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仪
按四明礼法师旧文。稍为參酌。使简便易行。后增代彼求愿往生。又增华严回向品文结之。意取先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后入毘卢遮那华藏玄门也。又暑天。初次生到。照此式念诵。即放。后续至者续放。但念大悲咒一遍。往生咒三遍。称念阿弥陀佛放之。不必等齐。久久迟延。以致损坏生命。后更有续至者。亦复如是○于放生处。铺设香案。杨枝净水。众等以慈眼视诸众生。念其沉沦。深生哀悯。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作是观已。手执水盂。默念想云。一心奉请 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降临道场。加持此水。具大功勋。洒沾异类。令彼身心清净。堪闻妙法。即诵大悲神咒一遍。再三洒之。然后执手炉白云。
仰白。
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观音菩萨。流水长者子。天台永明。诸大士等。唯愿慈悲。证知护念。
今有飞空水陆。诸众生等。为他网捕。将入死门(比丘某甲信士某甲)。等。于是修菩萨行。發慈悲心。作长寿因。行放生业。赎其身命。放使逍遥。仍顺大乘方等经典。授与三皈。称扬十号。复为宣说十二因缘。但以此类众生。罪障深重。神识昏迷。仰乞三宝。威德冥加。哀怜摄受。
白云。
现前异类诸众生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
现前异类诸众生等。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
诸佛子等。皈依三宝已。今当为汝称扬宝胜如来十号功德。令汝得闻。如彼十千游鱼。即得生天。等无有异。
南无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三说)。
诸佛子。我今更为说十二因缘生相灭相。令汝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同于诸佛。证大涅槃。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诸佛子。我今依大乘经。授汝三归十号十二因缘已竟。今当为汝对三宝前。發露罪愆。求哀忏悔。愿汝罪业。一念消除。得生善处。近佛授记。汝当至心。随我忏悔。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说)。
唯愿。放生以后。永不遭遇恶魔。吞啖网捕。优游自在。获尽天年。命终之后。乘三宝力。宝胜如来。本愿慈力。或生忉利。或生人间。持戒修行。不复造恶。信心念佛。随愿往生。更冀放生弟子(某甲)等。从今日后。菩提行愿。念念增明。救苦众生。当如己想。以是因缘。得生安养。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证无生忍。分身尘刹。广度有情。俱成正觉。现前大众。齐声诵念。华严回向妙章。往生净土神咒。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大国王。于法自在。普行教命。令除杀业。阎浮提内。城邑聚落。一切屠杀。皆令禁断。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种种生类。普施无畏。无欲夺心。广修一切菩萨诸行。仁慈莅物。不行侵恼。發妙宝心。安隐众生。于诸佛所。立深志乐。常自安住三种净戒。亦令众生。如是安住。菩萨摩诃萨。令诸众生。住于五戒。永断杀业。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寿命。无有终尽。愿一切众生。住无量劫。供一切佛。恭敬勤修。更增寿命。愿一切众生。具足修行。离老死法。一切灾毒。不害其命。愿一切众生。具足成就无病恼身。寿命自在。能随意住。愿一切众生。得无尽命。穷未来劫。住菩萨行。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为寿命门。十力善根。于中增长。愿一切众生。善根具足。得无尽命。成满大愿。愿一切众生。悉见诸佛。供养承事。住无尽寿。修习善根。愿一切众生。于如来处。善学所学。得圣法喜。无尽寿命。愿一切众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进。入佛智慧。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三聚净戒。永断杀业。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佛十力圆满智故。
(次诵往生咒三遍 诵毕白言)。
上来放生功德。四恩普报。三有均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放生仪(终)
校注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32 册 No. B277 云栖法汇(选录)(第1卷-第11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