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璎珞经无量品第十七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菩萨摩诃萨复能尽知诸佛设教有定有量无量。云何?族姓子!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入此三昧,尽知诸佛所设教有量无量,尽能知一切诸佛说口行说身行说意行。或复示现游十方世界,度东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方诸佛设教;度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南方诸佛设教;度西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方诸佛设教;度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北方诸佛设教;度东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北方诸佛设教;度东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南方诸佛设教;度西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南方诸佛设教;度西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北方诸佛设教。复游上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上方诸佛设教。复至下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下方诸佛设教。」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放大光明,普照无数十方世界,尽令众会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甚深设教,度所度界:「此有十八慧明。于是,族姓子、族姓女!便能具足如来设教,能使界有非界想,能使非界有界想,于彼世界说一观法,是谓善男子女人于十八慧明成就一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豫察未来无数世事,及知过去现在佛、非佛、菩萨、非菩萨,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二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过去无量无缘无数尽不见尽起不见起,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三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内外分別四非常行,于中自观身行具足者,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四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佛界无量不可思议,便能分別诸佛二事痴爱悉知性空,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明慧,成就五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一观内外空,我非彼有、彼非我有,一一知空寂而无所有,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六法。
「复次,族姓子!虚空无相不可以与虚空作相,于中自分別身如彼空等者,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七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有形、无形,若有声、无声,于中分別悉无所有,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八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知七观所生四谛圣法总持十八空行,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九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知无形法性亦在有生亦在无生,于中分別悉无所有,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观无量世界知有起有灭,犹如幻师观镜中像,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一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知七苦根本。云何为七?一者、知此心不从彼出,彼心亦不在此;二者、彼苦心无我无人,此苦心无我无人;三者、诸佛世界不可思议,如来、至真、等正觉尽能度彼量;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内自思惟苦空非我,不见有身如镜照像;五者、若我受形断十身法,亦不见十身本从我有;六者、以无畏法不娆彼受,诸有受教者意不移易;七者、观行、无行、本行、我行、未来行、非有非不有、非无非不无,此号七苦行;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二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观无量空,于无量空想,不自生念亦不见彼念。何以故?以无量世界空无相故。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三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观无量四苦。云何为四苦?于阎浮利内观无量众生诸苦原本:一者、生苦,知生本末恒念胎厄;二者、老苦,形异色变壮意不存;三者、病苦,一大增则一病增,四大增则四病增,一大灭则一病灭,四大灭则四病灭。云何?族姓子!病为起灭、为不起灭?」
尔时,菩萨名本灭,前白佛言:「世尊!四大本灭,非起灭也。」
佛言:「族姓子!云何四大本灭非起灭?」
答曰:「本无四大,今生非本有,是故本灭非起灭。」
佛言:「族姓子!云何为本灭?云何为起灭?」
答曰:「本无有形、本无有生,不见苦、不见非苦,是谓本灭;所言起灭者,我心现在,能令此心潜伏不起,是谓起灭。」
佛言:「云何?族姓子!过去心现在心,过去心非现在心,现在心非过去心,云何本灭起灭?」
答曰:「本者无灭,起者无灭。」
佛言:「族姓子!本灭起灭何由而生?」
答曰:「无生故生。」
尔时,世尊!叹本灭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于如来前快作是言:『所谓死苦,临欲死时,舍身受身中间停住,未知所趣当来过去现在,当于尔时,神便恐怖,是谓死苦。』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四法。
「复次,族姓子!若男子、女人,分別无我苦空非身,具此四行便能受如来莂。云何为四?于是,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计我无我非有色非无色,解了无所有者,是谓无我。若复善男子、善女人,思惟法界苦无根本,说非有苦亦不有生灭,是谓分別苦无苦。如众生无量想遍满虚空界,遍知此想本识所生皆尽于空,是乃为空。云何为非身?所谓非身我得我分別,我无我、见无见、闻无闻,非有见非有闻,是谓非身,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五法。
「复次,族姓子!如我如诸佛法如,与诸佛法如不异,不有佛法不有如亦复不异,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六法。
「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至真、等正觉,于本行愿知等分众生三毒多少,不见三毒三清净法,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七法。
「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念过去无数恒沙劫,复知现在无数恒沙劫,复知当来无数恒沙劫,于中一一分別而无所有,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八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別十八明慧在大众中无所畏惧,犹勇健国王有所典领,诸有亲附者皆承王教无有阙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圣慧法教以法印所封,则能备悉无量慧门。云何为无量慧门?诸佛不可思议,诸佛刹土不可思议,诸法不可思议,诸法法性不可思议,比丘僧不可思议,僧法不可思议,僧刹不可思议。如此法行,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本从无数经历劫限,恒为一意而不错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守一行本知有尽无尽,知诸佛有尽无尽,乃能具足平等道行。」
尔时,有菩萨名月光照,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我今堪任说有尽无尽诸法门行。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四法本具足五行,便能尽知如来根本?云何为四?一者在世尽知去就,分別道法世法,是谓成就一法。
「复以无形色相定意感诸国土,于彼国土教化众生示现无为之教,是谓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二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于己身法不自见身,能度于无量众生,终不舍众生法界,是谓成就三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分別如来三法行本。云何为三法行本?一者、经行,可去知去、可来知来、可坐知坐,系意明想心不愦乱;二者、坐禅,若欲诣座结加趺坐,便去众想一意一心不转其身,终竟禅定初不错乱;若复兴作施诸善事,所造必成无他余想,是谓于三法中成就四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于过去当来现在,尽知当生未生已生,便能于中作师子吼不失本行之法,是谓成就五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菩萨摩诃萨当复觉知如来三行,如来禅定非世俗禅,亦非罗汉辟支佛禅,亦非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禅。何以故?余禅有限,如来禅者亦无有限。」
尔时,世尊告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为世俗禅、为学禅、为无学禅,从一地乃至十地禅?」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从如来所闻其中诸事,诸有欲界众生若男子、女人,从初發意乃至成佛,初在道地未处菩萨位中,便得三禅:有过去禅、有未来禅、有现在禅。是善男子、善女人虽得此三禅,正可自知身中过去身、身中未来身、身中现在身,未能知他身中过去身、未能知他身中未来身、未能知他身中现在身。如此善男子、女人,云何知身中过去身?于是,世尊!若坐禅时,便自观身起不净想,便自思惟:『咄!我此身为磨灭法。』一意一念唯知不净,未能知其所趣。尔时,善男子、善女人,复自思惟:『我今舍此身已当更求观,如我今身解知无我,然知外物亦复如是,一一分別悉无所有。』是谓于现在身便能思惟过去未来。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自观己身外物已,舍此心当更求观:『我今此身悉皆分別非有非无。彼众生者如我身不?』便分別外人内过去身,咄嗟此身磨灭不久,便起不净想。已生不净想,知外人内过去身如己无异。
「若善男子、善女人,舍此外人内过去身已,复当生观:『云何此人内过去心,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且舍外人内过去心。』便复思惟外人内未来心。『咄哉!此身为从何来?为从何灭?』是谓善男子、女人在菩萨位者,便能具足三禅之行。」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学地修三禅法?」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信地名曰学人,便欲前进向所趣道,即诣六静处,若树下、塚间、无事及虚空露靖,便能结加趺坐,端心思惟,自欲具足三禅行法。是时善男子、善女人,内自思惟:『自观内过去身本从何生?复从何灭?』复自思惟:『咄嗟!此身本无所生、本无所灭。』善男子、善女人,即舍此身已复更求观:『我今此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未来身者亦复然耶?』便自思惟:『内未来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便自生念:『此内未来身亦不有生亦不有灭。』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学地内身具足三禅。
「云何学地观内身于他身具足三禅?是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身已自观外身,内过去身本从何生?本从何灭?便自思惟:『咄!他内过去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亦不生亦不灭。』复舍此已而更求观:『此内过去身,已不复生、已不复灭。此内未来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便自生念:『此内未来身,亦不生亦不灭。』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他身内过去未来身,具足三禅。」
佛告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无学地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禅?」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趣漏地断无漏法,便自思惟,结加趺坐,内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亦不生亦不灭。』尔时,无学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观已,复更思惟:『我今已观内过去身,当复观我我过去身,亦不见灭亦不见生,亦劫无有亦无生死亦无刹土。』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无学地具足三禅。」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一地菩萨不尽诸行具足三禅?」
答曰:「以无身观观身念,以无念本不失念行,不以声受音响,过初菩萨地,三过信地、三越一切诸法,是谓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禅。」
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不见汝一地三禅乎?」
答曰:「不见有界,是故不说。」
佛言:「无身耶?有身耶?何以故不说。」
答曰:「有身。」
佛复问曰:「身为法身?为四大身?」
答曰:「是父母身。」
佛言:「汝今以父母身,云何成就三禅?」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如我初求如来、至真、等正觉,坐树王下无畏亦无恐惧心,便念三界然炽法。即自思惟:『过去诸佛悉般泥洹,为能度几所众生过去须陀洹?过去斯陀含?过去阿那含?过去阿罗汉?过去辟支佛?』复自思惟:『于未来亦复如是。』是谓一地菩萨具足一禅行。如我一地菩萨观见三界,一地行本越次罗汉辟支佛上,是谓一地菩萨成就二禅。若一地善男子、善女人,分別内外守身三空,演说法教无有差错,是谓一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汝何不说斯陀含、阿那含三禅耶?」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见地便自思惟:『己身内过去身内未来身亦不有此身,亦无佛想亦无法想亦不见身想。』是谓内过去身具足三禅。云何内未来身具足三行?尔时,斯陀含复自观内外,舍诸尘劳,于三禅地系念不忘,虽自获证不坏自相,犹如法法自相,自分別名身句身味身。复观外无量众生不兴佛想,成就佛想平等无二悉令清净,不见往来无有近远,是谓斯陀含于内未来身具足三禅。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以得不还道,便自分別:『吾今定在受证之地,不坏诸法自然之相,审自证明。吾已过一、已过二、已过三,不复往来处在生死,心意澹然不可移转。』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己身观过去,未来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阿那含获过去法耶?未获过去法耶?」
答曰:「阿那含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何谓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然阿那含身在过去、法在未来,是谓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又复,阿那含身在未来、法已过去,此亦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阿那含身未过去、身未现在,法已过去、法已现在前,是谓阿那含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斯陀含获过去法、尽过去法乎?」
答曰:「斯陀含虽有过去身,不获过去法、不尽过去法。」
「云何斯陀含有过去身,不获过去法不尽过去法?」
答曰:「斯陀含过去身已灭、过去法未尽,未来法自观已过去、法亦无所有。如阿那含无过去身、有过去法,是故斯陀含不尔。犹如明镜观其面像,不如面面相见,是故斯陀含不如。阿那含识如纯炼金,斯陀含识如未炼金,故有差別。」
佛复问:「云何?族姓子!如汝所言,阿那含获过去法、尽过去法,获未来法、尽未来法,已成就所未成就法耶?」
答曰:「不然。虽为炼金犹未成器,可有金名未有形像。」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善说此义。如阿那含无过去法、尽过去法,无未来法、尽未来法。如今阿罗汉获过去法、尽过去法耶?获未来法、尽未来法耶?」
答曰:「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获未来法、未尽未来法,是故有差別。」
尔时,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二地菩萨具足三禅行?」
答曰:「犹如二地菩萨發无上至真等正觉,不见内身不见外身,系念在前,便自思惟:『我今内身有内过去身耶?无内过去身耶?有内未来身耶?无内未来身耶?』舍此观已,复更思惟:『我今已无内身、已无外身,云何于内身求内过去身、求内未来身?』是谓二地菩萨于己内外身具足三禅。尔时,二地菩萨复作是念:『我今于内外身悉皆分別,当复次观他内外身法与我有异不乎?转自前进观他内外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二地者,于他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二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他过去身成就三禅。」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三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三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三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初地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初地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亦复无初地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初地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复观二地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二地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二地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亦复无二地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二地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如我今观,我三地中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复自观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自于地中观他内过去身无他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他内未来身,况当我有身无身乎?』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三地中具足三禅。」
尔时,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具足三禅?」
答曰:「若四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初地、二地、三地过去身亦无未来身,何况当有四地内过去身?四地内无过去身,四地内未来身,四地内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成就三禅。」
尔时,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五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三禅?」
答曰:「若五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今已舍一地、二地乃至四地,于四地中于内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内观未来身无未来身。复舍此已,观他内过去身无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未来身,况我于五地于内有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三禅。」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具足三禅?」
答曰:「若六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我无身,于无我身中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是谓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三禅。六地善男子、善女人舍无我身已,于他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他观内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于他内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内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七地善男子、善女人,云何于七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在闲静处端坐思惟:『观内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复观内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善男子、善女人复作是念:『我今已舍一地内过去身无过去身,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乃至六地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云何当于七地中有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有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观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乎?」
答曰:「善男子、女人观他内过去身非有他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非有他内未来身。」
佛言:「止止!族姓子!非汝境界。何以故?七地善男子、善女人,观他内过去身亦不有他内过去身,唯无有他内未来身。汝何以故说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他内未来身?」
月光照菩萨复白佛言:「如我观他内未来身非有非无,是故说成就。」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八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观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观他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或时善男子、善女人,自观内过去身时非有非无犹如虚空,未能灭内未来身;或时观内未来身时,未能灭内过去身;或时观他内过去身时,未能灭他内未来身;观他内未来身时,未能灭他内过去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九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自观内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观已,复观他内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观他内未来身,有内未来身耶?无内未来身耶?舍此观已,复作是思惟:『我本无内过去身无过去身,本无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何况当有他外过去身无过去身?他外未来身无未来身,执心牢固不舍本誓。』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三禅。
「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当复修三禅行至坐道场,而不违失。云何为三?一者、观;二者、行;三者、本。若成就三禅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为观?分別法界,知众根本庄严众相,是谓为观。云何为行?往诣佛树现身色相,诸漏已尽,不为尘垢之所染污,诸佛如来之所常行四非常法,是谓为行。云何为本?菩萨摩诃萨自念:『我今弘誓已备,当使众生备此弘誓。』是谓为本。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行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具三禅得至道场。云何为三?一者、空空;二者、空想;三者、空识。若具此三空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为空空?所谓空者,观内法空外法空,观一世界、二世界,乃至无数阿僧祇世界,是谓为空法。云何为空想?便入定意尽观世界,亦不生念有空无空、有我无我,是谓为空想。何谓空识?入定意时,复作是观:『吾今以众生念更无他想,当净众生如我无异。然此众生有无量识,吾今当以何识化彼众识?吾今当以空识令此世界皆悉如空,令彼众生分別识著。』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具此三禅。
「复有三法所可修行。云何为三?一者、分別世界;二者、分別众生界;三者、分別第一义。若修此三法者,便能进趣道场而无所畏。云何分別世界?尽能遍观一切诸界,有清净者不清净者,皆悉了知亦无错谬,随意选择修治佛土,是谓世界。云何众生界?复当遍观一切众生,常以权便而教化之,不舍弘誓旷大之心,经历劫数不以为难。是谓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众生界。云何成就第一义?一一分別众生义趣悉归于空,无我人寿命亦无一二,至一切法亦复如是,是谓分別第一义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者,便能具足进趣道场。
「复有三神足法。云何为三?一者、神足知过去法;二者、神足知未来法;三者、神足知现在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法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神足知过去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过去法如虚空想,分別过去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过去法。云何神足知未来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未来受形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未来法。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现在一切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现在法。是谓九地成就三法进趣道场。
「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复有三法得至道场。云何为三?一者、身净;二者、口净;三者、意净。具此三法得至道场。云何身净?身已越过无量德行,本行已灭更不造身行,身身通达无所罣碍,是谓九地菩萨身净。云何口净?出无量教。未曾亏损甚深妙藏,是谓口净。云何意净?除去染著不受尘垢,是谓意净。」
尔时,月光照菩萨便说斯偈:
「是谓九地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
菩萨璎珞经卷第五
校注
【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6 册 No. 656 菩萨璎珞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Jasmine 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