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习三禅行者,便获具足诸善功德,游诸佛国供养承事诸佛世尊。」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便说斯偈: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告善男子、善女人:「过去无数恒沙劫中有佛出现,名曰见无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亦于此处成佛。时有国王名曰吉满,于此治化,人民炽盛、五谷丰熟,七宝成就。所谓七宝者:珠宝、轮宝、玉女宝、马宝、象宝、典藏宝、典兵宝。复有千子,多伎勇捍六艺备具。尔时,吉满大王年既衰末,欲舍王位,从彼如来、至真、等正觉净修梵行,即授王位与第一太子,便诣见无佛所,求修梵行,追寻彼佛十二年中修此三禅,时犹未解一句之义。复从彼佛去世已来,中间二十大劫无佛,后有佛出,复诣彼佛修于梵行,如是经历十二亿那术诸佛,一一诸佛所净修梵行。复从彼来供养无数诸佛,久久后乃遇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从彼受三禅慧,至今方乃得之。」
佛告诸来会者:「尔时,吉满国王者岂异人乎?莫造斯观。何以故?尔时吉满国王,今我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是。从彼已来,今乃获此三禅本行,自致成佛坐于道场。」
尔时,世尊复说颂曰: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时座上百千亿众生皆發无上正真道意。复有诸天、世人随所念道各自成就。
尔时,有菩萨名曰净,白佛言:「夫转轮圣王典四天下,便能具足七宝,然后乃名为转轮圣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有七法度无极,然后乃名为至真、等正觉。今问如来!七法为有形?为无形?」
佛言:「止止!族姓子!吾今解汝机辩。如族姓子所问,如来七法则无有形。何以故?此法甚深不可穷尽,但为众生故现有穷尽,然此七法无有穷尽。」
尔时,净菩萨白佛言:「转轮七宝复有形耶?无有形耶?」
佛言:「亦有形有情,亦有形亦无情。云何有形有情?玉女宝、象宝、马宝、典藏宝、典兵宝,是为有形有情。云何有形无情?轮宝、珠宝,是为有形无情。」
尔时,净菩萨白佛言:「世尊!如转轮圣王在天之坐,意有所念寻念即至,尔时有形有情王念便至,为有情而至?无情而至?」
佛言:「此虽有情王念便至,非彼知王意至。」
净菩萨白佛言:「彼虽有情,何异轮宝、珠宝乎?」
佛言:「云何?族姓子!轮宝、珠宝亦由念至,然此二者,有音响言教不乎?」
净菩萨言:「无有言教。」
佛言:「如是,族姓子!虽有情以念故则至,不取言教。」
净菩萨复白佛言:「云何?世尊!若转轮圣王心念便至,欲使轮宝、珠宝有言教者得不乎?」
佛言:「得。何以故?转轮王威力使然,便有言教。」
净菩萨言:「转轮圣王非通非感,云何使无情而有言教?」
佛言:「转轮圣王得世俗通,能使世物如念所应,但未能使有情之物令至无情。」
净菩萨复言:「云何使有情之物令至无情?」
佛言:「族姓子!今当为汝一一分別,有情之物令至无情,无情之物令至有情。善思念之,今当为汝说。如转轮圣王观彼有形有情众生,爱而乐者未能舍离,欲使永存终无变易。自念己身受王圣位,但睹其福不睹磨灭,是谓无形之物欲使有情。如善男子、善女人已成道迹,恒自思惟:『我今舍故不复爱乐,欲灭此形无染于识。』是谓有形而灭于情。」
佛言:「族姓子!如四法界,一法界增、诸界有损,诸界悉增、一界有损,此由有情而增,不由无情而增。」
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言,我今当说有情至无情,无情至有情;今如来但说有情至无情,不闻如来说无情至有情。」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今發汝问者皆佛威神。我今反问汝,当一一报我。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在学地成就学法七无漏观,是时复有凡夫过去当来现在心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净菩萨:「云何?族姓子!如今无学修九清净道,尔时复有七无漏观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复言:「族姓子!不退转菩萨得虚空观修十六圣行,尔时无学修九清净道不乎?」
答曰:「不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云何?族姓子!如今八住菩萨得佛形相、获三十二圣谛,尔时复有九清净道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九地菩萨,尔时复有三十二圣谛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如今如来、至真、等正觉,最后降伏十四诸尘垢,尔时复有三禅行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告净菩萨:「今已为汝说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便能具足如来道教,上菩萨位进趣道场,犹如月光众星中明,普曜一切莫不蒙照。菩萨摩诃萨具此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者,便能具足如来圣行,身黄金色众德巍巍,犹紫磨金山,众智自在。」
尔时,净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有情于无情耶?无情于有情耶?」
尔时,世尊闻净菩萨问此义已,便放身支节光明,普照无量诸佛刹土,尽令金色。还摄光明,便告净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今以无相之法而问如来此义。如来、至真、等正觉已过九地故,有情于无情至成得佛乃至道场,是谓无情于有情。何以故?皆由众生有想著故。」
尔时,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以众生故无情于有情,如来今日未离耶?」
佛言:「已离,虽处亦不染。」
又问:「云何?世尊!如来別情乃使无情于有情,唯有无情于有情耶?」
佛言:「族姓子!如来无复別情,更有无情于有情;但以第一义故,无情于有情。」
净菩萨复问:「云何于无情?云何于有情?」
佛言:「族姓子!我无辟支佛阿罗汉心,然有慈悲喜护,是谓无情于有情。」
净菩萨言:「如来今日无情于有情,颇有无情于无情乎?」
佛言:「有。」
净菩萨问曰:「何者是?」
佛言:「我今心灭托在无为,是谓无情于无情。」
净菩萨问曰:「无为亦有情,无情亦有情,名假号耶?云何?世尊言我今心灭托在无为?」
佛言:「族姓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诸法皆悉假号,是亦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
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诸法乱、诸法不定、诸法无常。云何于假号法中,复说无情于有情,有情于无情?」
佛言:「云何?族姓子!我今当以第一义问汝,汝当以一一报我。汝今有情耶?无情耶?」
答曰:「有情。」
佛言:「汝情何所立?」
答曰:「立于无情。」
佛言:「汝今有情,云何立于无情?」
答曰:「舍有趣无,故立于无情。」
佛言:「无情既无,为何所立?」
答曰:「立无所立。」
佛言:「汝今用何等法立无所立?」
答曰:「我今不见有情、不见无情,故立无所立。」
佛言:「族姓子!汝言一切诸法假号。云何于假号法中,说有情于无情,说无情于有情?若当尔者,诸法乱、诸法不定、诸法无常;汝今复说,亦不有情亦不无情,故立无所立。」
尔时,净菩萨默然不报。佛言:「族姓子!汝观何等义默然不报?」
净菩萨言:「我观第一义中无言无说,故默然耳。」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一切诸法皆悉假号,于假号法中非真非有,以染污心故众生不达,各自称说此是泥洹、此是生死;以第一义清净观者,亦无泥洹亦无生死。」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云何?族姓子!审解此义有情无情不乎?」
答曰:「如是。世尊!实无等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受持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义者,便能具足一切诸法。何以故?诸佛世尊一切贤圣皆由此义而得成佛。自今已后,我等善男子、善女人,皆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者。何以故?如我所观如来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由此义而得成就,我等亦当逮此法义。」
尔时,有菩萨名曰无观,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人于此贤劫中,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是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福。云何为十?一者、得无形相法;二者、深入法藏;三者辩才第一;四者、得无量法;五者、获捷疾智;六者、不舍弘誓心;七者、定意自在;八者、逆知众生念;九者、立无生心;十者、行本自然。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若使三千大千刹土满中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成就得菩萨道,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一句义。何以故?诸善功德皆由是生。」
尔时,世尊告净菩萨:「云何?族姓子!令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释提桓因,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佛言:「故不如立信善男子、善女人修三禅本,其功德福甚多甚多。」
佛言:「云何?族姓子!若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梵天,一一梵天神德无量,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一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不可以譬喻为比。」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一地得菩萨号,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二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二地三禅行非一地所能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二地菩萨皆令成就,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三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三地菩萨非二地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三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四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四地三禅非三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四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五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五地三禅非四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五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六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六地三禅非五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六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七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七地三禅非六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七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八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八地三禅非七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九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十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十地三禅非九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十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一生补处三禅非十住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生补处菩萨修三禅行,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云何?族姓子!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如来、至真、等正觉须臾之间念三禅得其功德,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切诸佛世尊由是三禅,而得具足一切诸法。」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尔时,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及诸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生念:「我等欲观如来神智变化无量,游诸世界还复故处无觉知者。」
时有梵天名曰尊复尊,从他方佛刹来,行过三禅无所复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而作颂曰:
尔时,世尊告尊复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能于如来前而问斯义,今当以偈一一分別。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