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璎珞经卷第五(一名现在报)

生佛品第十四

尔时座上有菩萨摩诃萨名分別说施普于无量诸佛世尊造众德本即从坐起前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颇有如来至真等正觉于过去世未来现在一时一日中知过去三事未来现在三事得成佛不乎

答曰「无也何以故如来至真等正觉随其变化观见国土应适众生乃有所成耳犹如菩萨摩诃萨不以国土为国土不以众生为众生分別法界法智所生如来神智非世俗智世俗智者从欲色界至有想无想天乃谓世俗智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已过此智云何出生诸法成如来至真等正觉乎此事不然何以故如来如如如来如如世界如诸法性如不思议未来如于彼世界劫数如如来劫数如一如不二如诸有如诸法性空如亦不生亦不灭亦无著断诸佛世尊所出名号于彼劫数无限无量不可称记不见有长亦不见短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云何出生诸法无形不可见未来未起无记不见有记如无形法种种异名句身亦尔味身亦尔无各各名身无各各句身无各各味身何以故一切诸法各各虚空亦不有善亦不有恶亦不有福非不有福或有行或无行

尔时有菩萨名无尽慧得此性空如如无法即从坐起白佛言「我今堪任于如来前说有行无行如空性如如法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恣汝所说

无尽慧菩萨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习有行无行便能具足一切诸法成等正觉云何有行无行诸法不生不灭无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无行必终诸法分別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菩萨有行无量有名身不见本末无量有句身不见本末量味身不见本末是谓菩萨无行若善男子善女人知三世法有生有灭于中分別悉无所有是谓菩萨有行

尔时无尽慧复白佛言「未究竟法使令究竟未灭尽法使令灭尽是谓菩萨无行若有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不见有量不见无量是谓菩萨有行

「复次善男子女人初生道心行无上正真道不以称讥苦乐利衰毁誉甘乐其中是谓菩萨无行如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众生一意一心分別三世断灭之法是谓菩萨有行

「复次善男子女人于无量劫中行勤苦行欲得闻受如来言教是谓菩萨无行复次善男子女人行四等心不以四等以自称叹是谓菩萨有行

「不染不污无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菩萨无行若善男子女人非义非无义非有成非无成亦不有对亦不无对是谓菩萨有行

「或以国土清净无所染自不见国土有所成就是谓菩萨无行若复于诸法不生妄见而无所起以无尽法能自缨络是谓有行亦不有亦不无是谓菩萨无行

「复次善男子女人观一刹土如空无异不以异刹系在一国是谓菩萨有行复自观见本有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有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菩萨无行

「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一一分別界非我界世非我世有非我有是谓菩萨有行复次族姓子分別三界行无所行不见作亦不见不作是谓菩萨无行

尔时如来问无尽慧菩萨曰「汝住何等法而说此乎无行起于有行有行起于无行何由而从如来而自说有行无行耶

无尽慧菩萨复白佛言「本从自觉如今始果唯愿世尊敷演宣畅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善思念之今日如来当为汝敷演其教云何族姓子汝本發意成无上等正觉为从有行为从无行

答曰「不从有行不从无行

佛言「云何族姓子若不从有行不从无行云何得成等正觉乎

答曰「有如如如亦如如是故不从有行不从无行

佛言「汝本何以不發此问吾先已说有行无行

菩萨璎珞经本末品第十五

尔时世尊将欲示现菩萨之行即入本净三昧令一切众生悉见过去未来现在诸法本末复令众生见诸佛无量世界诸佛世尊有成就者不成就者或从一地乃至十地有现在身行不现在身行令一切众生一一分別

尔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将欲度众生便笑从面门出大光明乃照无量恒沙刹土从欲界上至有想无想天悉见光明于彼光明演出无量众生根本云何为众生本末于是善男子善女人修行一法无量智慧便能具足净佛国土教化众生

尔时世尊告诸会等诸无著行「云何无著行从初發意乃至成佛五十四法不著空行于是善男子善女人常当思惟不离须臾云何为五十四一者分別五阴起亦知起灭亦知灭然彼五阴有生无生有圣行无圣行有空观无空观

「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別五阴何由而生何由而灭色本无生如今有生解色非有非无或有色有或有色过去当来今现在色亦复如是本无有色不见本色于过去中不见过去色于未来中不见未来色于现在中不见现在色过去色非现在色非未来色未来色非过去色非现在色现在色非过去色非未来色菩萨摩诃萨尽能分別一一悉知

「复次善男子女人分別痛法解知痛无所起观过去痛本无此痛亦知此痛非有过去过去痛非未来现在未来痛非过去现在现在痛非过去未来何以故未来痛本无此痛若善男子女人观现在痛亦非前痛亦非后痛非过去痛非未来痛痛亦不自知痛然后乃知本净末净

「若善男子女人复当思惟过去五阴想法本无此想过去五阴想不知未来现在想未来想不知过去现在想现在想不知过去未来想想无有想

「若善男子女人于未来中分別未来想未来想不自知未来想未来想不知过去现在想未来过去想不知未过去想不知未来现在想

「若善男子女人于现在中分別过去想亦无有过去想分別未来想亦无有未来想分別现在想亦无有现在想于现在过去亦无过去想于现在未来亦无现在未来想于现在想亦无有想

「若善男子女人复当于过去分別五阴行何由生复何由灭过去行亦不有行分別过去行非过去行过去行非未来行非现在行未来行非过去行非现在行现在行非过去行非未来行过去未来行非过去未来行过去现在行非过去现在行何以故行本无所有亦不有行

「若善男子女人于未来中便当具足于未来行于未来中不见过去行不见现在行于未来中不见未来过去行不见未来现在行亦不见未来现在行何以故本无有此行

「若善男子女人于现在中复当分別过去行亦无过去行亦无未来行亦无现在行于现在行观现在过去行亦不见现在过去行于现在观现在未来行亦不见现在未来行观了诸行悉无所有

若善男子女人于过去中观过去识亦不见过去识于未来识亦不见未来识于现在识亦不见现在识于过去识亦不见过去未来识于过去中亦不见过去现在识亦不见识

「若善男子女人于未来中不见过去识未来识于未来中不见未来过去识不见未来现在识若善男子女人于现在识不见过去识不见未来识于现在中不见现在过去识不见现在中未来识是谓善男子女人分別五阴本末空也

菩萨璎珞经非有识非无识品第十六

尔时形响菩萨白佛言「世尊向闻如来至真等正觉已说众生根本如我今日欲承如来威神说有识无识唯愿世尊听者果敢当说

佛言「族姓子乐说便说

形响菩萨即于佛前以偈赞佛

「世尊大弘誓  知众生根
今日已得听  神尊口言教
本从无数佛  恒求闻此要
闻圣尊教  听说有无教
昔我无数劫  承事诸圣尊
如我今已获  音响辩第一
相亦不有相  亦不见有无
无尘无诸垢  今号人中尊
人生本无生  况我复有生
以我无生意  欲说小慧本
不敢以愚情  宣畅如来教
自忆昔行本  唯听不敢疑
生死无有量  受身复受身
至竟怀狐疑  唯听敷演之

尔时形响菩萨说此偈已前白佛言「世尊解第一义不別彼识此识者是谓有识无识不见有行不见无行执诸法一相悉无悉有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分別种姓此清净识此非清净识我相好成就彼相好不成就悉能观了而无所有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分別时节睹见诸佛此劫有佛彼劫无佛不以有佛而怀喜悦正使无佛亦复不是谓菩萨有识无识我复观见众生之类有权方便者无权方便者于中不起想行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复观众生知其年岁限数或有众生应从前劫而得度者复有众生应从后劫而得度者或有众生应从现在劫而得度者亦不见此劫有度无度是谓菩萨有识无识

尔时有菩萨名众相具足即从坐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亦堪任于如来前说有识无识」复以此偈而说颂曰

「于恒沙诸佛  造此众德业
心念等正觉  积行识宿命
不著我人寿  生死无根本
道相无形兆  今遭人中尊
三世平等慧  非识非无识
行尽不造行  乃授弟子决
一识亦无一  觉悟深法要
超越诸佛刹  无量诸佛
本从无数世  闻说乃得悟
愿于如来前  听说识无识
分別深妙法  今遭人中尊
尽达泥洹境  唯愿听说之

尔时众相具足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今日号曰众相具足相起不知相起相灭不知相灭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

众相具足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自念昔从识慧如来至真等正觉闻说此要诸有众生从初發意乃至成佛不见识是谓菩萨有识无识若善男子女人一一分別六衰六入知过去衰非过去衰知未来衰非未来衰知现在衰非现在衰于中不起想著者是谓有识无识

种姓生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日于如来前闻音响菩萨说有识无识复闻众相菩萨说有识无识云何世尊所言识云何为识

佛言「如空等

种姓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空等

佛言「不生不灭不著断也

种姓生菩萨白佛「今问如来识所起乃以空报我耶

佛言「不然我今说识非有非无故号有识无识

种姓生菩萨言「识为有相为无相乎

佛言「识亦非有相非无相

种姓生菩萨白佛言「云何识非有相非无相

佛言「本不有相亦非今相故曰本识非今识今识非本识故曰识非有相非无相也

尔时种姓生菩萨白佛言「若使有相非识无相非识何以故说识识

佛言「随识所起识起则起识灭则灭是故非有相非无相也

佛复告族姓子「云何种姓生菩萨汝今识有乎

答曰「无也何以故无形无像非今有非过去有非未来有

佛言「汝已自说识无有识非今非未来非过去汝今言是谁乎

「欲言识耶种姓生

佛言「我不问此识菩萨生但问识为有为无

答曰「识非有非无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

尔时种姓生菩萨白佛言「云何世尊如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为从识说有说无为不从识说有说无

佛言「汝以何等义而问如来

种姓生菩萨白佛言「向如来问『汝今说有识无识乎有当来今现在过去乎无当来今现在过去乎』我报曰『无也世尊』如今世尊言亦无今当来过去识我与如来识何所在

佛言「我已先说非有识非无识但为如来至真等正觉以若干法觉悟众生云何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体知此法者便能具足一切诸法

尔时有菩萨名曰力盛即从坐起复白佛言「我亦堪任说有识无识」力盛菩萨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本从十力尊  闻此有无识
贤圣八等道  演畅无碍慧
音声各各异  众生界不同
施惠无等想  称号为十力
若我后成佛  分別诸法界
从一行无二  唯愿听说识
道本从我生  由我不生识
计了无思想  非有识无识
积小至大行  乃自致觉悟
生死非可量  神识岂可尽
我今承尊神  少欲自演说
唯愿在圣颜  得近诸佛藏

尔时力盛菩萨说此偈已便白佛言「云何世尊若有分別如来十力不可沮坏云何如来十力不可沮坏一者如来發意求无上等正觉不可沮坏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复知和合彼此不见本末是谓菩萨有识无识观众生行本了自然乃知无量本所从来是谓菩萨有识无识一切诸法本无有形积由痴故便生此识分別此痴不知所从起灭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分別众智有三事行本从有明还堕四颠倒于四颠倒了为幻化亦不见倒亦不见非倒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复于四事观众生本末具足五行者寻能思惟即成五事若善男子女人于本无行行无行迹何谓为五一者二者转念三者四者五者无尽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复有识法不可思议或善权非人所测有四事行睹见诸佛刹土有生起灭便能成就不见起灭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如来至真等正觉观过去当来现在亦不见过去当来现在根本若生五趣受五趣众生形已得分別五趣随彼所入复能分別受有形根无形根若菩萨摩诃萨已受天根不受龙根虽然欲受龙根便能降诸法雨若善男子女人得阅叉根离彼阅叉根受阿须伦根复能具足有识无识舍彼阿须伦根受彼乾沓和根舍彼根已便能具足有识无识旃陀罗魔休勒人与非人亦复如是是谓菩萨摩诃萨通尽法藏不可思议

菩萨璎珞经无量品第十七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菩萨摩诃萨复能尽知诸佛设教有定有量无量云何族姓子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入此三昧尽知诸佛所设教有量无量尽能知一切诸佛说口行说身行说意行或复示现游十方世界度东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方诸佛设教度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南方诸佛设教度西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方诸佛设教度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北方诸佛设教度东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北方诸佛设教度东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南方诸佛设教度西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南方诸佛设教度西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北方诸佛设教复游上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上方诸佛设教复至下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下方诸佛设教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放大光明普照无数十方世界尽令众会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甚深设教度所度「此有十八慧明于是族姓子族姓女便能具足如来设教能使界有非界想能使非界有界想于彼世界说一观法是谓善男子女人于十八慧明成就一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豫察未来无数世事及知过去现在佛非佛菩萨非菩萨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二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过去无量无缘无数尽不见尽起不见起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三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内外分別四非常行于中自观身行具足者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四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佛界无量不可思议便能分別诸佛二事痴爱悉知性空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明慧成就五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一观内外空我非彼有彼非我有一一知空寂而无所有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六法

「复次族姓子虚空无相不可以与虚空作相于中自分別身如彼空等者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七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有形无形若有声无声于中分別悉无所有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八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知七观所生四谛圣法总持十八空行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九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知无形法性亦在有生亦在无生于中分別悉无所有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观无量世界知有起有灭犹如幻师观镜中像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一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知七苦根本云何为七一者知此心不从彼出彼心亦不在此二者彼苦心无我无人此苦心无我无人三者诸佛世界不可思议如来至真等正觉尽能度彼量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内自思惟苦空非我不见有身如镜照像五者若我受形断十身法亦不见十身本从我有六者以无畏法不娆彼受诸有受教者意不移易七者观行无行本行我行未来行非有非不有非无非不无此号七苦行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二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观无量空于无量空想不自生念亦不见彼念何以故以无量世界空无相故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三法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观无量四苦云何为四苦于阎浮利内观无量众生诸苦原本一者生苦知生本末恒念胎厄二者老苦形异色变壮意不存三者病苦一大增则一病增四大增则四病增一大灭则一病灭四大灭则四病灭云何族姓病为起灭为不起灭

尔时菩萨名本灭前白佛言「世尊四大本灭非起灭也

佛言「族姓子云何四大本灭非起灭

答曰「本无四大今生非本有是故本灭非起灭

佛言「族姓子云何为本灭云何为起灭

答曰「本无有形本无有生不见苦不见非苦是谓本灭所言起灭者我心现在能令此心潜伏不起是谓起灭

佛言「云何族姓子过去心现在心过去心非现在心现在心非过去心云何本灭起灭

答曰「本者无灭起者无灭

佛言「族姓子本灭起灭何由而生

答曰「无生故生

尔时世尊叹本灭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于如来前快作是言『所谓死苦临欲死时舍身受身中间停住未知所趣当来过去现在当于尔时神便恐怖是谓死苦』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四法

「复次族姓子若男子女人分別无我苦空非身具此四行便能受如来莂云何为四于是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计我无我非有色非无色解了无所有者是谓无我若复善男子善女人思惟法界苦无根本说非有苦亦不有生灭是谓分別苦无苦如众生无量想遍满虚空界遍知此想本识所生皆尽于空乃为空云何为非身所谓非身我得我分別我无我见无见闻无闻非有见非有闻是谓非身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五法

「复次族姓子如我如诸佛法如与诸佛法如不异不有佛法不有如亦复不异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六法

「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至真等正觉于本行愿知等分众生三毒多少不见三毒三清净法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七法

「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善女人自念过去无数恒沙劫复知现在无数恒沙劫复知当来无数恒沙劫于中一一分別而无所有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八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別十八明慧在大众中无所畏惧犹勇健国王有所典领诸有亲附者皆承王教无有阙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圣慧法教以法印所封则能备悉无量慧门云何为无量慧门诸佛不可思议诸佛刹土不可思议诸法不可思议诸法法性不可思议比丘僧不可思议僧法不可思议僧刹不可思议如此法行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本从无数经历劫限恒为一意而不错谬有善男子善女人守一行本知有尽无尽知诸佛有尽无尽乃能具足平等道行

尔时有菩萨名月光照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我今堪任说有尽无尽诸法门行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四法本具足五行便能尽知如来根本云何为四一者在世尽知去就分別道法世法是谓成就一法

「复以无形色相定意感诸国土于彼国土教化众生示现无为之教是谓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二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于己身法不自见身能度于无量众生终不舍众生法界是谓成就三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分別如来三法行本云何为三法行本一者经行可去知去可来知来可坐知坐系意明想心不愦乱二者坐禅若欲诣座结加趺坐便去众想一意一心不转其身终竟禅定初不错乱若复兴作施诸善事所造必成无他余想是谓于三法中成就四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于过去当来现在尽知当生未生已生便能于中作师子吼不失本行之法是谓成就五法

「复次善男子女人菩萨摩诃萨当复觉知如来三行如来禅定非世俗禅亦非罗汉辟支佛禅亦非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禅何以故余禅有限如来禅者亦无有限

尔时世尊告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为世俗禅为学禅为无学禅从一地乃至十地禅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从如来所闻其中诸事诸有欲界众生若男子女人从初發意乃至成佛初在道地未处菩萨位中便得三禅有过去禅有未来禅有现在禅是善男子善女人虽得此三禅正可自知身中过去身身中未来身身中现在身未能知他身中过去身未能知他身中未来身未能知他身中现在身如此善男子女人云何知身中过去身于是世尊若坐禅时便自观身起不净想便自思惟『咄我此身为磨灭法』一意一念唯知不未能知其所趣尔时善男子善女人复自思惟『我今舍此身已当更求观如我今身解知无我然知外物亦复如是一一分別悉无所有』是谓于现在身便能思惟过去未来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自观己身外物已舍此心当更求观『我今此身悉皆分別非有非无彼众生者如我身不』便分別外人内过去身咄嗟此身磨灭不久便起不净想已生不净想知外人内过去身如己无异

「若善男子善女人舍此外人内过去身已复当生观『云何此人内过去心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且舍外人内过去心』便复思惟外人内未来心『咄此身为从何来为从何灭』是谓善男子女人在菩萨位者便能具足三禅之行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学地修三禅法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信地名曰学人便欲前进向所趣道即诣六静处若树下塚间无事及虚空露便能结加趺坐端心思惟自欲具足三禅行法是时善男子善女人内自思惟『自观内过去身本从何生复从何灭』复自思惟『咄嗟此身本无所生本无所灭』善男子善女人即舍此身已复更求观『我今此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未来身者亦复然耶』便自思惟『内未来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便自生念『此内未来身亦不有生亦不有灭』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学地内身具足三禅

「云何学地观内身于他身具足三禅是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身已自观外身内过去身本从何生本从何灭便自思惟『咄他内过去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亦不生亦不灭』复舍此已而更求观『此内过去身已不复生已不复灭此内未来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便自生念『此内未来身亦不生亦不灭』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他身内过去未来身具足三禅

佛告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无学地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禅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趣漏地断无漏法便自思惟结加趺坐内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亦不生亦不灭』尔时无学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观已复更思惟『我今已观内过去身当复观我我过去身亦不见灭亦不见生亦劫无有亦无生死亦无刹土』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无学地具足三禅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一地菩萨不尽诸行具足三禅

答曰「以无身观观身念以无念本不失念行不以声受音响过初菩萨地三过信地三越一切诸法是谓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禅

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不见汝一地三禅乎

答曰「不见有界是故不说

佛言「无身耶有身耶何以故不说

答曰「有身

佛复问曰「身为法身为四大身

答曰「是父母身

佛言「汝今以父母身云何成就三禅

月光照菩萨白佛言「如我初求如来至真等正觉坐树王下无畏亦无恐惧心便念三界然炽法即自思惟『过去诸佛悉般泥洹为能度几所众生过去须陀洹过去斯陀含过去阿那含过去阿罗汉过去辟支佛』复自思惟『于未来亦复如是』是谓一地菩萨具足一禅行如我一地菩萨观见三界一地行本越次罗汉辟支佛上是谓一地菩萨成就二禅若一地善男子善女人分別内外守身三空演说法教无有差错是谓一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汝何不说斯陀含阿那含三禅耶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见地便自思惟『己身内过去身内未来身亦不有此身亦无佛想亦无法想亦不见身想』是谓内过去身具足三禅云何内未来身具足三尔时斯陀含复自观内外舍诸尘劳于三禅地系念不忘虽自获证不坏自相犹如法法自相自分別名身句身味身复观外无量众生不兴佛想成就佛想平等无二悉令清净不见往来无有近远是谓斯陀含于内未来身具足三禅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以得不还道便自分別『吾今定在受证之地不坏诸法自然之相审自证明吾已过一已过二已过三不复往来处在生死心意澹然不可移转』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己身观过去未来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阿那含获过去法耶未获过去法耶

答曰「阿那含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何谓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然阿那含身在过去法在未来是谓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又复阿那含身在未来法已过去此亦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阿那含身未过去身未现在法已过去法已现在是谓阿那含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斯陀含获过去法尽过去法乎

答曰「斯陀含虽有过去身不获过去法不尽过去法

「云何斯陀含有过去身不获过去法不尽过去法

答曰「斯陀含过去身已灭过去法未尽未来法自观已过去法亦无所有如阿那含无过去身有过去法是故斯陀含不尔犹如明镜观其面像不如面面相见是故斯陀含不如阿那含识如纯炼金斯陀含识如未炼金故有差別

佛复问「云何族姓子汝所言阿那含获过去法尽过去法获未来法尽未来法已成就所未成就法

答曰「不然虽为炼金犹未成器可有金名未有形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善说此义如阿那含无过去法尽过去法无未来法尽未来法如今阿罗汉获过去法尽过去法耶获未来法尽未来法耶

答曰「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获未来法未尽未来法是故有差別

尔时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二地菩萨具足三禅行

答曰「犹如二地菩萨發无上至真等正觉不见内身不见外身系念在前便自思惟『我今内身有内过去身耶无内过去身耶有内未来身耶无内未来身耶』舍此观已复更思惟『我今已无内身已无外身云何于内身求内过去身求内未来身』是谓二地菩萨于己内外身具足三禅尔时二地菩萨复作是念『我今于内外身悉皆分別当复次观他内外身法与我有异不乎转自前进观他内外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二地者于他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二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他过去身成就三禅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三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三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三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初地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初地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亦复无初地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初地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复观二地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二地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二地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亦复无二地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二地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如我今观我三地中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复自观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自于地中观他内过去身无他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他内未来身况当我有身无身乎』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三地中具足三禅

尔时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具足三禅

答曰「若四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初地二地三地过去身亦无未来身何况当有四地内过去身四地内无过去身四地内未来身四地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成就三禅

尔时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五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三禅

答曰「若五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今已舍一地二地乃至四地于四地中于内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内观未来身无未来身复舍此已观他内过去身无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未来身况我于五地于内有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三禅

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具足三禅

答曰「若六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我无身于无我身中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是谓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三禅六地善男子善女人舍无我身已于他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他观内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于他内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内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七地善男子善女人云何于七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在闲静处端坐思惟『观内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复观内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善男子善女人复作是念『我今已舍一地内过去身无过去身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乃至六地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云何当于七地中有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有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观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乎

答曰「善男子女人观他内过去身非有他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非有他内未来身

佛言「止止族姓子非汝境界何以故地善男子善女人观他内过去身亦不有他内过去身唯无有他内未来身汝何以故说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他内未来身

月光照菩萨复白佛言「如我观他内未来身非有非无是故说成就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八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观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观他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或时善男子善女人自观内过去身时非有非无犹如虚空未能灭内未来身或时观内未来身时未能灭内过去身或时观他内过去身时未能灭他内未来身观他内未来身时未能灭他内过去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三禅

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九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三禅

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自观内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观已复观他内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观他内未来身有内未来身耶无内未来身耶舍此观已复作是思惟『我本无内过去身无过去身本无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何况当有他外过去身无过去身他外未来身无未来身执心牢固不舍本誓』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三禅

「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当复修三禅行至坐道场而不违失云何为三一者二者三者若成就三禅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为观分別法界知众根本庄严众相是谓为观云何为行往诣佛树现身色相诸漏已尽不为尘垢之所染污诸佛如来之所常行四非常法是谓为行云何为本菩萨摩诃萨自念『我今弘誓已备当使众生备此弘誓』是谓为本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行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具三禅得至道场云何为三一者二者空想三者空识若具此三空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为空空所谓空者观内法空外法空观一世界二世界乃至无数阿僧祇世界是谓为空法云何为空想便入定意尽观世界亦不生念有空无空有我无我是谓为空想何谓空识入定意时复作是观『吾今以众生念更无他当净众生如我无异然此众生有无量识吾今当以何识化彼众识吾今当以空识令此世界皆悉如空令彼众生分別识著』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具此三禅

「复有三法所可修行云何为三一者分別世界二者分別众生界三者分別第一义若修此三法者便能进趣道场而无所畏云何分別世界尽能遍观一切诸界有清净者不清净者皆悉了知亦无错谬随意选择修治佛土是谓世界云何众生界复当遍观一切众生常以权便而教化之不舍弘誓旷大之心经历劫数不以为难是谓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众生界云何成就第一义一一分別众生义趣悉归于空无我人寿命亦无一二至一切法亦复如是是谓分別第一义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者便能具足进趣道场

「复有三神足法云何为三一者神足知过去法二者神足知未来法三者神足知现在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法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神足知过去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过去法如虚空想分別过去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过去法云何神足知未来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未来受形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未来法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现在一切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別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现在法是谓九地成就三法进趣道场

「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复有三法得至道场云何为三一者身净二者口净三者意净具此三法得至道场云何身净身已越过无量德行本行已灭更不造身行身身通达无所罣碍是谓九地菩萨身净何口净出无量教未曾亏损甚深妙藏是谓口净云何意净除去染著不受尘垢是谓意净

尔时月光照菩萨便说斯偈

「身净无瑕秽  内外无所染
德高无等侣  永灭欲怒名
口净演诸教  不漏诸过失
乃至取灭度  口教无有穷
意净除贪著  慈愍无增减
受生无量中  觉悟不悟者
九地过法界  非有亦不无
此等善男子  已入如来境
我本无量世  勤学追师侣
由未履此行  况余坠落者
守行无所著  积一得作佛
行过出三界  人中师子吼

「是谓九地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

菩萨璎珞经卷第


校注

生【大】菩萨璎珞经生【宋】【元】菩萨璎珞生【宫】不分卷【宋】【元】【明】【宫】 普【大】昔【宋】【元】【明】【宫】 如【大】如如【宋】【元】【明】【宫】 如如来如如【大】〔-〕【元】【明】 如【大】〔-〕【宫】 见【大】见有【宋】【元】【明】【宫】 量【大】量有【元】【明】 女人【大】善女人【宋】【元】【明】【宫】 无行【大】*有行【宫】* 有行【大】无行【宫】 (若复所起)十三字【大】〔-〕【宫】 缨络【大】璎珞【宋】【元】【明】【宫】 是谓有行【大】〔-〕【宫】 有行【大】菩萨有行【宋】【元】【明】 而【大】而行【宋】【元】【明】【宫】 如【大】无【明】 经【大】〔-〕【宫】 本【大】无【宋】【元】【明】 在【大】〔-〕【宫】 善男子女人【大】善男子善女人【宋】【元】【明】男子女人【宫】 来【大】来过去想【宋】【元】【明】【宫】 来【大】来行【宋】【元】【明】【宫】 若【大】善【宋】〔-〕【宫】 卷第四终【宋】【元】【宫】卷第七终【明】 卷第五首【宋】【元】【宫】卷第八首【明】译号同异出于首卷〔菩萨璎珞经〕品题-【宋】【元】【明】【宫】 原【大】下同源【元】【明】下同 闻【大】蒙【宋】【元】【明】【宫】 执【大】*报【宫】* 睹【大】观【明】 戚【大】灭【宫】 悟【大】下同悟【宋】下同【元】下同【明】下同【宫】 土【大】刹【宋】【元】【明】【宫】 相【大】想【宋】【元】【明】【宫】 也【大】耶【宋】【元】【明】【宫】 耶【大】也【宋】【元】【明】【宫】 言【大】〔-〕【宋】【元】【明】【宫】 也【大】*〔-〕【宫】* 乎【大】〔-〕【宫】 曰【大】言【宋】【元】【明】【宫】 乎【大】耶【宋】【元】【明】【宫】 或【大】惑【宋】【元】【明】【宫】 和【大】惒【明】 旃【大】真【宋】【元】【明】 魔【大】摩【宋】【元】【明】【宫】 教【大】言教【宋】【元】【明】【宫】 度【大】*〔-〕【宋】【元】【明】【宫】* 界【大】〔-〕【宫】 一【大】五【元】 缘【大】边【元】【明】 慧明成就【大】行明具足【宋】慧明具足【宫】 二【大】一一【宫】 一一知空【大】三知虚【宋】【宫】 法【大】*明慧【宋】【元】【明】【宫】* 复次【大】若【宋】【元】【明】【宫】 复次【大】若有【宋】【元】【明】【宫】 利【大】刹【宫】 子【大】子则【宋】【元】【明】【宫】 说【大】说苦【宋】【元】【明】【宫】 乃【大】谓乃名【宋】【明】【宫】谓乃若【元】 法【大】〔-〕【宋】【元】【明】【宫】 明慧【大】*慧明【宋】【元】【明】【宫】* 若善男子善女人【大】〔-〕【宫】 子【大】〔-〕【宋】【宫】 诸【大】〔-〕【宋】【元】【明】【宫】 法性【大】刹【元】【明】【宫】 有【大】〔-〕【宋】【元】【明】【宫】 系【大】下同系【元】【明】下同 加【大】下同迹【宋】【明】【宫】下同 余【大】诸【宫】 磨【大】摩【宋】【宫】 净【大】净乎【宋】【宫】 已【大】以【宋】【元】【明】【宫】 哉【大】我【宋】【元】【明】【宫】 之【大】〔-〕【宋】【元】【宫】 菩萨【大】*〔-〕【宋】【元】【明】【宫】* 前进【大】进善【宋】【宫】 靖【大】地【元】【明】精【宫】 三【大】二【元】 而【大】复【宋】【元】【明】【宫】 亦【大】无【宋】【元】【明】【宫】 观【大】观不【宋】【元】【明】【宫】 行【大】禅【宋】【元】【明】【宫】 法【大】〔-〕【宋】【元】【明】【宫】 法【大】现【元】【明】 前【大】〔-〕【宫】 汝【大】法【宫】 耶【大】也【宫】 像【大】像名【宋】【元】【明】【宫】 无【大】有【宋】【元】【明】【宫】 内【大】内有【宋】【元】【明】【宫】 内【大】〔-〕【宋】 无【大】非【宋】【宫】 未来身【大】〔-〕【宋】【元】【明】【明】 佛【大】〔-〕【宋】【元】【明】【宫】 人【大】人不【宋】【元】【明】 地【大】地菩萨【宋】【元】【明】【宫】 菩萨【大】*〔-〕【宋】【宫】* 空【大】*〔-〕【宫】* 空法【大】空【宋】【宫】空空【元】【明】 生【大】〔-〕【宋】【元】【明】 想【大】想念【宋】【元】【明】【宫】 何【大】*何为【宋】【元】【明】【宫】* 次页不分卷【宋】【元】【宫】但元本缺品名 五【大】八【明】
[A1] 末【CB】【丽-CB】未【大】(cf. K12n0385_p0565a06)
[A2] 度【CB】【丽-CB】[-]【大】(cf. K12n0385_p0567a17)
[A3] 便【CB】【丽-CB】【碛-CB】使【大】(cf. K12n0385_p0577c17; Q12_p0268b10)
[A4] 三【CB】【大】
[A5] 观【CB】[-]【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菩萨璎珞经(卷5)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