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要解卷第七     旷八

药草喻品第五

此品为中根述成领悟之意也大迦叶等前虽领随宜之权会归之实而未明一音密阐真知𡨋化之功如彼大云雨于一切草木丛林随分受润故佛以此喻重与述成以显圣人平等之慈若天地之无私由万物之自私也故名药草喻品三乘根性譬诸草木觉皇道化等如一雨雨虽一味而种有差別故根茎大小之不同法虽一相而机有利钝故道果证趣之各异此慈无不等而万物自私也草能治病名药草以喻人天善种三乘智因能远害灭恶者若四趣恶种生死业因则徒为芜秽非药草矣此譬三乘文兼𣗳木独以药草名品者为中根述成取当机立名耳偈云声闻缘觉闻法得果是名药草各得增长是也若诸菩萨是名大𣗳非当机矣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

迦叶领悟喻说即设大富长者之喻叹佛隐胜现劣诱诸庸鄙使得大法利又于偈末感叹慈悲方便之大恩是善说如来真实功德

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𥁞

此明一音密阐真知𡨋化平等之慈尤为无量功德虽迦叶善说而言未及此故复示之也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方便为权智地为实于一切法以方便说而皆到智地所谓密阐也到一切智地者契实相智境也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𥁞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诸法归趣即一乘实相众心所行即三乘性欲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不知法之归趣难以度心不知心之所行难以说法今于二者通达无碍可谓真知𡨋化矣而又究明诸法以开示众生一切智慧欲令悟入皆所谓无边僧祇功德也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大千同为一地而有山川谿谷之高下譬一真境而有三界诸趣之別也卉木同生一地而有种类名色之各异譬一法性而有三乘大小之辩也众草为卉草之緫名也卉有丛木有林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㴻其泽普洽

云喻慈意泽喻法雨言密云者云不密则不能等㴻慈不密则不能广利一云所雨大千普洽譬一音密阐大小均被也

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𣗳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菓敷实

喻真知𡨋化物物自遂也根茎大小总辩草木以明根机有异诸𣗳大小总结草木以明一雨是同夫以一云一雨而滋众物称其大小种性曾无夭阏使为花者敷为果者实各各自遂则佛之真知𡨋化若此而已木质曰干草质曰茎皆依根而立根譬种性茎譬發心枝叶譬所熏教理花果譬所修行果谓三乘种性發心熏习之不同同是一音教泽之被而各有所成也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別草木皆植类𣗳之一地同润之一雨同而有大小之殊者根自异也群生亦类也所赋一性所化一道而有三乘之殊者亦机自异耳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明佛出兴广覆群有云起无心喻无缘慈也大音声即广长舌相之音也天人修罗为三善道不言三恶道为障重非机也

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觧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觧者令觧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此叙佛初坐道塲唱显化迹宣度生事使知圣人出兴之意也超证菩提曰度了达万法曰觧离众结缚曰安究竟永寂曰涅槃

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此示正知见欲广开悟也今世后世如实知者以实相智了三世事如华严一念普观无去来住也一切知一切见者以佛知见彻了诸法也知道者言已先知先觉也开道者能以是道开觉后人也说道者能以是道方便演说也如是唱者为警群机故召天人使令听受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因召而集也

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

所来之众根性不同佛各随其所堪而化之以堪人天者为说十善堪二乘者为说谛缘堪大乘者为说六度以至定不定性人非人类各随所堪而为说法虽根有无量而皆令利喜是谓𡨋化

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明作成之利也闻法安隐者众生汩于尘劳二乘缚于空寂闻是法者足以涤尘劳觧缚著释然物外优游一生此现世安隐也后生善处即闻法之报以道受乐即修道之果言以道者各随其道受乐不同也修十善则受人天乐修谛缘即受二乘乐修六度则受菩萨乐各以其道也离诸障碍者恶道离业障而之人天人天离事障而入二乘二乘离理障而入菩萨各遂其才也故曰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觧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䟽阐化之功也谓如来说法方便虽多实则一相一味如一云一雨而已觧脱离相者指一相一味之体也觧脱相则不缚诸法离相则不合诸尘灭相则生死永𥁞而究竟皆至一切种智无上道也众生闻持而所获功利不自觉知者一音密阐真化𡨋运若天地之产百嘉雨露之滋众卉自生自遂孰足以知之

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此明观根逗教不怫其性故物得自遂也三乘种类性欲不同故念思修得亦各不同唯如来能知能化而彼不自知也念何事等谓或念人天事乃至声闻菩萨事也云何念等谓或正或邪有为无为也以何法念等谓或以大小顿渐或以定慧觉观也以何法得谓或以四谛得声闻法乃至或以六度得菩萨法也如是念思所住各各不同是谓住于种种之地如来皆能如实见之如此委曲言者明如来知根之详也

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觧难知

牒前一相一味等文以明随宜说法难觧难知而叹迦叶能信受也一相一味等即一切种智所证之法如来虽知而观众生性欲不同且将之护之不即明说故甚难知而迦叶能信能受是为希有此牒前文而前言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言究竟涅槃常寂灭相者前依正智言此依实相言其揆一也终归于空者自觧脱离灭究竟至于常寂灭相则识心缘影一切荡𥁞而归乎实相妙空非断空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 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
种种说法

此述成迦叶前赞诸佛于法得最自在知诸众生种种欲乐随为说法之意也众生失真沉妄而滞于无明生死诸有封蔀大觉出兴为说真法以破妄有以除障滞故号破有法王

如来尊重 智慧深远 久默斯要
不务速说 有智若闻 则能信觧
无智疑悔 则为永失 是故迦叶
随力为说 以种种缘 令得正见

颂密阐𡨋化平等之慈也久嘿不说者所以待机也盖有智则信无智则疑而永失大利故用以渐导之而随力为说令得正见此为密阐等慈而迦叶言所未及

迦叶当知 譬如大云 起于世间
遍覆一切

譬佛出兴也

慧云含润 电光晃耀 雷声远震
令众恱豫 日光掩蔽 地上清凉
叆叇垂布 如可承揽 其雨普等
四方俱下 流㴻无量 率土充洽

大云将雨则电曜雷震譬如来出兴放光说法慧云含润日光掩蔽者所谓慈意妙大云灭除烦恼熖也云阴叆然下叇与地亲迩可以承揽譬慈意逮下俯同万物也其雨普等譬法利均一四方俱下譬不择四生率土充洽譬教被大千也

山川险谷 幽邃所生 卉木药草
大小诸𣗳 百谷苗稼 甘蔗蒲萄
雨之所润 无不丰足 乾地普洽
药木并茂

譬群机不同而不失其应也前止言草木此加百谷等者草木譬三乘种性特为入道之机未显在䣑故加百谷等以譬有生纤悉皆蒙润泽也乾地譬未沾法水者悉皆利润故云普洽药木者药草𣗳木也

其云所出 一味之水 草木丛林
随分受润 一切诸𣗳 上中下等
称其大小 各得生长 根茎枝叶
华果光色 一雨所及 皆得鲜泽
如其体相 性分大小 所润是一
而各滋茂 佛亦如是 出现于世
譬如大云 普覆一切 既出于世
为诸众生 分別演说 诸法之实

虽方便多门而不离实相

大圣世尊 于诸天人 一切众中
而宣是言 我为如来 两足之尊
出于世间 犹如大云 充润一切
枯槁众生 皆令离苦 得安隐乐
世间之乐 及涅槃乐

颂唱显化迹宣度生事也皆令离苦已下颂未度令度等由其得度以至于涅槃故离苦安隐而世出世乐无不得也

诸天人众 一心善听 皆应到此
觐无上尊 我为世尊 无能及者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为大众说
甘露净法

颂召集人天听法也

其法一味 觧脱涅槃 以一妙音
演畅斯义 常为大乘 而作因缘

颂一相一味等文常为大乘作缘者所谓究竟至于一切种智

我观一切 普皆平等 无有彼此
爱憎之心 我无贪着 亦无限碍
恒为一切 平等说法 如为一人
众多亦然 常演说法 曾无他事
去来坐立 终不疲猒 充足世间
如雨普润 贵贱上下 持戒毁戒
威仪具足 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
利根钝根 等雨法雨 而无懈倦

此皆真知𡨋化平等之大慈也

一切众生 闻我法者 随力所受
住于诸地

诸地如下明始于人天终于十地

或处人天 转轮圣王 释梵诸王
是小药草

人天乘也轮王王四天下帝释王忉利天梵王王初禅天

知无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独处山林 常行禅定
得缘觉证 是中药草

声闻乘也得无漏小果起六通三明乃声闻缘觉之同行但于中利根则得缘觉证

求世尊处 我当作佛 行精进定
是上药草

藏教菩萨也此依权乘修菩萨行虽求佛果勤行精进而未离小乘故为上草

又诸佛子 专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决定无疑 是名小𣗳

通教菩萨也此依方等教修菩萨行为大乘初位以根虽大而荫未广故为小𣗳

安住神通 转不退轮 度无量亿
百千众生 如是菩萨 名为大𣗳

圆教菩萨也此依一乘修菩萨行逈出三乘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亿千众则其荫广矣

佛平等说 如一味雨 随众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禀各异

结上作成不同明佛至化𡨋同造物

佛以此喻 方便开示 种种言词
演说一法 于佛智慧 如海一滴

指上喻说虽广然于佛真智海中方明一滴之相耳此结显如来阿僧祇功德说不能𥁞之意

我雨法雨 充满世间 一味之法
随力修行 如彼丛林 药草诸𣗳
随其大小 渐增茂好

此明增进之利下明增进之机

诸佛之法 常以一味 令诸世间
普得具足 渐次修行 皆得道果

此总标下別明

声闻缘觉 处于山林 住最后身
闻法得果 是名药草 各得增长

此依二乘之法增进者最后身者将证辟支佛果不复人间受生也

若诸菩萨 智慧坚固 了达三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𣗳 而得增长

此依方等之法增进者

复有住禅 得神通力 闻诸法空
心大欢喜 放无数光 度诸众生
是名大𣗳 而得生长

此依大乘之法增进者

如是迦叶 佛所说法 譬如大云
以一味雨 润于人华 各得成实

总结增进随机不同也人华谓善根秀發者因佛𡨋化各得成实

迦叶当知 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
开示佛道 是我方便 诸佛亦然

密阐𡨋化佛佛道同

今为汝等 说最实事 诸声闻众
皆非灭度 汝等所行 是菩萨道
渐渐修学 悉当成佛

总结前说立实废权而开后与记之文说最实事即立实也皆非灭度即废权也修行是道悉当成佛即开后与记文也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

大迦叶等领悟喻说得佛正道当践佛位故与说来果名授记品法华一会乃群机贞实所作已办之时故正宗说示了无多事直则会三乘于一致开四见使悟入而一一授记印其成佛以示出兴功成本愿满足之意耳然昔净名甞恠弥勒授一生记以正位中本无授记及得菩提而法华已入正位何滞迹耶抑有己故有记入正位者尚有己乎盖正位中虽无授记亦不废于授记若华严性海岂非正位而十住之初妙觉之终屡闻记莂如所谓清净心所谓殊胜境界者曷甞无哉净名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正证之人固无己也然善恶之业岂有己之可记岂无己之可忘哉若世之贫富贵贱修短苦乐昔作而今受前召而后应悬踈网而不漏沦浩劫而莫遗者其谁与记耶今所谓记者特以助明不亡之理而引發行人耳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觧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

诸授记文皆二十号之前为因记后为果记诸弟子觐佛多寡之不同各随其愿缘也事佛功用之不同各随其才力也成佛果号之不同各随其因行也大迦叶因地事日月灯佛至佛灭后然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又于法华妙性开明故号光明至于国名光德劫名庄严皆类其因行也

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然于未来世而出住十二劫而没者随大悲愿力而示现耳正像之法各二十劫而后灭者随众生机感而隆替耳佛身法性固无加于其间

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𣗥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𣗳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净

依报所感皆由心地瓦砾荆𣗥杂心感也便利不净染心感也坑坎堆阜謟心感也诸佛无杂染謟心故国界严饰无诸秽恶唯修清净妙行故其土平正百宝周遍净名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此其证矣

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问释尊成佛尚烦戡剪饮光何为独无魔事曰释尊示化五浊正与众魔共作劳佀若无魔事不名恶世饮光成佛当善国土故虽有魔皆护佛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 我以佛眼 见是迦叶
于未来世 过无数劫 当得作佛
而于来世 供养奉觐 三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智慧 净修梵行
供养最上 二足尊已 修习一切
无上之慧 于最后身 得成为佛
其土清净 琉璃为地 多诸宝𣗳
行列道侧 金绳界道 见者欢喜
常出好香 散众名华 种种奇妙
以为庄严 其地平正 无有丘坑
诸菩萨众 不可称计 其心调柔
逮大神通 奉持诸佛 大乘经典
诸声闻众 无漏后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计 乃以天眼 不能数知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颂应长行可明其心调柔言慈悲之至也逮大神通言应化不测也逮及也大神通者不为而应不虑而遍异于小圣也无漏后身即声闻果体法王之子即大心声闻也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𫏐舍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法说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则与记已竟于此特授迦叶上首则三圣之记不言可谕而目连等心不自安如逢王饍未敢便食是以悚栗而请也

大雄猛世尊 诸释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赐佛音声 若知我深心 见为授记者
如以甘露洒 除热得清凉

初四句赞谢法喻之赐其次请记求益也

如从饥国来 忽遇大王饍 心犹怀疑惧
未敢即便食 若复得王教 然后乃敢食

此设譬下自释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过 不知当云何
得佛无上慧 虽闻佛音声 言我等作佛
心尚怀忧惧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记
尔乃快安乐

每惟小乘过所谓如从饥国来也言我等作佛所谓忽遇大王饍也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间 愿赐我等记
如饥须教食

结请也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修梵行具菩萨道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号曰名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觧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有宝国名宝生

色心初破万法皆空理事还源一切真实须菩提昔有觧空无名无相色心初破也今证实果反号名相理事还源也又其生时家物忽空今劫名有宝国名宝生亦其义也那由他即姟数

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𣗳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𣗥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妙楼阁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筭数譬喻所不能知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所举十号明正报劫国庄严明依报华𣗳台阁皆悉宝成应劫国之名也其佛常处虚空说法者示因空悟觧使由空证实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今告汝等 皆当一心
听我所说 我大弟子 须菩提者
当得作佛 号曰名相 当供无数
万亿诸佛 随佛所行 渐具大道
最后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殊妙
犹如宝山 其佛国土 严净第一
众生见者 无不爱乐 佛于其中
度无量众 其佛法中 多诸菩萨
皆悉利根 转不退轮 彼国常以
菩萨庄严 诸声闻众 不可称数
皆得三明 具六神通 住八觧脱
有大威德 其佛说法 现于无量
神通变化 不可思议 诸天人民
数如恒沙 皆供合掌 听受佛语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须菩提于灵山胜集居僧之首于般若大慧觧空第一其道德功行疑若亚圣而记果犹当供无数佛随佛所行而渐具大道者为小乘但念无相不修大行虽经多劫不成正觉故须發菩提大心具菩萨大道然后成佛也人民合掌听受佛语言皆笃信乐善无薄俗也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栴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抹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觧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𣗳庄严黄金为绳以界道侧妙华覆地周遍清净见者欢喜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庄严其国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皆一心听 如我所说
真实无异 是迦栴延 当以种种
妙好供具 供养诸佛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亦以华香 供养舍利
其最后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觉
国土清净 度脱无量 万亿众生
皆为十方 之所供养 佛之光明
无能胜者 其佛号曰 阎浮金光
菩萨声闻 断一切有 无量无数
庄严其国

阎浮那提金紫艶无比栴延果体金色如之由旃延论义第一理性精莹又缘过去勤扫佛地资成严净之果也断一切有者理极情忘纤尘不立言其证道精彻非谓舍有之无也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犍连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抹香烧香缯盖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䟦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觧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𣗳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多摩罗䟦栴檀香清远潜通目连神通第一果德如之西北方佛名多摩罗䟦栴檀香神通则香喻神通明矣一由旬四十里目连供佛起塔高千由旬者神通所建故也诸因记行皆所以䇿进声闻开廓大心令舍空寂广修大行以成就佛道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 大目犍连 舍是身
得见八千 二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道故 供养恭敬 于诸佛所
常修梵行 于无量劫 奉持佛法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长表金刹
华香伎乐 而以供养 诸佛塔庙
渐渐具足 菩萨道已 于意乐国
而得作佛 号多摩罗 栴檀之香
其佛寿命 二十四劫 常为天人
演说佛道 声闻无量 如恒河沙
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 菩萨无数
志固精进 于佛智慧 皆不退转
佛灭度后 正法当住 四十小劫
像法亦尔 我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数五百 皆当授记 于未来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缘
吾今当说 汝等善听

长表金刹者刹具云掣多罗谓塔上覆钵柱为塔之表故名表刹以金为之其塔高千由旬则表之长可知也目连记颂至像法亦尒之句已终从我诸弟子威德具足已下即许五百记及开第三周说法之端

妙法莲华经要觧卷第七终


校注

[A1] 已【CB】巳【北藏】
[A2] 已【CB】巳【北藏】
[A3] 已【CB】巳【北藏】
[A4] 已【CB】巳【北藏】
[A5] 已【CB】巳【北藏】
[A6] 已【CB】巳【北藏】
[A7] 已【CB】巳【北藏】
[A8] 己【CB】巳【北藏】
[A9] 己【CB】巳【北藏】
[A10] 己【CB】巳【北藏】
[A11] 己【CB】巳【北藏】
[A12] 己【CB】巳【北藏】
[A13] 已【CB】巳【北藏】
[A14] 已【CB】巳【北藏】
[A15] 已【CB】巳【北藏】
[A16] 已【CB】巳【北藏】
[A17] 已【CB】巳【北藏】
[A18] 已【CB】巳【北藏】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妙法莲华经要解(选录「要解」本文)(卷7)
关闭
妙法莲华经要解(选录「要解」本文)(卷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