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0]第十五 优波离〔问〕五法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具寿优波离诣世尊之住处诣已礼拜世尊而坐于一面一面坐已具寿优波离如是白世尊「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不可住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不可住何等为五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诵出五夏未满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不可住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终生依止而可住何等为五知布萨知布萨羯磨五夏或五夏以上优波离

(二)

「优波离复具五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不可住何等为五不知自恣不知自恣羯磨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羯磨五夏未满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可住何等为五知自恣

(三)

「优波离无依止而不可住何等为五不知有罪与无罪不知轻罪与重罪不知有残罪与无残罪不知粗罪与非粗罪五夏未满

「优波离具五分无依止而可住何等为五知有罪与无罪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可住

[P.181](四)

「世尊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不可令他受具不可与他依止不可蓄沙弥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不可令他受具不可与他依止不可蓄沙弥何等为五弟子或门弟之病不能看护又不能令看病生忧愁要除又不能令除疑悔生起要依法灭除而又不能灭除不能教导阿毘达磨不能教导阿毘毘奈耶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不可令他受具不可与他依止不可蓄沙弥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可令他受具与他依止可蓄沙弥何等为五弟子又能教导阿毘毘奈耶

(五)

「优波离复具五分之比丘不可令他受具不可与他依止不可蓄沙弥何等为五弟子又门弟于增上行仪之学不能令学不能教导初梵行之学不能教导增上戒不能教导增上心不能教导增上慧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可令他受具可与他依止可蓄沙弥何等为五弟子又得教导增上慧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得令他受具得与他依止得蓄沙弥

(六)

「世尊具几何支分之比丘可行羯磨耶」「优波离对具五分之比丘可行羯磨何等为五无耻愚痴不清净有恶见污坏活命优波离对具此五分比丘应行羯磨

(七)

「优波离复对具五分之比丘应行羯磨何等为五于增上戒失坏戒于增上行失坏行于增上见污坏见有恶见污坏活命

[P.182](八)

「优波离具身戏乐具语戏乐具身语戏乐有恶见污坏活命

(九)

「优波离具身不正行具语不正行具身语不正行有恶见污坏活命

(一〇)

「优波离具身违害具语违害具身语违害有恶见污坏活命

(一一)

「优波离具身邪命具语邪命具身语邪命有恶见污坏活命

(一二)

「优波离犯罪而羯磨令受具与依止蓄沙弥受选定为教诫比丘尼者选定而教诫比丘尼

(一三)

「优波离为罪依僧伽而受羯磨犯其罪〔犯〕同类之他〔罪〕〔犯〕较其更恶〔罪〕骂羯磨骂行羯磨人

(一四)

「优波离诽谤佛诽谤法诽谤僧有恶见污坏活命优波对具此五分之比丘应行羯磨

———一 依止品———

摄颂

布萨与自恣     犯罪及病者
增上之行仪     无耻增上戒
戏乐不正行     违害及邪害
为彼罪佛将     此第一品聚

(一~三)

「尊师对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不得解羯磨耶」「优波离对具五[P.183]分之比丘不得解羯磨何等为五犯罪而被羯磨〔參照一(一二~一四)『应行』改为『不得解』〕污坏活命优波离对具此五分之比丘不得解羯磨

(四)

「优波离复对具五分之比丘不得解羯磨何等为五无耻愚痴不清净于诸行事而行粗暴于学不满修者优波离对具此五分之比丘不得解羯磨

(五)

「尊师习斗诤裁断之比丘至僧伽时于内应持几何之法而至僧伽优波离习斗诤裁断之比丘至僧伽时于内应持五法而至僧伽何等为五优波离习斗诤裁断之比丘至僧伽时应谦让如拂拭尘埃之心而至僧中于著座席应善心得不得挤进长老比丘之间或推挤年少比丘之座而应著于适当之座不言前后相违之语不言徒劳无益之语应自说法或应问他不得轻视圣者之默静优波离若僧伽和合而当行〔布萨等之〕羯磨时对一比丘亦不得忍许亦须提示异见而达和合一致何以故为令我与僧伽无別异也优波离习斗诤裁断之比丘至僧伽时于内应持此五法而至僧中

(六)

「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乃于僧伽行决断时为众人所不悦者众人所不爱者又众人所不乐者耶」「优波离具五分者为众人所不乐者也何等为五依烦恼恶心而说者依他而说者语之使用不善依法依律应罪而不呵责之人依法依律应罪而非作法人优波离具此五分乃为众人所不乐者

「优波离具足五分之比丘于僧伽行决断时为众人所喜悦者众人所爱者[P.184]众人所乐者何等为五不依烦恼而说者不依他而说者善使用语言依法律应罪而呵责人依法律应罪而为作法人优波离

(七)

「优波离复具五分之比丘于僧伽行决断时乃为众人所不悦者称扬〔人〕者贬斥〔人〕之人执非法拒法多语杂秽语优波离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于僧伽行决断时乃为众人所悦者非称扬者非贬斥者执法拒非法不多语杂秽语优波离

(八)

「优波离复具五分之比丘于僧伽行决断时乃为众人所不悦者依强力而行不令许诺而行依法律应罪而不呵责依法律应罪而不处分依〔己〕见而不宣说优波离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于僧伽行决断时为众人所悦者不强力而行令许诺而行依法律应罪而呵责依法依律应罪而处分依见而宣说优波离为众人所乐者

(九)

「尊师通达律有几何之功德耶」「优波离通达律有此五种功德何等为五善守善护自身之戒蕴为恶行性者之守护处于僧伽中无畏而行决断于敌应法而善折伏入住妙法优波离此为通达律之五种功德

———二 不解〔羯磨〕品———

摄颂

对于彼者     不称赞无耻
称扬者     强力与通达

———一 双制———

[P.185]

(一)

「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不可于僧中行〔罪之〕决断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不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罪不知罪之等起不知罪之前行不知罪之镇静不善正罪之决断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不可于僧中行决断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罪善正罪之决断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可于僧中行决断

(二)

「复不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等起不知诤事之前行不知诤事之灭不善正诤事决断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诤事善正诤事决断

(三)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依强力而行不令许诺而行依法律应罪而不呵责依法律应罪而不作〔羯磨〕依见而不宣说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不依强力而行令许诺而行依见而宣说

(四)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犯不犯不知轻犯重犯不知有残犯无残犯不知粗犯非粗犯不知有忏悔犯无忏悔犯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犯不犯

(五)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羯磨不知羯磨之因不知羯磨之事不知羯磨之行法不知羯磨之终息

[P.186]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羯磨

(六)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所制不知句之诵出法不知适用之语法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事

(七)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行嗔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无耻者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有耻者

(八)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行嗔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于律不善巧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于律善巧

(九)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白不知白之因不知白之唱说不知白之灭法不知白之镇灭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白

(一〇)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经不知随经不知律不知随律不善辨处非处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经善辨处非处

(一一)

不可行决断何等为五不知法不知随法不知律不知随律不善辨前事后事

优波离五分可于僧中行决断何等为五知法善辨前事后事[P.187]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可于僧中行决断

———三 决断品———

摄颂

诤事强力     以知犯罪事
羯磨无耻     不善辨白之
不知经及法     第三品聚也

(一)

「尊师有几何〔对羯磨〕非法异见之提示耶」「优波离此等为五种非法异见之提示也何等为五对于不犯〔有犯〕而提示异见对非教诫犯提示异见对被發露之犯提示异见依四五人而提示异见以意图而提示异见优波离此乃五种非法异见之提示

优波离此等乃五种如法异见之提示何等为五对犯提示异见对教诫犯对未發露之犯对依四五人而不提示异见依意图

(二)

优波离复有五种非法异见之提示何等为五于异住者前提示异见于异界住者前于不清净者前依四五人依意图而

优波离此等乃五种如法异见之提示何等为五于共住者前提示异见于同界住者前于清净者前依四五人而不提示异见依意图而不行优波离此乃五种如法异见之提示也

(三)

「尊师有几何非法之取受耶」「优波离此等乃五种非法之取受也何等为五依身而与依身而不受依身而与依身著物而不受依身上所带之物而与不依身而受依身上所带之物而与不依身上所带之物而受依放舍而与不依身或不依身上所带之物而受优波离此为五种非法取受

优波离此等乃五种如法取受何等为五依身而与以身而受依放舍而与以身或以身上所带之物而受优波离此为五种如法取受

[P.188](四)

「尊师有几何残食不成就之法耶」「优波离此等乃五种残食不成就之法也何等为五行不净食以手受食非手上食非伸手内者未言『此食皆不须』优波离此为五种残食不成之法

优波离此等乃五种残食成就之法也净食以手受食以手上食伸手内者已言『此食皆不须』优波离此乃五种残食成就之法

(五)

「尊师依几何行相而知足食」「优波离依五种行相而知足食何等为五知食事知食物立于伸手内持食来奉侍知〔充足之〕谢绝优波离依此五种行相而知足食矣

(六)

「尊师有几何非法自言治耶」「优波离有此等五种非法自言治何等为五比丘犯波罗夷罪以波罗夷而受诘难自言犯僧残罪僧伽以僧残处分彼此非法自言治也比丘犯波罗夷罪而以波罗夷受诘难时自言犯波逸提悔过恶作僧伽以恶作处分彼此非法自言治也比丘犯僧残波逸提悔过恶作以恶作受诘难时自言犯波罗夷僧伽以波罗夷处分彼此非法自言治也比丘犯恶作以恶作受诘难时自言犯僧残波逸提悔过僧伽以悔过处分彼此非法自言治也优波离此为五种非法自言治

优波离此等为五种如法自言治何等为五比丘犯波罗夷以波罗夷受诘难时自言犯波罗夷僧伽以波罗夷处分彼此如法自言治也比丘犯僧残波逸提悔过恶作以恶作受诘难时自言犯恶作僧伽以恶作处分彼此如法自言治也优波离此为五种如法自言治

[P.189](七)

「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令行听许羯磨时行听许不可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令行听许羯磨时不可行听许何等为五无耻愚痴不清净〔依教法〕存摈斥之意无〔由罪〕而出之意优波离五分何等为五有耻贤能清净存出之意无摈斥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令行听许羯磨时可行听许也

(八)

「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不可与共谈律耶」「优波离具五分不可与谈律何等为五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所制不知句之诵出法不知适用之语法

优波离具五分可与谈律何等为五知事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可与共谈律

(九)

「尊师有几何之质问耶」「优波离此等乃五种质问何等为五因愚钝而质问有恶欲因贪求之性而质问因轻侮而质问欲智而质问若依我之质问彼正确解答者若依我之质问不正确解说者我欲彼正解说而质问优波离此五种质问也

(一〇)

「尊师有几何之异答耶」「优波离此等乃五种异答何等为五因愚钝而异答有恶欲因贪求之性而异答因痴狂丧心而因增上慢而答真实之异事优波离此乃五种异答也

(一一)

「尊师有几何之清净耶」「优波离此等乃五种清净何等为五诵序已余应唱常所听闻此第一清净〔參照第六五〕广说为第五优波离此五种清净也

[P.190](一二)

「尊师有几何之啖食耶」「优波离此等乃五种啖食何等为五乾饭𪎊肉也优波离此五种啖食也

———四 异见提示品———

摄颂

异见提示复     取受与不成
残食法足食     自言听许
问之及异答     清净与啖食

(一)

「尊师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于内观察几何之法而后可呵责他耶」「优波离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于内观察五法而后可呵责他何等为五优波离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应如是观察我身行清净耶〔同小品九五(一)〕优波离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于内观察此五法而后可呵责他

(二)

「尊师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于内修几何之法而后可呵责他耶」「优波离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于内修五法而后可呵责他何等为五我以时而说〔同小品九五(二)〕优波离呵责比丘欲呵责者于内修此五法而后可呵责他

(三)

「尊师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于内作意几何之法而后可呵责他耶」「优波离呵责比丘欲呵责他者于内作意五法而后可呵责他何等为五有慈悲寻求利益有哀愍超罪尊重律优波离呵责比丘欲呵责他人者于内作意此五法而后可呵责他

(四)

「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令行听许羯磨时不可行听许耶」「优波离五分不可行听许何等为五身业不清净语业不清净活命不清净[P.191]痴不聪明被检问时不能专心优波离此五分不可行听许羯磨

优波离五分可行听许羯磨何等为五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活命清净有智聪明被检问时能专心优波离此五分可行听许羯磨

(五)

「尊师欲自取事之比丘具足几何支分者可自取事耶」「优波离欲自取事之比丘具足五分者可自取事何等为五优波离欲自取事之比丘应如是观察〔小品九四〕优波离如是具足五分自取事者而后不生追悔

(六)

「尊师具足几何支分之比丘依生诤事之诸比丘而为大利益者耶」「优波离五分为大利益者也何等为五持戒者而依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摄身而住具足正行于微少之罪过亦见怖畏受学处而修学多闻而忆持所闻积集所闻诸法之初善中善后善具义具文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如是多闻而忆持读诵诸法于意思惟于见善通达广解两部波罗提木叉明解本文而善分別善说示善决断于律确立不动于自他两派能令和解令讲和令和睦令观令静优波离此五分为大利益者也

(七)

优波离五分为大利益者何等为五身业清净语业清净[P.192]活命清净有智聪明被检问时能专心也

(八)

优波离五分为大利益者何等为五知事知因缘知所制知句之诵出法知适用之语法为大利益者

(九一〇)

「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不得检问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不得检问也何等为五不知经不知随经不知律不知随律不善辨处非处〔參照三(一〇~一一)『可于僧中决断』『不可于僧中决断』改为『得检问』『不得检问』〕善辨前事后事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可检问也

(一一)

优波离复具五分之比丘不得检问何等为五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所制不知句之诵出法不知适用之语法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可检问何等为五知事

(一二)

不可检问何等为五不知罪不知罪之等起不知罪之前行不知罪之止息不善辨罪之决断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可检问何等为五知罪善辨罪之决断

(一三)

不可检问何等为五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等起不知诤事之前行不知诤事之止息不善辨诤事之决断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可检问何等为五知诤事善辨诤事之决断可检问

———五 自取品———

摄颂

清净与依时     慈悲与听许
自取与诤事     复事及经
依诤事

[P.193]

(一)

「尊师有几种林住者耶」「优波离此等五种林住者也何等为五有愚故痴故为林住者有恶求贪欲之性故为林住者有痴狂故丧心故诸佛诸佛弟子所赞叹唯依少欲唯依知足唯依损减唯依远离唯依求德而为林住者优波离此等为五种林住者也

(二~一三)

「尊师有几种常乞食行者耶乃至有几种粪扫衣者耶树下住者耶塚间住者耶露地住者耶三衣者耶次第乞食者耶常坐不卧者耶随得座者耶一座食者耶时后不食者耶一钵食者耶优波离有五种一钵食者何等为五愚钝故有依求德而为一钵食者优波离此为五种一钵食者也

———六 头陀支品———

摄颂

林住者乞食     粪扫与树下
第五之塚间     露地及三衣
次第与常坐     随座一坐食
时后一钵食

(一)

「尊师有几种妄语耶」「优波离此等五种妄语也何等为五有为妄语波罗夷有为妄语僧残有为妄语偷兰遮有为妄语波逸提有为妄语恶作优波离此为五种妄语

(二)

「尊师具几种支分之比丘于僧中遮止布萨或自恣时僧伽制抑之『止比丘勿斗诤勿纷乱勿喧噪』而行布萨或自恣耶」「优波离具五分应作何等为五分无耻愚痴不清净存摈斥之意无出〔罪〕之意优波离具此五分应作

(三)

优波离复具五分应作何等为五身业不清净语业不清净[P.194]活命不清净愚痴不聪明斗诤纷乱优波离具此五分应作

(四)

「尊师具几种支分之比丘不得与检问耶」「优波离五分不得与何等为五不知犯不犯不知轻犯重犯有残犯无残犯不知粗犯非粗犯不知有忏悔犯无忏悔犯优波离不得与

优波离具足五分之比丘可与检问何等为五知犯不犯优波离可与

(五)

「尊师比丘依几种行相而犯罪耶」「优波离依五种行相而比丘犯罪何等为五无惭故无知故恶行性故于不清净作清净想故于清净作不清净想故优波离犯罪

(六)

优波离复依五相而犯罪何等为五依不见〔持律者〕依不闻〔由他净不〕依睡眠违想〔不净为净〕放心优波离

(七)

「尊师有几种魔怨耶」「优波离此等五种魔怨也何等为五杀生不与取行邪淫妄语饮酒优波离此五种魔怨也

(八)

「尊师有几种离耶」「优波离此等五种离也何等为五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淫离妄语离饮酒优波离此为五种离

(九)

「尊师有几种丧失耶」「优波离此等为五种丧失何等为五亲戚丧失财丧失病丧失戒丧失见丧失优波离此为五种丧失

(一〇)

「尊师有几种成就耶」「优波离此等五种成就也何等为五亲戚成就财成就健康成就戒成就见成就优波离此为五种成就也

———七 妄语品———

摄颂

[P.195]妄语检问     犯罪魔怨
丧失以及成就     此第七品聚也

(一)

「尊师对具几种支分之比丘比丘尼僧伽可行羯磨耶」「优波离五分比丘尼僧伽行羯磨彼比丘不得受比丘尼众之礼何等为五露身而示诸比丘尼示腿示生支示两肩与在家者以粗语而交谈优波离彼比丘不得受比丘尼众之礼者

(二)

优波离五分彼比丘不得受比丘尼众之礼者何等为五企望诸比丘尼无所得企望诸比丘尼不利企望诸比丘尼无住处骂詈谗谤诸比丘尼离间比丘与比丘尼

(三)

优波离五分彼比丘不得受比丘尼众之礼者何等为五企望诸比丘尼无所得企望诸比丘尼不利企望诸比丘尼无住处骂詈谗谤诸比丘尼令比丘与比丘尼交往彼比丘不得受比丘尼众之礼者

(四)

「尊师对具几种支分之比丘尼可行羯磨耶」「优波离对具五分之比丘尼可行羯磨何等为五露身而示比丘示腿示生支示两肩与在家者交谈粗语

(五)

优波离复对具五分之比丘尼可行羯磨何等为五企望比丘无利得[P.196]企望比丘不利企望比丘无住处骂詈谗谤比丘离间比丘尼与比丘优波离对具此五分之比丘尼可行羯磨

(六)

优波离复对具五分之比丘尼可行羯磨何等为五企望比丘无所得不利无住处骂詈谗谤比丘令比丘尼与比丘交往优波离对具此五分之比丘尼可行羯磨

(七)

「尊师具几种支分之比丘对比丘尼等不得遮〔受〕教诫耶」「优波离五分不得遮何等为五无耻愚痴不清净有摈斥之意无出〔罪〕之意

(八)

优波离五分不得遮何等为五身业不清净语业不清净活命不清净愚痴不聪明被检问时不得专心

(九)

优波离五分不得遮何等为五具足身非行具足语非行具足身语非行为比丘尼之骂詈谗谤者与比丘尼亲近以不随顺交往而住者

(一〇)

优波离五分不得遮何等为五无耻愚痴不清净起斗诤起纷争者于学不圆满者不得遮

(一一)

「尊师具几种支分之比丘不得教诫比丘尼耶」「优波离五分不得何等为五具身非行具语非行具身语非行为比丘尼之骂詈谗谤者与比丘尼亲近以不随顺交往而住

(一二)

优波离五分不得何等为五无耻愚痴不清净远行者病者不得

(一三)

「尊师具几分之比丘不得与共语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P.197]得与共语何等为五不具无学戒蕴不具无学定蕴慧蕴解脱蕴不具足解脱智见蕴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得与共语何等为五具无学戒蕴

(一四)

优波离复具五分之比丘不得与共语何等为五不得义无碍解不得法无碍解不得辞无碍解不得辩无碍解不观察心如解脱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得与共语何等为五得义无碍解观察心如解脱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得与共语

———八 比丘尼教诫品———

摄颂

依比丘尼等     行同其他二
对于比丘尼     三种之羯磨
不得遮止之     二种之双说
不得行教诫     二说于会话
二种之双说

(一)

「尊师具几分之比丘不得选定为断事人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不得选定为断事人何等为五不善辨义不善辨法不善辨言辞不善辨文不善辨前事后事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不得选定为断事人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得选定为断事人何等为五善辨义优波离具此五分之比丘得选定为断事人

(二)

优波离不得选定为何等为五有忿为忿所胜有覆为覆所胜有恼为恼所胜有嫉为嫉所胜妄取现世执固自见难弃舍

优波离五分得选定为何等为五无忿不为忿所胜无嫉不为嫉所胜不妄取现世不固执自见善弃舍

[P.198](三)

优波离不得选定为何等为五激烈乖张抗拒起扰动不堪忍不谨受教诫

优波离五分得选定为何等为五不激烈不乖张不抗拒不起扰动堪忍谨受教诫

(四)

优波离不得选定为何等为五勿视而欺〔呵责者被呵责者之语〕不忆念不得听许而说依法律从罪而不呵责依法律从罪而不处分从见而不说

优波离五分得选定为何等为五令忆念而不暴露得听许而说依法从见而说

(五)

优波离不得选定为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行嗔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无耻

优波离五分得选定为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有耻

(六)

优波离不得选定为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行嗔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不善辨律

优波离五分得选定为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善辨律得选定为

(七)

「尊师具几分之比丘实可言为愚痴者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实可言为愚痴者何等为五不知经不知随经不知律不知随律不善辨处非处

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实可称为有智者何等为五知经善辨处非处

(八)

优波离实可称为愚痴者何等为五不知法不知随法[P.199]不善辨前事后事

优波离五分实可称为有智者何等为五知法知前事后事

(九)

优波离实可称为愚痴者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所制不知句之诵出法不知适用之语法

优波离五分实可称为有智者何等为五知事

(一〇)

优波离实可称为愚痴者何等为五不知罪不知罪之等起不知罪之前行不知罪之止息不善辨罪之决断

优波离五分实可称为有智者何等为五知罪善辨罪之决断

(一一)

优波离实可称为愚痴者何等为五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等起不知诤事之前行不知诤事之止息不善辨诤事之决断

优波离五分实可称为有智者何等为五知诤事善辨诤事之决断实可称为有智者

———九 断事人品终———

摄颂

不善辨义忿     激者及露者
此爱不应行     皆同与不善
法乃至事     罪以及诤事
皆各有对说     汝等分黑白

一〇

(一)

「尊师具几分之比丘不适灭诤事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知罪〔參照九(一〇)〕

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知罪

(二)

优波离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知诤事〔參照九(一一)〕[P.200]

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知诤事

(三)

优波离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无耻

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有耻

(四)

优波离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少闻

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多闻

(五)

优波离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知事不知因缘所制句之诵出法不知适用之语法

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知事

(六)

优波离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不善辨律

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善辨律

(七)

优波离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不尊重人不尊重僧

[P.201]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尊重僧伽不尊重人

(八)

优波离不适灭诤事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尊重利养而不尊重正法

优波离五分适灭诤事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尊重正法而不尊重利养适灭诤事

(九)

「尊师依几种行相而僧伽分裂耶」「优波离依五相而僧伽分裂何等为五依羯磨依〔波罗提木叉〕诵出行决断依〔非法〕唱说依取筹优波离依此五相而僧伽分裂

(一〇)

「尊师言僧诤僧诤者尊师云何僧诤而非僧破耶又云何僧诤而又为僧破耶」「优波离我为客来比丘制此客来之仪法优波离如是我善制于学处不行客来比丘之仪法如是优波离僧诤而非僧破优波离我为旧住比丘制此旧住之仪法优波离如是我善制于学处旧住比丘不行旧住之仪法如是优波离我为诸比丘制立于食堂应从长幼从老弱从适否而取最初之座最初之水最初之食之食堂仪法优波离我如是善制于学处新參比丘夺长老比丘之座如是优波离我为诸比丘制立坐卧处应从长幼从老弱从适否而行之坐卧处仪法优波离我如是善制于学处新參比丘夺长老比丘之坐卧处优波离如是为僧诤而非僧破

优波离我为诸比丘制立界内同一布萨同一自恣同一僧伽羯磨同一羯磨非羯磨优波离我如是善制于学处界内行別异之存在结別众而行別异布萨[P.202]行別异自恣行別异僧伽羯磨行別异羯磨非羯磨优波离如是为僧诤而亦为僧破

———十 灭诤品终———

摄颂

诤事爱及少闻
不善人及利养
分裂僧诤同僧破

一一

(一)

「尊师具几分之破僧者堕恶趣地狱而住一劫不得救耶」「优波离五分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法说为非法非律说为律律说为非律异自己之见而依羯磨优波离此五分不得救也

(二)

优波离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见而依诵出

(三)

优波离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见而决断

(四)

优波离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见而依唱说

(五)

优波离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见而依取筹

(六)

优波离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异忍而依羯磨乃至异忍而依诵出异忍而决断异忍而唱言异忍而取筹

(七)

优波离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异乐而依羯磨乃至异乐而依诵出异乐而决断异乐而依唱言异乐而依取筹

(八)

优波离不得救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P.203]异想而依羯磨乃至异想而依诵出异想决断异想而依唱言异想而依取筹优波离具五分之破僧者堕恶趣地狱住一劫之间而不得救

———十一 破僧者品终———

摄颂

异见而依羯磨     依诵出依决断
依唱言及依筹     此五种之见依
之此三     亦为五重法也

一二

(一)

「尊师具几分之破僧者不堕恶趣地狱不住一劫之间而非不得救者耶」「优波离五分非不得救者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法说为非法非律说为律律说为非律不异见而依羯磨

(二~八)

优波离非不得救者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不异见而依诵出不异想而依取筹优波离具此五分之破僧者不堕恶趣地狱不住一劫之间非不得救者

———十二 第二破僧者品终———

摄颂

不异见依羯磨     依诵出依决断
依唱言依取寿     此五种之见依
之此三     亦为五重法也
如前之于黑分     同为有二十法
当知如是白分     亦同为有二十

一三

(一)

「尊师具几分之旧住比丘持来如置〔确实迅速〕堕地狱耶」「优[P.204]波离具五分之旧住比丘持来如放置即堕地狱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行嗔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以僧伽物为个人使用之受用物而受用优波离

优波离具五分之旧住比丘持来如置即生天上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以僧伽物为个人受用物而不受用即生天上

(二)

「尊师有几种非法律之解说耶」「优波离此等五种非法律之解说也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法法说为非法非律说为律律说为非律制非制废所制优波离此五种非法律之解说也

优波离此等为五种如法律之解说何等为五优波离于此有比丘非法说为非法律说为律不制非制不废所制优波离此五种如法律之解说

(三)

「尊师具几分之差遣请食人持来如置即堕地狱耶」「优波离具五分之差遣请食人持来如置即堕地狱何等为五行爱不应行不知差遣非差遣优波离

优波离具五分之差遣请食人持来如置即生天上何等为五不行爱不应行知差遣非差遣优波离即生天上

(四~一五)

「尊师具几分之分坐卧处人乃至守库人纳衣人分衣人分粥人分果人分嚼食人舍杂细物人受浴衣人分钵人管净人监沙弥人持来如置即堕地狱耶」「优波离具五分监沙弥人〔參照(三)『差遣非差遣』改为『使与不使』〕堕地狱即生天上

———十三 旧住比丘品终———

摄颂

[P.205]旧住与解说     差遣于请食
坐卧处器物     纳衣人及衣
配分者果     嚼食及杂细
并受浴衣人     钵与净人事
沙弥使用人

一四

(一)

「尊师受迦𫄨那衣有几种功德耶」「优波离此等为受持迦𫄨那衣之五种功德何等为五〔食前食后不嘱他比丘〕而入聚落离衣宿別众食受须限之衣得衣者所持优波离此为受迦𫄨那衣之五种功德

(二)

「尊师失念乱意睡眠有几种过耶」「优波离此等五种过也何等为五不快眠不快觉见恶梦诸天不守护泄不净优波离此失念之五过也

优波离此等为存念正意睡眠之五种功德何等为五安乐眠安乐觉不见恶梦诸天守护不泄不净优波离此等存念之五种功德也

(三)

「尊师几种人为不得受礼之人耶」「优波离此等为五种不得受礼之人何等为五入家中者不得受礼以车行者不得受礼于暗中者不得受礼〔从他事〕不注意者不得受礼睡眠者不得受礼优波离此等五种不得受礼者也

(四)

优波离复有五种不得受礼之人何等为五喝粥者不得受礼于食堂中不得受礼趣向〔敌方〕者不得受礼想余事者不得受礼裸形者不得受礼优波离此等

(五)

优波离复有五种不得受礼者何等为五嚼食者不得受礼啖食者大便者小便者被举罪者不得受礼优波离此等

(六)

优波离复有五种不得受礼之人何等为五后受具者不得受前受具者之礼未受具者不得受礼异住之年长者说非法者不得受礼女人黄门不得受礼优波离此等

(七)

优波离复有五种不得受礼之人何等为五別住者不得受礼相应本日治者相应摩那埵者行摩那埵者相应出罪者不得受礼优波离此等为五种不应受礼者

[P.206](八)

「尊师几种人可受礼者耶」「优波离此等为五种可受礼之人何等为五前受具者可受后受具者之礼异住年长者如法说者阿阇梨和尚以及包括天界魔界梵天界于此世界于沙门婆罗门人众如来应供等正觉者可受礼优波离此等为五种可受礼者

(九)

「尊师年少比丘礼长老比丘之足时于内具几种法而可礼足耶」「优波离年少比丘五法可礼足何等为五优波离年少比丘覆一肩而著外衣合掌以两手之掌摩足应具爱与敬而礼足优波离年少比丘内具此五种法而可礼足

———十四 迦𫄨那衣受持品终———

摄颂

迦𫄨那衣持睡     眠家中嚼食
之前乃至別住     受礼者敬礼法

———优波离〔问〕五法终———

诸品摄颂

无依止羯磨     决断及提示
呵责头陀分     妄语比丘尼
断事人诤事     前五之破僧
旧住迦𫄨那     十四品善说

校注

阿毘毘奈耶(abhivinaya)法〔经〕为明白其义对于论义之说明(abhidhamma)称解说律论义之意于南传律三增上律增支一译为胜律 若依注七灭法中之忆念不痴觅罪相如草覆地四法不白即不存在故此云白之灭法 依注经者两部经分別随经者四大处律者犍度及附随随律者四大处也 若依注法者除律藏之二藏随法者于经中之四大处也 不成残食法 anatirittā參照南传律二之一一〇页 足食 pavaraṇa參照同上 求德底本 idamaṭṭhitaṁ如暹罗本作 idamatthitaṁ(底本一三一页亦同)在 Visuddhimagga p. 82 说此即智(ñānam)因有此智故头陀之诸德可得故译为求德 睡眠底本为 pasuttakatā暹罗本为 pasuttatā言如同床睡眠而有罪 前事后事(pubbāpara)义之前后法之前后辞之前后句之前后于前所说之事于后所说之事也 底本 ananusāsanī如暹罗本作 anusāsaniṁ(參照 AN. vol p. 180) 于异见及以下之「忍」「乐」「想」等參照南传律一之一五一页注若依注于非法之事有见为非法但曲异其见而说如法另行羯磨 以下參照小品六二一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附随(卷15)
关闭
附随(卷1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