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诵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弥𫄨罗国庵婆罗园。尔时,尊者善生初始出家,剃除须发,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佛告诸比丘:「此族姓子善生,有二种端严:一容貌𪻺伟,天姿挺特。二能剃除须发,身服法衣,深信家法会归无常,出家学道,尽诸烦恼,具足无漏心得解脱,慧得解脱,身证无为,生死永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
佛说是已,即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围绕说法。当于尔时,有一比丘,容色憔悴,无有威德,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叉手合掌,向诸比丘,在一面坐。时,诸比丘皆作是念:「今此比丘,何故如是颜容毁悴,无有威德?」世尊尔时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即告之言:「汝诸比丘,见彼比丘礼我已不?」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佛复告言:「汝等今者勿于彼所生下劣想。何以故?彼比丘者,所作已办,获阿罗汉,舍于重担,尽诸有结,得正解脱。而今汝等,不应于彼生轻贱想。汝等若当知见如我,然后乃可筹量于彼。若妄称量,则为自损。」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提婆达多获得四禅,而作是念:「此摩竭提国谁为最胜?」覆自思惟:「今日太子阿阇世者,当绍王位,我今若得调伏彼者,则能控御一国人民。」时,提婆达多作是念已,即往诣阿阇世所,化作象宝,从门而入,非门而出。又化作马宝,亦复如是。又复化作沙门,从门而入,飞虚而出。又化作小儿,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在阿阇世膝上。时,阿阇世抱取呜唼,唾其口中。提婆达多贪利养故,即咽其唾。提婆达多变小儿形,还伏本身。时,阿阇世见是事已,即生邪见,谓提婆达多神通变化,踰于世尊。时,阿阇世于提婆达多所,深生敬信,日送五百车食而以与之。提婆达多与其徒众五百人,俱共受其供。
时,有众多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饮食已讫,往诣佛所,白佛言:「世尊!向以时到,入城乞食,见提婆达多招集远近,大获供养。」佛告诸比丘:「汝等不应于提婆达所,生愿羡心。所以者何?此提婆达必为利养之所伤害。譬如芭蕉生实则死,芦竹𤝙𤡣,骡怀妊等,亦复如是。提婆达多得于利养,如彼无异。提婆达多愚痴无智,不识义理,长夜受苦。是故汝等,若见于彼提婆达多为于利养之所危害,宜应舍弃贪求之事,审谛观察,当作是解,莫贪利养。」即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食时已到,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诸比丘闻释子象首比丘在于城内遇病命终,食讫回还,往至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等比丘,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闻象首比丘其命已终,唯愿世尊为我解说象首比丘为生何处?受何果报?」佛告诸比丘:「夫能增长三非法者,身坏命终,必堕地狱。云何名为三种非法?所谓增长悭贪、愚痴、嗔恚。今此比丘犯三非法,比丘当知,堕于地狱。」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老难陀著鲜净衣,执持好钵,意气憍慢,陵蔑余人,自贡高言:「我是佛弟姨母之子。」尔时众多比丘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难陀比丘著鲜洁衣,手持净钵,称是佛弟,云是姨子,内自憍慢,陵蔑余人。」佛闻语已,遣一比丘往召难陀。时,一比丘受佛勅已,往至其所,语难陀言:「世尊唤汝。」难陀闻已,即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
佛告难陀:「汝实著鲜洁衣,手持好钵,称是佛弟姨母之子,憍慢于人,有是事不?」难陀答言:「实尔,世尊。」
佛告难陀:「汝今不应作如是事,汝今应当乐阿练若,处塚间树下,纳衣乞食。若是我弟姨母所生,应当修行如是等事。」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偈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难陀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说法中,难陀比丘最为第一。容仪端正,豪姓之子,难陀比丘最为第一。能舍盛欲,难陀比丘最为第一。收摄诸根,饮食知量,于初后夜精勤修道,修念觉意,常现在前,难陀比丘最为第一。云何名难陀比丘能摄诸根?不著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难陀能摄诸根。云何名难陀比丘饮食知量?食以止饥,不为色力,为修梵行,裁自取足,如似脂车。又如治痈,不为色力,肥鲜端正,是名难陀饮食知量。云何名难陀比丘于初后夜精勤修道?昼则经行,夜则坐禅,除阴盖心。于其初夜,洗足已讫,正身端坐,系念在前,入于禅定,讫于初夜。又于中夜,右脇著地,足足相累,系心在明,修念觉意。于后夜初,正身端坐,系念在前。而此难陀于初后夜专心行道,等无有异。族姓子,难陀得最上念觉,难陀比丘捡心不散,正观东方,南西北方,亦复如是。捡心观察,不令错乱。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悉知缘起,知此诸受起灭久近。亦知诸想起灭因缘,亦知诸觉当住起灭因缘。令诸比丘当作是学,守摄诸根,饮食知量,初中后夜,精勤修习,修最上念觉,当如难陀。」
佛告诸比丘:「我今教汝学难陀比丘所修之行,设有比丘所修之行,犹如难陀,我今亦当教汝等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比丘名曰窒师,是佛姑子。恃佛故,恒怀憍慢,不敬长老有德比丘,无有惭愧,每常多言。若诸比丘少有所说,便生嗔恚。时,诸比丘见其如是,往诣佛所,合掌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窒师比丘常生憍慢,自说我是佛姑之子,轻慢诸余长老比丘,恒多言说。若诸比丘少有所说,便生嗔忿。」
佛告诸比丘:「汝等今者可往唤彼窒师比丘。」诸比丘等受佛教已,往唤窒师。窒师受勅,即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立。
如来尔时告窒师言:「汝见诸长宿比丘无恭敬心,无惭无愧,自多言说。若诸比丘少有所说,便生嗔忿。为实尔不?」窒师白言:「实尔,世尊。」
佛告窒师:「汝今若是我姑之子,应于宿德长老诸比丘深生恭敬,有惭有愧,应自少语。闻他所说,宜应忍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毘舍佉沙门般阇罗子于讲堂上,集诸比丘而为说法,言辞圆满,所说无滞,能令大众闻者悦豫,听之无厌,即得悟解。时,诸比丘闻其所说,踊跃欢喜,至心听受,供养恭敬,捡心专意,听其说法,不为利养及与名称,应义才辩,无有穷尽,能令闻者忆持不忘,时,会大众皆如是听。有诸比丘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毘舍佉比丘般阇罗子在讲堂上为众说法,不为利养、名称、赞叹,应义辩才,无有穷尽,能令闻者忆持不忘。」
佛告诸比丘:「汝可往唤彼毘舍佉般阇罗子。」时,诸比丘受教,往唤毘舍佉。既受勅已,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佛问毘舍佉言:「汝实集诸比丘为其说法,乃至令诸比丘至心听受。有是事不?」答言:「实尔。」
佛赞之言:「善哉!善哉!毘舍佉!汝集诸比丘在讲堂上为其说法,又复不为利养名称,言辞圆满,闻者欢喜,至心信受。汝自今已后,常应如是说法饶益。汝诸比丘,若多若少,应行二事:一者、应说法要。二者、若无所说,应当默然,不得论说诸余俗事。汝等今者,莫轻默然。而默然者,有大利益。」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于尔时,有众多比丘集讲堂中,各作衣服。时,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新受具戒,在僧中坐,不作僧衣。时,诸比丘作衣已讫,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比丘在讲堂中裁作衣服,此年少比丘在僧中坐,不为众僧造作衣服。」
佛告年少比丘言:「汝实不佐众僧而作衣耶?」比丘白佛言:「世尊!我随力所能,亦为僧作。」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勿嫌年少比丘无所作也,彼比丘者,所作已办,得阿罗汉,诸漏已尽,舍于重担,获于正智,心得解脱。」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名曰长老,独止一房,赞叹独住。时,诸比丘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此长老比丘赞叹独住、独行、独坐。」
佛告比丘:「汝可唤彼长老比丘。」时,一比丘往至其所,语长老言:「世尊唤汝。」长老比丘受教勅已,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
佛告长老:「汝实独住,赞叹独坐行法耶?」长老白佛言:「实尔,世尊。」佛复告言:「汝今云何乐于独住,赞叹独住?」长老白佛言:「世尊!我实独入聚落,独出独坐。」佛复告言:「更有独住,胜汝独住。何等是耶?欲本乾竭,来欲不起,现欲不生,是名婆罗门。无我、我所,断于疑结,远离诸入,灭于烦恼。」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老僧钳从骄萨罗国游行至舍卫国,到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本二知僧钳来至舍卫国,著衣服璎珞,种种庄严,携将其子至僧钳房。时,尊者僧钳露地经行。到尊者所而语之言:「我子稚小,不能自活,故来相见尊者。」虽与相见,不共其语。第二第三,亦作是说。尊者僧钳虽复相对,了不顾视,亦不与语。本二即言:「我来见尔,不共我语,此是尔子,尔自养活。」著经行道头,弃之而去,远住遥看。尔时,尊者亦复不共子语。本二复自思念:「今此沙门善得解脱,能断爱结。彼仙所断,尽以获得。」不满所愿,还来取儿,负还向家。
尔时,世尊以净天耳过于人耳,具闻僧钳、本二所说。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仙人山中。时,尊者阿难处于闲静,默自思惟:「世尊昔来说三种香,所谓根、茎、华香,一切诸香,不出此三。然三种香,顺风则闻,逆风不闻。」尊者阿难思惟是已,即从坐起,往至佛所,礼佛足毕,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我于向者,独处闲静,默自思惟:『世尊所说根、茎、华等三种之香,众香中上。然其香气,顺风则闻,逆则不闻。』世尊!颇复有香,逆风顺风皆能闻不?」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世有好香,顺逆皆闻。何者是耶?若聚落城邑,若男若女,修治不杀、不盗、不婬、不妄语、不饮酒,若诸天及得天眼者,尽皆称叹。彼城邑聚落,若男若女持五戒者,如是戒香,顺逆皆闻。」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说是偈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摩竭提国,与千比丘俱。先是婆罗门耆旧有德,获阿罗汉,诸漏已尽,尽诸有结,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如来往至善住天寺祠祀林中,频婆娑罗王闻佛到彼祠祀林间,时,频婆娑罗王即将骑队,有万八千辇舆,车乘万有二千,婆罗门居士数千亿万,前后围绕,往诣佛所。至佛所已,舍象马车,释其容饰,往至佛所,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是摩竭提王频婆娑罗。」三自称说。佛言:「如是,如是,摩竭提王频婆娑罗。」时,频婆娑罗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摩竭提国诸婆罗门,及以长者,礼佛足已,各前就坐。时,此坐中,或有举手,或默然坐。
尔时,优楼频螺迦叶坐于佛所,摩竭提人咸生疑惑,而作是念:「为佛是师,为优楼迦叶是师耶?」尔时,世尊知摩竭提人深心所念,即以偈问迦叶曰:
优楼频螺迦叶以偈答曰: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复说偈言: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即时入定,起诸神通,身升虚空,坐卧经行,即于东方,行住坐卧,现四威仪。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入火光三昧,出种种色光,于其东方,现其神变,南西北方,亦复如是。现神足已,在佛前住,顶礼佛足,合掌而言:「大圣世尊是我之师,我于今者是佛之子。」佛言:「如是如是。汝从我学,是我弟子。」佛复命言:「还就汝坐。」
时,摩竭提频婆娑罗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有陀骠比丘,力士之子。世尊于时勅陀骠比丘料理僧事,陀骠比丘奉命典知。后于一时,有一比丘名弥多求,于众僧次,应当受请。陀骠尔时即依僧次,遣弥多求比丘应请诣彼。值彼设供,饮食麁澁。如是再三,私自惆怅,生大苦恼,向其姊妹弥多罗比丘尼说:「陀骠所差因缘,每得麁澁,苦恼于我。」即语弥多罗比丘尼言:「姊妹!陀骠比丘三以恶食,苦恼于我。而汝今者,宁不为我设诸方便,报彼怨耶?」弥多罗比丘尼言:「我当云何能得相佐?」弥多求比丘言:「为汝计者,汝往佛所言:陀骠比丘先于我所,作非梵行。」我当证言:「实尔实尔。」弥多罗比丘尼言:「我当云何于净戒人而作毁谤?」弥多求言:「姊妹,汝若不能为我作此事者,我自今后,更复不能与汝言语。」比丘尼言:「汝意必尔,我当从汝。」弥多求比丘言:「姊妹,我今先去,汝可后来。」
弥多比丘往至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弥多罗比丘尼复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云何陀骠力士子,乃于我所作非梵行?」弥多求比丘言:「实尔,世尊。」时,陀骠比丘在大众中。佛告陀骠比丘言:「闻是语不?」尔时,陀骠比丘白佛言:「世尊!佛自知我。」佛告陀骠:「汝今不应作如是语,若作是事,汝当言忆;若不作者,当言不忆。」即白佛言:「世尊!我实不忆有如此事。」时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此陀骠比丘共弥多罗比丘尼作非梵行。」弥多求比丘证言:「我见陀骠比丘于弥多罗比丘尼所作非梵行,陀骠比丘欲何所道?」
佛告罗睺罗:「若彼弥多罗比丘尼诬谤于汝言:『罗睺罗今于我所作非梵行。』弥多求比丘亦复证言:『我实见罗睺罗于彼弥多罗比丘尼所作非梵行。』汝何所道?」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若被诬,唯言婆伽婆自证知我。」佛告罗睺罗:「汝尚知尔,况彼清净无有所犯,而当不知作如是语。」
佛告诸比丘:「汝等可为陀骠比丘作忆念羯磨;弥多罗比丘尼以自言故,为作灭摈。」尔时,诸比丘受佛勅已,于弥多求比丘苦切捡挍,语弥多求比丘言:「陀骠比丘共弥多罗比丘尼作非梵行,为何处见?为独见耶?为共人见?」如是责问,弥多求比丘不能得对,方言诬谤陀骠比丘,先于僧次,差我受请,三得麁食。「我今实以贪嗔痴故,而生此谤。」
尔时,世尊出于静室,在众僧前敷座而坐。诸比丘等白佛言:「世尊!已为陀骠比丘作忆念羯磨,复为弥多罗比丘尼作灭摈竟,已为问弥多求,知其虚谤。」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陀骠比丘往诣佛所,于大众中,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入涅槃,唯愿世尊听我灭度。」如是三请。佛告陀骠:「汝入涅槃,我不遮汝。」时,陀骠比丘于如来前,作十八种变,踊身虚空。即于东方,现四威仪,青黄赤白,种种色像,或现为水,或现火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复现小。履水如地,履地如水。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作是事已,即于空中,入火光三昧,火炎炽然,如大火聚,即入涅槃,无有遗烬,犹如酥油一时融尽。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化摩竭陀国桃河树林。见放牧人,称此林中有鸯掘魔罗贼,或伤害人。佛告牧人言:「彼贼或能不见伤害。」即便前进。复见牧人,亦作是语,佛如前答,至于再三。佛故答言:「彼恶人者,或不见害。」
佛到林中,鸯掘魔罗遥见佛来,左手持鞘,右手拔刀,腾跃而来,彼虽奔走,如来徐步,不能得及。鸯掘魔罗极走力尽,而语佛言:「住!住!沙门。」佛语之言:「我今常住,汝自不住。」鸯掘魔罗即说偈言: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尔时,鸯掘魔罗族姓子,须发自落,被服法衣,已得出家,处于空静,心无放逸,专精行道,勤修精进。以能专精,摄心正念,修无上梵行,尽诸苦际,于现法中,自身取证明知,己法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无害已成罗汉,得解脱乐。即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中。尔时,有一比丘,天未明晓,往趣河边,襞叠衣服,安著一处,入河洗浴,露形出水,于河岸上,晞乾其身。有天放光,照彼河岸,语比丘言:「汝出家未久,盛壮好发,何不受五欲乐,非时出家?」比丘答言:「我今出家,正是其时,获于非时。」天语沙门:「云何出家是时,获于非时。」沙门答言:「佛世尊说五欲是时,佛法是非时。五欲之乐,受味甚少,其患滋多,忧恼所集。我佛法中,现身受证,无诸热恼。诸有所作,不观时日。种少微缘,获大果报。」
天复问言:「佛云何说五欲是时?云何佛法名为非时?」比丘答言:「我既年稚,出家未久,学日又浅,岂曰能宣如来至真广大深义。婆伽婆今者,在近迦兰陀竹林,尔可自往,问其疑惑。」天答之言:「今佛侍从大威德天,盈集左右,如我弱劣,不能得见。汝今为我往白世尊,如来慈矜,若垂听许,我当诣彼,咨启所疑。」比丘答言:「汝若能往,我当为汝启白世尊。」天复答言:「我随汝往诣世尊所。」
尔时比丘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具以天问而白世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问天曰:「汝解已未?」天即答言:「未解。世尊!」佛复说偈言:
佛告天曰:「汝解已未?」天答佛言:「未解。世尊!」佛复说偈言:
天白佛言:「我今已解。」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有一比丘,于清晨朝往趣河边,脱衣洗浴,还出岸上,晞乾其身。有天放光,照于河岸,问比丘言:「比丘!此是巢窟,夜则烟出,昼则火燃。有婆罗门见是事已,破彼巢窟,并掘其地。时有智人语婆罗门言:『以刀掘地。』见有一龟,婆罗门言:『取是龟来。』复语掘地,见一蝮蛇,语令捉取。复语掘地,见一肉段,语令挽取。复语掘地,见一刀舍,婆罗门言:『此是刀舍。』语令掘取。复语掘地,见楞祇芒毒虫,语令掘取。复语掘地,见有二道,复语掘出。语更掘地,见有石聚,语令出石。复语掘地,见有一龙,婆罗门言:『莫恼于龙。』即跪彼龙。」
天语比丘言:「莫忘我语,可以问佛。佛有所说,至心忆持。所以者何?我不见若天、若魔、若梵,有能分別者,除佛及以声闻弟子比丘,无能得解如是问者。」
尔时比丘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所闻天语,具向佛说:「世尊!云何巢窟夜则烟出,昼则火然?谁是婆罗门?谁是智人?云何是刀?云何是掘?云何为龟?云何蝮蛇?云何肉段?云何刀舍?云何楞祇芒毒虫?云何二道?云何石聚?云何名龙?」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巢窟者,所谓是身。受于父母精气,四大和合,衣食长养,乃得成身。而此身者,会至散败,膖胀虫烂,乃至碎坏。夜烟出者,种种觉观。昼火然者,从身、口业,广有所作。婆罗门者,即是如来。有智人者,即诸声闻。刀喻智慧。掘地者,喻于精进。龟者,喻于五盖。蝮蛇者,喻嗔、恼害。肉段者,喻悭贪、嫉妬。刀舍者,喻五欲。楞祇芒毒虫,喻如愚痴。二道者,喻于疑。诸石聚者,喻于我慢。龙者,喻于罗汉,尽诸有结。」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中。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波罗奈城,见一比丘,身意不定,诸根散乱。时,彼比丘遥见佛已,低头惭愧。佛乞食已,洗足入僧坊中,出于静室,坐僧众中,语诸比丘言:「我于今朝,见一比丘不摄诸根,时,彼比丘遥见我已,有惭愧色,低头捡情,为是谁耶?」时,彼比丘即于坐起,以欝多罗僧著右肩上,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心意不定,诸根散者,即我身是也。」佛言:「善哉!比丘!见我乃能捡情摄意,见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当如是,捡情摄意,如似见我。汝能如是,于长夜中安乐利益。」
有一比丘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古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时到,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有一比丘在天祠边,心念恶觉,嗜欲在心。时,佛世尊语比丘言:「比丘!比丘!汝种苦子,极为鄙秽,诸根恶漏,有漏汁处,必有蝇集。」尔时,比丘闻佛所说,知佛世尊识其心念,生大怖畏,身毛皆竖,疾疾而去。
佛乞食还,食已洗足,还僧坊中,入静房坐。从静房出,在众僧前敷座而坐。佛告诸比丘:「我今入城乞食,见一比丘在天祠边,心念恶觉。嗜欲在心。我即语言:『比丘!比丘!汝种苦子,极为鄙秽,诸根恶漏,有漏汁处,必有蝇集。』是时,比丘闻佛所说,生大惊怖,身毛皆竖,疾疾而去。」
佛说是已,有一比丘从坐而起,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种苦子?云何名为鄙秽?云何名为恶漏?云何名为蝇集?」
佛言:「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嗔恚嫌害,名种苦子。纵心五欲,名为鄙秽。由六触入,不摄戒行,名为恶漏。烦恼止住,能起无明、憍慢、无惭、无愧,起诸结使,所谓蝇集。」
佛说是已,诸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已,回还洗足,摄持坐具,入得眼林中,在一树下,敷草而坐,起恶觉观,贪嗜五欲。得眼林神知比丘念,念于不净,在此林中,不应嗜恶,作如是念:「我当𭔏悟。」即作是言:「比丘!比丘!何故作疮?」比丘答言:「我当覆之。」林神复语:「汝疮如𤬪,以何覆之?」比丘答言:「我以念觉,用覆此疮。」林神赞言:「善哉!善哉!今此比丘善知覆疮,真实覆疮。」
佛以清净天耳闻彼林神共比丘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说此偈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尔时,有一年少新学比丘,不以时节入于聚落。时,诸比丘处处见彼新学比丘,而语之言:「汝今新学,未知对治法门,云何处处经历诸家?」新学比丘白诸比丘言:「大德诸长老等皆往诸家,云何遮我不至诸家?」
时,诸比丘乞食食已,收摄衣钵,洗足已,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诸比丘等白佛言:「世尊!我等入城乞食,见一年少新学比丘,不以时节,往至诸家。我等语言:『汝是新学,未知对治,何缘非时往至他家?』答我等言:『诸老比丘亦到诸家,何故独自而遮我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旷野中有一大池,有诸大象入彼池中,以鼻拔取池中藕根,净抖擞已,用水洗之,然后乃食,身体肥盛,极得气力。诸小象等亦复食藕,不知抖擞并及水洗,合埿出食,后转羸瘦,无有气力,若死若近死。」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注
此经十六卷宋元明俱作二十卷 经【大】,经初诵【宋】【元】【明】【圣】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大】,〔-〕【圣】,失译等八字宋元俱至其卷第十悉作失译二字其卷第十一以下悉作失译今附秦录六字明作失译人名附秦录七字下皆同 初诵第一【大】,〔-〕【宋】【元】【明】【圣】 [No. 99(1062)] 𪻺【大】,傀【宋】【元】【明】 经【大】,〔-〕【宋】【元】【明】 [No. 99(1063)] 央【大】,殃【圣】 言【大】,曰【宋】【元】【明】 仪容【大】,容仪【宋】【元】【明】【圣】 [No. 99(1064)] 咽【大】,咽【宋】【元】【明】 伏【大】,复【宋】【元】【明】 饮【大】,饭【宋】【元】【明】 提婆达【大】*,提婆达多【宋】【元】【明】【圣】* 提【大】,〔-〕【宋】【元】 𤝙𤡣【大】,駏驉【宋】【元】【明】 当【大】,常【宋】【元】【明】【圣】 𪧀【大】,婴【明】 经【大】,〔-〕【宋】【元】【明】 [No. 99(1065)] [No. 99(1066)] 陵蔑【大】*,凌懱【宋】【元】,陵懱【明】* 洁【大】,净【宋】【元】【明】【圣】 慢【大】,矜【宋】【元】【明】【圣】 人【大】,大人【宋】【元】【明】【圣】 [No. 99(1067)] 裁【大】,才【宋】【元】【明】 明【大】,前【宋】【元】【明】 令【大】,尔【圣】 [No. 99(1068)] 忿【大】,恚【宋】【元】【明】 德【大】,〔-〕【圣】 [No. 99(1069)] 中【大】,生【圣】 [No. 99(1070)] 耶【大】,服【圣】 [No. 99(1071)] [No. 99(1072)] 今此【大】,此今【宋】【元】【明】【圣】 者【大】,著【宋】【元】【明】【圣】 既【大】,亦【圣】 说【大】,佛说【宋】【元】【明】 少年【大】,年少【宋】【元】【明】 [No. 99(1073)] 皆【大】,俱【宋】【元】【明】【圣】 馨【大】,声【圣】 拔【大】,跋【元】【明】 [No. 99(1074)] 队【大】,乘【圣】 偈【大】,偈颂【宋】【元】【明】【圣】 色光【大】,光色【宋】【元】【明】 [No. 99(1075)] 尔【大】,命【宋】【元】【明】 弥多【大】,弥多求【宋】【元】【明】【圣】 谤【大】,诳【宋】【元】【明】【圣】 [No. 99(1076)] 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大】,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宋】【元】【明】 酥【大】,蘓【圣】 淤【大】,污【宋】【元】【明】 [No. 99(1077)] 化【大】,北【宋】【元】【明】【圣】 住【大】,在【明】【圣】 今【大】,尔【宋】【元】【明】 部【大】,谛【宋】【元】【明】 住【大】,信【宋】【元】【明】【圣】 言【CB】【丽-CB】【宋】【元】【明】【圣】,〔-〕【大】 处【大】,住【宋】【元】【明】【圣】 有【大】,为【明】 摩【大】,魔【宋】【元】【明】 渡【大】,度【宋】【元】【明】【圣】 [No. 99(1078)] 曰【大】,自【宋】【元】【明】 相【大】,想【元】【明】 爱【大】,受【圣】 [No. 99(1079)] 然【大】*,燃【圣】* [No. 99(1080)] 欝【大】,郁【宋】【元】【明】 [No. 99(1081)] 即【大】,而【明】 [No. 99(1082)] 𤬪【大】,瓨【宋】【元】【明】 欲【大】,恶【宋】【元】【明】【圣】 [No. 99(1083)] 抖擞【大】*,斗薮【圣】* 及【大】,汲【元】【明】 出【大】,土【宋】【元】【明】 经【大】,经初【宋】【元】,经初诵【明】【圣】 〔-〕【大】,光明皇后愿文【圣】【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 册 別译杂阿含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1-0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张文明大德二校,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场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