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丹本第六卷十二张后准)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二一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尼名曰旷野,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将欲向彼得眼林中。时魔王波旬作是心念:「瞿昙沙门今在舍卫得眼林中,其弟子旷野比丘尼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将欲往诣于彼林间,我当为其而作扰乱。」尔时,波旬化作摩纳,于彼路侧,问旷野言:「欲何所诣?」
比丘尼答言:「我今欲诣闲静之处。」
尔时,摩纳闻是语已,即说偈言:
时比丘尼而作是念:「此为是谁?欲恼乱我,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作是念已,入定观察,知是波旬欲来恼乱,即说偈言: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旷野比丘尼,善知我心。」懊恼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苏摩比丘尼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魔王波旬作是念:「今苏摩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尔时,波旬化作婆罗门,在路侧立,而作是言:「阿梨耶欲何所至?」
比丘尼答言:「我今欲诣彼寂静处。」
尔时,波旬即说偈言:
时比丘尼作如是念:「此为是人?是非人乎?而欲恼我。」入定观察,知是波旬,即说偈言: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苏摩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翅舍憍昙弥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尔时,魔王波旬作是心念:「沙门瞿昙在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比丘尼名翅舍憍昙弥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作是念已,化作摩纳,欲为扰乱,即说偈言:
时比丘尼而作是念:「此为是谁?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而欲为我作大扰乱。」入定观察,知是魔王,即说偈言: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翅舍憍昙弥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莲华色比丘尼,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并洗足已,入得眼林,坐一树下,端坐思惟,住于天住。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莲华色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中,坐一树下,住于天住。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往至其所,而说偈言:
尔时,莲华比丘尼即作是念:「此为是谁?扰乱于我,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观察,知是波旬,即说偈言:
尔时,魔王复说偈言:
时比丘尼复以偈答: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莲华色比丘尼善解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石室比丘尼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有石室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往至其所,而说偈言:
时石室比丘尼闻是偈已,而作是念:「此为是谁?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观察,知是魔王,以偈答言:
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一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尼,名曰鼻𭊵,在舍卫国王园精舍,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于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鼻𭊵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向得眼林。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即于路侧,而说偈言:
时比丘尼闻斯偈已,而作是念:「此为是谁?恼乱于我,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观察,知是魔王,说偈报言: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二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毘阇耶比丘尼从王园精舍,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尔时,魔王而作是念:「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王园精舍。毘阇耶比丘尼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至得眼林,坐一树下,住于天住。我当为其而作扰乱。」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往诣其所,而说偈言:
时比丘尼闻是偈已,而作是念:「此为是谁?来恼于我,甚为欺诈。为是人耶?是非人乎?」入定观察,知是魔王,说偈报言: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二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比丘尼,名曰折罗,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洗钵,收摄坐具,入得眼林,在一树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尔时,魔王作是念言:「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有一比丘尼,名曰折罗,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已洗钵,收摄坐具,入得眼林中,在一树下坐,入于天住。我今当往而作扰乱。」尔时,魔王作是念已,化摩纳形,往至其所,而语之言:「阿利耶欲生何处?」
比丘尼言:「如我今者,都无生处。」
尔时,摩纳即说偈言:
折罗比丘尼说偈报言: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二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优波折罗比丘尼,住王园精舍,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洗钵洗足,摄持坐具,诣得眼林,在一树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尔时,魔王作是念言:「今瞿昙沙门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王园精舍有比丘尼,名曰优波折罗,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讫洗足,收摄坐具,诣得眼林,在一树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我今当往而作坏乱。」作是念已,化作摩纳,即往其所,问比丘尼言:「阿利耶欲何处受身?」
比丘尼答曰:「我都无受身处。」
尔时,摩纳即说偈言:
优波折罗比丘尼复说偈言:
尔时,魔王而作此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二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王园精舍有一比丘尼,名曰动头,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乞食已,洗钵洗足,摄持坐具,诣得眼林,在一树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尔时,魔王作是念言:「瞿昙沙门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有一比丘尼,名曰动头,于其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洗钵洗足,收摄坐具,入得眼林中,在一树下,正身端坐,入于天住。我今欲往而坏乱之。」作是念已,化作摩纳,往诣其所,语比丘尼言「九十六种道,汝乐何道?」
比丘尼答言:「此道我都不乐。」
尔时,波旬即说偈言:
动头比丘尼复说偈言:
尔时,波旬而作是念:「此比丘尼善知我心。」忧愁悔恨,惭愧还宫。
(二二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萨婆国竭阇池岸。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在僧前坐说戒。当于是夜,月初出时,婆耆奢在彼众中,作是念言:「我今欲以月为喻,赞叹于佛。」作是念已,从座而起,合掌向佛言:「世尊!我今欲有所说,唯愿善逝垂哀听许。」
佛告婆耆奢:「听汝所说。」
尊者婆耆奢即说偈言:
时婆耆奢说此偈已,欢喜踊跃,还于所止。
(二二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围绕而为说法。尔时,尊者憍陈如适从余处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时尊者婆耆奢亦在会中,作是念言:「我今欲在佛前以偈赞憍陈如。」作是念已,从坐而起,白佛言:「世尊!唯愿听我少有所赞。」
佛告婆耆奢:「随汝所说。」
尊者婆耆奢即说偈言:
时婆耆奢说此偈已,欢喜踊跃,还于所止。
(二二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讲堂中,为众说法,言音满足,能使听者心意喜乐,言辞正直,闻者开解,心无所为,所说辩了,诸比丘众,至心听受,听者悦豫,尊重恭敬,至心忆念,等同欢喜,听受其法。
尔时,尊者婆耆奢在于会中,心作是念:「我欲以偈赞舍利弗。」作是念已,即正衣服,从坐而起,合掌白舍利弗言:「唯愿尊者听我所说。」
尔时,尊者告婆耆言:「若有所说,恣听汝意。」
即说偈言:
时婆耆奢说此偈已,欢喜踊跃,还于所止。
(二二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住龙山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尽诸有结,心得解脱。尔时,尊者目连观察时坐五百比丘,皆离爱欲。尔时,世尊在众僧前,敷座而坐。当于尔时,月半说戒。时尊者婆耆奢亦在众中,而作是念:「我今在于佛僧之前,欲有赞说。」即从坐起,整其衣服,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唯愿世尊,听我所说。」
佛言:「婆耆奢!随汝所说。」
尔时,尊者婆耆奢即说偈言:
(二二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夏坐安居。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唯除一人,如来记彼现身尽漏。于七月十五日,自恣时到,佛于僧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是婆罗门,于般涅槃,受最后身,无上良医,拔于毒箭。汝等皆是我子,悉从于我心口而生,是我法子,从法化生,我今欲自恣,我身口意无过失不?」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众中坐,从坐而起,整其衣服,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如佛所说:『我是婆罗门,于般涅槃,受最后身,无上良医,拔于毒箭。汝等皆是我子,悉从于我心口而生,是我法子,从法化生。』我等不见如来身口有少过失。何以故?世尊能使不调者调,不寂灭者,使得寂灭。苦恼之者,能使安隐。未入涅槃者,使得涅槃。如来是知道者,是示道者,是说道者,是导道者,将来弟子相续不绝。世尊教法,次第修道,恒相教习,随顺正法,常应拥护,亲爱善法。我等不见世尊若身口意有少过失。」
舍利弗言:「世尊自恣,说我若身口意有所阙短,垂哀教勅。」
佛告舍利弗:「我不见汝有少过失。何以故?汝舍利弗坚持净戒,多闻、少欲、知足、远离愦闹、乐于闲静,有精进,具足定心、智慧,疾智、捷智、展转智、有大种智、別智,唯除如来,诸余智慧,无能及汝,深远之智,成就实智,示教利喜。心无嫉妬,见他有能,示教利喜,随喜赞叹。若为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无有疲厌,是故汝今若身口意无有少过。」
舍利弗白言:「世尊!颇见是五百比丘于身口意有少过不?」
佛告舍利弗:「我不见五百比丘于身口意有少过失。何以故?是五百比丘,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以是义故,我不见是五百比丘若身口意有少过失。」
舍利弗复白佛言:「世尊!终不讥彼小阙,亦不见五百比丘若身口意有少过失。世尊!此五百比丘几具三明?几得俱解脱?几得慧解脱?」
佛言:「此比丘众中,九十比丘具于三明,有百八十得俱解脱,其余之者,尽慧解脱。」
舍利弗言:「此五百人离诸尘垢,无有腐败,悉皆贞实。」
尔时婆耆奢在彼众中,而作是念:「佛今自恣,我今欲说赞自恣偈。」婆耆奢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唯愿听我所说。」
佛言:「婆耆!随汝所说。」
婆耆奢即说偈言:
(二二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婆耆奢在空静处,时欲捡心,系念思惟,卒起异想,生不憙乐,即自觉知:「我于今者,便失善利。夫出家者,名为难得;若有是心不名难得,我今便为退失善心,得于恶心,今当说心,多诸过恶,说厌患偈。」时彼尊者即说偈言:
(二三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婆耆奢与阿难俱,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女人,年在盛壮,容貌端正,便起欲想。尔时婆耆寻自觉知,极自呵责:「我今名为不得出家之利,我之寿命,极为难得,若生是心,名为不善。宁舍寿命,不作欲想,我于今者,不名出家。何以故?见于盛壮端正女人,即起爱心。若生此心,非我所宜。」即向阿难而说偈言:
尔时,阿难即说偈言:
(此下丹本第八卷六张后)
(二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至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悉皆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说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中夜,来诣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悉皆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尔时,天复说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说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中夜,来诣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时有天子,先身从种田中得,因以为名,以偈答言:
尔时,彼天语此天言:「我不问汝,我欲问佛。」复以偈问佛: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显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三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天复以偈问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二四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此天以偈赞言: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別译杂阿含经第十二卷
校注
【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 册 No. 100 別译杂阿含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1-0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张文明大德二校,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场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