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七

阿难何者是一不欲为一切世间广宣说故是一不欲何者是一切世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此名一切世间言说法此中无有法可別离者于彼之中所有树名皆入于此所有畜生名皆入于此于彼之中何者是树名有树名阿奢婆萨他复有树名那梨泽迦复有树名金富娄沙复有树名那𠰷复有树名奚茶迦复有树名羯犍茶复有名何啰多何啰他复有名拔达罗目羯多复有名羯淡婆复有名毘阇颇罗复有名毘度钵啰婆复有名阎浮复有名尸罗摩多复有名优拔啰尸罗复有名波梨那呵牟罗复有名阇耶萨他牟罗复有名毘罗槃多复有名久舍嘙复有名钵啰舍婆帝复有名阿啰鼻多复有名摩诃波罗穉复有名摩诃苏至怛逻钵茶犁复有名阿勃𠰷阇复有名娑醯多拔都复有名阿呕斯逋𠰷拏复有名钵啰婆逻拔萨怛逻复有名羯穉娑复有名阇耶罗复有名叉夜多波尸多复有名毘履沙婆复有名阿尸毘沙尼鸡多复有名颇罗牟罗复有名毘尸瑟咤牟罗复有名跛尸多婆罗复有名沤陀耶尼鞞舍复有名毘薮婆逻复有名钵履何逻门头𠰷高百由旬枝叶遍覆满五由旬其根纵广有七由旬复有树名多梨娑牟啰复有树名娑陀怒伽复有树名佛境界其彼大树高百由旬枝叶遍布覆满五由旬其根纵广具七由旬然彼大树最初生叶亦广长一由旬叶形端正而彼大树出奇香气普遍诸方满二百由旬彼树根下铺师子高座名曰阿舍摩那彼是天帝释王所化左右广一由旬高一由旬依倚树根其有触者犹如迦耶隣提衣于彼处如来至已日日行住岂可众生知在何处阿难我念有如是天众聚集如天众来已五由旬内皆悉遍满如来为彼演说法要阿难复有树名曰善香复有树名那茶毘阇多复有树名那阇多复有树名那穉啰复有树名那迷茶复有树名呕叉毘利叉毘阇复有树名瞻波牟罗复有树名阿地目羯怛迦(去)复有树名目提隣驮牟罗复有树名阿输迦牟罗

阿难如是说有次第

跋达逻 钵啰叉 阿舍嘙咃竞(吉真反)手迦何利多迦(呵梨勒)阿罗施 多罗 舍勃喽婆毘耶都 迦毘他 婆逻 伊啰叉婆尼拘𠰷徒 达梨茶尼摩 佉殊利 迦毘他 波逻奢尼磨 迦梨夜 尼遮臂 卢儞 毬豆留尤留丘 栴檀那 栴檀那欝钵都 揭阇毘揭阇 何毘利器 波那娑 迦娑波履刹多 逻呵逻那比利叉毘婆提婆娑 醯多多罗尼(小墻微)婆逻(百叶墻微)迦娑呕多尼臂帝夜娑哆臂帝夜 婆梨驶迦(去)

阿难此等是彼所生之树所受用者覆荫受用故花受用故果受用故寂止受用故彼当取名字故自余更有草所生树受用药故为治病故而作名字彼等如来皆悉能知复有最胜清净一切河沙摩那底诸名于彼处中堕畜生行诸众生等种种名字随业分异如业所造所谓

叔迦(鹦鹉鸟)奢梨迦(鸜鹆鸟)拘翅罗(鵶鸥鸟)时婆时婆迦(命命鸟)恒娑(鹅)拘𠰷安遮(谷禄鸟)由逻(孔雀鸟)求求娑妬迦(鷄鸠鸟)迦茶迦 迦宾阇逻野多奴磨 迦迦(鸟) 迦茶恒娑(鴈)谟逻(山鷄)斫迦啰婆迦(鸳鸯)婆嗜逻婆逻 迦茶恒婆迦(鸿)提都啰瑟咤罗 拘拘婆(白鸽)陀那婆利夜舍磨 尸揵雉都大 迦逋大(班鸠)迦迦婆迦频阇逻(雉)奚陀那磨揵遮 鸠鸠咤(鷄)地那驮驮那磨迦伽迦迦 鸠逻逻揭利阇(雕鹫)槃多舍迦柘逻 奚摩苏多阿梨耶(鸿)嘶那夜(鹰)鞞提那 呕卢伽(鸺猴鸟)至至夜婆致夜(鹑)末蹉利也 迦𠰷磨伽 迦婆优婆伽

阿难如是等彼所生诸鸟名字阿难彼中更有余畜生所生四足众类名字所谓

迦迦婆 迦俱茶 呕𠰷𠰷磨 茶鞞涕𧜟奚逻 施㑚㑚 何履㑚(山羊)舍舍迦(兔)毘逻茶(猫)乌四夜 迦四夜 娑都迷夜 磨迦咤(猕猴)帝逻破逻娑陀怒揄伽

此等复有自余畜生中生四足者阿难于彼中复有水中之类名字所谓

末蹉(鱼)么迦啰(旧称摩竭)帝弥(民陵反)秖逻(旧名低弥鱼)呕达逻伽 叔叔摩逻(虱)驮大磨 阿揄诧 私鼻多 毘啰拏羯车婆(龟)漫涂迦(虾蟇)三目呵 达𠰷那卢荼 鷄婆逻呵悉帝目呵(象面)毘娑那伽阿啰输驮 鞞他 毘荼波

阿难诸如是等水生众类彼阎浮提诸人等辈语言所唤彼等所有名字于彼之中作事入者已取讫竟

阿难自余复有饮血众类名字所谓

摩舍迦(蚊)奚逻涕夜 臂茶娑 臂夜多呕驮 咤舍 富帝夜 跋诧 那磨婆那呵啰 钵履婆啰婆底 野啰咤(格蜂)底梨富婆(赤蜂)磨器夜(蝇)摩徒迦利夜(蜂蜜)拔啰摩啰(黑蜂)蜱梨输婆(蚤)鸠驮 侯帝夜娑婆那婆妬婆醯波利娑啰鷄利茶多都弥夜臂卑履也(蚁于)

此等是彼饮血众类所生义中之所摄入于彼中有如是等句味有呪方便名曰一切移行于此之中皆悉摄入普平等入一切总入

多致他系涕(一) 臂利涕(二) 萨帝涕(三) 尼罗涕(四) 乾驮尼(五) 迦那迷(六) 阿啰迷(七) 娑罗迷(八) 娑婆罗迷(九) 阿陀迷(十) 摩陀迷(十一) 摩帝迷(十二) 娑尼呵收隷(十三) 一恒啰娑伽(十四) 娑夜叉阿修罗(十五) 提婆那伽尼留吉底(十六) 波利婆逻尼留吉底罗毙(十七) 波罗若波履娑罗(十八) 波罗若罗毙(十九) 悉寐利底波履婆罗(二十) 悉蜜利帝波罗帝罗毙(二十一) 么帝(二十二) 揭帝(二十三) 地利帝(二十四) 波履婆罗(二十五) 婆罗陀㑚波逻波多(二十六) 富利摩鸡避三藐三佛提避(二十七) 遮利多漫多(二十八) 阿毘萨他那漫多(二十九) 输罗漫多(三十) 遮利波罗羯罗磨漫多(三十一) 毘奢何罗地夜漫多(三十二) (娑夜叉已下并是诸天及神持呪所得利益供养迦叶佛)

彼等已于迦叶如来应正遍知供养尊重亲近承事为增长智故增长无畏故阿难譬如有一丈夫智巧方便共他亲善得大分陀利花得已思量分陀利花端正希有示彼一朋彼第二朋者有胜智慧告彼言此好泥中生长此花以何因缘而不端正阿难一海名曰欝地耶奴迦纵广十二由旬于彼海中所生分陀利花高十二由旬如是如是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当受持此等修多罗若读若诵彼等一切皆增长智增长思念增长意行增长受持增长般若增长无畏辩才增长授记增长普遍分別语言增长果报亲旧眷属增长佛法僧宝增长好行眷属施戒禅定般若之聚精进豪势富自在主增长阿兰若增长出家增长无量种种宿命智慧作证增长诸众生辈生死证智慧增长漏尽作证智慧如是增长声闻智增长胜声闻智阿难其陀罗尼所生比丘不以少智入于涅槃若胜声闻地取般涅槃若辟支佛地取般涅槃唯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彼因此善根当得不生不闲之处不随他行不曾颠倒生疑悔意于诸法中当说决了然其法师决了语言正观语业语言决断节节部分多知少闻不假观他所有言说乾竭忧愁令他欢喜善御大众能善教学五百徒党当有利智發精进中不舍重担于诸佛边常不远离当得成就转轮王业得胜天行自智他智天智人智自因他因天因人因自利他利天利人利自庄严他庄严天庄严人庄严灭自烦恼灭他烦恼灭天烦恼灭人烦恼舍离贫穷值遇果报如是无上般若辩才自得好行复令他人如如建立如是如是至最胜行到最胜处最胜禁戒最胜禅定最胜般若最胜辩处最胜无畏最胜辩才最胜如来所有法力复至最胜诸佛大悲当得最胜殊特智慧智慧寂静不动牢固勇猛所熏戒力所熏施力所熏精进力所熏智力所熏闻力所熏慈力所熏悲力所熏喜力所熏舍力所熏所修事业不谄力所熏如言所作力所熏知恩报恩力所熏利益智慧不住言说远离忧愁割断毒箭当得摄受一切果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能演说一切诸行皆悉无常如实说法如是一切所知之中佛无常智善能转入故言一不欲

阿难若有此无常句如是真正广说诸法已能受持者彼当不诳当能摄受诸佛言教及佛所说诸功德已彼等诸法皆悉当得比丘欲勤学者此无常句中百六十偈印应当习诵阿难彼中何者是一印知一切世是一印婆罗门家呪术是一印何者谓实言语也如问婆罗门已实言语有婆罗门法此是诸婆罗门一印波梨婆罗阇有一印波梨佉因陀罗尼乾陀辈有一印无谄离谄瞿昙辈有一印最胜有沙门辈有一印谓因缘生也诸贼辈有一印谓暗夜行妇女辈有一印谓璎珞庄严栴陀罗辈有一印谓畜狗吠是为一印阿难如是印胜故口业亦胜口业胜故音声亦胜音声胜故义辩因亦胜于彼胜印中所有印者彼印当住是诸沙门释种子印所谓因缘也如是算数书典印是一切众生心印于彼之中何者是心谓诸物所熏是心非诸物熏是心眼是心非眼是心耳是心非耳是心鼻是心非鼻是心舌是心非舌是心身是心非身是心意是心非意是心色是心非色是心声是心非声是心香是心非香是心味是心非味是心触是心非触是心法是心非法是心何故名非眼是心非耳非鼻非舌非身非意是心非色非声非香非味非触非法是心无有一法名意者缘眼缘色生眼识如是所有眼识非是意识所有彼识彼非意若有彼意者彼意应无分別阿难如是若眼识彼非识界可言如是缘耳缘声生耳识如是所有彼眼识不移向耳识中彼亦不別亦不即是缘鼻缘香生鼻识所有耳识不移向鼻识中彼亦不別亦不即是缘舌缘味生舌识彼所有鼻识不移向舌识中彼亦不別亦不即是缘身缘触生身识所有舌识不移向身识中彼亦不別亦不即是缘意缘法生意识所有身识不移向意识中彼亦不別亦不即是阿离所有意识彼非身识彼非舌识彼非鼻识彼非耳识彼非眼识阿难如是彼意不从身出不从毛出乃至不从便利所出略说乃至不从发出彼亦不別亦不不別阿难如是彼意本不可得从何所起彼亦不可得谁是彼意彼亦不可得是谁不求彼亦不可得阿难如是一切法不可得故有意印耶何者彼意言意者所有心意识六种识身七种识界于彼之中何者是心过去心无所有其过去心唯有名字何以故如来曾说六种识身如来不曾说六种身识以是义故如是有实六种识身及意七种识界如来不曾说七种识界以是义故此是实有七种识界是意阿难如是以意离意以识离识以界离界本无所有虚空自在若本来离何故如来作是数耶为邪取故彼中所有邪取彼即非取若非取者彼即不受若彼不受彼无戏论若无戏论彼不聚集彼无所有虚空自在于中何者是心想心何者是想我想众生想命想福伽罗想妇女想丈夫想童男想童女想座想床想过去想未来想戒想三昧想智想解脱想解脱知见想地想水想火想风想念处想正断想神足想根想力想觉分想道想助道想佛想法想僧想须陀洹果想斯陀含果想阿那含果想阿罗汉果想得果想三明想涅槃想阿难如是一切想我想然彼我想本不可得是故一切非实是故言想如阳焰如是所有若想若识若意彼等和合所和合者彼等一数中一切或胜或劣若想如阳焰者当知彼识亦如阳焰若识如阳焰当知是意亦如阳焰何故言如阳焰无因缘故言如阳焰无道理可说无方便可说以是故言犹如阳焰其阳焰者有何真实如意有实性有真性者何者是意自性何者意真性若意有真性自性彼即无物即为是虚即是为空即为自在乃至略说故言本性清净心若有本性即是涅槃何因缘故言有本性无作者故言本性是为沙门释子所印若得是印当尽生死流转作是语已长老阿难白佛言世尊岂可生死流转別耶彼印复別耶为当彼印尽生死流转耶作如是语已佛告长老阿难言生死流转者所有初何者初所有后何者后所有中故言生死流转如是三世平等是生死流转若有众生能证知者彼等不取如此句义故言生死流转若众生辈有初中后彼得未来生阴聚转若彼等初所摄受以不取故如来说法于中无法是旧物名者何以故一切诸法新新无旧故若是法生彼法还灭于中何者法生谓无常法生如是若无常生彼生时无常若生时无常者彼生已无常若生已无常彼不成就若不成就者彼不可说若不可说者彼则为空若为空者彼不可得不空如是毕竟空毕竟无物毕竟处竟自在故言一切诸法不生一切法应如是见或言相或言印或彼如是名如彼相何者彼非相如刹那云何刹那若不染著如是如是示相摄持诸法相等于彼之中诸凡夫辈而生染著此名一印何因缘名一印无印印故言一印阿难何者二罗叉谓无明及渴爱复有二罗叉爱缚及见缚复有別二罗叉烦恼住处及观察烦恼地复有別二罗叉名字及言说复有二罗叉不实行及浊烦恼行复有二罗叉欲念觉及嗔念觉复有二罗叉欲及灭复有二罗叉不善念及懈怠复有二罗叉杂嗔眠不实行求欲复有二罗叉无明流及有流复有二罗叉不随顺及不信复有二罗叉不问自浪言及著嗔恚复有二罗叉取漫及自烦恼复有二罗叉各別相及不顺取复有二罗叉趣烦恼住处及事物复有二罗叉有为诸法及无为诸法复有二罗叉诸圣法及非诸圣法复有二罗叉世间诸法出世间诸法复有二罗叉诸胜法及无胜诸法复有二罗叉三昧言说及攀缘言说复有二罗叉行施想福事及一切思惟所發作福事复有二罗叉爱及憎复有二罗叉漏境界及无漏远离复有二罗叉置言处及开示法复有二罗叉欲及堪能何故名为二罗叉作叉那(隋云不功夫)及分別诸事于中何者分別事眼是事耳是事鼻舌身意是事色是事声香味触法是事地界是事水界火界风界是事如是二十一心浊烦恼事三不善根是事十不善业道是事不离迷惑是事如是等诸事彼等非事作如是语已长老阿难白佛言世尊所有此等诸事云何此等非事佛告言阿难于此中有眼想者生眼事所有眼想彼即眼事耳想者鼻想者舌想者身想者意想者生意事所有意想彼即意事彼即非事如是诸众生辈所有非事摄取为事取事已即生嗔恚心以嗔恚故生重嗔以重嗔恚故即住于害母及于害父及作无间业阿难以是义故汝应当知如有事想者当生嗔恚阿难譬如有一丈夫幼稚之年母所生育长养乳哺增长诸根诸根增长故诸根成熟故得熟烦恼然彼于他家妇女身中生于无明然入无明已父母为娶纳以为妇纳已欢喜依时非时欲染所牵于彼妇边有爱缚心于父母边不生敬重以不敬故而骂父母及以毁辱于彼妇女不生厌恶而反系缚于父母边应生敬重应作报恩而反毁辱逐遣令出此由欲染烦恼令当来世趣修罗身若有想者应须厌恶此等诸欲如是以眼事是欲者耳鼻舌身意事是欲者非是眼诸欲亦非眼事亦非耳亦非鼻非舌非身非意诸欲亦非意事亦非色诸欲非色事非声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诸欲非法事亦非色欲诸欲非受非想非行非识所有诸欲然诸众生作诸欲想彼妇女非眼非眼是妇女非诸欲是妇女亦非妇女是诸欲彼所有诸欲以分別生若分別生彼等诸欲于中迷惑爱染执著恶分別所起彼等向造地狱之业彼等向造畜生之业彼等向造阎罗世业如是为地狱诸欲所牵向地狱中为畜生诸欲为阎罗世诸欲所牵向畜生中向阎摩罗世如是欲浊将向恶趣于中若有大恶不证知者彼为无智以无智因缘生诸烦恼及以分別是故名为分別诸欲丈夫所有贪爱染欲作分別已于己亲边而行欲事于中何者是丈夫非眼是丈夫乃至非意是丈夫非色是丈夫非声非香非味非触非法是丈夫如是眼非妇女亦非丈夫耳鼻舌身意非妇女亦非丈夫声香味触法非妇女亦非丈夫色非妇女亦非丈夫乃至法非妇女亦非丈夫如是若妇女若丈夫皆不可得唯有分別所有分別者彼不从东方来不从南方不从西方不从北方来不从上方不从下方来亦不从方不从非方如是如是若不来者彼当何处去如是既不来者彼非来相若无所去彼来亦不可见若非去相彼即无相是故言一切诸法无有相耶复有二罗叉何等为二证事想罗叉思惟已增长诸行罗叉于中何者实舍增长若有众生作实想已如来于中作不实想然复如来无有一法而可得者所有众生作实想已于彼之中如来非有众生想况复诸众生辈作是想如是如来一相具足所谓无想智为众生还说此业说何等业若彼业行行涅槃业谁作涅槃业若业若烦恼谁作业谁作烦恼谓无明及不正思惟如是所有无明及不善思惟彼即是苦彼若有苦彼一切世间心不喜乐以心不乐故有生转虽有生转亦非意喜所谓地狱畜生阎罗世中譬如粪除上有粪汁如是所有粪除上所有粪汁彼等一切皆悉臭秽如是如是若以苦缘所生者彼等一切亦皆是苦譬如毒树彼之所有若根若茎若叶若花若果彼等一切皆悉是毒如是如是苦所生者彼等一切皆悉是苦阿难譬如有人为大利𫓧之所斫害复有一人被他钝𫓧之所斫害如是阿难若为利𫓧所害所受苦恼若被钝𫓧所害彼亦受苦恼彼一切皆亦悉是苦如是如是若有苦受之所生者彼等一切亦皆是苦于彼之中八圣道分名字言语于此阎浮提中以名字唤如此处言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然此北方边地之处有恶行人城彼城实大纵广二由旬如此处言正见乃至正定即彼处言

弥多罗拔题(一)偷罗奴佛提(二)婆罗拔都(三)那那颇(四)斯呵那陀(五)奚罗奴呜(六)毘伽罗呵波题(七)三摩多阐奴(八)

是名八圣道以此名字语复次阿难八圣道言语名字阿难于此南方有城名曰嘶途娑题𠰷阿难彼城实大于彼处八圣道名字所说如此处言正见乃至正定于彼处言

阿茶布(一)多茶布(二)尼劫利(三)毘低祇(四)阿㝹流他(五)波毘婆他(六)婆摩波题(七)娑地尼嗟(八)

如是等八圣道彼处名字语言阿难于此东方有城名曰阿那婆㝹彼城实大彼处八圣道名字言说如此处言正见乃至正定即彼处言

摸呵(一)三摸其叉摩题(二)毘地拔提(三)多弥那(四)尼呵摸(五)优求多(六)低呵陀(七)萨婆僧其叉夜(八)

彼处八圣道如此名字言说阿难此等所作名字于诸法中名字和杂

阿难于四大天王处八圣道分所有名字如来曾说如此处言正见乃至正定即彼等言

毘茶(一)波奢嘶多啰母𠰷(二)娑陀那(三)三摩低舍(四)优头符(五)毘娑摩尼舍(六)尼尸犁沙(七褚骂反)尼沙波利耶耶(八)

阿难此等彼处所有名字如来所知余名字中所有语言教勅此等众生令住而如来知彼等众生诸根各別已还当如是而为说法阿难如来为孙陀罗龙王及为阿那婆达多龙已说此八圣道分如此处言正见乃至正定即彼等言

啰低(一)啰咤婆低(二)嚘喽求(三)嚘啰求(四)迦漫低(五)三漫低舍(六)娑俞杀咤(七)波奢多扠尼(八)

阿难此等八圣道分名字为诸龙广说以此言说降诸龙王及摩伽陀处所有众生令得解脱阿难复有一城名曰普熟彼城广大彼处如来说八圣道分如此处言正见乃至正定然彼等处言

阿罗符(一)匕嘶使(二)漫都(三)三漫都(四)尼芦度(五)[嘘*戈](六)浮寐钵低(七)尼波输扠奴(八)

阿难此等彼处名字言说所有如来悉知演说八圣道分阿难如是善行事言观察事断事毘尼印事名行转智知彼名字如世间处所有语音所有言语各各言说语业授记音声此名字言说如国土方俗名字应当证知名字语言于彼处中诸事句持印我今欲说如彼所有名字语言印应当知当令得彼不住之眼所有疑行当令除断所说圣喻应当证知当善受持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七


校注

茶【大】下同荼【宋】下同【元】下同【明】下同 罗【大】*啰【宋】*【元】*【明】* 逻【大】*啰【宋】*【元】*【明】* 逻【大】罗【宋】【元】【明】 沤【大】呕【宋】【元】【明】 𠰷【大】卢【宋】【元】【明】 耶【大】*邪【宋】* 去【大】*去声【明】* 隣【大】怜【宋】【元】【明】 咃【大】他【宋】【元】【明】 反【大】*切【明】* 耶【大】邪【宋】 尤【大】尨【宋】【元】龙【明】 逻【大】*罗【宋】*【元】*【明】* 墻微【大】*蔷薇【明】* 河【大】阿【宋】【元】【明】 拘【大】㧦【明】 由【大】田【宋】【元】【明】 鸟【大】*〔-〕【宋】*【元】*【明】* 鷄【大】䳕【元】【明】 鸟【大】乌【宋】【元】 鴈【CB】【碛乙-CB】鹰【大】雁【宋】【元】【明】 婆【大】*娑【宋】*【元】*【明】* 啰【大】罗【 舍【大】舍【宋】【元】【明】 鸿【大】鵄【宋】【元】【明】 𠰷【大】𠰷𠰷【宋】【元】【明】 㑚【大】那【宋】【元】【明】 磨【大】么【宋】【元】【明】 揄【大】*榆【宋】*【元】*【明】* 秖【大】祇【宋】【元】【明】 那【大】那那【宋】【元】【明】 阿【大】呵【明】 野【大】𪐭【宋】【元】【明】 娑【大】*婆【宋】*【元】*【明】* 恒【大】怛【宋】【元】【明】 娑【大】娑那【宋】【元】【明】 么【大】磨【宋】【元】【明】 一【大】大【元】【明】 唯【大】下同惟【宋】下同 当【大】常【宋】【元】【明】 欢【大】饮【明】 栴【大】旃【元】【明】 所【大】〔-〕【宋】【元】【明】 无【大】光【元】 竟【大】竟无【宋】【元】【明】 相【大】想【宋】【元】 胜诸【大】诸胜【明】 隋【大】此【明】 心【大】恚【元】【明】 间【大】问【明】 娶【大】取【宋】【元】【明】 𫓧【大】下同铁【明】下同 阿【大】除【宋】【元】【明】 道【大】〔-〕【宋】【元】【明】 摸【大】摩【明】 晡【大】脯【宋】 叉【大】扠【宋】【元】【明】 七褚骂反【大】骂反七【元】骂切七【明】 漫【大】*曼【宋】*【元】*【明】*
[A1] 鸜【CB】【丽-CB】鹦【大】(cf. K12n0389_p0983a02)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7)
关闭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7)
关闭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7)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