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藏经编辑及光电版大藏经的情况

筹备会议的先生指定我谈一谈海外大藏经编辑以及光电版大藏经的情况我是一个关门作学问的人对外界的情况瞭解得很不够下面谈的有些情况是我自己掌握瞭解的关于台湾与美国的不少情况则是卢浔先生最近从INTERNET网上收集到以后提供给我的还有一些情况则是张新鹰先生提供的在此特向卢浔先生与张新鹰先生表示感谢由于条件有限今天介绍的情况肯定不够全面与正确错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大藏经是中国人创造的一个词汇指佛教典籍的总汇在古代中国它主要指汉文佛教典籍在现代中国「大藏经」除了指汉传佛教传承的汉文大藏经外包括南传佛教传承的巴利语大藏经藏传佛教传承的藏文大藏经还包括诸如梵文佛教典籍各种西域文字佛教典籍以及我国的西夏文大藏经蒙文大藏经满文大藏经范围更广一点甚至可以包括近代以来出现的日文佛教典籍(如《国译一切经》)以及西文翻译的佛教典籍

从重要性而言上述诸种佛教典籍有的因亡佚过多而零乱不成系统有的则是从现存的其他藏经中流出所以最为重要的是现存三大系佛教所传承的巴利语大藏经汉文大藏经与藏文大藏经不过由于「大藏经」这个词是中国人创造的所以虽然中国人用「大藏经」指代世界上各种文字的佛教经典并创造出诸如巴利语大藏经藏文大藏经这样的名词但这些名词基本上祇在汉传佛教区域内流通在南传佛教区域人们称自己的佛教典籍为「三藏」在藏传佛教区域人们称自己的佛教典籍为「甘珠尔」「丹珠尔」正像我们用「大藏经」来称呼南传佛教的巴利语三藏一样南传佛教区域的人们则用「三藏」来称呼汉文大藏经以至西方世界受此影响至今仍用「三藏」来称呼汉文大藏经所以本文所谓的「大藏经」仅指汉文大藏经

从历史上看在佛教文化圈中大藏经主要流传于汉传佛教影响所及的东亚各国近代以来由于佛教文化圈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主要是西方各国对佛教的认识与研究主要沿著巴利语佛教梵文佛教藏文佛教这样一条路线前进所以在这些国家大藏经亦即汉文佛教典籍的影响不是很大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观不少西方学者开始日益重视对大藏经的研究不过重视大藏经的势头出现的时间还不太久在西方的宗教研究界对大藏经的总体研究与整理实际上还处在酝酿阶段或者说起步阶段所以所谓海外对大藏经的编印现在主要局限在汉传佛教流传区域亦即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九十年代以来这项工作在美国發展较快但主要集中在华人圈子裡西方人也有參加并起到重要作用的但人数较少

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出现两次编辑大藏经的热潮第一次是本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当时我国编印的有《频伽藏》《普慧藏》(未完成)《影印碛砂藏》《宋藏遗珍》《藏要》等日本则有《卍字藏》《卍字续藏》《大正藏》第二次热潮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發韧当时台湾屈映光蔡念生等發起成立「修订中华大藏经会」编印《中华大藏经》大陆的中国佛教协会也有编辑新的大藏经的设想并编纂了供讨论的草目这就是二十年后吕澂先生發表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日本则有修订重印《大正藏》与重编《大正藏索引》之举这一热潮到八十年代趋向高涨大陆编印了新的《中华大藏经》重印《藏要》修补刷印了《龙藏》台湾则编印《佛光大藏经》《文殊大藏经》影印了《嘉兴藏》影印了大陆新印的《龙藏》与三十年代出版的《影印碛砂藏》《宋藏遗珍》《藏要》还影印了《高丽藏》《大正藏》《卍字藏》《卍字续藏》等此外还有大陆台湾合作编辑出版的《敦煌大藏经》日本则影印了《高丽藏》修订重印了《卍字续藏》韩国影印了《高丽藏》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著电脑技术的飞速發展大藏经也开始踏入光电时代经过几年的酝酿到九十年代初大藏经光电化的进程显著加快可以说第二次编印大藏经的热潮现在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

上述两次热潮第一次的情况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下面主要对海外第二次热潮的情况加以介绍在第二次热潮中重点放在大藏经光电化方面

先谈谈第二次热潮中海外出现的书册版的大藏经这些大藏经又可以分为三类影印的修订重印的新编的下面分別介绍

影印大藏经指完全照底本影印不作任何变动或仅作个別修订

如前所述海外影印的大藏经很多下面择要介绍

1.《高丽藏》

此处的《高丽藏》指朝鲜高丽朝高宗时刊刻的大藏经又称《再刻高丽藏》以区別于显宗朝刊刻的《初刻高丽藏》该藏校勘精良是诸种大藏经中质量较高的一种版片现存韩国海印寺影印本共出现四种

第一种是东洋出版社出版的锦装豪华本全45册但祇有正藏既没有补遗部分也没有总目与解题索引这实际是供佛教团体供养用的

第二种是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的全48册这种版本藏经的前25册中诸经的次序有错乱没有完全按照总目排列诸册的目录上也没有标明经典的编号后来發现这一问题从第26册起予以改正全藏包括正藏补遗总目解题索引等由于前25册次序错乱所以不能根据总目及解题索引进行检索

第三种也是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的实际是第二种的修订版亦即将已经出版的前25册按照总目的次序重新编排并在每册的目录上加上该经的编号内容则与第二种一样也是48册包括正藏补遗总目索引等不过这种重新修订的版本祇刊印發行了300部

第四种是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重印东国大学版遗憾的是他们重印的不是第三种修订版而是第二种有错误的版本全48册

2.《碛砂藏》

台湾新文丰出版是根据三十年代上海影印的《碛砂藏》重印的原藏有残缺系据《普宁藏》等藏经补齐此次影印则将胡适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發现的若干卷抽换补入原书线装新文丰本改为精装全40册

3.《嘉兴藏》

台湾新文丰出版是依据明版《嘉兴藏》影印的但删除了其中《影印本碛砂藏》已经收入的诸种典籍全40册实际是下述台湾《中华大藏经》第二辑的再印本

4.《乾隆大藏经》

台湾新文丰出版是根据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龙藏》缩版重印的

5.《大正藏》

早在1955年台北中华佛教文化馆便开始影印《大正藏》其后又有其他单位对该藏进行影印七十年代后台湾新文丰大量影印该藏新文丰影印本基本依据日本《大正藏》不变但在第85卷中加入胡适关于敦煌禅籍研究的一些资料

另外台湾还大量影印了《宋藏遗珍》《藏要》《频伽藏》《普慧藏》《卍字藏》《卍字续藏》都是完全依据原书影印内容编次均没有变化不再一一介绍

上述影印藏经除了豪华本《高丽藏》的目的是提供寺院供养外其他诸种藏经的目的都是向研究者提供资料所以都采用缩印的办法装帧也比较一般采取薄利多销政策价格比较便宜海外一般的研究者都可以承受

影印藏经台湾出版界的劲头最大现有的大藏经祇要是他们能够得到的已经都影印了我认为这裡首先是学术驱动即佛教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客观上对佛教典籍的需求日益在扩张其次是经济驱动即出版商看到上述趋势认识到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所以不惜大投入以争取大回报

对于学术界来说不少典籍过去很难见到现在影印本十分普遍则资料的收集工作相对就容易得多了从而推动了学术研究的發展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影印本保留了原本的状态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遗憾的是有些影印本的编纂者不注意版本的精选有的还对底本进行割版修补实际上损害了这些典籍在版本方面的学术价值

修订重印的

属于修订重印的有日本的《大正藏》与《卍字续藏》

1.《大正藏》

大家对《大正藏》都比较熟悉六十年代初日本在重印《大正藏》时对其中的一些错误作了修订但修订的比例不大关于《大正藏》我最近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即将發表在《佛教图书评论》的创刊号上所以这儿就不占用大家的时间了

2.《卍字续藏》

《卍字续藏》又名《大日本续藏经》由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主持编纂于1905年至1912年收经1756部绝大部分为历代大藏经未收的佛教典籍10门63类线装751册本藏编印时正值日俄战争故每册还载有战争阵亡人员名单优点是收罗宏富缺点是编次较乱选本不精又缺乏必要的校勘

1973年起由河村孝照主持对该《续藏经》进行重修重修本定名为《新纂大日本续藏经》对原藏的编次作了调整内容作了增删每部经附加编号删除了阵亡者名单改为精装分为90册(含总目索引各一册)从1975年到1989年出版齐全共收经1671部计1.02亿字

《大正藏》所收以已入藏典籍为主《卍字续藏》所收则绝大多数为未入藏典籍两藏合计约2.5亿字如果把近代以来的佛教撰著舍略不计则现存的辛亥革命以前的有关佛教的典籍的总量估计在3.5亿字上下也就是说日本的这两部藏经已经涵盖了现存的古代佛教典籍的百分之七十而下余的百分之三十(1亿字左右)恰恰是最零乱最分散从来没有人收集整理过因而最不易措手的部分日本向来以《大正藏》为骄傲认为是世界上最精良的藏经版本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也的确还没有一部藏经的学术水平能够超过《大正藏》通过重修《卍字续藏》日本在藏外典籍的整理方面也进一步取得了优势估计今后日本会在大藏经日译各种索引的编纂以及《大正藏》与《续藏经》的光电版方面下功夫以继续保持其在佛教典籍的整理方面的优势地位

新编印的

海外出版的新编印的大藏经有台湾《中华大藏经》《文殊大藏经》《佛光大藏经》《敦煌大藏经》以及《大藏经补编》《南传大藏经》(从日文转译)等这裡介绍台湾《中华大藏经》《文殊大藏经》与《佛光大藏经》

1.台湾《中华大藏经》的具体编辑工作由蔡念生负责从蔡念生公布的目录草案看他原计㓰把全部佛典重新组织分为14类86部共收入佛典3874部但后来放弃了这个计㓰改为影印出版台湾《中华大藏经》现已出版三辑第一辑为影印《影印碛砂藏》与《宋藏遗珍》第二辑为影印《嘉兴藏》中第一辑未收的诸种典籍第三辑为影印《卍字藏》《卍字续藏》中未为前两辑所收的典籍三辑均有精装线装两种版式精装一册相当于线装两册其中第一辑又有大字本小字本两种版式大字本一页二栏栏18行小字本一页三栏栏30行此外计㓰中的还有

第四辑影印《缩刷藏》《大正藏》及其他诸种藏经中未为第一三辑所收的典籍

续藏未为上述四辑所收的其他佛教典籍

上述五部分前四辑相当于历代正藏与续藏最后的「续藏」实际为新编入藏由于种种原因台湾《中华大藏经》出版三辑后无以为继故此停顿

2.《文殊大藏经》1987年开始由台湾文殊佛教文化中心编印文殊出版社出版当时计㓰所收经典全部校勘注释新式标点每部典籍均附有导论导论中汇集世界重要的佛教经典研究成果「使读者迅速进入经典」还计㓰附有重要论文选编与研究论著目录索引词语索引等总计174册但实际上据说祇出版了数册第二年便停止编辑

3.《佛光大藏经》由台湾佛光山编藏处编纂计㓰将全部佛典分为阿含禅藏般若本缘法华华严净土唯识秘密论藏史传文艺等十六部校勘标点排印已经完成阿含部(17卷1987年出版)禅藏部(51卷1993年出版)近期将出齐般若部从已经出版的两部看《佛光大藏经》的结构体例在《大正藏》的基础上有所改革每部设若干类如禅藏中设史传类语录类禅论禅诗类公案辞书类等四类收经范围不局限在传统的正藏续藏的框架内而是广收博采如收入敦煌文献传世未入藏著作(如《禅林象器笺》)乃至《虚云和尚年谱》《星云禅话》等校勘标点比较精良每部附有參考文献与词语索引照排精装使用方便

下面谈谈佛典光电化问题

用电脑输入佛典印刷书册本大藏经进而编纂光电版大藏经这在海外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九十年代初逐渐形成热潮其实类似的工作我们在1986年也开始了1986年上半年我曾经代表《中华大藏经》委托当时社科院文学所栾贵明同志进行过这一研究栾贵明同志按照我们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了佛经录入以及词语索引等试验试验本身比较顺利但后来由于其他原因这一合作没有能坚持下去1989年以后《中华大藏经》在工作中利用电脑录入300余万字其中照排编入《中华大藏经》者200余万字由于力量有限录入照排工作仅局限在《中华大藏经》迫切需要的部分没有全面展开当时的想法是根据条件逐步输入并逐步向光电版大藏经發展整个八十年代海外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得一般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發展得比较快最近这二三年尤其迅速已经形成一股相当可观的力量目前大体上有这么五个区域性中心

日本

日本这方面的工作集中在京都与东京

京都

1.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

这项工作主要由该所副所长乌阿浦(URS APP)博士主持从1990年开始的目前主要从事禅籍的输入与禅数据库的建立1993年以前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研究与软件开發1993年起开始文献录入汉字平台先采用日本JIS后改用台湾BIG5有些文献两者可以兼用已经录入禅文献数十种印行了十余种并附有一字索引录入文献时均按照国际规范在原文上附加各种检索记号便于从各方面检索已發行光盘一张并在INTERNET网上公布近30种关于禅学的文献资料由于缺乏佛典的标点校勘人员所以工作的进度比较慢另外由于现有的汉字平台中汉字数量不够不能满足佛典录入的需要所以必须自己造字为了使这些自己造的字能够流通起来与其他人相互交流他们把所造的字附载在光盘中与光盘文献一起流通

他们主张输入前对每一部佛典都应收齐各种版本输入时每一个字在不同版本的不同形态均按原样输入即侭量保持各版本的原有形态输入后形成的文献虽然是一篇但通过上面的各种标记实际可以反映出该文献各种版本的原貌这样对每一篇电子文献不但能够调出它的标准的校勘标点本而且能够调出它的各种版本形态最近他们正在按照上述设想输入敦煌文献敦煌写经中的异体字变体字非常多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号等如果原样输入敦煌文献的各种技术问题都能够顺利解决则佛典的输入也就不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了

2.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主持人为高田时雄该项工作从1992年开始主要是录入《大正藏》的「史传部」即《大正藏》第49卷到第52卷并编纂有关索引现已经完成了《高僧传》《法显传》《大唐西域记》《释迦方志》《游方记抄》《洛阳伽蓝记》等所用的汉字平台是日本的JIS高田时雄是个语言学家汉文水平很好承担的研究也很多是日本青年敦煌学者组织的核心人物之一

3.京都禅文化研究所

该所也在花园大学校园内但不属于花园大学与国际禅学研究所也互不统属正在录入的文献以禅文献与中国古籍为主他们不太赞同编纂一字索引的做法认为实用价值不大因此自己另行编辑词语索引他们编纂的词语索引都另行配套印行供检索的原典自成体系已经录入与计㓰录入的有《景德传灯录》《祖堂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数十种录入工作主要在中国(上海)完成拿回日本校对定稿然后在天津印刷出版物免费赠送给有关学者与研究机构该研究所与中国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者关系比较密切共同成立了「俗语言研究学会」并共同创办了一个名叫《俗语言研究》的杂志

所用的汉文平台为日本的JIS

4.法宝义林研究所

该研究所设在京都相国寺是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的一个合作项目主要是把《法宝义林》输入电脑并做成能够完成英中文多种检索功能的数据库

5.净土真宗教学研究所

主要从事《大正藏》中若干典籍之录入如《十住毗婆沙论》《观无量寿经义疏》《安乐集》等汉文平台为日本JIS

6.净土真宗圣典

拟把47种净土真宗的主要典籍制作成光盘由本愿寺出版社负责

7.天台电子佛典计㓰

由大津市的天台宗睿山学院天台宗典编纂所负责把天台宗的主要典籍及注疏输入电脑做成光盘全部约360万字基本是根据《大正藏》录入

东京

1.《大正藏》录入计㓰

由日本印度学佛教学研究会与大藏出版社负责该项目于1994年已经开始计㓰把《大正藏》做成光盘该项目接受日本文部省的资助预订由大藏出版社出版

2.日莲数据库

由立正大学三友健容负责主要是把日莲的著作输入电脑并输入关于日莲的词典等原计㓰祇做光电文献没有检索系统用的是日本NEC的专用设备与IBM机不兼容甚至与日本一般的文字处理机也不兼容所以基本祇能供立正大学内部使用

3.曹洞宗宗学数据库

由驹泽大学的曹洞宗宗学研究所负责输入有关曹洞宗的各种资料汉字平台是日本的JIS

除了上述集体项目外很多大学的教师由于个人研究需要也在从事这一汉文佛典的电脑录入工作如京都大学的长尾雅人广岛大学的桂绍隆花园大学的冲本克己龙谷大学的能仁大阪圣心女子学院的濑间等等他们基本上都是依据《大正藏》利用JIS各人的条件不同做法也是五花八门另外花园大学佛教学科也录入了一些典籍

综上所述除了1994年上马的《大正藏》项目外其他的项目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宗派性个人性的色彩很浓所配备的计算机环境与软件也各不相同互相之间缺乏联系与协调基本上各自为战

韩国

韩国以曾经编辑《高丽藏》与至今收藏著《高丽藏》的版片而自豪他们的光电版大藏经计㓰也围绕著《高丽藏》而进行

这一工作由收藏《高丽藏》版片的海印寺主持韩国著名的大企业三星公司为后援录入工作从1992年开始最初两卷在上海用BIG5码输入后拿回韩国校对后来改为在韩国本土录入录入的最大困难是录入员汉字水平太差对付不了那些复杂的汉字韩国虽然仍然留用一部分汉字但与佛经汉字比较起来实在微不足道加上《高丽藏》中有许多古今字异体字正俗字变体字对于一般的人来讲实在很困难据说他们最后是利用中国的「郑码」并按照《高丽藏》的字体造了大批的汉字几乎是有一个变体就造一个字录入人员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所看到的字体进行输入如果發现输入的这个字还没有造就打一个星号通知造字人员补造按照原定计㓰1996年3月完成全部录入校对工作

除了《高丽藏》之外还由 PAENG NYON 佛教文化基金负责将《韩国佛教全书》输入电脑据说第一部分元晓的著作约70万字已经在中国录入完成

上面日本与韩国的大藏经光电化工作虽然在目的规模等方面互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基本上由佛教团体把它当作一件佛教的事业来做双方都有大批学者參加但由于日本与韩国的历史原因这些学者大多有佛教背景

香港

香港的情况与前述日本韩国的情况不同香港的佛教团体对于编纂大藏经与大藏经光电化态度不一有的比较冷漠有的则有兴趣但总的来说是觉得这件事规模太大望而生畏但香港的学者对此却有热情中文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有一个古文献资料库计㓰非常庞大计㓰把中国古籍都输入电脑第一阶段是输入秦汉古籍约800万字1993年已经完成并出版了102种文献的索引第二阶段是输入六朝以来的道教文献与佛教文献(依据《大正藏》《卍字续藏》等录入)目前进展情况不详汉字库是BIG5不过已经完成并上市的电子文献资料库价格很贵一般人难以问津

台湾

1.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

该中心已经出版了「二十四史」的光盘已经完成与正在输入的还有《十三经注疏》诸子敦煌文献金石资料佛典等佛典是依据《大正藏》输入的

2.佛光山

佛光山的光电版佛典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围绕《佛光大藏经》进行《佛光大藏经》是用电脑照排的转换为电子版上网或转换为光盘版都非常容易估计佛光山将会推出光电版的《佛光大藏经》

第二输入《大正藏》的若干典籍这主要是在佛光山北海道场进行

第三把《佛光大辞典》及佛经目录输入电脑

后两件工作正在进行

由于台湾佛教山头林立很难统一观点统一行动所以佛光山编纂《佛光大藏经》及光电版佛典也是自成一家不过佛光山參加了「电子佛典推进协议会」与「电子佛典协会」这两个国际性的电子佛典协调组织与世界上其他正在从事同类工作的单位有著较为密切的联系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些学者也与他们有业务的联系与交往佛光山已经答应把《佛光大辞典》输入电脑后可以供「电子佛典协会」發布的光盘公开使用今后佛光山的光电版大藏经计㓰与其他单位主持的光电版大藏经计㓰想必还需要协调

3.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这是1995年2月新成立的机构全部都是学者其中有若干僧人学者人员包括台湾岛内外的不少知名人物成立缘起中说佛学研究在欧美与日本成绩斐然近年来大陆有急起直追之势而台湾虽有七八十人却缺乏合作所以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在活动内容中有「广泛收集国内外佛学文献资料建立系统化之佛学文献资料库」一项并有一个「佛学资料库国际网络」的计㓰

这个机构虽然成立不久但發展很快已经入网并發布资料

从网上可以知道台湾还有不少佛教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發送信息在此不一一列举它们大多提供光电版佛典并要求阅读者也能向它提供佛典文本或信息普及是提高的基础如果能够把这些分散的力量团结在一个总目标之下那将是非常可观的

美国

1.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

1994年9月在美国成立设在美国纽约世界宗教研究院负责人有沈家桢沈乃宣等到1995年4月中旬已经设立7个分库(美国6个台湾1个)有会员167人采用人工以及扫瞄的办法输入佛典及工具书像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大般若》等数十种佛典明末四大高僧全集等他们已经公布了一张《金刚经》的光盘免费提供给会员另外正在编纂新的光盘内容是常用经咒及《佛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翻译名义集》等三本工具书据说这片光盘的设计思想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用声音图片表格动画影片等手段配合经文遇到不明白的名词祇要按一下鼠标就可以显示工具书中解释在经解部分也可以參阅有关注释也可以听梵呗等公布日期一再推迟主要困难在于(1)造字(2)佛光山答应的《佛光大辞典》的提供使用问题

这个组织主要由华人佛教徒组成与台湾佛教界学术界关系密切很多工作都合作进行现在很活跃工作效率看起来也比较高

2.加利福尼亚大学佛教研究所

该研究所兰卡斯特教授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在呼吁加强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他也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此外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都还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裡就不一一介绍了

从上面并不完全的介绍可以知道电子佛典的工作在世界上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据我瞭解与考虑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编辑方面的问题

首先大家都有心做电子佛典但到底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是做一个标准定本还是仅提供原始资料到底是搞光电版大藏经还是某些经典的集合如果搞光电版大藏经那么是输入现成的某一部大藏还是新编一部大藏要充分發挥光盘的多媒体功能这一点大家是一致的但光电版佛典的多媒体怎么搞还在摸索当中

其次用什么底本看来还是一个难题由于《大正藏》目前的学术地位也由于缺乏校勘标点人材无法侭快做出一个精良的定本所以目前很多单位不得不依据《大正藏》输入但《大正藏》的版权属于日本有关单位因此问题比较复杂

第三缺乏校勘标点底本的人员这是一个大问题

第四要使光电版大藏经發挥作用必须使它能够实现多重检索那么检索系统的设计与文献上检索点的确定与标记成为必须首先解决的前提而这是一些学术性技术性很强工作量又非常大的工作非一般人能够胜任

第五电脑输入快校对定稿慢已经成为各单位的一个瓶颈

2.电脑问题

首先是汉字平台问题现在虽有多种汉字库但内码不统一而且无论那种字库所收汉字的数量都不能满足需要大家祇好自己造字而自己造的字则五花八门互不统一使得录出的文献互不流通将来即使流通大字库统一造字的问题同样会存在

其次是光盘检索软件问题要做成一个使用方便的光盘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3.人力财力问题

缺少佛典方面的专家高水平的校勘标点人员电脑技术人员缺少足够的经济力量

4.协调问题

光电版大藏经工程浩大大家的人力财力都有限本来应该协调一致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必要的协调以至出现大量的重复劳动有的经典被反覆输入多次甚至十多次乃至几十次

上述问题已经引起海外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士的注意于是出现了两个专门进行协调的组织

电子佛典推进协议会

该会是1993年4月26日在美国成立的早期參加者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日本立正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佛教研究所台湾佛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日本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韩国海印寺韩国汉城国立大学马来西亚佛道修行者共同体等推举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兰卡斯特教授为理事长花园大学乌阿浦为秘书长这是一个松散的团体本身既没有常设机构也不规㓰项目祇是起沟通信息的作用力图以此来协调參加单位的工作从而达到促进佛典的输入与利用的目的以花园大学的《电子达摩》(从第三期起)作为机关刊物

该组织一成立就访问了台湾香港曼谷也来到北京上海了解情况寻求合作征集到一些新的加盟者1994年1月与5月分別在香港台湾召开过两次研讨会9月底到10月初在韩国海印寺召开年会会上交流了关于日本花园大学禅学研究所的禅数据库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云南写本佛典计㓰泰国摩诃道儿大学的泰文巴利大藏经计㓰斯里兰卡的僧伽罗大藏经计㓰佛光山的佛教词典与佛光大藏经计㓰韩国的《高丽藏》计㓰的情况并就软件等技术交流经验与作了演示会议改选了领导机构选举兰卡斯特为会长约翰列曼为美洲联络人阿浦为亚洲联络人维迪安为欧洲联络人1996年4月上旬在台湾佛光山再次集会表示要对万马奔腾似的电子佛典發展现状进行整合

这个组织联络广泛除了非洲五大洲都联系了不仅汉文大藏经也包括其他语种的大藏经但搞汉文大藏经的人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有一些西方人參加并起到重要作用思路比较严谨重视计算机基础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中华电子佛典工作委员会)

1994年开始筹备由大愿顾问公司的杨国屏先生为召集人佛光山中央研究院美国庄严寺等为主要參加单位各參加单位分头工作进行佛典的电子化并入网传输參加者主要是台湾与美国两地的华人

由于条件有限上面介绍的情况未免挂一漏万归纳上述情况就光电版大藏经而言可总结如下二点

海外的佛典电子化工作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百花齐放基本是各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与能力就部分佛典而进行的真正有意做成光电版大藏经的目前祇有韩国的《高丽藏》光电版(即将完成)日本的《大正藏》光电版(正在进行)台湾的《佛光藏》光电版想必最终也会推出

由于协调性机构已经出现由于光电版文献本身的易拷贝性并便于再次被整理被编辑所以集合分散的力量汇集各单位输入的经本重新编辑加工而成为新的光电版大藏经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因此目前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消息但我们必须充分看到由某个协调机构出面协调编纂新的光电版大藏经的可能性


校注

[A1] 系【CB】系【藏外】
[A2] 系【CB】系【藏外】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研讨会论文特集(卷11)
关闭
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研讨会论文特集(卷1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