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经日诵集要卷下
△別集
○经类第一
问。大藏经中。何故止取此之数章。
荅。以取要故。俾无力博览全经者。易受持故。
○华严行愿品章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文前后节略。断章取义。为重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问。华严经中。何独取此。荅。此有二意。一者取要。如前说故。二者正欲發明。普贤乃华严长子。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具无尽行门。而亦求生净土。况余人故。又行愿品。及梵行净行。俱有另刻全本。流通世间故。
○楞严势至菩萨念佛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發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踴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即古本大弥陀经)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第一愿△国中无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第二愿△不复更生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第三愿△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第四愿△形色无有好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第五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六愿△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得受持者。不取正觉。
(第七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第八愿△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九愿△皆得神足飞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第十愿△不起贪计身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愿△寿命同佛永久)。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较。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十四愿△声闻广多无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十五愿△寿命修短随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六愿△国中无不善名)。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赞叹)。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發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發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种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一愿△各具三十二相)。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二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三愿△一时普供诸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四愿△供具自皆如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五愿△菩萨演一切智)。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六愿△菩萨得金刚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七愿△万物悉皆殊特)。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八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九愿△受经普得智辩)。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一愿△净国照见十方)。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愿△严饰超诸天人)。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三愿△蒙光触身获益)。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四愿△皆得法忍总持)。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發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五愿△信乐永离女身)。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六愿△勤修必成佛道)。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七愿△归依感动天人)。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𢭏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八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见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一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二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三愿△闻名生处尊贵)。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四愿△修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五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愿△自然得闻妙法)。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愿△即得诸忍究竟)。
世传大弥陀经。龙舒王居士会四译经文而成之者也。四译者。初译于汉迦娄支谶曰无量平等清净觉经。次译于曹魏康僧恺曰无量寿经。次译于吴支谦曰阿弥陀经。次译于宋法贤。曰无量寿庄严经。而菩提流志附译于宝积曰无量寿如来会。则居士所未及者。居士之会四译也。言简而义周。辞顺而理显。诚哉大有功于净土矣。惜其中颇有未安。如四十八愿。汉译止开二十有四。四十八者。肇始于魏译。而法贤流志二师因之。吴译从汉亦二十四。然四十八愿。今古流通。自应宗祖魏译。奈何居士叙愿。较之魏译。或前著后。或后著前。次第紊乱。以參三译。亦各不协。夫译经必据梵本。居士凭何梵本。而別为次第乎。于理虽似无妨。于译法大为不顺。又魏译三辈往生皆曰發菩提心。居士乃惟中辈有之。下曰不發。上竟无文。全缺差殊。未审何意。用是重录魏译。以付剞劂。庶俾后人知有古文在也。居士神游净域身入圣流。殆必成心已忘。虚怀不碍。区区效忠之恳。谅其鉴之矣。
○观普贤菩萨经普贤观章
○金光明经空品
○梵网经菩萨戒發誓愿章
若佛子。常应發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發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發是愿者。犯轻垢罪。若佛子。發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流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种床座。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味医药。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复作是愿。宁以铁鎚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恭敬礼拜。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音声。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著好触。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發是愿者。犯轻垢罪。
问。金刚纂称功德甚大。何不录。
荅。以偽造故。又大为害故。彼云诵此纂一遍。胜诵金刚经三十万遍。脱使愚人信此。诺檀那多卷之经。置之不诵。而以一纂塞责。岂不误陷其人入地狱耶。至于分珠。高王。妙沙。血盆。受生。种种杜撰。皆不足信。
问。高王诵经免难。记传有之。何以为偽。
荅。当是高王诵观音普门品也。后人不达。讹成偽经。別号高王耳。
○咒类第二
○佛顶尊胜大陀罗尼(尊胜经有五译咒亦大同小异此其一也世名此为尊胜真言唱咏之而咒则专持下唵𠽾𠾐云云护真法师尝举问 大师大师云当以藏本为正今增入)
南谟薄伽伐帝。咥哩卢枳也。缽剌底毗失瑟咤(引)也。勃陀(引)也。薄伽伐帝怛姪他。唵毗输驮(唐左反)也。飒么三曼多。阿婆婆(引)娑。飒癹啰拏揭底噱喝娜。琐婆(引)婆毗戍(商聿反下同)睇。阿毗诜者睹漫(引)。苏揭多跋啰跋者那。阿蜜栗多鞞师计。疴(引下同)喝啰疴喝啰。疴愈珊陀(引)喇你。输驮也输驮也。伽伽那毗。戍睇乌瑟腻沙。毗逝也戍睇(引)。索诃萨啰喝𡂖湿弭珊珠地帝。萨婆(上)怛他揭多。阿地瑟侘(引)娜。阿地瑟耻𫖰(丁可反下同)没姪囇。跋折啰(引)迦也。僧喝旦娜戍睇。萨婆疴伐喇拏毗戍睇。缽喇底你跋戴也。阿愈戍睇。三么耶阿地瑟耻帝。末你末你么末你。呾闼多步多孤㨖。缽唎戍睇。鼻窣怖咤勃地戍睇。逝也逝也。鼻逝也鼻逝也。三末啰三末啰。萨婆勃陀。阿地瑟耻多戍睇。跋折囇跋折啰(引)揭鞞(引)。跋折蓝婆跋睹么么阿目羯写。萨婆萨埵难(引)者迦也毗戍睇。萨婆揭底缽唎戍睇。萨婆怛他揭哆。三摩戍和娑阿地瑟耻帝。勃陀勃陀(停也反)。菩驮也菩驮也。三曼𫖰缽唎戍睇。萨婆怛他揭𫖰阿地瑟侘(引)娜阿地瑟耻帝莎诃。
○又▆(出本朝 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功德经)
唵𠽾𠾐(二合)莎诃唵捺谟癹葛斡谛萨哩斡(二合)得啰卢迦卜啰(二合)谛月涉瑟咤(二合)耶勃塔耶爹捺麻荅的牙塔唵𠽾𠾐(二合)𠽾𠾐(二合)𠽾𠾐(二合)杓讹(二合)塔耶杓讹(二合)塔耶月杓讹(二合)塔耶月杓讹(二合)塔耶哑萨麻萨蛮达哑斡癹萨思葩(二合)啰拿葛谛葛葛拿娑癹斡月述提哑撇膻𠽷(侧干切)都𦎌(谟含切)萨哩斡(二合)荅塔葛达苏葛荅瓦啰斡拶拿哑密哩(二合)达哑撇释该而(二合)马曷木得啰(二合)曼特啰(二合)叭罘(得该切)哑曷啰哑曷啰马麻蔼由而(二合)伞塔啰尼杓讹(二合)塔耶杓讹(二合)塔耶月杓讹(二合)塔耶月杓讹(二合)塔耶葛葛拿娑癹斡月述提乌失尼沙月拶耶巴哩述铁萨曷思啰(二合)啰思弥(二合)伞柤爹敌萨哩斡(二合)荅塔葛达哑斡鲁结尼煞咤(二合)巴啰密达巴哩卜啰尼萨哩斡(二合)荅塔葛达麻谛荅摄蒲密卜啰(二合)牒瑟咤(二合)谛萨哩斡(二合)荅塔葛达赫哩(二合)达耶哑牒瑟咤(二合)拿哑牒瑟咤(二合)谛木得哩(二合)木得哩马喝木得哩(二合)斡资啰(二合)葛耶三曷达拿叭哩述铁萨哩斡(二合)葛哩麻(二合)哑斡啰拿月述铁卜啰牒聂斡而达(二合)耶马麻蔼由而(二合)月述提(二合)萨哩斡(二合)荅塔葛达萨麻耶哑牒瑟咤(二合)拿哑牒瑟咤(二合)谛唵摩尼摩尼马曷麻尼月摩尼月摩尼马曷月摩尼麻谛麻谛马曷麻谛麻麻谛莎麻谛荅塔达蒲达戈遣巴哩述提月思蒲咤卜铁述铁希希拶耶拶耶月拶耶月拶耶思麻啰思麻(同上二合)啰思葩(二合)啰思葩(二合)啰思葩(二合)啰耶思葩(二合)啰耶萨哩斡(二合)勃塔哑牒瑟咤(二合)拿哑牒瑟咤(二合)谛述铁述铁卜銕卜銕斡资哩(二合)斡资哩(二合)马曷斡资哩莎斡资哩(同上二合)斡资啰(二合)葛而(二合)毘拶耶葛而(二合)毘月拶耶葛而(二合)毘斡资啰(二合)左辣葛而(二合)毘斡资噜(二合)忒葩微斡资啰(二合)三葩微斡资啰(二合)斡资哩尼斡资㘕(二合)癹斡都麻麻摄哩㘕萨哩斡(二合)萨埵喃拶葛耶巴哩述提癹斡都萨埵弥萨哩斡(二合)葛谛巴哩述提释哲(二合)萨哩斡(二合)荅塔葛达释哲(二合)𦎌萨麻刷萨颜都卜銕卜銕悉铁悉铁勃塔耶勃塔耶月勃塔耶月勃塔耶谟拶耶谟拶耶月谟拶耶月谟拶耶杓讹塔耶杓讹(同上二合)塔耶月杓讹(二合)塔耶月杓讹(二合)塔耶萨蛮荅谟拶耶谟拶耶萨蛮荅啰思弥(二合)巴哩述提萨哩斡(二合)荅塔葛达赫哩(二合)达耶哑牒瑟咤(二合)拿哑牒瑟咤(二合)谛木得哩(二合)木得哩(二合)马曷木得哩马曷木得啰(同上二合)曼特啰(二合)叭谛莎诃
○受戒搭衣咒
唵。悉陀耶娑诃。(五条)
唵。度波度波娑诃。(七条)
唵摩诃迦波波咤悉帝娑诃。(二十五条)
唵。檀波檀波莎诃。
问。居士可搭衣否。
荅。员顶方袍。有发搭衣。法不应故。反招愆故。详具缁门警训慈云忏主辩惑篇。
○般若无尽藏真言
纳谟薄伽伐帝。缽利若。波罗蜜多曳。怛致他。唵。纥利地唎室唎。戍噜(二合)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华严补阙咒
南无三满哆。没驮喃阿缽啰帝。喝多折。折捺弥。唵。鸡弥。鸡弥。怛塔葛塔喃。末瓦山碇缽啰帝。乌怛摩怛摩怛塔葛塔喃末瓦吽癹莎诃。
○秽迹金刚神咒
唵𠲽咶啒㖀摩诃般罗(二合)狠那𠵨吻汁吻醯摩尼微咭微摩那栖唵斫急那乌深暮啒㖀吽吽吽泮泮泮泮泮莎诃。
○十二因缘咒(附杂咒)
唵耶荅儿麻(二合)兮都不啰(二合)巴斡兮。敦的山。荅搭葛荅歇斡怛。的山拶约尼噜怛耶𠳐叭谛。麻曷释啰。麻纳耶莎诃。
入厕咒
唵狠噜陀耶莎诃
洗净咒
唵贺曩密栗帝莎诃
去秽咒
唵室利曳婆醯莎诃
洗手咒
唵主迦啰野莎诃
净身咒
唵跋折啰恼迦咤莎诃
下床咒
唵地利日哩莎诃
行步不伤虫咒
唵地利日利娑婆诃
登道场咒
唵阿蜜栗帝吽癹咤
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𠵸吽
○补阙真言
曩谟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沫拏娑婆诃。
○杂录第三
○看经警文
保宁勇禅师作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法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是。真报佛恩。
○礼华严文
随州大洪山遂禅师作
南无毘卢教主华藏慈尊。演宝偈之金文。布琅[王*函]之玉轴。尘尘混入。刹刹圆融。十兆九万。五千四十八字。一乘圆教。大方广佛华严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常愿供养常恭敬。七处九会佛菩萨。常愿证入常宣说。五周四分华严经。伏愿(某甲)生生世世。在在处处。眼中常见。如是经典。耳中常闻。如是经典。口中常诵。如是经典。手中常书。如是经典。心中常悟。如是经典。愿。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亲近华藏一切圣贤。常蒙华藏一切圣贤。慈悲摄受。如经所说。愿悉证明。愿如善财菩萨。愿如文殊师利菩萨。愿如弥勒菩萨。愿如普贤菩萨。愿如观世音菩萨。愿如毘卢遮那佛。以此称经功德。以此發愿功德。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消无始以来。尽法界虚空界。无量罪垢。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解无始以来。尽法界虚空界。无量冤业。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一切众生。集无始以来。尽法界虚空界。无量福智。同游华藏庄严海。同入菩提大道场。
五周四分华严经下二句文义似重复。不念亦得。
○大慈菩萨發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净土文
仰白弥陀化主。净土圣贤。愿赐慈悲。为作证明。弟子众等各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代为法界众生。一心皈命顶礼。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毫如五须弥。目如四大海。八万四千相好光明。四十八愿。摄授十方世界。有缘念佛众生。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本师和尚。阿弥陀佛。惟愿阿弥陀佛。以天眼遥观。天耳遥闻。他心速见。加被我等。及与众生。十二时中。愿得见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于一一相中。愿得见阿弥陀佛。八万四千随形好。于一一好中。愿得见阿弥陀佛。八万四千光明。于一一光明之中。愿见十方世界。愿见十方诸佛。愿见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愿见十方诸大声闻缘觉贤圣僧。令我一切众生。无明顿破。烦恼永忘。法界之门。豁然通达。一乘之路。卓尔开明。十号具彰。三身圆显。分身无量。度脱众生。愿佛慈悲。哀怜摄受。
问。文有后段。何不录。
荅。文原止此。后乃凑成。义不称前。又多重复。故不录耳。惜此文缺。临终往生。生后闻法二意。下小净土文。言简意周。今多用之。
○又净土文
慈云忏主作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亦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新定西方愿文
云栖袾宏作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發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發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前净土文理得而义未周。后净土文义周而辞太简。义未周。则往生之意不显。辞太简。则悲恳之情不伸。余乃宗以大经。博以诸说。融以事理。贯以果因。而成此文。净业诸上善人。如以为可。愿广流通。如谓不然。愿垂教诲。
○礼佛發愿文
怡山然禅师作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赐慈悲哀摄受。但(某甲)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耽人。举枉措直。累生业障。一切愆尤。仰三宝以慈悲。沥一心而忏悔。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出烦恼之深源。到菩提之彼岸。此世福基命位。各愿昌隆。来生智种灵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修习正法。了悟大乘。开六度之行门。越三祗之劫海。建法幢于处处。破疑网于重重。降伏众魔。绍隆三宝。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修学一切法门。悉皆通达。广作福慧。普利尘沙。得六种之神通。圆一生之佛果。然后不舍法界遍入尘劳。等观音之慈心。行普贤之愿海。他方此界。逐类随形。应现色身。演扬妙法。泥犁苦趣。饿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其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轮回苦。火镬冰河之地变作香林。饮铜食铁之徒。化生净土。披毛戴角。负债含怨。尽罢辛酸。咸沾利乐。疾疫世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饥馑时而化作稻粱。济诸贫馁。但有利益。无不兴崇。次期累世冤亲。现存眷属。出四生之汩没。舍万劫之爱缠。等与含生。齐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此真大乘菩萨弘誓愿也。余初入道读之。感叹流涕。發广大心。又此与净业。实并行不悖。何以故。此则以修心见心。得无上道。而广行悲愿。彼则以念佛见佛。证无生忍而还来度生。夫。何悖之有。
○礼观音文
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發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咸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又礼观音文
大慧杲禅师作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归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我闻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随顺。四不思议。十四无畏。十九说法。七难二求。三十二应。无量功德。兴大威力。發大誓愿。同流九界。六道四生。生死趣中。兴百千万亿无量恒河沙劫数。善行方便。救度拔济。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我今哀求。必赐加被。伏念(某甲)夙生庆幸。得遇佛乘。身虽出家。心不染道(在家者改作身苦尘缘心多散乱)。愚痴邪见。诸根昏塞。内外经书。虽于习学。章句妙理。无所通晓。又恐福力浅薄寿命不长。徒入空门(在家改作徒得人身)。虚生浪死。我今洗心泣血。稽颡投诚。终日竟夜。存想圣容。受持圣号。礼拜圣像。惟愿菩萨。天耳闻声。悲心救苦。怜愍加被。放大神光。照我身心。倾大甘露。灌我顶门。荡涤累世怨愆洗洁千生罪垢。身心清净。魔障消除。昼夜之间。坐卧之中。观见菩萨。放大神光。开我慧性。使(某甲)即时神通朗發。智慧聪明。一切经书。自然记忆。一切义理。自然通晓。得大辩才。得大智慧。得大寿命。得大安乐。參禅学道。无诸魔障。悟无生忍。世世生生。行菩萨道。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问。文有三。后文何以不录。
荅。以發愿往生。在多生修行之后。不顺净愿。非初心所及。恐疑净土故。
○溈山大圆禅师警策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缅离乡党剃发禀师。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迥脱尘世。冀期出离。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须。吃用常住。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曩劫徇尘。未尝返省。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浓厚。动经年载。不拟弃离。积聚滋多。保持幻质。导师有敕。戒勗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首。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将谓出家。贵求衣食。佛先制律。启创發蒙。轨则威仪。净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毘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別。可惜一生空过。后悔难追。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未谙法律。戢敛全无。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碗缽作声。食毕先起。去就乖角。僧体全无。起坐忪诸。动他心念。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后昆。新学无因倣傚。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未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如斯之见。盖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间。遂成疏野。不觉𨀁踵老朽。触事面墙。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或被轻言。便责后生无礼。嗔心忿起。言语骇人。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自恨蚤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霍。怕怖慞惶。縠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感伤叹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策。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略伸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夫出家者。發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若不如此。滥厕僧伦。言行荒疏。虚沾信施。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况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岂可一生空过。抑亦来业无裨。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问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日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忠言逆耳。岂不铭心者哉。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若欲參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心契玄津。研几精要。决择深奥。启悟真源。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切须子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是寻常。遮边那边。应用不阙。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教法留心。温寻贝叶。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托胜因。方能广益。恳修斋戒。莫谩亏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进。徒消十方信施。亦乃孤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于庸鄙。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繇別人。息意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熟览斯文。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徇人情。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乃为铭曰。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前际无穷。后际宁克。出此没彼升沉疲极。未免三轮。何时休息。贪恋世间。阴缘成质。从生至老。一无所得。根本无明。因兹被惑。光阴可惜。刹那不测。今生空过。来世窒塞。从迷至迷。皆因六贼。六道往还。三界匍匐。早访明师。亲近高德。决择身心。去其荆棘。世自浮虚。众缘岂逼。研穷法理。以悟为则。心境俱捐。莫记莫忆。六根怡然。行住寂默。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凡为僧者。宜写置坐隅。朝夕玩省。初出家人。即令熟读毋使遗忘。
○斋佛仪
- 南无常住十方佛
- 南无常住十方法
- 南无常住十方僧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曩谟萨缚怛嗒耶多。缚卢枳帝。唵。三婆啰三婆啰。吽曩谟苏噜婆耶。怛他耶多誐。怛姪他。唵。苏噜。苏噜。缽啰苏噜。缽啰苏噜。娑婆诃。
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別。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唵誐誐曩。三婆缚。袜日啰。斛。
乳酪醍醐。造出天厨供。成道当初。牧女前来送。老母曾将。托在金盘奉。献上如来。贤圣无边众。
问。时本作法界人天。何云有情。
荅。古本是有情故。有情广。人天狭。既局人天。何得名普同供养。
○二时临斋仪
供养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遇粥则云)。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食毕结斋偈
问。时本弥勒下。无阿弥陀佛。今何以增入。
荅。古本有故。不忘西方故。又既称十方三世。举未来世之佛以该三世。举西方之佛以该十方。亦何不可。又当食粥时。亦只念饭食偈不妨。以饭食该粥故。
○祝圣仪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啰密沓。阿优哩阿纳苏必你实执沓。牒左啰宰也。怛塔哿达也。阿啰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也塔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达啰马帝哿哿捺。桑马兀哿帝。莎巴瓦。比述帝。马喝捺也叭哩瓦哩娑婆诃。
愿将以此胜功德祝赞皇帝万万岁。圣明君。诸国来朝会。南无无量寿。祝赞皇帝万万岁。祝赞 皇帝万万岁。
大圆满觉。应迹西乾。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仰叩洪慈俯垂明证。大明国(某)省(某)府(某)县(某)寺比丘(某)等于今(某)年(某)月(朔望)旦之辰。云集僧众。登临宝殿。讽演秘章。称扬嘉号。所集洪因。端为祝延今上皇帝。圣寿万安。伏愿金轮永镇。玉烛常调。八纮安有道之长。四海乐无为之化。现前大众。念金刚无量寿仁王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祝韦驮仪
神功叵测。密行难思。示勇健于天伦。摧邪辅正。受遗嘱于大觉。护法安僧。仰启天慈。俯垂明证。大明国(某)省(某)府(某)县(某)寺比丘(某)等于今(某)年(某)月(朔望)旦之辰。云集僧众。恭诣祠下。讽演秘章。称扬嘉号所集功德专伸祈祷。三洲感应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侍从天等。伏念末法僧行。道力衰微。障缘偏炽。惟冀菩萨。神力冥资。使法轮转处。内障外障以潜消。僧海和时。恶友恶魔而永离。人人悟毘卢性海。各各入普贤行门。供奉檀那。均沾胜益。
赞。
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
○祝伽蓝仪
神威有赫。愿力惟深。宰一寺之权衡。作众僧之保障。仰启神聪俯垂昭鉴。大明国(某)省(某)府(某)县(某)寺比丘(某)等于今(某)年(某)月(朔望)旦之辰。云集僧众。恭诣祠下。讽演秘章。称扬嘉号。所集功德。专伸祈祷。守护伽蓝之神。当山土地一切真宰。伏愿山门镇静。海众安和。护法化以兴隆。卫坛场而吉庆。如斯祈祷。必望冥加。
赞。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
○祝祖师仪
一花现瑞。五叶流芳。付法藏于西乾。播心宗于东震仰启圣聪。俯垂昭鉴。大明国(某)省(某)府(某)县(某)寺比丘(某)等于今(某)年(某)月(朔望)旦之辰。云集僧众。恭诣祠下。讽演秘章。称扬嘉号。所集功德。专伸祈祷。西天东土。历代祖师菩萨。本寺开山和尚。诸位觉灵。伏愿宗风永振。祖印重光。觉花香遍于禅林。法雨恩沾于学地。如斯祈祷。必望冥加。
赞。
拈花悟旨。祖道初兴。绵延四七演真乘。六代远传灯奕叶相承。正法永昌明。
○祝监斋仪
功司鼎鼐。职任粢盛。远承香积之风。永作云厨之主仰启神聪。俯垂昭鉴。大明国(某)省(某)府(某)县(某)寺比丘(某)等于今(某)年(某)月(朔望)旦之辰。云集僧众。恭诣祠下。讽演秘章。称扬嘉号。所集功德。专伸祈祷。监斋使者。大圣紧那罗王之神。伏愿二时无乏。六味常盈。掌水火以平安。供佛僧而丰备。如斯祈祷。必望冥加。
(赞)。
监斋使者。火部威神。调和百味荐惟馨。灾耗永无侵。护命资身。清众永蒙恩。
○击钟仪
先念偈云。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次云。闻钟声。烦恼轻。出地狱。离火坑。智慧长。菩提生。愿成佛。度众生。
唵伽啰帝耶娑婆诃
次乃鸣钟一鸣一称观世音菩萨。
○结会念佛仪
在家佛子。作念佛会。三时诵礼。初时诵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出声念佛(五百)默想念佛(五百)礼四十八拜回向一次。中时亦然。后时亦然。不必念药师等经。不必吹打乐器。不必念真言赞灯献供。纯一念佛。不杂余事。如是修行。必生净土。不然则渐染世情。终归应赴。慎之慎之。
○香赞
炉香乍
𦶟
。法界蒙熏
。诸佛
(随换)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西方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华台。诸上善人偕。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
诸经日诵集要卷之下(终)
(云栖弟子陆▆禧大▆上奉 母吕太孺人下同男福登施资九两八钱五分 助刻 先师大板法汇辑古中诸经日诵一册普愿上酬佛祖下济群生者 崇祯岁次壬午佛成道日识)
校注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32 册 No. B277 云栖法汇(选录)(第1卷-第11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