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2]第十四 迦𫄨那衣分解
一
何人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何人成受持迦𫄨那衣耶?如何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如何成受持迦𫄨那衣耶?
何人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耶?二种人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不行作迦𫄨那衣之仪式者,〔从界外归来于行迦𫄨那衣式〕不随喜者,此二种人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
如何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耶?依二十四事而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唯作辗治则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大品七.一(五)〕……若如是,则不成迦𫄨那衣受持。
「相业」者,于此布受持迦𫄨那衣,行〔邪命〕卜相也。豫言者,依此豫言而得迦𫄨那衣布,对〔人之生处〕作豫言也。「暂时」者,言不取施与。「延期」者,有二种延期:作衣之延期与积置之延期。「舍堕」者,作衣之时为夜明。依此二十四事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
如何成受持迦𫄨那衣耶?谓:依十七事而成受迦𫄨那衣,以新衣者,成受迦𫄨那衣……〔大品七.一(六)〕……如是者,成受持迦𫄨那衣。依此十七事而成受迦𫄨那衣。
二
(一)
受迦𫄨那衣共有几种法生起耶?受迦𫄨那衣十五种法共之生起,谓:〔舍〕八事、二种执持、五种功德也。受迦𫄨那衣共此十五种法之生起。
[P.173](二)
何等法依前方便之无间缘为缘,依近接缘为缘、依依止缘为缘、依近依缘为缘、依前生起缘为缘、依后生起缘为缘、依俱生起缘为缘耶?
何等法依前行之无间缘为缘耶?……乃至……
何等法依授与之、何等法依决意之、何等法依受持之、何等法依舍事与执持之、何等法依事之无间缘为缘……依俱生起缘为缘耶?
(三)
前行是依前方便之无间缘为缘、依近接缘为缘、依依止缘为缘、依近依缘为缘也;前方便是依前行之前生起缘为缘;前行是依前方便之后生起为缘;十五种法是依俱生起为缘。
(四)
授与是依前行之无间缘为缘、依近接缘为缘、依依止缘为缘、依近依缘为缘也;前行是依授与之前生起缘为缘;授与是依前行之后生起缘为缘;十五种法是依俱生起缘为缘。
(五)
决意是依授与之无间缘为缘、依近接缘……依依止缘……依近依缘为缘;授与是依决意之前生起缘为缘;决意是依授与之后生起缘为缘;十五种法是依俱生起缘为缘。
(六)
受持是依决意之无间缘为缘、依近接缘……依止缘……近依缘为缘;决意是依受持之前生起缘为缘;受持是依决意之后生起缘为缘;十五种法是依俱生起缘为缘。
(七)
舍事与执持是依受持之无间缘……近接缘……依止缘……近依缘为缘;受持是依舍事与执持之前生起缘为缘;舍事与执持是依十五种法之前生起缘为缘;十五种法是依俱生起缘为缘。
[P.174](八)
望与非望是依事之无间缘为缘、近接缘……依止缘……近依缘为缘;事是依望与非望之前生起缘为缘;望与非望是依事之后生起缘为缘;十五种法是依俱生起缘为缘。
三
(一)
前行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起因、以何为种、以何为出生、以何为集起、以何为等起耶?授与是以何为因缘……以何为等起耶?决意……受持……舍事与执持……望与非望以何为因缘……以何为等起耶?
前行以前方便为因缘、以前方便为起因……以前方便为等起。授与以前行为因缘……决意以授与为因缘……受持以决意为因缘……舍事与执持以受持为因缘……望与非望以事为因缘……以事为等起。
(二)
前方便以何为因缘、以何为起因……以何为等起耶?前行……乃至……授与、决意、受持、舍事与执持、事、望与非望以何为因缘……以何为等起耶?
前方便以因为因缘、以因为起因……望与非望以因为因缘……以因为等起。
(三)
前方便以何为因缘……望与非望以何为因缘……以何为等起耶?
前方便以缘为因缘、以缘为起因……望与非望以缘为因缘……以缘为等起。
(四)
前行依几种法而摄耶?前行依七种法而摄,谓:依浣洗、计量、裁断、安缘、刺缝、染色、作净也。前行依此七种法而摄。
授与依几种法而摄耶?授与依三种法而摄,谓:依僧伽梨衣、郁多罗僧衣、安陀衣也。
决意依几种……依三法而摄,谓:依僧伽梨衣、郁多罗僧衣、安陀衣也。
受持依几种……依一法而摄,谓:依發语。
(五)
迦𫄨那衣有几种根、几种事、几种地耶?迦𫄨那衣有一种根:僧伽也。有[P.175]三种事:僧伽梨衣、郁多罗僧衣、安陀衣也。有六种地:麻布、绵布、绢布、毛布、粗麻布、大麻布也。
(六)
何为迦𫄨那衣之初、中、后耶?前行为迦𫄨那衣之初,作衣为中,受持为后。
(七)
具几分之人,是不得受持迦𫄨那衣耶?具几分之人,得受持迦𫄨那衣耶?具八分之人,不得受持迦𫄨那衣。具八分之人,得受持迦𫄨那衣。何为具八分之人不得受迦𫄨那衣?谓:以不知前行……授与……决意……受持……舍事……执持……舍……不知功德,具此八分之人,不得受持迦𫄨那衣。何为具八分之人得受持迦𫄨那衣?谓:知前行……知功德,具此八分之人,得受持迦𫄨那衣。
(八)
几种人不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耶?几种人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耶?三种人……不成就……;三种人……成就……。何为三种人……不成就……,于界外者随喜、〔还归界内〕随喜而不言出,虽言亦不令他知,此三种人不成就迦𫄨那衣。何为三种……成就……,于界内随喜,随喜而言出,言出而令他知,此三种人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
(九)
有几种不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耶?有几种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耶?有三种不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有三种……成就……。何为三种不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事不法(衣不净)、时不法、作法不法也,此三种……不成就……。何为三种……成就……,为:事如法、时如法、作法如法也,此三种为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也。
四
应知迦𫄨那衣,应知受持迦𫄨那衣,应知受持迦𫄨那衣之月,应知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应知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应知相业,应知豫言,应知暂时物,应知延期,应知舍堕。
[P.176]「应知迦𫄨那衣」者,是其等法之集合、结合、名、命名、授名、词、文、呼称,此即应知迦𫄨那衣也。「应知受持迦𫄨那衣之月」者,是应知雨期最后一月也。「应知不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者,是依二十四种行相,应知不成受持迦𫄨那衣。「应知成就受持迦𫄨那衣」者,依十七种行相,应知成就迦𫄨那衣。
「应知相业」者,卜相而受持此布为迦𫄨那衣。
「豫言」者,是于此豫言,豫言得迦𫄨那衣布也。
「应知暂时物」者,应知不取施与也。
「应知延期」者,应知二种延期:作衣之延期与积置之延期也。
「应知舍堕」者,作衣时明相出也。
「应知作迦𫄨那衣」者,若僧伽得迦𫄨那衣物时,僧伽应如何行耶?作衣者应如何行耶?随喜者应如何行耶?僧伽依白二羯磨而与比丘作迦𫄨那衣,作其迦𫄨那衣之比丘,于即日浣洗、舒张、计量、裁断、缝刺、染色、作净而可作迦𫄨那衣。若欲依僧伽梨衣而作迦𫄨那衣者,应授与旧僧伽梨衣,应决意新僧伽梨衣,且应發言,我依此僧伽梨而作迦𫄨那衣。若欲依郁多罗僧衣而作迦𫄨那衣者,应授与旧郁多罗僧衣,应决意新郁多罗僧衣,应發言,依此郁多罗僧衣而作迦𫄨那衣。若欲依安陀衣而作迦𫄨那衣者,应授与旧安陀衣,应决意新安陀衣,应發言,依此安陀衣而作迦𫄨那衣。作其迦𫄨那衣之比丘,至僧伽,偏袒右肩,合掌而应如是言:「诸大德!为僧伽作迦𫄨那衣,如法作迦𫄨那衣也,应令随喜。」彼随喜比丘应偏袒右[P.177]肩,合掌而应如是言:「友!为僧伽作迦𫄨那衣,如法作迦𫄨那衣,我等随喜。」彼作迦𫄨那衣之比丘,至众多之比丘处,偏袒右肩,合掌应如是言:「诸大德!……应令随喜。」彼随喜比丘……「……我等随喜。」彼作彼迦𫄨那衣之比丘,应至一比丘处,偏袒右肩,合掌而应如是言:「友!为僧伽作迦𫄨那衣,如法作迦𫄨那衣也,应令随喜。」彼随喜比丘应偏袒右肩,合掌而应如是言:「友!为僧伽作迦𫄨那衣,如法作迦𫄨那衣,我随喜。」
五
僧伽作迦𫄨那衣,別众作迦𫄨那衣,一人作迦𫄨那衣。僧伽不作迦𫄨那衣,別众不作迦𫄨那衣,一人作迦𫄨那衣。若僧伽不作迦𫄨那衣,別众不作,而一人作迦𫄨那衣者,迦𫄨那衣为僧伽不成受,为別众不成受,为一人而成受迦𫄨那衣。
僧伽诵波罗提木叉,別众诵波罗提木叉,一人诵波罗提木叉。僧伽不诵波罗提木叉,別众不诵,一人诵。若僧伽不诵波罗提木叉,別众不诵,而一人诵者,为僧伽而不成诵波罗提木叉,为別众不成诵,为一人而成诵波罗提木叉。
依僧伽之和合一致,依別众之和合一致而为一人之诵,为僧伽成诵波罗提木叉,为別众成诵,为一人成诵波罗提木叉。如是僧伽不作迦𫄨那衣,別众不作,而一人作,依僧伽随喜,依別众随喜,而一人作者,为僧伽成受迦𫄨那衣,为別众成受迦𫄨那衣,为一人成受迦𫄨那衣。
六
去时舍迦𫄨那衣,依日种〔佛〕所说,以此我问汝,何之执持于初断耶?去时[P.178]舍迦𫄨那衣,依日种所说,以此我答汝,衣之执持初断,出于界外即共彼住处执持断也。〔衣〕成时,舍迦𫄨那衣,依日种说,以此我问汝……答……住处执持初断,于衣成,为衣执持断。
發心〔作〕时,舍迦𫄨那衣……问……答……二种执持俱时断。
失〔衣〕时,舍迦𫄨那衣……问……答……住处执持初断,于失衣为衣执持断。闻〔僧伽已舍〕时,舍迦𫄨那衣……问……答……衣执持初断,闻,共于彼住处执持断。
断望之时舍迦𫄨那衣……问……答……住处执持初断,于望衣断时,为衣执持断。
出界内时舍迦𫄨那衣……问……答……衣执持初断,行彼界外时,为住处执持断。
与〔僧伽〕共舍时舍迦𫄨那衣……问……答……二种执持俱时断。
七
(一)
舍多少迦𫄨那衣,依托于僧伽,舍多少迦𫄨那衣依托于一人耶?舍多少迦𫄨那衣不衣托僧伽,舍多少迦𫄨那衣不依托一人耶?舍一迦𫄨那衣依托于僧伽,中间之舍也;舍四迦𫄨那衣依托一人:为去、成、發心与出界。舍四迦𫄨那衣不依托僧伽,不依托一人:为失、闻、断望与共舍。
[P.179](二)
舍多少迦𫄨那衣,是于界内而舍,舍多少迦𫄨那衣,是于界外而舍耶?舍多少迦𫄨那衣,是有于界内而舍,〔或〕于界外而舍耶?舍二种迦𫄨那衣,于界内而舍,与中间之舍与共舍也。舍三种迦𫄨那衣于界外而舍:为去、闻与出界。舍四种迦𫄨那衣,有于界内舍,有于界外舍,成、發心、失与望断也。
(三)
舍多少迦𫄨那衣共生、共灭,舍多少迦𫄨那衣是共生別別而灭耶?舍二种迦𫄨那衣是共生、共灭,与中间之舍为共舍也,舍余迦𫄨那衣,是生于別別而灭也。
———迦𫄨那衣分解终———
摄颂
———附随终———
【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5 册 No. 3 附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