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化大藏经工程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欣逢盛世,国势日强。在物质文明日益發达之际,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这已成为党内外的普遍共识。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光大民族文化遗产,适应时代發展需要,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学者议论已久的是希望能建立电脑化大藏经工程,以迎接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大藏经工程是民族文化的跨世纪工程
「大藏经」的编纂是中国人的创举,它继承了印度佛教典籍的结集优良传统,同规起步,而又發扬光大,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盛事,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已發生了深远影响。佛教自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逐步形成了浓郁的中国特色。隋唐之后,由中央政府敕命修藏,成为国家文治的重大举措之一。北宋始创刊印官版《开宝藏》,其后辽、金、元、明、清历代都有由政府主持编纂的大藏经问世,其内容涉及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哲学、音乐、绘画、建筑等各个领域,涵盖广泛,蕴含丰富,迄今已成为无价瑰宝,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捷足先登已成惯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列强欺凌之苦,军阀混战之乱中挣扎奋斗的时候,日本从明治时代开始,先后四次纂修汉文大藏经,其中以大正时代开始编纂的《大正新修大藏经》(1925~1932)最为著名,煌煌百册,计3360部,13520卷,迄今已流通六十余年。世人皆知佛教之慧命本在中国,但当代佛教之大藏却由日本人编纂流通,包括中国学者、中国佛教徒在内,多年来日常应用的,仍不得不是日本《大正大藏经》。日方除占据文化优势之外,从版权收益方面来讲,也占足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好处。日本人谓为發了「文化财」。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者曾为此感慨万端,然而国运如彼,民生如彼,何处去谈大藏经文化!
1956年,隅居台湾的蒋介石为自标正统,曾亲自捐款支持纂修了一部《中华大藏经》,但基本仍是影印本,进展缓慢。蒋介石去世后一度停顿,后由台湾当局出面维持,到1982年草草收场,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而今,百年荏苒,又值世纪之交,但中国已非百年前之中国,政府亦非百年前之政府,百年前失去的优势,今日不收回,更待何日?台湾地方政府无法实现的修藏大业,我们一定能实现。当代的中国政府、中国学者、中国佛教徒,一定有能力编纂一部最全面最完美最具权威性的大藏经,上以对历代先祖先贤,下以对后代子子孙孙,發行五洲,流通四海,传我文化,扬我国威。这是民族文化振兴伟业之一部分,这是民族文化建设之跨世纪宏伟工程。
二、大藏经工程是电脑时代夺取知识产权制高点的战略措施
21世纪即将到来,电脑将成为下一个世纪中最富挑战性的变革力量之一。电脑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将制约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目前,世界电脑网络高速公路上运行的主要是西方文化,而东方文化,特別是汉字文化,尚且不能占据重要位置。大藏经工程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力措施。初步估算,大藏经工程将录入三亿多汉字,涉及的相关资料更远远超过三亿之数。由于佛教虽源于东方却已遍及世界,因此电脑化的大藏经工程,将得到世界范围的接受。在这个认同的过程中,汉字文化的广泛传播问题迎刃而解,而我们也同时争取到大藏经遗产的电脑化知识产权所有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主动。
就大藏经本身而言,日本《大正大藏经》虽已流通六十余年,但由于日本人对汉文化的掌握毕竟有隔膜之处,因此标点错误比比皆是,遗漏著作纍纍可见。我们现在站在中国佛教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俱全的立场重新编纂,一定能以21世纪应有的高度超过《大正藏》,取代《大正藏》在全球的流通地位。
自80年代起,中华书局曾陆续出版《中华大藏经》,是以《赵城金藏》为主要底本影印的。在保存古典原貌方面,这套书做出了贡献。但与大藏经工程相比,后者更具时代性、应用性、全面性,因而也更具权威性。由于大藏经工程首先是电脑化的开放体系,是一座无所不包的数据库,所以它可以为政府管理、学者研究、教徒供奉等各种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多种版本的服务,这种服务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是巨大而长久的。
目前,在大藏经电脑化方面,国际间竞争激烈,我们必须捉住机遇,迎头赶上。如果失去机遇,我们会愧对先贤留下的遗产,愧对子孙寄予我们的期望。
三、大藏经工程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促进海峡两岸统一等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
大藏经工程首先是一项文化大业,通过编纂工作,将从佛教文化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做一次深入的挖掘整理,将从佛学、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绘画、雕塑、书法、音乐、建筑等诸多门类發现有助于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
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特別是统战工作、宗教导向和培育人材等方面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1.在世界范围裡,大藏经工程可以成为最容易取得几乎全部华人认同支持的一项共同事业,其号召力将在华人世界中得到巨大反响,使世界各地华人动员起来,在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随喜功德。除人力、财力的无偿支持之外,如果能使散在世界的许多珍贵典籍版本重返故国,也将成为学术界、佛教界的大幸。大藏经工程将成为世界华人心系祖国的一座特殊的桥梁。
2.大藏经工程将得到台湾学术界、宗教界及其他各界佛教徒的支持,将成为海峡两岸共同协作的一个范例,会有力地推动统一大业。台湾人口中,目前佛教徒占60%以上,大藏经工程将吸引他们心向大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支持。
3.大藏经工程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在大藏经工程中,将包括藏文、傣文经典的汉译文本,这是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中华佛教三系一体的宏伟构㓰。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得到丰富。
4.大藏经工程将促进政府职能部门、学术界、科技界和宗教界的相互理解和协作,使各部门、各界在同一目标的导引下增强凝聚力。
5.大藏经工程是对佛教發展的正确引导。通过编纂大藏经,可以培养出一批精通佛法的学者专家;可以培养出一批高僧大德、佛门龙象,使佛教后继有人。佛教应提倡重义理、简礼忏,大藏经工程是实践这种文化导向的重要方式。
四、几点建议
1.大藏经工程应由国家立项,国家领导人领衔,民间团体(如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学会、综合开發研究院等)主办,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监修,国家科研部门或大专院校(如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等)參与实施,并利用老一辈专家学者尚健在的宝贵时间,發挥他们的学术带头作用。
2.大藏经工程应成立专门的纂修募捐委员会,向海内外华人發出呼吁,并负责专门的募捐、管理工作。
3.为保障大藏经工程在十年左右的时间裡基本完成,可以按四、三、三的时间段落安排进程。第一段四年,以收集版本、录入各种著述及音像资料为主,同时报请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佛学院各开设一个「大藏经工程专业本科班」作为工程的基本力量,在学者专家的指导下边学边干。第二段三年,以分类分段标点校勘整理为主,同时在原本科班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半进入硕士学习阶段,成为大藏经工程的骨干力量。第三段三年,仍以分类分段标点校勘整理为主,同时在硕士毕业生中选拔一半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培养目标是成为某宗某系的专家,为完善大藏经工程进而开發利用,分担领导实施的责任。这批人才将成为功底深厚的跨世纪人才,将在21世纪發挥重要作用。
总之,盛世修藏,众心所向。大藏经工程作为民族文化的跨世纪工程,作为电脑时代夺取知识产权制高点的战略措施,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海峡两岸统一的宏伟的文化大业,必将为统战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祇祇要有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民间团体的發心诚意,全世界华人的同心赞助和海内外学者的通力协作,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就一定会脱颖而出,这项伟大的事业就一定会成功。
【经文资讯】《藏外佛教文献》第 W02 册 No. ZW02na010 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研讨会论文特集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7-14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藏外佛教文献》所编辑
【原始资料】方广锠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