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要觧卷第九     旷十

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华经一一菩萨所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从其闻法悉皆信觧以此因缘得值四万亿诸佛世尊于今不𥁞

征昔所化会今之缘也所化之众常与师俱者为化缘深故以是得值亿万多佛其缘未𥁞今复相值

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其二沙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

陈十六王子成佛名迹也天地设位道运乎其中圣人法之以开物成务冐天下之道故八方之佛各依一方而示一德所以开物所以成务原始要终则天下之道无不冒矣东方震为动欢喜亦动也阿閦云无动须顶又无动之极也经云毁誉不动如须此佛出应群动而其体无动又在动国示即动而静也二佛并化其德相资故虽二名可以合释或曰八卦乃中夏之书引配竺教岂佛意耶李长者用释华严吕观文用释此章或者非之子复蹈袭何也曰竺夏一天下耳壃畿所及方位所同而卦乃天地自然之理独不同哉伏𦏁画之以示人吾佛象之以设法各默得其同耳今经虽无八卦之文显有八方之象借事明理乌乎不可而必拘墟诋呰非达士也昔五百应真各觧佛言而问谁当佛意佛言皆非我意众曰不当佛意将无得罪佛言虽非我意各顺正理堪为圣教有福无罪吾唯守此以当或者之非

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

东南巽为柔顺师子音者所说无畏师子相者所示无畏此佛以慈柔应物以无畏说法

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

南方离为虚明虚空住者体至虚以应群实也常灭者了一切法当体虚凝即寂灭相不复更灭是谓常灭

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

西南坤为资生帝相者神出而应物为帝梵净也此佛以神应物物资以生而其德常净不累于物

西方二佛一名阿陁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

西方兊为毁折阿陁云无量寿世间苦恼即生死无常也此佛于毁折之际示无量寿则了无生死以救度世间生死苦恼

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䟦栴檀香神通二名须

西北乾为刚徤多摩罗栴檀香清远潜通以比神通须相亦无动义此佛神通应物如乾道不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

北方坎为险䧟云自在谓无心而利物云自在王又自在之至也此佛以无缘慈覆阴利泽险难众生而无心无着如云之自在

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

东北艮为万物成始成终之所始终之理在物为成坏在人为生死乃世间之所怖畏也此佛于生死畏中以一真凝常之道开觉群物使达其无始无终而入于不死不生则世间怖畏坏灭矣

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迦牟尼云能仁寂默谓其德仁济群类其道寂默无为以示化堪忍故号能仁此继东北方而特摽者大觉虽具成始成终之德而其道圆应不滞方隅无始无终为众德之总故也盖自无动而出应群动能柔能刚说示无畏虚己应物现寿运神乃至济险灭怖无非释迦随宜之行故历言八方佛德而以释迦总之斯乃范围天地曲成万物无方无体之至德也非成无上正道何以与此故曰释迦牟尼于娑婆国成阿耨菩提

诸比丘我等为沙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

明昔因今缘使知功行已深而成就之也举为沙所化明昔因也于今所化明今缘也应以是法渐入佛道即成就之也

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觧

释上既旷劫蒙教今犹渐入者以如来智慧难信觧故然众生莫不有如来智慧而难觧若此者尘习自障故也以今人观之幸闻正法不无宿因安知吾徒非智胜之遗尘非未来之弟子然缘障尚稠道果渺邈即旷劫蒙教今犹渐入者也若能勤进犹可庶几设复退堕又安知未来之期比前尘劫不复过于是数耶然则所谓难觧者非佛智之难机自难耳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

上明蒙化之因此指所化之人

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上云未来声闻谓曾蒙化者此云复有弟子言未蒙化者其因缘展转终当遇佛而依一乘得度也余国作佛者示灭于此而应缘于彼也更有异名者华严云如来名迹应众生心各各不同于一四天下乃至十方各各十千是也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觧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前明始权此会终实也涅槃时到言化缘将毕众又清净言根机已熟众清净者已于藏教断惑除结也信坚固者已于通教心相体信也了达空法谓已悟般若深入禅定谓妙造玄源如此则诸病已除医方亦遣故废二权特明一实得灭度者得真常道果也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为乐小者权说小果彼便信受如滞化城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

譬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也五百由旬旧说尤多今取二乘断三界结惑离分生死证有余涅槃是过三百由旬而至化城然尚滞变易生死若回心向大进至七地断𥁞习气是过四百由旬近于宝所又进八地已上断𥁞无明离变易生死证无余涅槃是过五百由旬到宝所也旷绝无人等譬生死长远无真知见妄起怖畏

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

譬三乘求佛

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道众人欲过此难

导师指津之人譬释尊也通斯进之塞斯止之通譬断惑塞譬起障又善则通恶则塞乃可无难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

譬二乘求道难进易退

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

譬因二乘断三界结惑后息以小果而进之智地也随意所作即任力所能渐得入道之义

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

称愿息之心故也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乐小忘大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化非真有故斯须即灭唯宝所为真权非实有故终竟而废唯一乘为实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

若但闻一乘而无权济则厌大而不欲见佛惮烦而忧其道远故须权济也上言恶道长远此言佛道长远者上以正见观众生此以倒见观佛道故也佛道初不远人本无修证特由生死背驰复之之难故见其长远惑业积障治之之难故见其勤苦则长远勤苦由倒妄起何关于道哉苟无生死无惑业则当体凝净何复何治长远之见勤苦之功了无所施矣昧者不知出此而致咎佛道遂生懈退大觉所以叙其倒见而诱进之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

中道即大小乘之中间也二涅槃即二乘涅槃下云二地是也

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別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住于二地谓滞二乘权果而不知进故语之佛慧令观察筹量而进取实果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塲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皷
并作众技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靣礼佛足
而请转法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圣师子者赞圣力无畏也世尊难值已下颂出世本怀而请法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华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本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无明至老死举十二因缘也皆从生缘有明无生即无众过患也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姟 得𥁞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颂初会闻法获益之利根也风俗通云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姟姟为总大之数即所谓那由他也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筭数 不能得其边

颂次第获益中下之根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道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小乘慧眼未免缘影求其第一清净无如世尊故愿得之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別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知童子心即前云深心所念佛自证知也说六波罗蜜等即前云过二万劫之事也六波罗蜜即般若教诸神通事即方等教且分別实法为大乘之始而已过是已后乃说法华然有如恒沙偈者妙法应机广略不同故释迦则一期而说灯明八十劫说大通八千劫说今经止于二十八品常不轻于威音则闻二十千万亿偈喜见于日月净明德则闻八百万亿阿閦婆偈盖各随其缘之賖促根之广狭故说有丰约其实称性之法无所终穷是以华严有三部之文而一字法门书海墨而不𥁞则恒沙之偈不为多也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一一沙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因法华缘世世相值

是十六沙 具足行佛道 今现在十方
各得成正觉 尔时闻法者 各在诸佛所
其有住声闻 渐教以佛道 我在十六数
曾亦为汝说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趣佛慧

明远缘深功而成就之也

以是本因缘 今说法华经 令汝入佛道
慎勿怀惊惧 譬如险恶道 逈绝多毒兽
又复无水草 人所怖畏处 无数千万众
欲过此险道 其路甚旷远 经五百由旬

毒兽譬生死烦恼水草譬菩提资粮

时有一导师 强识有智慧 明了心决定
在险济众难 众人皆疲倦 而白导师言
我等今顷之 于此欲退还 导师作是念
此軰甚可愍 如何欲退还 而失大
寻时思方便 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庄严诸舍宅 周帀有园林 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 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
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随所乐

前止云化作一城即通譬道果此又云郭及舍宅男女等者详譬果中德用也国邑有城重城为郭城以郭为防果以德为辅舍宅譬依止之德以毕竟空寂为庄严园林譬庇頼之德以无漏法𣗳为周帀浴池譬洁净之德以八觧定水为渠流楼阁譬超达之德以空无相无作为重门男女充满即所谓善心诚实男慈悲心为女也然此譬二乘果德而有似大乘之德者乃以似量权进之耳故总依化城为言及乎即灭化城则此等皆灭譬二乘之德曾无实证终归坏灭也世之学者以比智知道以似量见性缘无实证亦若是矣

诸人既入城 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隐想
自谓已得度 导师知息已 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 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
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 权化作此城
汝今勤精进 当共至宝所 我亦复如是
为一切导师 见诸求道者 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 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
为息说涅槃 言汝等苦灭 所作皆已办

此云已办乃权进之及其住于二地即实说未办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
为说真实法

如科

诸佛方便力 分別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 汝所得非灭

此令观察筹量所得非真

为佛一切智 当發大精进 汝证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实灭

勉之令趣实果也

诸佛之导师 为息说涅槃 既知是息
引入于佛慧

总结化城一品意义也

妙法莲华经要觧卷第九终


校注

[A1] 已【CB】巳【北藏】
[A2] 已【CB】巳【北藏】
[A3] 已【CB】巳【北藏】
[A4] 已【CB】巳【北藏】
[A5] 已【CB】巳【北藏】
[A6] 已【CB】巳【北藏】
[A7] 已【CB】巳【北藏】
[A8] 已【CB】巳【北藏】
[A9] 已【CB】巳【北藏】
[A10] 已【CB】巳【北藏】
[A11] 丰【CB】豊【北藏】
[A12] 已【CB】巳【北藏】
[A13] 已【CB】巳【北藏】
[A14] 已【CB】巳【北藏】
[A15] 已【CB】巳【北藏】
[A16] 已【CB】巳【北藏】
[A17] 已【CB】巳【北藏】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妙法莲华经要解(选录「要解」本文)(卷9)
关闭
妙法莲华经要解(选录「要解」本文)(卷9)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