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研讨会上的發言
一.开头语(1996年4月9日)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讨论大藏经工程及其电脑化问题。我先谈几点意见。
开这个会,主要是想推进这项工程的完成。其实更有资格、更有权威主持这件事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佛教协会等。由于大德长老、专家学者的建议,这一工程涉及宗教文化、宗教事业,作为宗教事务中的大事,宗教局理应做一些协调、服务工作。这次会议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场所议一议。
从宗教事务的角度,就大藏经工程,我们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1.从做功德的角度看,这是盛世修典。当然我们不是从信仰者的角度来说的。大家知道,我们文化古国有著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既重武功,也重文治。所谓文治,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始终十分重视对我们祖先积淀下来的文化的继承与整理。从先秦孔子整理儒家六经开始,历代有志于文化典籍整理的人士前赴后继,层出不穷,孜孜以求。历朝历代也把古籍的搜求、编目、整理作为大事,从而吸收融合了各种文化,融汇了各种学派,体现了中国文化恢宏的气魄和博大的胸怀。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如此的凝聚力,主要来源于各民族统一的文化,正是她维系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和精神。文献典籍是文化遗产的载体,佛教大藏经是我国文献典籍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部分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特別是在面对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机遇的时候,重新编印大藏经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特別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电脑化,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重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有著极为深远的意义。
佛教产生于印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印度已经衰落。就目前而言,中国是佛教的真正故乡,完整的佛教及其典籍都保存在中国,所以配合现代科技,重编一部最完备、最精要的大藏经,非常必要。以前,很多专家已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像任继愈先生等,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別是赵朴老,很早就有志于此,特派五位比丘赴斯里兰卡留学,为此作准备。
2.从功利角度来说,当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赵朴老多次提到,宗教是一种文化,对我们有很大启示。我们通过办这件事,可以促进宗教提高其品位,引导和推动宗教的文化取向,伦理取向、哲学取向。
3.从功用角度看,世界上都在搞Internet,搞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虽然信息高速公路已被西方所垄断,但若把大藏经电脑化,推向信息高速公路,对世界文化也是做出了贡献。亨廷顿提倡「文明冲突论」,但我们认为,如能把这项工程完成,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对话论」,这将具有很高很深的含意。以中华民族恢宏的气魄和博大的胸怀是能够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我们不怕渗透,也需要更积极、更主动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有效地抵制渗透。大藏经工程是否有这几方面的意义,还要请在座的专家学者论证。
宗教局在这件事中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这项工程作为重要的宗教文化事业,将涉及许多宗教事务,我们将侭我们的力量,做推动、协调工作。通过开这个研讨会,争取形成一个可行性的报告;与有关部门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请高僧大德领衔挂帅;还要發挥社会主义办大事的优势;最后落实到专家学者们艰苦卓绝的劳动上。宗教局就是具体办事,具体服务。
二.结束语(1996年4月10日)
讲三句话。
1.见仁见智,很受教益。
通过两天的研讨,碰到一系列矛盾:说起来做这件事功德无量,但如何具体操作,工程浩繁,非常艰巨;我们想要搞一个最完备、最精要、最通行的藏经,但人才、经费都是举步维艰;既要抓住良机,努力去做,又不能轻举妄动;做这件事,官方不能不管,但主要又得靠信仰者。既要出书册版,又要出光电版,也是个矛盾。但总之,这些矛盾都体现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辩证统一。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能丢,电脑和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的历史机遇也不能错过。古人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要为子孙留下方寸地。
2.愚公移山,众志成城。
这项工程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策动。第一要得到中央的重视,全民的关注,尤其是全体佛教徒的关注。要形成一个会议纪要,搞好宣传工作。第二要仔细研究,出一本书,对这项工程作出具体科学的论证。第三要写出报告。这项工程要采取民办官助的形式。以中国佛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综合研究开發院联合起草一个报告,我局协助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第二步,启动。如果各方面条件具备,宗教局出面做以下工作:(1)组织机构问题,组织佛教界和专家学者形成类似工程指导委员会式的组织机构,并组成工作班子。(2)经费问题,有几条路:一是靠佛协吸引信仰者集资。二是依托某一名山大寺、高僧大德。三是成立一个基金会作为后援。四是同国际惯例接轨,讲求经济效益,实行自养。(3)具体实施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电脑版先行,建立数据库;另一方面趁老专家健在,组织班子搞前期编纂工作。两方面要互补,佛学专家学点电脑,电脑专家粗通佛典。第三步,滚动。这涉及到对远景的规㓰。台湾杂志说,「电子佛典万马奔腾,亟待整合」。问题是如何整合,怎样保持知识产权。我们要占据制高点,把海内外、国内外的有关的资料都汇聚到我们的大藏经之内,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有大海吞云吐雾、百川归流的魄力。将来还可以考虑开一个国际性的会议,把世界范围的专家学者请到一起,达成一致意见,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协调机构。当然这属于浪漫主义的远景目标。
3.要有民族精神,誓愿精诚。
我们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大藏经的工程就属于民族复兴工程。像吴立民先生说的,要有三力合和:即要有功德力,發本誓悲愿;又要有「佛的加持力」,得到信仰者的广泛支持;还要有法界力,要靠中央、靠政府,靠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总之,这一工程困难会很大,但正因为它难,才更有价值。我们要有信仰者那样的执著追求精神。就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的,马克思做了那么多努力,他还是死了,但后人在他的成就面前会流下崇高的眼泪。
【经文资讯】《藏外佛教文献》第 W02 册 No. ZW02na010 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研讨会论文特集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7-14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藏外佛教文献》所编辑
【原始资料】方广锠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