是除取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取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法之生、等生、起、现起、现有。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是有老、有死。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法之老、老衰、寿命之枯败。是言为老。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法之尽、少壮破坏、徧坏、无常性、消失。是言为死。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即如是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触,缘触而有受,[P.146]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缘名而有触」者。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三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为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为「缘行而有识」。
[P.147]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乃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耳处之积集、鼻处之积集、舌处之积集、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于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乃至……依是为「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四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P.148]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乃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乃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之物。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而有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耶?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因四
五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49]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以触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耶?是有之见、成见、见稠林、见旷野、见诤、见恼、见结、执、別执、现贪、异取、恶道、邪道、邪性、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
[P.150]六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
「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者耶?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为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是以名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七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P.151]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色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52]八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为因。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为因。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为因」。
「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P.153]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色为因」。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为因」。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相应四
九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P.154]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之物」。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耶?是所有之见、成见……乃至……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〇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P.155]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
「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者。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是以名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一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P.156]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之〔名〕」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之名」。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者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二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P.157]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渴爱,是以受相应。缘渴爱而有取,是以渴爱相应。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是以无明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是以识相应之名」。
「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是以名相应」。
[P.158]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是以六处相应」。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互缘四
一三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亦有识」。
[P.159]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亦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第六处亦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触亦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亦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受亦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渴爱」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受而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亦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渴爱亦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取」耶?是所有之见、成见……乃至……外道处、颠倒执。是言「缘渴爱而有取」。
此中,如何为「缘取亦有渴爱」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缘取亦有渴爱」。
此中,如何为「缘取而有有」耶?是除取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取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彼法之生、等生、起、现起、现有。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是有老、有死。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彼法之老、老衰、寿命之枯败。是言为老。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彼法之尽、[P.160]少壮破坏、徧坏、无常性、消失。是言为死。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是如斯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四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触,缘触亦有名。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亦有识」。
[P.161]「缘名而有触」者,此中,如何为名耶?是除触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为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名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触亦有名」。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五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亦有名色。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P.162]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名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亦有识」者是即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亦有识」。
「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亦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第六处亦有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触亦有第六处」。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63]一六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亦有无明。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亦有识。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亦有名色。缘六处而有触,缘触亦有六处。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亦有受。缘渴爱而有取,缘取亦有渴爱。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亦有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缘行亦有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亦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识亦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余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识而有名色」。
「缘名色亦有识」者是即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所有之色是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P.164]此中,如何为「缘名色亦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色亦有识」。
「缘名色而有六处」者,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四大种与所有之色以意识界为所依而转。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名色而有六处」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名色而有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亦有名色」耶?是有名、有色。此中,如何为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为名。此中,如何为色耶?是眼处之积集……乃至……身处之积集,所有之色更亦是心所生、心因、心等起者。是言为色。如斯是名、是色。是言「缘六处亦有名色」。
此中,如何为「缘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亦有六处」耶?是眼处……乃至……意处。是言「缘触亦有六处」。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不善心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成见相应、有行……[P.165]乃至……喜俱行、成见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成见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胜触,缘胜触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渴爱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渴爱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五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成见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66]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六~八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成见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成见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成见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渴爱,缘渴爱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九~一〇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忧俱行、恚逆相应……乃至……忧俱行、恚逆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恚逆,缘恚逆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P.167]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不快、心之苦,心触所生不快、苦之领纳,心解所生不快、苦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恚逆」耶?是所有心之嫌恨、恚逆、逆意、怒、极怒、激极怒、嗔、极嗔、激极嗔、心之害恶、意极嗔、忿、忿怒、忿怒性、嗔、败德、败德性、害恶、恚害、恚害性、心之妨害、敌害、狞恶、恶害——是为「缘受而有恚逆」。
此中,如何为「缘恚逆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恚逆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一一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犹豫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犹豫,缘犹豫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P.168]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犹豫」耶?是所有之惑、惑疑、已惑、疑、犹豫、二分、二路、疑惑、不一执、暧昧、徧暧昧、不穿入、昏迷、心之意后悔。是言「缘受而有犹豫」。
此中,如何为「缘犹豫而有有」耶?是除犹豫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犹豫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一二
诸法如何为不善耶?是彼时有不善心之生起,以舍俱行、掉举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掉举,缘掉举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无明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是言无明。……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掉举」耶?是所有心之掉举、不寂静、心散乱、心之骚乱。是言「缘受而有掉举」。
此中,如何为「缘掉举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P.169]掉举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善根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嗔、无痴。
此中,如何为无贪耶?是所有之无贪、无贪欲、无贪欲性、无有贪、无有尘染、无有尘染性、无贪求、无贪之善根。是言无贪。
此中,如何为无嗔耶?是所有之无嗔、无败德、无败德性、无害嗔、恚害、无嗔之善根。是言无嗔。
此中,如何为无痴耶?是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是言无痴。
是等为善根。
[P.170]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心喜」耶?是所有之信、有信、善解、现心喜。是言「缘受而有心喜」。
此中,如何为「缘心喜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心喜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八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71]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嗔……乃至……是等言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嗔……乃至……是等言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寻伺寂静故,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徧之第[P.172]五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乃至……超越一切无所有,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嗔、无痴……乃至……是等言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73]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善根耶?是无贪、无嗔、无痴……乃至……
此中,如何为无痴耶?是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择法觉支、道支、道所属。是言无痴。
是等为善根。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乃至……
「如是便有彼法之集」者,乃如是有彼法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法之集」。
善异熟行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乃彼时由欲缠之善业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以舍俱行,以色为所缘,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P.174]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有」耶?是除受为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受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五)其时,缘行而有识,是以行为因。缘识而有名,是以识为因。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为因。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为因。缘触而有受,是以触为因。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九)其时,缘行而有识,是以行相应。缘识而有名,是以识相应。缘名而有第六处,是以名相应。缘第六处而有触,是以第六处相应。缘触而有受,是以触相应。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十三)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亦有行。缘识而有名,缘名亦有识。缘名而有第六处[P.175]……乃至……缘触而有受,缘受亦有触。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而以声为所缘,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而以香为所缘,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而以味为所缘,有身识之生起,乐俱行而以触为所缘,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身之快、身之乐,身触所生快、乐之领纳,身触所生快、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缘受而有有」耶?是除受为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受而有有」。……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P.176]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受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喜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苦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
[P.177]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乃至……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
[P.178]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心喜」耶?是所有之信、有信、善解、现心喜。是言「缘受而有心喜」。
此中,如何为「缘心喜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是信解。是言「缘心喜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有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寻伺寂静故,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徧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有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舍离乐……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P.179]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乃至……超越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无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超越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以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出世间善禅定之已作,由已修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空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P.180]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有是等法之集。……乃至……。
不善异熟行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舍俱行以色为所缘……乃至……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声为所缘……乃至……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以香为所缘……乃至……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味为所缘……乃至……有身识之生起,苦俱行以触为所缘,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身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即所有身之不快、身之苦,身触所生不快、苦之领纳,身触所生不快、苦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有」耶?是除受为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受而有有」。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81]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为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82]作无记行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有意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喜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有意识界之生起,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喜俱行、智相应……乃至……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P.183]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善异熟,现法乐住而离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现法乐住而寻伺寂静故……乃至……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徧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无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非善非不善而非业异熟,现法乐住而超越一切……乃至……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P.184]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善根异熟根本
一
(一)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无明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无明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85](三)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四)
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处,缘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二~八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有欲缠善心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有行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86]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以寻伺寂静……乃至……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徧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乃至……有老死……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超越一切……乃至……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善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P.187]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其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舍俱行以色为所缘,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声为所缘……乃至……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以香为所缘……乃至……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味为所缘……乃至……有身识之生起,乐俱行以触为所缘……乃至……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喜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乃至……有意识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P.188]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乃至……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以喜俱行、智相应而……乃至……喜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乃至……喜俱行、智不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相应……乃至……舍俱行、智相应、有行……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乃至……舍俱行、智不相应、有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徧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第一禅定……乃至……寻伺寂静……乃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徧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P.189]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无色生之道,超越一切……乃至……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无色生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超越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舍离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为善。即由此出世间善之已作,由已修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空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缘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心,喜缘心喜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P.190]不善异熟根本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眼识之生起,舍俱行以色为所缘,其时,缘不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不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不善根而有行」。
……乃至……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耳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声为所缘……乃至……有鼻识之生起,舍俱行以香为所缘……乃至……有舌识之生起,舍俱行以味为所缘……乃至……有身识之生起,苦俱行以触为所缘……乃至……有意界之生起,舍俱行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触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不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诸法如何为无记耶?是彼时由不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有意识界之生起,若以色为所缘……乃至……若以法为所缘,若以彼彼为初起者,其时,缘不善根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缘名而有第六处,缘第六处而有触,缘触而[P.191]有受,缘受而有胜解,缘胜解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此中,如何为「缘不善根而有行」耶?是所有之思、故思、故思性。是言「缘不善根而有行」。
此中,如何为「缘行而有识」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行而有识」。
此中,如何为「缘识而有名」耶?是受蕴、想蕴、行蕴。是言「缘识而有名」。
此中,如何为「缘名而有第六处」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缘名而有第六处」。
此中,如何为「缘第六处而有触」耶?是所有之触、触接、等触接、等触接性。是言「缘第六处而有触」。
此中,如何为「缘触而有受」耶?是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不苦不乐之受。是言「缘触而有受」。
此中,如何为「缘受而有胜解」耶?是所有心之胜解、了解、信解。是言「缘受而有胜解」。
此中,如何为「缘胜解而有有」耶?是除胜解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言「缘胜解而有有」。
此中,如何为「缘有而有生」耶?是所有法之生、等生、起、现起、现有。是言「缘有而有生」。
此中,如何为「缘生而有老死」耶?即有老、有死。
此中,如何为老耶?是所有法之老、老衰、寿命之枯败。是言为老。此中,如何为死耶?是所有法之尽、少壮破坏、徧坏、无常性、消失。是言为死。如斯是老、是死。是言「缘生而有老死」。
[P.192]「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者,是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起、结合、出现。依此言「如是便有彼全苦蕴之集」。
校注
一蕴有(ekavokārabhava)、四蕴有(catuvokārabhava)、五蕴有(Pañcavokārabhava)之蕴(Vokāra)者,为异欺(梵语 Vyavacāra)而真谛在俱舍论译为「判」,玄奘则译为「行」。称友之俱舍释作为「异欺者即迦叶波如来名之为蕴」,又为「五异欺者即五蕴也」。又称友为「差別而欺者为异欺,为异而欺诳之义」。 谛分別中,參阅苦谛分別愁苦之注(本卷一五九页)。 界分別中,參阅无明界之项(本卷一〇六页)。 原本为「由名而有识」。 參阅法集论三六五项以下。 參阅同一〇六〇项。 參阅同四二五项。 參阅同四二九项。 欲界八大心之一。參阅法集论(一【南传】,~一五九)。 參阅法集论三四项。 色界善法。參阅法集论(一六〇项以下)。 无色界善法。參阅同(二六五项以下)。 出世间善法。參阅同(二七七项以下)。 善异熟五识。參阅同(四三一项以下)。 此之(五)等者即与论母之(五)等相应为(五)等。 原本是 saṅkhārakkhandho viññāṇaṁ,应读为 saṅkhārapaccayā viññāṇaṁ。 原本只记为「缘名而有第六处,缘触而有受」。 參阅法集论四四三项。 善异熟意界。參阅法集论(四五五项以下)。 原本(PTS P176)为 cetosamphassajā sātā adukkhamasukhā vcdanā。除此 sātā 而译。 善异熟喜俱行意识界。參阅法集论(四六九项以下)。 善异熟舍俱行意识界。參阅同(四八四项以下)。 原本无「由已作」之句,译者插入之。 八大异熟。參阅法集论四九八项。 色界之异熟。參阅法集论(四九九项以下)。 无色界之异熟。參阅法集论(五〇一项以下)。 净道(Suddhikapaṭipadā)。參阅法集论(五〇五项以下)。 不善异熟无记。參阅法集论(五五六项以下)。 欲界作无记。參阅法集论(五六六项以下)。 色界作无记。參阅法集论(五七七项以下)。 无色界作无记。參阅法集论(五七九项以下)。 欲界八大心。參阅法集论(一【南传】,~一五九)。【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49 册 No. 25 分別论(第1卷-第15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