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一 勿九
- 白云端禅师(南岳下十二世嗣杨岐)
- 佛照光禅师(南岳下十六世嗣大慧)
- 北磵简禅师(嗣佛照派下五人附录)
舒州白云禅师讳守端𢖍阳周氏子示众云善言言者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迹所不能迹每日开口动舌无非是言作么生说个言所不能言唤作言即便是迹作么生说个迹所不能迹到这里一大藏教一字用不着到这里一大藏教字字用得着为甚么先用不着又却用得着且道誵讹在甚么处不见道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自古自今向其间钻仰者如稻麻竹苇端的透彻者百千中无一二若果然透得十二时中不妨庆快应机接物利乐有情尽乹坤星辰日月尽大地草木丛林都作一个出入游戏之塲古者道玉转珠回祖佛言精通犹是污心田老卢只觧长春米何得黄梅万古传山僧在庵中亦有示众云直下虽然没许般透如未尽活还难海门昨夜狂风起无限波涛一扫乾恁么地先与人开却路然后两手掇向人前灵利底不用丝毫气力便提得去还有么若提不去敢问诸人十二时中应用施为分別贤愚是是非非是个甚么。
示众云古者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如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大众若约衲僧门下却许他大笑者有些些骨气何谓如此众眼难瞒。
示众举玄沙因误服药徧身红烂僧问如何是坚固法身沙云脓滴滴地后来怀和尚颂云滴滴通身是烂脓钓鱼船上显家风时人只看丝纶上不见芦花对蓼红亦有人问法华如何是清净法身只荅他道屎臭薰天。
又云莲华叶上化生儿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別法华亦有一颂云。
一日示众云未透者须教伊识已透者须共伊行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教阿谁识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向甚么处行所以道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为人难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少处减些子多处添些子为甚么少处更减多处更添神仙秘诀父子不传。
示众云明明知道只是这个为甚么透不过只谓见人开口时便唤作言句见人闭口时便唤作良久默然又道动转施为开言吐气尽十方世界内无不是自己所以堕在途中隐隐犹怀旧日嫌不见云门道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举手云观世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原来却是馒头不见山僧住法华时道无业禅师云一毫头凡圣情念未尽未免入驴胎马腹里去直饶一毫头凡圣情念䪺尽亦未免入驴胎马腹里去瞎汉但恁么參。
僧问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时如何师云风吹日炙云恁么则无处容身去也师云碓捣磨磨云宫不容针私通车马师云可贵可贱僧弹指一下师云恰是僧吐舌师云家贫犹自可路贫愁杀人僧呵呵大笑师云放过一着。
僧问龙门未透时如何师云不是这个调云透后如何师云不是这个调僧拟议师云买卖不当价。
示众云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拈起拄杖云山河大地水鸟树林情与无情𥁞向拄杖头上作大师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且道天台南岳说个甚么法门南岳说㓊上五位修行君臣父子各得其冝莫守寒岩异草青坐着白云宗不妙天台说临济三玄三要四料简一喝分賔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干打三更庐山出来道你两个汉正在葛藤窠里不见道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此三个见觧若上衲僧秤子秤一个重八两一个重半斤一个不直半分钱但愿春风齐著力一时吹入我门来。
上堂竖起拄杖曰锋刃上𨁝跳横按曰微尘里走马劳劳去复来个是惺惺者掷拄杖下座。
上堂不曾迷莫求悟为甚么从上来却有师承祖嗣若也会得入乡随俗若也不会饿死首阳山然虽如是入水见长人。
上堂今日至莭一阳生于此日拈起拄杖召大众曰且道这个作么生若也见得且恁么应时纳祐若数至大年朝前头大有事在所以承天寻常十度發言九度休何谓如此当门不用栽荆𣗥后代儿孙惹着衣然虽如是三十年后太公钓鱼參。
上堂今日也是这个明日也是这个作么生是那个漆桶參堂去净空居士郭功甫访师上堂夜来枕上作得个山颂谢功甫大儒直要与天下有鼻孔衲僧脱却着肉汗衫莫言不道遂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尓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
示众云有时碓觜生花有时佛面百丑千拙醉倒街头自是张公吃酒灯笼皱断眉头露柱呵呵拍手。
白云禅师语终
- 东山五祖演禅师语三卷在士字凾中
- 圆悟佛果禅师语一十七卷具列別凾
- 大慧普觉祖师语三十卷(在说感武三凾)兹不录
佛照禅师讳德光临江军新喻县彭氏子𨽾业光化历㕘目庵应庵万庵典牛十余员尊宿晚见育王大慧举僧问赵州如何是赵州州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你作么生会荅云大小赵州坐在屎窖里慧云你甚处见赵州荅云莫瞌睡慧打一竹篦荅云莫掩彩慧唤侍者问这僧名甚么荅云不得名慧云你看这漆桶乱做荅云未为分外又入室次慧举竹篦问云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如何荅云请和尚放下竹篦与学人相见慧掷下竹篦云如何相见荅云伎俩已尽慧云你看这汉杜撰礼拜便出又一日入室次慧问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不得向意根下卜度不得向举起处承当速道速道荅云杜撰长老如麻似粟慧云你是第几个荅云今日捉败这老贼慧付顶相书赞印证云有德必有光其光无间隔名实要相称非青黄赤白自是声誉大彰应刺史李浩之命出世台之鸿福继升天宁光孝自谓平生多得拙力遂号拙庵淳熙三年春孝宗皇帝诏居灵隐复居育王径山庆元间优诏頥老育王东庵云。
上堂从来共住不知名这漆桶任运相将只么行擡脚不起自古上贤犹不识贼身已露造次凢流岂可明少卖弄拍禅床下座。
上堂若说佛法供养大众雪上加霜若说世法供养大众担水河头卖揔不与么刺脑入胶盆別有机関也是胡孙伎俩毕竟如何气似鞴袋令人可爱。
浴佛上堂指天指地逞喽啰凌辱宗风罪过多恶水蓦头浇一杓免教平地起干戈。
上堂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喝一喝大小永嘉和屎合尿。
上堂牛头横说竖说不知有向上関棙子便是德山临济何曾踏着汝等诸人皮下还有血么直饶踏著关棙也未梦见育王脚跟下汗臭气在。
佛照禅师径山育王语终
北磵禅师讳居简字敬叟西蜀潼川龙氏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徧叅荆椘见別峰涂毒于径山晚㕘佛照于育王经十五寒暑遂大發明及访莹仲温与语知师奇伟温得大慧居洋屿时竹篦付师后出世台之报恩湖之观音大觉思溪圆觉宣之彰教常之显庆碧云苏州慧日▆兴道塲杭之净慈云。
升座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所以永嘉道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𠡠曹溪是岂独曹溪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降生出家修道转法轮般涅槃处只今欲建杨岐白云宗旨竖最胜幢直得鸦飞不度与湖海毁佛谤法不入众数大阐提人同一手作發吾花木𤓰树下垃圾堆头明月夜光照天照地去也忽有个忍俊不禁出来道是则是争柰千兵易得一将难求良久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上堂教中道衲衣在空闲假名阿练若诳惑世间人自谓行真道汝等诸人総被诳惑了也便好拽转痛与一顿若无报恩今日失利。
上堂识得一万事毕了事衲僧一字不识直饶恁么未称全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上堂一大藏教緫是魔说日可冷月可热是假易除是真难灭。
上堂伶俐衲僧十成峭措个里守株那边待兔昨夜文殊普贤起佛见法见贬向銕围王老师𠰚自领出去。
上堂举石林问庞居士有个借问居士不惜言句否士云便请举来林云元来惜言句士云者个问讯不觉落佗便宜林掩耳而去士云作家作家师拈云才生便刬不得一半失之东隅桑揄已晚只如居士道作家作家且道石林还甘么。
上堂汲井花水煮蔷薇露清净法身遭点污良久云活戾世界一年一度。
上堂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至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万象森罗灯笼露柱皆發本光瑞是汝诸人因甚脚跟下黑澷澷地。
上堂行亦禅坐亦禅饥噇饭困噇眠三到投子九上洞山无端掘地覔青天。
上堂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所以道我立地待汝搆去掷主丈云讨什么盌。
上堂郍咤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正当与么时太子在什么处师拈云肉还母骨还父日西沉水东注良久云露。
上堂败阙在双林都无迹可寻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上堂举孝宗皇帝问佛照禅师释迦入山六年所成者何事佛照对云将谓陛下忘却师颂云借婆衫子拜婆年监本匙挑不上禅扶起玉龙轰霹雳明星犹在九重天。
上堂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弄业识团无本可据毁于佛谤于法不入众数分明有眼难缁素。
上堂举安禅师破句读楞严经师颂云未到忘筌地携篮等跳虾错行樵子径却到葛洪家。
上堂簷头滴滴分明历历明眼衲僧卓主丈云切忌从这里入。
移佛上堂东边移了复西移不动尊还有动时弗打并他蹲坐处安知四十九年非。
上堂诸方今日书符底书符采药𢇹采药碧云穷厮煎饿厮吵只者一著尽情拈却良久云开眼也着合眼也着。
上堂举密师伯与洞山在饼店密于地上画一圆相谓洞山云把将去山云拈将来后来保宁勇和尚云非但二人提不起尽大地人亦提不起北磵敢道保宁计穷力尽。
上堂去年梅今嵗柳天地有全功物物还依旧衲子生涯也如旧头上青灰三五斗腊雪后春风前莫教蹉过䦆头边。
上堂今朝三月初五大色半晴半雨园林过了清明无限落花飞絮释迦悭弥勒富绝怜杜宇不知时啼得血流无用处。
上堂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说个什么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也好藏拙是假易除是真难灭。
上堂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避喧求静骑牛覔牛黄河合眼跳特地一塲愁。
上堂色不是色菜花黄梨花白声不是声紫燕语黄莺鸣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洞里春光浑不惜一时流入武陵谿。
上堂举赵州入僧堂云有贼有贼见一僧便云贼在者里僧云不是某甲赵州托开云是即是不肯承当师云赵州[(冰-水+〡)*ㄆ]处太宽放去太急净慈则不然家贼难防家财必丧卓拄杖云只可错捉不可错放。
上堂仲夏初吉有好消息露柱灯笼㕘学事毕证据则任汝证据鞭逼则任汝鞭逼以拂子击禅床云当机觌面提觌面当机疾。
上堂牛头横说竖说不曾动舌鲁祖见僧面壁自纳败阙净慈败阙钉橛向空熨斗煎茶铫不同。
上堂举常不轻菩萨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师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㕘一阳来复小人道消消剥群阴君子道长大似依文觧义取笑傍观湏知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又谁管你晷运推移日南长至孟夏渐热仲秋渐凉主丈子忍俊不禁出来道我则不然寒时向火热即乘凉为复是世谛流布为复是佛法商量赢得庄周蝶梦长。
- 物初观禅师南岳十八世嗣北磵禅师
- 晦机熈禅师南岳十九世嗣物初禅师
- 广智全悟笑隐䜣禅师二十世嗣晦机
- 仲方伦禅师南岳二十世嗣晦机禅师
- 觉源昙禅师南岳廿一世嗣广智和尚
右附录五人。
物初禅师讳大观四眀鄞县陆氏子游方徧㕘吴椘诸知识咸以法噐重之欲致己席下而师胷中碍膺终未释晚依北磵禅师于南屏一衲萧然寒暑不易潜众十年人无知者一日入室次机语契合遂大發眀后出世屡迁名刹至坐育主道场妙喜宗风为之特振。
上堂一冬二冬你侬我侬暗中偷咲当面脱空虽是寻常茶饭谁知米里有䖝夜来好风吹折门前一株松。
上堂用黑豆法换人眼睛如恒河沙会火炉头话能有几个九九九三世诸佛不知有翻身踢倒五须弥何用法身藏北斗藏北斗分明向外扬家丑。
▆题䞉语
僧默集师平居应酧[葶-丁+呆]请题云。
与世同波于世无涉冷然其间亦聊以自适万象为賔朋万籁为鼓吹斯亦足矣櫩隙仿徉白间虗眀兴弗容遏竺𠕋鲁典遮眼为乐或便谓予从事乎讨论矣职提唱外酬应或需韵句事功或需记录或求于予性不善拒然法不孤起理不它隔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便谓予长乎文言矣才一脱[葶-丁+呆]扫不见踪迹如是者有年吾徒嘿予潜会粹成编擎于予前恍然永师后身见破瓮中物前身知藏僧忽省书未了经也飜揭增赧自讼斐浅轻出欲敚而秉𢌿之嘿捍护坚甚则训之曰吾宗素不尚此母重吾过嘿曰目连之集异鹙子之法蕴洎夫华竺诸贤率多论著杂华取渊才雅思又何如予因自笑曰治乱不关宠辱不闻山林自跧寂默自业予世之賸人也谬当弘宗亦有本末琐琐笔墨斖斖酬应又吾之賸事也说而无说文而非文又吾之賸语也人賸事賸语賸𢙣足识其中有无欠賸句亦或有所取。
上堂尘劫来事只在今时当断不断斗换星移拈主丈卓一下云花须连夜發莫待晓风吹。
上堂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则头角生古人恁么告报育王则不然智不到处满口道着道得着有名不用镌顽石。
因腊茶示众午窓梦绪惯逢迎杵臼惊闻隔竹声未啜睡魔先辟易䇿勋不战屈人兵。
见桂花示众一出湖山即檀芳更何龙麝敢言香掩关凭几无言说时见零金点石床。
上堂举庞居士问焉大师不与万法为侣是甚么人大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师云大小祖师只知开口易不觉舌头长当时若问育王但云若要向汝道直待虚空落地自然出他一头何故车不横推理无曲断。
闻猿示众秋径无人叶乱飞攀翻寒影挂危枝恍然曾是当年见日落香林静立时。
上堂八月秋何处热露冷风高重重漏泄何必三登投子掘地覔天九上洞山扪空钉橛良久云踏着秤鎚硬似铁。
焙经上堂祖佛之言汗牛冲栋时人所得偃鼠饮河曾𦗟火𦦨上说法来终不向语脉里转一嗅便识犹是钝根展卷方知白云万里以字不是八字不成从头尽扫白底是纸黑底是字此话难明。
佛智晦机禅师讳元熈豫章唐氏子登进士弃从西山明觉院眀公祝𩬊焉㕘宁退耕衍石帆郢东叟徧谒吴椘诸师晚依育王物初观禅师座下十年人无知者一日清默书记同入室机语峻捷众咸惊异观乃字以晦机嘱令母早应世一衲二十年囊无长物元贞二年出世百丈迁净慈径山妙喜宗风大振江右缁白敬慕遂迎归大仰终老焉。
上堂云门道个普字尽大地人不柰他何殊不知云门开口早已四稜塌地当时若与震威一喝待此老恶發徐徐打个问讯道莫恠触忤好非图救取此老亦能振起云门纲宗虽然口是祸门。
上堂独坐大雄峰寒灰拨不红一星荧火出孤鹤过辽东。
结制上堂以手作结布袋势云南山今日结布袋口了也汝等诸人各各于中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忽有个冲开碧落撞倒须弥的莫道结子不坚密须知缦天网子百千重。
上堂三界无法何处求心何处有法何处无心白云为葢流水作琴古今无间谁是知音击拂子云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春水深。
师因开先遣诉侍者来叅次问云黄龙向泐潭得旨领徒游方及见慈明气索汗下过在甚么处诉曰千年桃核里覔甚旧时人又一日以百丈野狐话诘之且道不落因果便堕野孤身不昧因果便脱野孤身利害在什么处诉拟答师遽喝一喝诉后出世为龙翔开山云。
晦机禅师语录
广智全悟大禅师讳大诉字笑隐龙兴南昌陈氏子依郡之水陆院彰上人视𩬊首叅一山万禅师于庐山开先久之遣叅百丈晦机熈公公示以本色钳鎚成大法器熈公迁净慈师随至掌外记一时名公卿士乐闻道妙声震东南出世吴兴乌回继迁钱塘凤山报国天竺永神天历己巳文宗皇帝以金陵潜宫为大龙翔集庆寺诏师开山为第一代焉。
上堂驱耕夫牛夺饥人食啐啄同时箭锋相直一拳还一拳一踢还一踢牛头南马头北结夏上堂栢岩开粥过夏西院商量两错嘉州大像脚踏地陕府铁牛头戴角喝一喝切忌无绳自缚。
上堂黄龙南和尚云说妙说玄乃太平之奸贼行棒行喝为乱世之英雄所以佛法二字乌回未尝道着虽然也要大家知有拈主杖云镇州出大萝卜头青原白家三盏酒客来随分纳些些相逢不用扬家丑卓主杖下座。
上堂长连床上拈得鼻孔十字街头打失眼睛汝诸人还曾检点也未明如日黑似漆万仞崖头撒手行无位真人赤骨律。
上堂拈槌竖拂捏月生花举古论今虚空钉橛杨岐和尚道须弥山可透金刚圈不可透大海水可吞栗𣗥蓬不可吞直饶吞得透得未是衲僧分上事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归堂吃茶去。
上堂言𤼵非声色前不物著甚来由声色里睡眠声色里坐卧却较些子所以道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元无事体用无妨分不分蓦拈主杖云水流黄叶来何处牛带寒鸦过別村卓主杖下座。
上堂圆悟禅师住东京天宁目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则不然有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他道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其时大慧祖师于言下大悟诸禅德不妨奇特者个是论实不论虚底事如人归京必须亲到见京里人说京里话一点外来也着不得虽然云门道东山水上行因甚不悟圆悟道薰风自南来因甚便悟去报国不惜眉毛为诸人下个注脚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众中有全身担荷者出来与山僧相见。
上堂安养国中水鸟树林悉皆念佛知足天上树相撑触演说苦空竖起拂子云山僧拂子穿汝诸人鼻孔诸人向甚处出气。
上堂选佛塲开牛栏马厩心空及第活䧟泥犁毕竟如何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月明幽室寒星分拱辰异。
上堂今朝又是五月一大尽小尽数不出八臂那叱没柰何夜义屈膝眼睛黑。
上堂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里坐喝一喝云文殊普贤因甚在你脚跟下过。
师举青州布衫重七斤古人道了也毕竟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时有僧出云东廊头西廊下师云什么处见赵州僧拟对师云棒土不成龙。
元文宗皇帝诏师开山大龙翔集庆寺上堂释迦世尊舍金轮而登佛位今上皇帝从佛位而御金轮[(冰-水+〡)*ㄆ]摄三千刹海于一印中具足八万法门于一毫上如华严会上菩萨得无尽福德藏解脱门于一器中出生种种美味饮食又于众会仰观空中而雨种种珎宝随众生心悉令满足然后得其宝者尽证法门食其味者咸成妙道无一尘而不具足佛事无一法而不圆满正宗即今崇建宝坊阐扬法施诸天音乐不鼓自鸣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十方菩萨咸集道塲八部天龙同伸庆赞还有不历化城径登宝所者么击拂子云四海已归皇化里时清休唱太平歌复举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此处宜建梵刹时天帝释将一竿竹插地上云建梵刹竟世尊微笑师云帝释为三十三天之主虽则一期施设其柰理事未备今上皇帝以兴龙潜邸改创梵宫复命禅宗𤼵扬向上宗旨与天帝释所成功德何啻百千万亿倍纵使虚空为口赞叹莫穷臣僧借水献华辄成一颂丈六金身一茎草璚楼玉殿恰相当交罗帝网山河影旋绕须弥日月光华雨昼飘龙座暖天风时送御炉香大千共仰恩光近五色祥云拥帝傍。
上堂举临济示众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云如何是无位真人济下禅床搊住其僧拟议济以手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便归方丈师云两锋相直者不虚𤼵由基之箭斲垩而不变者始可运郢人之斤临济寻常气宇如王却作小厮儿戏几乎法道遇大风而止龙翔今日作死马医无位真人筑著磕著证据将来依然是错且道是临济错龙翔错从教天下人卜度。
上堂龙翔孟八郎恶辣难近傍佛祖也潜踪从教人起谤云门扇子跳上天赵州葫芦挂壁上寒山扫地接丰干却是南岳让和尚。
文宗皇帝圣忌满散藏经上堂尊而无上高超象帝之先贵不可名坐断毘卢之顶其体之大则容摄十虚其用之广则包括万类如月𣹢众水无分净秽之殊春在百华不见正偏之相妙有不有真空不空所以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掷大千于方外纳须弥于芥中于斯见得便见文宗皇帝昔从佛地示现王宫抚治邦家又安宗社化导已周复归佛位寂然不动智普应于十方廓尔无私化已周于沙界龙翔与么赞扬且道还契圣意也无良久云优钵天香吹不断又从兜率下阎浮。
仲方禅师讳天伦四明象山张氏子依广德天宁竺源祝发游方叅晦机熈公公曰湖山蔼蔼湖水洋洋浸烂你鼻孔塞破你眼睛因甚不知师云通身无影象步步绝行踪公云未在更道师拂袖便出依座下屡以此事扣问公终不说乃徃吴兴桃花坞结𦭘一日闻雷有省彻见熈公用处后出世东泉佛岩保宁上堂云独树不成林人人緫知有梵刹一才兴大家出只手昆明池里失却剑曲江江内捞得锯。
上堂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槃这里悟去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运行四时有什么过。
上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须弥山上走马大洋海底翻身前三三后三三一声无孔笛吹过汨罗湾。
上堂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老和尚口挂壁上便下座。
腊八上堂昨夜见明星悟道后园风打篱笆倒晓来无迹可追寻雪山依旧生青草。
上堂涅槃自性无系属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拈拄杖云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卓拄杖下座。
上堂举僧问云门云久雨不晴时如何门云劄云门一劄猿啼巴峡熊耳峰高石头路滑。
上堂舜若多触处逢渠阿那律通身是眼不信问取镫笼便见衲僧担板。
上堂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拈拄杖云穿却释迦老子鼻孔天下老和尚无出气处卓拄杖下座。
上堂初三十一中九下七七九六十三九九八十一朝徃西天暮归唐土一马生三寅石牛拦古路叅。
上堂修多罗教如标月指昨日有人从西州来接得东州信报道大食国里人在眼睫上卖香药喝一喝。
仲芳和尚语录终
天界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觉源昙和尚天台杨氏子出家于绍兴之法果寺礼大均为师淂法于咲隐䜣禅师出世金陵牛头之祖山石城之清凉継迁蒋山勅改龙翔为天界诏师住持统领天下教门。
上堂行不动尘语不动唇见成行货黄金白银君不见洞山老问佛只答麻三斤。
上堂恢杨岐宗风坐南泉钵位佛祖命根衲僧巴鼻卓主杖云东头买贱西头卖贵。
上堂一句子黑漆黑无𧟶柄有凖则良久云会么碓捣东南磨推西北。
示众文远当年侍赵州东司说法未轻酧回光一念分明处午夜霜清月满楼。
上堂少室峰前曹溪门下灯灯相継的的相传自古自今𮈔毫不易且以何为验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上堂朝到西天暮㱕唐土鉴在机先未敢相许保宁八字打开了也莫有控勒不住者么便下座。
上堂长者长法身短者短法身即今现前一众坐立俨然有长有短诸人尽知尽见毕竟阿那个是法身若也会淂捧钵盂向香积世界吃饭若也不会长连床且吃粥吃飰。
上堂拥之不聚拨之不散类之不齐混之不滥绝照忘缘十方坐断隔江招手见誵讹尽力承当得一半蒋山与么提持馿年也未梦见。
上堂六月一日前万象森罗替说禅六月一日后八角磨盘空里走今朝正当六月一无位真人赤骨律金毛师子觧翻身无角铁牛眠少室十圣三贤捴不知咲倒寒山并拾得。
上堂经有经师论有论师龙河放一线道分科列叚去也拈杖卓一下云且道是何章句。
佛成道上堂雪山六载觜卢都忽见眀星双眼枯证得乌龟成白鼈至今陪口为分踈。
上堂只个见成公案众中领觧者极多错会者不少所以金𨱎不辨玉石不分龙河者里直要分辨去也张上座李上座一个手臂长一个眼睛大捴似今日达磨一宗教甚么人担荷嘘一声下座。
天界觉源昙公大禅师藏衣塔铭
浮图之为禅学者自隋唐以来初无定止惟借律院以居百丈大智禅师方建樷林䂓矩至宋楼阁䆮盛然犹不分等苐惟推在京巨刹为之首南渡后始定江南为五山十刹俾其拾级而升黄梅曹溪诸道塲反不预其间则其去古也远矣元氏有国文宗潜邸在金陵及至临御诏建大龙翔集庆寺独冠五山盖矫其弊也国朝囙之锡以新额就寺建官捴辖天下僧尼当是时觉源禅师实奉诏莅其职夫当兴王之运亲受圣皇崇敬以统释教事诚千载之奇逢也其顺寂也法当勒群行以贻示后世师讳慧昙字觉源天台大族杨氏母贾梦吞眀珠而有娠及生容貌嶷然幼不与群童狎长依越之法果寺苾刍大均恣修出世法及冠薙染寻受具足戒学律于眀庆杲公习华严于高丽教公𦗟止观于上竺澄公无不贯练时广智禅师䜣公弘扬达磨正宗于中天竺师往造焉智问曰何处来师对曰游山来智曰笠子下拶破洛浦遍叅底作么生师曰未入门时呈似了也智曰即今囙甚不拈出师拟议智便喝师当下脱然有省他日智展两手示师曰八字打开了也囙甚不肯承当师曰休来钝置智曰近前来为汝说师即掩耳而出智颔之乃留侍香天历己巳龙翔新剏文宗特诏广智开山师随至掌藏钥継分座相与激扬祖佛机缘裨𮚏法门纲纪识见出群声誉彰著至顺辛未奉行台檄出世牛首山之祖堂师力行古道躬伇起废殿堂廊庑凡樷林冝有者悉新备之至正癸未陞居清凉作新一如牛首道行闻于帝师大宝法王授以净觉妙行禅师之号乙未迁保宁丙申王师定建业师谒皇上于辕门上见师气貌魁伟杰特叹曰真福慧僧也命主蒋山太平兴国禅寺时丁歉嵗师化食以给其众丁酉赐改龙翔为天界寺诏师住持上亲据睿画书天下第一禅林六大字揭于门以旌宗极远迩学徒闻风奔赴堂筵至无所容凡祖庭䂓矩师备行之济济绳绳粲然攸叙观者唶唶曰三代礼乐无以加焉吴元年丁未大内新成将登宝位诏师引千二百众披阅大藏真经用严清净觉地师升师子座举扬大法上亲帅群臣幸临瞻𦗟师法音洪畅妙契皇情为之大恱出内帑帛三十匹以施自是每设广荐法会师必升座说法车驾幸临恩[娄*殳]优洽洪武元年戊申春开善世院诏师领院事服紫衣及金栏方袍御制诰章其畧曰自予肇业命汝庄宗德风振起于法门景运𮚏襄于家国特授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住持大天界禅寺统诸宗释教事当是时遴选有序铨𢖍至公宗社有志之流山林抱道之士聮镳而迭出咸居名山大刹焉自古崇尚法门于斯为盛章缝之士以释子为世螙奏请除之上以章疏示师师对曰孔子以佛为西方大圣人以此知真儒必不非释非释必非真儒矣上亦以佛之教阴翊王度却不听己酉冬师疾作不署院事庚戌春疾良已燕处东轩诱接来学住弘祖道孜孜无少懈夏六月廷议西域未臣伏上以彼域敦尚佛乘特命师往诏尚书赵某为之副师承命即日登途自浙闽而之洋凡历国邑布宣天子威德莫不闻而来㱕辛亥秋道憇僧伽罗国其王奉师于佛山精舍执弟子礼寅夜叅承王令阖国臣民悉淂瞻礼师随机开导咸蒙法益九月二十一日庚午示微恙王命医进药饵师从容谢却之王与群臣惶惶惕惕若失所恃乙亥沐浴更衣亟命尚书至谓曰某幻缘终此不能复命矣既而屹然端坐夜过半问云天明也未对曰未也少顷复问对曰日出矣遂恬然而逝实是月丙子日也其王斲香为龛以奉之师世寿六十有八僧腊五十有三留七日颜貌如生王加叹异乃聚香代薪特筑坛而茶毘之王及百僚哀慕坛下勅阖国比丘旋绕梵呗时有白烟一道上烛于天薪尽火灭舍利无筭舌根牙齿不坏廼拾舍利灵骨及不坏者袝葬其国辟支佛塔先是彼佛曾亦悬记今之开袝适符其言非偶然也甲寅冬尚书赵某还朝奏陈其事 皇上闻而嗟悼𠡠天界蒋山二寺住持宗泐等以师之遗衣藏于雨华台之左云师广[(垂-土+木)*页]丰頥平顶大耳两脸红王色耳白如珂雪目光烂烂射人学者见之不威而慑及即之也盎然春温尝示众曰春风浩浩春日遅遅黄鹦啼在百华枝个中无限意消息许谁知语未既遽有僧问曰心意识遏捺不住时如何师厉声曰是谁遏捺师室中谓僧曰二六时无你啗啄分无你趣向分会么僧𠕀措师曰未明三八九难免自沉吟每遇禅徒随扣而应未甞务为奇巧闻见自然有所悟入师五会说法门人辑录成书欲传后学师则毅然斥去之师为人寡言咲喜怒任真不以䝿贱异其颜色鸿儒硕学世子勋臣问道无虗日遭际昌辰竉赉优渥凡位居臣列被召必以名惟师诏勅咸以大禅师为称前所未有也虽位隆望重师处之恒若寒素然而荷负大法无一息敢忘广厦细栴之间从容召对据经持论每罄竭其蕴畜故君子称重而宗教有所頼焉其嗣法弟子蒋山法印天界行椿育王常在中天竺净戒等若干人皆有闻于时翰林李证亲预入室状师遗事授同叅净戒谒濂为塔上之铭濂甞从师游知师颇详而与证戒交尤洽不敢以不敏辞龙翔禅林实甲天下剏建之初非名德之重莫当斯任是故广智握真如印柄道明宗甞使𪸩光照烛于幽隐矣及今六合载清真人抚运尊崇大法锡頟建官以统御其众非师乘宿愿力亦孰能当其始乎呜呼何其䂓重矩叠而一唱一新也在昔马驹蹴踏机用森严出其门者无非龙象有是学者囙有是师先德固亦然矣方之广智之传实由正宗师之所契亲淂法髓固非常情之可拟然称人之善必本其父师之故厚之至也濂取窃取兹义序其事而为之铭铭曰
绍隆藏主火
绍隆圣种断生死根(以火炬打圆相云)烈𦦨堆中转法轮。
高僧梵琦𮚏师顶相云
祖梅洲父蒲室大床座妙槌拂發挥震旦二三腾焕竺乹四七依万乘之清光近九天之红日携铲子断魔外之根株握金鎚碎衲僧之窠窟公卿罗拜于法筵龙象相忘于道术是所谓冠天下禅林现寰中之古佛者也。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一
校注
【经文资讯】《中华藏》第 77 册 No. 1710 古尊宿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3-04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中华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