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五

大乘经藏 涅槃部第五

述曰「大涅槃部別在一日一夜通该一代凡是扶律谈常显佛实不灭度者皆此部收又如遗教等经虽在此时以是小机所见仍归阿含

  •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南率宾归王北宾归王鸣)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寿命品第一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大声普告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面门放光遍照十方尔时八十百千诸比丘六十亿比丘尼一恒河沙菩萨二恒河沙优婆塞三恒河沙优婆夷四恒河沙诸离车等男女大小五恒河沙大臣长者六恒河沙诸王眷属七恒河沙诸王夫人八恒河沙诸天女等九恒河沙诸龙王等十恒河沙诸鬼神王二十恒河沙金翅鸟王三十恒河沙乾闼婆王四十恒河沙紧那罗王五十恒河沙摩𥈑罗伽王六十恒河沙阿修罗王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八十恒河沙罗刹王九十恒河沙树林神王千恒河沙持咒王亿恒河沙贪色鬼魅百亿恒河沙天诸采女千亿恒河沙地诸鬼王千万亿恒河沙诸天子十万亿恒河沙四方风神十万亿恒河沙主云雨神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二十恒河沙师子兽王二十恒河沙诸飞鸟王二十恒河沙水牛牛羊二十恒河沙诸神仙人一切蜂王一切山神海神河神皆悉集会树林变白犹如白鹤四天王三十三天乃至第六天大梵天王阿修罗王所设供养倍倍胜前佛皆不受魔王献供并护法咒佛受其咒不受其供大自在天王设供倍前东方虚空等佛遣无边身菩萨来献香饭大地震动南西北方诸佛世界亦有无量无边身菩萨所持供养倍胜于前乃至毒蛇及恶业者一切来集唯除摩诃迦叶阿难二众阿阇世王及其眷属佛面所出光明燿覆大众所应作还从口入纯陀与同类十五人俱愿设最后供养佛即许之为说二施果报无別一者受已得菩提二者受已入涅槃纯陀因大众劝说偈请佛住世佛以偈答纯陀次答文殊不应以如来法同于诸行乃至既去办供地大震动众会哀请佛慰谕之令问所疑并示秘密之藏犹如𠁼字略斥无常苦无我三修无有实义为说胜三修法又我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并说明医禁乳用乳之喻次劝问戒律所疑比丘再辞不堪于是迦叶菩萨承佛神力说偈问法佛赞之曰我初成道有诸菩萨曾问是义如是问者则能利益无量众生次为说菩提因业得寿命长佛视众生同于子想爱念成就诸毁禁者嘱令苦治无有恶心如来长寿最为第一如彼醍醐贼不能得法性无灭三归无异

    金刚身品第二佛为迦叶菩萨说如来身常住不坏由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

    名字功德品第三释大般涅槃名义

    如来性品第四分別开示四义一自正二正他三能随问答四善解因缘义迦叶菩萨言「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佛赞印之次说百句解脱之义次说四人为世间依次明魔说佛说经律种种差別之相次明知常住者知四圣谛次明四颠倒相次说贫女金藏喻涂乳洗乳喻力士额珠喻雪山乐味药喻次明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消则为药不消为毒次明大乘无有三归分別之相次明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次说金𫔇抉膜示二三指之喻又广说十住菩萨见性少分之喻又说梦语刀刀之喻次明十四音名曰字本应离半字善解满字次明二鸟双游之喻次说月无出没半满之喻日出三时长短之喻次广说喻明大涅槃经利益一切唯不能益一阐提人次说先陀婆一名四实之喻以喻如来密语难解次明自知有佛性者名丈夫相次为文殊释本无今有偈义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佛面放光照纯陀身受其供养又化佛及僧受诸大众供养说偈慰喻次广明一切契经有余无余之义为欲调伏诸众生故现身有疾右胁而卧如彼病人

    现病品第六迦叶菩萨劝佛起坐放光遍照利益一切广为迦叶说秘密教及说五人有病行处所谓四果辟支非如来也

    圣行品第七为迦叶菩萨说五种行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涅槃经次即广明圣行护戒如护浮囊得四念处住堪忍地观四圣谛乃至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次答住无垢藏王菩萨说从牛出乳喻并说往昔舍身求半偈事

    梵行品第八为迦叶菩萨说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一知法谓知十二部经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足五知自六知众七知尊卑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因即广明如来慈善根力令诸众生见种种事又为重释本有今无偈义又释一切世间不知见觉菩萨悉能知见觉义于中广明六念法门次叙阿阇世王见佛之事次结示天行品者如杂华说

    婴儿行品第九不能起住来去语言是名婴儿如来亦尔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佛告德王修行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一者有五(一所不闻者而能得闻已能为利益能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无曲能知如来秘藏)(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有十事(一根深难可倾拔于自身生决定想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修佛净土灭除有余断除业缘修清净身了知诸缘离诸怨敌断除二边)五有五事(一诸根完具二不生边地诸天爱念常为天魔沙门刹利婆罗门等之所恭敬得宿命智)得金刚三昧知四法为大涅槃近因(一亲近善友专心听法系念思惟如法修行)除断五事(五阴)远离五事(五见)成就六事(六念)修集五事(知定寂定身心受快乐定无乐定首楞严定)守护一事(菩提心)亲近四事(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信顺一实(一道大乘)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慧善解脱(于一切法知无障碍)初發五事悉得成就(一信心二直心三戒四亲近善友五多闻)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別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四果辟支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大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师子吼品第十一佛告大众恣汝所问吾当解说师子吼菩萨请问「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何故复名常乐我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见」佛赞其具二庄严并细答释于中具明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下者得声闻道中者得缘觉道上者住十住地上上者得无上菩提是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即第一义空名为中道即名为佛名为涅槃又凡有心者定当得成菩提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不可以有退心故言无佛性若有修集三十二相业因缘者得名不退菩萨次明真修戒定慧相次答拘尸那城入般涅槃之因次答何等比丘庄严双树之问次答涅槃无十相故名为无相(色女)时时修习定慧舍相能断十相次答成就十法能见涅槃无相一者信心具足二者净戒具足三者亲近善知识四者乐于寂静五者精进六者念具足七者软语八者护法九者供给同学十者具足智慧次明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能令重业轻受不修身戒心慧名为愚痴能令轻业重受次说恒河七种人喻众盲触象喻次明菩萨当以苦行自试其心次明大海有八不可思议大涅槃经亦复如是次答如来示同胎生之故师子吼说偈赞佛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问善星比丘事佛为答之问未来种种异说事佛具释之又明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二乘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著次明断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次明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次明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次说恒河七众生喻次说佛性常故非三世摄虚空无故非三世摄次明修无常等十想者能得涅槃迦叶菩萨以偈赞佛

    憍陈如品第十三世尊告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常住解脱之色受想行识亦尔苦空无我不净亦尔若离佛法无有沙门及婆罗门亦无沙门婆罗门法尔时外道闻已嗔恚共往阿阇世所求与瞿昙论议王与外道同来佛所先答阇提首那婆罗门问度令出家证果次答婆私咤梵志问亦令证果即入涅槃次答先尼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迦叶梵志问出家五日而证四果次答富那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清净梵志问出家十五日后得阿罗汉次答犊子梵志问出家十五日后得于初果复来问法佛为说奢摩他毗婆舍那已修习得阿罗汉寄谢于佛入般涅槃次答纳衣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弘广婆罗门问并因憍陈如答發广大心佛为發迹显本次明阿难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敕文殊师利以咒摄归命其往语须跋陀梵志寻来见佛问答实相深义大众获益无量须跋得证四果

    • 南本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 (南鸣至竹北凤至白)

      译人同上

      刘宋沙门释慧观同谢灵运再治

      序品第一纯陀品第二哀叹品第三长寿品第四(从寿命品分出为四)金刚身品第五名字功德品第六四相品第七四依品第八邪正品第九四谛品第十四倒品第十一如来性起品第十二文字品第十三鸟喻品第十四月喻品第十五菩萨品第十六(于如来性品分出为十)一切大众所问品第十七现病品第十八圣行品第十九梵行品第二十婴儿行品第二十一光明遍照高贵德王品第二十二师子吼品第二十三迦叶品第二十四憍陈如品第二十五(此部文更精练章安尊者依此作疏但世罕流通而旧本则久行世间矣)

  • 大般泥洹经(六卷) (南白北食)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共觉贤译

    共十八品齐至如来现病而止圣行以下皆未有生公明阐提皆有佛性而见摈斥想依此经

  • 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 白

    唐南海沙门若那跋陀罗与会宁等译

    憍陈如品之末叙须跋陀罗焚尸现神变事

    遗教品第一佛嘱阿难大众护持大涅槃法阿泥楼豆令阿难请问四事佛答以十二因缘正观教示车匿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四念处严心而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等语次答灭后供物不得余用次答深心供养舍利如芥子许与现在供佛无异答茶毘方法当依转轮圣王及答茶毘处所起塔处所并示辟支四果轮王塔式止许帝释一牙舍利却衣显示金身放光三告二十四反上升虚空殷勤劝谕

    应尽还源品第二世尊三返从超入诸禅定普为大众三返说法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便般涅槃八树变白十方大暗尸弃大梵释提桓因楼豆阿难各以偈叹

    机感茶毘品第三金棺自举绕拘尸城待迦叶来棺开身显灌洗缠棺门即闭复现双足心胸火踊七日火尽

    圣躯廓润品第四七国兴兵围拘尸城烟婆罗门唱分八分各各起塔

  •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二卷) (南驹北白)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哀泣品第一阿难述梦那律偈叹大众哀泣

    四童子现生品第二东方善思义菩萨示生作阿阇世王子南方喜信净菩萨示生作师子长者子西方空无菩萨示生作须福长者子北方神通华菩萨示生作师子王兵臣子皆生即跏趺说偈导一切众见佛

    四童子品第三佛为阿难宣唱四童子德

    嘱累品第四四菩萨说偈慰阿难佛以阿难罗云嘱十万比丘又嘱北方五百佛

    度地狱品第五佛身放无数光光中现化佛说法又放光度三类地狱一令生忉利证初果二令生兜率证三果三令生梵世入泥洹

    现诸佛品第六佛放光照十方同名诸佛同入泥洹者不可胜数令此会皆得见亦闻所说经

    佛国净品第七现此界清净庄严不异安乐等刹

    天菩萨品第八诸天来会阿那律说偈哀叹十方菩萨同来兴大供养

    如来化说法品第九阿难偈赞佛佛先入三昧现无量化佛说法后复说佛种种三昧胜用

    •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 仝上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与上经同但至第六品而止

  • 大悲经(五卷) 驹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共法智译

    梵天品第一佛命阿难敷床右胁而卧光掩大千致大梵王问法生信佛以大千界嘱付之

    商主品第二魔子商主请佛住世佛为授辟支记

    帝释品第三佛教帝释加被之法并化修罗使离斗诤

    罗睺罗品第四罗睺不忍见佛涅槃往至东北方难胜佛处佛慰喻之复往上方商主佛处佛更慰谕令还此土释迦为说见实谛品大众获三乘益

    迦叶品第五阿难悲泣佛以迦叶能弘传法化事慰之

    持正法品第六明佛灭后有多弘法人一毘提奢比丘二提知迦比丘三优波鞠多四阿输婆鞠多五郁多罗六设陀沙荼上座七毘头罗及删阇耶二人八大精进九末田提十迦叶十一阇知迦长者十二法增优婆塞十三祁婆迦比丘十四大施国王

    舍利品第七极明供养舍利乃至散一华一念佛之功德必得涅槃大果

    礼拜品第八摩竭大鱼闻商人称南无佛声命终生人道中出家证四果何况种深善根

    善根品第九先说寄滴水喻次明于佛所种善根决不失减

    布施福德品第十施佛福田设求不涅槃亦决当涅槃因现五华供燃灯佛之妙报

    植善根品第十一明佛从燃灯佛后供养诸佛事

    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第十二佛亲执阿难手嘱令流通正法宝藏

    问教品第十三预示结集法并嘱莫放逸

  •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 (南五北才)

    隋北天竺沙门毘尼多流支译

    佛将涅槃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別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量因说弥陀及自往因致有佛国净秽之別又菩萨必具行六度不可但言宜修般若又菩萨不得谤他菩萨其罪极重

    •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仝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前经同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南大北化)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三月后当入涅槃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请问护菩萨法佛为说三昧名时有净威力士怀慢而来佛以父母生力示之發菩提心那罗延重请三昧之义佛以發无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应成布施持戒多闻三种庄严次明成就种种四法能证无生次为力士授菩提记及诸大菩萨各说菩萨所行法门(此一切菩萨所宜急急受持令三宝种永不断绝)

    •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南四北化)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

  • 摩诃摩耶经(二卷) (南忘北彼) (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佛于忉利天放光现化并敕文殊请母相见令证初果为说神咒后从天下渐次化度受魔王请乃入涅槃摩耶来赴棺所佛复开棺现千化佛母子相见以彰孝道

  • 大方等大云经(四卷) (南毁北男)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大云初分大众犍度第一一切大众从禅定起俱集灵山大云密藏菩萨云兴诸问如来赞许当说常乐我净之法所谓大云经总持大海三昧大海如来法师诸佛法城法界甚深常住不变不可思议常乐我净此经中有四百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及无量法门亦说妙咒令降甘雨震动世界致诸妙供

    三昧犍度第二陀罗尼犍度第三密语犍度第四转生有藏犍度第五得转生死业烦恼犍度第六智狂入犍度第七解脱转福德藏法门犍度第八解脱有德转藏犍度第九转功德行犍度第十大云虚空生犍度第十一电光转犍度第十二电转犍度第十三神通犍度第十四宝泡犍度第十五金刚智犍度第十六无尽犍度第十七正行犍度第十八师子吼犍度第十九师子吼神通犍度第二十善方便犍度第二十一神通犍度第二十二金翅鸟犍度第二十三大舍犍度第二十四无畏犍度第二十五入行犍度第二十六至心犍度第二十七勇力犍度第二十八善犍度第二十九神通犍度第三十智犍度第三十一智宝藏犍度第三十二施犍度第三十三福田犍度第三十四正法犍度第三十五已上即是释初品中法门各出其差別名字也每一犍度各有一天女天子等供养偈赞

    如来涅槃犍度第三十六健行梵王问法无尽意天子答之大云密藏请说四百三昧义佛赞许之先说祈雨神咒次释甚深净水大海三昧等名义及其胜用次有善德婆罗门疑问提婆达及六群事大云密藏答之善德思求如来舍利供养一切众生乐见童子答之善德开解净光天女问此二人来处佛为说其往因并为授记

    增长犍度第三十七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以三名一大云二大般涅槃三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事乃至安乐世界无量寿佛遣无边光菩萨来此法会佛即授净光天女大菩提记

    此经分分皆有大云初分四字当知经来未尽

  • 菩萨处胎经(五卷) 悲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天宫品第一二月八日夜半佛卧金棺以神足力示处母胎宫殿集十方菩萨为文殊说法

    游步品第二与弥勒及分別身观菩萨说法

    圣谛品第三为大众说十住四禅

    佛树品第四化现宝树说希有法

    三世等品第五答喜见菩萨问答弥勒菩萨问

    想无想品第六为弥勒菩萨说并答迦叶问有盲人摸象喻

    住不住品第七答无住菩萨问

    八种身品第八说八方佛刹事并说西方有懈慢世界执心不牢固者生之

    全身舍利品第九说诸佛舍利住在下方者

    常无常品第十答观见无常菩萨问

    随喜品第十一答东方顶王菩萨问

    五道寻识品第十二现无量骨琐令弥勒敲至佛舍利则不能寻究其识

    诸佛行齐无差別品第十三变一切菩萨尽作佛身同音说法度无量众次答无尽意菩萨问明往古诸天發心即成正觉之事

    行定不定品第十四答常笑菩萨问令大众不复愿乐在家俗业

    入六道众生品第十五答自在菩萨问令众生知六道苦

    转法轮品第十六放光感上方东南方菩萨来次说有尽无尽法

    五神通品第十七答妙胜菩萨问令诸众生舍俗五通得六通慧

    识住品第十八答普光菩萨问明识与身非有先后

    善权品第十九答举手菩萨问明菩萨权变适化

    无明品第二十答智清净菩萨问明黑业受黑报白业受白报又明补处菩萨生卑贱家化度父母事

    苦行品第二十一明六年苦行无益思惟正道乃得佛

    四道和合品第二十二答遍光菩萨问明不二入

    意品第二十三答根莲华菩萨问明意在去来今去来今无意

    定意品第二十四答持空菩萨问明真实四不思议

    光影品第二十五佛现光影令诸会者皆同一色次答贤光菩萨问明佛光神德

    破邪见品第二十六说光明佛时授记事

    文殊身变化品第二十七显發文殊过去舍利现在他方作佛

    八贤圣斋品第二十八答智积菩萨问明过去化生龙受八戒斋化金翅鸟王亦受八斋

    五乐品第二十九明往古帝释忆佛功德降阿修罗

    紧陀罗品第三十信解脱菩萨过去本事

    香音神品第三十一世尊过去本生事

    地神品第三十二答善业菩萨问明六大以识为王

    人品第三十三答法印菩萨问明人种法

    行品第三十四答造行菩萨问明如来不免九恼

    法住品第三十五嘱弥勒菩萨传布此经

    复本形品第三十六世尊还在金棺寂然无声迦叶趋到说偈哀叹

    起塔品第三十七分舍利各起塔供养

    出经品第三十八大迦叶与优波离阿难五百罗汉并集他方罗汉八亿四千众同结法藏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

  • 中阴经(二卷) (南丝北景)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佛示涅槃碎身舍利入火燄三昧离舍利七仞坐宝莲华令大众见放光普照集一切中阴与弥勒论中阴法次舍释迦牟尼名转名妙觉如来放舌相光集十方菩萨而为说法

    妙觉如来将诸菩萨入中阴教化品第二妙觉如来入中阴分身品第三贤护菩萨问事品第四道树品第五神足品第六破爱网品第七三世平等品第八无生灭品第九空无形教品第十如来舍中阴身入虚空藏三昧但以声教不睹其形有色无色品第十一欢喜品第十二佛见所度已毕将游他方欢喜说偈

  • 佛说莲华面经(上下仝卷) (南诗北景)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将入涅槃敕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恶事令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为悬记莲华面破佛缽及破缽所作佛事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五(终)

        (比丘完璞 木平 依雪          希音各助银一两)


校注

[A1] 采【CB】釆【嘉兴】
[A2] 已【CB】巳【嘉兴】
[A3] 已【CB】巳【嘉兴】
[A4] 已【CB】巳【嘉兴】
[A5] 已【CB】巳【嘉兴】
[A6] 已【CB】巳【嘉兴】
[A7] 已【CB】巳【嘉兴】
[A8] 已【CB】巳【嘉兴】
[A9] 已【CB】巳【嘉兴】
[A10] 已【CB】巳【嘉兴】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阅藏知津(卷25)
关闭
阅藏知津(卷2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