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

复兴中国佛教说起来千头万绪然我们始终以为应该著重于青年的佛教知识界的佛教在家的佛教今后的中国佛教如果老是局限于——衰老的知识水准不足的出家的(不是说这些人不要学佛是说不能重在这些人)那么佛教的光明前途将永远不会到来在这三点中在家的佛教更为重要

这是一个事实——过去的中国佛教始终在出家的僧众手中明以来(佛教衰落以来)佛教更局促的被保守于山门之内不但一般不信佛法的误会佛教为出家人的佛教学佛等于出家甚至有些护法长者也每以为「护你们(僧众)的法」不知佛教是自己的佛教护法是护持自己所信仰的佛法出家的僧众尤其是女众们劝人学佛每等于劝人出家这所以造成社会人士的普遍错觉时常听见人说大家学佛——当和尚做尼姑不是家庭国家都没有了吗这当然是大大的误会然而误会的责任决不在一般人而在从来主持佛教的僧众佛教越是衰落越与社会脱节误会也就越深所以「学佛并非出家学佛不必出家」这是目前应该普遍宣传的重要论题希望出家同人切不可随便劝人出家不要以佛法当人情摄受无信仰的出家不要把寺院看作衰老病废的救济所应该發展在家的佛教(提高出家众的品质)这才能免除社会的误会使佛教进入正常而光明的前途

什么是我们所要著重的在家的佛教这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佛化的家庭由在家佛弟子来主持弘扬

佛教本不限于出家的声闻佛教有广大的在家信众称为「优婆塞」「优婆夷」大乘佛教在家菩萨比起出家菩萨来无疑的占有更重要的一席佛教不但是出家人的信仰修学证得无论从那一点去看出家与在家可说是完全平等所以在家佛教的發展决非是佛教的衰落我们要促成在家佛教的發达当然应向一般民间去著力非增加在家的信众不可而最有效的最坚强的在家佛教要从佛化家庭——由正信的在家弟子从自己的家庭中去推动再逐渐扩大组织起来

一个在家的正信弟子如果对佛法有正知见有真信仰那必然会流露「法味同尝」的慈心使自己的家庭成为佛化的家庭家庭的每一分子能信受佛教领受佛法的利益关于这一点一般在家佛教信徒显然的非常不够有的自己信佛却从来不曾想到要他的家属信佛父母儿女兄弟夫妇或者信仰异教也以为信教自由不妨各行其是信教自由当然应尊重他们而不可狂妄的干涉然而难道你得到究竟的真正的佛法就心安理得愿意你的亲爱眷属永远漂流于佛教以外沈溺于邪见之中或者仅能得人天的福利而没有解脱自由的希望吗不可干涉他人的信教自由难道就不应该善巧而温和的劝化吗自己信佛而不想引导眷属来信佛这是缺乏同情辜负佛恩连自己的家属都不想引导他们来信佛还说什么普度众生呢自己有没有化导家属信佛的能力是另一问题而化导家属来信佛的决心每一真诚的佛弟子必须贯彻始终而进行温和的长期的说服

假使一位在家弟子皈依三宝以后暴躁的变为温柔懦弱的变为强毅疏懒的变为勤劳奢侈的变为俭朴欺诳的变为信实怪僻的变为和易在家庭中对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夫妇更体贴更亲爱更能尽著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这样家庭因此而更和谐更有伦常的幸福大家会从他的身心净化中直觉到佛法的好处而自然的同情向信佛者看齐同到三宝的光明中来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门是每一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循的方针最要不得的是不知道从自己的净化身心去努力去表现佛弟子的精神却急急的要求在家庭中设立佛堂早晚做著冗长的课诵或者去寺院的时间过多无形中忽略了对家庭的应尽责任或过分施舍而影响家庭经济的健全这使得过著共同生活的家属感到他的消极气息或者觉得很浪费这不但不能引起家属的同情引导家属来信佛反而引起恶感弄得家庭不和即使由于身为家长做儿女的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而这种不良印象种下了儿女他年反佛的因缘了有些丈夫为了减少家庭的苦痛多少将就他的太太然而内心也永是隔碍著为了爱护自己的佛教为了引导家属得到佛法的利乐正信的在家信众应时刻检讨自己使自己成为对佛教的报恩者而不是负债者

时常见到有些信佛的父母不能本著佛陀的教诲(也许是根本不知道)去造成优良和乐的家庭教导儿女使儿女在德性知识技能等方面成为佛化的良好公民但知命令儿女去拜佛烧香命令儿女在早晚做著冗长的课诵或者要他们蔬食不理解青年儿女的心情不培养儿女对于三宝的景仰同情而只是按著牛头吃草以为这就是引他们信佛使他们蒙受三宝的恩光了儿女未成年还会莫名其妙的跟著学一成年就一切都变了佛法是真正的信教自由者信仰是需要自發的所以父母对于儿女应有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命令强迫使儿女从父母的慈爱中接触到三宝的光明引發对于三宝的同情这才能在进入成年的时代成为一良好的正信弟子

我们要發展在家的佛教不能忽略佛教在家庭中进行的正常方法还有需要注意的带有隐遁的独善的小乘佛教对佛化家庭是并不妥当的在家佛教不能不是人乘的佛教从人乘而直接菩萨乘的佛教

在家佛弟子能弘扬佛法主持佛教吗这当然是可能的从教典去考察《阿含经》的质多长者大乘经的维摩诘居士胜鬘夫人不都是弘扬佛法的龙象吗我国古代的大德在印度所亲见的如法显与智猛所见的华氏城的罗沃私婆迷(或作罗阅示)玄奘所见的杖林山的胜军论师磔迦国的长寿婆罗门不都是传授大乘的法将吗以近代的事实来说如我国的杨仁山欧阳渐锡兰的达磨波罗长者尤其是达磨波罗他的摩诃菩提会成为复兴锡兰佛教的支柱在家的佛弟子论理是可以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的然这决非说在家的就行问题在在家的佛弟子对佛法的信念愿力见解实行是否能具备主持佛教的条件

释尊在适应当时的情形而建立的佛教住持的责任属于出家众然在佛教發展中大乘佛教已倾向于在家中心了佛灭千年以后各处的佛教变化都很大如西藏的红教喇嘛是娶妻生子的著名的元代帝师癹思巴就是这样的人物在日本亲鸾建立的真宗主持佛教者也是在家化的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各宗可说是一律向真宗看齐在一般的观念上虽然把红教喇嘛日本和尚看作出家的僧侣其实是什么也不合出家的定义称之为出家简直是大讽刺恰当的名词应该是「主持佛教的在家众」

建设由在家众所主持的佛教有两点是必要的组织的入世的释尊把住持佛教的责任付托僧团当时虽是出家的却有著集体的生活团体的纪律唯有和合而健全的僧团(等于异教的教会)佛教才能因大众的协力而迅速的發展起来近代的中国佛教由于出家众的缺乏组织只能以个人中心而进行无组织的教化缺乏组织是不易存在于今后的世界如在家众而还是如此那是决不因为在家而有办法的希望在家的佛弟子——热心爱护佛法的要从同见同行的组织去著手在过去如佛教正信会佛教居士林等虽说不理想但确乎有过在家佛教的组织雏型在家的佛教组合必须由發心正确动机纯洁的信众来组织又从组织中加强信解成为和乐的内修外化的教团组织的核心分子应该特別审慎如不以佛法为重而只是为了他有地位有经济或有点恶势力东拉西扯混沌一团少数信解佛法的正信弟子不问事也不容许问而主持教务的却是一些特殊人物无信无解把持教团那么在家的佛教集团也还是毫无希望建设在家的佛教必须著重组织(不是耍政治)而要有以正信正见正行为核心的健全组织

在家众无论是声闻法菩萨法都有著正当的职业遍及各个阶层特別是大乘教的领导人物如〈入法界品〉所见的大善知识维摩诘居士所表现的不同身分都是社会的中坚分子以不同的业务向同一的佛法而前进所以在家的佛教在共同的佛教组织中应各从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自己所知所行的业务即是修学菩萨道的道场与自己有关的种种人即是自己所摄受教化的大众这才能净化世间才能利乐人群专心于宣教的说法师处理教务的职员那仅是少数人如政党而有宣传人员与党务工作人员一样發扬佛教与主持佛教并不单是这少数人的事情但这少数人却是极重要的应以佛法的信愿解行为标准而从大众中推选出来如建立在家佛教不能把握这主要的意义而只是强调厌离卖弄神秘工作方面不著重入世的实际利行而还只是敲敲打打唱唱念念坐坐说说收弟子争供养那就大可不必多此一举了在家中心的佛教应该是依人乘而趋向菩萨应将佛教的思想推行到一切去日本佛教徒的參与教育工作锡兰摩诃菩提会兴办学校与医院这多少可以作为在家佛教的榜样

建设在家佛教一方面从各人自身做起做到佛化家庭一方面在同见同行同愿的基础上相互联系而组成在家的佛教团来推行宣化修持慈济等工作向这样的目标去努力中国佛教是会大放光明的

说到这裡有两点应解说在先免生误会第一一般出家的僧众听到由在家的佛教教团来主持教化等工作可能非常反对「白衣说法比丘下坐」这不是末法的象征吗在家众而主持教化事业出家众又作些什么如成为在家佛教那不是三宝缺一吗这应该分別解说白衣说法不妨说是末法的现象然并非由于白衣说法而成为末法反之正由于出家佛教的衰落而有白衣说法的现象如出家众的德学集团具足教证功德白衣弟子那裡还想狮子窟裡作野干鸣呢由于出家众德学的衰落真诚的在家弟子要起来赞助弘扬半知不解的也敢来一显身手半知不解的颠倒说法当然要加以纠正而正信正见的大心居士出家众不应反对他要反对应该先来一次自我反省自己不能负责而拒绝別人来这是非佛法的说到在家众主持教化事业并不说一切由在家众垄断出家众不照样可以弘法吗天主教的神父与修女是出家的能主持教会而宣扬他们的福音耶稣教的牧师们是在家的也一样的能主持教会他们不是共存而并进吗所以出家众不必担心如在家佛教發展而出家佛教衰落到无法存在这不是別的问题在出家众本身的没落自身不能适应时代而發扬佛教如出家众自身健全深入佛法而适应众生那一定会与在家佛教携手并进而且在佛教中始终会居于领导地位的这样当然不是没有僧宝了而且在家众的教团即是优婆菩萨僧这不是伟大的个人是在家众的集体组合有著同信同见同愿同行有著民主自由的佛教集团

第二说到在家佛教佛化家庭或者会联想到日本式的佛教有些人是以日本佛教为蓝本而幻想著在家佛教的發扬但契合于佛意适合于中国的在家佛教决不如此老实说现代的日本佛教是从出家佛教而演变到在家佛教在演变的过程中背弃佛法而屈从世俗日本式的佛教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变了质的出家佛教佛化家庭是由在家信众促成全家的学佛是一般的而日本的寺院家庭化却是少数的佛教僧团的特征是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行中国的古旧丛林还多少有此美德寺院子孙化所以不是我们所赞同的而日本的寺院除少数本山外都是父子继承的家庭虽说有本寺与末寺的统摄有对本宗本山的应尽义务而实各寺庙的主持人大都是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而且佛教是真正的信仰自由者但由于家庭的承袭而「寺子」成为当然的佛教主持人这与印度的婆罗门教祭师中国的火居道士有什么差別呢这样的佛教家庭化父子承袭制度是适应于家天下的政治形态适应于家业私有制承继制的社会适应过去的时代日本佛教有过辉煌的业绩但如不能改进永久停滞于私有的家庭化的阶段时代会证明它前途的困难当然日本有日本的国情有日本的传统他们会关心自己的佛教不一定要我们来担心而在中国尤其是遭受重大摧残而进行重建的中国我们是应该加以深切考虑不容许盲目地崇拜

为什么说它是变质的出家佛教呢因为他们本是出家众而放弃了出家的生活回复了男女互相占有经济的家庭私有然而并不曾回到在家本位放弃不了属于教团的寺院财产放弃不了香火经忏放弃不了出家的标帜——袈裟所以这是变了质的出家佛教不是纯正的在家佛教称为佛教教团不论出家在家教团的道场经像法物财产都应归于佛教的公有主持者应从發心正信行愿精进中被推选出来在家的主持教务者宣教者应由教团解决其家庭的生计而家庭的经济必须与教团经济分开

中国佛教的前途我们热烈的寄望于在家佛教的發展但希望它是民主而公有的教团不是少数人的私物


校注

[A1] 民国四二年撰
[A2] 对于【CB】对于【印顺】
[A3] 对于【CB】对于【印顺】
[A4] 属于【CB】属于【印顺】
[A5] 于【CB】于【印顺】
[A6] 等于【CB】等于【印顺】
[A7] 《法苑珠林》卷98「又大五浊经云佛涅槃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偽为信世之四乱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CBETA, T53, no. 2122, p. 1005, c15-22)
[A8] 担心【CB】耽心【印顺】
[A9] 它【CB】他【印顺】
[A10] 它【CB】他【印顺】
[A11] 它【CB】他【印顺】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教制教典与教学(卷6)
关闭
教制教典与教学(卷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