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止持会集卷第九
第十二异语恼他戒
若比丘妄作异语恼他者。波逸提。
第十三嫌骂戒
若比丘嫌骂。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沓婆摩罗子为差使。知僧卧具。及差僧食时。慈地比丘于眼见耳不闻处。自相谓言。沓婆摩罗子有爱恚怖痴。余比丘语言。莫作是说。报言。我不面说。在屏讥嫌耳。佛知初为结戒云。若比丘讥嫌波逸提。复更于耳闻眼不见处。自相谓言。有爱恚怖痴。诸比丘语言。佛不制戒云讥嫌波逸提。报言。我不嫌是骂耳。故有第二结戒也。此是性罪。由谤讟事嗔恨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妄根本种类。
释义 律云。若面讥嫌。齐眼见不闻处。言有爱等。若背面骂。齐耳闻不见处。言有爱等。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嫌骂比丘。说而了了者。波逸提 不了了者。突吉罗 若上座教汝嫌骂。若受教嫌骂。突吉罗(其教者。例推亦难迯此罪)。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有嗔恚心。二是僧所差人。三出言嫌骂。四说而了了。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其人实有是事。恐后有悔恨。语令如法發露。或戏语。或梦中语。欲说此乃错说彼。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嫌而不诃责者。得越毗尼罪。
诃责而不嫌者。得越毗尼罪 亦嫌亦诃责者。得波逸提罪 嫌非诃责者。持己器中食。比比座器中食。作如是言。平等不。是嫌而非诃责 诃责而非嫌者。但言有爱恚怖痴。不以所分得物相比也(亦嫌亦诃准此可知)。
善见律云。讥嫌被僧差人。波逸提 嫌余人。突吉罗。
摩得勒伽云。骂畜生。突吉罗。
此戒大乘同制。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拘睒毗国瞿师罗园中。阐陀犯罪。诸比丘问言。汝自知犯罪不耶。即以余事报言。汝向谁语。为说何事。为论何理。为语我。为语谁耶。是谁犯罪。罪由何生。我不见罪。云何言我有罪。诸比丘讥嫌白佛。佛令僧为作余语白。乃初结戒云。若比丘余语者波逸提。后便触恼。众僧唤来不来。不唤来便来。应起不起。不应起便起。应语不语。不应语便语。佛令僧复为作触白。此第二结戒也(余语触恼二种单白羯磨法。于作持中明)。此是性罪。由违烦事嗔恚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妄根本种类。
释义 律云。余语者。汝向谁语。乃至我不见。犯此罪(余语。即异语也 僧祇律云。异语恼他有八事。一者作羯磨时。比丘和集作折伏。乃至別住羯磨二者如法论时。说非常非断。是名如法论 三者论阿毗昙时。九部修多罗。是名阿毗昙 四者论毗尼时。广略波罗提木叉。是名毗尼 五者不异论。不得离所论。更论余事。是名不异论 六者不异人。不得离先问人。更问余人。是名不异人 七者停论当说法时。语言住后当更论。是名停论 八者异语恼他。如尊者阐陀异语恼他。是名八事)。
结罪 是中犯者。若僧未作余语白。便作余语。汝向谁语等者。一切尽突吉罗 若作白已。作如是余语者。一切尽波逸提。
若僧未作触恼白。唤来不来等。一切尽突吉罗 若作白竟。作如是触恼僧者。一切尽波逸提 若上座唤来不来。突吉罗。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自身有过。二覆藏违谏。三僧曾作白。四语默触恼。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重听不解。或人语有參差。汝向谁说。乃至我不见此罪(不犯异语)。若欲作非法。非毗尼羯磨。若僧。若塔寺。若和尚同和尚。若阿阇黎同阿阇黎。若新旧知识等。若为作无利益羯磨。不与和合唤来不来。若一坐食。不作余食法。若唤起不起。或舍崩火烧。恶兽贼难等教莫起便起。若恶心问上人法说。是不与说(不犯触恼)。若小语。疾疾语。梦中语。独自语。欲说此错说彼。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僧中问异答异。得波逸提 若多人中。和尚阿阇黎前。诸长老前。问异答异。得越毗尼罪。
律摄云。若于僧伽及尊重类。称理之教。垢心违。亦得堕罪 非称理教。作违恼言。得恶作罪 若向不解语人而违恼者。亦恶作罪 若差知众事。以垢恶心。应作不作。不应作而作。皆得堕罪 若无垢心。得恶作罪。
根本律云。若苾刍见猎人逐麞鹿等入寺内。彼问。颇见有鹿。从此过不。不应言见。若是寒时。报言。可入温室向火。若是热时。报言。可入凉室饮水。若彼云。我不疲倦。为问走鹿。应先自观指甲。报言。我见指甲。若更问者。应观太虗。报言。我见太虗。若彼云。我不问指甲及太虗。然问可杀有情。于此过不。即应徧观四方。作如是念。于胜义谛。一切诸行本无有情。报言。我不见有情。此皆无犯 若余问时。不如实答。得堕罪。
五分律云。若轻三师及戒。一一波逸提 轻余比丘。突吉罗 师令扫地不扫。教顺扫而逆扫。皆突吉罗(不恭敬戒。诸部皆有。唯本部无。大意与此同。今故采集。以入其中。俾不漏过也)。
此戒大乘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