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八

大乘论藏 宗经论第二之二

  • 大宗地玄文本论(八卷今作四卷) (南罗北疑)

    马鸣菩萨造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第一归依德处因缘大决择分第二此二是序分也一种金刚道路大决择分第三明五种本位一者无超次第渐转位谓五十一位如次无超转一中具一切名为渐转位二者无余究竟总持位五十一位中随其先得入摄一切一切名无余究竟回向则信心信心则佛地佛地则十地究竟有何次三者周遍圆满广大位五十一种位无前后一时俱转俱行故名周遍圆满四者一切诸法俱非位诸无量无边一切种种位皆悉非建立名俱非位地五者一切诸法俱是位一切种种法无非金刚身以一身义故名为俱是位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第四乃至大不可思议重重不可称量阿说本王大决择分第三十六已上三十四分正名玄文本论校量功德赞叹信行现示利益大决择分第三十七校量过患呵责诽谤现示罪业大决择分第三十八现示本因决定证成除疑生信大决择分第三十九劝持流通發大愿海大决择分第四十已上四分是流通

  • 十二门论(一卷) (有僧叡序) (南守北造)

    龙树菩萨造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观因缘门第一观有果无果门第二观缘门第三观相门第四观有相无相门第五观一异门第六观有无门第七观性门第八观因果门第九观作者门第十观三时门第十一观生门第十二以十二门入于空义

  • 菩提心离相论(七纸) (南书北星)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由大悲为体达蕴处界等诸相唯心所现成就第一空义则能以众生为所缘境现种种相说种种法皆真实义

  • 菩提资粮论(六卷) (南满北仁)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明般若波罗密为菩提初资粮布施波罗密为第二资粮次明持戒忍辱精进禅那方便及智次明慈及五悔胜行勿于他菩萨起嗔心勿谤所未解甚深经善修三解脱门应勤精进持戒习定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种三十二大人相业及诸种种菩萨行等

  • 發菩提心论(二卷) (南邑北沛)

    天亲菩萨造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劝發品第一發心品第二愿誓品第三檀那波罗密品第四尸罗波罗密品第五羼提波罗密品第六毗梨耶波罗密品第七禅波罗密品第八般若波罗密品第九如实法门品第十空无相品第十一功德持品第十二

  • 广释菩提心论(一二仝卷) (南壁北疑)

    莲华戒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引诸经以明大悲为本慧及方便一切时常行及明闻思修三慧

  • 菩提心观释(二纸余) (南履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略释菩提心非性非相无生无灭非觉非无觉等

  • 大乘法界无差別论(六纸) (南华北逸)

    坚慧菩萨造 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译

    明菩提心略说有十二种义

    • 大乘法界无差別论(六纸欠) (一名如来藏论) (南壁北通)

      坚慧菩萨造 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译

      即上论重出

  • 壹输卢迦论(三纸欠) (南华北沛)

    龙树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明一切法无常自体空自体空不离无常非离诸行而有无常

  • 六十颂如理论(三纸余) (南书北星)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明诸法离有无二边不可说有性不可说无性等

  • 大乘二十颂论(一纸余) 仝上

    造者译人皆同上

    略明第一义无生随转而无性义

  • 大乘破有论(一纸余) 仝上

    造者译人皆同上

    略说诸法无生从分別起

  • 方便心论(一卷) (南邑北逸)

    龙树菩萨造 后魏西域沙门吉迦夜与昙曜译

    明造论品第一此论分別有八种义一譬喻二随所执三语善四言失五知因六应时语七似因非因八随语难明负处品第二辩正论品第三相应品第四问答相应有二十种

  • 回诤论(一卷) (南华北逸)

    后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先述外人难一切法无体则语言亦无体如何能遮一切法次申正义一切法因缘生语言亦因缘生同皆无体如以幻人还遮幻人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 中论(四卷) (有僧叡序) (南神北箴)

    龙树菩萨造 青目菩萨释五百偈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破因缘品第一破去来品第二破六情品第三破五阴品第四破六种品第五破染染者品第六观三相品第七破作作者品第八破本住品第九破燃可燃品第十破本际品第十一破苦品第十二破行品第十三破合品第十四观有无品第十五观缚解品第十六观业品第十七观法品第十八观时品第十九观因果品第二十观成坏品第二十一观如来品第二十二观颠倒品第二十三观四谛品第二十四观涅槃品第二十五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 般若灯论(十五卷有序) (南疲守北恻造)

    唐中天竺沙门波罗颇迦罗密多罗译

    分別明菩萨释龙树五百偈较青目者为详

  • 大乘中观释论(九卷今作四卷) (南壁北通)

    安慧菩萨造 宋译经院沙门惟净等译

    仅释十三品而止

  • 顺中论(二卷) (南移北情)

    龙胜菩萨造 阿僧佉(此翻无著)解 未解处別为此部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论义入大般若波罗密经初品法门

  • 百字论(七纸欠) (南华北逸)

    提婆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

    破我见等一切诸法各有自相

  • 百论(二卷) (有僧肇序) (南守北造)

    造者同上 婆薮开士释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舍罪福品第一破神品第二破一品第三破异品第四破情品第五破尘品第六破因中有果品第七破因中无果品第八破常品第九破空品第十

  • 广百论本(一卷仅十纸) (南守北造)

    圣天菩萨造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破常品第一破我品第二破时品第三破见品第四破根境品第五破边执品第六破有为相品第七教诫弟子品第八皆五言偈

  • 十八空论(一卷) (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 仝上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为显人法二无我是一切法通相今约诸法种类不同开为十八

  • 取因假设论(七纸半) (南华北匪)

    陈那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论佛化众生但依假施设事而宣法要

  • 观总相论颂(十一偈) 仝上

    陈那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 掌中论(二纸) (南华北逸)

    造者译人皆同上

    论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如绳作蛇想见绳知境无若了彼分时知如蛇解谬

  • 解拳论(二纸欠) 仝上

    陈那菩萨造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 入大乘论(二卷) (南都北静)

    坚意菩萨造 北凉沙门释道泰译

    义品第一明大乘方为具足三藏得成大果讥论空品第二明十地成就福果智果及明佛生罗𥈑罗是化非实顺修诸行品第三明佛法身在净居受职成道非阎浮提成佛及明应礼初發心菩萨

  • 佛性论(四卷) (南爵北匪)

    天亲菩萨造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第一缘起分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第二破执分(破小乘品第一破外道品第二破大乘见品第三)第三显体分(三因如品第一三性品第二如来藏品第三)第四辩相分(自体相品第一明因品第二显果品第三事能品第四总摄品第五分別品第六阶位品第七遍满品第八无变异品第九无差別品第十)

  • 究竟一乘宝性论(五卷) (南自北性)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译

    教化品第一佛宝品第二法宝品第三僧宝品第四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为何义说法品第七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如来功德品第九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较量信功德品第十一初一卷是论本偈经次四卷如次论释

  • 大乘宝要义论(十卷今作五卷) (南书北星)

    不出撰者名字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

    集诸经论菩萨發心修行功德

  • 大乘集菩萨学论(二十五卷今作十一卷) (南府北转疑)

    法称菩萨造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

    集布施学品第一护持正法戒品第二护法师品第三空品第四集离难戒学品第五护身品第六护受用福品第七清净品第八忍辱品第九精进波罗密品第十说阿兰若品第十一治心品第十二(禅定波罗密多附)念处品第十三自性清净品第十四正命受用品第十五增长胜力品第十六恭敬作礼品第十七念三宝品第十八

  • 集大乘相论(上下共十四纸) (南书北星)

    觉吉祥智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生十波罗密十地十八空三十七菩提分四圣谛四静虑四无量四等至八解脱三摩缽底先行三解脱门六神通陀罗尼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四声闻果了知一切相真如实际无相法界

  •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上下合卷) 仝上

    善寂菩萨造 译人同上

    初明诸法皆从缘生不离于识广引经证次释菩提无所得义谓刹那王所诸法即菩提相等乃至菩提法中无所安立若执无因不集诸福起染著心感恶趣果智者如实信解尊重恭敬即得最上福聚

  •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 (南华北匪)

    无著菩萨本 世亲菩萨释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明修定者须师资圆满所缘圆满作意圆满依有寻有伺等三定能获世福及出世果

  • 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 (有李百药序) (南意移北次弗)

    无著菩萨造 唐中天竺沙门波罗颇迦罗密多罗译

    缘起品第一成宗品第二以八因成立大乘真是佛说归依品第三明大乘归依有四种大义一者一切遍义二者勇猛义三者得果义四者不及义种性品第四明种性有九种差別一有体二最胜三自性四相貌五品类六过恶七功德八金譬九宝譬九义各有四种差別發心品第五明發心有四种大一勇猛大二方便大三利益大四出离大有四种差別一信行發心二净依發心三报得發心四无障發心以大悲为根以利物为依止以大乘法为所信以种智为所缘为求彼故以胜欲为所乘欲无上乘故以大护为所住住菩萨戒故以受障为难起异乘心故以增善为功德以福智为自性以习诸度为出离以地满为究竟二利品第六真实品第七明第一义相神通品第八成熟品第九菩提品第十明得一切种智明信品第十一明信相差別有十三种述求品第十二弘法品第十三随修品第十四教授品第十五业伴品第十六明菩萨起业以方便为伴度摄品第十七明六波罗密十义一制数二显相三次第四释名五修习六差別七摄行八治障九功德十互显及明四摄行供养品第十八亲近品第十九梵住品第二十明慈觉分品第二十一功德品第二十二行住品第二十三敬佛品第二十四

  • 大庄严经论(十五卷) (南逐物北慈隐)

    马鸣菩萨造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广集种种善恶因缘令人返邪归正

  • 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今作十卷) (南经北右)

    宋译经院沙门慧绚绍德等译

    前四卷圣勇护国尊者集释迦饲虎救鸽分卫神化不为毒害兔王龙王慈力王八种缘起又商主入海获安老母毕竟得度为病比丘灌顶获安称念三宝功德造塔胜报出家功德六种缘起凡十四事文并明畅后十二卷是寂变胜天论菩萨施行庄严尊者护国本生之义共有三十四段文无起止殊难解释

  • 大丈夫论(二卷) (南都北静)

    提婆罗菩萨造 北凉沙门释道泰译

    共有二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相貌功德

  •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五纸) (南华北逸)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先列僧佉计一毗世计异尼犍子计俱若提子计不俱次一一破之

  •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四纸半) 仝上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先明所计涅槃有二十种如来为遮是等邪见故说涅槃因果正义次列其名一一问答示相

  • 大乘掌珍论(二卷) (南都北性)

    清辩菩萨造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广释真性有为空四句义破诸异执显真胜义

  • 如实论(一卷) (南华北逸)

    天亲菩萨造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反质难中无道理难品第一道理难品第二堕负处品第三明堕负处有二十二种

  • 手杖论(六纸欠) (南华北匪)

    尊者释迦称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破世异执有新生有情

  • 宝行王正论(一卷) (皆五言偈) (南邑北逸)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安乐解脱品第一谓十善名安乐惑尽名解脱杂品第二明十恶过患广诃女身不净叹佛三十二相菩提资粮品第三明相好六通等因正教王品第四出家正行品第五说出家者应舍粗惑修七圣财及说十地大意并教發愿方法

  • 佛说法集名数经(六纸欠) (南忠北则)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集佛所说出世间及世间法名数

  • 惟日杂难经(十三纸) (南终北明)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大意说如来二乘功德差別文甚古拙难读

  • 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 (南令北英)

    大禅师佛陀密多所撰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密多译

    标云一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释不次第

  • 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 (南令北坟)

    僧伽罗刹造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第一治婬欲法门第二治嗔恚法门第三治愚痴法门第四治思觉法门第五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法门次明四禅四空四等五通法次明四念止法次明大乘念佛等法

  • 禅法要解经(二卷) (南荣北集)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初明不净观次明净观次明除五盖修初禅二三四禅次明修四无量心次明修四空定次明修四谛观初习其门则有十事一者心专正二者质直三者惭愧四者不放逸五者远离六者少欲七者知足八者心不系著九者不乐世乐十者忍辱次明修四如意足次明修五神通法

  • 思惟要略法(八纸半) (南终北英)

    译人同上

    先明形疾轻微心病深重次明四无量观法白骨观法观佛三昧法法身观法十方诸佛观法观无量寿佛法诸法实相观法法华三昧观法

  • 菩萨诃色欲法(一纸欠) (南宜北稿)

    译人同上

    谓是世间枷锁重患衰祸舍之复念如出狱思入等凡夫为色仆弃之如破枷脱锁等女人言蜜心毒如龙渊师窟不可近败国乱家灭人慧明如高罗密网等智者知而远恶而秽之

  • 禅要诃欲经(三纸余) (南令北聚)

    失译师名

    即前不净观一章重出

  • 小道地经(三纸余) (南借北既)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

    说道人求息及求向佛道法

  • 修行道地经(八卷) (南终北明) (前有序)

    天竺沙门众护撰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集散品第一五阴本品第二五阴相品第三分別五阴品第四五阴成败品第五慈品第六除恐怖品第七分別行相品第八劝意品第九离颠倒品第十晓了食品第十一伏胜诸根品第十二忍辱品第十三弃加恶品第十四天眼见终始品第十五天耳品第十六念往世品第十七知人心念品第十八地狱品第十九劝悦品第二十行空品第二十一神足品第二十二数息品第二十三观品第二十四学地品第二十五无学地品第二十六无学品第二十七弟子三品修行品第二十八缘觉品第二十九菩萨品第三十后三品并用法华意旨

  • 道地经(一卷) (南慎北明)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前本略出文不可句

  • 众经撰杂譬喻(二卷) (南所北群)

    比丘道略集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 旧杂譬喻经(二卷) (南所北聚)

    西土贤圣集 吴天竺沙门康僧会译

  • 杂譬喻经(二卷北作一卷) (南所北群)

    失译人名出后汉录

  • 杂譬喻经(二卷) (南所北英)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 菩提行经(四卷今作二卷) (南甚北亦)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 赞法界颂(六纸) (南力北言)

    圣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 佛三身赞(八行偈) (南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各二行偈回向一偈

  • 佛一百八名赞(二纸余) (南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集释迦佛一百八名

  • 一百五十赞佛颂(七纸余) (南借北隶)

    尊者摩咥利制咤造 唐沙门义净译

  • 佛吉祥德赞(上中下仝卷) (南无北漆)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七言四十六偈) (南竟北言)

    西方贤圣集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 赞观世音菩萨颂(三纸欠) (南借北言)

    唐佛授记寺翻经沙门释慧智译

  • 圣者文殊师利發菩提心愿文(十三行) (南思北澄)

    元甘泉马蹄山沙门释智慧译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三纸余四十偈) (南竟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此出大乘一切境界智光明庄严经

  •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六纸欠) (南无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赞法身法界菩提涅槃十地功德

  • 广發大愿颂(一纸余) (南甚北英)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八


校注

[A1] 已【CB】巳【嘉兴】
[A2] 已【CB】巳【嘉兴】
[A3] [-]【CB】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八【嘉兴】
[A4]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八【CB】[-]【嘉兴】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阅藏知津(卷38)
关闭
阅藏知津(卷3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