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卷第七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六

  •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 (南五北伤)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如来光明品第一佛在迦兰陀竹林与六万四千比丘七万二千菩萨及天龙八部俱网明菩萨赞佛光明佛为说种种光明之名能利众生并放光明召东方思益梵天同万二千菩萨来会日月光佛嘱以十法游于娑婆国土于毁于誉心无增减(一)闻善闻恶心无分別(二)于诸愚智等以悲心(三)于上中下众生之类意常平等(四)于轻毁供养心无有二(五)于他阙失莫见其过(六)见种种乘皆是一乘(七)闻三恶道亦勿惊畏(八)于诸菩萨生如来想(九)佛出五浊世生希有想(十)四法品第二思益菩萨问二十事佛一一答以四法

    菩萨正问品第三网明菩萨问何谓正问思益菩萨具答邪问正问不同五百比丘不解网明重启思益说涅槃者但有名字犹如虚空不可得取五百比丘漏尽解脱思益复问种种名义佛具答之

    四谛品第四佛为思益说真圣谛不得一法是实是虚

    叹功德品第五思益广叹信解此法功德

    如来五力说品第六谓一者言说二者随宜三者方便四者法门五者大悲如来大悲品第七说如来以三十二种大悲救护众生

    幻化品第八网明问思益答佛赞印之舍利弗叹仰之普华菩萨及网明菩萨皆与舍利弗问答令舍利弗默然

    菩萨光明品第九佛因大迦叶问敕网明放爪指光普照十方令诸大众与佛无异下方四菩萨来不知何是真佛發诚实语佛乃升空令得作礼

    菩萨受记品第十因迦叶问授网明菩萨记因思益问授记义具明过去不得记及得记因缘谓依止所行故不得记出过一切诸行具足六波罗密故得受记若菩萨能舍诸相名为檀波罗密能灭诸受持名为尸波罗密不为六尘所伤名为羼提波罗密离诸所行名为毘梨耶波罗密不忆念一切法名为禅波罗密能忍诸法无生性名为般若波罗密

    萨婆若品第十一为思益梵天说萨婆若义答网明菩萨家清净义

    菩萨无二品第十二思益梵天与文殊问答又有等行天子与文殊问答

    名字义品第十三一切菩萨各各说菩萨名义

    论寂品第十四思益问等行及问文殊正行正位义

    如来二事品第十五谓圣说法及圣默然惟如来有此二法

    得圣道品第十六文殊问等行答文殊问思益答

    志大乘品第十七等行问發行大乘佛以偈答

    發菩提心品第十八文殊白佛若菩萨起二相發菩提心是不行菩提道思益问行菩提行文殊答行一切法而于法无所行释梵四王散华赞护佛言惟有如说修行是名能报师恩

    师子吼品第十九释提桓因赞叹菩萨能师子吼不退转天子复说师子吼义

    梵行牢强精进品第二十授不退转天子记及说牢强精进法谓于诸法不起精进相

    海喻品第二十一以大海喻诸菩萨有十二事

    建立法品第二十二明一切法无说无示无有护念是法终不可灭不可护念又明不求菩提不愿不贪不乐不念不分別菩提乃得授记

    如来神咒品第二十三嘱累品第二十四

    • 持心梵天所问经(四卷) (南五北慕) (一名庄严佛法义名等御诸法)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而品数稍减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 (南大北伤)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亦同上经而不列品

  • 佛说大乘同性经(二卷) (南大北慕)

    宇文周中天竺沙门阇那耶舍译

    佛住大摩罗耶精妙山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大菩萨天龙众俱楞伽大城毗毘沙那罗刹王供佛问法得菩提记海龙王问其往因佛为说之次有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从东方来以大宝殿供佛问法佛为说如来十地名及声闻十地名辟支佛十地名菩萨十地名复为现如来初地相及二地相

    • 佛说证契大乘经(一卷) (有御制序) (南常北慕)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上经同

  • 诸法无行经(二卷) (南伤北常)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佛在耆阇崛山与五百比丘九万二千菩萨俱师子游步菩萨偈问一相之法佛先止次答大众获益次说往古高须弥山王佛灭后净威仪比丘守护正法有威仪比丘不能信解生不善心受地狱苦于是文殊请问灭业障法及问观四谛四念处八正道五根七觉支等佛一一答之又请说陀罗尼佛为说一切法皆不动相种性法门文殊亦说种种不动相乃至答诸天子云我是贪欲尸利嗔恚尸利等次有华戏慧菩萨请问入音声慧法门佛亦先止次答次敕文殊自说往因过去师子吼鼓音王佛灭后喜根比丘善说诸法实相胜意比丘持戒得定行头陀行不信深法堕大地狱喜根今于东方宝庄严国成胜光明威德王佛胜意今为文殊

    • 诸法本无经(三卷) (南伤北五)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与上经同

    • 佛说大乘随转宣诸法经(三卷今作一卷) (南言北之)

      宋译经院沙门绍德等译

      亦同上经而叙事不甚明白

  •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十卷) (前有代宗序) (南若北馨)

    唐罽宾国沙门般若译

    归依三宝品第一佛在竹林与众多菩萨众多苾刍及阿僧企耶發心诸有情俱慈氏菩萨为众请问三宝及归依义佛言佛宝有二一者佛身二者佛德法宝有三一者涅槃常乐我净般若解脱法身二者戒定智慧诸妙功德三者八万四千诸妙法蕴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毗奈耶三阿毘达磨四般若波罗密多五陀罗尼门譬如乳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僧宝有三一者第一义僧所谓诸佛二者圣僧谓四果四向及辟支佛三贤十圣三者福田僧谓苾刍苾刍尼等为脱苦故忏悔随喜發大誓愿修行大乘是名归依

    陀罗尼护持国界品第二东方不眴世界无尽藏菩萨放大光明现大神变偈赞来会以第一义答阿难问佛为阿难说彼国土种种胜事文殊请问持经之福佛较答之文殊菩萨说六真言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曼荼罗诸天菩萨六波罗密多菩萨四大天王执金刚菩萨铃铎耳微那夜迦阎摩罗王诃哩底爱子母摩利支天迦噜拏王迦噜啰王大自在天王各说一咒

    發菩提心品第三弥勒菩萨请问佛答以先發五种胜心次说入海取珠發三胜心不退之喻

    不退转品第四弥勒菩萨复问佛为细释一大悲心缘五道苦而起二大精进心如入海求如意珠更發三种胜心誓不退转

    布施波罗密多品第五净戒波罗密多品第六安忍波罗密多品第七精进波罗密多品第八静虑波罗密多品第九般若波罗密多品第十俱弥勒菩萨问如来答也事理详明發菩提心者急宜受持复有微末底外道说自在天常及说神我能生诸法佛以正量委细破之次复偈说八识熏习及转显义外道發菩提心佛又为慈氏说八善巧及智慧方便解络掖衣授之四天释魔發愿护持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 (有御制序) (南之北兴)

    唐罽宾国沙门般若等译

    序品第一佛住耆阇崛山与三万二千比丘八万四千菩萨及一切天龙八部他方轮王十六国王夫人眷属四众四姓外道饿鬼畜生琰王诸大众俱坐宝莲华师子座上入心璎珞宝庄严王三昧天雨华香复入师子奋迅三昧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恶趣离苦诣佛供养如来于胸臆间及诸毛孔放金色光普现十方五趣苦乐之相及现三大阿僧祇劫因果本末之相于是师子吼菩萨为众说偈叹佛功德请佛出定

    报恩品第二从三昧起告弥勒菩萨称叹心地妙法五百长者不爱苦行赞二乘道佛为广说世间四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佛有三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受用又二一自二他)法有四种(教果)僧有三种(一菩萨二声闻三凡夫凡夫又二一具戒二正见)具足十义得名为宝为求菩提有三种十波罗密若修十种真实波罗密多乃名能报四恩次有智光长者与不顺子远来听法佛为重宣令發大心

    厌舍品第三智光长者问出家不及在家佛为广说出家最胜诃在家过

    无垢性品第四广明麤衣乞食陈药兰若四依知足功德各十胜利

    阿兰若品第五为常精进菩萨说阿兰若功德

    离世间品第六乐远离行菩萨承佛威力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佛赞印之

    厌身品第七为弥勒菩萨说三十七观诃身不净

    波罗密多品第八为弥勒菩萨说阿兰若能满十波罗密

    功德庄严品第九为弥勒菩萨说有一德应住阿兰若处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又有二种法及两番二种人不堪住阿兰若次明十一种四法五种八法

    观心品第十为文殊师利说观心法并说观心陀罗尼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为文殊说自觉悟心有四种义及说初观菩提心相并说真言

    成佛品第十二为文殊说三种大秘密法谓心秘密语秘密身秘密欲修习者当著菩萨三十二种大金刚甲

    嘱累品第十三明受持者得三业各十种清净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五纸余) (南男北洁)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再译

    佛住耆阇崛山与无量菩萨及比丘僧乃至十方恒沙世界诸天龙俱胜思惟菩萨请问二字之义佛言菩萨有九种一法应除灭谓欲贪嗔恚愚痴我执懈怠睡眠染爱疑惑无明有一法应守护己所不欲勿劝他人如自爱命则不应杀等次明无有一法是如来所觉所证以一切法本无有实从因缘生因缘亦如电光念念不住故次明持此经者得生净土见阿弥陀及诸圣众亦见灵山圣会

    • 无字宝箧经(五纸) 洁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初译

      与前经同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四纸) 洁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亦同前经而文稍异

  •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 (南作三卷北作二卷) (南言北之)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

    佛在鹫峰法界殿中与二万五千比丘七百二十万俱胝那庾多菩萨俱放光集十方众有师子座出偈赞佛佛升师座妙吉祥菩萨请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即是如来增语因为广说琉璃地映帝释宫影喻忉利天大法鼓喻空中风云水喻大梵王喻日光照喻摩尼宝喻响喻地喻虚空喻等及说种种法句种种菩萨胜行于是妙吉祥偈赞礼佛佛为较显持经功德

    •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 (南慕北男)

      元魏南天竺沙门昙摩流支译

    •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半卷) (南慕北推)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

      二经并与前同

  • 大方等如来藏经(九纸半) (南忘北彼)

    东晋迦维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译

    佛在耆阇崛山成佛十年与百千比丘六十恒河沙菩萨及天龙八部俱以三昧力现众莲华皆未开敷华内皆有化佛须臾升空舒荣须臾萎变化佛各放无数光明金刚慧菩萨问何因缘佛为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共说九喻一萎花中佛二岩树蜂蜜三𫞷中粳梁四不净处金五贫家宝藏六庵罗果种七弊物中金像八贫女贵胎九模中金像

  • 十住断结经(十四卷今作十二卷) 谈彼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导引品第一佛于奈园放舌相光照十方界东方执志通慧菩萨与五万菩萨来集佛叹其德次有菩萨名曰最胜请问法要佛具答之先明初住法

    留化品第二明二住法

    空观品第三明三住法

    色入品第四明四住法

    了空品第五明五住法

    根门品第六明六住法

    广受品第七明七住法座上诸大声闻皆悉号泣

    童真品第八明八住法授最胜记敕令现相

    定意品第九明九住法

    菩萨成道品第十明十住法

    灭心品第十一神足品第十二恭敬品第十三勇猛品第十四碎身品第十五大意与华严十定品同

    身入品第十六辩才品第十七权智品第十八化众生品第十九三道灭度品第二十乘无相品第二十一等慈品第二十二法界品第二十三道智品第二十四授九万众生十一那术天人皆于中阴成佛

    身口意品第二十五一切菩萨各各说菩萨慧

    梦中成道品第二十六菩萨证品第二十七解慧品第二十八三毒品第二十九问泥洹品第三十四梵堂品第三十一梵天请品第三十二梵天嘱累品第三十三

  • 菩萨璎珞经(十三卷今作二十卷) (一名现在报经) (南短靡北诗赞)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普称品第一普照菩萨问菩萨法凡二十二句佛答当以十德璎珞其体

    识定品第二宝王菩萨请问璎珞戒品佛答以具戒由达唯识

    庄严道树品第三龙王浴太子品第四法门品第五略说璎珞八万法门中数十名持者当得十无碍功德次广明六根璎珞法门

    识界品第六豪贤菩萨问识境界次敕诸菩萨各说空慧无著行次感十方佛各说空慧偈已忽然不现以决众疑

    诸佛劝助品第七说十无尽藏法门十方诸佛同声说颂印之

    如来品第八说十地各各四神足法

    音响品第九因缘品第十心品第十一四圣谛品第十二一无量圣谛二行尽圣谛三速疾圣谛四等圣谛

    成道品第十三料简三世各三种成道

    生佛品第十四本末品第十五分別五阴本末空

    非有识非无识品第十六无量品第十七说佛三昧所知无量次明月照光菩萨四果乃至九地中所修三世禅行次佛自说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法随行品第十八尊复尊梵天请问佛答以偈广明诸度无极

    光明品第十九无想品第二十无识品第二十一受迦叶劝行品第二十二佛放舌光十方诸佛各遣菩萨来会佛拣声闻不在圣例迦叶等脱衣号泣佛慰喻之

    有行无行品第二十三诸菩萨各说有行无行大迦叶亦说有行无行佛不许可阿若拘邻亦说有行无行佛许可之舍利弗问答料简次目连等亦各说有行无行

    有受品第二十四无著品第二十五说无著行授明观菩萨记并说八种记法次授帝释记次令目连除魔心垢悬记在弥勒时得决

    净智除垢品第二十六为净一切地菩萨说种种知他心三昧广至知亿佛世界

    无断品第二十七明种种五法及六度互具六度

    贤圣集品第二十八一切菩萨各说六度清净具足法慧眼菩萨与文殊菩萨更相酬唱演种种法门

    三道三乘品第二十九佛为舍利弗分別三道各有三乘

    供养舍利品第三十佛为须菩提说供舍利供色身供法身优劣不同

    譬喻品第三十一因退席人说师子木雀喻

    三世法相品第三十二佛为劫宾说三世受化差別大众有疑十方佛各来说偈令众悟解

    清净品第三十三为邠耨文陀尼子分別清净不清净法

    释提桓因问品第三十四本末行品第三十五为众首璎珞菩萨说退不退超不超法

    闻法品第三十六文殊问有转无转法佛分別答之

    净居天品第三十七佛为净居天说三世常无常义及说菩萨总持贤圣辩才并授其记

    十方法界品第三十八佛述初成道时一切菩萨劝转法轮

    十智品第三十九为弥勒菩萨说十无量智门

    应时品第四十为法妙菩萨说十种应时之行

    十不思议品第四十一为道胜子说十法

    无我品第四十二为心智菩萨说十无我行等乘品第四十三偈答净眼

    三界品第四十四净施王与佛酬唱菩萨受记及六十二见皆空平等次有究竟菩萨问净施王净施王答而不悟更令问文殊师利乃决其疑

  • 佛说华手经(十卷) (一名摄诸善根经) (南欲难北欲)

    序品第一大众云集大迦叶亦来佛分半座令坐大千震动迦叶谦让并说法要赞佛

    神力品第二佛又命迦叶坐以神力普集大众令目连敷座目连化作大座佛言如来不于变化座上说法复命无量缘菩萨敷座一切菩萨各以上衣积成高座佛现神力令诸菩萨各于衣中见将来成佛之事华德藏法王子请问大法佛放口光举身謦欬遍至十方世界

    网明品第三东方菩萨见光闻声承佛命来以华作佛事

    如相品第四东方不虚行力菩萨持华来会乃至佛与跋陀婆罗菩萨论如来义

    不信品第五佛与跋陀婆罗菩萨论末世不信法事

    念处品第六佛为跋陀菩萨说末世宜修四念处观

    發心即转法轮品第七此东方菩萨名也亦因光声而来佛乃说其往因

    现变品第八此菩萨摘十方世界俱置本国佛更以神力令诸世界互相击碎以警诸天计有常者

    如来力品第九功德品第十为坚意菩萨说持经功德

    發心品第十一东方光明威德聚菩萨持须弥肩佛之命亦来集会献华供养佛以华付弥勒弥勒转付七万七千菩萨菩萨俱發大愿仍奉于佛佛乃广赞發心功德

    无忧品第十二佛为弥勒说真菩萨心当如往昔无忧太子

    中说品第十三叙东方诸菩萨见光闻声而来集者

    总相品第十四广叙东方佛菩萨名

    上清净品第十五亦广叙东方佛菩萨名

    散华品第十六东方观佛定善根庄严菩萨闻此世界佛名遥散华来

    众相品第十七亦广叙东方佛菩萨诸方品第十八广叙余九方佛菩萨见光闻声而来集会

    三昧品第十九佛次第入五十七种三昧诸天偈赞

    求法品第二十佛从三昧起为舍利弗说菩萨求法之要舍利弗更请法要叹德品第二十一佛为舍利弗说菩萨难事

    验行品第二十二佛为舍利弗说二种三事验菩萨心

    得念品第二十三说往昔得念王子不被失念魔所惑

    正见品第二十四佛为舍利弗说菩萨正见

    叹教品第二十五亦说如来本生

    毁坏品第二十六说毁坏菩萨心之罪报

    众杂品第二十七选择居士及其爱妻闻法证果

    众妙品第二十八逆顺品第二十九不退行品第三十为法品第三十一叹会品第三十二上坚德品第三十三坚意比丘以衣供佛發大誓愿衣中见诸神变阿难问其因缘佛言且待须臾坚意比丘请问法门佛先说其昔为上坚德王曾问是法

    法门品第三十四正答坚意之问

    嘱累品第三十五以法门嘱菩萨菩萨發愿弘通次付嘱阿难迦叶皆辞不堪

阅藏知津卷第七


校注

[A1] 己【CB】巳【嘉兴】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阅藏知津(卷7)
关闭
阅藏知津(卷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