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天子名曰因陀罗,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因陀罗天子复说偈言:
世尊复以偈答曰: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释迦,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释迦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天子名曰因陀罗,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因陀罗天子复说偈言:
世尊复以偈答曰: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释迦,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释迦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最胜长者,神光晖赫,遍照祇洹,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名曰尸毘,威光显曜,颜色殊常,遍于祇洹,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尸毘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月自在,威光显照,遍于祇洹,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月自在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毘忸,威光炳曜,赫然大明,来诣祇洹,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毘忸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般阇罗,光色晖曜,赫然甚明,威仪详序,来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般阇罗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须尸摩,与其眷属五百人俱,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告阿难言:「世若有人,能称实说,彼当应言:『舍利弗比丘持戒多闻,少欲知定,乐于闲静,精勤修定,有大念力,成就智慧,速疾智利智,善知出要,深解出乘,满足实智。』」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圣教,若称实说,彼应当言:『舍利弗比丘持戒多闻,最为第一,乃至成就实智。』」
时诸天子闻于如来及与阿难赞舍利弗,天之容貌转复端严,其身光曜,倍更殊常,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时须尸摩天子颜貌威光转炽盛已,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时须尸摩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赤马,光色倍常,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当于何处而能得有不生老死,不没不出,众生尽处?如是边际,为可知不?」
尔时,世尊告赤马天子言:「不生老死,既不终没,亦不出生,无有人能行至边际,亦无有能往诣于彼,尽其崖限。」
时赤马天子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说,甚善希有,不生老死,乃至无能得其边际。所以者何?念我过去,曾为仙人,号名赤马,断于欲结,得世五通,神力骏疾,过于日月,举足一踔,能渡大海。而作是念:『我今神力骏疾如是,我当行尽众生边际。』我于尔时,志欲专求众生边故,心意𢛌𢛌都无闲暇,唯除洗手,并饮食时及大小便,于百年中,竟不能得众生边际,而便命终。以是故知,如来善说,不生老死,不出不没,欲往于彼,知其边际,都无是处。」
佛告赤马天子曰:「如是!如是!若有不生老死,不出不没,众生边际,实无是处。若欲知者,众生边际即是涅槃,若尽苦际,是即名为得其边际。」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时赤马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当于尔时,有六天子,本是外道六师徒党,一名难胜,二名自在,三名显现,四名决胜,五名时起,六名轻弄。此六天子咸于其夜,来诣佛所,在一面坐。斯诸天光倍胜于常,遍照祇洹,赫然大明。尔时,难胜即说偈言:
自在天子复说偈言:
显现天子复说偈言:
决胜天子复说偈言:
时有天子复说偈言: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又有一天复说偈言:
有一天子复说偈言:
时一天子复说偈言:
时一天子复说偈言:
时一天子复说偈言:
时一天子复说偈言:
有一天子复说偈言:
时诸天子闻佛所说,各说偈已,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摩佉,来诣佛所,光色炽盛,赫然大明,礼佛足已,却住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摩佉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弥佉,来诣佛所,威光显耀,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已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弥佉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昙摩尸,来诣佛所,威光晖赫,遍于祇洹。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昙摩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多罗健陀,来诣佛所,光颜晖赫,明遍祇洹,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多罗健陀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迦默,来诣佛所,光色晖赫,明照祇洹,礼佛足已,却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难为难作?」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尔时,迦默天子复白佛言:「诚如圣教,默静为难。」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时迦默复白佛言:「心意难定。」
世尊复以偈答:
世尊复以偈答:
尔时,迦默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迦默,来诣佛所,光明赫然,遍照祇洹,礼佛足已,却住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迦默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栴檀,来诣佛所,光颜炽盛,明照祇洹,却立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栴檀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三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栴檀,来诣佛所,光颜炽盛,明照祇洹,却立一面,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栴檀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天子名曰迦叶,身光倍常,来诣佛所,所出光明遍照祇洹,却坐一面,而白佛言:「比丘!我今欲说比丘胜利。」
佛告迦叶:「恣汝所说。」
尔时,迦叶即说偈言:
时迦叶天子说此偈已,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名曰迦叶,光色倍常,即于其夜,来诣佛所,身光显照,遍于祇洹,却坐一面,白佛言:「比丘大德!我今亦复欲说比丘所得功德。」
佛言:「迦叶!随汝意说。」
迦叶即说偈言:
时迦叶天子说此偈已,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摩竭提国,将欲向彼崛默夜叉宫中。时崛默夜叉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及比丘僧,于今日夜在我宫宿。」尔时,世尊默然许之。
时崛默夜叉为欲安置佛徒众故,即时化作五百宫殿,床敷卧具,皆悉备足。又复化作五百火炉,中火炽然,都无烟气。请佛诣宫,奉以上房,五百比丘以次取房。尔时,如来入房坐已,崛默夜叉在一面立,而说偈言:
时崛默夜叉说此偈已,欢喜顶礼而还。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白山。尔时,尊者象护为佛侍者。于时世尊夜中经行,天降微雨,电光晃曜。时天帝释即便化作琉璃宝堂,以覆佛上,作是事已,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如来经行,犹未休止。时彼国人若小儿啼泣,不时止者,辄以薄俱罗鬼而以恐之。然诸佛常法,师不入室,弟子不得在前入房,而先眠睡。尔时,象护作是心念:「今夜既久,世尊不眠,我当作薄俱罗鬼,恐其令眠。」作斯念已,寻便反被,俱执至经行道头,而语佛言:「沙门!沙门!薄俱罗鬼来。」
尔时,佛告象护:「汝甚愚痴,以薄俱罗鬼恐怖于我,汝宁不知如来久断惊惧、毛竖、一切畏耶?」
时释提桓因见闻是已,白佛言:「世尊!佛法之中亦有如是出家人也。」
佛告天帝:「憍尸迦!瞿昙种姓极为宽廓,多所容纳,如是之人,不久亦当得清净法。」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尔时,帝释闻佛所说,欢喜顶礼,还于天宫。
尔时,尊者阿那律从佛游行,至彼摩竭提国鬼子母宫。时阿那律中夜早起,正身端坐,诵法句偈,及波罗延大德之偈,又复高声诵习其义,及修多罗等。时鬼子母所爱小子,字宾伽罗,啼泣堕泪。时鬼子母慰抚子言:「道人诵经,汝莫啼泣。」即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富那婆修夜叉母宫。佛于其夜,在彼宫宿,其子夜叉婆修,及女优怛罗,夜中啼泣。其母尔时慰抚男女,欲令不啼,即说偈言:
时富那婆修,即说偈言:
母以偈答: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摩竭提国,至摩尼行夜叉宫。时摩尼行夜叉共诸夜叉,不在己宫,集于余处。有一女人,持好香华,并赍美酒,来至于此夜叉宫中。尔时,世尊处彼宫坐,诸根寂定。时此女人见于如来,在宫中坐,颜色悦豫,志意湛然,诸根寂定,得上调心,譬如金楼。见斯事已,即生此念:「我于今者,便为现见摩尼行夜叉。」时此女人前礼佛足,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彼女人闻斯偈已,复作是念:「彼必不是摩尼夜叉,乃是瞿昙沙门。」即此女人寻以香花、酒瓶,屏于一处,顶礼佛足,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尔时,世尊即为说法,示教利喜,如诸佛法,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世为要。佛知其心,志意调顺,为说四谛苦集灭道。女人意聪,闻法信悟,如新净㲲,易受染色,即于座上见四圣谛法,知法逮得于法,尽法崖底,断于疑网,渡疑彼岸,不随于他,即起礼佛,合掌而言:「世尊!我已得出,我已得出,我尽形寿归依三宝,成就不杀。」
时此女人闻法欢喜,顶礼而去。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摩竭提国,至箭毛夜叉宫,于夜止宿。时箭毛夜叉与诸夜叉余处聚会,不在宫中。时箭毛同伴其名为炙,此炙夜叉见佛在于箭毛舍中,诣箭毛夜叉所,而语之言:「汝得大利,如来、至真、等正觉今在汝宫,于中止宿。」
箭毛夜叉言:「彼云何在我宫宿?」
时夜叉复语之言:「彼虽人类,实是如来、至真、等正觉。」
箭毛复言:「我今还宫,足自別知,为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为非是耶?」箭毛夜叉聚会既讫,寻还己宫,以身欲触佛,佛身转远,即问佛言:「沙门!今者为惊惧耶?」
佛言:「我不畏,汝触极恶。」
箭毛复言:「沙门!我今问难,汝若解释,甚善无量;若不答我,当破汝心,令热沸血从面而出,又拔汝膊,掷置婆耆河岸。」
佛言:「我不见世间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有能令我心意颠倒,破我之心,面出沸血,能拔我膊,掷置于彼婆耆岸者。」
尔时,箭毛即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箭毛夜叉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踊跃,即受三归。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优婆夷有一男儿,受持八戒,于戒有缺,以犯戒故,鬼著而狂。时优婆夷即说偈言:
时有夜叉而说偈言:
尔时,优婆夷为子种种说是法已,其子寻即生于厌恶,既厌恶已,便求出家,剃除须发,即著法服,年少出家,不能深乐出家之法,以不乐故,便还归家。
尔时,其子复说偈言:
其母复说偈言:
尔时,其子即向阿练若处,精勤修道,昼夜不废,获阿罗汉。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摩竭提国,往至于彼旷野夜叉所住之宫,于夜止宿。时彼夜叉与诸夜叉余处聚会,不在己宫。时有夜叉名曰驴驹,见于如来在旷野宫宿,即往于彼旷野鬼所,而语之言:「汝获大利,如来、至真、等正觉在汝宫宿。」
旷野答言:「彼人云何在我宫宿?」
时驴驹夜叉复语之言:「虽是人类,实是如来、至真、等正觉。」
旷野复言:「汝审真实,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为非是耶?」尔时,旷野聚会已讫,还于己宫,既见佛已,而作是言:「出去!沙门。」如来尔时以彼住处故,随语出。复语佛言:「沙门还入。」佛断我慢,复随语入。第二第三,语佛出入,佛悉随之。第四亦言:「沙门出去。」佛言:「汝已三请,我于今者,不为汝出。」
旷野即言:「我欲问难,汝若解释,当听汝坐;若不答我,当令汝心意倒错,又破汝心,使热沸血从面而出,挽汝之膊,掷置婆耆河岸。」
佛言:「不见世间若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有能以我如汝语者。汝欲问者,随汝所问。」
时旷野鬼即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时旷野夜叉复说偈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旷野夜叉复说偈言:
时旷野夜叉闻佛所说,欢喜踊跃,归依三宝,并受禁戒为佛弟子。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王园精舍有比丘尼,名曰毘𠼝(毘𠼝秦言雄也)。时彼国人一切共为俱蜜头星会,七日七夜欢娱聚集,无有延请比丘尼者。时有夜叉,于彼毘𠼝比丘尼所生信敬心,知诸国人都无请者,于里巷中说斯偈言:
时彼城中诸优婆塞闻是偈已,各持衣服及诸肴饍而来,施与彼比丘尼。于时夜叉见诸人等,各各供养,复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王园精舍有比丘尼,名曰白净。尔时,国人一切共作俱蜜头星会,七日七夜欢娱聚集,无有请彼比丘尼者。时有夜叉于白净比丘尼所生信敬心,知诸国人都无请者,于里巷中说斯偈言:
时彼城中诸人闻是偈已,各持衣食施比丘尼。于时夜叉见得衣食,复说偈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二夜叉:一名七岳,二名雪山。此二夜叉共为亲友,而作誓言:「若汝宫中有妙宝出,当语于我;若我宫中有妙宝出,亦当语汝。」时雪山夜叉宫中,有千叶莲花,大如车轮,绀瑠璃茎,金刚为须。雪山夜叉睹斯事已,即便遣使语彼七岳言:「我宫中有是异物,汝可来观。」
尔时,七岳夜叉闻是语已,即作心念:「如来世尊近在不远,可使诣雪山夜叉所言,我当必诣彼,往看宝华。」作是念已,即复遣使言:「我此中有如来、至真、等正觉,在此现形,汝宫虽有如是宝华,为何所益?」
尔时,雪山夜叉闻其使语,侍从五百夜叉,往诣于彼七岳夜叉所止宫中。雪山夜叉向于七岳而说偈言:
雪山夜叉复说偈言:
雪山夜叉复说偈言:
七岳夜叉复说偈言:
雪山夜叉复说偈言:
七岳夜叉复以偈答:
雪山夜叉复说偈言:
七岳夜叉复以偈答:
雪山夜叉复说偈言:
七岳夜叉复以偈答:
雪山夜叉复说偈言:
七岳夜叉复以偈答:
雪山夜叉复说偈言:
尔时,七岳夜叉共雪山等,将千夜叉同时俱往,既到佛所,各整衣服,合掌敬礼,而说偈言:
尔时,雪山、七岳等说此偈已,在一面坐。雪山夜叉以偈问佛: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雪山夜叉复以偈问: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雪山夜叉复以偈问: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雪山夜叉复以偈问: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雪山夜叉复以偈问: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雪山夜叉复以偈问: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尊者舍利弗、大目犍连在灵鹫山。时舍利弗新剃发竟,晨朝早起,正身端坐,以衣覆头。当于彼时,有二夜叉:一名为害,二名复害。尔时,复害见舍利弗,语为害言:「我于今者,欲以拳打剃头沙门。」
为害答言:「而此比丘有大神德,汝勿为此,长夜受苦。」第二第三,亦如是谏。复害故欲以拳打舍利弗,以不用其所谏晓故,乃至以身躬自抱捉。
尔时,复害恶心炽盛,虽闻他谏,乃至抱捉,都不从顺。即以拳打舍利弗头,既打之已,复害夜叉语为害言:「今打比丘,便为烧煮于我,汝今应当救拔于我。」作是语时,地自开裂,现身陷入无间地狱。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去舍利弗坐处不远,坐一树下,寻闻打于舍利弗声,往诣尊者舍利弗所,而语之言:「不能堪忍受如是苦,将无惊怖,散坏身耶?」
尊者即赞叹言:「实有神德,假令复害以手打彼耆阇崛山,犹当碎坏,而舍利弗都无异相。」
斯二尊者作是语时,尔时,世尊昼在房坐,以净天耳遥闻其言,即说偈言:
尔时,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 册 No. 100 別译杂阿含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1-0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张文明大德二校,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场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